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最近有几位网友发布博文称被因在海棠文学城创作的网文而兰州执法部门传唤,“海棠作者”四字很快成为了各社媒平台的热门话题。这期Special节目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在网文以及法律领域都有着多年经验的好朋友箱子,来一起梳理了一下目前的信息、相关法律的知识,并在最后给出了一些我们个人给相关方的小建议。 【聊天的人】 箱子:同人作者,特别厌烦法律行业的前执业律师,现修RPS学和犯罪学博士学位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本期封面图制作:Ponty 【时间轴】 00:00 片头曲:Claude Debussy, Deux Arabesques Classical Remix 00:43 欢迎箱子! 02:52 “海棠文学城”是怎样的一个平台? 04:19 不同网文平台的特点:起点、晋江、老福特(Lofter) 07:02 各网文平台的付费/营利机制 11:34 现行法规对于“实施地”的判定标准 13:48 “传唤”的基本概念 16:48 “传唤”的法定步骤 22:01 现行法规对于涉黄出版物的相关规定 25:52 法典语言的模糊性 27:22 司法解释 28:42 点击量=人次? 30:12 法条中所说的“普通人”如何判定? 30:22 可以用调查问卷论证 37:39 在量刑中,牟利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 38:26 网文平台的打赏是否会被算入牟利金额? 43:50 量刑过重? 50:12 为什么很少听说同人画师遇到类似的事? 50:40 回望“天一案” 53:46 天一的最终陈述 55:49 专业意见vs自我抉择 59:03 给网文作者(包括当事人)的建议 01:08:55 给读者的建议 02:10:33 给想要伸出援手的路人朋友的建议 01:11:37 最后想要告诉当事人的话 01:14:24 片尾曲:Debussy, Clair de Lune
【节目内容】 Max在近些年感到,越来越多的游戏已经不能再吸引他一直打到最终结局了,而这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变了,而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游戏变了(或者说没变)呢?于是本节目请到了重轻老师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 【聊天的人】 重轻:就是重轻。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不详。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本期封面图制作:Ponty 【时间轴】 00:00 片头曲:陈致逸,HOYO-MiX:《原神 Genshin Impact Main Theme》 00:09 欢迎重轻老师! 00:46 以前爱玩游戏的人越来越不玩游戏了 03:27 重轻的第一个猜想:和电子游戏本身的发展有关 04:02 当电子游戏本身已经进入成熟期 07:56 Max明确感知到电子游戏现有模式的极限:《对马岛之鬼》 10:36 当一种文化产品不能靠其本身向受众提供一种奇观,那它就只能通过提供一种cultivation(教养、陶冶、习得)来震撼其受众,类似于喝咖啡或者看小说 11:16 类比电影:《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指环王》《复联1》以及IMAX版《阿凡达》只需要奇观就能让观众折服;《复联4》更多需要你对于漫威的IP的喜爱才行。 17:21 电子游戏在图像技术上固然是比以前更好了,但是玩法(gameplay)设计层面上呢? 21:06 电子游戏发生范式变革的可能性其实是要比电影、电视剧高的。 23:15 讲故事的技艺很古老(经受住了漫长的时间的考验),因而也不会轻易被淘汰 25:25 当电子游戏的技术红利消失,它就需要各种各样的“钩子”来留住受众 29:38 到了2025年,主机玩家是否还能言之凿凿地说,手游/页游玩家真的没见过“好东西”? 