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5 年 6 月 30 日起,我们将实施一项新的专门赃物政策,加强我们对打击销售赃物的承诺,以帮助保护买家。 为了遵守新的政府法规,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政策来制定,但这项新政策与我们现有的调查和防止销售赃物的措施是一致的。这项新政策也与卖家不得从事非法活动的现有要求保持一致。 销售赃物属于非法行为。为了遵守此政策,您应当继续按照我们现有政策的规定(如负责任采购文件要求),确保您的供应链的合法性。 在此提醒,销售赃物可能会导致商品被移除、立即丧失销售权限、失去资金提现资格、亚马逊运营中心弃置库存(费用由您承担),以及其他法律后果。 以上是亚马逊发布的一条政策通知,本来在上周的《电商情报局》中有说明这个问题的,并不打算单独开一篇文章来说明,但是今天突然之间一堆公众号贩卖焦虑,又说亚马逊干不下去了巴拉巴拉的,这些新品平台趁早拉黑。 # 政策内容 这条规定大概率是针对最近加州暴乱零元购很多,为了预防销赃所制定的规定。需要提供的资料非常的严格,甚至可以说 90% 的卖家提供不出来,大家可以理解为加强版的供应链审核,如果被抽查到需要提供以下证明: 1. 能够证明您的商品是在哪里生产或制造的发票、收据或其他类似文件的副本(365 天的销量); 2. 供应商、制造商信息(应包含供应商和原始制造商的联系信息,亚马逊保留直接联系验证的权利); 3. 完整供应链(品牌授权、物流凭证、提单、报关单等) 如果未能提供以上信息,亚马逊会下架产品或者关闭店铺、或者追究法律责任。 # 解读 我的观点是说不定是一件利好正常卖家的事情呢?公告的关键点在于**销售赃物**,说难听点是不是赃物就看亚马逊怎么判断,按照正常的逻辑不可能所有产品亚马逊都觉得是赃物吧?你去抢劫,你是不是抢贵重物品?所以亚马逊不可能把所有产品都定位赃物,大概率是针对电子、奢侈品、大牌周边等高敏感品类。 其次,就算现在大家遇到了供应链审核也很难通过的,所以不用太焦虑。但是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做一些应对措施。 1. 能合规的地方尽量合规,比如重要的账号尽量采购开票,国内现在查税也很严格,合规是迟早的事情; 2. 找正规的、企业状态正常的供应商; 3. 找合规的物流商,正常报关、提供提单等; 4. 把货放到海外仓,尽可能的降低账号关闭带来的损失; 5. 不要卖擦边的产品; 还有就是多加一些服务商,以便不时之需。我以前什么都喜欢自己去申诉,这些年逐渐发现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干,可以节约很多事情。 最最最最重要的事,不要焦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我一直都是主张广告都只不过是引流的渠道而已,转化还是要看产品,也数次主张大家多研究产品、轻广告。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如何入手,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我最早做服装不停的铺货、后来做健身器材器材赶上风口、这些年做 3C 疯狂砸钱,都没有好好的沉淀下来思考如何做好一个产品。 随着平台流量的下滑,PPC 广告费用不断上涨,从今年才开始实践和学习这个课题,讲讲我的方式和心得。 # 多和年轻人交流 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厉害,很多爆款的点子都是年轻人想到的。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我是真的赶不上了,特别是目前主流的社交电商。所以要放下架子多和年轻人交流,谦虚一点学习。当然比我们优秀的人都值得我们学习。 # 可借鉴,不要照抄 除了容易侵权之外,更重要的是别人的产品已经成熟占领了市场,如果一成不变的抄袭很难拿到拿到想要的结果甚至变成炮灰。我们可以错位开发,例如一款手机壳卖爆了,那么能不能开发成平板壳呢。童装能不能改造成成年人的服装呢? # 适当增加功能,但是别硬来 满足特定人群或者功能需求即可,不能既要又要,否则反而会变成累赘或者伪需求。例如 Juicero 是一款需要联网才能运行的智能挤果汁包的机器,但用户实测发现,手动挤压果汁包即可获得相同效果,且速度更快。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真实需求,商业模式需建立在可持续的价值之上。 # 多看市场 不要局限于亚马逊单一平台,现在很多爆款产品都是从社交平台这些传播力大的平台开始的。我自己平常没事的时候就会扫一遍**亚马逊的各类榜单**,除此之外有事没事也会在这些平台找找灵感 **TikTok、Ins、Etsy、众筹平台、谷歌趋势、国际局势**。其次我更加会关注**大卖的店铺上新**情况(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总结 我以前总会陷入自嗨的状况,就是死磕一个产品和品类,但是做到最后发现我自己的体量远远做不到这个境界。今天和一个 2003 年的年轻人聊天,让我一下子悟了。只要一个产品能赚钱,那这个产品就是好产品,我们要学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做合适的产品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最近加州的示威游行,我们可以卖墨西哥国旗、加州洲旗、NO KING 标志,这些产品的周边。
最近胡锡进说:"我最近接触的生意人中,无论做大生意的,还是小生意的,只要是做跨境电商的,都赚了。"资深媒体人胡锡进今日在社交媒体分享观察时直言,当前国内电商市场"太卷了",而跨境电商领域仍存在可观利润空间。据其透露,多位从业者反馈,国内电商行业利润普遍压缩至个位数,而跨境电商利润率普遍在 15% 以上,"做得好甚至能超过 50%"。 我觉得他说的没什么不对,毕竟人家也算是大 V,不赚钱的人也没办法让他认识。但是他一个根本不了解跨境电商的人出来站台,无疑肯定是要被喷的,我的第一反应是以为他要做跨境电商培训。 如果你有朋友转发该文章让你带他发财,你又懒得解释。那么可以转发我写的这个给你的朋友。 # 利润高不低于门槛低 文章提到“利润率普遍 15% 以上,做得好甚至超 50%”,这在一些精品类卖家、品牌卖家中确实属实。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亚马逊流量增长的乏力,亚马逊卖家在扣除推广非要之后普遍毛利润在 20% 上下,还非常依赖选品、供应链、合规、物流、售后等环节的配合,对新入行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清晰运营策略和资金储备,容易“看着暴利、做成炮灰”。 # 风险未提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动荡,特别是中美关系不明朗。所有美国站的跨境电商卖家或大或小都受到波及,业绩下滑。除此之外,跨境电商也面临合规压力(VAT、WEE、各种法案)还有来自于账号(关店)风险他在文中并未提及。 # 国内外卷度是相同的 文中还提到了主要由于国内太卷了,跨境电商没那么卷。这就是典型的行外人的看法了,不管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卷,卷的方向不同罢了。但是流量贵、平台规则严苛、价格战严重是所有电商平台卖家都在经历的,今年亚马逊倒闭的大卖也非常多。特别是中国几的个电商平台进入跨境电商砸钱当搅屎棍给外国人送福利之后,跨境电商的卷度直线上升。 # 总结 跨境电商特别是亚马逊比国内电商有机会的地方在于人效高、办公成本低,不需要一大堆客服团队守在电脑前秒回客户,也不需要一大票仓库人员发货。夫妻店也可以做到年销售额上亿,但是现阶段的跨境电商更适合工厂转型、自建品牌者、有产品力和运营能力的团队。 什么行业都有赚钱有亏钱的,虽然跨境电商是个好赛道,但是也没有那么简单。正如我在《2025 年亚马逊还能做吗?》所说,**如果对比其他平台,亚马逊依然蕴藏着最大的机会。** 只不过门槛提高了:你需要真正懂市场、懂产品,并且熟悉平台规则和流量获取策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