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5 设计师品牌Lost in Echo创始人Shirley: 所有哪些没有打败你的,都会让你更强大

Lead Her Way

Shirley 是设计师品牌Lost in Echo 的创始人,我早几年就有关注这个品牌,是因为一个同事给我看了他们做的鞋,我们都觉得非常酷,当时我是想不到这个品牌后的大脑是一个将近10岁小女孩的妈妈,也没想到,她其实不是设计科班出身,误打误撞进入做鞋子这个非常难的赛道。最近和shirley 聊天,我又发现了这个文科出身的创始人非常理智清醒的一面,她从无到有,用5年的时间把lost in echo 做成了年销2亿的鞋履品牌,在这个追求速度和体量的社会语境下,她却决定在今年放慢速度,重整团队,尝试做一个慢品牌。 欢迎收听shirley 的故事,认识一个有趣的女生和她非常酷的经历和品牌。 18岁时人生的分水岭 00:03:38 我 18 岁的时候,就是在那个节骨眼上我得了一场非常重的病,那时候的医学被医学界称为第二癌症…… 28岁时初为人母,却有了深刻的自我意识觉醒 00:31:02 所以我生完没多久,我就跟我闺蜜两个人一起去做了个纹身,我记得我就是记得很清楚,我就是要纹一个 be true to yourself,就是首先我就要对自己非常真实,我要承认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弱点,自己对于生命的生活的期待值,而且我需要自己去争取。 去北京追求事业时创业的第一步 00:37:21 我先生那时候在上海,我挣扎了很久,以往的我都是他去哪我跟着去哪的,但那一次我说我不去上海了,我要带着娃娃去北京。所以我就打着包,带着我妈妈,带着 6 个月娃娃,我一个人去了北京工作。 创立公关公司后误打误撞开始做鞋 00:48:29 我的个性是有点横冲直撞的,我当时只知道做鞋会有市场的空白,但我并没有太多去调研做鞋有多难,我是不知者无畏,我闯进去的,我如果当时知道做鞋很难,我真的会后怕。 最难的坎… 00:51:00 我觉得最难的坎还是供应链…… 品牌成长非常快,我反而要慢下来 01:00:28 品牌这两年成长非常非常快,就是超乎我意料,就是从 0 到现在,其实差不多我们去年整个吊牌价快接近两个亿,这是完全超乎我的想象的…… 01:06:28 那我现在要学的就是,第一,我怎么样把我的品牌从1做到10,这对我来说是个特别大的挑战和课题。因为从 0 到1,我感觉我是凭直觉在做,我在凭直觉做我的marketing,做我的品牌,做我的产品,做我的渠道销售。但是从 1 到10,我觉得它更像一个生意,更像一个商业体…… 面对投资,我非常谨慎 01:16:56 当投资人把一笔钱放在桌上,你心动吗?你当然心动,但是你要知道,没有天下掉下来的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 多年来我都有商业导师帮助,他们为什么愿意帮我? 01:18:13 我也问过其中一个,就是这样导师的一个问题,我说这么多年您也不图我啥,您为什么愿意帮我呢…… 如果你也想要消费品类创业 01:23:40 如果是做消费品类的创业者的话, 一定要大概的路径想明白,但是你不可能规划得非常清楚…… 做选择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01:26:59 我在做所有的选择的时候,我是追求主动性和掌控力…… 最刻骨铭心的失败 01:34:19 我经历最失败的事情,我到现在刻骨铭心以及影响到我现在的就是可能是一连串的事情…… 自我解构 01:44:02 你当下那个最强烈的意愿是什么?你清楚内心想法后还是要做一些决策的,你尝试用一些方法去把它分解一遍,就是论证它一遍,然后这两步你都差不多了,不一定要很完美,你只是感觉差不多了,就一定要强势的执行…… 哪里可以找到Lost In Echo 官网:http://www.lostinecho.com.cn 小红书: lost in echo 微信公众号:lost in echo Instagram: @lostinecho_offical 线下店:即将在8月安福路起幕 音乐:林肯公园 Lost in the Echo

117分钟
1k+
2年前

EP#24 特别节目:【喝喝酒聊聊天系列】“希望我妈听不到这期节目”一直在修的这门课:生命中最重要的同性关系

Lead Her Way

在这个母亲节,我们聊聊女生和生命中最重要的同性关系是如何影响我们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的。Lead Her Way 请回了Faye, 在上一期喝喝酒聊聊天中和我们聊了聊职场大女主和心理的小女孩到底能不能和平共处。因为经历了家里顶梁柱的父亲突然重病,卧床不起,她说她已经“杀死了”心里的那个小女生,而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强大到不需要扮演不同角色的人,她又重新开始修和母亲相处这堂课。反观和自己母亲的关系,也可以梳理出其他亲密关系中她的选择,妥协和坚持是来自哪里。 另一位嘉宾是比我和Faye 小了将近10年的Zoe, 这个事业上无师自通一切都可以搞定的女生,却在25岁的时候和自己认识了几个月的男生结婚了,然后在办完婚礼后的几个月内离婚了。她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但是这个并不是她觉得她“缺爱”的原因。她觉得她和自己的母亲是共同成长,很多时候,甚至妈妈是那个小孩,她好像既是妈妈,又是妈妈的男朋友。 听到Faye 的分享,Zoe 和我都意识到,其实我们缺的爱,是说出来的爱,是“肤浅”而“表面化”的爱,有时候我们需要的,真的就是妈妈的一个拥抱,和一句,“你很棒”,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无条件的支持。其实,回头来想,妈妈要的不也是那个嘘寒问暖的“小棉袄”吗,但是我们好想也没有做到。 亲密关系是流动的,随着我们逐渐长大,父母慢慢年长,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角色也会改变,我们会逐渐接过重担,成为那个关系中的成年人。但是好像从小就不知道在这段关系中怎么当“小孩”的我们,现在也不太知道怎么去去扮演“大人”这个角色。嘉宾的分享和探讨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也留下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可能一直要去修习。 这期节目,我们还讲了其他的亲密关系,和伴侣的,和自己的女老板以及女下属的,其实你会发现,在这些后天选择的关系里,我们都多多少少受和自己母亲关系的影响,在用固有模式来处理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不同的是,这些后天的关系,我们可以选择离开,但是和母亲的,却是一段无法断开的缘分。 在这个母亲节,让我们,特别是哪些独当一面的“大女主“们,都变的”肤浅“一点,做一回和妈妈撒娇的 “小棉袄”。 EP#19 特别节目:【喝喝酒聊聊天系列】职场“大女主”可以和内心里的“小女孩”共存吗? 音乐: 《她她她》 金池 · 魏雪漫 · 譚維維 《Don’t let the old man in》Toby Keith Lyrics Don't let the old man in I wanna leave this alone Can't leave it up to him He's knocking on my door And I knew all of my life That someday it would end Get up and go outside Don't let the old man in Many moons I have lived My body's weathered and worn Ask yourself how would you be If you didn't know the day you were born Try to love on your wife And stay close to your friends Toast each sundown with wine Don't let the old man in Many moons I have lived My body's weathered and worn Ask yourself how would you be If you didn't know the day you were born When he rides up on his horse And you feel that cold bitter wind Look out your window and smile Don't let the old man in Look out your window and smile Don't let the old man in