32:12 电子游戏的特点/优势在于,它能更有效地满足人类更底层的欲求 39:13 电子游戏常常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 43:36 电子游戏的产值已经超过了电影,但却不太具备电影的“公共性”,这到底是为什么? 46:59 去电影院看电影恰恰是极具公共性的一个场景,而相较而言短剧和电子游戏则是另一侧私人性的一个极端。 53:48 优秀的游戏是否存在?它应该是怎样的? 56:39 不论如何,巴甫洛夫的狗事实上也是快乐的 58:17 所以那些我们所谓游戏里“好”的东西、也即不能被锤炼为“钩子”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59:33 可以与持续运营类游戏相比较的另一个媒介:男频网文 01:02:44 “有不一定好,但是好的都有。” 01:03:00 重轻不能理解,“为醋包饺子”这个形容怎么是贬义? 01:05:30 ZA/UM开除《极乐迪斯科》核心主创事件 01:10:50 主流的商业游戏就是土木工程一般的手艺,“它就是编织一个迷宫,就像所有的商业一样。” 01:11:20 片尾曲:Sea Power,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参考资料】 《魔戒:中土大战》截图: 《对马岛之鬼》截图: 宫崎英高的“魂系”代表作之一《艾尔登法环》截图:
【节目内容】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雾海旅人1.0时期的老朋友杨静,她刚从2025年游戏开发者大会(GDC)归来,跟我们讲了讲这个主要面向开发者的游戏展会为何不可取代。 【聊天的人】 杨静:打游戏 做游戏 回到游戏!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不详。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小海:生活在别处的德克萨斯老父亲。 【时间轴】 00:00:09 欢迎杨静 00:03:37 杨静的播客「回转传送门」 00:04:29 今日话题-游戏开发者大会(GDC) 00:05:07 我们一直没有聊游戏,就是因为我们太想聊游戏了 00:06:32 GDC是一个沙拉碗 00:11:51 与东京电玩展的比较 00:14:02 小海去过的两种展会 00:15:53 游戏开发者是最可爱的人 00:21:52 众生喧哗 00:24:38 “我非常想参与到这种更大的星辰大海里面去!” 00:25:39 这次最好玩的、最enjoy的地方是什么? 00:26:14 GDC评委具体的工作是什么? 00:34:11 独立游戏奖和游戏开发者选择奖 00:35:10 理想主义在闪光 00:39:41 得奖并不能帮助游戏开发者 00:41:31 GDC的“开源精神” 00:46:19 星露谷物语与新自由主义 00:47:05 大富翁的初心 00:49:27 冰封朋克 00:53:17 GDC的行业调查主题——失业 00:59:14 星露谷物语:开发者背后的社群养分 01:06:42 《世界上没有游戏产业》 01:09:52 人人都应该做游戏,像艺术家一样做游戏 01:10:29 游戏叙事这种载体跟其他的媒介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01:16:18 少玩了五块钱 01:16:38 陈星汉的“英雄之旅” 01:18:50 3A大作是不是已经不会用游戏来讲故事了? 01:22:47 游戏叙事要考虑到玩家的参与 01:26:54 《先祖:人类奥德赛》 01:28:04 GDC教育论坛的重要性 01:33:0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网瘾 01:40:04 对话的增加导致了更多的误解 01:42:52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01:45:02 所有东西都可以拿到台面上来 01:47:00 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 01:51:39 线下展会的魅力 01:57:20 因为GDC领养一条狗!
