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81|生活很乱,我很淡

本期节目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日常的深处》作者王小伟来聊聊我们深裹在技术之下的日常生活。 【嘉宾】 王小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技伦理学 【你将会听到】 15:20 所有付诸尝试的乌托邦所带来的灾难都超过了收益,除了科技乌托邦 18:50 科技解决主义的逻辑陷阱 21:30 世界变成了一个大工厂,生活成为了单向度的 23:40 为何倦怠?只有肯定性是被允许的 28:18 思想实验:碳基生物不自觉的低自尊 30:40 思想活动是下场雨,不管往哪游 33:28 技术思维垄断了我们的生活 35:54 好生活在哪不知道,但当下的生活肯定是糟糕的 36:40 能把握的日常是一件自尊活动 38:20 将陌生化为熟悉,增加生活的褶皱 44:08 消费主义式的断舍离投射了硕大无比的自我 48:05 搞钱成了当代生活的第一性原理 56:07 从《周处除三害》看灵修产业的悖论 62:08 对无所事事感到愧疚 65:45 芒福德:所有技术的本质都是生命技术 72:30 向播客深处寻找倍速的宁静 【会员计划】 登陆爱发电,搜索咸柠七,每月7元,付费会员将获得如下权益: -参加线下聚会,获得周边纪念品 -受邀参与播客录制,成为创作团队成员 -获得每月的会员通讯,收听每周的额外放送 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和我一起为优质内容争取更多空间吧!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椅子乐团 The Chairs - Rollin' On & 日常的镜头

83分钟
21k+
1年前

vol.180|陈其钢:始终坚持说不,我就变成了我

本期节目是在上音歌剧院与陈其钢老师的对谈录音。陈其钢近年来在乡下独居,养病,办学,写就这部力透纸背的回忆录《悲喜同源》(三联书店,2023年9月),一个孤独、纯洁、真挚灵魂的喃喃低语,一部共和国同代人悲欣交集的壮阔史诗。唯乐不可以为伪,声音的缘分多么奇妙啊!我因为音乐仰慕陈老师,陈老师因为播客认识了我,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 【嘉宾】 陈其钢 作曲家 【你将会听到】 06:17 陈其钢听咸柠七的感受 13:28 无欲则刚,方可守住一颗心 17:15 从小就知道自己资质平平,坚决不信溢美之词 20:38 坚持自我对于99.9%的人就是没可能 27:12 身份的焦虑要还原到人和人的关系 32:29 现在的教育陈腐、平庸、压抑 38:24 2008年的风气一去不返 45:00 艺术不可教,所有成系统的都不是艺术 49:05 奥运会的“顶牛”经历 52:45 歌功颂德的作品没有一件能留下来 55:30 人生是大梦一场,但要尽力过好偶然 60:10 无关潮流,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63:50 集体的风格而没有风格 68:17 实际上既没有感觉也没有技术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陈其钢-我和你&逝去的时光 【会员计划】 登陆爱发电,搜索咸柠七,每月7元,付费会员将获得如下权益: -参加线下聚会,获得周边纪念品 -受邀参与播客录制,成为创作团队成员 -获得每月的会员通讯,收听每周的额外放送 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和我一起为优质内容争取更多空间吧!

104分钟
11k+
1年前

vol.179|锐评各大内容平台,2024做自媒体还能赚钱吗?

