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伯樵聊影视:正剧导演偶有托物言志,大院文化如同吸血鬼文化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 伯樵,作家、译者、影迷(微博@伯樵 ) 【时间轴】 [05:14]《聂隐娘》的飞刀和大觉寺的柱子 [08:01]《天国王朝》中戴面具的鲍德温四世如同住在福建土楼里的花木兰 [15:57]李翰祥请朱家缙做电影顾问的往事 [17:20]康熙与乾隆是两个文化属性差距明显的皇帝 [24:04]陈宝国饰演的嘉靖帝和刘宝瑞相声里的乾隆爷 [28:59]越是戏谑的电影表达严肃历史时越安全 [35:35]《雍正王朝》与《汉武大帝》都寄托了导演胡玫个人的“托物言志” [45:12]世纪之交的三组文本:《荆轲刺秦王》《秦颂》《英雄》 [52:06]从影视圈走出的大院文化很像吸血鬼文化 [53:05]杨德昌与姜文的文本对照 [57:35]做为音乐拼接爱好者的姜文 [01:03:09]影迷型导演的阅片量往往让人望尘莫及 [01:07:43]关于库布里克的几个段子 [01:12:15]王家卫在纽约移动影像博物馆的演讲 【音乐】 Sarabande End Titles (Goerg Friedrich Handel) - Leonard Rosenman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 牯岭街少年合唱团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 、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77分钟
13k+
4年前

往期回顾|15 陆大鹏谈当代德奥君主复辟运动

20世纪是王朝覆灭的世纪,欧洲大陆的帝国竞相崩溃,而他们的王室也随之失去尊荣。但仍有不少政治活动家,至今仍认为君主制是解决宪政民主国家难题的良药,他们甚至付诸实践、组织党派。本期《忽左忽右》,译者陆大鹏为大家带来有关欧洲贵族与君主复辟运动的现状。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微博@杨一1) 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豆瓣ID:BBpanda ) 陆大鹏,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外文译者。代表译作“地中海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微博@陆大鹏Hans ) 【时间轴】 [04:44]英国的爵位系统比法德等欧陆国家的爵位系统简单很多 [12:11]近代欧洲涌现了一大批勤奋自律的帝王 [16:46]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的权力远没有后人以为的那么大 [17:57]最喜欢接近新闻媒体的皇帝,「德国的川普」 [19:51]与传统普鲁士容克贵族的矛盾让威廉二世失去政治支持 [22:24]1918年的威廉二世做出了最坏的选择 [24:00]德国保皇党从利用纳粹走向反抗纳粹 [26:50]君主复辟运动在今天的欧洲国家依然存在 [28:58]奥地利共和国政府完全禁止使用贵族头衔 [38:51]《音乐之声》与奥地利的保皇运动 [40:27]奥托·哈布斯堡曾希望二战后重建统一的中欧帝国 [42:16]奥地利今天的君主主义者们居然是左派 [46:52]帝国时代的多民族共处与今天的多元社会 [47:02]如何看待哈布斯堡,与如何看待「新清史」史观 [48:29]民族主义在中欧大爆发是1918年以后的事 [49:40]奥地利和俄罗斯都开始重新评价末代皇室 [53:35]《罗曼诺夫皇朝》就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家史 [01:07:26]英美学者更善于介入传播,德奥学术界相对封闭 [01:09:21]中国的严肃通俗历史写作正在兴起 【音乐】 "Promenade I"(Wiener Philharmoniker (Orchestra)·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2016·Deutsche Grammophon) "If You Were the Only Girl in the World"(Alfie Boe·Downton Abbey: Original Music from the Television Series·2011·Decca Records)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 、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74分钟
10k+
4年前