124分钟
99+
2年前

EP#23 时装内衣品牌Her Senses 联合创始人Sarah: 50岁时我还穿既薄又透的内衣,是很性感的事

Lead Her Way

在录这期播客之前,我和Sarah 吃过一顿晚饭。那个时候她做的品牌Her Senses 还没有从线上走到线下,但是销量和口碑都不错。尽管在品牌从0走到0.1 的过程中,有过惊,有过喜,有过无奈,也有过感动,Sarah 和她的合伙人走的还挺顺,尽管经历了疫情,生意的增长却飞快。 在录这期播客的时候,Sarah 已经开完了第一家快闪店,快闪店经历了魔幻的2022年冬天。开店的时候,她和合伙人同线下的业主说,如果能收回投入,已经算是很好的尝试。但是她们的销售却稳定而强劲。剪辑播客之前,我和Sarah 吃饭,我已经明显感受到,作为品牌的创始人以及创意总监,她开始有意识的拓宽她的视野以及加快大脑运转的速度,要把生意想清楚。在这期播客里,她更多的分享了自己走到今天,把一个品牌从无到有“画”出来的过程,但是现在,就是今年,她需要面临新的挑战,来自自己的,合伙人的,员工的,投资人的,线下业主的,等等等等。只有一个一个接住,然后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Her Senses 这个年轻的品牌,才可以走到下一个mile stone。 我最近和很多新兴品牌的创业者有过深入的探讨,在中国这个市场,一个新晋品牌,如果品牌力和产品力不错,销售都可以做到一定数量级,但是做一个可以经过时间考验的品牌,却对创始人的要求非常高,她需要经过一段寂寞且痛苦的自我成长。 Lead Her Way 的每期节目,都定格了在这段时间,每一个女性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往回看,走到这里都经历了什么,有什么反思。 在采访处于不同商业阶段的创业者时,也可以明显感受到每个阶段,她们要面临的不同的挑战,也许学习和提高的路径不同。但是选择了这条路的女性朋友们,却都有这么一股子劲儿,这种突破自我的劲头,让人感动。这期和Sarah 聊到了什么是性感,也许这些女性创业者们最性感的地方就在于这份不断成长的坚持吧。 画油画的父母不想Sarah 走美术设计这条路 00:05:15 我爸妈都是做美术的,我爸爸在自治区文化艺术馆,他就是职业的油画家,他还是带有国家职称的油画家,所以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我爸爸的画室,他有个超大的画室,所以我平时放学或者周末的时候我就跟我爸爸去画室他画画,他还带几个学生。 00:11:26 我父母不太希望我走上艺术或者是从事美术道路,但我后来也跟我爸聊过,我说你不希望我走这路,你干嘛教我学画? 二次创业做Her Senses 00:31:00 其实我现在做 Her Senses,算是二次创业,我之前做过另外一个内衣的品牌。第一次创业的话,好多事情肯定没有想得很清楚。我有时候觉得创业比婚姻还难…… 00:36:09 为什么不能是内衣呢?对,我当时有一点就是,那试试,因为觉得是一个不知道的领域,也没接触过的事情,所以当时真的就是小白就是完全跳入到了这个领域里面。我们当时拜访很多工厂,然后我做了很多的手绘,工厂的师傅都笑说你这个画的真好,但是估计也做不出来。 有关性感 00:43:13 我觉得当一个女性她感觉一切都在她的手中,就是在她的掌握之中,然后她对很多事情不惊不慌乱,然后处事非常的泰然。我觉得这种感觉本身我觉得对好多人就已经挺性感了…… 创业不同阶段的挑战 00:58:47 走过了 2 , 3 年,到了今天我们再往下走的挑战其实会变得更大,因为公司大了以后,接下来我们这种商业化的程度,怎么样让他更平衡的跟我们的审美去做一个很好的一个捆绑,就是两者不是敌对的关系,是一个并肩的关系。 01:05:26 我觉得小众也可以是一个大生意,你所能吸引来的那个客群,其实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存在内的,就看你能不能精准的找到这些人,或者让这些人能找到你。 有关做选择 01:12:20 其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做设计,给了我很多想象的空间,我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会脑海中构想一下我做了这个选择的样子,但是我会想象那样一个场景,我可以把它想得很具体。 Her Senses 网站:www.her-senses.com Instagram: @hersenses_official 微信公众号:HER SENSES 小红书: her_senses Sarah Han 小红书:SarahHan Music Angel by Massive Attack Enjoy!

113分钟
1k+
2年前

EP#22 冥想生活方式品牌Heartly Lab 创始人V公子:在经历了互联网“大厂”的宏大叙事和生命无常之后...