【节目内容】 这期节目我们请到了好朋友波米一起聊了一下圣地巡(táo)礼(piào)这件事!大家分享了去往世界各地那些对我们来说具备纪念意义的场所的经历,而波米更是贡献了最多的第一手的穷游+特种兵旅行的经历! 【聊天的人】 波米:就是波米。 安老师:海淀区某高校研究员,坚信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理解与宽容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不详。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本期封面图制作:Ponty 【时间轴】 00:00 片头曲:藤澤慶昌,《有頂天人生 (TV Size)》 01:00 各种宗教的“朝圣” 05:32 波米是AC米兰球迷吗? 07:19 波米的圣地巡礼#1:第一次圣西罗球场之旅 09:59 物是人非 10:47 正好遇上米兰世博会 12:32 赶在戛纳电影节的采访任务之前 13:42 接着赶之后的威尼斯电影节,然后就是第二次圣西罗观赛之旅 16:57 Max给不看足球的听众的小讲解 19:47 波米没有进行过圣西罗的球场之旅 22:23 安老师的圣地巡礼#1:酋长球场 27:19 安老师的圣地巡礼#2:温布利球场 28:15 波米的温布利球场之旅 29:38 波米对温布利的评价:全世界最能代表足球这项运动的球场 36:44 波米锐评:卖“原味” 37:46 波米的(不算圣地巡礼的)圣地巡礼#2:第一次戛纳电影节之旅 40:32 波米的圣地巡礼#3:戛纳后又去了F1摩纳哥大奖赛 40:39 波米的圣地巡礼#4:紧接着又看了法国网球公开赛,看到了李娜和纳达尔? 42:22 波米教你如何对抗法网赛程的随机性 49:40 Max的圣地巡礼#1:在大英图书馆见到了《大宪章》的原文件 52:07 波米去过天坛吗? 52:39 波米在微博建过的超话 53:58 波米的圣地巡礼#5:希腊的世界遗产之旅 01:03:55 波米的圣地巡礼#6: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AC米兰欧冠夺冠之地 01:03:56 插曲: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欧洲冠军杯主题曲) 01:04:12 波米教你怎么混进关闭的球场 01:07:38 也有翻车的时候:在马德里的中心呼唤救援 01:10:52 波米的圣地巡礼#7:韩国光州 01:25:57 波米没去,但向大家推荐的目的地:文在寅在蔚山开的书店 01:26:21 韩江在首尔开的书店 01:27:01 波米的圣地巡礼#8:李沧东《燃烧》在首尔的取景地之一 01:28:44 浔阳的圣地巡礼#1:京都搜寻伪电气白兰之旅 01:29:00 浔阳的圣地巡礼#2:京阿尼动画取景地之旅 01:29:30 插曲:ASIAN KUNG-FU GENERATION,《荒野を歩け》(《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电影主题曲) 01:33:44 Max的圣地巡礼#2:东京搜寻电气白兰与太宰治之旅 01:36:59 插曲:Mark Bradshaw, Negative Capability 01:37:01 Max的圣地巡礼#3:伦敦约翰·济慈故居之旅 01:41:23 Max的圣地巡礼#4:牛津追寻托尔金之旅 01:41:43 插曲:Enya, May It Be 01:44:53 Max的圣地巡礼#5:波士顿之旅 01:45:09 插曲:Augustana, Boston 01:48:36 波米对于圣地巡礼的划分:前谷歌地图时代,后谷歌地图时代 01:51:17 波米的”赌气“ 01:51:42 波米的圣地巡礼#9:立陶宛维尔纽斯之旅 01:55:38 波米的圣地巡礼#10:斯洛文尼亚悬崖古堡(成龙《龙兄虎弟》的取景地)之旅 02:00:22 波米的圣地巡礼#11:荷兰蹬自行车之旅,充满了意外! 02:05:30 波米的圣地巡礼#12: 2024年欧洲杯环德国追比赛之旅,波米教你怎么找地方存行李 02:11:31 走线大师波米格拉斯哥翻车记 02:13:17 波米颇感遗憾的一次错过 02:14:16 波米替父圣地巡礼:萨拉热窝+第比利斯 02:19:37 波米的圣地巡礼#13:巴黎查理周刊编辑部大楼 02:23:06 京都动画纵火案与查理周刊恐袭案的区别 02:32:04 插曲:John Williams, Star Wars Main Title and the Arrival at Naboo 02:32:05 安老师的圣地巡礼#3:加利福尼亚天行者牧场 02:35:28 旅行、摄影与社交网络 02:41:15 片尾曲:藤澤慶昌,《ケセラセラ (TV Size)》
【节目内容】 随着这部剧的热播,剧中所展现的厌女、非自愿单身者(incel)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聊了聊这些问题的由来和发展,以及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聊天的人】 维司塔:清华哲学学士,英国哲学硕士,译者,读物博主。学习和研究女性主义哲学,愿意和大家共同学习、思考、进步。(微博@维司塔 爱发电@多重视野)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不详。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小海:生活在别处的德克萨斯老父亲 【时间轴】 00:00:27 “Incel”称谓的起源 00:06:48 高额彩礼与婚姻经济负担,性别特权的伪命题 00:07:57 罗马建国神话之一:萨宾妇女 00:15:58 为incel社区辩护者反遭到incel社区网暴 00:20:03 乔丹·皮特森的龙虾理论 00:22:11 算法与科技公司的隐性偏见 00:25:07 冻卵“福利”? 00:39:27 未来是否有希望? 00:45:38 英国的”父亲危机“? 00:51:24 第四集所展现的问题:努力想要做一个更好的父亲,为什么似乎还是不够? 01:02:38 童年甚少经历快乐的父母,能否理解子女所渴望的快乐? 01:14:52 全球各地的男性支持女性权益的运动 01:21:28 Jamie这样的青少年,还有什么能拯救他们的人生?
