本期节目我们和嘉宾冯依伦畅聊了艺术和时尚摄影师的交叉地带。他使用摄影的方式,探索独特的地下锐舞文化,并通过拍摄亚文化群体的活动场面,用独特的影像风格,讲述一代年轻人的独特故事。 欢迎收听! 【接触嘉宾&参考资料】 冯依伦(小红书@Fengyilun110、公众号@白夜垃圾场《SHANGHAI BUBBLES 2024》) 1994年2月,水瓶座,摄影师,暗房艺术家 宁夏银川人,现居上海 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IL BISONTE – FOUNDATION FOR ART AND PRINTMAKING 2015年接受中国VICE频道专访 2015年举办首个个展《活在街头》 2018年参加独立艺术家群展《乌合之众》 2018年参加MU关爱月合作展览《WITH US》 2019年参加HAKUCHI摄影群展《纯真》 2019年接受单读采访 2021年参加熏依社画廊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 ▼关于拍摄郭采洁乐队的作品Mola Oddity《暗夜游牧》 ▼关于拍摄锐舞的作品链接 ▼拍摄意大利的作品《迷途列车》 ▼参考资料引述 南戈尔丁 半熟少年 《永恒的舞池》 莱涅克狄克斯特拉 从光头党到时尚——英国摄影师Gavin Watson 档案的再利用:550BC 【本期主播】 小明,前国际旅游从业者,前职业教育从业者,前公关摄影从业者,前法律工作者,现摄影、数码博主。 (B站/小红书@搞艺术的小明) 【其他信息】 策划:搞艺术的小明 制作:搞艺术的小明 BGM:果酱日Marmalade Day-Mola Oddity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来自三位东北摄影师——崔善生、徐盛哲、于花盆在上海的一次线下会面聊天。三位摄影师都生于东北,却定居故里之外,他们无一例外的使用摄影媒介回望故土,用各自的影像语言诉说着关于东北的故事。 欢迎收听! 【接触嘉宾&参考资料】 崔善生(小红书@崔善生) 1991,齐齐哈尔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编辑出版专业,现居珠海。 诗人、摄影师、谜雾舍主理人,2023PIP鲲鹏奖获得者。 作品有诗集《账单》,摄影集《城市谋杀案》系列、《忧心忡忡的美梦》、《岛屿变奏曲》、《东欧空难》等。 ▼关于东北的作品《北方剧场》 徐盛哲(小红书@盛哲) 1997年生于辽宁营口,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自由摄影师,撰稿人。 内容曾刊登在假杂志、集锦、《T》、《NOWNESS现在》、悦游、财新周刊,第一财经、谷雨计划、孤独图书馆、正午视觉、阿那亚邮报、网易看客。 作品有《在北方肆意生长》,《在南方散步》,《network》,《钢铁蜗牛》。 ▼关于东北的作品《钢铁蜗牛》 【本期主播】 花盆,哈尔滨野生摄影师,不想做"老师"的高校老师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其他信息】 策划:于花盆 制作:于花盆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两位主播在2025年初之际,聊聊2024年十大新闻及事件,并展开了很多摄影知识与观点的交流。 欢迎收听! 【十大事件目录】 10. 马格南新成员加盟00:00 Yael Martínez、Sabiha Çimen、Cristina de Middel、Jonas Bendiksen 9. 摄影奖项盘点27:22 2024年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 2024小米徕卡影像大赛 Michael Wolf、陈荣辉 8. 摄影节回顾32:28 集美·阿尔勒摄影节 7. 上海当代摄影展览46:32 西岸美术馆:另辟前卫:摄影1970-2000 民生美术馆:上海:摄影之都 1910年代—2020年代 6. 无像样书奖01:04:05 5. 三影堂摄影奖01:09:23 4. 哈苏奖、哈苏大师赛01:17:38 3. 假杂志01:21:48 2. 特朗普照片01:22:38 1. 肖尔来华01:26:49 【本期主播】 吴晓隆,摄影教育从业者,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摄影自媒体【烧画册】主理人。 (B站/小红书@吴晓隆) 小明,前国际旅游从业者,前职业教育从业者,前公关摄影从业者,前法律工作者,现摄影、数码博主。 (B站/小红书@搞艺术的小明) 【其他信息】 策划:搞艺术的小明 制作:搞艺术的小明 BGM: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 Mekong Hotel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的录制来自2024小米影像年度收官活动的播客马拉松现场,我们有幸邀请了老朋友牛童,和2024小米徕卡影像大赛组图金奖的获得者刘煜辰共同录制。我们共同聊了聊后真相时代的纪实摄影,和新纪实项目摄影的创作过程。 