Lead Her Way

V 公子,Vivienne, 是一个在新疆长大的女生,她说她到现在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在新疆山川草原里度过的童年。她从小被“放养”,被有宏大情怀而又有细腻情感的军人爸爸,和简单纯粹的妈妈无限的爱包围,除了健康快乐,爸爸妈妈对她没有任何要求。 一路从新疆走到北京,再到美国,求学工作,作为早期员工进入uber, 再到从抖音Tik Tok 从0到1的搭建,用她自己的话说,工作的第一个10年,都在“轰轰烈烈”的做一些“宏大叙事”的互联网产品。 因为她最爱的父亲的重病,V 公子离开了那段和自己男朋友要约在某个国外出差的城市才能见上一面的生活,回到了新疆;她也曾质疑自己放弃年薪百万,仕途光明的事业是不是最大的失败;最爱的父亲去世和自己女儿的到来,再加上她的正念生活方式的创业项目Heartly Lab ,都是在同一时间,结束,开始,启动的。一个新手妈妈,她对于妈妈这个身份的理解让我耳目一新;她对于生命结束和开始的流动性让我有了新的感悟;因为刚刚经历生宝宝,她也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帮助产后妈妈防止抑郁的方法要分享; 一路走来,Vivienne 越来越会用心去去做选择和决定,因为她说“我相信每一个成功的人,他一定不会用逻辑来回想她这一生的高光时刻,应该都是感性的,用心去体察的一些感受。” 每次和Vivinne 聊天都很治愈,她婉婉道来,不急不缓,却有力量,这次她选了 Stand by Me 来结束这次聊天,因为她说,我们讨论的问题,好像是问她,也是问我自己,她的回答,也是给自己一个答案。我们在国际妇女节的这一天录制了这期节目,我也在节目的最后分享了做 Lead Her Way 的初衷,希望我们 stand by each other. Show Notes 00:02:52 童年 V公子: 说起童年,我一直都觉得是我人生中,我觉得最宝贵的一段经历,也是我特别珍惜的。我相信我们都有在晚上躺在床上,我觉得无意间你一定会想起一些很美好细小的这种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无意中想到我童年的很多时光就真的是在这种大家以为的新疆就是户外,然后真的是山川草原,然后包括林子里面去捉小鸟,然后去捉蜻蜓,然后是在草草自己旁边观这个观察蚂蚁打架。 00:04:28 父母 V公子:我父母很爱护我,他们不对我有任何的要求,他们给我充分的时间让我去玩,给了我充分自由生长空间,我爸妈一直说对我最大的两个期望就是希望健康和快乐,我觉得他们做到了,他们除此以外真的没有对我特别多的要求。 00:16:54 父亲离开 V公子:这个问题让我现在特别想他,然后又想到了他的样子….. 00:20:19 创业 V公子:我其实想说我想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我觉得我很多的想想,我做的很多事情,我不是因为为了去达到父母的期望,因为其实他们没有给我期望,我觉得我想做事的那些动机都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很多爱,和我见过特别多的美好。而那种最天然的、时间最长的那种美好的那种体验和经历,确实都是我在家里经历的。 00:32:19 为什么是我? V公子:我觉得他可能就是因为嗯,我个人的这样一个我觉得由内而外的一种,就是我觉得对自我探索的驱动,以及结合可能以往我们说主观的,我们经历了什么,或者说我有什么能力? 00:34:19 融资 V公子:这种成功我觉得还是在商业上的,所以我也习得了很多这里面的我觉得方法论。反过来就说我融资,最早期的这个第一轮,我觉得我是真实的在讲,我觉得我自己为什么想做,以及我觉得怎么去做。然后当然这里面可能有产生的一些我觉得困难和一些限制,然后我是怎么预判的? 00:39:43 做决定的黄金标准 V公子:我觉得我天然可能有一种臣服的能力,就是在我不知道怎么做决定的时候,我会等一等。然后有一个黄金标准是什么?我经常会去想,如果明天我就可能我的生命就结束了,这个事情我不做是不是会让我后悔? 00:40:00 生命的轮回 V公子:考虑到一个生命的终止和在这一世的死亡它意味着什么,就想到了新的生命,所以这些我觉得是特别天然的,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已经特别准备好了要迎接一个新的生命,既不是逃避,也不是从一个这种好像失望的谷底要求得一个新的希望。 01:01:59 非主流价值观 V公子:我觉得我们有非常多个平行世界,每个人认为的主流和非主流和边缘其实非常相对。 01:07:15 刻骨铭心的痛苦 V公子:我觉得我有一段挺刻骨铭心的痛苦,嗯,那个是因为我把它当成了一种失败,但现在我不觉得是失败。 01:18:13 情绪波动和冥想 V公子:当你有了极大的情绪波动的时候,先把你的专注力放到呼吸上去,观察这个一呼一吸,然后这样一个简单的一个动作,然后感受你身体,包括你是不是生气发怒的时候,这种血液喷张、手掌紧握的这种拳头紧握的感觉,其实它都其实是有一个叫停和让你回归到你当下…… 01:26:42 会对25岁时候的自己说: V公子:我觉得硅谷那阵的文化,它会很鼓励这种hustling,其实它是一种非常强的competitiveness,我觉得大家会去无限的去推崇这种我觉得我很好,但我现在反过来看,我其实觉得那时候自己嗯是非常不 humble 的…… V公子推荐的三本书: 《禅者的初心》《恩宠与勇气》《正见》 关注 Heartly Lab: 小程序 Heartly Lab 冥想; 公众号:Heartly Lab 哈梨冥想 歌曲:Stand By Me, (Ben E. King) When the night has come And the land is dark And the moon is the only light we'll see No, I won't be afraid No, I won't be afraid Just as long as you stand Stand by me So darlin', darlin',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Oh, stand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If the sky that we look upon Should tumble and fall Or the mountains should crumble to the sea I won't cry, I won't cry No I won't shed a tear Just as long as you stand Stand by me And darlin', darlin',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Oh, stand now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And darlin', darlin',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Oh, stand now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Whenever you're in trouble won't you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Won't you stand by

111分钟
1k+
2年前

EP#21 女性成长畅销书《30天爱上我》黄凯莉:如果你已经拥有一切你想要的,你每天还会做什么?

