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音乐UP主的百老汇人生|叨叨冯 常河

「常河问道」第45期。 今天的嘉宾叨叨冯是一位旅美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但很多人知道他可能是因为他的视频频道「叨叨冯聊音乐」,他的音乐知识视频既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有精湛的演奏能力,其语言表达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还幽默风趣,看完他的一期节目就想看更多。 稍加搜索就能知道更多,比如他是中国首位留美打击乐博士,中国首位百老汇打击乐演奏家;比如本来是要去硅谷写代码的理科生,中途变道成了音乐博士;比如他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中学就读于著名的北京四中,等等。 所以叨叨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怎么一路走来的?他作为百老汇的演奏家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用这一小时的节目来结束2021年,希望能陪伴你到明年。 时间轴 00:00 一部音乐剧从1933年演到今天 00:30 百老汇音乐剧的生命力 10:32 “胡同串子”的音乐天赋 19:41 演奏家的日程表和生命周期 28:24 美国式人情社会 36:39 两小时学会手风琴并上台演出 43:48 百老汇生存攻略 50:53 每天睡四小时 57:23 不只有音乐 1:00:38 感谢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叨叨冯(冯建鹏) 旅美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 PAS·世界打击乐艺术学会国际事物委员会委员、PAS·中国打击乐艺术学会秘书长、美国哈特福德大学哈特音乐学院(The Hartt School)打击乐讲师、美国百老汇全职演奏家、中国首位留美打击乐博士; 曾以戏剧《蝴蝶君》独奏音乐家身份成为中国首位百老汇打击乐演奏家、后担任音乐剧《软实力》打击乐演奏家; 本科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音乐学院,硕士毕业于哈特福德大学哈特音乐学院,在校期间均获得最高奖学金并兼任助教职务。 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本来大学选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因为一次前往美国的夏令营让他改变了人生轨迹。 留美期间,冯建鹏曾多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其中包括PAS·纽约马林巴大赛第一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音乐学院协奏曲大赛第一名、美国国家军乐团协奏曲大赛第二名等。 冯建鹏演奏经验丰富,除独奏外,尤其擅长室内乐重奏、交响乐团演奏和世界打击乐演奏,受邀参加表演包括:美国PAS·世界打击乐大会音乐会,纽约打击乐节音乐会,明尼苏达打击乐节音乐会等; 曾与多位奥斯卡、格莱美、托尼奖获奖者,及国内外多个专业团体合作; 2015年7月以艺术总监身份创办了UMD国际打击乐夏令营。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Habanera by Kevin MacLeod;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1分钟
1k+
3年前

一个摄影记者和他亲历的40年|傅拥军 常河

「常河问道」第44期。 今天的嘉宾傅拥军是一位资深摄影记者,目前在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任教。作为六十年代生人,傅拥军有着传奇的经历:出生在浙江农村,没有考上大学而读了技校(学开车和修车),在那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开着大货车闯荡江湖。后来又当过交警、民警和文化稽查员。再后来他进入报社,在纸媒的黄金年代实现着自己的梦想。随着纸媒业的落幕,他进入大学当老师,并继续自己的创作事业。我们会聊聊他这四十多年来的成长经历,以及他所见证的时代变迁。 时间轴 00:00 那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 00:25 纸媒消亡,摄影记者面临新抉择 04:43 童年的乡村和上海表哥的暗房 13:40 读技校的日子 21:48 开着大货车闯江湖 29:34 当了交警又当民警 36:46 进入报社 43:34 报业的黄金年代 51:08 柔软的调查记者 57:00 离开杭州,回到杭州 1:01:29 兴趣是最好的引路人 1:04:25 感谢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傅拥军 摄影家,副教授,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专任教师、美术馆馆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和策展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论与学术专业委员。代表性成果:《西湖边的一棵树》获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二等奖;《我好想爸爸妈妈》获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三等奖;2007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山村弹劾案》2001年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宝宝,祝你平安!》2010年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Snowy Peaks pt I by Chris Haugen;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5分钟
2k+
3年前

