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全宇宙》,今年的奥斯卡大赢家。这部以华人移民为主角的电影与亚裔美国人的历史经验间有何互文?新一代亚裔导演是打破了美国主流文化中对于亚裔的刻板印象,还是沿用了这些刻板印象?在美国做亚裔研究需要面对哪些困难?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从事亚裔美国人研究的朋友,从研究者的角度谈谈美国亚裔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当下困境。 嘉宾 何芳,游天龙,焦姣,徐天 时间轴 02:01 为什么老是洗衣店? 07:16 法拉盛票友的“平行宇宙” 13:22 二代华人眼中的“父母爱情” 17:50 东亚移民+新自由主义=卷? 25:15 性取向问题是华裔家庭不能捅的窗户纸 32:11 一部关于女性自由意志的电影 42:40 美国亚裔研究内部的“红线”和“禁区” 1972年美国Calgon牌洗衣粉广告:“古老中国的洗衣秘诀”。 纽约唐人街最后一家华人洗衣店在新冠疫情期间关门。 嘉宾推荐 北京人在纽约 喜福会 The Joy Luck Club 摘金奇缘 Crazy Rich Asians 喜宴 囍宴 过年 Xiaojian Zhao, The New Chinese America Madeline Y. Hsu, "Unwrapping Orientalist Constraints: Restoring Homosocial Normativity to Chinese American History" Judy Tzu-Chun Wu, Dr. Mom Chung of the Fair-Haired Bastards: A Life of a Wartime Celebrity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一部“手撕鬼子”的印度抗英神片为何在西方评论界载誉无数?印度观众为什么爱在电影院里蹦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造梦机器”也是政治造神机器?在民族主义回潮的年代,印度电影是否还能找回曾经的社会主义传统?本期我们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泰米尔语系的周欣老师,一起聊聊这部印度影史上最烧钱的电影《RRR》。 嘉宾 周欣,焦姣,徐天 时间轴 02'40 从南印度视角看印度民族解放 07'30 印度电影如何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12'11 告别尼赫鲁:莫迪政府的历史三段论 19'50 西方观众为什么爱看《RRR》? 28'12 50年代的印度左翼电影 36'40 反殖民套路:白人小姐爱上我 41'07 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造梦 45'31 电影院是没有种姓的神庙 48'46 印度电影唱唱跳跳 55'34 南印度电影,不只有“神片” 60'28 印度演员,演而优则仕 68'03 今天印度人怎样看英国 1954年10月,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次年,《流浪者》《暴风雨》《两亩地》三部印度电影在中国上映。 2023年1月《RRR》在日本上映时,观众在电影院狂欢。| 摄影:関西キネマ倶楽部 嘉宾推荐 《莫卧儿大帝》 、《阿克巴大帝》 、《印度往事》 、《流浪者》 、《两亩地》 、《Madrasapattinam》 、《印度母亲》 、《鹅卵石》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1923年爱尔兰,两名成年男子为何突然绝交?远离内战炮火的小岛上,村民们有何寄托、为何痴缠?这部电影是当代人死亡焦虑和存在危机的体现,还是爱尔兰版“象牙山”?这一期,我们请来了研究比较文学的拉里,一起聊聊今年奥斯卡颁奖季的热门作品《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嘉宾 拉里,焦姣,徐天 时间轴 3'03 借题发挥的年代戏码 11'19 血淋淋的幽默感 13'26 音乐家之死 17'27 小村子里的绝交,难于大城市 23'14 快乐农夫的人物弧光 27'15 从片中的姐姐谈起:三个爱尔兰姑娘的出走 28'30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 32'36 托宾的《布鲁克林》 36'59 欧美观众的喜剧,第三世界的悲剧? 44'51 这编剧技巧,奥斯卡值得! 55'01 爱尔兰版“辽北狠人范德彪”? 61'03 伊尼舍林你最喜欢的角色是谁 The Death of Orpheus by Henri Leopold Lévy |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本期提及 《风吹麦浪》 、《狼行者》 、电影《布鲁克林》 、小说《布鲁克林》 、乔伊斯《都柏林人》 、黑塞《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尤瑟纳尔《苦炼》 、《心灵捕手》 、《柏林苍穹下》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英格兰足总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足球杯赛。