106 与高林漫谈19世纪法国文学兴衰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高林,「青年维也纳」主笔、《皇帝圆舞曲》作者 【时间轴】 [05:15]今天的法国文学正在中文读者中走向边缘化? [07:09]普鲁斯特和艾吕雅就像活在不同世纪 [13:10]“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这句话的由来 [16:13]夏多布里昂和龚古尔兄弟的寿命问题 [19:50]保王派作家群体和法国右翼思潮的源头 [22:37]法国浪漫派就像中国的士大夫阶层 [29:08]路易十八决定用文学和艺术重建波旁王朝与人民的联系 [34:39]维克多·雨果早年是波旁王朝御用的主旋律作家 [36:31]雨果是如何从御用文人变成“法兰西的良心”的 [41:17]现实主义真的和浪漫派对立吗?以巴尔扎克为例 [52:17]1848年欧洲革命对不同代际人群的意义不一样 [53:10]19世纪真正的两大文艺阵营是浪漫派和唯美派 [56:43]专业化成为19世纪下半叶的主旋律,文学也一样 [59:03]唯美主义的例外之地:维也纳 [01:08:59]“总体艺术”的提出与弥合社会矛盾的妄想 [01:15:12]世纪末的双子星(巴黎和维也纳)为何结局不同 【音乐】 No.1 Sinfonia - Georg Solti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Le balafré - Thomas Fersen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83分钟
24k+
4年前

105 四行仓库其实就是缩小版的中国抗战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谌旭彬 【时间轴】 [05:28] 淞沪会战爆发的内在逻辑与愿望落空 [13:28] 双方不断添油与思维定势僵局的形成 [16:36] 将日军「自北向南」引至「自东向西」是既有战略还是事后总结? [18:44] 动态的战争过程中,四行仓库被高层注意到 [22:35] 抗战的整体思路就是「中日战争国际化」 [25:39] 1940年逼宫会议与中国内部的联德思潮 [30:55] 中国的抗日战争从枪炮战场转入外交战场 [32:50] 四行守军的孤军营时期更艰难,也更关键 [40:06] 把四行保卫战解读为「卖惨」太过轻佻 [42:26] 抗战中的日军对华误判 [51:49] 刘湘与整合西南军政建设大后方之方略 [01:00:28] 抗战爆发后,蒋对地方派的军事优势土崩瓦解 [01:07:11] 北伐、抗战与中国在20世纪的触底反弹 [01:13:31] 八百壮士成员朱胜忠的故事 【音乐】 片头曲:花样的年华 - 周璇 片尾曲:歌八百壮士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歌舞团合唱队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78分钟
19k+
4年前

104 帝业与谋士:从布热津斯基聊美国对外政策诸智囊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豆瓣ID:BBpanda) 【时间轴】 [03:49]布热津斯基与亨利·基辛格并为一时瑜亮 [07:02]作为波兰“政二代”的布热津斯基 [09:41]吉米·卡特的今昔形象差距非常大 [13:52]今年是毕苏斯基华沙之战100周年纪念 [18:35]1968大选,哈佛校友之间的第一次交锋 [24:37]富布莱特听证会与六十年代的美国对华和解思潮 [28:23]基辛格长袖善舞,布热津斯基更敢正面刚 [31:50]苏联高官对布热津斯基作品的看法 [35:34]洛克菲勒家族的政治诅咒 [36:40]三边委员会的建立与美国政客的EMBA [40:20]布热津斯基对卡特时代政策的直接影响有哪些 [43:53]被低估的卡特与被高估的里根 [47:49]比古巴导弹危机更危险的1983年危机 【音乐】 片头曲:Tattletale Eyes - George Jones / Tammy Wynette 片尾曲:The End of the World - Sharon Van Etten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滑轮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蜻蜓FM和荔枝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54分钟
17k+
4年前

102 刘寄奴与中国中世纪的北伐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李硕 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 【时间轴】 [08:1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南宋人眼里的南朝 [10:10] 刘裕的军事成就在晋末南北朝时代无人出其右 [15:08] 桓温的北伐缺乏决心 [19:20] 刘裕与凯撒在政治环境中的相似之处 [22:01] 天师道叛乱和东晋的内战与外战 [27:20] 骑兵劣势下的南方军事反击模式 [31:28] 刘裕与岳飞获得的后世评价差距很大 [35:40] 南朝的军人联合体与北朝关陇军事集团之比较 [41:50] 明代王夫之对刘裕的指责 [45:12] 为辛弃疾的热血故事祛魅 [48:20] 军事天才刘裕与战争狂人拓跋焘之比较 [56:40] 为刘裕没有像凯撒一样留下《南燕战记》、《后秦战记》、《长江内战记》而惋惜 【音乐】 富贵晴美 - 関ヶ原 メインテーマ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16k+
4年前

