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9 用福柯的工具箱,还是成为他的工具人?

主播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薛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本期封面故事:《福柯:生活实验就是哲学实验》 我们该如何描述福柯?或许这是个并不成立的问题。福柯的理论覆盖到诸多领域,以至于我们很难也不必用单一的哲学家抑或是历史学家的身份,去界定这些复杂思想的主人。但同时我们也会意识到,当言必称福柯成为一种流行,理论的滥用之下,我们今天所认识和讨论的那个“福柯”,或许和六七十年代的福柯,已大不相同。而这种思想理论的裂变、重塑乃至滥用,也是福柯和他的思想极具生命力与前瞻性的体现。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在福柯去世40周年之际,聊聊这位有着太多话题的人物。福柯在《知识考古学》的导言中曾有自白:别问我是谁,也别要求我一成不变。因而想分享的,也是福柯不断变化的复杂思想中,一些给予我们触动的内容。 【时间轴】 01:23 如何找到进入福柯的关键词? 10:44 福柯的“工具箱”是什么? 17:07 福柯理论的传播史与接受史 22:53 韩炳哲与公共哲学 27:40 哲学需要一直提出新概念吗? 30:48 我们的“福柯阅读史” 36:46 那个不断变化的福柯 40:48 谈一些关于福柯的“八卦” 【延伸推荐】 贝书单 | 《最佳福柯入门书五本》 音频课 | 《现代生活启示录:和8位思想家一起直面现代性》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45分钟
7k+
9个月前

现场!现场!03 | 未成年犯罪,父母被判刑:美国校园枪击案审判引争议

主播: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覃思,《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2021年11月30日,当时15岁的美国青少年伊森·克伦布利在密歇根州牛津镇中学开枪打死了4名同学、打伤了7名同学和老师,后来被法院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今年4月,伊森的父母被县法院判处过失杀人罪,需入狱10~15年,因为他们“严重忽视了作为父母的义务”,对这起校园枪击案负有直接责任。这是美国首例校园枪击案凶手的父母被判刑的案件。 同样是在今年4月,“河北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引发了国内网络和媒体的巨大关注,有关未成年犯罪的处罚年龄,以及家长是否担责的话题被反复讨论。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参与这次报道的《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吴淑斌和覃思,共同回到案件现场,探求案件背后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美国检察官披露的哪些信息成为凶手父母被定罪的关键?民情对检察官举证产生了什么影响?这起案件对国内的低年龄未成年犯罪案件有什么参考价值? 【时间轴】 01:13 为什么要关注这次“美国校园枪击案”? 04:18 还原现场:残酷的枪击过程 12:41 案件披露的信息足以让凶手父母被判刑吗? 19:23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20:23 如何从海量的家庭资料中选取报道的材料? 23:03 从美国司法体系中来看,检察官披露细节为何惹争议? 29:01 凶手父亲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枪? 32:33 美国以核心家庭为主,看重对公共机构的追责 34:56 争议的分支:要不要追究学校的责任? 40:22 美国法律界争议不断:判例开先河,后面案件的公平是否受影响? 42:52 反观国内未成年犯罪案件,有什么参考意义? 【相关延伸】 《致命的“忽视”:美国未成年枪手的父母获刑》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丨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49分钟
5k+
9个月前

多一种生活07 | 人生需要Plan B,副业能拯救被「卡住」的生活吗?

