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90后硬核创业公司值得被3.5亿美金收购?

斜杠青年研究所

今年十月,美国主流生鲜配送平台Instacart宣布以3.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初创公司Caper AI, 计划将其智能购物车所提供的室内导航、自助结账、商品推荐等功能整合进自家应用程序中。Instacart一直将自己视为线下零售商对抗亚马逊的平台,比起Amazon Go的整店模式,它似乎在寻求一种更轻量、更低成本的无人零售路径,而Caper AI对购物车的智能化升级正中其怀。胡萝卜(Instacart的商标图案)与水瓜柳(caper一词的中文含义)的结合,将会是怎样新奇酸爽的滋味? Caper AI的四位创始人都是年轻的90后。不同于我们所想象的被收购后“套现离场”、“从此过上财富自由的幸福生活”,他们选择继续带领团队在新零售市场打下更大的江山。Caper AI的CTO兼中国主管杨世远也在最近写下了《硬核创业这六年》一文,回顾了公司所经历的九死一生;而创业者要接受的种种考验,也远非标题党新闻、心灵鸡汤说得那般轻描淡写。此文距离世远的上一篇创业总结已有三年,彼时的他刚从上一个创业想法泡汤的挫败感中走出,还面临与巨头亚马逊“撞题”的焦虑。他也尚未料到,改造购物车、颠覆实体零售,绝不止装个摄像头这么简单。 斜杠青年 杨世远 - Caper AI联合创始人&CTO/创业者/技术宅/音乐爱好者 “一个技术、商业、文艺的奇怪混合人士” 微信公众号:York的一些想法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如果付款时遇到一个热情友好但不和你尬聊的收银员,也挺好” 敲黑板划重点 [08:49] 一代产品:用户爽的自助结账,为何难以落地? [14:06] 无人零售这个想法,和巨头亚马逊“撞题”了 [17:50] caper不是那个叫水瓜柳的咸菜 [18:38] 改造购物车为何没那么简单? [25:14] 除了解决排队痛点,智能购物车还能如何提升客户体验? [30:20] 如何被美国最受欢迎的生鲜平台相中? [35:29] “3.5亿美金的收购offer好烦啊!” [40:05] 小团队加入大公司,要做哪些思维、心态上的调整? [49:22] 财富自由后我们就要“归隐田园”了吗? [53:30] 创业与摇滚一样,都是一种信仰 音乐 (本期是俏皮游戏风和热血摇滚风) Animal Crossing - Nookling Junction Animal Crossing - 1 AM Music 周杰伦 - Mojito My Chemical Romance - 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 你说我听 Q:你最喜欢逛哪家超市?为什么喜欢在它家的购物体验? 歆歆:Trader Joe’s (Hmm…这个话题我能说上一集) 期待在评论区里听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创业者在听什么 • 乐队:My Chemical Romance, Pink Floyd, Guns N' Roses, Nirvana, 惘闻 • 歌曲:《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 《Lonely God》,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Comfortably Numb》 创业者在读什么 • 《Super Thinking》by Gabriel Weinberg and Lauren McCann “The Big Book of Mental Models” • 《Blitzscaling》by Chris Yeh and Reid Hoffman “The Lightning-Fast Path to Building Massively Valuable Companies” • 《The hard things about hard things》by Ben Horowitz “Building a Business When There Are No Easy Answers” 关于他们 Caper AI是一家全球创新的零售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打造下一代智能零售设备,不仅能够提高购物效率,还可以将线上的个性化体验移植到线下购物中,提供更好、更有趣、更精准的购物体验。欢迎进入https://jobs.lever.co/Caper或者https://instacart.careers/current-openings/找工作,湾区、纽约、上海均有open!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请记得在Apple Podcasts和喜马拉雅上帮我们打五星好评呦! 封面图来源 Wide Eyed Editions

