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台湾的社群媒体就会被一个募资商品席卷,那就是日历,365天,就会有365个变化,不管是植物也好、书籍也好,甚至是国际事件也能成为主题,今年秋天,就有至少33本募资日历可供大家选择。 我们想从日历聊到过日子的方法,从小时候客厅墙上的一叠厚厚日历,到现在自己手上的一本记事本,我们在时间中长大,也学习与它共处。 本集我们聊到: �时间是主观还是客观?我们各自感知时间的经验 �100个人就会有101种管理时间的方法 �时间和我,有主客之分吗? 时间轴: 2:56在寒暑假之间,我们度过十几年的日子 6:28搭上回顾功能的时光机,看到无忧无虑的自己,还有发废文的自己 12:30长大后,是时间不受控,还是我们留不住时间? 20:12我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 27:52时间管理大师是怎么炼成(或失败)的? 32:31与时间相处是门需要练习的手艺
搞笑诺贝尔奖在本月9号公布得奖名单,再度为人类点亮许多有趣的研究。从这些「看似荒谬,其实发人深省」的研究中,我们聊着聊着,才发现人生和搞笑诺贝尔奖相反——看似正经,其实很闹。 在这集节目中,你可以听到: → 哩哩叩叩最爱的搞笑诺贝尔奖研究,关键字分别为:性高潮、猫猫、念能力 → 大家都经历至少一次「我是谁?我在哪?」的幡然醒悟 → 还有无穷无尽的笑声,希望可以为你疲惫的生活带来一些快乐️ 结果剪完这集,才发现最荒谬的是,我们原本想吐槽没有意义的比赛经历,结果竟然怀念起可以肆无忌惮浪费时间的自己...... 时间轴: 03:41 承接 EP.36 的小毛病,讨论治鼻炎和性高潮的关联 06:34 猫咪是固体还是液体?这是一个正经研究 09:20 大家都施展猎人裡的「圆」,走在路上就不会相撞 13:24 人生更荒谬:在80岁老诗人前跳舞、运动会狂抄加油稿、拿六法全书在擂台赛发呆 27:30 承认吧!演讲比赛没人认真听、大学不用每个活动都参加、为「吾党」唱校歌有点......怪怪的?
这个月我们阅读了日本作家沟口彰子的的作品,因为书籍的名字涉及到敏感词汇,大家可以在评论中找到书名。 如果你对于日本DM文化感兴趣,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沟口彰子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日本DM文化的发展,从60年代的美少年文化、到少年间的治愈性情感、到90年代初与同志群体间的Yaoi论战、到21世纪初对厌女文化与恐同情绪的反思,DM作品已不再是我(Shawn)刻板印象中脱离现实的遐想,其中的细节与故事发展使得DM文化变得更加多样,充满想象。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讨论了以下几点: 01:28——沟口彰子与其作品的介绍 07:54——为什么DM文化的读者是以异性恋女性为主? 13:00——DM作品与异性恋恋爱作品的差异感受 28:41——DM作品在「进化」前有什么特征? 32:13——Yaoi论战是怎么回事? 43:11——DM作品是如何进化的? 44:53——进化后的DM作品与同志文学有什么区别呢? 49:53——DM作品需要为同志群体正名吗? 【关联作品】 1.田龜源五郎,《弟之夫》 2.《大叔的愛》、《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