欢迎收听! 【接触嘉宾&参考资料】 刘煜辰(小红书@刘煜辰) 2023年小米徕卡影像大赛新经典奖得主 2024年小米徕卡影像大赛组图故事金奖得主 ▼作品《这里的音乐不息》 贵州正安县,我的家乡,一个年产500万把吉他并销往全世界的小镇,吉他产业一年比一年发展迅猛,厂区里的木头残渣漫天飞舞。也许我会担忧森林,但我也喜欢吉他也喜欢音乐,我也在享受着吉他产业给我的创作灵感。 牛童(小红书@牛童) 1998年生于江苏南京人,创作主要涉及影像、装置与文本等媒介,关注空间气质与城市化相关议题,并从事策展工作。 播客节目接触牛童 ▼花盆作品《呜咽之地》 【本期主播】 花盆,哈尔滨野生摄影师,不想做"老师"的高校老师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其他信息】 策划:于花盆 制作:于花盆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三位主播在播客1万粉丝达成暨年末之际,聊聊这一年的收获并回答了听友们提出的众多问题。 欢迎收听! 【时间轴】 04:46 年度最爱相机&摄影书 19:45 年度最爱非摄影书&音乐&电影 35:00 如果摄影不复存在,我们将身在何处? 50:46 摄影项目是否需要主题先行? 59:32 摄影新感悟&开心事儿&线下活动计划&拍摄沟通技巧 77:10 年度单张照片&年度胶卷&年度难忘嘉宾 95:40 兴趣爱好大起底&要不要学摄影史 105:05 自我成长经历&如何增加阅片量&如何看待差评&如何面对失败 【参考资料】 ▼年度画册 隆师推荐:Hotshoe 花盆推荐:Jason fulford 小明推荐:腰平取景器 ▼年度照片 隆师的年度照片 花盆的年度照片 小明的年度照片 南京富士活动展讯 隆师使用5213电影卷拍摄的照片 【本期主播】 吴晓隆,摄影教育从业者,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摄影自媒体【烧画册】主理人 (B站/小红书@吴晓隆) 花盆,哈尔滨野生摄影师不想做"老师"的高校老师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小明,前国际旅游从业者,前职业教育从业者,前公关摄影从业者,前法律工作者,现摄影、数码博主(B站/小红书@搞艺术的小明) 【其他信息】 策划:搞艺术的小明 制作:于花盆 BGM:Lou Reed - Perfect Day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2013年侯登科纪实摄影大奖的获得者——李政德老师。他与我们分享了近期在日本(东京STAIRS PRESS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看不见的世界》,并对他将近20年的摄影创作生涯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欢迎收听!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获取限量作品! 【时间轴】 01:25 在《看不见的世界》里看见世界 10:41 漫漫长夜中的奇妙摄影故事 23:21 《新国人》背后的“镀金时代” 34:09 时代三部曲里的当代中国 45:36 “我来过 我见过 我留下些什么就好” 【接触嘉宾】 李政德(小红书@小公园李政德/公众号@小公园1号) 70后,出生于湖南安化,现居住、工作于深圳。 创作以摄影为主,涉及观念、行为、绘画、诗歌等领域。 作品曾获中国侯登科纪实摄影大奖,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大奖提名。 2019年出版《新国人》作品集(东京STAIRS PRESS出版社) 2023年出版《看不见的世界》作品集(东京STAIRS PRESS出版社) ▼作品《看不见的世界》(音乐视频链接) ▼作品《新国人》 ▼作品《东园南园》 ▼作品《大观园》 【本期主播】 花盆,哈尔滨野生摄影师,消失的摄影区UP主,濒临肄业的在读博士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其他信息】 策划:于花盆 制作:于花盆 BGM:B站蓝调口琴万花筒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正在宁波甲仓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的摄影师孙一冰,聆听他在南美旅居拍摄作品《混血大陆》的神奇体验。同时一冰还分享了他从街头纪实走向艺术摄影的经历和个人体悟。 欢迎收听! 【时间轴】 00:53 旅居南美366天 09:49 《混血大陆》和作为艺术摄影的肖像照片 25:54 辞职成为摄影师——作品《一千米》《北京荒野》 37:10 街头纪实和艺术摄影的区别——作品《在公园》 50:40 《混血大陆》中的隐喻与表达 【接触嘉宾】 孙一冰(个人网站/小红书/微博@孙一冰One Ice) 自由摄影师。The ND Awards 摄影专业类金奖获得者,美国 Getty Images 艺术家创作基金获得者。 