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长沙凶宅系列:致命公寓,长沙房东被害案

怀孕两月的女房东,为何在出租屋浴室内惨死? 脖颈缠绕的电源线、洗劫一空的财物…… 全都指向一场蓄谋已久的抢劫? 监控里的白衣男子,为何留下虚假的姓名? 长沙流传“南他城、北时代”的公寓传说,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节目内容来源于对新闻报道的整理 诡异公寓里的血色约定 长沙他城公寓的名字,老长沙人都不陌生。 两栋蜂巢楼挤着1560户,其中1200多户都是租户,大约31平米的迷你户型里,连光都得靠落地窗硬挤进来。 2010 年 6 月 5 日,怀孕俩月的房东庞倩(化名),就是在这里赴了个租房的约定。 她中午出门时还笑着跟丈夫说“签完约就回来”,可下午电话就打不通了。 等民警找到她时,人已经倒在 2104 房浴室里,脖子缠着电源线…… 监控里的白衣男子 当天中午1点,庞倩和一名穿着白色衬衫的男人有说有笑地进入了他城公寓大堂。 1 小时后,男人却独自狂奔出来,拦车时手还有些发抖。 根据庞倩的丈夫回忆,租房的男子自称姓李,可是当警方按线索找到男子住处的时候,开门的却是一名女子。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女子称自己的同居男友并不姓李,而是姓凌,并且不在长沙,而是去上海谈生意了…… 难道警方的追踪出现了差错吗? 两栋知名公寓的致命关联 长沙人或许都听过“南他城,北时代”这句话,这一南一北两处公寓都有几个共同点:密度高、租户扎堆、鱼龙混杂。 而警方要找的这名白衣男子,竟然恰巧就住在北边的时代先锋。 十七在当年刚到长沙工作的时候,就在时代先锋公寓楼租住过两年,深深领略过这里的人员杂乱。 那么,凶手为什么会选在他城下手?他是早就盯上了庞倩,还是随机作案? 那圈致命的电源线里,藏着的是贪念还是仇恨?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如果那天恰好你是房东,面对 这位“看房”的陌生人,你会让他进门吗? 最终,凶手被判处死刑,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没有停止……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17分钟
2k+
1周前

80、让我看看是谁的计划又双叒叕烂尾了?

是不是每次立 flag 都信誓旦旦, 结果却总在刷手机、摸鱼中眼睁睁看时间流过? 健身卡用到过期却只去3次,想学技能却永远停在“明天开始”…… 其实你是被“执行间隙”盯上啦! 再不行动,你2025年的人生计划又要烂尾咯!!!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执行间隙让我们计划破产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这些时刻: 办了健身卡却吃吃不想去,直到快过期了才去过三次……下载了学习 APP 却先刷完了推荐视频、明明要赶方案却把桌面整理了三遍…… 这些从“想去做”到“真的去做”之间的空白期,还有行动中突然“掉线”的瞬间,都有个共同名字——执行间隙。 执行间隙大型翻车现场 职场中,执行间隙是方案写到一半突然想“再找份资料”的纠结,也是团队协作时“等别人先动”的观望,最后只能熬夜赶工交差; 学习时,执行间隙是背单词到第 10 天突然被游戏吸引的分心,是备考计划被“就玩一天”打断的妥协,最后对着考卷悔不当初; 生活里,执行间隙是“早睡计划”从 “就看一集” 变成“天亮了”的崩溃,是健身卡从“每周三练”沦为 “拍照打卡道具”的无奈。 这些间隙看似微小,却在悄悄偷走我们的时间、消耗我们的热情,让我们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远…… 反对拖延! 想破解执行间隙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我们可以把目标“切碎”,降低行动门槛: 想写一本书,不如试试“每天写 300 字”,想三个月瘦 10 斤,可以先从“今晚散步 15 分钟”开始。 其次,就是远离干扰源,把手机调成“专注模式”藏进抽屉,甚至可以用一些“仪式感”给大脑发信号,例如泡杯咖啡=进入工作状态,戴上耳机=开启学习模式。 另外,也可以试试找个“战友”互相监督,每天互相汇报进度,完不成任务就发红包“赎罪”…… 其实,几乎每个人都会被执行间隙困扰,但与其自责 “我又拖延了”,不如试试马上行动起来,和间隙正面硬刚!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24分钟
3k+
1个月前

