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长住在某个空间中,一定会有家事需要做:洗衣服、扫地、煮饭等等,你怎么养成这些做家事的技能以及习惯的?从家中彼此有默契(或不合理?)的家事分配,到搬到宿舍必须与他人磨合习惯,事事讲求公平的分工。本集,我们聊聊各自的家事养成经验,以及家事的“有价值”应该如何被建立。 这集你会听到 1.100个室友,101种家事习惯 2.把做家事视为一种良心发现,迟早会被骂的 3. 培养“做家事是有价值”的观念和实践 时间轴 1:25 家事新手村:洗碗 5:40 小兵出发!那些没人做的家事都是谁做的? 12:39 离开家,进宿舍,才知道家事的样貌有百百种 20:38 有种传说是写论文的时候,家里都会变干净:家事可以外包吗? 27:14 做家事给零用钱是金钱绑架还是价值建立? 33:50 家事价值化的实战案例:家事积分换按摩
本月读书会推荐的书籍是艾丽斯·门罗的《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它于2001年出版,是门罗的第七部作品。它由九个短篇故事组成,关于小镇平民的生活与日常,涉及到了人一生情感生活中的所有主题,在这些故事中,“情感没有边界,堕落没有底线,生活也没有输赢”。 我们重点集中在《家具》与《梁与柱》这两篇故事,讨论成长与原生家庭的拉扯、日常生活中的出逃、苍白婚姻中的慰藉。 在这集分享中,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4:38《家具》故事情节的介绍 6:10 女主为何突然与同为知识女性的表姑艾菲达疏远? 12:26 出现在父亲葬礼的女孩,是否是表姑与父亲的私生女? 27:54《梁与柱》故事情节的介绍 33:15 罗娜与莱诺是否算是婚外情?莱诺是否是海王? 39:37 男性能读懂艾丽斯·门罗的作品吗? 40:39 女性又是如何共情呢? 45:40 阅读后我们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新的看法
你玩过乙女游戏吗?被众多优质男性角色围绕时,你是否曾一边觉得小鹿乱撞,一边觉得......哪裡怪怪的呢?在这集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好朋友Meg,作为从高中就开始玩乙女游戏的资深玩家,她眼中的乙女游戏,不是只有甜甜的恋爱。 这集我们聊到: ⤳ 恋爱游戏中,容易出现哪些「不对劲」的情节? ⤳ 同时跟很多游戏角色暧昧,还要求性平互动,是双标吗? ⤳ 具有性平意识的恋爱游戏脚本,长什麽样子? 时间轴: 03:00 玩乙女游戏,是一段自我认识的过程 09:00 奇葩游戏体验:因为好奇心忽略了26位男主角、玩了一小时后故意激怒游戏角色 15:28 讨论「以爱之名,行压迫之实」的游戏情节、玩家们如何应对不认同的恋爱脚本? 22:45 大哉问:霸总和暖男都得是高富帅?性别偏见反映玩家需求?不对等恋爱外溢到现实的风险是? 31:10 具有性平意识的恋爱游戏脚本,长什么样子?
一年的时间,可以从小一升上小二,可以长高三公分,可以从收红包的人变成送红包的人,也可以和朋友完成一段连自己都觉得神奇的制作之旅。一周年节目来了,回答听众提问、回答我们对彼此的提问。随意漫聊:某个想放弃的瞬间、超能力、happy、讨厌的一集还有一周年期待。 这集会听到: 想逃跑的我让你觉得亲切友善 特异功能有时候就是会发动不起来 宝藏男孩是宝藏男孩,你是你 时间轴: 10:01 偶爾快乐就好,不用最快乐 16:26 印象深刻的听众回馈 20:58 持续练习,特异功能就是你的 28:10 致敬我们最爱的SWF:最不喜欢的一集 33:53 或许是成熟大人的交往守则 41:17 黄金猎犬、缰绳、路人 44:08 哩哩叩叩是提醒、是呼吸、是快乐 48:48 持续创新节目,也期待和大家见面的那一天!