出版摄影书《在公园》《交响梦》,代表作《1000米》《在公园》《夜曲》《桃园记》《北京荒野》等。摄影作品及文字曾刊登于Lens、假杂志、孤独图书馆、SIXTH TONE、半山GALLERY、Same Paper、Roadsiders' weekly、新周刊等媒体。 ▼播客中提及的《混血大陆》照片 ▼作品《一千米》 ▼作品《北京荒野》 ▼作品《在公园》 【本期主播】 花盆,哈尔滨野生摄影师,消失的摄影区UP主,濒临肄业的在读博士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其他信息】 策划:于花盆 制作:于花盆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来自于11月9日在神兽之间·龙华会店的一场现场对谈,对谈围绕明室Lucida出版的新书《所信即所见》(作者埃罗尔·莫里斯)。在对谈中,主播吴晓隆和嘉宾周仰(《所信即所见》译者)对影像与真相的本质进行追问,聊聊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该如何观看世界。 欢迎收听! 【时间轴】 00:47 《所信即所见》和埃罗尔·莫里斯 12:02 后真相时代如何看待摄影? 25:00 如何培养摄影“感知力”? 33:10 如何欣赏摄影作品? 54:26 既然“有图无真相” 我们还可以拍什么? 【接触嘉宾】 周仰(小红书@摄影师周仰/公众号@不爱游荡的摄影师不是好翻译) 摄影师、译者,作品关注记忆、文化遗产与神话。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候选人。作品曾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天水摄影双年展、浙江美术馆、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等展出,并获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提名、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提名。近年来还致力于摄影文论译介,翻译出版则包括《凝视的训练》《美国表象》《每一个疯狂的念头》《安妮在工作》等。 【参考资料】 ▼Roger Fenton,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1855) [Roger Fenton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Walker Evans 不和谐的时钟 ▼Thomas Demand [Thomas Demand: The Stutter of History - FEP] ▼阿尔勒摄影节AI摄影作品展览现场 ▼Eva Rubinstein [Eva Rubinstein | Curtains floating up, Ancona (1978) | Artsy] ▼Diane Arbus [Revisiting Diane Arbus's Most Famous Photo on Her 94th Birthday] ▼Jeff Wall [Jeff Wall | MoM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 The Falling Soldier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Lewis Hine [History in Photos: Lewis Hine] ▼Eugene Smith [W. Eugene Smith | 101 IMAGES FROM MINAMATA (1971-1974) | Artsy] 【本期主播】 吴晓隆,摄影教育从业者,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摄影自媒体【烧画册】主理人 (B站/小红书@吴晓隆) 【其他信息】 策划:吴晓隆 制作:于花盆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新锐青年摄影师——吴锦辰,她刚刚在上海ZiWU誌屋空间办完自己的首个个展《放松入睡》。我们从展览出发,聊到当下人的精神状态,加速社会下人们的心灵自救,以及如何更好的拍摄梦境的点滴细节。最后吴锦辰分享了她从创作中收获到的友谊与治愈。 欢迎收听! 【时间轴】 00:38 从自身经历聊作品的灵感来源——《我的噩梦》 14:18 拍摄的人物选角,以及与被摄者的沟通技巧 19:17 创作中,道具、场景的符号角度剖析 24:36 展览现场装置、展陈设计的隐喻 33:21 谈谈未来的创作,聚焦当下容貌焦虑——《我的美丽》 【接触嘉宾】 吴锦辰(小红书@没头脑和不高兴) ▼作品《放松入睡》 (白色面具) (中式喜宴) (摄像头) (学校的符号) (大制作置景) 【本期主播】 小明,前国际旅游从业者,前职业教育从业者,前公关摄影从业者,现法律工作者 (B站/小红书@搞艺术的小明) 【其他信息】 策划:小明 制作:于花盆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2024年富士街头霸王挑战赛“观念艺术组组照”优胜奖得主——戈lee,他作为童话爸爸更为摄影圈内人所熟知。