创始之初的足总杯由谁制霸?帝国宏愿与体育运动有何关联?绿茵场对无产者意味着什么?十九世纪的英国工人阶级如何塑造了现代足球?两位精研历史的球迷朋友,和我们畅聊一部关于足球往事的英剧。 嘉宾 杨阳,Hualun,焦姣,徐天 时间轴 5'16 《足球英杰》的阶级调和论 9'08 Julian Fellowes不懂球 14'10 英国史学者给《足球英杰》捉虫 25'04 工人们!为踢球的自由而斗争! 34'35 帝国、足球、工厂:三位一体式全球扩张 45'13 规训身体:为帝国健康工作50年 53'31 个人英雄主义与球星的诞生 62'05 被忽略的北部势力与宗教影响 68'32 足球世界中的女性角色 75'06 真实历史中的布莱克本vs老伊顿人 1883年的布莱克本奥林匹克队,首支赢得足总杯冠军的工人球队 嘉宾推荐 《蓝色监狱》 《青之芦苇》 《胜利大逃亡》 《足球史话/The Beautiful Game》 《彼得卢》 乔纳森·威尔逊《倒转金字塔》 《LFG/给老娘冲》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一个东北人、一个呼和浩特人,聊了聊呼和浩特人张大磊执导的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以及发生在东北的双雪涛原著小说。身为八五后,我们也曾瞥见这两位创作者看到的下岗潮。 嘉宾 史志强,徐天 时间轴 1'01 张大磊的“青城”符合你的认知吗? 9'17 “塞外茅台”的现实原型 12'35 孩子们看见的下岗人 19'42 她在卷烟厂里读书 22'49 他在下岗潮里下海 24'01 老李、小斐、九千班 31'02 一个返城知青的报复性旅游 33'05 记录的力量 43'42 后脑勺该长眼睛吗? 摄影作品“各听各的”,取景于1999 年西安街头。当时下岗潮正席卷全国。 摄影:胡武功 来源: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 结尾音乐:《灯光( Огонёк)》 表演者:俄罗斯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要杀多少头狮子,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美国男子汉?当统计学意义上的“西部”不复存在,美国人如何重塑“荒野”神话?本期邀请环境史学者侯深,来聊聊美剧《1923》与1920年代真实美国历史的出入,看看泰勒·谢里丹打造的“黄石宇宙”如何在保守主义与好莱坞主流价值观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点。 嘉宾 侯深,焦姣,徐天 2'39“黄石宇宙”是个平行宇宙 8'53 老罗斯福狩猎非洲 17'22 西部必须野:东部精英如何重构西部神话 24'47 《1923》为什么不能是《1932》? 33'36 “牛与羊之战”大概率只能发生在平行宇宙 41'38 清除“邪恶”的自然:原住民、野牛、猛兽 48'41 环保主义者可以是保守派吗? 61'38 谢里丹的“化石保守主义” 67'39 美国历史学家的职业巅峰是在蒙大拿买房 74'26 展望一下《1923》的剧情走向 78'17 猎人文化、枪支与“美国传统武术” 西奥多·罗斯福与他猎杀的犀牛合影。罗斯福在1910年出版的《African Game Trails》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和儿子一起猎杀的512头野生动物的清单。 野牛比尔西部秀(Buffalo Bill's Wild West)的海报(1893) 嘉宾推荐阅读 洛克威尔·肯特《荒野集》 亨利·纳什·史密斯《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 贾雷特·戴蒙德《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唐纳德·沃斯特《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感谢小宇宙首页推荐!这期是订阅量过1000的读评论时间。两位主播聊了聊做节目的初衷、历史剧与历史学家的关系、还有新年挖下的观影刷剧大坑。 1:40 回复评论“千万别让历史学家当导演” 11:38 为什么叫“这集我看过” 36:55 《金发梦露》是我们去年踩的最大的坑 40:44 上海居民焦老师分享2022年最神奇的看片体验 48:47 展望2023:预告&挖坑时间 荐读 讨论|历史学的“下放之路”:如何“看”“听”“玩” 公共史学播客们:一个反例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电影中的奴隶》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A Midwife's Tale: The Life of Martha Ballard, Based on Her Diary, 1785-1812 《堂娜玛利亚的故事》 夏婷婷评《堂娜玛利亚的故事》 特别提及的影视作品 斯皮尔伯格《紫色》 、雷德利·斯科特《最后的决斗》 、阿方索·卡隆《罗马》 、安德鲁·多米尼克《金发梦露》 、HBO《罗马》 、Netflix《蛮战》 、AMC《广告狂人》 、HBO《约翰·亚当斯》 2023年主播们给自己挖的坑(欢迎催更) 《奥本海默》 、《亚特兰大》 、《安多》 、《足球英杰》 、《1923》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经济萧条,贫富悬殊,社会纷乱,纳粹崛起,1931年的德国将走向何方?