2024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很多人都在年初立下了搞钱的小目标,不知道你实现自己的flag了吗?很多人选择搞钱的方式之一就是尝试副业,“副业刚需”也成为了近两年屡屡被提到的热词。 副业,有的人把它作为解救不确定生活的救命稻草,赚钱是王道;有的人把它当做一种兴趣爱好,通过完成一件事实现自己的“精神按摩”;有的人将它变成自己新的职业赛道,希望借此改变自己被卡住的生活,对抗焦虑。 本期节目,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采录了4位拥有不同副业经历、不同身份和性别的朋友,想要听听他们真实的副业故事。 友情提示,副业有风险,入坑需谨慎。 主播丨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时间轴】 曼曼:主业媒体人,副业占星师,曾在英国占星学院学习 00:04:01 为了“扳倒”占星,选择去学习占星,结果真香了 00:11:02 占星师门槛很低吗?其实“宽进严出” 00:17:18 占星行业没有统一标准,收费取决于占星师的标签、故事和圈层 老蔡:有声书主播,他将副业有声书变成了自己的主业 00:21:22 报有声书课程是担心万一公司倒闭了 00:23:20 3980的课程是进入行业的敲门砖? 00:29:01 朝九晚五上班,业余录书,可行吗? 00:36:37 想做有声书主播,交钱前先想好哪几点 李思:主业是AI公司职员,副业有职场博主、猎头、“红娘”等 00:40:37 不要只做消费内容的人,而要做生产内容的人 00:43:14 实用贴:如何成为一名博主? 00:54:40 博主、猎头、红娘,副业丰富,就要让副业与主业互相帮助 小李,曾尝试了5种以上的副业工作,但都遗憾告终 00:58:02 小李:“副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00:59:03 从配音到情感公号投稿,过稿怎么就这么难哪 01:05:17 报了6800的剧本杀课程班,第一个剧本还是动不了笔 01:09:54 “从做副业的心态来讲,除非你天赋异禀,否则没有那么简单”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本期编辑:天健 音频剪辑:译丹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丨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74分钟
14k+
10个月前

EP148 为什么我们对古代人穿啥衣服这么好奇?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本期封面故事:《汉服的断代史》 汉服,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无论是旅游景区,还是日常的街头,都能看到穿着汉服的身影。很多人并不在乎穿着的衣服究竟属于哪个朝代、是否严谨遵照了当时的着装规则,好看、出片,美就完事了。当然,也有一些人的趣味在一丝不苟地复原某个特定时期的服饰,沉浸式体验千百年前人们的穿搭风格,同样是成就感的来源,也逐渐卷出了新的高度。而对于专业的研究人员来说,复原的不仅仅是一件古代服饰,也是为我们找寻一个窥探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入口。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和古代服饰有关的故事。在“好看”的背后,不同时期古代先民的衣着有怎样的讲究?它们的设计、制作,有哪些现实的考量?今天的人们,又在通过何种方式,触达昔日绚烂的文明与生活? 【时间轴】 01:03 汉服浓度极高的洛阳,都能看到什么? 10:07 为什么明制汉服这么火? 12:22 文物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了解宋代的服饰? 16:22 如何复原古代衣物的真实色彩与织法? 23:59 出土文物更少的唐朝 29:21 唐代妆发初体验 34:50 服饰变迁背后,那些更实际的考量 37:14 大火的马面裙,究竟是什么样? 46:59 爱好者复原古代服饰,要从哪些角度入手? 49:34 女装之外,古代男人的ootd什么样? 【延伸推荐】 数字刊 | 《唐朝的想象力》 数字刊 |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文章 | 《汉服小江湖》 【庄子共读营】 欢迎点击链接:j.youzan.com参与报名~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8k+
10个月前