【EP.36上线: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小毛病 并没有使我们更强壮】 嗨,你今天又有哪里不舒服了吗? 本期节目发想来自Brenda的牙痛经验,到了25岁终于要承认,有些小毛病就是会跟在身上一辈子。为什么要讨论小毛病?因为这些小毛病小到很难向人郑重地讨论,却也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日常生活。从小小一颗牙齿、到遍布身体的皮肤,从厚镜片可以察觉的深度近视、到肉眼难以发现的情绪感冒。 将小毛病慎重做成一期,是让痛苦得以摊平给他人理解的常态化过程。抱着这些小毛病,往后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更好的与它们共存。你的小毛病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也希望这期节目能让你感受到:当你痛苦的时候,也有人跟你一起不舒服喔� 这期你将会听到: �Shawnu眼压一高感觉眼睛就要爆掉、过敏一来书桌就有馄饨山 �Sophie像鸡蛋一样光滑的肌肤的真相、当负面情绪像海啸一样来袭 �Brenda过于熟悉牙齿抽神经流程、脑袋里第一次出现“我什么都做不到” �我们怎么跟这些小毛病共处?(先说有些是偏方喔XD) �看似高度个人化的小毛病经验有什么谈论必要? 时间轴: 0:30 小毛病就像松掉的螺丝要一直把它旋紧 3:46 Shawn的高度近视和全手动低温按摩器 8:48 鼻涕侠Shawn与他的超轻清凉鼻子喷剂 6:18 Brenda想时空旅行给15岁的自己刷刷牙 19:00 Sophie的闭关养肌肤之行 22:31 Sophie和Brenda这几年各自遇到的情绪感冒,正念大师Shawn又是如何面对压力与烦恼 33:13 小毛病一来就觉得自己的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但其实还有很多人与你一起痛苦
顺利的话(?),今年应该是哩哩叩叩中,有人还是学生身份的最后一年了,为了纪念这个时刻,我们打算在会呼喊 #教师节快乐# 的九月,回想那些陪伴我们走过学生时期的老师们。原本以为只是趣事分享,却意外聊了很多深刻的内容...... 这集节目我们聊到 ️ ��� 如果爸妈就是老师,在学校碰到会尴尬吗? ��� 在千千万万个老师之中,我们为什麽特别感谢他/她? ��� 幻灭故事大分享——原来老师也是人...... ��� 我们都当过 #半个老师# ——那些承担不起、忍不住暴怒、搞砸了的时光 时间轴: 01:44 老师在回忆中的万千姿态:放个屁都是香的、玩得好的朋友、真父母 09:10 Shawn分享和老师曾经亲近又疏远的故事,我们听了感触万千 15:15 Brenda:当老师能够理解我、肯定我,最让我觉得感谢 17:00 Sophie的反省:我们不喜欢被当成考试机器,却又拿它对老师摆烂 19:43 对老师幻灭之故事大放送 30:50 当我们试着当个老师,才发现老师真难为
7月是传统的鬼月,儿时的我们都被要求晚上不能出去玩,要早点回家。Shawn在福建时,家人往往会烧一些纸钱,以祭祀先祖。但来到上海后,特别是今年,却很少再看到有人在烧纸钱。 在台湾,中元节是个盛大的节日,全联超市会做广告宣传,会有促销活动,家庭与公司都会购买相关的供品来拜拜,为祭祀“好兄弟”与“好姐妹”们。为什么两岸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对于现代的我们而言,中元节又有哪些意义呢?快来听听这期节目吧~ 这期你会听到: 台湾是如何称呼鬼魂的? 台湾是如何过中元节的?与大陆有哪些差异? 在台湾的历史脉络中,中元节的含义是什么?又有故事呢? 在台中祭祀,会有哪些规定与禁忌呢? 时间轴: 1:16 我们最早对于中元节的认识来自哪里? 2:58 台湾称呼鬼魂为“好兄弟” 6:18 台湾全联关于中元节的广告 10:46 为什么祭拜的时候祭品是偶数 12:42 “目莲救母”的故事 15:11 中元节在台湾或许与移民历史有关 16:18 中元节与道教、佛教的关系 20:18 在台湾,家庭与公司都会在中元节进行祭拜活动 22:17 逝者与蝴蝶的关联,亲人对逝者的思念 24:42 在台湾,中元节祭拜为什么必须有龙眼? 26:42 分享台湾中元节的大活动:基隆的跳钟馗、屏东的抢孤 28:31 烧纸的圈不能封住 31:07 在中元节会收起家里的娃娃 31:41 在中元节不能拍别人肩膀 33:14 对于现代人而言,中元节还有什么意义吗?
