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聊春节档票价——是不是“竭泽而渔” 影响春节档票价的主要因素:发行限价、院线限价、票补减少 Tips:院线、影院经营管控;宣发策略:票补与买场次; 春节档票房未达预期的原因:影片数量、影片类型、影片质量 Tips:部分影片未上映,超能一家人、夺冠;战争片;质量,一言难尽,对比去年春节档。 2. 2021年电影市场整体变化 “片荒”——阿凡达与魔戒三部曲的复映 Tips:紧急上片; 行情遇冷引发的连锁反应:出品方、制片方与院线方的差别 Tips:出品方,没钱可以不投,缩紧腰带过日子; 制片方:权当放假,少赚一点,等好项目; 院线方:过度扩张,现在养人、养场地,没片子,没钱,倒闭潮,洗牌期。 3.影院行业的变化 回顾过去,影院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冒进” 为什么电影出品公司要重资进入影院——“我是潘金莲”的排片之争 疫情过后,电影发行的渠道发生了变化 Tips:网络发行与影院发行的争夺 院线电影窗口期的缩短,到底意味着什么? Tips:囧妈、黑寡妇、花木兰——如果我可以等20天后免费看,为什么现在要花钱去电影院? 结语:也许看电影的文化不会改变,但电影院确实在失去他的观众。
搏击俱乐部剪辑—— 1. 境外影视作品引进的管控逻辑 1.1 影视作品引进与传统商品进出口管制的差异——从发行端管控引进端 1.2 影视作品引进审批渠道:电影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 2.境外影视作品引进的市场现状 2.1 以美剧和国产剧差异为例 2.2 境外电影的引入模式:分账与买断 2.3 特别解释:电影行业的“龙标” 3.引入作品的“剪辑权” 3.1影视作品跨境发售的“剪辑权”条款 3.2不同法律体系下对剪辑权限的不同限制 3.3搏击俱乐部剪辑的争议解读
音乐人与音乐录制产业 中国大陆的唱片业发展 版权概念的普及与发展 互联网正版化进程 音乐流媒体授权的通行规则 流媒体平台未来的发展
1.剧组的构成 核心主创与剧组打工人 剧组中的人员划分 2.剧组是如何组建的 3.聊聊剧组的人力成本问题
1.谈谈对宋冬野微博内容的感想 2.当前演艺明星管理中的立法空白问题 什么是劣迹? 谁确认劣迹,按照何种程序确认? 限制的范围和期限? 3.聊聊当下广电系统对艺人的管控趋势
1.艺人经纪合同的常见形式 商务经纪与独家经纪的差别 2.国内艺人经纪产业的发展 从早期的明星管家到如今的金牌经纪人 3.为什么艺人与经纪公司合作中常常出现矛盾 经纪公司运作艺人的思路转变 绝大多数独家经纪合同极不平等 互联网时代,艺人的成长曲线无法预测 行业内人员流动性不断提高
曾经接触的大量制片人,即使行业经验丰富,对影片宣发工作的了解也颇为有限,聊起来往往概括为一句话——“水太深”。 本期就围绕院线电影宣发工作展开,谈谈其中涉及的商业逻辑及法律问题。 1.决定出品方与发行方关系的核心——电影价值 2.宣发费用与代理费用的安排 3.发行方参与投资的安排 4.保底发行模式解读
1.乐夏停办的官方理由与解读 2.疫情对乐夏节目的实际影响 3.乐夏所面对的关键问题:节目方与艺人方、艺人公司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 4.乐队的唱片公司、经纪公司扮演什么角色? 5.音乐作品版权对乐队后续发展的重要性
1 流量艺人的天价片酬常见吗? 1.1 影视作品常见的制作成本 1.2 行业内一线艺人的片酬水平 2 当下一线演员的片酬情况 3 郑爽天价片酬是如何产生的 3.1 电视剧和电影行业的差别 3.2 早期电视剧产业的发行逻辑 3.3 网络视频平台对电视剧产业的改变 3.4 网络视频平台的收片逻辑 4 流量明星的天价片酬会一直保持下去吗?
截至发稿日,《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49亿。 短短的两周春节档期,已有两部影片票房杀入历史前十。 曾经的“电影投资”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话题中, 毕竟,21世纪,谁又和钱过不去…… 不过,文娱产业的故事总是离我们的生活略显遥远,充满未知。 电影票房可信吗? 电影投融资是咋回事? 普通人能参与电影投资吗? 电影投资有哪些风险? 本期不二法门,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影视项目投融资那些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