【节目内容】 Netflix剧集《混沌少年时》一经推出后就在国内外引发热议,每一集精巧的一镜到底的设计与演员们精彩的表演都让观众沉浸其中,而剧集所涉及的种种主题——校园霸凌、男性气质、未成年犯罪、厌女——又让人很难不去思考在现实中这一系列问题的复杂成因。在上期节目里我们将从剧情切入,聊一聊这个故事为何会发生在2020年代的英国,以及我们亲历的中学时代的性别观念与剧集所呈现的有着怎样的异同。 【聊天的人】 维司塔:清华哲学学士,英国哲学硕士,译者,读物博主。学习和研究女性主义哲学,愿意和大家共同学习、思考、进步。(微博@维司塔 爱发电@多重视野)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不详。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小海:生活在别处的德克萨斯老父亲 【时间轴】 00:00:00 片头曲:Aaron May & David Ridley, Alone 00:00:15 和维司塔一起聊聊英剧《混沌少年时》 00:01:29 剧集基本信息 00:03:47 逐集内容概述(内有剧透!) 00:26:29 “这剧怎么这么添堵啊?”by德州老父亲小海 00:27:46 还原案件 00:34:33 关于凯蒂的讨论 00:38:04 凯蒂这个角色是否可信? 00:38:54 凯蒂是什么样的人,都不构成杰米挥刀的理由 00:40:26 对于凯蒂的设计,是否加固了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00:44:55 男性主创应该更加重用女编剧吗? 00:48:40 《混沌少年时》创作灵感 00:49:20 一镜到底是不是很大胆?! 00:53:02 “三一律” 00:58:06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00:58:21 我们能人模狗样地坐在这里,很大程度上就是运气 01:00:32 《网络迷踪》的反面 01:02:18 工党VS保守党 01:03:56 学级崩坏 01:12:04 校服的一体两面 01:24:18 《亢奋》所展现出来的青春令人后怕 01:25:19 中国小城市残酷青春 01:34:40 《混沌少年时》与未成年犯罪 01:39:42 英国teenager 01:41:50 《混沌少年时》的故事发生背景 01:48:38 撒切尔的私有化 01:50:12 下期预告:incel犯罪 01:50:26 片尾曲:Aaron May & David Ridley, Fragile (Sting Cover)
【节目内容】 甲亢哥(IShowSpeed)中国行的最后一站选在了长沙,之后于近日又抵达了蒙古国,在此过程中又发生了许多我们未曾预想到、同时又颇值得说道的事,比如文和友、湖南卫视、甲亢哥背后的MCN公司,以及外蒙古与中国所共有的某种“东亚大陆性”。(Max发誓这是他近期最后一次蹭甲亢哥的热点了) 【聊天的人】 安老师:海淀区某高校研究员,坚信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理解与宽容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如头像所示。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本期封面图制作:Ponty 【时间轴】 00:00 片头曲:《热爱105°C的你》,阿肆 02:01 长沙第一站:岳麓山 03:32 Speed粉色T恤上写的什么? 04:26 长沙行的第一个骂点:粉丝投喂槟榔 06:46 随行翻译没有制止的理由 07:34 保镖小美(吕迪格)的小红书账号:点击链接 08:39 长沙第二站:太平老街 09:20 长沙第三站:茶颜悦色 12:29 中国城市更新与咖啡/茶饮业态 16:56 甲亢哥与荣昌卤鹅哥重聚 17:54 怡春园老戏台演唱《热爱105°C的你》 20:55 贾谊故居,传统乐器表演,投壶游戏 23:26 长沙第四站:文和友 25:54 文和友总经理(网友送诨名“绿衣哥布林”)引发的争议 33:01 长沙的足浴业 33:36 长沙第五站:杜甫江阁 37:55 长沙第六站:国金中心 38:24 长沙第七站:湖南广电见大张伟 41:33 湖南卫视引发的第一个争议 45:13 湖南卫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51:46 本期节目最佳地狱笑话:马栏山和牛栏山、马鞍山是什么关系? 