61分钟
99+
3年前

最美味的面包在哪里?当然是在自家烤箱里:烘焙的奥义

斜杠青年研究所

一入烘焙深似海…欢迎入坑!无论你的成品足以艳压朋友圈,还是翻了车,烘焙过程中的那种「心流式」体验也足够使你快乐。当受得打击多了,生活更忙碌了,昔日爱不释手的厨具逐渐积灰。那些乐此不疲的烘焙爱好者,为何愿昼夜囿于厨房? 婧媛是一位新手妈妈+烘焙达人,因为在孕期怀念记忆中的古早味,她开始自己动手复刻各种经典款面包。她像她手中的戚风蛋糕,在反复开裂和回缩之间习得了分寸;她的宝宝也 像被面包师精心呵护的面团,在爱的高温中长高长大,变得金黄。 所以,如何能与烘焙教程里的“卖家秀”比肩?怎样能烤出幸福的香味?婧媛将分享她初学烘焙的经验和初为人母的心境。你一定不想错过北海道豆沙吐司和鲜肉月饼的奥义! 斜杠青年 婧媛 - 程序媛/母亲/八零后/随和/轻度社恐/认真/傻白甜 “写得了代码烤得了面包的新手妈妈”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面食动物” 敲黑板划重点 [06:19] 适合烘焙新手的面包品种 [07:55] 戚风让人“气疯”? [11:54] 我们为什么烤不出教程里的效果? [13:17] 同来自面粉,什么区别了面包、馒头、蛋糕? [16:25] 只要…,基本就不会失败 [23:34] 失败的紅豆沙吐司:不能承受的“馅料”之轻 [27:23] 酥皮点心制作过程很像人生! [31:14] 你猜鲜肉月饼上的红印儿哪里来? [36:33] 烘焙为什么是一件很治愈的事? [39:11] 从小给他“妈妈的味道” [42:42] 孩子是(中年人)生命中的惊喜源泉 音乐 (本期是清新明快的《海街日记》风) 菅野よう子 - Fushigi na Junintachi 你说我听 Q:你最喜欢的一款面包? 歆歆:葱香肠仔包! 期待在评论区里听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秘方哪里来(烘焙博主) • 小高姐 • All Cooking Stuff • Pandora’s kitchen • 萨姐的南腔北调Lisa’s kitchen • 辣妈Shania • Qiong Cooking • 1小点的Sweet Taste kitchen 她在烤什么 肉松蛋黄酥、椰蓉吐司、蝴蝶酥、椰蓉奶酥面包 紫薯吐司、葡萄干吐司、抹茶千层红豆酥、起司小豆豆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请记得在Apple Podcasts和喜马拉雅上帮我们打五星好评呦!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52分钟
1k+
3年前

电影幕后的灵魂人物:谁在出力,谁在出钱?

斜杠青年研究所

电影的片尾字幕很长,但只要影院扫地大妈还没来清场,你不妨坐下看完它。 早期电影的演职员表通常出现在开篇,为了节约时长,往往只有主创人员得以拥有姓名。而当下电影则习惯将其放置影片最后,而且这字幕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完整。这其实是电影行业分工精细化、从业人员个体化的产物。以前大家在固定的片厂捧“铁饭碗”,就算电影只给自己单位署了名,打工人也没什么可抱怨。后来,电影人逐渐转为个体户,名字能否出现在字幕里直接影响到个人从业履历。于是,各个工种的工会开始向制片公司施压,为参与电影制作的每个人争得署名权。 后来,随着电影制作越来越复杂,剧组规模也越来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和电影市场的扩大也催生了不少新工种,比如制造视觉奇观的特效组,再比如为影片造势的宣发部门。电影也的确是一项团队工作,“是一群学着互相信任的人共同创造的奇迹。”所以你看到的超长片尾,既体现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也是对电影从业者个人的尊重,你大概也能明白为何电影都喜欢在结尾给你看彩蛋。 不过,创作团队中的那些重要人物仍会在片头“霸屏”。编剧、导演、主演都好理解,但出品人、制片人、监制又各自是怎样的存在?这些角色下面的那些熟悉名字,难道是行业里的时间管理大师?他们又如何为电影注入灵魂?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一位导演/制片/演员都从事过的多栖电影人,走进剧组,看看谁是片场最忙的仔,谁是电影幕后的灵魂人物。 斜杠青年 苇杭 - 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影视制作专业/自由影像创作者/制作人 “游走在电影和广告之间的自由打工仔,接受所有的欲望,但有所分辨;强烈但冷漠,理想且世俗,有奇奇怪怪的原则” 新片场 @苇杭 柚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日后会努力请更多导演来聊聊天” 敲黑板划重点 片场的故事 [04:15] 从想法到银幕,电影生产分几步? 剧本->筹备->拍摄->后期->审查->宣发 [09:21] 拍摄并非最耗时的环节 [12:12]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副」导演? [17:53] 导演为何常配御用班底? [19:27] 穿帮这个锅谁由来背? [21:25] 副导演是成为导演的必经之路吗? [25:36] 制片、出品、监制的区别 我与电影 [34:26] 我是如何入行的? [39:12] 当我们谈论「电影感」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43:37] 科班出身、阅片无数、人生经历、人脉资源,哪个对导演更重要? [51:44] “大师”、“神作”背后的吸引力法则 [56:07] 不喜欢客串的导演不是好演员 [62:23] 近期佳片推荐 [64:33] 自导自演没你想的容易 声音素材 (本期是鬼马少女风) CHANMINA – Call Lorde - Mood Ring 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 Trailer 你说我听 Q:哪一位导演的电影作品你看的最多? 歆歆:诺兰? 期待在评论区里听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提到的电影 •《穆赫兰道》 大卫·林奇(2001) •《七宗罪》 大卫·芬奇(1995) •《黑天鹅》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2010) •《搏击俱乐部》 大卫·芬奇(1999) •《低俗小说》 昆汀·塔伦蒂诺(1994) 她在看什么 •《想象与偶然》 滨口龙介(2021) “情深言浅的三个故事,虽然是絮絮叨叨的对话体,但深层的情感就像冰山只露出一角。滨口龙介似乎是在用日剧的方式拍电影,藉着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加上一点点顺水推舟的想象,叩开那些欲言又止的蓝色大门。”(摘自豆瓣) •《钛》 朱利亚·迪库诺(2021) •《木兰花》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1999) •《呼喊与细语》 英格玛·伯格曼(1972)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请记得在Apple Podcasts和喜马拉雅上帮我们打五星好评呦!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封面图来源 The Velvet Touch(1948)拍摄现场