现场!现场!02 | 湘大宿舍投毒案:宿舍空间暗藏的隐秘杀机

主播: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李晓洁,《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4月20日凌晨,湖南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通报,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疑似被投毒致死案告破,张某某在校同寝室的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周某某已被刑事拘留。 警方通报发布不久,《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李晓洁进入新闻现场,通过采访受害者和嫌疑人的室友、同学和亲属,她对这桩发生在大学宿舍里的投毒案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在周刊发表报道《湘大宿舍投毒案:小空间里的琐事杀机》。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她共同回顾这起案件:这桩发生在室友间的投毒案究竟如何发生的?大学宿舍为什么总是矛盾重重?是什么样的心理困境最终导向杀机?关于青年人的心理边界,这起案件还有哪些值得讨论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回到4月7日的案发现场,一个对于受害人原本平平无奇的早晨。 注:为了叙述方便,节目中统一将受害者和嫌疑人分别化名为张海洋和周余人,在已发表的报道中,受害者张某某的化名与本期播客略有不同。 【时间轴】 03:09 “宿舍投毒案”的奇观性,使它备受社会关注 08:52 还原案件现场:当受害者喝下带毒的麦片后 13:04 投毒案的特征之一:中毒在初期很难被鉴别 21:16 隐秘”的空间:不同个性室友进入被重组的大学宿舍 29:36 大学宿舍混寝,为何难协调? 34:07 难解的矛盾:嫌疑人周余人刚进宿舍就立了两个规矩 40:00 关于室友,受害者写过一份“仅自己可见”的文档 51:01 当宿舍矛盾被激化,学校为何难以介入? 55:38 难解的宿舍关系:今天的大学生们如何看待“边界感” 01:00:1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行的疏解方案是什么? 【相关延伸】 数字刊丨湘大宿舍投毒案:小空间里的琐事杀机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丨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64分钟
13k+
10个月前

不焦虑家长会04 |面对校园欺凌,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主播:康康,8岁男孩的妈妈,欢迎来「不焦虑家长会」找我聊天 嘉宾:沈旭,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微信公众号“光合作用在行动”,有14年的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经历 今年上半年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我们作为家长,在感到震惊、悲伤的同时,也不由得焦虑:我的孩子也曾遭遇校园欺凌吗?如何提前预防和发觉?又或者,我们的孩子在欺负别人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决定寻找一位有多年校园欺凌个案干预经验,并工作于一线的老师,来聊一聊ta的经验和方法。 5月份,我们邀请沈旭老师来到我们的录音间。沈旭是一家公益机构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创始人,从2010年开始关心校园欺凌,至今有14年时间。她从乡村的学校开始,做调研,接触个案,至今仍在做一线的干预和预防,教师、社工以及家长的培训工作。在录制这期节目前,沈旭刚从重庆市綦江区上书村的学校回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习惯管她叫“海豚”。 在录音间我们聊了快两个小时,关于家长如何识别出孩子正在经受校园霸凌,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表达想法、感受、界限的能力,关于如何和校方沟通,如何与孩子们(自己的孩子与欺凌者)沟通,如何向孩子展示这个社会的恶等等。我们听到了很多沈旭老师曾经干预的案例,有的让人觉得恐怖,有的让人想哭,有的稀松平常,好像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对于“教科书式育儿”的80、90父母来说,我不知道这期节目可以多少程度帮你打消疑虑,因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很难有具体的办法可以让你预判和解决问题,需要的是长期主义的意识和态度的培养。对孩子保持好奇,用平等的心态沟通,澄清孩子心里的感受,这是家长们要坚持去做的。 希望这期节目可以帮助到你,如果你对于校园欺凌有更多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00:03:37 我们要如何界定校园欺凌? 00:07:46 排斥、孤立、忽视,关系欺凌导致的自杀、抑郁非常多 00:15:55 如何看待学校里的小团体? 00:20:36 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我们要如何渗透给孩子? 00:28:43 孩子被欺凌后给到了信号,只是家长没察觉 00:32:59 什么样的孩子很少会被欺凌? 00:46:03 如何帮助孩子预防、应对校园欺凌? 00:53:04 “看着他的眼睛说不”“大声说话”“站直”都需要训练 01:05:58 校园欺凌行为中,老师和学校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01:17:06 看到孩子希望被理解的部分 01:22:40 遇到欺凌,孩子为什么不和家长讲? 中读7周年—— 7周年活动现场传送门:j.youzan.com 知识会员6折发售中:j.youzan.com 另外,我们还建了个听友群,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希望和主播,以及各位听友有更多的交流,也欢迎你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家长会”,进入听友群。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天健 制作人:王卉 本期编辑:王卉 音频剪辑:译丹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丨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多一种生活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88分钟
5k+
10个月前