52:29 长沙第八站:长桌宴 52:46 湖南卫视引发的第二个争议 55:32 湖南卫视引发的第三个争议 57:06 卤鹅哥成为拯救这次直播的关键 58:16 卤鹅哥的家乡:重庆荣昌 59:16 雾海吃播:现场试吃荣昌卤鹅 01:03:10 大张伟与Speed的互动 01:05:29 甲亢哥中国行背后的MCN公司 01:09:25 另一个视角:如何在中国堵截Speed,以一位英国视频博主的亲身经历为例:点击链接 01:11:43 离开中国后的第一站:蒙古国乌兰巴托 01:12:14 中国之行的回响 01:13:32 苏赫巴托尔广场 01:14:25 成吉思汗博物馆:到底什么历史能算“我们的”历史? 01:17:26 中国大陆与蒙古国文旅业不一样的地方 01:23:44 思必得汗的诞生 01:24:17 哈达、蒙古、藏传佛教 01:25:38 传统文化的再复兴 01:30:16 “东亚大陆性” 01:33:39 中国很多地区的问题:景点以外、点与点之间没有好的体验 01:37:27 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可能相反:旅游景点之外反而比旅游景点之内更舒适 01:39:52 片尾曲:《阳光彩虹小白马》,大张伟
【节目内容】 从三月底开始,YouTube网红IShowSpeed(中文昵称甲亢哥)来到了中国,并展开了为期多日的直播整活之旅,给那些在中国人尽皆知的城市与风景带来了某种不一样的角度与光晕。本期节目我们就跟随甲亢哥的脚步,与文化产业研究者一起聊一聊他去过的这些地方的文旅经济,以及主播Max非常感兴趣的,有关少林寺、少林功夫的种种迷思。 【聊天的人】 安:海淀区某高校研究员,坚信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理解与宽容 小海:写过新闻,做过翻译,搞过艺术,开过餐厅,卖过半导体,进过核电站。现在正在学习如何做一名骄傲的得克萨斯老父亲。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这期稍微多说了点。 本期封面图制作:Ponty 【时间轴】 00:00 片头曲:《少林,少林》,赵高潮,王炳志,戴建明 02:23 国内旅游业单调的面貌 02:37 Max在北京鼓楼目睹到的一排出片的人 04:57 Speed第一站:上海 09:56 Max展现出了他对于二次元以及偶像的如数家珍 13:53 外滩第二立面 15:50 “有机的改造更新” 21:03 小海是怎么知道Speed这个人的 24:50 第二站:北京 25:07 为什么现在故宫买票这么难 33:34 从东华门开始故宫直播的讲究 37:17 第三站:少林寺 37:36 少林寺可以分成三个概念 41:00 第四站:成都 47:55 第五站:重庆 54:03 内地城市与香港在城市开发方面的制度性区别 55:34 第六站:香港 01:13:57 少林寺历史小讲堂 01:14:14 达摩的传说与真实 01:16:21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与真实 01:19:05 明代少林武僧抗倭事迹 01:20:11 反清会党与少林五祖 01:21:38 少林寺现存建筑的修建年代 01:24:44 少林影视剧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01:26:32 《少林寺》电影的取景地问题 01:30:02 现在少林寺武僧练习的功夫从哪里来? 01:30:52 Max的探案过程 01:31:02 文献链接 01:36:07 前现代武术是如何传承的? 01:39:37 内战以后两岸三地的传统武术发展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01:41:28 散手/散打的诞生 01:42:19 梁小龙教Speed的五步拳 01:47:57 让安老师感慨的点 01:49:04 Max对Speed这次的少林寺之旅整个流程真相的推论 01:56:15 片尾曲:Opening,黄英华