一个女人30岁前要经历哪些坎?|《闪光少女》斯斯 常河

「常河问道」第43期。 今天的嘉宾是斯斯,她是自媒体「闪光少女」的创始人,也是被微博写入财报的头部情感博主。本期斯斯分享了她做自媒体这些年的经历和成长,希望能轻松陪伴你一小时。 时间轴 00:00 女孩三十岁前的一个大低谷 01:23 斯斯是谁,她想做什么 04:09 自媒体人、网红、创业者、三十岁的女性 11:13 年轻女性的“悬浮感”和“闪光少女” 18:24 20岁女性的选择:成为树还是成为藤 30:49 遭遇网络暴力 39:28 一群女性媒体人为女性做的媒体 45:43 自卑和倾听 54:45 我的故事和我的主角的故事 1:02:45 感谢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斯斯 自媒体「闪光少女」创始人、被微博写入财报的顶流情感博主。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Angel’s Dream by Aakash Gandhi;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3分钟
2k+
3年前

我们到底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云朵幼儿园解红燕 常河

「常河问道」第42期。 我们到底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双减政策尘埃落地,一直在被教培行业推着向前奔跑的家长们突然有点不知所措。本期我们邀请了在创新教育领域非常知名的大理云朵幼儿园和云朵自然户外学校创始人燕子老师(解红燕),我们从当下家长的困惑聊起,并着重聊了燕子老师自己的成长经历,她的身为教师的妈妈给她带来的心理创伤,以及她最终如何又回到和妈妈相同的职业道路,但方向却完全不同。不管你是已经身为父母,或未来总有一天要身为父母,这期都值得一听。 时间轴 00:00 如羊群奔向悬崖 02:14 在大理,我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02:24 为什么大理有这么多红遍全国的“新”教育机构? 07:05 教育内卷,卷的是什么? 12:25 双减政策到底能带来什么改变? 13:02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14:57 家长的自我成长是关键 18:07 教育在全世界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19:59 五十岁的燕子老师 22:24 当老师的妈妈带给我一生的阴影 33:30 五岁前,我在人的爱和自然之爱的滋养中长大 43:14 大学时读师专,只是想逃离自己的家庭 48:40 逃离家乡,做过记者,做过公关,创过业 50:45 投身教育 52:09 赴美留学 55:29 来到大理 58:09 创办云朵幼儿园,实践自己心中最好的教育 1:00:48 感谢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解红燕 大理云朵幼儿园和云朵自然户外学校创始人,致力于探索基于整体教育理念的国际化优质教育,创设了整体教学法。曾任职于外籍子女国际学校集团,知名公关公司和知名媒体。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Alyssa by The Mini Vandals;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1分钟
1k+
3年前

闲聊自媒体的黄金十年|新榜徐达内 闪光少女斯斯 常河

「常河问道」第41期。 今天有两位嘉宾,一位是新榜创始人兼CEO徐达内,另一位是自媒体「闪光少女」创始人、微博情感顶流斯斯。本期以轻松闲聊的方式,回顾了自媒体的黄金十年,也分享了我们各自的内容消费喜好,还聊了我们对十年来的内容消费者们的看法。我们并没有系统性地梳理,也没有缜密地分析,都只是个人的真实看法,就像你和朋友们的即兴闲聊一样。 时间轴 00:00 挣扎 机会 不甘心 00:40 徐达内和斯斯,两代弄潮儿 02:16 我亲历的内容行业内幕 12:51 我们自己消费什么内容?我们怎么看内容消费者? 24:12 内容行业的中年、青年和少年 33:59 自媒体的黄金十年 42:35 内容创业者和流量绞肉机 54:09 第二个十年,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即将发生? 1:03:18 谢谢你的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徐达内 新榜创始人兼CEO,资深媒体人 嘉宾:斯斯 自媒体「闪光少女」创始人、被微博写入财报的顶流情感博主。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Up on the Housetop (Instrumental) by E's Jammy Jams;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4分钟
2k+
3年前