往期回顾 | 41 被驱逐的先知

20世纪注定是永垂青史的世纪,各种意义上的“天才”层出不穷,有铁石心肠的赤子、灵魂黝黑的圣人、还有嗜血的理想主义者。托洛茨基则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星,他流浪异国,手无寸铁,光是活着就足以令对手胆寒。本期《忽左忽右》,托洛茨基专家、历史学博士杨阳为我们带来托洛茨基的故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杨阳 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博士(豆瓣:kevinyangmx ) 武博夫(豆瓣:杨浦米特拉) 【时间轴】 [02:15]奈飞上线的俄剧《托洛茨基》令人大呼过瘾 [02:40]《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为“白匪”鸣不平 [03:50]伊萨克·多伊彻的“先知三部曲”展现托洛茨基生平 [05:10]托洛茨基与列宁曾互撕十几年 [06:30]托洛茨基在俄国GM中扮演的角色 [09:15]国际主义者与“不断GM论” [10:00]“托季联盟”的失败 [12:00]“慈父”是优秀的组织者、平庸的思想家 [13:35]陈独秀与托洛茨基之间的真挚交流 [16:50]令“慈父”胆寒的托洛茨基 [22:50]列宁的遗嘱与错失的良机 [26:00]“群众的需求”真的存在吗? [28:20]20世纪是克里斯玛型强人辈出的时代 [29:45]关心托洛茨基理论的仍限于知识分子圈内 [34:20]托洛茨基派别的局限性 [36:05]苏德瓜分波兰间接推动托洛茨基遇刺 [39:05]罗素品评托洛茨基与列宁 【音乐】 片头曲:《过馆人生》- 詹宏达 片尾曲:"Александра" - Песни нашего века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 、Spotify 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FM 、蜻蜓FM和荔枝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47分钟
12k+
4年前

101 与柏林分道扬镳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 马嘉鸿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杨阳 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博士(豆瓣:@kevinyangmx) 【时间轴】 04:56 早期的国际共运在中国的学科发展历史 07:12 对19世纪末时代精神的把握塑造了不同的左翼群体 08:53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及其由来 13:18 议会政治在德、俄两国之间的不同 22:48 德国的理论教父们在俄国逐渐失去尊重 25:14 英剧《鹰之死》对苏共二大分裂的描绘 34:10 杨阳认为《火星报》的分裂本质是气质的分裂 40:36 孟什维克与博什维克的直接分歧 45:52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员? 49:44 罗莎·卢森堡在耶拿大会上被怼 01:13:09 无处安放的罗莎·卢森堡的幽灵 01:17:44 德社党与联共(布)的命运有太多可对比之处 【音乐】 片头曲:Apo Kampous Kai Lagkadia - Maria Dimitriadi / Afroditi Manou 片尾曲:Einheitsfront - Die Bandbreite / Elias Davidsson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 、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 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FM、蜻蜓FM和荔枝收听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82分钟
18k+
4年前

99 后苏联时代的亚洲腹地旅行记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子超,旅行作家,《失落的卫星》作者。 【时间轴】 [02:10]北岛对刘子超的内向感到吃惊 [05:40]降落伞式的报道和霍尔果斯的好奇 [08:15]在乌兹别克误入援交俱乐部 [12:20]中亚人对俄罗斯的爱恨情仇 [15:30]一位下南洋的福建妇女 [18:30]中亚是近代几大帝国的辐射极限 [21:15]玄奘的佛塔和乾隆记功碑 [25:50]梦回费尔干纳的莫卧儿开国之君巴布尔 [27:20]初入谢苗诺夫泡温泉的山谷 [28:45]苏联解体对学者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现场 [30:50]中亚五国的居民对彼此毫无兴趣 [32:40]中亚人在后苏联时代的困境 [38:40]在杜尚别寻觅大军火贩子维克多布特 [40:50]纳扎尔巴耶夫和阿拜的作家梦 [56:00]刘子超对游记文学的畅想 【音乐】 Mohini (Enchantment)(Yo-Yo Ma,NHKスペシャル「新シルクロード2007」激動の大地を行く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Oi DIlo Dil(风潮唱片,国外代理馆-世界音乐图书馆-塔吉克音乐)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 、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分发】恒一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61分钟
17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