69分钟
99+
3年前

当你凝视天空,天空也在凝视着你:小卫星背后的大生意

斜杠青年研究所

当你凝视天空,天空也在凝视着你。没骗人,我指的是我们头顶上的人造卫星。 截止到2021年的1月1日,总共有6542颗人造卫星在环绕地球飞行,这其中超过一半是活跃卫星。此后,光是埃隆·马斯克手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就又双叒发射了836颗。 你可以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裸眼到这一星群,它们宛如一列灯火通明的火车,缓缓穿过漆黑的夜空。但SpaceX的雄心远不止如此,他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拥有42000颗卫星的庞大网络。与此同时,电商巨头亚马逊也早已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了在2022年年底发射和运行两颗原型卫星的请求。 说回人造卫星本身,你是否对它的大小和重量有概念?它是全年无休、永远在线,还是有劳有逸、忙中偷闲?它往复穿梭的外太空是一派万籁俱寂,还是暗伏危机?俯瞰地球的过程中,它又究竟捕捉到了哪些秘密? 本期嘉宾是「星测未来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曹德志,清华工物系的背景以及在校担任创协主席的经历使他瞄准了新兴的“太空经济”。德志说:“如果太空是一片黑暗的海洋,那星测未来提供的技术方案就是给天文学家和行星勘探公司的手电和眼睛。”今天我们将与他一起飞往外太空,了解卫星的生命轨迹,以及卫星智能化背后的生意。希望一路天气晴朗,也祝你观测愉快! 斜杠青年 曹德志 - 星测未来科技创始人兼CEO/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创业奋斗者/太空探索者/世间旅行者/生活观察者 “游历世间的读书少年,创业奋斗ing”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看星星可以看到忘记时间” 敲黑板划重点 [02:46] 从清华工物系长出的创业公司 [05:04] 卫星也流行“瘦身”? [08:02] 卫星智能化比手机智能化难在哪儿? [14:51] 卫星智能化的商业场景 [17:30] “随风飞入空,润物细无声” [20:22] 为什么要发展卫星互联网? [23:16] 未来的卫星就像乐高积木? [26:05] 高容错能力是玩转太空的关键 [29:08] 谁为卫星试验产生的太空垃圾负责? [32:23] 卫星v.s.互联网公司:谁是数据大户? [34:53] 卫星能让我们“云养”非洲大象吗? [41:34] 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了吗? [47:41] 在创业中探寻生命第二曲线 音乐 (本期是恢弘的赛博史诗风) Derek Fiechter & Brandon Fiechter - Space Adventures Hans Zimmer - Interstellar OST 09 Afraid Of Time 你说我听 Q:如果现在有一个搬离地球的机会,你会选择前往新星,还是留在原地? 期待在评论区里听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他在读什么 •《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 宁南山 本书从发展时间、产业分类、公司竞争、进出口贸易、科研力量等横纵角度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中国制造正处在从大到强、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关口,有理有据的告诉你为什么要自信自强。(摘自豆瓣) •《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黄奇帆 本书是黄奇帆教授在复旦大学所做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讲座合集。根据主题分为“宏观调控”“基础货币”“资本市场”“房地产发展”“对外开放”“中美经贸”六个部分,此外还收录了黄奇帆教授对其亲身参与的改革开放重大事件的回顾。(摘自豆瓣) 关于星测未来 星测未来科技以“卫星推动世界进步”为使命,以高性能星载边缘计算能力为驱动,提供全流程的星上智能应用服务解决方案。 CEO寄语:欢迎大家关注和加入星测未来,和我们一起探索星辰,创造未来!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请记得在Apple Podcasts和喜马拉雅上帮我们打五星好评呦!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封面图来源 Minjeong Ko

51分钟
99+
3年前

为什么亚裔艺术家的画瞅着这么“纠结”?