久违,归来。聊聊各大平台和内容创作者。内容创作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话题成员】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播客:我有一个朋友 老蒋巨靠谱 B站知识区up主 播客:不蒋道李 【会员计划】 登陆爱发电,搜索咸柠七,每月7元,付费会员将获得如下权益: -参加线下聚会,获得周边纪念品 -受邀参与播客录制,成为创作团队成员 -获得每月的会员通讯,收听每周的额外放送 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和我一起为优质内容争取更多空间吧! 【内容简介】 02:33 2023是创作者经济的寒冬 06:51 自媒体差异化竞争已经快卷到头了 09:55 议价中逐渐丧失的话语权 13:10 个人IP能走上品牌化的道路吗 16:20 网红明星化的两个案例:董宇辉与李佳琦 20:30 直播带货的利益生态健康吗 24:30 消费场景的全面内容化:强信任与专业化 30:10 自媒体赚钱方式的四个象限 35:30 为了生意做内容的效率>把内容做成生意的效率 38:30 B站的商业化困境 41:20 经济下行周期的消费偏好 54:20 知识IP走向团队化的困难 58:20 跑通商业逻辑要求简化战略&复杂战术 64:30 割韭菜是个技术门槛很高的事 67:30 小红书的功能性内容与变现门槛 73:10 从兴趣社区向内容分发平台转型 78:30 图片媒介与视频媒介的偏向 85:30 情感极化与匿名攻击 90:01 B站适合安心做个小众社区,小红书还可以往大众化方向再挣扎一下 92:30 视频号会带来哪些新机遇 102:05 坐小孩儿那桌:豆瓣、知乎、微博 104:20 势单力薄的豆瓣死于过度社交 111:20 战略空洞的知乎沦为了故事会 115:20 ChatGPT将彻底改变信息聚合的生态 118:40 七嘴八舌的微博已成为过路费平台 123:30 内容流量与商业逻辑的纠缠史 128:25 清流的中文播客:挺住意味着一切 142:09 被短视频格式化的大脑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满江-归来

152分钟
25k+
1年前

vol.177|FlowLab x跳海酒馆:创业是愤怒与虚无的中间道路

【活动招募】 【内容介绍】 过去三年,跳海成为酒吧行业一枝独秀的存在。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八个城市开出十几家门店,借助强大的品牌势能,跳海总能快速人气爆满,靠现金流即可支撑营收。这种扩张还在继续,以至于我做节目的速度还赶不上他们开店的速度。 在旁观者眼中,跳海是自由、开放、好玩的酒馆,二狗却说,跳海的底色是一代人的绝望。 他本科学法律,有社会理想,关心公共生活,曾休学去长途骑行,几番创业,琢磨透了先有人、再有群、再有商业的逻辑。因为”不喜欢命在别人手里的感觉”,跳海团队坚持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成长。他说,世界在下沉,我们要建造。 我大概去过 10家跳海,多数时候热眼旁观,诚如斯言,世界上所有玩法中,跟人玩才最好玩,尤其是城里那些游荡的、年轻的、甚至浑然不自觉的自由主义者。 *FlowLab福楼社会创新工坊是围绕教育、传播、城市研究、商业人文形成的跨学科内容社群,以创造爱与智流动的情志共同体为宗旨,汇聚一批年轻的思想者和建设者。更多内容与活动敬请期待。 【嘉宾】 梁优 跳海酒馆创始人,江湖人称二狗 【你将会听到】 10:05 从家庭酒馆干起的生意 13:45 精酿的魅力在于没有绝对标准 18:02 跳海的底色是一代人的绝望 24:30 不只贩卖酒精,而是一个愉快的夜晚和身边的人 28:30 酒馆在城市空间层面的表达 31:30 亚逼青年“在路上”的分歧 39:05 用坦诚和父辈和解,用建设性去面对世界 43:05 2008年是两代人的分水岭 46:58 回应时代困惑的路径:思考VS行动 52:04 创业是愤怒和虚无的中间道路 56:30 门店空间玩出新花样:绿色蔷薇与新青年剧团 60:30 真正的精英是价值自洽的人 63:14 五四、改开以来中国青年的上升通路还有什么 67:17 面对面交流语境的情感浓度 69:14 酒馆承担起学校和书店的功能 74:15 不对抗也不合作,与壮烈保持距离 78:00 数据主义之下人文主义最后的荣光 81:15 改变生活先从改用左手开门开始 89:15 每个人至少能扛一晚旗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李志-下雨 特别鸣谢 Mable、王海丞

94分钟
9k+
1年前

vol.176|我们离正义还有多远?

