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北系列是大可不必的科普系列播客,主要想讲给金融小白听的一些金融行业基础知识,也希望让有志从事金融行业的小伙伴不要踩坑。 对于国外的人来说,银行倒闭这件事很常见。我们在第8期播客就有详细聊过美国的硅谷银行倒闭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去听下。包括我们熟知的2008年金融危机,也是从美国雷曼兄弟银行(投行)倒闭开始的。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也有银行倒闭过。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中国的银行会倒闭吗?倒闭之后我们的钱还取得出来吗?等等这些问题。 01:19 那些年,银行倒闭的故事 04:33 我们存入银行的钱还安全吗? 04:46 存款还安全吗—— 解析村镇银行暴雷事件 14:47 理财竟然会亏损? 18:37 信托和高风险划等号? 20:55 保险真的是骗人的吗? 23:34 还能信任基金吗? 26:59 银行倒闭,员工何去何从 29:55 主播观点 30:10 LYNN:人赚不了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31:40 敏姐:在稳定性中找寻更多机会,时刻武装自己
这期我们想聊聊,怎么在银行的体系内做一个斜杠青年?通过副业的方式实现第二曲线的生长,积攒我们人生的f**k u money或是为离开银行从事更喜欢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转型成功。 今天请到了重量级嘉宾,也是大可不必的听众边江老师。他目前从事自媒体和文学创作,著有两本跟银行有关的悬疑小说,分别是《银行局:致命存款》和《伪装者》,据称是中国版《半泽直树》,在自媒体方面全网也超百万粉丝。 1:30 银行斜杠青年边江的成功学故事 原来996起源于银行 边放贷边写书的生活 一拿到版权费就当场辞职 副业变创业的困难与挑战 28:00 银行人做副业的正反案例 成功案例:业余讲师成为跨区、跨行成功的敲门砖 失败案例:做过桥资金中介把工作过没了 35:00 适合银行狗的副业有哪些? lynn:资金入股or技术入股 敏姐:“利出一孔”不一定适合当下,副业让自己长出第二曲线 陈同学:把兴趣爱好作为副业,短暂抽离日常生活 边江:投资剧本杀店的“鬼故事”
金融行业的学历要求很高,银行也不例外。校招的时候都要985、211、硕士研究生,.但真正上班以后,干的又是拧螺丝的活。这样的学历和工作内容错配,让年轻人眼里无光、“生不如死”,每天都想离职,在xhs、mm、zh上都发出“快逃”的呼喊。 可是嘴炮容易真逃难。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出了银行这座围城的银行人都去哪里了呢?他们后来都发展得怎么样了?也给那些想从银行“快逃”的伙伴们一些信息和借鉴思路。 一、银行人“出逃后”都去了哪里? 02:10亮哥身边的故事:成功“上岸” 自身性格不合适的信贷员转型至公务员 04:55敏姐身边的故事:专业创造价值 摒弃银行的管理职务转型至内驱力更强的专业销售 专业投顾转型至价值6位数的培训讲师 12:20陈同学身边的故事:乙方变甲方 银行对公条线转型至“甲方爸爸”财务 18:00跳槽和转型的区别 能力三核:知识、技能、才干 23:10银行人的十大出路 二、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真的可望而不可及吗? 38:00陈同学的观点:积极调整心态、学会苦中作乐 40:10亮哥的观点:做一个不内耗的人,达成“兴趣、能力、收入”的统一 43:20敏姐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角色饼图,做好动态平衡
在总行、分行、支行;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工作分别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期我们请到了嘉宾亮哥,工作12年,从支行柜员到总行投顾部负责人,一路升级打怪,中间有波折,但也有很多收获和经验。我们这期听一听他的故事,以及我们两位主播Lynn和陈同学的银行转换、岗位转换的故事,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工作的意义和启发。 00:39亮哥从国有大行到城商行是什么体验? 01:19 国有行柜员奋斗史 09:43 国有行省行工作感受 13:13 国有行到城商行分行抉择史 16:39城商行分行到总行进阶史 22:08令人又爱又恨的国有大行值得去吗? 