Lead Her Way

今天Lead Her Way 的嘉宾是女性成长畅销书《30天爱上我》的作者以及凯莉的30天实验项目的主理人黄凯莉,这个迎合家人要求而放弃自己文科理想的理科学霸因为和朋友的玩笑,真的用30天写了本书。她20多岁辞职,环游世界,出书,用30天做不同的实验,拓宽时间的维度,一次人生多种体验。用凯莉自己的话说,反正是来一趟,为什么不淋漓尽致。 最近几年,她搬回农村,遵循自然时间,被大自然治愈,重新拿起画笔,勾勒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的完美主义者,慢慢悟到了臣服于当下的意义。通过和她聊天,我也理解了“显化”这个大火的词的真正含义,凯莉想和你说,不要想着自己得到什么了,就会怎样。而是现在你就去过你想过的日子,做你想做的事情 。 凯莉金句: 00:06:07 我觉得我周围有 3 种人。一种是从小就知道自己很想要什么的,她就一路跟着,跟随自己的内心。还有第二种,比如像我这种,其实我从小就知道自己真正喜欢是什么...... 00:07:02 你觉得怎么样找到内心真正喜欢做事情,你就去找你 5 岁到 15 岁之间,你可能每一天你不用担心学业,你就是很纯粹的小孩子的状态下,你每天都在干什么...... 00:10:39 我们的父母一代,他们自己也是非常压抑的一代,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活出来,所以他们对小孩子的期待可能也要像他们那样活,他们会其实非常 against 我们,去做自己想要做的那些事情,觉得那是不负责的或者是不靠谱的。 00:12:58 因为我后来写那本书的时候,我也不会考虑那种功利性的目标。我当时写博客的时候,我甚至没有想过我能够出书,我这件事情想都没想过。人家说你不要有expectation,你做纯粹的事情,不要有任何的目标,你就拿到了当下的力量。 00:15:38 大家有这么多的担心,其实到底是担心失败吗。担心这件事情的结果,可能没有和我的付出有一个正向的一个结果出来吗。其实内心的,就像你刚才说到,他们内心的是一种恐惧,真正恐惧的是失败的恐惧。 00:19:28 关于你之前说到臣服这个概念,确实我觉得可能有些社交媒体上面有些人又误读了臣服的概念,包括我自己也也是很久很久,花了很多时间才有点开始搞明白臣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00:23:07 所谓的显化,是你当下已经感受到那一份感受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00:25:10 是最关键的是你要知道就是显化背后更加大的一个东西。你的 present moment,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去感受,当你拥有了这个房子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那种时候没有任何外面的东西可以摧毁你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00:27:22 人做选择,它背后是什么?它的 drive 是什么?一定是所谓的价值观,或者当下的情绪。 00:29:32 大家最终都是要追寻所谓的爱,就是那种真正的爱,而不是那种小爱。 00:32:09 因为我相信很多人在觉得自己可能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肯定内心都是有会有很多的疑问和恐惧的。 00:34:11 对于现代已经要开始觉醒的女性朋友,我觉得大家一定要 keep very conscious。他们一定要脑子要非常清醒的知道父母,他们现在是处在一个 unconscious 的状态,是没有觉知的,只是觉得我有了我才开心,甚至儿女都是我的附属品。 00:37:15 我完全改变了心态。我觉得每一样东西都足够好。今天当下的我脚踏实地把这件事情做到什么样,就是当下好的结果。 00:38:41 所以其实就是所谓的我觉得失败越多的人,他的抗挫能力越强,并且他能从这些错误当中,失败当中学到很多东西,他的智慧就一定比别人多。 00:43:50 我现在问你个问题。当你觉得你的人生已经拥有一切你想要的东西。 lets say use your magic ,想象力。你已经拥有财务自由了。你 bank account 里面有可能我不知道 1000 亿美金。你有很爱你的老公。 big house, children 你的事业很成功,这个时候你每天想干嘛?你每一天眼睛睁开想干嘛? 00:45:41 我觉得每个人的冥想的方式可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人通过运动,有的人通过种花,有的人通过打坐。我觉得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一方面是每天坚持,哪怕 3 分钟,我觉得坚持很重要,渐渐的你就能够,因为我也是经历了好多,最后才悟出点什么来...... 00:52:04 比较这个东西?absolutely。精神内耗只有坏处,没有益处。以前当然会有,现在偶尔也会有...... 00:52:43 这种比较,首先有一点我觉得大家要非常清楚的,所有的人,尤其在社交媒体上,只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把最好最 fancy 那面表现在社交媒体上。大家都是普通人,你没有看到她整个picture...... 凯莉推荐的书:<A New Earth: Awakening to your Life's Purpose> 作者:ckhart Tolle 凯莉的微信公众号: 凯莉的30天实验 结尾爵士音乐: Feeling Good by Nina Simone (1933-2003) 歌词: Birds flyin' high, you know how I feel Sun in the sky, you know how I feel Breeze driftin' on by, you know how I feel 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life for me Yeah, 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life for me, ooooooooh And I'm feelin' good Fish in the sea, you know how I feel River runnin' free, you know how I feel Blossom on the tree, you know how I feel 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life for me And I'm feelin' good Dragonfly out in the sun, you know what I mean, don't you know Butterflies all havin' fun, you know what I mean Sleep in peace when day is done: that's what I mean And this old world is a new world and a bold world for me Stars when you shine, you know how I feel Scent of the pine, you know how I feel Oh, freedom is mine, and I know how I feel 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life for me And I'm feelin'... good Enjoy!