【活动招募】 12月 16 日下午 2 点到 5 点,我和 Steve 将带领 10 位朋友一起游览艺仓美术馆,以群展“迷雾幻屿”为线索,展开“何以为家:关于身份认同的思考”的工作坊。该项目重在体验和社交,对参与度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要求,成员会定期组织文化沙龙,欢迎有能力、感兴趣的听友参加。本次活动价格 498 元,含展览票、导览服务、艺术画册。名额有限,报名请加微信 18621756595 。期待年末在美术馆共度惬意下午! 【导语】 本期节目与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陈碧老师讨论社交媒体语境下的法治与正义。陈老师的研究领域为侦查学、证据学,她长期活跃于公共领域,针对热点法律案件和社会事件提供独到、理性而不失温度的意见。我们从当下的舆论环境出发,讨论了法律和法律从业者在公共生活中的价值。 澎湃“法治的细节”专栏争先也争滔滔不绝,可算是我追更最久的媒体栏目之一了(主要其他更久的都没活过寒冬)。从大二在澎湃实习时就看,工作了更是当成公共写作的标杆来学习,后来联系采访也没少麻烦法大的诸位老师。 他们在青椒时期搞读书会,争论观点也抱团取暖,一起走到了今天,这些文章已成空谷足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陈碧、赵宏、罗翔三位老师都出了新书,既是正义的回响,也是理想的倒影,可喜可贺。 一滴水如何能不干涸?在汇入大海之前,遇见另一滴水。 【嘉宾】 陈碧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著有《正义的回响》 【你将会听到】 08:04 在下沉市场普法 13:30 法学训练怎么看待争议 18:30 流量平台推着人马上表态 25:25 收买妇女儿童量刑的学术之争 32:15 破除精神偶像的完美滤镜 36:33 有同仁才能坚持难且正确之事 42:30 法治只是一种不那么坏的制度 46:30 法律不应该是冰冷的,更不应该和道德隔绝开 48:30 息诉传统与枫桥经验 51:30 专业人士没有出气需要,更容易找到协商空间 56:15 律师的情绪表演与自我觉知 58:20 不再会简单爱也不再会简单恨 60:21 理想主义必然走向现实主义 63:15 普法没有尽头 68:15 “我是那个受过训练的人” 70:15 正义是天理,人皆有之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五条人 - 世界的理想

75分钟
6k+
1年前

vol.175|谈诺奖得主约恩·福瑟: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的事了

本期节目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田水和赵媚阳聊聊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2月7日,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在瑞典学院发表获奖演讲。他在演讲中针对授奖词所说的“言说不可言说之物”做出了具体阐释:福瑟独一无二的文体来自他从内心孤独角落发出的持续书写,而他试图借此“夺回”他在朗读恐惧中丧失的“无声的语言”。不仅如此,他还确认了文学为他带来的幸福感:它能对抗孤独,带来陪伴,甚至能拯救生命。 挪威诗人奥拉夫·H. 豪格(Olav H. Hauge)曾把写作行为比喻成小孩子在森林里用树叶搭建小屋,然后爬进小屋、点燃蜡烛,坐在黑暗秋夜里并感到安全。每个追求生命意义的人都或多或少被自己所爱之事拯救,希望我们都能守好自己的“秋日小屋”,继续拯救自己,也拯救更多的人。 【嘉宾】 田水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监制 《一个夏日》中文版主演 赵媚阳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人 《一个夏日》中文版制作人 【你将会听到】 13:17 暗流涌动的情感更契合东方禅意 17:20 你所在的,永远不是你想要的 21:20 迂回逼近不可言说之物 26:30 分别那天他为什么要把衬衫叠得那么整齐 30:23 大海指向未知与死亡,通过催眠唤起回忆 32:56 经历疫情,我们更理解福瑟了 35:15 挪威的气质:氤氲、阴郁、孤独 40:14 在剧场睡着是幸福的 45:15 面对无法逾越的现实,变得沉着和静默 49:15 裂缝中间看见光的平静 50:14 彩蛋:田水饰演《一个夏日》中的年老女人 57:44 “福瑟笔下的角色是最难演的之一” 64:45 翻译之后损失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68:03 为什么偏爱话剧小剧场 71:30 莎拉·凯恩先锋剧作《4.48 精神崩溃》 76:43 小剧场是生活实验的小马达 82:12 小说和戏剧是可能性的艺术,不能搞三观审查 84:22 还有什么比生活继续下去更重要的事情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Philip Glass —Víkingur Ólafsson