25:06 Lynn:从城商行到股份制银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5:53 资源差异 28:44 体系差异 34:33 大企业病问题 37:42 陈同学:从城商行分行管理部门到支行营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38:29 支行的那些不能承受之重 40:19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43:03 营销打开了我与外界沟通的窗户 45:21 自律给我自由 48:34 主播观点分享 48:49 亮哥的观点:性格决定命运;保持进步 51:35 陈同学的观点:不敷衍,不浪费生命的1/3 52:38 Lynn的观点:学着认识自己,保持交流 54:31 敏姐的观点:多试错,多切换,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一期的内容,是跟两位粉丝进行留言互动。 00:11 粉丝互动一:银行这么多会议为哪般? 00:56 那些极具银行特色的会议制度 02:55 主播们深受其害的奇葩会议 12:24 会议缘何越开越多:体系庞大?领导无能? 19:30 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会议 25:16 粉丝互动二:新晋管理人员的困惑 25:39 奶女士的三大问题 26:43 调动员工积极性:拒绝无效鸡血 29:56 带领团队前进:事事躬亲要不得 32:14 处理员工关系:保持有分寸的距离感 37:45 管理到底意味着什么? 41:51 给同样困惑的“奶女士”们的一些小建议 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主播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会解答的哦~
最难就业季、跳槽季、毕业季、消费降级季,就连主播也开始拼多多了,真香! 怎么认清自己的特长,找到核心竞争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让工作的时候痛苦和内耗少一点?这中间除了一味强调个人努力之外,也是会有一些方法论在里面的。 所以这期节目邀请到知乎盖洛普专家柳大,向他学习如何看清自己“底层设置”,找到自己的“性格密码”?顺应自己内心的大象,也就是潜意识,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职业赛道,不再把时间浪费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上面。 4:40盖洛普是什么? 生在基因里的34个才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11:05案例1:四年跳6次槽还有救吗? 要满足内心的好奇心 学会平衡充能与耗能 21:40案例2:面霸入职后却平平无奇 拒绝内耗,学会找到自己的优势 35:35案例3:主播这么死磕自己,可能是因为卷王三件套 转岗不适?领导不满?谁都经历过 附:敏姐的盖洛普才干前十:1. 追求 2. 完美 3. 行动 4. 战略 5. 成就 6. 沟通 7. 自信 8. 纪律 9. 统率 10. 学习(如果有小伙伴测出来跟我一样,可以私下交流哈哈) 写在最后:听到这里,是不是特别想了解一下自己的盖洛普优势才干?下面这个链接是知乎上柳大关于盖洛普的理论体系输出: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测试结果准确吗? - 知乎 (zhihu.com) 上面链接如果打不开的话,请加柳大的微信号:Mai00tian P.S:《大可不必.cn》不带货,纯分享。
最近有一个小新闻在银行人圈子里蛮火的,这是个又好笑、又心酸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一位男柜员因礼仪问题被检查通报扣分,而被扣分的原因是男员工理光头。但下面接近着一条申诉理由:男柜员并非理光头,是发量少,同个问题已申诉多次,恳请以后不抓该情况。 1:55银行严格的外表礼仪规定有哪些? 女生美甲、美发、首饰穿搭都有什么讲究? 男生脱发也是错?领带该有多长? 到底怎么样的才算正装? 13:22银行人都有哪些行为规范? 银行人除了被银行管,更有专门的监管机构管? 陈同学只要一起身就快捷锁屏的肌肉记忆从何而来? Lynn现司连打印资料也需要刷工卡? 银行人出一趟国有多难? 27:40银行人的合规意识是天然属性吗? 没有及时上报借贷信息会有什么影响? 我跟朋友发个红包也会被监控? 某银行奇葩的监管手段:成年人还需要被家访?