斜杠青年研究所

从大牌广告到影视选角,西方审美常有“丑化亚裔形象”之嫌。然而,在一些二三代亚裔美国移民的画笔下,对亚洲的刻板印象同样屡见不鲜,甚至被放大被戏剧化。他们既像在调侃所谓外部视角的猎奇,也仿佛在呐喊——自己才是真正的「局外人」。生长在文化夹缝中的那种矛盾与困惑,似乎总是难以调和。 对于20世纪活跃在美国西海岸的亚裔艺术家来说,职业生涯多半苦涩:《排华法案》的阴影仍未消散、创作意图被隔着政治滤镜揣测,以及与现代主义阵地纽约的疏离。当他们尝试在作品中融入西方技法,就会被批不够正统、缺乏独创性。当他们采用传统的亚洲意象,就会被指过分雕琢、保守,不能与先锋派艺术相匹敌。亚裔艺术家们的浮沉也折射了整个亚裔群体的历史处境。 21世纪的亚裔已逐渐从「受歧视的少数族裔」转为「模范少数族裔」,但其文化的多元性和内部的差异性却常被忽略,亚裔个体的个人特质也往往被其种族标签所掩盖。“他们问完我从哪里来,就没有其他的问题了…”除了这类“微侵犯”,新冠疫情下愈演愈烈的种族主义情绪,也使得亚裔不断沦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 为了攻读自己心爱的历史学,相宜从亚裔聚集的加利福尼亚,搬到了黄色脸孔罕见的宾州小镇,成为了更“小众”人群。她不厌其烦的教周围人念自己的中文名,也曾遭遇带有仇外情绪的路怒症司机。今年夏天,她所在小镇的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亚裔艺术家作品展,吸引了不少其他族群观众前来观赏:艺术引起的共鸣能否推倒不同族群、不同文化间的隔阂之墙?亚裔群体的韧性与多彩是否能被世界所见? 斜杠青年 刘相宜 - 兼职博物馆爱好者/业余琵琶练习生/进阶的家常菜厨子/易燃易爆炸 “正在努力写论文的历史系博士生”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看展时特别怕被讲解员提问” 敲黑板划重点 [08:58] 亚裔艺术家在“烦恼”什么? [10:50] 艺术家为何爱画自画像? [13:16] 通过艺术了解我们的近邻:日本、越南 [16:51] 被路怒症“追杀”的经历 [24:20] 讲解要做到“千人千面” [28:01] 展览只能吸引「同温层」? [36:22] 博物馆不止传播知识,也创造知识 [39:08] 研究中国史,怎么研究到欧洲去了? [43:05] 如果可以回到近代早期欧洲… [45:02] 在名校和小镇各自的求学体验 音乐 Prague Cello Quartet - Mr. Sandman The Be Good Tanyas - The Littlest Birds 自得琴社 - 一拜天地 结尾声音素材 Palmer Museum of Art - Community Voices from the "Global Asias" 你说我听 Q:分享一幅让你看不太懂的画? 期待在评论区里听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提到的展和画 • Global Asias: Contemporary Asian and Asian American Art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Jordan D. Schnitzer and His Family Foundation • Martin Wong, Chinatown Dragon, 1993 • Patti Warashina, Lotus Float, 2005 她在读什么 •《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 [意]卡洛·金茨堡 (The Night Battles by Carlo Ginzburg) “历史学家金茨堡依据宗教法庭审判档案,不仅生动描述了农民如何在教会权威的压力之下,对自我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还复原了这一时期民间文化和农民的心理世界。” •《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 托马斯·库恩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by Thomas S. Kuhn) “作者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除了按常规科学一点一滴地积累之外,还必然要出现‘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不仅仅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会引起人们世界观的变革。”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封面图来源 Julia Tabor

53分钟
99+
3年前

出国旅行变难,开船环游世界行不行?

斜杠青年研究所

环球航行有多难?麦哲伦的二百人船队花了三年,而现在的单人帆船比赛冠军只需要80天。人类一次次地奔向海洋,或为发现更大世界,或为突破自我极限。如今,越来越多“业余选手”开着休闲船去周游世界,不会太慢,也不用太赶,还可以带上家人,按照自己觉得舒适的节奏前进或靠岸。如果你驾驶的是一艘帆船,还很环保低碳,因为只要你与自然默契配合,巧借风力和海流就能到达大洋彼岸。 但海上并未总是旅行纪录片所呈现的那般天高云淡和风平浪静。只有在出发前储备丰富的物理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航线、了解详细的天气水文信息,才能在面对千变万化的海况时从容不迫,才能更有闲情逸致地欣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本期嘉宾人如其名,是一棵依水而生,随风飘荡的「芦苇」。芦苇已经为自己帆游世界的计划准备了很久,过些日子他就要从太平洋的一角启航啦! “有了船,这个世界就没法阻隔我…哪怕疫情断航,我也能开船回家。” 即使你对升帆掌舵没那么感冒,也不妨了解另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 斜杠青年 芦苇 - 帆船爱好者/码农/技术男/厨艺男 “只要想做,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西瓜视频 @小芦号航海记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曾经为了迎接奥帆赛,在暑假短暂接触过OP级帆船” 敲黑板划重点 [05:34] 为什么选帆船环游世界? [07:44] 帆船环球有多难? [11:31] 如何规划具体航线? 尽量沿岸、走低纬地区 选择安全、开放程度高的停靠地 [15:58] 深海远洋里能5G上网吗? [19:46] 备停港的重要性 [24:37] 有了自动驾驶,船长能“躺平”吗? [27:18] 大洋中有哪些近海没有的奇观? [29:15] 偶遇过的“大V”军舰 [34:13] 开船是一种… 健身? 团建? 物理学实践 [39:00] 帆船容易翻船吗? 音乐 (本期是带着自然气息的乡村蓝草风) The Wailin' Jennys - Across the Sea Skeewiff - Sailng Boat 你说我听 Q:你对大海有怎样的记忆? 期待在评论区里听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提到的帆船手 白石康次郎 -亚洲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第一人 韩船长 - 本名韩啸,中国单人单船穿越亚丁湾第一人 他在看什么 • 《一切尽失》(All Is Lost) 导演: J·C·尚多尔 “距苏门答腊海峡1700海里,一名远赴印度洋独自航行的男子绝望地喃喃自语,在这里,似乎一切尽失…” (豆瓣) • 《孤身一人》(En solitaire)导演: 克里斯多夫·奥芬施泰因 “在单人帆船环球航行比赛-旺迪单人不靠岸航海赛的开赛出发点,当杨·克尔玛德克临时替换了朋友弗兰克·德尔维勒时,他意识到自己即将梦想成真。然而在比赛中,全身心带着对胜利渴望他却在船上发现了一位年轻的不速之客,令一切都变得不再确定…” (豆瓣)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封面图来源 David Doran