79、寝室杀机:湘潭大学投毒案

2024 年4 月,网上出现一个传言: 湖南省湘潭大学校内,一名学生因为“偷外卖”被人报复、投毒致死! 但,事情的真相却完全是另一个版本~ 本期节目为大家梳理湘潭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的来龙去脉……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节目简介内图片均来源于极目新闻 吃了几口麦片,他竟离奇丧命?! 2024 年 4 月 7 日中午,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宿舍里,一场噩梦在悄然降临。 25 岁的张海蓝饥肠辘辘,刚好看到室友桌上的麦片,便顺手吃了几口。 很快,他就感觉肚子一阵剧痛,紧接着开始不停地呕吐、腹泻。一开始,他以为只是肠胃小毛病,休息一下就好。但症状不仅没缓解,反而愈发严重,整个人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同学见状,赶忙将他送往湘潭市中心医院,可没想到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短短两天后的4 月 9 日,医院就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尽管家人和医生拼尽全力,将他转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抢救,可最终,张海蓝还是在 4 月 13 日永远离去。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没了呢?这个疑问,像一团乌云,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 古怪的室友 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很快,一个人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 张海蓝的室友周利(化名)。 周利比张海蓝大两岁,本科读的是生物工程专业,后来考研来到湘潭大学。刚住到一起时,两人关系还算融洽,可慢慢地,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周利总喜欢对张海蓝动手动脚,在张海蓝明确表示反感后,不仅没收敛,还开一些让人不舒服的玩笑。 而且,周利对张海蓝的生活习惯、爱好等,总是评头论足,甚至还像 “盯梢” 一样,时刻关注张海蓝的行踪。 这还不算完,周利在宿舍还有一堆让人难以忍受的毛病,不冲厕所、半夜大声喧哗,甚至还在宿舍舞刀弄枪、阳台烧烤。 张海蓝和其他室友实在忍无可忍,多次申请让周利调寝,可都没能成功。这些矛盾,难道就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吗? 毒源找到了! 警方调查后发现,早在案发前三个月,周利就以做猕猴桃实验的名义,网购了 1g 秋水仙碱,还在知网下载了 96 篇相关文献。 投毒那天,他原本打算把秋水仙碱放进另一名室友林溪的沐浴露里,结果沐浴露封口打不开,这才把毒药撒进了林溪桌上的麦片里,结果却是张海蓝吃下了含毒的麦片。 张海蓝住院期间,周利的表现十分可疑,面对大家的询问,他始终矢口否认自己投毒。 2025 年 1 月 9 日,案件开庭审理,法庭上,控辩双方围绕周利是否主观故意展开了激烈交锋。 周利到底在想什么?他真的只是想 “测试” 一下吗? 2025 年 4 月 7 日,法院给出了答案,周利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29分钟
4k+
2个月前

78、消失的凶手:台湾查家豪宅灭门悬案

*本期节目含有对犯罪现场和案件细节描述,请酌情收听。 一家五口深夜惨死,现场线索离奇诡异: 男性死者胃里有精液、凶手作案手法既专业又业余 家族背景错综复杂,案发后家属反应怪异 嫌疑人认罪但疑点重重,O型血真凶至今成谜……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本期节目聚焦1974 年台湾省的查家豪宅灭门惨案!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 豪宅惊现血案,谜团重重 案件发生在 1974 年的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区“珠海特区”,查家豪宅坐落于翠岭路 15 号。 4 月 27 日清晨,司机发现异常后报警,警方到场后,看到的是五具惨不忍睹的尸体。 孩子们和保姆身中数刀,查家次子胃里竟有精液,现场证据矛盾重重,血脚印、伤口差异等指向至少两名凶手。 然而,凶手作案手法既专业又慌乱,没有遇害的查家成员,接连出现了十分反常的反应,让这起灭门惨案从一开始就被重重迷雾所笼罩,凶手仿佛人间蒸发,踪迹难寻。 锁定嫌疑人,真相却愈发扑朔迷离 案件调查过程中,一名叫做彭必成的男子进入警方视线。 他是查家次子的前战友,也是秘密情人,警方在他家搜出可疑物品,彭必成也曾一度坦白作案,但他的供词漏洞百出,难以独自完成如此复杂的作案过程。 彭必成的弟弟彭必炎同样疑点重重,虽有不在场证明,却也有着与案件相关的奇怪举动,更离奇的是,彭必炎最终竟然在狱中自杀。 法庭上,彭必成更是直接翻供,讲述出一个看似合理的故事,可法庭并未采信,最终他被迅速判处死刑,而这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秘密,凶手真的是他吗? 跨越半世纪的悬案 如今,距离这起惨案已过去近半个世纪,查家豪宅血案的物证消失、卷宗残缺。 彭必成究竟是真凶还是替罪羊?现场遗留生物痕迹的那名O型血的共犯又是谁? 这起案件不仅是简单的刑事案件,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年台湾省政、商、警界的复杂关系和司法体系的灰色地带。 消失的凶手背后,是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这桩悬案也成为了也许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 (本期节目内容综合网络信息)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26分钟
5k+
2个月前