半路出家拍电影获艾美奖,原来是中科大生物学霸|常河 吴皓

「常河问道」第40期。 今天的嘉宾是一位电影(纪录片)导演吴皓,他的作品《76天》今年9月13日刚刚获得了艾美奖,还获得了奥斯卡的短提名。吴皓拥有堪称传奇的经历,他毕业于中科大生物系,后去美国留学拿到生物学硕士学位,又去读了MBA,毕业后在硅谷进入互联网行业,做到高管,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半路出家拍纪录片,而这一切的缘起,要回到他的高中时期…… 时间轴 00:00 对咖啡和拍电影上瘾 00:57 《76天》获艾美奖(9月13日),也获得了奥斯卡的短提名 07:39 中科大生物学霸·硅谷互联网公司高管· 08:33 小时候学习好,成了理科生,但内心藏着一个文艺梦 09:26 在硅谷工作时,认识了一帮电影人 10:42 2005年开始拍了两年纪录片,因政治原因再次回到互联网行业 11:08 在阿里两年后加入 Tripadvisor 并创建中国分公司,2011年辞职,全职拍片 16:49 回到30多年前在成都的高中生活,那是今天一切的起点 25:22 走上电影人这条路——这是一条比做互联网高管更为艰难的路 35:53 50岁的人,20岁的心 37:23 VLOG是更好地开始纪录片创作的方式 40:47 想回到电影学院去深造 48:10 从热爱到上瘾,拍电影如同喝咖啡 51:41 谢谢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吴皓 电影(纪录片)导演,作品《76天》获得了艾美奖(2021年9月13日),还获得了奥斯卡的短提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后去美国留学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又去读了MBA,毕业后在硅谷进入互联网行业做到高管,后来回国任职于阿里巴巴。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半路出家拍纪录片。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Creeping Spiders by Nat Keefe & BeatMower;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52分钟
99+
3年前

人生四十|常河 李梓新

「常河问道」第39期。 今天的嘉宾李梓新是写作平台「三明治」创始人,也是播客「三明治电台」和「新气集ThinkAge」的主播。十八年前,李梓新和主播常河同一天到达上海,并先后加入刚刚创刊的《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前身)。今天两位都是四十多岁的老朋友一起聊了聊人生四十的种种,以及“我们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什么”的问题,希望能轻松陪伴你一小时。 时间轴 00:00 送别一位40岁的好友,我悲从心起 01:48 十八年前我们同一天到达上海 04:46 孩子,家庭,事业 10:19 四十岁,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18:59 每个人都能写点儿什么,也应该写点儿 28:49 写下自己的历史,与自己和解 36:06 生命有限,我们能留下点儿什么在这世上? 44:04 小城青年的童年 50:35 从文字中了解外面的世界 57:56 我与潮汕文化 1:08:24 人生四十,什么更重要? 1:10:39 谢谢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李梓新 写作平台「三明治」创始人;播客「三明治电台」和「新气集ThinkAge」的主播;曾任职《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前身)。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A Quiet Thought by Wayne Jones;A Night Alone by TrackTribe;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71分钟
1k+
3年前

OffRoad 孙保罗:从调查记者到乐队主唱|常河问道

「常河问道」第38期。 今天的嘉宾孙保罗曾经是《南方周末》的调查记者,后来相继担任过传媒高管、科技公司董事长,现在是行吟歌手、OffRoad 乐队主唱,偏民谣和摇滚风格。 今天我们将聊聊孙保罗做调查记者时的故事,以及他如何发现他的“隐藏的才华”。 回到他的小时候,首次从收音机里收到来自澳大利亚的短波电台的音乐节目,听到邓丽君的歌受到震撼。从《千言万语》开始,孙保罗小学时成了最会唱邓丽君的歌的小孩。 离开传媒及企业高管职业后,孙保罗找回了他的“隐藏的才华”,成立了 OffRoad 乐队,正式成为了一个行吟歌手。 在今天的聊天中,除了精彩的故事,孙保罗还即兴弹唱了五首他的原创歌曲,希望能轻松陪伴你一小时。 时间轴 00:00 吉他弹唱《细语吟》(连续片断1) 00:58 调查记者,行吟歌手 03:31 吉他弹唱《细语吟》(连续片断2) 04:11 在《南方周末》做调查记者的日子:侠义的浪漫 19:20 吉他弹唱《这一刻》 27:03 隐藏的才华:小学时代的听歌和唱歌岁月 36:49 吉他弹唱《千言万语》片断 37:58 邓丽君带来的震撼:从小学到大学对音乐的热爱 46:48 吉他弹唱《斑驳》(连续片断1) 48:04 爱上泰戈尔:小学时写的诗被高中的哥哥拿去追女生 51:21 吉他弹唱《雪花》(片断) 53:14 《雪国》《伊豆的歌女》《彼岸》;与对面火车上的女孩用眼神相爱 1:00:20 吉他弹唱《斑驳》(连续片断2) 1:01:28 放下传媒人和企业家的职业,成为行吟歌手,成立 OffRoad 乐队 1:15:12 吉他弹唱《斑驳》(连续片断3) 1:17:19 人生与歌 1:22:41 吉他弹唱《风在发端》 1:26:47 吉他弹唱《细语吟》 1:29:50 谢谢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孙保罗 行吟歌手,OffRoad 乐队主唱。前《南方周末》调查记者,成为专职歌手之前还曾担任过传媒高管和科技公司董事长。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细语吟》《这一刻》《斑驳》《雪花》《风在发端》词曲、弹唱:孙保罗;《千言万语》词:尔英,曲:左宏元,弹唱:孙保罗,原唱:邓丽君;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90分钟
99+
3年前