本期邀请二战史专家徐之凯、德国电影史专家大可,与两位主播一起聊聊德语年代剧《巴比伦柏林》第四季,探讨魏玛德国历史乱局背后的阴谋、艺术与时代精神。 【嘉宾】 徐之凯,大可,焦姣,徐天 1:10" 在魏玛,两个警察:《巴比伦柏林》是德国年代剧版《重案六组》吗? 3:51" 德国历史上的“黑色国防军” 9:36" 规避《凡尔赛和约》的三种办法 15:32" 造火箭!德国人狂点科技树 19:52" 什么是魏玛的时代精神 27:48" 乌发(Ufa)抗衡好莱坞:魏玛电影的黄金时代 32:35" 作为先锋艺术中心的柏林 35:36" 魏玛时代的平民生活 40:58" 魏玛时代只是纳粹崛起的前奏吗? 51:25" 平庸之恶 61:19" 预测一下《巴比伦柏林》的剧情走向 德国国防军为规避《凡尔赛和约》限武条款而设计的“农用拖拉机” 1931年约翰内斯·温克勒发射的德国第一枚液体火箭 【嘉宾推荐】 《孟钟捷谈魏玛共和国的失败》 《魏玛德国的社会政策研究》 [美]埃里克·韦茨《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 [美] 凯瑟琳•克莱斯曼•泰勒《查无此人》 徐之凯评《战败者》︱战殇未止 徐之凯评《审问欧洲》︱战火背后的人性拷问 书评《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 [德]吕迪格·巴特(Rüdiger Barth) / [德] 豪克·弗里德里希(Hauke Friederichs) 《掘墓人》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由美国流媒体平台苹果TV出品、韩国团队制作的迷你剧《弹子球游戏》,通过一个女人的跨国旅程,邀请观众体验三代东亚家庭跨越太平洋的骚动、迁徙、爱恨。从这部精品剧集出发,东亚史学者宋念申纵论起源于一座东亚半岛的跨国迁徙,旅日学人兼作家苏枕书畅聊在日朝鲜人几十年来的出路和困境。 【嘉宾】 宋念申,苏枕书,焦姣,徐天 03:46“在日朝鲜人”是什么人? 09:53中国、苏联、日本、美国:一座半岛的大离散 20:14一个无国家、有民族的群体 23:00电影《东柱》和《黄海》 30:35大离散内部的复杂区分 39:16日本京都的移民劳工 44:23烤肉:超越冷战的力量 48:32“在京都画一条三八线” 51:43在日朝鲜人与美籍华裔的比较 58:48半岛移民与基督宗教 1:13:22一碗白米饭:感官所传递的记忆与乡愁 1:14:15她和她的丈夫、情人、父亲 1:21:34“全世界最好吃的泡菜” 1:26:09泡菜的故事:沈阳、京都、长春 1:36:59“她们在苦熬” 注:【1:38:55】宋念申老师提到的"they endured"出自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而非《我弥留之际》,特此更正。感谢宋念申老师指出! 视觉设计 | 王嘉文 剪辑 | Libing 运营 | KKK芸
书接上文,四位美国史老师谈他们对Julian Fellowes新剧《镀金时代》的看法,以及什么是美国式的“贵族精神”。 【嘉宾】 焦姣,徐天,王禹,霍老师 1:08《镀金时代》是不是《唐顿庄园》前传? 5:20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新贵怎么“镀金”? 11:43 给历史剧《镀金时代》挑挑历史bug 13:26 没有马粪的纽约不是真纽约 19:26 《镀金时代》中消失的纽约下城/下层 25:34 花团锦簇的1882,一片和谐的种族关系? 34:27 美国有贵族吗? 47:56 往前倒五百年谁不是个皇亲国戚 49:28 美式贵族=钞能力? 56:27 谈谈美国年代剧的优缺点 视觉设计|王嘉文 剪辑|Libing 运营|KKK芸
四位美国史老师谈他们对泰勒·谢里丹新剧《1883》的看法,以及历史学家眼中的美国西部。 【嘉宾】 焦姣,徐天,王禹,霍老师 03:40 开场白 06:27 《1883》vs.《镀金时代》 14:29 何为镀金时代? 20:13 牛仔是怎样诞生的? 25:10 移民:西部世界鄙视链的底层 28:45 西部有黑人牛仔吗? 33:09 西部片之母:19世纪的美国地摊文学 38:26 浪漫化的西部文学是个庞氏骗局? 45:14 电影里的西部 49:51 女性眼中的西部世界 60:23 在西部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男人 64:05 求求西部片快让印第安男生跟白人姑娘谈恋爱吧 70:07 一句话谈谈你对《1883》的观感 视觉设计|王嘉文 剪辑|Libing 运营|KKK芸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