【节目内容】 一说到ASMR,很多人会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很有可能会是“擦边”,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ASMR的从业者原野老师现身说法,来帮我们厘清有关ASMR的传说与真相。 【聊天的人】 原野:本应该是戏剧演员、导演却当上了外网网红,会说五种语言。YouTube个人主页;TikTok(洋抖)个人主页;小红书个人主页 小海:写过新闻,做过翻译,搞过艺术,开过餐厅,卖过半导体,进过核电站。现在正在学习如何做一名骄傲的得克萨斯老父亲。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如头像所示。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本期封面图制作:Ponty 【时间轴】 00:00:00 原野老师的现挂ASMR 00:01:09 原野的本音 00:02:05 “ASMR”小科普 00:03:49 几位主播第一次听说ASMR的经历 00:08:21 ASMR不止人声 00:11:00 三位主播对人声的审美 00:18:56 原野现身说法:对于ASMR来说最理想的音色未必是最让人喜欢/悦耳的音色 00:20:25 ASMR界的神作之一:YouTube链接;B站搬运链接 00:21:08 原野自己是什么时候知道ASMR的,以及他的入行经历 00:24:30 原野演示他熟练掌握的四门外语 00:27:09 原野和小海对ASMR截然相反的第一反应 00:28:56 ASMR的两大类听众 00:30:15 热梗回收 00:32:35 浔阳听不了的一类ASMR 00:33:24 原野做的第一个ASMR视频 00:34:13 原野做的播放量最高的视频:小红书链接 00:35:39 原野制作ASMR的整个流程的介绍 00:41:16 完全不消费ASMR的小海,却被人说他的声音很适合做ASMR? 00:43:08 原野ASMR视频的受众画像 00:44:47 给原野打钱最多的金主的故事 00:47:18 原野还没有在国内平台大规模做中文ASMR的原因 00:48:21 震惊!支撑原野持续做ASMR的原因居然是这个!背后的真相让人暖心! 00:49:52 新媒体写作与个人写作的区别 00:50:08 原野的灵魂反问:你们做播客是怎样的一个思路?三位主播的回答让人暖心! 00:50:54 印象深刻的留言与互动 00:52:44 ASMR与原野其他事业的关系 00:52:44 国外各个视频平台的营收模式 00:55:00 如何看待ASMR被性化、污名化的现状?这种刻板印象对原野来说是种负担以及需要避免的东西吗? 00:56:54 擦边与ASMR的悖论 00:57:52 原野也收到过越界的评论与私信 00:58:36 原野对此的态度与他生活经历以及性别的关系 01:00:40 对ASMR的喜好是一种fetish吗? 01:01:32 ASMR有治疗的效果吗? 01:03:20 最后的叠甲 01:04:38 一对一名师指导环节:原野教小海在ASMR界出道! 01:08:20 一颗新星的诞生
【本期内容】 《阿诺拉》由肖恩·贝克自编自导,于2024年5月21日在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 ,并于2024年10月18日在美国上映 ,12月17日上线视频平台 。 2024年,该片获得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2025年,该片获得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围绕《阿诺拉》的讨论从“困惑”开始—— 【聊天的人】 鲁韵子:一颗丢进麦田里的稗子,总会长出毒芽来。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如头像所示。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时间轴】 00:00:00 片头曲:Take That & Robin Schulz & Calum Scott - Greatest Day (Robin Schulz Rework) 00:00:46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的《阿诺拉》 00:04:54 左派真的好难取悦 00:07:52 情色与色情的区别 00:12:23 《阿诺拉》究竟是不是在愚弄穷人? 