导演周敏:我的十年美国路与华人的百年生存史|常河问道

「常河问道」第37期。 今天的嘉宾周敏是一位活跃在旧金山湾区的记者和纪录片导演。十年前她放弃国内传媒高管的安稳日子,带着10岁的女儿赴美留学。从伯克利的访问学者到纪录片导演,周敏在美国的十年间,拍了七部纪录片,其中有五部讲述150多年来华人在美国的生存历史。在新冠疫情之下,美国华人兴起了反仇恨反歧视的运动,周敏也为此付出了她的一分心血和努力。希望我们的节目能轻松陪伴你一小时。 时间轴 00:00 2011年8月4日,我带着10岁女儿和两个箱子飞抵美国 00:45 2021年8月,我刚刚开车跨越四个州4000多公里,继续探访华人的足迹 02:25 十年前为何放弃传媒高管的安稳日子,带着女儿赴美留学 11:00 从留学到留下,开始我的十年美国路 14:28 从《香槟照片》到《黑色道钉》:被美国社会忽略的太平洋铁路主力建设者——华工 26:07 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与1882年的排华法案:华人劳工血泪史 35:27 5分钟和50年,华人从卑微到发声 45:11 拍了7部纪录片,看150多年来华人在美国的生存 52:36 歧视仍普遍存在,但华人在觉醒 54:24 Hate Is A Virus——华人反歧视运动主题曲(节选) 1:04:01 150多年的卑微,华人的觉醒之路才刚刚开始 1:06:44 Hate Is A Virus——华人反歧视运动主题曲(节选) 1:07:48 谢谢你的收听,这里是「常河问道」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周敏 周敏(Susan Zhou)是一位活跃在旧金山湾区的记者、电影人,她的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奖。目前在北美最大的华文公益电视媒体优视频道工作。 周敏一直专注于美国华人历史的研究,已经制作了五部反映华人历史的纪录片,其中包括反映1860年代来自中国的工人修筑第一条美洲大铁路历史的系列纪录短片《筑路者三部曲》(包括《穿越唐纳峰》、巜铁路尽头》、《幸运之地》三部短纪录片)。她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回家》曾被第五届硅谷亚太电影节选为开幕式展映影片。长纪录片《阿希兰之旅》曾获得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短纪录片类银奖。她也是纪录片《黑色道钉》的导演,以及反映二战华裔老兵的纪录片《战争与回忆:参加二战中缅印战区的华裔士兵们》的联合导演之一。 周敏曾在中国大陆从事新闻工作。2011年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录取为访问学者,这是她的生活和记者生涯的转折点。 特别说明 本期有播出两段华人反歧视运动主题曲《Hate Is A Virus》(仇恨是病毒)的节选,该曲词曲作者尤静波;英译于元元;主唱李云飞、王静、甘路;MV导演周敏。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Hate Is A Virus by 尤静波; Angel’s Dream by Aakash Gandhi;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制作人:苗不准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8分钟
99+
3年前