77、我不配?不,我值得!

你是不是常常有这样的感觉: 面对喜欢的东西,第一反应是自己不配拥有; 得到他人夸赞,总下意识地否认? 今天十七想和大家聊聊困扰很久的“不配得感”~ 从心理学本质、形成的原因、再到它在人生各方面的表现, 以及如何能够摆脱它,并喊出那句:我值得!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不配得感”上身时刻 去年,我在某社交媒体的评论区被问:作为凹凸宇宙子节目中唯一拥有单人节目的主播,你觉得自己配吗? 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体验:看到一件超好看的衣服,试穿时美炸了,可一看价格,心里瞬间 “咯噔” 一下:“我哪能穿这么贵的呀!” 在公司,领导想要提拔项目负责人,明明自己满脑子创意,却死活不敢举手,总觉得 “比我牛的人多了去了”…… 这就是“不配得感”在作祟,让我们畏手畏脚、甚至时常感到卑微~ “不配得感”哪来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配得感”的出现与“低自尊”、“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归因偏差”都有关系。 它的形成和我们生活的环境、经历的事情,还有从小接受的教育都脱不了干系。 先说说这社会环境,简直是 “罪魁祸首” 之一。 打开朋友圈、短视频,别人不是在度假,就是晒奢侈品,生活精致得不像话。 再想到自己,加班到深夜,吃着最便宜的外卖,一对比,心态直接崩了。 还有成长经历,小时候要是总被父母批评、同学嘲笑,这些 “小伤口” 慢慢就长成了 “不配得感”。 就连传统文化里的“谦虚”,有时候都被过度解读,让我们不敢大大方方接受自己的成绩。 甩掉“不配得感”,大喊“我值得”! 想要摆脱 “不配得感”,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己,正视优点与不足。 日常多给自己积极暗示,用“我能行”代替 “我不行”。 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都能收获成就感。 大方接受赞美,认可自身努力。 多关注自己的感受,满足合理需求,还可以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汲取力量,持续学习成长,让自己越来越自信,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29分钟
3k+
2个月前

76、湖南衡阳12岁少年杀亲灭门案

2012年4月13日这个平常的周五, 湖南省衡阳县被一声惨叫划破了平静! 一名年仅12 岁的少年,在姑姑家举起了屠刀, 瞬间,三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年龄最小的受害者仅4岁…… 这起灭门惨案是冲动使然,还是另有隐情? 本期节目带你一同探寻案件背后的谜团~ * 本期节目综合了媒体报道,有对案发现场的描述和当事人真实采访录音,请谨慎收听~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疑云密布的诡异现场 2012 年 4 月 13 日晚,湖南衡阳县的夜色格外深沉。 刘文东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家中,却发现妻子一直没来开门,打电话也关机了。 刘文东内心出现了不祥的预感,他赶紧找来开锁匠,果不其然,当他推开门,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屋内一片凌乱。 只见妻子肖玲林倒在客厅的冰箱旁,周围是大片干涸的血迹,早已没了气息。 更诡异的是,餐桌下似乎有什么被椅子遮挡着,走近一看,竟是自己 9 岁女儿和 4 岁儿子小小的身体,俩人叠放在一起,场面惨不忍睹。 凶手竟然是他!? 警方迅速介入调查,从现场痕迹来看,凶手似乎十分冷静,作案后还进行了清理。 通过楼道监控,一个少年的身影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经过仔细辨认,这个人不是外人,竟然是刘文东 12 岁的侄子小波! 小波出生于广州,3 岁时,因为父母感情破裂,他无奈回到老家,成为留守儿童。 在爷爷奶奶的悉心照料下,小学时的小波成绩优异,奖状贴满了堂屋,是邻里眼中的好孩子。然而,命运的转折在他步入初中后悄然发生。 来到县城姑姑家,电脑成了他生活的新焦点。起初,只是偶尔玩玩游戏放松,但很快,他便沉迷其中,成绩一落千丈。 姑姑望他成才,管教愈发严格,稍有不对便打骂相加。在学校,小波开始变得孤僻,常常独来独往,与同学发生冲突,还学会了撒谎,偷拿姑姑的钱去买昂贵的零食。 老师多次与姑姑沟通,担忧小波的心理状态,可似乎一切都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悲剧的真相大白 随着警方深入调查,这起案件令人震惊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案发当天下午,小波趁家中无人,偷偷打开电脑玩《洛克王国》。表妹表弟放学归来,表妹发现他在玩电脑,说了句 “要告诉妈妈”。正是这句平常的话,点燃了小波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 长期以来,在家庭中缺失关爱,在姑姑家承受严格管教的压抑,瞬间爆发。 小波冲进厨房,抓起水果刀,刺向了9岁的表妹,紧接着4岁的表弟也未能幸免。 之后,小波冷静地清理现场,甚至打电话给正在学车的姑姑,询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并一直在家里等着姑姑回来,最终导致毫无防备的姑姑也惨遭毒手。 做完这一切,小波竟然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带着从姑姑家拿走的钱走进了网吧…… 一个 12 岁少年,在种种因素的交织下酿成了这起无法挽回的灭门惨案,令人痛心疾首,也发人深省。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25分钟
4k+
3个月前