我们从戈lee的获奖作品《玩手机的人》出发,从作品的创作过程聊到手机这个无人可以逃脱的现实问题,最后戈lee分享了他多年手机摄影的技巧和感悟。 欢迎收听! 【时间轴】 01:20 为什么要拍“玩手机的人”? 10:17 如何看待“玩手机的我们”? 17:40 “我的照片里都是熟人”——关于导演式摄影 24:57 戈lee的摄影器材观 27:25 “手机边角料是我的灵感源泉” 33:23 手机摄影这么牛,我们还需要相机吗? 【接触嘉宾】 戈lee/赵戈砺(小红书@赵童话的爸爸) 摄影师、教育工作者、博主 四川师范大学导演系毕业,原画册合伙人 。四川省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曾获2020 IPPA全球年度第二名、图虫OPENSEE年度影像创作者,摄影作品以及文字曾刊登于Lens,成都商报等媒体、苹果官方网站。苹果、富士、vivo、oppo合作摄影师。 ▼作品《玩手机的人》 ▼《起风了》2020 IPPA最佳摄影奖第二名 ▼手机摄影“边角料” 【参考资料】 ▼Jeff Wall《Mimic》 【本期主播】 花盆,哈尔滨野生摄影师,消失的摄影区UP主,濒临肄业的在读博士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其他信息】 策划:于花盆 制作:于花盆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关注人体拍摄的摄影师猫仁,聊一聊他在这个领域创作十年的方式和理念,以及他眼中的身体摄影与性、欲望的关系。 欢迎收听!(友情提示,18岁以下听友请在成年人陪同下收听) 扫码添加客服,进入听友群和主播们交流,不定期有听友专属福利放送! 【时间轴】 01:09 开始拍摄身体的契机 07:40 身体摄影和情色的关系 16:40 摄影风格的界限在哪里? 26:49 “我感激所有让我拍摄身体的人” 34:33 场景和道具选择 38:44 器材选择 44:32 十年的身体摄影之路 【接触嘉宾】 猫仁(B站@猫仁不仁|小红书@猫仁maoren |ins@maorennn) 生于1990年,常驻广州。 展览:2018《#photographer》(香港)、2021《镜像》艺术展(泉州)、2021《幻觉支撑现实》个展(广州)、2022《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个站(成都) ▼《明天不上班》宝丽来作品 ▼户外作品 ▼室内和雪糕筒 ▼其他作品 猫仁使用的相机:富士 CARDIA Travel minill;富士 Silvi F2.8 【本期主播】 花盆,哈尔滨野生摄影师,消失的摄影区UP主,濒临肄业的在读博士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其他信息】 策划:于花盆 制作:于花盆 声明:嘉宾意见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节目组立场。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摄影师LivZ包包做客,她以构图精巧色彩丰富的景观摄影作品而被大家熟知,仅仅通过分享照片就获得了全网超过3万粉丝的关注。我们从她的B站UP主生涯聊起,聊到她从街头摄影向风景摄影转变,以及她作为景观摄影师的公路摄影之道,欢迎收听! 【时间轴】 01:25 从街头摄影到景观摄影 06:00 从富士小相机到6×7中画幅胶片 10:23 影响LivZ的摄影师和作品 15:19 “每次去同一个地方都能看到新东西” 22:10 LivZ的公路摄影之道 28:17 “拍照是一种自我疗愈” 32:50 “没有退路才能坚持前行” 【接触嘉宾】 @LivZ包包(B站/小红书) ▼惠州海边作品 ▼西藏公路旅行作品 ▼早期小相机作品 ▼LivZ婚礼胶片摄影(已获授权,作品主页) 【参考资料】 Stephen Shore「Uncommon Places」 William Eggleston「The Democratic Forest」 Todd Hido「Intimate Distance」 Joel Meyerowitz 「Cape Light」 「Between the Dog and the Wolf」 拓海胶片冲洗机团购活动仍在进行中!选购标准/全能套装,淘宝APP打开立省最高149! 拓海CP-Pro2.0便携冲洗机(基础款) 专属优惠券(点击链接并使用浏览器打开) ———————————————————————— 拓海CP-Lift升臂冲洗机(旗舰款) 专属优惠券(点击链接并使用浏览器打开) 【本期主播】 花盆,哈尔滨野生摄影师,消失的摄影区UP主,濒临肄业的在读博士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其他信息】 策划:于花盆 制作:于花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