联合国2006年通过《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提到身心障碍是人类多元性的一部分。但回到现实,这种多元性似乎因为各种社会制度与环境的不便,被削弱了一大半。在「国际身心障碍者日」前夕,我们挑了一些以身心障碍者为主题的作品来跟大家分享。你可能会发现,身心障碍者之所以跟我们想得不同,是因为他们就与你我无异。 这集节目聊了: → 原来,「障碍」的定义经过这麽多演变 → 三个让我们有感的障碍关键字,以及对它的观察 → 身心障碍议题作品大分享,发现大家的关注点都不同 时间轴: 01:50 大哉问:你觉得什麽是身心障碍呢? 08:03 我们三个各自关注的障碍关键字:自立生活、共融、后疫情世界 21:41 《让我听见你的声音》:关于幼儿自闭症的故事 27:16《国王排名》:当小王子看见剑术老师的手语,露出欣喜笑容 32:56《希望之夏:身心障碍革命》:障碍平权不是一场仲夏夜之梦
大家喜欢自己的声音吗?是否被某种声音吸引?又从声音中延展出怎样的期待与想象呢? 本期节目的由来与Shawn对自我声音的认知有关,他不喜欢自己部分的声音,那样的声调与语气让他厌恶与排斥,而这背后依旧与社会对性别气质的定义有关,是“男子气”框架一部分,是探讨自我呈现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本期节目也讨论分享了以下内容: · 什么是霸道总裁的声音? · 什么是「台湾腔」?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腔调吗? · 听沉浸式女性向CV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 如果声音被自己或他人讨厌,该怎么办呢? 时间轴: 2:10 三人在录播客的过程中对自己声音的看法 7:53 我们是否会被某种特定的声音吸引呢? 13:50 关于霸道总裁声音的讨论 18:25 Sophie分享自己声音改变的故事 19:53 关于台湾腔的讨论 25:40 大家被莫子仪的朗诵吸引!!!以及对声音的脑补XD 32:28 三人听沉浸式女性向CV的差异感受 37:30 如果声音被讨厌,我们该怎么办呢?
本月哩哩叩叩读书会,我们要介绍历史作家陈柔缙的《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何谓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书中在老师写道:“时代不专属于谁,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记忆不能只靠几座古迹和英雄书上的几个人,故事不计大小,都值得流传。谁又能预料哪个故事会在哪个心灵发光与发热?” 我们透过老师的文字,回到那个我们未曾体验过的时代:跑赢马拉松比赛的车伕、害怕过马路的工厂女工、开着汽车偷猪肉的怪怪小偷。我们也分享了长辈与所居住的城市,又是在怎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活出自己的故事。 本集我们聊到: �️以前的怪怪小偷是偷猪肉、现在的怪怪小都是改网路小说家的草稿 �经营之神王永庆当年用来开米店的200元,其实是好~大~笔~钱 �️扛起100公斤木块的“炭之朗”V.S.深蹲110公斤的炭之朗之子Shawn 谨以本集节目缅怀陈柔缙老师,与她笔下生动的世界。 时间轴 2:38 书中印象深刻的篇章:工厂女工大调查、跑赢所有人的车伕林和、不会写进史书的小偷案件人人都爱看 11:43 如何理解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 21:20 历史原来如此:推销广告古今皆然、台面上敌对的人其实仍是友好 34:50 我们背后都是一个时代:建材市场兴衰史、古迹之都如何面对层层堆积的古迹文物、班次很少的海线列车也曾经辉煌过 45:00 在山里扛木头、被骂也要去打撞球、隔着薄薄的墙壁和邻居场架,那些我们无缘见证的长辈故事
提到 #身后事#,许多臺湾人习惯採取「不看、不听、不言」的态度,但死亡总会来临,生命礼仪服务成了许多人不愿提起,却又必然接受的服务之一。在这集节目中,我们邀请到研究所的好友小洁,亲人的逝世让她和送行者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也因此开展了她对礼仪师这项职业的探询。 在这集论文会客室 中,我们聊了: → 礼仪师的工作有哪些「眉角」?又该如何与时俱进? → 礼仪师的官方证照是有助提升专业,还是浪费时间? → 一位「有心」的礼仪师,如何陪伴家属走过悲伤? → 若碰到敏感主题,如何接触受访者并进行採访? 时间轴: 05:22 文献发现:对殡葬业的刻板印象、「缘、殓、殡、葬、续」的流程说明 07:52 殡葬业相关职业百百种,为什么只有礼仪师需要官方考试认证? 18:28 礼仪师带领家属走过丧礼仪式:不瞎忙、也不只是一味遵循传统 23:32 没有参与感的丧礼、打破「夫妻不相送」习俗、为什么女性家属要跪在外面 27:45 癌末婆婆的心愿:我希望重新拥有一双脚 31:25 如何采访逝者家属和记录现场?