47分钟
99+
3年前

"走!咱们正儿八经地拍一部片"——纪录公社的一颗红心

斜杠青年研究所

在短视频时代,掏出手机你就能过一把导演瘾。一条浓缩的喜怒哀乐,一段朴实的鸡毛蒜皮,乘着移动互联网,瞬时就能触达另一块屏幕前的我和你。 有一群深爱着纪录片的人,他们仍想慢慢地讲故事。通过长篇幅、大银幕,勾勒含蓄却更细腻深沉的情感,传达冷峻却更耐人寻味的思考。虽有一颗红心,他们也面临拍摄时间长、技术门槛高、耗资巨大、破圈困难等诸多挑战。 于是,一个叫做「纪录公社」的公益空间应运而生,它想通过共享纪录片的制作发行经验,让每一点记录想法寻到伯乐,让每一位纪实影像创作者被看见。 本期嘉宾是「纪录公社」的发起人杨洋,她聊了聊这一项目的初心与愿景。杨洋自己也是一位独立纪录片导演,她的镜头里有莫莫格湿地的绿,有巴厘岛海滨的蓝,有穿梭在芦苇丛中的护鸟人,有为海洋污染危机奔走的艺术家。什么契机让她扛起了摄像机?什么是她创作的源动力? 斜杠青年 杨洋 - 「纪录公社」发起人/纪录片导演/制片人/水下摄影师/开过个唱的非职业歌手 “生于秦岭却浪得上不了岸的纪录片工作者,想为这世界带来更多的爱” 个人主页:yangyangdocs.com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播客就是我做的声音纪录片啊” 敲黑板划重点 找不到组织,就创建一个… [02:58] 「纪录公社」是什么? “为纪实影像创作者建立的资源共享平台” [08:22] 国内纪录片行业发展现状 “狼多肉少” 创作者话语权和号召力有限 [14:49] 如何界定「独立电影」? [16:49] 非商业片就“高贵”吗? “艺术不为耍酷,而是为人民服务” [17:48] 纪录片如何吸引到更多观众? 拍纪录片的冲动诞生于… [25:00] 去巴厘岛潜水,结果打捞上70公斤海洋垃圾 [31:03] 对信奉水神的印尼人来说,污染伤害的是信仰 [33:36] 纪录片里,「神」是导演 [37:16] 印尼印象:强连接、慢节奏、低物欲 还想拍的故事… [44:03] 如何看待用族裔划分电影题材? [48:40] “新浪潮祖母”瓦尔达:可能再也没比她更欢乐的导演了! [52:49] 作为观众,我们如何支持纪录片? 提到的影片 杨洋 《Made in Paradise》:入选2020年国际海洋电影节、耶鲁环境电影节 声音素材 (本期是带着热带气息的爪哇风) Banda Neira - Senja Di Jakarta Sound Tracker - Gamelan HIVI! - Mata Ke Hati 你说我听 Q:最让你难忘/痛哭/错愕的一部纪录片是? 期待在评论区里听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她在看什么 1. 纪录片 • 《逃避者》(Shirkers) 导演:陈善治 “23年前,我的电影被偷了!!!” • 《与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e)导演: 阿里·福尔曼 第一部以动画形式拍摄的纪录片。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19岁时作为以色列士兵亲眼目睹1982年黎巴嫩贝鲁特萨巴拉与沙提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大屠杀。福尔曼说:“电影无法改变世界,我们什么都不说,我们只是呈现真相,这些胶片自己会说话。” • 《拾穗者》(The Gleaners and I)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 2. 书 • 《大师和玛格丽特》 [苏联]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苏维埃暗黑小说” 关于他们 纪录公社(jilucommune.com)是一个拥抱所有纪实影像工作者的公益空间。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共享纪录片的知识、经验、市场和伙伴。我们保护每一个进入纪录片行业的新人,他们明白行业规范、懂得法律安全、建立合作伙伴,在社区中茁壮成长。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封面图来源 The Atlantic