66分钟
1k+
2年前

EP#20 现代设计金饰品牌"YIN隐"创始人Ayur: 我还可以更偏执和野逼一点,你也可以

Lead Her Way

Lead Her Way 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2023年第一期Lead Her Way 我们请来了Ayur,现代设计金饰品牌YIN 隐的主理人来和大家聊聊她的故事。 2014年,Ayur 和当时的搭档Dora 在北京创立了YIN隐,创立YIN隐是为了悦己,因为当时买的起的配饰自己看不上,看的上的又超出预算,也不适合日常佩戴。在经历了无知者无畏创业初期,到自信心探底,再到缓慢爬坡,重拾信心的过程,Ayur 的经历让她对心理学上的克鲁格效应,认知偏差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条把YIN隐从小而美的品牌推到大而强的公司的道路上, Ayur 一直在坚持。 深受做记者的姥姥的影响,Ayur 特别崇尚自由,骨子里有着英雄主义,喜欢打抱不平,出手相助。她竞争意识很强,有时候会让自己比较难受。在曾经的搭档眼里,她是个靠谱的“野逼”,一件事做了就要把他一直做到好,不会让自己看不起自己。 我最近被一个长辈问到,你采访了这么多创业的女生,她们能把事情做成,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我一直没有很好的答案。但是和Ayur 聊完后,我找的了两点,一点是对自己做的事情,充满了相信。 另一点,你们可以从Ayur 讲的月亮熊的故事里的到答案。 Lead Her Way 2023 年回归,从和这个有点野,喜欢自由的不婚主义者Ayur 的对话开始。 分享一些Ayur 的金句: 名字的来历:我后面思考这件事会发现,原来名字这件事好像就预示了我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希望不走寻常路。我不跟别人一样, 是一个非常 unique 的存在。这些都是以希望能够让别人记住,和对这个人有一个不一样的印象 姥姥的影响:我姥姥是中国第一代的女记者,原来是在新华社。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哭的一个女人。她很硬,从来不撒娇,从来没有任何柔软的表达。她对事业的追求,和她在生活中的迟钝,她对情感的不善表达,深深地影响了我。所以我可能会跟你看上去的这种很非常nice, easy going 是完全相反的,因为我之前一直有一个签名叫婉约脸,豪放心。别人刚看到我可能会觉得你这个女孩子好像看上去很温柔,而且声音也是非常甜美的。我一直觉得这一点很吃亏,这是我的一个反向的标签,但如果真的去多了解,我觉得我反而是一个比较 tough 和比较野的一个人。 我会比较向往这些日常琐碎生活之外更宏大的事情。另外一面生活中会比较messy,就不是很 care 那些特别精致生活的很多的小细节。我希望能够自己用眼用脚,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一步步去探索一个更大更遥远的外界的世界。所以这个也可能让我和很多比较喜欢非常安稳生活的女孩子会不太一样。 YIN隐:这些东西都不是凭空风吹来的,都是我们一件一件卖出来挣的钱,把品牌养活。一步一步成长过来的,就像一棵树一样。 2014 年是一个我跟Dora 心中的种子,他刚好就发芽了,然后有一个小苗。这几年中它长得大的方向是正的,像一棵树在生长,但中间肯定是长错了一些各种各样的枝丫。你有时候就要把这些枝丫去修剪掉,有时候甚至要忍痛去裁掉一大块的树枝,让它能够继续发展。所以这个过程它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和绝对正确的。但我觉得我在大的方向上其实还是非常的有Faith。如果你形容我会觉得非常阳光,其实可能反映的是阳光背后一个比较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这种底层的Faith。我觉得这个事情有彻底的信念,我觉得他本身从理性的角度上是一个对的行业,上升的行业里面比较对的一个卡位比较合理的 business model。就是纯从理性层面来考虑。从感性的层面上,我觉得我们做的是一个长期主义的,虽然难,但是美好而正确的事情。它也在推动行业变化,它也在为无数的真实的用户、真实的佩戴者、真实的情感关联去带来一个很好的信念,一个信物,一个具体的产品,所以这些都是一个能让我有非常具体的 Faith的一种信念的认知。 时间:其实是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它就会回报你什么样的乐趣。你把眼睛看到了那里,你的时间和精力,你整个人如果作为一个空的容器,是被这些东西填充的,可能就会能输出一些跟这相关的内容。你见得离美的东西更近,你可能离丑的东西远一点,就会有更多创造美的能力。 重拾自信:我现在经过了崩溃,因为我觉得尤其是前两年,身边有非常多的很优秀的创业朋友,因为创业这件事情的确是有幸存者偏差。90%公司可能都已经倒闭了。但是剩下的,我看得见的,我看得上的,那都是真的非常优秀。你不管是从品牌本身的格调品位,创始人本身的格局能力,包括在资本市场的反馈和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大的peer pressure。也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甚至是一些动作变形和错误的一些决策。但是在后面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慢慢会觉得我能够到今天也有我自己不一样的点和一些特殊性。什么是我最差异化的优势,以及我毕竟也还是活下来的那些人。我应该很坦诚的面对不足的点,包括会有早期的一些小的审美和见识优势,但太碎片化了。我可以去系统性地学习哪些东西,艺术上的、管理上的、见识上的各个方面的。这样你就会非常的安稳在一个自己的步调上,而不会特别去被外界这些东西影响。 东方文化:我们最早的时候,包括到现在绝对不想做的是一个国潮品牌,或者是一个表面的东方品牌。因为我自己,包括我跟Dora 都不是一个特别沉浸在传统的东方文化长大的人,我是有这个兴趣的,包括家里我姥爷画国画,书法也很好,但我其实真的没有特别多从小的学习和系统性的理解。反而是出国了之后,你就会发现你被迫承担了一个去传播和交流的使命,成为这样的一个桥梁。如果你不站出来去代表你的文化说这个话,你就会被不断的误读和不断的施压,不断的被欺负,真的是可能会被欺负。所以你需要以一个很巧的方式,用民间传播的文化的力量去代表你所来自的文化和你的身份的渊源。所以我觉得影是逐步在自己的发展中跟我的经历结合着,交织着,又产生了新的使命感。 找合伙人:如果让我重新再看起来,可能会需要更早的、非常直接的清楚两个人的expectation。你们对这个事情的愿景到底是不是看着同样的方向,并且愿意走到同样的高度和长度,因为这个可能是会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就是enjoy 一个好奇和探索的过程,有的人是真的非常希望能够做成一件事情,并且这件事情最好是你们俩对他的本质是非常非常认可的。这些一定要在前期磨合和聊清楚,不然可能就会陷入开开心心地做一些东西,但是走到了很艰难的,或者要做比较大的决策的节点的时候,两个人就才发现你想要的东西完全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时候不能达到一个平衡和妥协,双方都会很痛苦。 Ayur 的推荐: 三本书: 《红楼梦》 《夜航西飞》 《集异璧-GEB》 一首歌: 《活着多好》 演唱:陈奕迅 词:黄伟文 歌詞 當我還在 花園散步 當我還在 浴室洗澡 十步以內 可擁抱 遇著什麼 煩惱 想跟我說 都可聽到 翻到有趣 圖畫 何妨大笑 讓妙事亦被我看到 遊玩時 開心一點 不必掛念我 來好好給我活著 就似最初 仍然在呼吸都應該 要慶賀 如果想哭 可試試對嘉賓滿座 說個笑話 紀念我 到處還是 香水氣味 到處還是 塗鴉筆記 就像我未 拋低你 遇著什麼 煩惱 想跟我說 都可聽到 翻到有趣 圖畫 何妨大笑 讓妙事亦被我看到 遊玩時 開心一點 不必掛念我 來好好給我活著 就似最初 仍然在呼吸都應該 要慶賀 如果想哭 可試試對嘉賓滿座 說個笑話 紀念我 遊玩時 開心一點 不必掛念我 來好好給我活著 就似最初 仍然在呼吸都應該 要慶賀 如果想哭 可試試對嘉賓滿座 說個笑話 紀念我

86分钟
1k+
2年前

EP#19 特别节目:【喝喝酒聊聊天系列】职场”大女主“可以和内心里的“小女孩”共存吗?

Lead Her Way

学心理学做电影发行的职场“大女主”Faye: 职场“大女主”和心里的“小女孩”能共存吗? 疫情期间,很多朋友都还在无限期居家隔离中。上期(EP18)Lead Her Way 我们请来了老朋友Coco (EP10) 和墨馨 (EP12) 来给大家推荐了一些她们最近在读的书。 今天这期特别节目,我们请来了10年没见的老朋友Faye 来和我们喝喝酒聊聊天。Faye 从美国留学回来后,一路过关斩将在电影发行领域里做的风生水起,但是你听完这期节目,你会发现本科学心理学的她,实际上是个“被电影发行耽误的心理学家”。我们共同的朋友曾经说过,Faye 是各个方面都特别优秀的“职场大女主”,但是一直在修亲密关系这门课。 录节目之前,我们两个人都拿出了一瓶红酒,隔空喝喝酒聊聊天。我们聊到了怎么在职场上以“局外人”的视角看待和解决问题;35岁之后为什么可以更关注于每天的当下;怎么样才有对生活的掌控感;选择其实就是看自己能放弃什么;女生的性别意识;曾经被父母期待是个男孩子,是如何影响女生和男生的互动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职场“大女主”和自己内心的“小女孩”可以和谐相处么? 希望在隔离中的你们,也可以倒杯红酒,点个香薰,听听这期和好朋友Faye的一些分享。 音乐:苏打绿 《小情歌》

