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过年不是合家欢,那它究竟是什么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徐鲁青 以前经常听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春节自救指南》,里面有几句歌词:阿甘他妈说过,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就像你每次回家,也完全不知道你的亲生父母和各种亲戚,又要给你出什么样的考题。 过年回家开不开心,很大程度在于和父母关系有多好。要是关系融洽还是会想回家过年,赖床到中午醒来就有一桌饭吃,还有糖粒坚果瓜子在茶几上摆得满满当当,隔会儿就有人抓一把塞到手上。老家的朋友也步行可见,都是走路十来分钟之内的住处,晚饭后随便就能一起散个步,这是一线城市没有的快乐。 但只和父母关系好还不够,亲戚聚集的麻烦也是阻碍回家的一大理由。好像只想在亲戚聚会中隐形,喝水吃瓜子,随声附和。但是事情也没那么容易,因为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上去不是形单影只。要想显得不尴尬,还需要找一个熟悉的亲戚聊天,显得你很忙。漫长的聊天终归让人无聊,大人聊不来,小孩玩不来,同龄的表哥表弟没有共同话题,最后只能跟小孩一起到门口放炮。我身边有人因为不想回家聆听亲戚们的人生指导、参与打听家底、攀比后代等传统活动,想家的时候也会选择在人少清净的非节假日回去,只是见见父母和朋友。 去年,我们写过断亲、小姨、酒桌文化等文章,好像它们都是过年回家高频发生的场景。这个春节你们是怎么度过的?见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吗? 【本期嘉宾】姜妍 董子琪 潘文捷 尹清露 【音频&文字版整理】孙杨 黄东婕(实习记者) 【时间线】 00:21旅行过年、回家过年还是原地过年? 03:57变空的北京公园,卸下了它的戒备感 05:46离开家庭的年轻人,回不去的童年温情 10:06吉祥如意之下,矛盾浮出水面 13:08宴席散了,年味淡了 15:35“你找对象了吗”——永无止境的成家立业之问 17:50要漂泊,还是要安稳 19:44互相拷问与焦虑转移 22:41“回娘家”:十一年台湾经验 24:38鞭炮声中的流浪猫 25:32像候鸟般往来,我远方的亲人 29:17如何打发过年的时间? 30:07涌向县城中心:电影院、咖啡馆和大商场 34:14疏离的亲戚:在微妙的氛围中面面相觑 37:20我们是否需要合家欢喜剧电影?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电影】 《过年》(1991) 《吉祥如意》(2021) 《富豪谷底求翻身 第一季(Undercover Billionaire Section1)》(2019) 《无穷动》(2005) 《年会不能停!》(2023)

42分钟
6k+
1年前

年会,一个童话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潘文捷 近期热映的电影《年会不能停!》中,主人公胡建林所在的集团从一家小工厂成长为大公司,年会也在这一过程中变了味——创业伊始,工厂在艰难时刻坚持开年会,为的是“人心不能散”,公司做大做强之后,公司花了很多钱办年会,似乎只是为了证明公司很有钱。胡建林向公司领导层发出了这样的拷问:“办一个年会六千万,够多少人吃多少顿饭?” 《年会不能停!》也展现了公司年会其他令人思考的角度。比如说胡建林邀请同事一起参与年会节目的录制,后者明确表示“这算加班”。然而也有员工积极参加年会节目,为的是让自己被领导看到——胡建林就年复一年坚持上报年会节目,全公司下至钳工上到k11的领导无一不卷入到年会的表演节目中,唯有董事长等大领导可以不上台演出,只观看节目。电影中令我感到心酸的一个场景是,处于公司结构最底层的外包团队在台上表演,副总却在台下指指点点。 如果这还算年会的常见形式,那么还有一些年会则更令人震惊:2017年,江西一家公司年会现场,没完成业绩的女性员工跪在地上互扇耳光。 2020年,一家公司年会上高层被要求跪地爬三圈,边爬边喊:“我承诺,我担当”,原因是业绩没达标。另类的年会节目更是层出不穷——网络上曾经有一个段子:“如果你的男朋友突然在某宝上搜索假发、丝袜、性感短裙,别着急,他有可能是要开年会了。”耐人寻味的是,高官跪地爬行所在的公司澄清说“都是员工自愿的”,进行低俗表演的公司,很多节目也都是员工自行上报的,虽然其中的讨好意味十分明显。 年会也是对员工进行奖励的场所。年会通常会设置各种各样的抽奖奖品——在效益不错的公司,现金、手机、电脑、旅游名额等奖项都令员工感到满意,员工抽奖的“运气”也会成为内部的谈资。2023年,河南新乡一企业拿出6100万元奖励员工,年会现场现金堆成“小山”,员工成捆领取,有3名员工每人获奖现金500万元,此事引发轰动。春节后,该企业“咨询求职的留言多到读不过来”。但也有公司发钱的姿态并不好看。融创地产郑州公司年会上,现场撒钱数万,员工各种姿势争抢现金,引发批评。 还有一些员工利用年会的机会向全公司反映公司问题,受到好评。2019年新东方的年会上一首《沙漠骆驼》就曾经传遍全网,歌词中有“领导随口一说立刻讨好跟着 项目马上启动不计后果”“干活的累死累活 有成果那又如何 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等,批评了新东方的内部问题。《年会不能停!》主人公上演的节目也批评公司,揭露出公司的内部腐败,情况与前者如出一辙:“啥叫颗粒度啊,整得我挺恍惚,但是没关系,只要站对队伍,拍拍马屁就能保住前途”。 【本期嘉宾】董子琪 林子人 徐鲁青 尹清露 姜妍 【音频&文字版整理】孙杨 黄东婕(实习记者) 【时间线】 02:16年会节目:主动报名还是要求上场 03:17建立唯一的联结:学生时代的节目排练 05:32文化分层和娱乐的工业化 07:36成为二手渠道:年会奖品的来龙去脉 13:41与民同乐和男扮女装:权力关系被抹平了吗? 18:18学猫叫的领导:谁是最可恶的人 21:26年会的叙事逻辑:共同体与一家人 29:14花名册,签名牌,企业文化与公司财力 33:04年会是一个“压力阀” 34:46《年会不能停!》:胡建林是真实还是象征? 37:16电影的童话结局,裁员的真实处境 41:04集体怀念过去:我们为什么在电影里哭?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理论、文章、书籍和电影】 电影《年会不能停!》(2023) 韩国作家金惠珍小说《9号的工作》 职场剧《理想之城》(2021) 《每日人物》文章《2024,消失的年会》 职场剧《今日宜加油》(2023) 美国社科学者卡丽·莱恩《一人公司》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新东方年会表演《释放自我》(翻填自《沙漠骆驼》) 电影《年会不能停》主题曲(翻填自《我的未来不是梦》&《打工人之歌》)