57分钟
99+
3年前

经济学不相信「背锅侠」:我的导师,和他的诺尔贝奖研究

斜杠青年研究所

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对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提出了质疑:“所谓的因果关系,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的想法罢了。”我们对于因果的认知从何而来?我们又如何确定某些“天经地义”的因果道理真就无懈可击? 现实世界中也许不存在绝对完美的推断和绝对正确的因果,但依然有乐于探索之人在努力接近真相。202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颁给了这样的“三剑客”:戴维·卡德(David Card)、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吉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以表彰他们对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的突出贡献。他们在现象难以复刻的经济领域,巧妙运用某项政策下自然形成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检验其对市场、社会的影响:“铁饭碗”一定养懒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减少就业?移民会拉低本地人的收入水平?与此同时,来自心理学、教育学、政治科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的学者也纷纷加入这一实证研究浪潮。 哪怕不研究社会大问题,我们也要有一点求真精神,就算不为思想实验所带来的愉悦,但至少不会被“心灵鸡汤”和流言蜚语围猎。 “如果我们对因果关系的追寻存在一个根本原则,那就是保持谦卑。” 斜杠青年 Kevin - 斯坦福大学统计学博士在读/诺奖得主吉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的徒弟 “一个不只喜欢数字的统计学PhD”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盘算着什么时候去蹭Guido的课” 敲黑板划重点 台前 [06:14] 诺奖得主的名字,大多数人都念错了! [10:23] 社科实验为何不好做? [16:49] 解法一:巧用观测性数据 [21:15] 解法二:构造“平行宇宙” [25:18] “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 [29:39] 关于「反事实」: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31:34] 为什么诺奖颁给他们? 幕后 [33:47] 诺奖理论雏形,诞生于洗衣房? [35:53] “我祝贺了他,但他还没来及回复…” [37:38] “他老婆也可能获诺奖” [40:41] “我俩为什么还没合写论文” 音乐 Ever So Blue - Onthou Glockenspiel Solo -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Will Glahe - Bleib immer bei mir 你说我听 Q:哪些科学实验颠覆了你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 期待在评论区里见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提到的学者 • Guido Imbens & Joshua Angrist & David Card: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Susan Athey:Guido Imbens的夫人,第一位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奖」)的女性 • Judea Pearl:图灵奖获得者,贝叶斯网络之父,提出“因果图模型”(Causal Diagram) • Donald Rubin:统计学家,提出“潜在结果模型”(Rubin Causal Model) 延伸阅读 • Peter Koudijs: The boats that did not sail: Asset price volatility and market efficiency in a natural experiment 未到港的船:自然实验中的资产价格波动和市场效率 https://www.nber.org/papers/w18831 • 丁鹏:因果推断——现代统计的思想飞跃 https://cosx.org/2021/06/causal-inference-modern-statistics-leap/ 他在读什么 • 《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 [美] 乔舒亚·安格里斯特 / [美] 约恩·斯特芬·皮施克 "实证研究者指南" • 《康德哲学讲演录》 邓晓芒 "哲学思维绝不是少数专业人士在书斋里沉思的专利品,而是每个肯动脑筋的年轻人的天性。"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47分钟
99+
3年前

"谁能想到有这么多自由职业者?":零工经济下的创业思路

斜杠青年研究所

自由职业、“只工作,不上班”的口号,对忙碌奔波的当代人来说充满了诱惑。但脱离规范也就意味着要遭遇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变幻莫测:除了按时完成工作本身,自雇人士无时不在“未雨绸缪”,需不断思考自己行当的可持续性,还面临薪资拖欠、社会保障缺位等问题。 曾参与孵化美团外卖和闪购业务的李文卓,在助推了一批批像骑手、快递员这样的零工经济从业者之后,决定前往更“蓝海”的东南亚市场,为更广大的自由职业人群开发一款涵盖建站、财务、客群分析等功能的办公系统。 自由职业者会愿意每月花一份麦当劳套餐的价格,为软件服务买单吗?无论是窝在家或咖啡馆里写稿、敲代码,还是陪“狗客户”散步或在海岛当潜水教练,当工作不再被琐事打扰,自由职业者能否发挥出更多潜力和“财能”? 斜杠青年 李小蛙 - 前美团闪购运营负责人/体育系毕业生/互联网打工人/海外独立创业者 “非教条主义、长期有耐心” 即刻 @李小蛙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一个从心底里需要 「组织」的人” 敲黑板划重点 [07:36] “自由职业大军”是如何崛起的? [09:18] 「自由」并非想象中容易 [12:52] 用SaaS模式破解平台抽佣的困局 [15:43] 为何出征东南亚: 还不“卷”的互联网行业 更庞大的人口红利 拓展西方市场的跳板 [19:41] 想为100位斜杠青年拍纪录片 [24:08] 性格内向,并不妨碍你冲破圈子 [31:22] “先辞了职,再去创的业” [35:22] 在大厂锻炼出的“大局观” [40:39] 新加坡不“卷”体验 *SaaS(Software 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的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 音乐 Future Reference - Parallel Lines Sleeping At Last - Indian J Lyam - Recorriéndote 互动话题 Q:你见过什么小众奇葩的自由职业? 期待在评论区里见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零工趣闻 • 全世界大概有11亿的自由职业者 • 新冠疫情下2020年第二季度的自由职业岗位增长了41% • 在Fiverr(零工任务平台)上,每四秒就有一单交易 • 娱乐产业的55%打工人是自由职业者 • 澳大利亚自由职业者平台Freelancer.com上有超过1800种自由职业种类 (数据来源:Slash) 他在读什么 • 《吸引力法则》 杰克•坎菲尔德 D.D.沃特金 “吸引力法则是对偶然事件、意外和祈祷的力量最科学的诠释。 当我们变成更快乐、更感恩的个体时,我们就创造了一个与所有美好的事物相一致的振动频率,宇宙会接收到这个频率,我们会吸引更多的快乐和富足。” • 《秘密》 朗达·拜恩 “一辆车行驶在夜里,车灯只能照亮前面的100-200英尺,但你可以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开到纽约,因为你只需要看到前面的200英尺。生活就是这样在我们面前展开。只要我们相信,下一个200英尺还会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又一个200英尺接着展现。 ”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50分钟
2k+
3年前

走近生物信息学:《坏血》里除了谎言,有没有真诚的理想?