96分钟
2k+
3年前

EP#18 特别节目“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和Coco, 墨馨聊聊读书以及书单推荐

Lead Her Way

今天Lead Her Way 又请回了老朋友Coco (EP10 连卡佛营销总监/Slightly Open 联合主播) 和 墨馨 (EP12 女性生活方式平台Camellia 山茶花创始人) 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她们的读书心得。这是一期特别节目,节目形式和过去Lead Her Way 的播客不太一样,听起来让人很放松,节目中当墨馨读起哪些让她感动的书中的字句时,你会觉得这期节目真的很美。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做一档有关读书和推荐书单的节目?因为疫情反复,很多在上海的朋友都几天或者几十天不能出家门,免不了焦虑和烦躁。录节目的这天正好是坂本龙一先生线上钢琴演奏会,用音乐的力量来给大家带来一丝慰藉和希望。他说,“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把时间用在丰富自己的事情上。” 读书一定是这样一件事情。“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Coco 说,“我觉得其实通过阅读,它帮我构建了一个更加宏大的世界。我没有可能真的去靠我的肉身一步步丈量到我通过书抵达得那么远的地方。同时它让我对于整个人生都更温和了。因为在书里边其实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起伏明良或至暗。那么对于自己的此刻,我们已因为疫情被卡住三年了,我自己整体的感受其实是还蛮 OK 的。因为我觉得无论是说在一个喧嚣的餐厅里面,一本书就可以给我一刻庇护,让我立刻就是安静下来。我觉得即使面对很巨大的动荡和不确定,书还是能够让我看到人性的光芒,我此刻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读书给到我的感受,它让我对于生命的感受是更加细腻的。” 墨馨说,“我觉着长久的阅读习惯,它是在我的内心去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这个世界会让我成为两个人,一个是你的社会角色,你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你有很多的角色,你要很努力,你可能要付出你 100% 的时间去让你的工作做得更好。但是读书的这件事情它是和你内在成长有关。我有的时候会平衡这件事情,你即便那个工作你还没有做的很充分很好,可是你没有办法我进今天晚上的这个时间,我想交给我自己。我知道读书的这件事情不是短期有用的,甚至是你读无用的书,可是它能够让你的那一刻感受到你自己就没有被现实生活中那些纷杂所去影响就很安定,也很宏大。” 希望在这个一切都不太确定的时刻,阅读能成为你心中的小宇宙,给你带来内心的平静。 Coco 微博@Wang蔻蔻 播客:Slightly Open 墨馨 微信:@墨馨 推荐书单: 《窄门》安德烈. 纪德 《昨日的世界》斯蒂芬.茨维格 《记忆小屋》托尼. 朱特 《战后欧洲史》托尼.朱特 《无规则游戏》塔米姆.安萨利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东方故事集》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正午之魔》安德鲁.所罗门 《必要的丧失》朱迪斯.奥威斯特 《费雪的美食词典》M.F.K 费雪 《悲伤与理智》约瑟夫. 布罗斯基 《力量从哪里来》李一诺 《巴黎伦敦落魄记》乔治.奥威尔 《音乐即自由》坂本龙一 《星之继承者》詹姆斯. P. 霍根 《远山淡影》石墨一雄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 《基因转》悉达多. 穆克吉 《成为波伏娃》 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哈利波特》J.K 罗琳 《莫斯科绅士》埃默.托尔斯 《非同小可-李小可的纯净世界》 听书/讲书: 顾衡好书榜- 得到APP 万维钢.精英日课- 得到APP

65分钟
1k+
3年前

EP#17女士时尚包袋品牌OLEADA创始人Tracy: 你的恐惧到底来自哪里?

