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二战后经济奇迹,日本人口规模早在1966年就逼近一亿大关。而当年同时也是由五行火和生肖马组合而成的“火马”年,被民间认为是不祥星象,尤其对女性不友好,因此很多家庭不选择在当年生育,致使出生率暴跌25%。“少子化”(shōshika,しょうしか)危机的种子就此播种下来。 1970年代经济繁荣高峰过后,职场竞争和过劳的工作环境、物价偏高致使育儿成本成为沉重的负担。要全职养娃还是投入职业发展,成为大部份年轻都市女性面临的艰难抉择。 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人口推算数据,截至2024年4月1日,15岁以下儿童数量为1401万,同比减少33万,占总人口比例为11.3%。年龄段越小,其人数呈递减趋势。在人口学上,当一个国家15岁以下人口占比低于20%时通常被认为进入少子化社会。 另据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若放任少子化继续下去,2050年日本总人口将跌回1亿。 不止日本,整个东亚先后都走上了相同的低生育率、少子化、老龄化人口发展轨迹。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新加坡、韩国的总和生育率(指每个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分别为1.26、0.97、0.72,而人口基数较大的中国,有学者测算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0左右。这些国家未来出生人口还将进一步萎缩。 日本同志社大学教授严善平对界面新闻说,“日本少子化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包括人口学、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层面。同时政府也在举全国之力进行自救,动员全社会参与,虽然没有扭转大趋势,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滑速度,以及促进女性职业发展。” …… *界面新闻记者 | 陈升龙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在本轮巴以冲突中,没有直接参与冲突的埃及成为最受伤的“躺枪”国家。 2024年5月27日,一名埃及士兵在加沙拉法边境中枪身亡,目前拉法边境的巴勒斯坦侧由以色列控制。 埃及是第一个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国家。自1979年在美国撮合下签署和平协议以来,埃及与以色列在经济、军事、能源等各领域展开合作。 本轮巴以冲突不仅考验着埃以40多年来的合作关系,还给埃及带去了实打实的损失。 埃及旅游业成为巴以冲突的连带牺牲品。该国毗邻红海的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位于与加沙接壤的西奈半岛,标普全球预计巴以冲突将让埃及的旅游收入下降10%到30%。 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击已经导致埃及苏伊士运河收入下降超过40%。以色列一度暂停向埃及运输天然气还造成埃及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出口下跌,影响埃及外汇收入。 对于巴以冲突持续以及以色列执意进攻拉法,埃及多次抗议,甚至威胁要考虑降级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 虽然埃及很生气,但鉴于该国与以色列的密切合作、埃及政府对哈马斯的提防等因素,本次枪击事件不会成为埃及与以色列大打出手的导火索。 01:25 巴以冲突惹埃及不满 04:14 埃以难撕破脸 *记者 | 安晶 编辑|刘海川
“人们孤独地死去,躺在地板上,旁边是皱巴巴的衣服和脏盘子......数月甚至数年之后,人们才会注意到这里有一具尸体”。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出现“孤独死”(kodokushi)现象,随后越来越普遍。 在日本,如果以年为单位简单换算,每年将有大约6.8万名老年人在独居状态下去世。日经中文网2024年5月14日采访日本警察厅时获悉,2024年1至3月,独居且在自己家中去世的65岁以上老年人大约为1.7万人。具体来说,1-3月在通报及医生报告后由警察处理的独居者遗体(包括自杀)中,在自家去世的人数超2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1万人,占78%。 …… *界面新闻记者 | 蔡星卓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