【EP.34上线:先有钱、还是先有身份地位?】 大家都是如何意识到身份地位的重要性,又是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呢?本月我们读英国作家艾伦狄波顿的《我爱身份地位》,从这本书中了解到身份地位是怎么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在这集节目中我们会讨论到: �《身份的焦虑》及作者艾伦狄波顿介绍 �家族里“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具备哪些条件? �“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时代,反思身份地位的意义 �小时候读的“成功方法论”,是诅咒还是祝福? �看一集“谁来晚餐”,学一点不追求身份地位的生活方式 时间轴 0:35 《身份的焦虑》、作者艾伦狄波顿简介 16:24 拥有OOO的人成为了家族之光! 21:23 当成名的门槛降低,要不要走进镁光灯底下呢? 28:40 成功方法论可以用来事后反省用、也可能变成未来人生的紧箍咒,又或是真正促进个人的进步 42:28 脱离追求身分地位比赛的人,也可以是努力将生活过好的人
【EP.33上线:在性别议题中,为什麽男女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 南韩射箭选手 #安山 在东奥运动场上,夺下三金的好成绩,但在运动场外,却被捲入激烈的「仇男」争议中,而一切冲突都从她剪了 #短髮 开始。我们觉得荒谬,但也想藉此重新梳理对南韩社会 #厌女 现象的理解,毕竟,性别议题在网路战场上的腥风血雨,并不是单一国家独有的现象。所以,这集我们聊了: � 在南韩,为什麽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变成一种贬义词? � 从激化的网路战之中,發现年轻世代不一定比较开明 � 大哉问:在网路上,两性能够理解彼此吗? � 接着问:如果难有和解的一天,那该怎麽办? �参考资料� 【端传媒】6B4T?极端厌男?:韩国激进女权的进击与政界的性别之战 【转角国际】短髮女就是仇男?南韩厌女仇恨围攻的「奥运金牌射手」 【转角国际】3cm手势的猎巫(上):一张超商海报引爆的「南韩男女仇恨战」? 【转角国际】3cm手势的猎巫(下):仇男南韩仇女「镜像攻击」有效吗? 【香港01】【N号房.深度】韩国「厌女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风传媒】「女性主义者有双重标准!」南韩年轻男性敌视女权运动:老一辈才有性别歧视,我们却得赎罪! 【KSD】韩国「世代认识调查」结果耐人寻味!韩网友对年轻男性群体开骂:「自私又令人寒心」 #哩哩叩叩 #lilikoko #podcast #播客 #东奥 #射箭 #南韩 #厌女 #仇男 #兵役 #镜像攻击 #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 #性别 时间轴: 02:06 夺下三金的南韩射箭选手,剪了短髮就被网友出征!? 09:22 聊聊南韩社会厌女现象背后的三个关键字:经济、兵役和年龄 17:10 什麽是「镜像攻击」、「仇男氛围」是男性想太多还是真有其事? 21:58 为什麽男女眼中的世界大不同?连政府处理社会事件的态度也双标? 28:58 所以,两性歧见只能越来越大、没有互相理解的可能吗?
EP.32 当高中只有一种生理性别时,是什么样的体验?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男校与女校是存在于影视作品当中的,我们都在男女混校的环境中长大,高中时老师会拆开男女同桌,以防止大家谈恋爱;而在处理班务时,老师们又会强调“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合作精神。那么,当全校都只有一种生理性别时,会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这期节目,我们分享了大家在男、女独校成长的经历,试图消解大家对“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偏见,也讨论了在性别气质在校园生活中的影响。 你会听到Sophie分享在女校中感受到的“卫生巾不羞耻”与女性友谊,也会听到Luffy分享在男校中遇到日本女高中生的场面,Sophie经历了全校女生脱裤子以抗议学校强制要求学生穿裙子的命令,Luffy也感受到在男校中阳刚文化与阴柔气质的交锋。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别样的高中生活吧~ 时间轴: 1:55 大陆男校、女校的情况 3:45 台湾男校、女校的情况 7:10 台南女中只有女生吗?建中里只有男生吗? 8:25 少子化影响到男女校的发展 9:30 大家高中为什么去读男女校? 11:55 为什么台湾顶尖高中都是单性别学校? 12:55 在女校中的自由与卫生棉不羞耻 19:25 在单性别学校中是如何谈论异性的? 22:20 为什么女校中帅气的学姐更受欢迎? 28:20 女校中大家都勾心斗角的吗? 35:05 男校中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吗? 36:18 在以阳刚文化为主的男校中,阴柔气质的男生会有什么感受? 42:09 在单性别学校中如何学习性别议题? 47:07 女校学生是如何反抗学校要求穿裙子的规定? 56:20 关于男校、女校的作品推荐~