大家好,我是Shawn,如果问我今年最喜欢的综艺节目,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给《Street Woman Fighter》,中文为《街头女斗士》。 在这期播客节目中,我们分享了对这档综艺的感受、最喜爱的女斗士以及喜爱的原因。除此之外,这期节目也是论文会客厅系列,我们邀请了研究所的好友Demi,Demi的硕士论文分析的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节目,我们一起讨论了在这类节目中感受到的女性形象与女性友谊。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期节目~同时也希望能够安利成功,虽然《街头女斗士》在剪辑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但还是非常值得看的~ 本期节目我们讨论了: � 为什么《街头女斗士》中的舞者会令我们疯狂 � 在《街头女斗士》中我们看到的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杜华是什么样的形象 � 女性综艺节目中是否都存在对女性身体的消费 � 为什么只有唱跳的舞台才是舞台? 时间轴 1:40 介绍今天的两大主题:《街头女斗士》与《乘风破浪的姐姐》 4:45 我们对《街头女斗士》的感受 12:10 讨论《街头女斗士》中最喜欢的舞者 20:52 大家在《街头女斗士》中感受到的女性形象与特征 26:03 专业性被削弱?成为陪护?讨论《乘风破浪的姐姐》中CEO评审杜华的形象 35:35 《街头女斗士》是否是在消费女性呢?何谓性感?运镜如何不物化女性? 39:27 比较《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一样是初次见面很尴尬,为什么男女形象竟然大不同? 45:47 我们对女性综艺节目的期待与想象
恭喜Shawn搬家!从搭车18站,到搭车2站就可以进公司,感觉肯定很不一定。 换了新环境,不只是和旧环境说拜拜,也和那些和我们在屋檐下生活了一对时间的东西说再见。如果说搬家普遍令人感到痛苦,很多时候或许就是因为要面对那些我们冲动买下的东西,不敢丢、却也不想带走。 而丢东西看似简单,却也可以很不简单。搬家作为契机,直面那些不再打开的书、不再穿的衣服,我们想要重新思考丢掉以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注:Brenda原本的录音设备临时故障,换了设备音质不好还请大家见谅QQ 本集我们聊了: �有断舍离之母必有断舍离之女 �当“丢掉也不会有人发现大赛”走火入魔 �极简少年如何变成蛋白粉烘焙大师 时间轴: 1:48 一个烤箱背后是一箱小工具 3:11 不管用几个纸箱搬家都令人惊讶 9:55 注意!断舍离大师来了 17:09 不管搬到哪里,都有几封留在身边的卡片 26:23 即便说再见,还是希望它能有个好归宿 37:52 丢掉很简单,我们该如何对抗这样的偷懒
一月一次的哩哩叩叩读书会又来了~这週我们读的书,是日本作家川村元气的作品 #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原本是因为过去这个月大家都忙,想读一本比较轻鬆的书,但没想到这週的讨论,整个爆击灵魂啊! 这集节目我们聊了: (=`ω´=) 魔鬼反映心中的恐惧和憧憬,你的魔鬼长什麽样子? ^ↀᴥↀ^ 如果重要的物品消失,可以延长一天寿命,你要选哪些物品? (^˵◕ω◕˵^) 什麽东西是你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愿意让它消失的? ଲ(ⓛ ω ⓛ)ଲ 大家能理解主角不想让(暴雷消音中~)消失的原因吗? 本集还附送迷妹广播:#佐藤健好帅、#我爱StreetWomanFighter、#最爱Monica 时间轴: 03:57 Brenda心中的魔鬼:PROWDMON队长Monica、大声说出对Street Woman Fighter的爱 08:21 Shawn心中的魔鬼:吊儿郎当、痞痞的,不管怎麽样都跟邱泽有关 10:15 Sophie心中的魔鬼:自我中心的《孩子们》阵内(或是岸边满?) 17:08 假设物品消失可以延长我们的寿命,说再见前,听听我们与这些东西的回忆 36:25 什麽东西是我们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愿意让它消失的?
大家还记得自己高考时语文作文的题目吗?还记得要求背诵的古诗词与经典名著吗?现在还看得懂古文吗?哈哈哈灵魂拷问,我是不记得啦,而且还有点害怕。 这一期节目我们对比了两岸语文教育的差异,看了彼此高考的卷子,分享了最讨厌的题目,也吐槽了部分课程设置,讨论了对学习与考试的看法。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我们对语文学习的感受 两岸语文考试的重点与差异 我们重新翻看考卷,对考题的感受与思考 时间轴: 00:57 被涂鸦的语文课本,与被改编的诗歌 06:58 开卷看作文,就像开盲盒一样 08:57 被“轻视”的语文复习 15:58 福建卷的语文都考什么呢? 17:13 台湾“高考”的语文又在考什么呢? 18:21 阅读题中为什么只有一种理解?作文为什么都是套路与模版 21:13 对作文离题的恐惧与害怕 23:09 印象最深刻的作文--「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漂流木的獨白」 32:11 Brenda与Sophie最害怕福建语文高考卷的哪一部分? 33:53 Shawn对台湾语文高考的恐惧 37:50 与其修改课本、课纲,不如重视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 41:32 语文中古文需要占多大比重呢? 45:19 学习与考试的区别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