EP147 认识李政道:天才之为责任

嘉宾 | 苗千,《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本期封面故事:《李政道:为天才打开一扇门》 天才,或许是形容李政道最准确的词汇。这种天才不仅是抓住那些灵光乍现的瞬间,开拓科学研究的边界,也在于他可以清晰地认知自己的影响力,并充分利用这种力量,为更多的天才打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这位或许已经逐渐被淡忘的天才,和他人生故事中那些闪耀动人的时刻。他和同时代的那些不世出的天才们,如何在战火纷飞中成长为站在世界之巅的学者?在功成名就后,又在用怎样的方式为后来者铺平道路?而面对一位年近百岁、年少时便已功成名就的老人,我们听到的更多是赞美与颂扬,而在这其中,也一定有值得被珍视的智慧。 【时间轴】 01:24 写过杨振宁,就一定要写李政道吗? 05:04 从战火中的离乱少年,到站在世界之巅的物理学家 11:18 功成名就之后,如何为更多的天才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18:39 为何战乱困苦的时代,还能培养出像李政道这样的天才? 24:40 “宇称不守恒”定律,究竟是什么? 32:00 为什么吴健雄没能获得诺奖? 35:04 当年CUSPEA项目的学生们,如何看待这段经历? 41:02 复杂的去向:时代与个人的选择 49:23 天才之为天才:那些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延伸推荐】 数字刊 | 《杨振宁》 新书 | 《天才杨振宁:创造力与平衡感》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Ludwig Göransson - Quantum Mechanics Epic Soul Factory; Cesc Vilà; Fran Soto - Riding the Light ———— 【中读7周年】 7周年活动现场传送门:j.youzan.com 数字刊月卡:j.youzan.com 财新联合会员短链:j.youzan.com 双会员买1得7: j.youzan.com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59分钟
8k+
10个月前

现场!现场!01 | 被抢空的“张雪峰们”,高考志愿服务为何如此火爆?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欢迎来到《现场!现场》的首期节目,这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节目。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紧接到来的就是让考生和家长都严阵以待的高考志愿填报阶段,而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络总绕不开“张雪峰”的名字。 在今年的《三联生活周刊》第17期《高考:重回文理分科》中,记者吴丽玮撰写了一篇有关张雪峰的报道《选择张雪峰:有关高考焦虑的生意》,采访过程中,她加入了几个“峰学蔚来”粉丝群,见证了高报服务产品app上秒没的场景,“我一直很拼,还把 WiFi关掉,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抢到……最后报名人数超过2000人,一年大概放四五轮,大家可以预计一下一年可能要服务多少人”。 在她看来,购买产品的学生家长们都有着各自的焦虑和需求,每个家长都有着代表性,一位来自哈尔滨的陪读妈妈,为了孩子能去市里的重点高中而四处奔波,而能够买一个张雪峰的课就是她认为的给孩子的最大帮助。找到一家合适的高报机构,是很多学生及家长弥补高考信息差的最踏实手段。 这样的情况延续到了2024年,据媒体报道,张雪峰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课今年也已售罄,本期节目,请随我们一起,重返高考现场。 【时间轴】 01:14 为什么会做张雪峰这篇报道? 12:53 高报成为一门产业,和新高考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20:11 直击激烈的抢课现场:高报app服务器直接崩溃 26:20 什么样的家长会选择张雪峰? 38:12 聊聊高报公司的内部运作:张雪峰的方法论和承诺 48:50 避不开的沟通困境:家长VS孩子VS张雪峰 56:12 挖到的张雪峰“黑料”:哪些没有写到报道中? 57:08 被张雪峰否定的新闻传播学,究竟值不值得学? 【延伸推荐】 文章丨《选择张雪峰:有关高考焦虑的生意》 数字刊丨《高考:重回文理分科》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63分钟
13k+
10个月前