斜杠青年研究所

「无论是糖尿病还是癌症,只需从手指尖取几滴血,就能在半小时以内得到诊断结果。」这是血液检验公司Theranos的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尔姆斯在2003年就勾勒出的美好图景。理想尚未启程,就有无数风投资金趋之若鹜,并赢得默多克、基辛格这样明星董事的背书。他们都相信Theranos将成为医学领域的苹果,而霍尔姆斯就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乔布斯。2014年,Theranos市值达到90亿美元。 然而一切都在2015年急转直下,Theranos的血液检测仪被爆造假:当初承诺的「一滴血检测上百项身体指标」,只有12项真正由Theranos自家产品完成;而在这仅有的12项里,检测结果几乎无一准确。一瞬间,霍尔姆斯跌落神坛,不仅面临从业禁令,并背上了多项欺诈指控。 每一个见过霍尔姆斯的人,都无法忘记她那蓝如深海的大眼睛、凝视人的方式还有低沉的嗓音,而如今都被认为是她骗取信任的“利器”;Theranos所谓的“最伟大创新”也不过是一项古老的伎俩——撒谎。但这惊天骗局的背后,难道就没有一份真诚和一丝可行性?“滴血成金”的神话看似遥遥无期,那其他生物技术是否具有一举揪出疾病苗头的潜力? 本期嘉宾宋东源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信息学的在读博士,他的研究比血液样本更进一步,通过对单细胞的RNA测序,并借助计算机和统计学方法,一探细胞间差异,以此揭开疾病和衰老的奥秘。 斜杠青年 宋东源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信息学博士在读/学术男/博物控 “热爱自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者” 个人主页:http://jsb.ucla.edu/people/dongyuan-song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对东源的第一印象是——生物课随堂检测小达人” 敲黑板划重点 [04:45] 什么是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通过计算机对(DNA/RNA序列、蛋白质结构、生物图像等)生物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和可视化” [08:29] “湿实验”和“干实验”有什么区别? [10:00] 如何避免论文想法与其他学者撞车? [11:59] 市面上的基因检测靠谱吗? [13:47] “一滴血检测所有病”:空中楼阁还是指日可待? [18:17] 单细胞RNA测序的机遇与挑战 [23:47] 基因数目浩如海,“关键”者占比几何? [28:39] 生物信息学领域正在进行的重要计算 [33:45] 搞学术也要“追热点” [35:09] 大有可为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声音素材 Einaudi - Passaggio (Arr. for Two Cellos) Agnes Obel - Under Giant Trees The Inventor: Out for Blood in Silicon Valley (2019) - Official Trailer Jean-Baptiste Barrière - 6 Cello Sonatas:No. 4 in G Major: I. Andante 互动话题 Q:你有什么自豪或不满意的身体特征(单双眼皮、直发卷发、有无酒窝…)? 期待在评论区里见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提到的书 《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 [美]约翰·卡雷鲁 (Bad Blood: 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 生物学辞典 1. 中心法则:DNA序列被转录为RNA,RNA序列被翻译为蛋白质,蛋白质反过来协助前两项流程,并协助DNA的自我复制。 2. 基因测序:从血液或唾液中测定分析基因全序列,从而预测个体的行为特征与行为合理性,以及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 3. Q: 为何要进行单细胞测序? A: 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在多细胞水平进行的,最终得到的信号值其实是多个细胞的平均。而单细胞测序能够检出混杂样品测序所无法得到的异质性信息,这将带领整个遗传学领域进入新的次元。 详见:单细胞测序扫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844468 4. 科技日报:我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09/24/content_522495.htm?div=-1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虎嗅/汽水儿/Apple Podcasts/Spotify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39分钟
99+
3年前

当你感到人生停滞不前:生活教练"拍了拍你"