JustPod 杨一:四岁立志做传媒,后来做了电视又做播客|常河问道

「常河问道」第36期。 今天的嘉宾杨一是著名播客《忽左忽右》和《去现场》的主理人,也是播客服务机构 JustPod 的共同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我们将聊聊他的成长经历,聊聊他从四岁开始的传媒梦,聊聊他从电视人转型为播客主播和创业者的故事,希望能轻松陪伴你一小时。 时间轴 00:00 (highlight) 00:43 开始 01:58 受外公的影响,四岁立志做传媒 07:56 外公教给我:敢上舞台,就要勇于表现 08:31 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里曾经自由飞翔的思想 20:30 进了电视台,实现四岁时开始的梦想 27:31 从《杨一电台》到《忽左忽右》 34:44 为什么做电视的人创业没做视频而是做了播客 41:46 与合伙人程衍樑 45:26 下一步计划;PodFest China 50:02 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家庭 1:08:45 尾声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杨一 播客服务机构 JustPod 共同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播客《忽左忽右》《去现场》主理,播客行业媒体《播客一下》主编,并组织首个中国播客行业线下品牌"PodFest China"。此前供职于第一财经电视,担任责任编辑。 制作人:苗不准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Almost August by Dan Lebowitz;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9分钟
2k+
3年前

《当下频道》Lucia:创业源于我的两次自我救赎|常河问道

「常河问道」第35期。 今天的嘉宾是视频媒体「当下频道」创始人 Lucia,Lucia 曾在美国和加拿大留学,毕业后进入著名的咨询公司德勤,今天我们将一起聊聊她在美国留学及创立「当下频道」的故事,并分享我们对视频、音频等新兴媒体的看法和实践。希望能轻松陪伴你一小时。 时间轴 00:00 (highlight) 01:10 开始 02:07 平台 VS 个人:谁更能帮助你成长 07:19 在美国留学时第一次自我救赎:Youtube 陪我度过艰难时期 17:16 在美国陪读时第二次自我救赎:成为短视频创作和创业者 26:44 Youtube、Tiktok(抖音)、播客及其它 36:14 度过创业中最困难的时期 48:51 我们是如何“恰饭”的 1:02:45 与内容创业者共勉 1:04:01 尾声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Lucia 视频媒体「当下频道」创始人,曾在美国和加拿大留学,毕业后进入著名的咨询公司德勤,后辞职创立「当下频道」。 制作人:苗不准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Don't Ya Bite Now by Dan Lebowitz;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5分钟
1k+
3年前

胖胡斐:离开阿里之后|常河问道

「常河问道」第34期。今天的嘉宾是著名创业者胖胡斐(李研珠),他曾是淘宝的第162号员工,后来离开阿里,成为蘑菇街的联合创始人,后来再次创业,是「卖好车」的创始人及CEO。 今天我们主要聊聊胖胡斐离开阿里之后的创业经历和心路历程,希望能轻松陪伴你一小时。 本期节目在小宇宙录音棚录制,感谢小宇宙的支持。 时间轴 00:00 (highlight) 01:05 开始 03:40 离开阿里之后,创业维艰 10:55 错把平台的能力当成自己的能力 27:50 应届生应该先去大厂还是小厂 31:30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擅长的事 37:05 阿里教会我的 43:06 使命和愿景很重要 49:00 互联网经济——炒概念的和干实事的 1:02:24 创业最艰难的是什么 1:07:02 尾声 主播:常河 资深媒体人,篝火故事创始人,澎湃新闻前副总编,梨视频前副总裁。 嘉宾:胖胡斐(李研珠) 卖好车创始人及CEO,前蘑菇街联合创始人,2005年加入阿里巴巴,是淘宝的第162号员工。 制作人:苗不准 后期制作:张小洋 音乐:Batuque Bom by Quincas Moreira; Hovering Thoughts by Spence UI设计:五彩斑斓的黑 联合制作:迷路学研社;篝火故事 出品:迷路学研社 关于「常河问道」 这是一档学习和探索型的节目,由迷路学研社和篝火故事联合制作。 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社会更新,我们寻找那些能快速自我迭代的实践者,和那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的创造者,和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和分享。 「常河问道」会通过音频、视频、直播、课程、线下活动,以及更多创新的方式,与你,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68分钟
2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