43分钟
1k+
1年前

我们要如何理解妻子的“怨”?从陈朗的悼文谈起

界面文化|编辑部聊天室

本期主持人:林子人 上个周末,似乎整个社交网络都在热议陈朗博士缅怀亡夫徐晓宏的那篇悼文。徐晓宏生前是密西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他于2023年12月12日在美国因病医治无效逝世,时年45岁。在关于他的最早一篇讣告中,我们得知徐晓宏是一位“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和中国研究领域极具天赋的学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2000年以后出国求学一代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热心公共事务、关切国家前途命运的公共知识分子。 那篇讣告提及陈朗的段落呈现的是一个典型的贤妻形象:她为了徐晓宏的学术追求,放弃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终身轨教职,过去两年在照顾丈夫和年幼女儿的同时,还在攻读临床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悼文作者写道,“我们敬佩和感谢陈朗为晓宏和家庭做出的巨大奉献与牺牲。” 然而当陈朗自己动笔撰写她眼中的徐晓宏和家庭,我们终于看到一个自身也极富才华的妻子在所谓的“巨大奉献与牺牲”中,种种难以与外人道的感受:在丈夫取得职业成就时内心痛苦的尖叫——当丈夫沉浸于学术研究和宏大概念时,自己却要直面家务琐事,尽管她也和丈夫一样,热爱哲学和理论;在丈夫以女性主义者的身份自诩的时候,对男性难以“知行合一”的无可奈何;在目睹丈夫为论文被拒而痛苦的时候,对现行学术体制的失望…… 这篇悼文之所以迅速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开来,或许是因为从女性视角剥下浪漫爱的面纱、公开剖析婚姻幽微之处的文本还是太少了。而在女性主义思潮风起云涌的当下,这篇悼文也切中了许多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对异性恋婚姻的怀疑甚至恐惧。陈朗的故事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婚姻就是一个要求女性隐忍、奉献、牺牲的制度,即使一位家境优渥、才华横溢的女性也不免要忍受这些。 对于这篇悼文引发的巨大关注,陈朗又发表了一篇补充说明。她是这样回应那些觉得她“怨”的读者的:“那些觉得我‘怨’的读者(不管是同情我还是批判我),其实都低估了我作为一个独立自我的立场。晓宏从来都不应该是属于我的,正如我也不属于他。在爱之前,我们必须先成为自己。” 我个人向来认为,他人的生活冷暖自知,外人是很难置喙的。但这篇悼文和它引发的种种争论已超出了个人经历的范畴,衍生出了不少具有公共性的话题。因此,本期编辑部聊天室,我们就聊聊陈朗的悼文。 【本期嘉宾】 董子琪 潘文捷 徐鲁青 尹清露 【音频&文字版整理】 孙杨 黄东婕(实习记者) 【时间线】 06:09事业与家庭的两难背后:贪婪的工作和劳动异化 08:16爱与怨的交织,同等强烈也同等真实 10:15我们都是爱里的学生,别被套嵌女性主义的模子 12:10女性笔下的悼文?一场难得的公共演说 13:43被允许的两种例外情况 14:57苏轼和归有光,对每一任妻子都深情 16:57结构与个人之辨:学术体制的高度竞争性 18:54五四婚姻与许广平的困境:“我从你身上学到什么”是一种进步女性的迷思 20:31女生才关心智性恋? 21:05当代婚姻:平等的起始点与瞬间倾倒的天平 22:49“这是个结构性问题” 26:14摇摇欲坠的棋盘,墓碑上的论文二维码 30:47不婚不育,是激进还是保守 33:45被误解的表达者:女性个人经验的公共叙述 34:43婚姻是一纸不完全契约 37:05被臆测的女作家:文学中的私生活 38:16 “Taylor Swift之年”,唱出自己的具体经验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理论、文章和书籍】 ·陈朗《请君重作醉歌行》《我的几点说明》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 ·英国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女性与权力》 ·伍尔夫的日记《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伊沛霞《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 ·孔慧怡《五四婚姻》 ·法国文学家、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歇尔·图尼埃《亚当家族》 ·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提出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 ·弗雷泽《食人资本主义》 ·费代里奇《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卡特林《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 ·聂辉华《一切皆契约》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Violin Concerto in F major, RV 293 'Autumn' - Complete Concerto Sonatina No. 1 in C Major - III. Vivace The Fairy Queen, Z. 629 - If Love's a Sweet Passion (For Recorders - Papalin)

41分钟
19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