Lead Her Way

Tracy 是女士时尚包袋品牌OLEADA的联合创始人,她2020年开始做这个品牌,2021 年得到了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个天津市文科高考状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牛津大学MBA 毕业的姑娘,在2020年毅然决然离开香港顶级投行,从一身名牌的香港中环投行女,到了家乡父老眼里“在网上买包的” 小姐姐,其中也有过挣扎,但是创业却是最坚持的选择。 本期节目,Tracy 会和大家分享她做选择的底层逻辑,为什么时间管理其实是自我认可的价值排序,以及优秀成习惯的她是撕掉标签达到自洽的过程。 00:02:47 高考状元也有迷茫的求学经历,给未来创业埋下伏笔 Tracy: 整个求学经历好像是看似是一帆风顺的历程。但就是我现在在回想起来之前的经历的时候,也会有非常迷茫的阶段和很叛逆的一段时光。我觉得其实这个对于我之后的人生,我回想起来还是有蛮深远的影响的,有点像蝴蝶效应,就是那个时候所做出来的一些决定其实后来再看我去做金融,直到现在去创业,其实很多是一脉相承的。 00:09:44 有关选择的思考模式 Tracy: 如果说我当时只是去根据就业形式,或者是哪个专业更容易考上大学以这样的信息为出发点来去做选择的话,那我觉得很可能是会后悔的。那反观不管是我们毕业之后去选第一份工作,还是说可能我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想转化一下赛道,那我再去做这些选择的时候,我到底应该基于什么样的信息?我是基于现在一个比较短期的趋势的判断,还是说更加基于我自己内心的一些热爱或者我更擅长的东西的判断?我觉得这是两种很不同的思维的模式。一种可能你是更看外部的东西,而且更看一些中短期趋势上的东西。然后另外一种呢是你真正去看自己内心想要什么,而并不是去完全根据这个所谓的市场供需来去做判断。那在我看来说起码在我去选择文科理科上面,以及我现在选择要去创业以及选了我现在做的箱包领域,更多的还是根据自己的热爱就是 follow my heart ,以这个思维模式去做选择。 00:15:16 做了很多“就应该”做的事儿让我觉得缺失了很多东西 Tracy: 现在回去想你觉得像这种,因为是状元,所以就应该去北大,就应该去读金融,就应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都按照学哥学姐这条路去走,让我觉得缺失了非常多的东西的,就是自我思考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觉得最遗憾的可能是如果说你大四的时候问我究竟热爱什么,我可能难以回答。 00:18:41 不想再当“金丝雀”离开金融行业 在香港做投行确实是一份看似很光鲜的工作,包括从穿着、打扮,甚至说话的语调各个方面都是有一个金融上班小姐姐的高大上的形象。我也曾经非常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这样的形象,让自己融入到这样的环境中去,当然确实也做到了。20 岁出头的年纪,从不管说薪资上,衣着上,整个工作的环境上,甚至出入的场合都很“风光”。现在我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好像是一个在鸟笼子里面的金丝雀一样的经历,就是它挺不接地气的,是比较离地的。我在做的过程中,一方面感觉好像是挺光鲜亮丽的,但一方面感觉其实距离我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我真正热爱的东西好像越来越远了,尤其是跟实体经济以及更多元化的人群的碰撞,我觉得是非常的少的。 00:27:11 去创业我也会害怕,但是要看恐惧来自哪里 Tracy: 我也有害怕,但我觉得我会去可能更加的抽离出来来看自己的这种害怕到底是源自哪里?我到底怕什么是怕失去现在是怕经济上面不行,这个收入下降,还是说失去现在的这个社交圈?怕现在的朋友之后变得跟我觉得我不是这个圈子里面人形同陌路,还是失去现在所谓的就是之前做金融的一些所谓的一些光环,社会地位还是一些更加具体的。各种各样的害怕,我当时真的是在做创业的决定之前是去有系统性的思考的,说我离开当下的那个环境,离开香港,然后离开做投行的这样一个身份,我可能会失去什么?然后这些我可能会失去的东西,我自己是不是能够承受?我自己是不是能够接受?我觉得这个还是自己要去想清楚的一些问题。 00:32:07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对创业的决定没有影响 Tracy: 我是从30岁开始创业的,但是我如果在 35 岁的话,应该也会做出来这样的决定。首先我觉得年龄它只是一个数字问题,我从来都不觉得说女生要完全被年龄的这个数字所框住。第二,我认为做出创业这个决定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自我的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出于我到底想要什么,以及我的价值观和我的能力的边界的各种各样的认知,我才最后做了这个决定。那我觉得到35 岁的话,我的自我认知应该更清晰,那我就更应该做这样的决定。 00:35:01 做决策不能被自己的情绪和恐惧所左右 Tracy: 我会把决策看成两类,可能现在我更多的就是 day to day 要去面临的是一些生意上的决策、业务上的决策,或者是我生活中一些相对来讲我怎么去安排分配我的时间这样的决策。其实这种类型的决策我还是会用比较理性的思路来去处理。而那些可能是对我们甚至未来的人生五年十年的方向会有影响的,才是一些重大的决策。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已经不是 follow our mind 了,已经不是说经过一些精确的数据的计算和考量去做决定,更多的而是 follow our heart 遵从我们内心的声音。 00:46:46 时间安排实际上是价值排序 Tracy :每个人每天真的就是每个人就真的是 24 乘7。所以说没有所谓的平衡只有取舍。那这个取舍是什么决定的呢?我觉得还是现阶段我对自己人生的一个价值排序。 00:49:49:54 有关成功和失败 Tracy: 我并不会刻意地去想成功这件事情,因为在我看来,成功是一个结果,人生就好像一个旅程,那其实它的起点和终点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的重要。成功在我看来有点像一个终点一样的事情,它是一个成果,我自己的人生信条,我会更希望去享受这个过程。我觉得在创业之后,我对于如果一定要说所谓的就是这种如果一定要说成功的这个term ,我觉得我是觉得它更多元化了。更多的你是不是喜欢现在这样一个状态,以及你是不是接受这样一个状态。我觉得如果做到这个的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然后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过了 30 岁之后,我自己的一个新的心态就是跟失败和平相处。 00:56:03 选择的底层逻辑是人生体验的最大化 Tracy: 我觉得我做选择的底层逻辑都是源于体验最大化,比如我为什么创业?我觉得创业真的是人生的一个人生体验的终极化选择,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把非常多的东西体验了,整个密度非常高,不管是从节奏上还是内容上来讲,再比如说为什么选择生育,我觉得这个肯定不是一个 easy way 肯定我选的不是一个最 easy 的模式。 01:05:35 如何与情绪和平共处 01:10:43 我会和大学刚毕业时候的自己说…… 01:21:23 我想和女性听众朋友们说….. 加入OLEADA社群: 微信公众号:OLEADA 哪里可以找到Tracy: 小红书:崔西Tracy 公众号:IntoTheWoods