听说最近叫网约车容易了很多。 数据显示:今年1-4月网约车订单量环比分别为14.1%、13.3%、9.7%、-1.4%,4个月网约车驾驶员数却分别环比增加2.2万、6.5万、5.2万、17.7万。据说已经有地方暂停网约车驾驶员准入了。 位于互联网之都的三位主播,也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第一大税收贡献者的变化,未来科技城的房子,从供不应求的万人摇到价格断崖式下跌。 正逢《漫长的季节》爆火,一起看看30年前这场下岗潮,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如何应对产业升级、就业转型的阵痛期? 00:11解读阿里毕业潮 07:06 回顾90年代下岗潮 17:46 从阿里事件出发看当前就业形势 23:01 我们该如何把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3:24 灵魂拷问vs艰难抉择 30:19 苟住vs向前 34:53 核心竞争力大探讨
我们经常在某乎和某书上看到:**银行VS**银行,我应该选择哪家? 无论行外人士还是银行人士,大部分都以为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差距,只有领导好不好,收入高不高,晋升快不快?其实事到如今,银行与银行已经千差万别,好银行与坏银行简直不像一个行业。 所以我们在选择银行的时候,排在首位的应该是:不要踩坑!比如我们聊天的F银行、H银行等,而且据我们所知,这几家银行还在持续招聘中...... 当然,如果我们不在意陪他们度过低谷,不在意他们的内斗,不在意业务做不出,不在意收入上不去......如果不在意这些,只在意银行这个title的话,还是可以选择的。 00:40 某书、某乎的评价真的客观吗 02:10 两位主播研究生毕业后的择行方法 05:55 案例一:某口碑银行背后的故事 06:30考核&薪资的烦恼:不清不楚 18:35 工作流程的困扰:官僚,效率低下 24:30 工作氛围:家文化有温度 24:55 工作流程:熟人办事 28:55 小八卦:小Y前司与现司的“恩怨情仇” 34:37 案例二:F银行降薪事件 34:37事件始末 38:15 事件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45:50 案例三:H银行高管死缓事件 45:50事件始末 48:15 关于H银行的科普 49:55 银行求职避坑指南 50:07 关注财报数据 51:10 求证业内人士 51:40 根据自身特点找适合的银行 53:20 合规性是第一要务
1:55 在职场发展中,到底是靠关系还是靠能力? Lynn:能力决定你职场的天花板 敏姐:关系和能力缺一不可 6:10 在职场中上下级关系很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跟领导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适度的赞美领导? 敏姐:要明确“上下级关系“并非指社交关系,而是职场关系。赞美领导也是有技巧的,要关注领导关注的内容。 22:20如果你跟领导的观点不一致,你是会选择听领导的,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Lynn:如果领导的观点出现偏颇,我会坚持己见。 敏姐:首先要解决信任的问题,会选择与领导保持同频。 33:40如果领导误解你的时候该怎么办? 敏姐:误解是表达的宿命,作为下属一定要主动沟通。
这是一期比较特殊的节目:我们迎来了大可不必播客的第二位尊贵的嘉宾:姜同学。 姜同学因不满于国内工作的内卷,选择了去新加坡进修、工作,过上了朝9晚6的生活,也交到了不少朋友,一起踢足球(姜同学,性别:女)、徒步活火山、下班后小酌......过着我们羡慕的日子。 未来姜同学可能还会选择去其他欧洲国家旅居,做世界公民。 所以在这一期里,我们跟她详细了解了在新加坡的工作、生活以及她的梦想,希望能够治愈到职场里的你,也希望能给你勇气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主播还没有这个勇气哈哈哈哈) 00:50 话题一:为什么选择去新加坡留学、工作及生活? 姜同学讲述自己的履历,包括就业经历、留学经历等。 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放弃工作,果断选择留学?为什么选择新加坡留学?回过头来看,你觉得当时这个决定做对了吗? 在新加坡的业余时间如何安排?有交到新的朋友吗? 22:55 话题二:疫情三年,新加坡有哪些变化? 国外的疫情防控政策如何?你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 听说这几年新加坡的物价飞涨,现实也是如此吗? 疫情三年,新加坡的就业情况是否有发生变化?同样的行业,国内企业与国外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国外卷不卷? 30:20 话题三:回国一个月,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姜同学回国一个月的行程安排?在国外,你最想念的是什么?这次回国都实现了吗? 三年没有回国,这次回来感受如何?姜同学眼中的变与不变。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称,2022年该行对2876名员工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若以该行去年员工总人数11.3万人计算,被追回薪酬的员工数量占比为2.55%。 渤海银行年报显示,2022年该行追索扣回370人绩效薪酬1760万元。以此计算,相当于人均被追回4.76万元。 00:11银行业追薪究竟是怎么回事? 01:44风险金的由来 02:28 业绩收入和风险的关系 06:23 银行业的贷款风险金计提(拨备) 09:06 银行利润组成部分 10:14 银行业的收入真的有我们看到的这么高吗? 10:14 两极分化的现状 15:12 财报收入“陷阱” 18:35 银行高管的收入递延制度 22:08波动的高收入vs稳定的大锅饭 29:13 银行还是一个好行业吗? 29:17 微观层面,收入、压力与制度规范 31:37 宏观层面,行业利润来源决定行业的稳定性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