102分钟
9k+
1年前

vol.174|真诚,歌手最基本的道德

本期节目和热红酒乐队的主唱笛笛把酒夜话,既聊技术,也聊情怀,既谈生存,也谈梦想。人类学背景的她长期关注跨文化交流,我好奇她的歌声怎么表达关怀,表达了什么样的关怀。2021年在深圳,两位来自耶鲁大学的音乐人组成了Glintwine (热红酒)乐队。主唱笛笛毕业于耶鲁大学东亚研究所,曾是耶鲁大学清唱团成员;吉他手濮小博毕业于柯蒂斯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以艺术歌曲、世界音乐等曲风为听众所熟知。唯乐不可以为伪,希望我们都能在真诚的环境里感受音乐的魅力。 【嘉宾】 笛笛 热红酒乐队主唱 耶鲁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 微信公众号:在路上的笛笛 【你将会听到】 06:00 终于,还是把爱好变了成工作 13:30 用爱好养爱好,不要用爱好养生活 15:30 新生乐队的生存现状 17:30 金曲都是在最痛苦的时候写的 20:00 学唱歌是疗愈的体力活 25:30 格鲁吉亚的复音合唱 26:43 呼愁与跨文化的悲鸣 29:30 游历与歌唱,音乐与人类学的结合 33:30 高加索小国的生存法则 38:30 学外语就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 40:30 后疫情时代的信息差严重 43:30 伊斯兰世界的改革开放 47:30 精英视角是一种去情感化的叙事 55:30 深圳的文化氛围:落地为先,深度有限 61:01 世界民谣与艺术歌曲 70:30 资源置换,白嫖的另一个名字 78:24 醉乡民谣,过残缺但有梦的生活 85:20 合作伙伴可以完全不熟吗 90:30 歌唱肯定是情感先于技术 101:46 音乐是时代心灵的一部分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热红酒乐队— WADE IN THE WATER &遗忘的乐园

108分钟
7k+
1年前

vol.171|艺术一直被伤害,也不差这两年了

本月的上海属于艺术,尽管气温从夏天跌到冬天只用了三天,但依然湮灭不了气氛组们对艺术的热情。整周奔波于各大展馆和艺术博览会之间,我恍然领悟搞艺术和欣赏艺术都是体力活。不幸的是认知领先肌体太多,在意识累的时候就已经病倒了(解释了为什么上周没有更新)。 本期嘉宾王楠浸淫艺术圈数年,身边尽是艺术圈内人,她举重若轻的坦然让我放松下来,把之前在艺术大咖面前不敢提的问题一股脑甩给她,便有了这期纵论江湖豪杰的节目,戏谑与玩笑背后是她崇敬艺术、渴望真实的内心。 如果说搞当代艺术是痛苦的徒劳,谁能持续徒劳谁就是幸福的。 【嘉宾】 王楠 资深艺术品经纪人 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美楠子啊 【你将会听到】 04:45 为什么艺术圈有人不说人话 11:20 90 后藏家在倒逼艺术圈变革 14:18 商业层面艺术家的成长之路 21:50 当代艺术不应该奔着赚大钱去 28:09 艺术家在训练自己和感受打交道 32:29 80 年代的艺术更生猛和多元 38:40 追赶时髦是一种危险 41:36 潮流艺术算不算艺术 49:11 艺术的三种属性:投资、社交、审美 53:15 成为艺术史的浪花也值得骄傲 60:14 大部分有钱人都过得不开心 64:30 独立女性的心得:做自己,讲道理 68:40 艺术圈的混子是怎么产生的 71:23 艺术一直被伤害,也不差这两年了 74:15 搞艺术是徒劳的痛苦 77:10 艺术家会吞噬周围的亲友 86:46艺术世界中的性别议题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陶喆-讨厌红楼梦

95分钟
6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