75、害怕被讨厌?是我们还不够勇敢!

朋友组局出去玩,不想去但又害怕拒绝~ 同事找你帮忙,不想帮却说不出口…… 其实,我们只是害怕因为拒绝令人讨厌~ 但其实无论我们怎么做,都会有人讨厌我们! 所以,倒不如来点“被讨厌的勇气”~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你有没有“被讨厌羞耻症”? 我发现身边好多朋友都有 “被讨厌羞耻症”! 这种“症状”的表现有:在朋友圈发个动态,要是半天没人点赞,心里就开始打鼓,是不是自己发得不好; 和朋友出去玩,点菜的时候,明明想吃辣,可朋友说吃清淡点,立马就不敢坚持。 大家总是小心翼翼,就怕自己的言行会招来别人的讨厌。 我以前也这样,后来才明白,一直这么畏畏缩缩,不仅自己不开心,还会错过好多美好。 因为“怕被讨厌”,我们错过很多~ 生活中,因为害怕被讨厌,我们错过太多。 作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我们总爱无条件满足他人需求:同事找我帮忙做不属于我的工作,虽不情愿,但怕同事不高兴,我还是答应了,结果自己累得不行,本职工作也受影响。 还有在会议上,我们经常有想法却不敢说,就怕领导觉得自己“事儿多”,最后团队错失好点子。 这种对被讨厌的恐惧,就像一把枷锁,把我们困在原地,无法去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 被讨厌的勇气 想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可以先从内心接纳自己,把自己的优点列出来,多给自己打气。 遇到事情时,学会“课题分离”,别人怎么看是他们的课题,我们专注自己该做的。 比如同事让你帮忙不合理的事,直接说“我手头忙,帮不了”。 要是不敢在公众场合表达,就先在小群里发言练手。 另外,多和正能量、支持你的朋友待在一起,他们会给你力量。 记住,别让别人的眼光决定你的生活,勇敢做自己才是王道! 这世间,既然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人不喜欢;无论怎么做,都会被人说长道短。 那不妨不强求不讨好,看淡别人的讨厌,勇敢做自己。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20分钟
4k+
3个月前

74、长沙凶宅系列:逼婚不成致6人殒命,婴儿都不放过!