斜杠青年研究所

“再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得改变了…可是怎么迈出第一步?”并不是每一只被温水煮着的青蛙都麻木,它也许只是迷茫、踟躇、胆怯:意识到被困容易,但改变仍是困难的。爱因斯坦认为:问题不可能在它产生的同一个层面得到解决。若有一股客观、宽容的外力,抛来有力的问题并旁推侧引,方能使人如梦方醒。Life Coach(生活教练/成长教练/自我认知发展教练)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心理医生带人一探过往,抚平昔日的旧伤,他们则与你展望未来,寻找改写生命的契机。 很多看似是由他人和外界造成的问题,究其本质还是指向自己:我相信吗?我在意吗?我渴望什么?就算没有导师护航,我们自己也能试着从喧嚣忙碌中抽离,聆听情绪和感受,分清噪音和心中真正的顾虑。如果能在迷宫上方俯视地面的一切,你就能成为你自己的生活教练,离你理想中的样子更近一些。 本期嘉宾伊迪就是这样一位生活教练。她平时怎么上课?最常回答哪些问题?哪些“魔力”让她能胜任这一身份?指导他人的过程又如何改变了她自己? 斜杠青年 伊迪- 现居硅谷的生活教练/前百度产品经理 "白日梦想家" 微信公众号 @此刻伊迪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对生活教练这个副业有点动心” 敲黑板划重点 [03:42] 什么是生活教练? [05:59] 生活教练和心理医生、咨询顾问的区别 咨询顾问:专业经验 心理医生:分析过去 生活教练:规划未来 [12:27] 生活教练回答最多的问题 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家庭婚恋… [14:24] 生活教练怎么上课? 课前:“确认对的人”,确定交流主题 课上:每次就一具体小问题展开探索、发现盲区并制定行动项 课下:适当督促学生行动项的完成 [19:47] 如何成为生活教练? [24:45] 生活教练有哪些“魔法”? [32:55] 向“陌生人”倾诉:更真实的展露,更中立的反馈 [39:55] 不合身的“衣服”——阻碍你的惯性思维 [47:11] 其他服务对象:企业高管、退役运动员 [49:36] 和doing(行动)一样重要的being(状态) [52:44] 青少年社会情感教育:情绪管理,从小学起 音乐 Prague Cello Quartet - Clair De Lune Prague Cello Quartet - Could We Start Aagain 互动话题 Q:一个词形容你现在的状态,你想到了什么? 期待在评论区里见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延伸阅读 伊迪:上万元的Coach教练课程教会了我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Au6zFJ6wB6XPLNeQ18sojQ 她在看什么 1. 书:《清醒地活》 [美]迈克·辛格 The Untethered Soul: The Journey Beyond Yourself "改变或许很令人激动,或许会令人害怕,但不管我们如何看待它,都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改变是生命的本质。" 2. 电影:《土拨鼠之日》、《楚门的一天》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虎嗅/Apple Podcasts/Spotify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59分钟
1k+
3年前

拓疆者:最另类的无人驾驶,挖掘机的AI变形记

斜杠青年研究所

当汽车、卡车纷纷拥抱自动驾驶,挖掘机、推土机也举起了自己的手。 建设施工、资源开采、抢险救灾、化学废料清理…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高危作业环境。如果驾驶员不必亲临现场,远程即可控制机械装备的行进与运作,不但可以减少安全隐患,还能隔着大洋实现向“招工难”国家的劳动力输出。无人挖掘机应运而生,连陆奇大佬都抓起了安全帽,跃跃欲试。 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工程机械界能达到“人均蓝翔”的水平吗? 斜杠青年 隋少龙 - 拓疆者创始人兼CEO。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斯坦福大学。曾在苹果、特斯拉电动车任核心工程师。2017年,被福布斯评为 “亚洲30位30岁以下杰出人才”。逻辑控/逗比/给陆奇博士带上施工安全帽的第一人。 “一个斯坦福毕业的挖掘机师傅”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向奋斗在工地一线的师傅们致敬” 敲黑板划重点 [05:46] 手机日新月异,而挖掘机古今一辙 [08:01] 矿业、建筑业的施工现状 千变万化的作业环境 救援现场的二次灾害 司机的视觉盲区 恶劣的作业条件:粉尘、有毒气体… [15:25] 令人心动的offer:在澳洲开挖机 [19:42] 在中国远程遥控日本的挖机 [21:03] 被陆奇看好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24:56] 在玉米地里试错 [29:09] 如何做好客户的预期管理? [32:36] 机器是取代人,还是成就人? [42:05] 谁是真正喜欢你的用户 音乐 朴树 - No Fear In My Heart Animal Crossing OST - Happy Home Designer 互动话题 Q:如果你有一个机器人,你最希望他/她为你做什么? 期待在评论区里见到你的回答!如果你对本期嘉宾和话题还有其他好奇,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本研究所帮你“炮轰”他/她! 拓疆者之路 拓疆者远程无人驾驶系统 拓疆者工程师为陆奇博士讲解远程驾驶 连财务都会开挖掘机的团队 他在读什么 1. 《学会提问》 [美] 尼尔·布朗 / [美] 斯图尔特·基利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1.论题与结论是什么?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句的意义有歧义? 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5.推理中是否存在谬误? 6.论据的可靠性有多大? 7.是否存在竞争性原因? 8.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9.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0.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2. 《创新者的窘境》 [美]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企业在面对永无止境的科技变革时,就像在泥流上求生存,必须永远保持在泥流上移动,稍一停顿下来,就会遭遇灭顶的命运。” 想开(发)拖拉机? 微信公众号:BuildX拓疆者 投递简历:[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斜杠青年研究所radio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QQ音乐/虎嗅/Apple Podcasts/Spotify 关于我们 「斜杠青年研究所」是一档分享酷炫爱好/奇葩副业/独特经历的播客节目,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多姿生活的斜杠青年,畅谈他们的奇幻探险。愿嘉宾的故事能为你带来灵感与勇气,伴你解锁你人生的第N种可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与你的互动:)

47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