因为害怕节目会因为Shownote中有太多敏感词而被下架,所以简单粗略地说几句,我在大学的时候没有了解相关的社团,直到前不久封号事件,才知道有这些社团,以及这些公众号。所以我们想在这期节目中,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经历以及处境。 Brenda在录完节目后写道:不論是全校彩虹夜跑、還是室友拿起彩虹旗掛在房間冷氣機上,我們從小葉的故事中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彩虹行動,以及眾人如何讓社會走向一個更好的未來。 本期节目小叶和我们分享了: 在小组期间举办了哪些活动?是否有经历行动上的打击 小叶怎么看反同团体和社团内部做法较为激进的行动 LGBTQ+社团的存在对于一所高校的意义是什么 時間軸 1:30 欢迎华中科技大学LGBTQ+学生小组—HGP小组成员小叶。小叶加入小组的缘由,怎么从接触议题走向推广议题 4:55 从线上宣传到线下分享会,透过不同主题吸引不同群体认识LGBTQ+社群 10:48 每次行动接收到他人的善意都是一次次偌大的激励:和周边店家沟通放置彩虹旗做宣传、Shawn参加台湾同志大游行遇到的卡车司机、室友主动在房间挂上彩虹旗 14:19 在学校可以举办LGBTQ+活动吗?曾经得到哪些人的协助?也讨论了一下小组的资金来源 17:28 高校的登记/未登记小组在营运上各自的优劣势,作为未登记的HGP小组过去也曾在活动中面临到校方的压力 23:26 HGP小组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社会对于LGBTQ+的议题有越来越进步多元的可能 28:08 作为一位温和的行动者,怎么看反对派的观点和内部激进派的做法(顺便反思了一下护家盟的意义) 33:44 一个大学里LGBTQ+社团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EP.30上线:认真就输了吗?我们觉得,马克白没有输!】 这一週,我们三人迥异的看剧取向终于交会,停在今年六月完结的日剧 #短剧开始啦# 。剧中年龄与我们相彷的主角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向前,抛出一个个我们深埋在心中的疑问:「努力会有回报吗?」、「没有梦想的人生很虚无吗?」、「心裡受了伤,要怎麽癒合?」 才發现,想为马克白三人组和中村姊妹加油的我们,其实,也是想为自己加油!这週节目我们聊了: �剧中的努力群像:不敢努力的人、为别人努力的人、得不到回报的人 �当我们和剧中主角同样迷惘,看完剧有收穫满意的解答吗? �为什麽勇敢追梦的人,不被视为负责任的人? 02:57 当梦想即将画下句点,付出的努力有意义吗?创作的力量拯救了谁? 09:15 为什麽最认真最坚强的人可能最孤独、原来没有批判的陪伴长这样 13:13 努力会有回报吗?回报的现身时刻、样貌和带来的力量似乎都无法预测 17:21 《短剧开始啦》点出哩哩叩叩的人生疑惑:没有梦想的人生很黯淡吗?为了别人而活不行吗?「100场表演座无虚席 vs 拥有来看100场表演的一位粉丝」孰优孰劣?
【读书会EP.5上线】《派对恐惧症》:看不懂,或许是因为你从未看过 本月选书《派对恐惧症》被比喻为女性主义版的黑镜,文字中充满的怪诞与奇幻色彩,让一脚踏进这个新领域的我们三人迷失了方向,然而在录音时交换的心得,让这本书的样貌不可思议的变得清晰了。 本集节目我们讨论的内容有: �《派对恐惧症》 以奇幻恐怖小说的笔法写出被压抑的女性身体 � 当性在书中被不断提及,反而凸显出日常对性的避而不谈 � 作者马查多的背景与认同,她为什么要写不曾看过的东西? � 如果人如其书,你会看到哩哩叩叩制作群散落在书店的三个主题区 时间轴 1:14 《她的身体与其他派对》为什么难以入口?读不懂的地方是什么? 6:05 女性主义版《黑镜》,书中收录的8种女性身体被压迫的声音 8:39 〈吃八口〉瘦下来人生就会胜利了吗?用减肥手术换一个快乐却永远被“自我”纠缠的人生 12:53〈性爱清单〉在漫漫人生中。性爱与做爱对象的性别也不过就是某种能被书写的纪录 15:34〈为丈夫缝的那一针〉缝上那一针,用妻子的痛苦换来丈夫的快感 20:25 了解作者马查多,就能了解这本书 22:58 书中不断提及“性”,目的是让性不再被关注和评论 29:28 马查多用身历其境的文字将独者带进魔幻故事中 31:15 绿色缎带是某种不可触摸的禁忌,以及难以言说的权利 39:42 〈真女人就该有身体〉在男性凝视底下,不被看见的女性就等于不存在 43:38 人生有时候也像一本马查多笔下的故事一些怪但又充满寓意 49:54 人如其书,我们三人各自代表哪种类型或主题的作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