2009年,长沙望城区一家按摩店内惊现惨案, 6死2伤,最小受害者仅7个月! 凶手是按摩店女老板的情人,此后 11 年,他却如同人间蒸发~ 警方悬赏30万苦苦追寻、却又困难重重。 他为何痛下杀手?警方又如何追寻到他的踪迹? 本期节目,带你深挖这起震惊全国的悬案!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按摩店内惊现血腥惨案 2009 年 8 月 2 日凌晨 5 点左右,长沙望城县星城镇月亮岛社区的 “康乐 15 元店”,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房东被店内的尖叫和痛苦呻吟声惊醒,下楼查看时,发现一名男子手持凶器。 警方赶到现场后,看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浓烈的血腥味扑鼻而来,受害者死状惨烈,有的头部遭受重击,有的身上布满刀伤。 现场有 6 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 7 个月大的婴儿,仅有 2 名伤者被及时抢救过来。 警方立即展开追捕,公安部下发A级通缉令,悬赏金额高达30万元! 疯狂杀戮 凶手张承禹是按摩店老板戴某的情人,两人关系本就不稳定,时常争吵。案发前,他们的矛盾愈发尖锐。 2009年8月1日深夜,两人再次因琐事激烈冲突,争吵升级为肢体冲突。 几个小时后,趁店内 8 人熟睡,张承禹拿着螺纹钢条和菜刀,展开了疯狂杀戮。 他将戴某二姐视为障碍,砸向其头部,随后又把毒手伸向其他人,连婴儿都不放过,手段令人发指。 作案后,他趁着夜色逃离现场,留下了一片血海和无尽的恐惧。 艰难追凶11年 案发后,警方立刻成立专案组在全国展开地毯式搜索。 他们查看海量监控视频,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范围从长沙扩大到邻近城市。 张承禹狡猾且反侦察能力强,他辗转多地,伪装哑巴,靠小偷小摸为生。 但警方没有放弃,每年都会到他桑植老家蹲守,民警甚至学会了当地方言。 天网恢恢,凶手终落法网 11 年的漫长追捕,长沙警方从未停止脚步。 2020 年,这起案子被列为重点攻坚目标。警方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排查方式,加大侦查力度。 终于,2020年12月9日,在南昌警方的协助下,专案组民警锁定了张承禹的位置。 他们乔装成工人混入工地,成功将其抓获。尽管张承禹试图反抗、伪装,但警方通过 DNA 比对技术确认了他的身份。 然后,狡猾的张承禹却假装失忆,并且表示自己不会说话,想以此逃脱法律制裁! 2023年11月24日,张承禹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至此,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杀人案终于画上句号。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27分钟
4k+
3个月前

73、救命!总不好意思对人好,是我有“病”吗?

今天这期节目,能解决我们在人际交往中80%的内耗情绪: 旅行时给朋友挑伴手礼,却在纠结中让挑选过程索然无味; 给妈妈买贵衣服,却害怕被说浪费钱,于是谎称很便宜; 想为同事帮忙,却担心发挥不好适得其反…… 这些行为背后,都藏着一种叫“付出羞耻感”的心理~ 本节目由播客厂牌——凹凸宇宙出品 主播:十七(微博:拾柒No_17) 搜索公众号【浪radio】加入节目听友群、节目官方微博搜索【播客十七叭叭】 那些纠结时刻,都有它在 “捣鬼” 出去旅行本超开心,可到了给朋友挑伴手礼的时候,好多人就犯难了。 心里不停纠结该买给谁、买多少、对方会不会喜欢,好好的购物过程变得纠结又煎熬~ 给爸妈买礼物时,也不敢实话实说价格,生怕他们说我乱花钱…… 这种在付出时自我否定、遮遮掩掩的状态,就是“付出羞耻感”在捣乱。它受到童年经历和文化环境影响,让我们在表达善意时顾虑重重,平白消耗了不少精力。 小心!它正悄悄让我们内耗 付出羞耻感经常成为我们内耗的底层原因: 在感情中,克制付出会让亲密关系满意度下降,因为感情的深化离不开双方的付出。 在社交上,它会降低社会联结指数,使人与外界逐渐疏远。 比如有人在暴雨中宁愿淋雨也不借同事的伞,最后还生病了,这种 “逞强” 实则是在伤害自己。 打破付出羞耻感的小方法 想要摆脱付出羞耻感,可以试试“脱敏 - 重构 - 再生”法。 可以每天做一件“微小的羞耻事”,比如真诚地感谢收银员,习惯去表达出我们的善意; 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帮助别人的经历,收获评论和点赞的同时,也是在克服心理障碍。 用“课题分离”去分清自己和他人的“课题”,想帮助你是因为我心情好,是我的事,别人是否接受和怎么去想,是别人的事。 也可以每周给陌生人帮个小忙,将善意传递出去。 当别人夸奖我们帮助了他们的时候,不要总是习惯性地说“不用谢”,而是换成“能帮到你我真的超开心”。 这样的表达,不仅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也能让我们自己更加坦然地接受别人的感谢。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樱花树下站谁都美,你的爱给谁都热烈~ 欢迎扫码加入听友群

25分钟
3k+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