EP146 听苗师傅聊聊,那个更为亲切的鲁迅

嘉宾 | 苗炜,《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主播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本期封面故事:《林中响箭:重读鲁迅的邀请》 今年的除夕夜,在读完鲁迅在一百年前写就的《祝福》后,苗师傅决定要认真地重读鲁迅。不仅是面对文本,还要走在路上,去绍兴,去上海,去南京和广州,去问问专家,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解决多年来的一些困惑。 重读,意味着我们早已跳过了初读的阶段,鲁迅是为数不多可以“重读”的作家。他的文字已经成为印刻在几代人脑海中的记忆,即便你在学生时代读得似懂非懂,面对“两棵枣树”“孔乙己的长衫”这些词句,也不会有陌生感。 但同时,我们又无法仅以“作家”的身份去概括鲁迅,他身上有太多严肃到令我们望而生畏,甚至有压迫感的身份。在面对他的文字时,总需要考虑革命、国民性等多重语境。这或许是我们对鲁迅敬而远之的一种理由,但也可能是理解鲁迅,乃至喜欢鲁迅的必由之路。 本期Talk三联,我们请苗师傅聊聊他在文本和行旅中,重读鲁迅的历程。苗师傅说,其实无法用“喜欢”或者“不喜欢”这样的简单态度去描述对鲁迅的态度,不过这一趟走下来,会觉得鲁迅依旧复杂,但也更加亲切。 【时间轴】 02:35 为什么要在今天重读鲁迅? 14:17 广州与“革命鲁迅” 22:40 在银河墓地,看看埋骨于此的萧红 25:38 童年旧梦里的绍兴 30:16 南京的“理工男”岁月,与仅有中专文凭 34:57 日本的鲁迅研究视角 36:41 独坐在老虎尾巴里的,是诗意的鲁迅 47:06 更具生活气息的上海故居 50:43 鲁迅的杂文,放在今天就是网络文学吗? 58:28 那个变得更加亲切的鲁迅 1:01:19 鲁迅的标本意义更为重要 【延伸推荐】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鲁迅还在,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远 Vol.31 苗炜·文学的30种滋味 【中读7周年】 7周年活动现场传送门:j.youzan.com 数字刊月卡:j.youzan.com 财新联合会员短链:j.youzan.com 双会员买1得7: j.youzan.com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Janos Starker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_Sarabande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6分钟
10k+
10个月前

EP145 完成发掘五十年后,如何观看马王堆?

主播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艾江涛,《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本期封面故事:《最美马王堆》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发掘50周年,自从1972年开始考古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这处位于长沙东郊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辛追古尸、素纱襌衣、帛画帛书,乃至大量精美的漆器,都为我们展示了两千余年前西汉的生活细节,也成为特殊年代下重要的考古发现与文史研究课题,大型博物馆建设,多学科联合考古,都是从50年前这次发掘开始的。 时过境迁,在这五十年中,马王堆汉墓考古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歇,围绕它而产生的传说故事也层出不穷,展陈方式的改变,也让今天去到湖南省博物院的游客能以更为沉浸的动线,进入当年的历史现场。而在今天,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这场特殊的考古发掘?又该如何透过珍贵的文物,去领略先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寻找文明赓续的脉络?那些亲手揭开马王堆神秘面纱的人们,还有哪些尘封的记忆?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与马王堆汉墓考古有关的种种故事,那些不断被刷新的认知,以及鲜活的历史细节。 【时间轴】 01:29 为什么要再次关注马王堆? 06:05 重回五十年前的马王堆汉墓发掘现场 12:46 湖南省博的新展陈,有哪些亮点? 19:04 透过漆器,如何还原汉代生产线? 21:55 遥远的长沙国、轪侯与辛追夫人 28:18 静态文物之外的下葬细节 32:57 透过珍贵的帛书,如何还原西汉人的精神世界? 42:42 比指甲盖还小!帛书碎片的拼缀有多难? 50:21 素纱襌衣,原来没有被盗毁? 54:07 最新发现:丝织品上居然还有字 56:32 马王堆汉墓之外的长沙国遗迹 【延伸推荐】 文章 | 35年后重现马王堆汉墓挖掘史 文章 | 马王堆汉墓帛书,迟到的解读和颠覆 【中读7周年】 7周年活动现场传送门:j.youzan.com 数字刊月卡:j.youzan.com 财新联合会员短链:j.youzan.com 双会员买1得7: j.youzan.com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0分钟
13k+
10个月前

不焦虑家长会03|萝卜刀、咕卡、原神…孩子为什么爱,又为什么拒绝?