00:18:08 《风月俏佳人》的反面 00:23:47 有生命力的阿诺拉 00:26:00 与《流星花园》的对比 00:26:55 又类型又不类型 00:33:20 不真实的伊戈尔 00:38:29 奇怪的余味 00:42:45 吐槽《秘密会议》 00:47:02 肖恩·贝克的电影拍摄成本 00:49:20 《弗洛里达乐园》 00:52:56 “典型”的电影导演形象 01:01:57 《弗洛里达乐园》的乐景哀情 01:03:48 亲密关系协调员 01:07:45 《华尔街之狼》也有奇怪的余味 01:16:24 阿诺拉从道德审判里逃逸了 01:17:10 真爱是女人的护身符 01:18:41 真爱是一种爽感道具 01:25:36 爱情故事的欺骗性 01:28:08 肖恩·贝克不避讳展现底层令人不适的那一面 01:32:27 预期违背 01:34:55 《隔壁的房间》 01:37:47 纪录片式的锐角 01:44:25 选择中呈现的作者性 01:57:18 精英视角下的完美受害者们 02:01:59 社会正义 02:06:38 对《阿诺拉》的评分有没有改变? 02:09:45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02:14:04 预期违背2.0 02:23:59 当“恶女”成为女主角 02:27:49 Blondie - Dreaming (Remastered)
【本期内容】 回旋镖来了!我们邀请到了小海和刘成文的妻子,桃子和岳杉,跟我们男德教导处一起检(kǎo)验(dǎ)这两位男士,看看女性视角下他们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说在育儿方面尽心尽力,以及还有哪些还可以改进的地方。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她们还和我们讲述了自己身为女性在生育的过程中经历过的种种,以及自己如何看待这一段生命的旅程。 【聊天的人】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如头像所示。 岳杉: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狮子座新手妈妈 & 留学咨询机构老板 & 爱猫猫狗狗的岳某(编者注:刘成文是她老公) 桃子:前国内科技大厂营销人,现居美国得克萨斯州 一条腿刚踏入室内设计圈 正努力把被育儿拖住的另一条腿也踏进来 (编者注:小海是她老公)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时间轴】 00:00 片头曲:The Beatles, All Together Now 00:04 片头台词:电影《婚姻故事》:“面对现实吧,好父亲的概念大约三十年前才出现,在那之前人们指望父亲是沉默、缺席、不可靠和自私的。我们都会说我们希望父亲能别这样,但在某种基本层面上,我们接受他们,他们容易犯错,我们因此爱他们。但人们绝不会接受如此失败的母亲,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 02:46 男德教导处:两位嘉宾的丈夫在上一期节目做出了他们男性育儿的叙述与表态,那么请问他们真的像自己声称的那样尽责和可靠吗?从女性的视角来抨击和吐槽一下他们吧! 03:13 岳杉首先有点担心自己太过诚实的回答会让自己的丈夫哭鼻子 04:10 岳杉的吐槽引起了桃子的共鸣! 08:18 有哪些事情,是尽职尽责的丈夫也无法分担、只能由女性自己面对的呢? 08:50 桃子的生理负担 12:50 桃子的心理负担 18:29 岳杉唯一的一次因生育而哭泣 26:16 桃子推荐需要产后恢复的女性朋友搜索关键词:pelvic floor physical therapy。请参考:必应国际版;谷歌 26:51 在两位嘉宾的记忆中,她们的丈夫当时在产房里的表现如何?他们的在场重要吗? 29:49 两位嘉宾比较了一下各自丈夫的英语水平 32:32 两位嘉宾又比较了一下各自丈夫的绘画水平 32:51 有了孩子这件事是否改变了两位嘉宾对自己丈夫的认知? 33:26 警告:桃子的撒狗粮环节 40:01 Max觉得今天刘成文免不了要被岳杉一顿狠揍了 43:04 两位嘉宾萌生出想要生一个小朋友的时刻是什么样的? 52:49 川普大统领乱入 55:27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是否还有一些生育相关的资讯和知识是我们无法通过网络和书本获取的呢? 