主播: 陈赛,《少年新知》执行主编,欢迎来「不焦虑家长会」找我聊天 嘉宾: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少年新知》专栏作家,中读《这,就是心理学》《学会幸福》课程主讲人 萝卜刀、咕卡、泡泡玛特、原神、芒狗、《蛋仔派对》......在孩子们中间,流行的变换速度已经超越了大人的理解速度。 成年人可能会焦虑,孩子是否会轻易陷入消费主义陷阱或是网瘾?如果孩子跟不上流行,会不会产生社交障碍?当浅层的欢愉占据了孩子所有的休闲时间,他们还怎样去阅读、有深度地发展? 以及最终极的问题: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当孩子选择一样流行事物,他到底选择了什么? 本期节目,陈赛和陈祉妍将从少年们的口述出发,从自家孩子的经验出发,聊聊流行背后的原因,以及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正确引导是什么。 00:37 “玩”是不被家长接受的,但“解压”可以 07:52 为什么喜欢原神?在虚拟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理想 10:29 如果把奥特曼、艾莎写进课本…… 16:20 选择什么,拒绝什么,都可以用来界定我的身份 18:39 流行背后,有只无形的手 22:30 人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他可以掌握自己的时间 28:00 给焦虑家长的建议:让孩子掉入流行的陷阱中,也是一种必要 31:30 如何从游戏的“斯金纳箱”中跳出来? 节目中提到了—— 👉埃里克森: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MAYA原则: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最先进,但可以接受)指在一定度的范围内控制产品的时尚性,新颖程度。如果超过这个度,过于新颖,不但不会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反而会对新产品排斥。 👉斯金纳箱(Skinner box):心理学实验装置。行为主义者斯金纳1938年发明,并于动物操作条件作用实验。 👉FOMO(Fear of missing out)也称社群恐慌症。 是指由自己的不在场所产生的不安与持续性焦虑。 中读7周年—— 7️⃣7周年活动现场传送门:j.youzan.com 7️⃣知识会员6折发售中:j.youzan.com 另外,我们还建了个听友群,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希望和主播,以及各位听友有更多的交流,也欢迎你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家长会”,进入听友群。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天健 制作人:王卉 本期编辑:王卉 音频剪辑:译丹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丨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多一种生活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38分钟
7k+
10个月前

EP144 老旧小区要改造,究竟应该谁做主?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小区,多于许多人来说是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既在这里生活居住,却往往对自家房子之外的事知之甚少。当许多小区建筑年限的增加,一些硬件问题开始显现,同时随着商品房的流动性减缓,当前的小区很可能成为我们长期生活的居所,与小区有关的种种,逐渐成为需要认真思考乃至切身参与的问题。小区,成为观察乃至改造中国社会的最微观尺度。 当电梯年久失修、外墙开始漏雨,除了在业主群里吐槽,还有哪些更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小区的日常管理与决策,究竟应该由谁做主?业主该以怎样的身份参与其中,政府管理的边界又在哪里?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和小区有关的事。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更希望去了解小区管理的不同模式,那些或成功或失败的种种尝试,以及切身参与其中的具体的人。 【时间轴】 01:34 为什么要在当下,关注小区的话题? 06:59 中国小区为何如此特殊? 10:16 那些租房时遇到的“糟心事” 15:18 为什么我们的小区很容易变成“老破小”? 20:31 问题太多,不如拆了重建?——成功的杭州案例 34:24 自拆自建,也并不简单——尚未成功的成都案例 44:18 “业委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53:55 业委会主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62:42 政府推动下的“红色物业” 【延伸阅读】 《中国小区为什么容易变成“老破小”?》 【中读7周年】 7周年活动现场传送门:j.youzan.com 数字刊月卡:j.youzan.com 财新联合会员短链:j.youzan.com 双会员买1得7: j.youzan.com ———— 编辑/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Jwxd - Local Cafe Grisp - The sun in my heart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69分钟
7k+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