56:31 丰富的信息带来的除了知识,还有焦虑 01:04:10 是否存在可靠的信息源呢? 01:05:33 美国的育儿班 01:08:05 岳杉的推荐:《海蒂怀孕大百科》。豆瓣页面;微信读书页面 01:14:44 孕妇、产妇和妈妈这些新身份是否削弱了“自我”? 01:24:53 有了小朋友以后,公婆对嘉宾的态度是否有所转变? 01:26:50 桃子的全自动脑补八点档婆媳斗争电视剧剧情 01:33:08 成为母亲以后会更理解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吗? 01:36:41 Max观察到的两种自相矛盾的有关父亲的叙事。从女性的视角来看,这个社会对于父亲是过度宽容的吗? 01:48:45 现在的网络舆论中不乏排斥婚育乃至恋爱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否对两位嘉宾造成过影响?她们是怎么看待这些声音的? 02:02:15 事业和育儿之间是此消彼长、不可兼得的关系吗? 02:14:54 两位嘉宾身处的北美似乎有着不错的育儿环境,但是是否存在更理想的育儿环境?那样的育儿环境又应该是怎样的? 02:23:00 插曲:莫扎特,Pa-Pa-Pa-Papagena,演唱者:Huw Montague Rendall & Elisabeth Boudreault 02:23:11 对于过去那个没有成为母亲的自己,会有乡愁吗? 02:33:48 片尾曲:The Beatles, Yellow Submarine
【节目内容】 传统上我们说到直男/父亲与育儿,想到的关键词经常就是“丧偶式育儿”,吐槽或者批判直男对家庭生活、育儿责任的逃离。然而一个不想走这条老路的直男又应该如何去育儿呢?他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困惑和感受呢?“父职”相对于“母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这期节目我们就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 【聊天的人】 刘成文:漫画家。个人微博;婚姻与育儿漫画微博 小海:写过新闻,做过翻译,搞过艺术,开过餐厅,卖过半导体,进过核电站。现在正在学习如何做一名骄傲的得克萨斯老父亲。 浔阳:“阳老师”。一个乙方。精神状态如头像所示。 Max:“麦教授”。一个抛砖的人。 【时间轴】 00:00:00 片头曲:St. Vincent, My Baby Wants A Baby 00:00:23 欢迎漫画家刘成文老师 00:00:45 男德自修室 00:03:57 上野千鹤子与陈美玲事件 00:05:46 为什么生孩子? 00:12:51 女性可以选择做或不做一个母亲吗? 00:18:39 新手爸爸交流时间“累的日子还在后头” 00:20:12 什么是接觉?(feat.《超人·钢铁之躯》) 00:24:07 刘成文:老婆这段能说吗? 00:26:02 小朋友出生时经历了什么? 00:30:19 无痛分娩,加拿大美国大不同 00:39:18 孩子出生的瞬间,所有对母亲的关注就停止了 00:41:56 “全人类都不值当!” 00:56:16 加拿大备孕备产小册子 00:59:43 德州伏地魔——堕胎 01:07:11 神仙早已不是唯一的信仰 01:07:47 母乳教 01:11:37 原始教 01:12:26 耶稣教 01:14:37 小孩教 01:20:57 育儿教 01:24:25 荐书时间 01:29:53 加拿大:育儿的蓬莱仙境 01:35:58 三种育儿模式:北欧模式、昂撒模式、南欧模式 01:40:20 我们这一代的Father Issue 01:51:29 读书治百病 02:00:25 加拿大对小孩体育的关注 02:06:17 健康快乐就很好了 02:09:05 加拿大对残障人士的关照 02:13:47 「爱」是什么? 02:14:38 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02:18:02 爱的歪理邪说 02:20:33 马律约斯给珂赛特的情书 02:22:08 片尾曲:Beatles, I Will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