85分钟
1k+
3年前

EP#16 RAC/泽田本家双胞胎姐妹创始人Tiantian&Mimi: 学会说No更重要

Lead Her Way

Tiantian 和Mimi 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33岁。去年圣诞,我回到上海,来到了mimi 在“宇宙中心”安福路开的法式餐厅RAC和她喝了杯热红酒,聊完喝完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女生,她真实不做作,知道自己坚持什么,不纠结,会和不符合自己底层价值观的“机会”说No.。我的同事来找了tiantian 很多次,让她来开餐厅,她都礼貌回绝了;资本也找她很多次,要给她钱让她扩店到100家,她说她当时就“迟钝了”因为不知道这样做,她怎么样继续通过rac 这个品牌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理念。聊天之前我不知道Mimi 有个双胞胎姐姐,叫Tiantian ,也在做餐饮创业, 开了主打铜锣烧的甜品店泽田本家。双胞胎姐妹的彼此鼓励,她们才一同走过了退学,去瑞士学酒店管理,在瑞士彼此打工支持对方学业,面对父亲的突然去世,以及一路创业经历的好好坏坏。 这期节目很有温度,因为你会被tiantian 和mimi 的真诚打动,会被她们特有的默契感动。这期节目也有干货,如果你也想在餐饮行业创业,那么tian tian 和mimi 有话要对你讲;如果你在充满诱惑的世界摇摆不定,不知道怎么说no,不知道怎么及时止损,不知道如何快速实践试错, 那么你更要听这期节目,因为你需要知道,创业,或者30plus 的人生旅途,学会说no 比说yes 更加重要。 00:05:01 及时止损,退学去瑞士留学 当时为什么选择瑞士?那但是因为我跟甜甜都对于酒店有好感。因为小时候偶尔去进出比较高端的一些酒店,然后那个时候觉得说被很好的服务着,然后吃到很好的餐食,那个时候是一个特别美好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通过自己的一些研究就定下来。因为瑞士的酒店管理相对是比较出名的。但是瑞士这个国家留学其实是相对费用比较高昂的。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下子共同付出可能几十万的这样的一个学费给两个人,有一天我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就被老师请出了教室,那是因为我们还差一点学费没有付清,这个我印象非常的深刻,但是我们的父母当然是努力去支持我们去把这个学习完成。 00:07:50 瑞士学习的最大收获 其实在瑞士读书时,那个时候 2008 ,2009年,那个时候的瑞士其实中国人可能还没有那么的多,那个时候你要 push 自己去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语言仅仅是很小的一个点,就是你如何去战胜自己的恐惧感。纠结的你一定要去战胜自己这样恐惧感,然后你要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要告诉他们说你和他们是一样优秀的。那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改变,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让我跟甜甜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内心是相对比较强大的。 00:12:46 创业的初衷 尽管说我们的品类非常不一样,但是做餐饮创业,我觉得有两个很重要的点,一就是最基础的,你的产品是好吃的,不管是铜锣烧也好,还是我们的可丽饼也好,它都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一个输出你认可的品质的产品,另外的话我们都会提供一个恰到好处服务。 00:17:40 不追热门赛道 Tiantian:我们做生意真的不是完全单纯在做生意,不是说某一个赛道火了,我们要去做它。我觉得这是我们很坚持的点。我记得曾经就有人告诉我说让我去做咖啡,但是我说我为什么要做咖啡,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找不到他任何意义所在。 Mimi:对,曾经有人跟我说,他说,你做的这个RAC 非常好,你们应该去开 100 家店,200家店,我听到这个我就觉得迟钝了,因为我怕到了那个时候我就再也不能输出了。我们现在想要输出一些东西,我们会有自己的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 00:19:42 你热爱你要做的事情么? 可能因为我们跟大部分的同龄人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是双胞胎。我们身边同龄人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从小其实更多是放养式的成长的经历。首先我们整个生活状态是很 positive 的。当然了我相信很多创业者他们为什么要创业,我觉得可能很多人都想说追求财富自由。我觉得这肯定是其中一个原因所在。另外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事情是要问问看自己说你热爱它吗? 00:22:22 创业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跟甜甜我们两个人做过餐饮之后,身边就会有无数的人,无数的朋友就会过来询问我们,“我也想开个店”或者,你们店可以加盟吗?其实我们遇到了太多类似的询问,我经常会跟我的朋友说,我说你有没有准备好。但大部分人我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准备好,其实已经不分男女了。男性也好,女性也好,你有没有准备好去面对这些所有的事情。因为当我们从一个公司出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以前你去犯一些错误,你的公司会去兜底,你的上司会去兜底。但是你创业了之后,所有的事情,所有的错误,所有的决策需要你自己来兜底,需要你自己去做决策,甚至你的员工犯的一些错误,你需要去帮他们去面对。你有没有准备好这些压力。如果你想好了,这些困难摆在你面前了,你如果okay, 你可以承受,那就不要想太多,未来的成败与否,都不要想。 00:24:54 有关成功与失败 我觉得我们俩的性格是属于那种,想到什么就会去做。我觉得我们执行力特别强。我们不会考虑到太多,今天如果失败了会怎样?我们不会有太多这样的一个顾虑。我们如果说定了一个目标,我们真的就会去为了达到那个目标而坚定地去执行下去,是我们俩的性格使然。肯定也会有一些可能不太好的一些结果,但我觉得其实没关系的,创业到现在肯定会有经历很多所谓的失败,其实这些失败更多是我们的收获和感慨。 我觉得我们不太会去真的去定义说成功失败这件事情。这个其实真的是非常非常大,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会在短期内去支进一个目标。 如果说从大的一个方向,我并不觉得说你有多少店,你有多少钱什么什么的是一个成功。我觉得这个,更多的是在于个人的状态,你在这段期间你是否 enjoy 这件事情,你是否很快乐的?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你是不是很快乐的去做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成功,我们更喜欢去定义一些小方向的一些目标,然后是否达到了,达到了,那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成功。 00:40:56 有关做选择 你必须要学会做选择,去做一些抉择,并不是说你喜欢这些东西,你就一定要全部都做。你要慢慢的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合适的情况下,比如你在这个地点, 你可能适合开一个咖啡店,或者可以开一个中餐店,你就做一个合适的决定。并不是说你今天你什么都喜欢,你什么都想要,你就什么都做。如果你什么都做了,你反而最后什么都做不成。在正确的时间你要做正确的选择,你要有取舍。我觉得做选择的时候首先还是要问问自己说自己热不热爱这个事情。对,我们自己是去 enjoy 这个事情的。如果说你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其实你的内心是比较痛苦 的,我觉得就别做。因为我们 永远都是在和自己相处。虽然我跟蜜蜜,我们两个有自己的男朋友也好,还是有自己 twin sister 也好,但是更多时候我们是在跟自己相处的。对,所以我觉得自己要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自己 enjoy 什么东西。 00:56:51 选择创业伙伴 我觉得一定要和自己的性格是互补的。我们是比较偏感性的人,那我们如果有一个偏理性的人一起创业,我觉得会1 加 1 大于2。所以我觉得有一个跟自己性格是比较互补的人,我觉得可以帮助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01:05:20 会和大学刚毕业的自己说什么? Tiantian, Mimi 推荐的书: 《Big Bad Breakfast》by John Currence 《平凡的世界》by 路遥 哪里可以找到Tiantian,Mimi RAC 店里 泽田本家店里 RAC 微信公众号:racsh Ins : racsh 泽田本家 微信公众号:zetiandorayaki Ins : 947318597 Tiantian小红书:947318597 Mimi 小红书 : 903293097

78分钟
1k+
3年前

EP#15 一米市集/食芯资本创始人何瑞怡:去走没人走的路;去看不常看到的风景;去找到你的最终目标

Lead Her Way

何瑞怡 Matilda 在32岁的时候开始创业,创业前她念了全球前10的MBA, 进入了顶尖咨询公司做到了高管的位置,终于成为了虎妈眼里的 ”成功人士“。工作之余,她单人背包走了40多个国家去“找自己“。 00:14:52 Know Yourself ”我突然意识到,我之前一直是doing doing doing, 但是我们不是Human Doing, 我是Human Being. 那我们怎么‘Being ourselves?' 当我找到了我的Purpose 后,也就是那个Why 之后,我辞职创业,并计划一直做到我90岁,120岁...“ - Matilda. 39 岁这一年,从来没有做过电商的Matilda 做成了有机食品生鲜电商一米市集;https://www.yimishiji.com 39岁这一年,从来没有做过风险投资的Matilda 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成功融资一亿美金,继续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助力。http://www.bitsxbites.cn 00:42:24 有关成功以及失败 "其实我们讲的这个有点悬,有点像道德经。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优点就是我们的缺点。很多时候人的成功跟失败也是一体两面的。那我就举个例子,因为这个事情刚刚发生,三个月前,可能大家也会看到新闻,就是我们成功的融到了Bits and Bites 的基金。当然大家看到的这个新闻稿或是媒体的报道,肯定都只会讲,哇你成功超额募资到这么多钱,然后有这么多优秀的投资人投资你,然后我也收到了无数封志贺的信。但是其实从我自己去看,这件事情我看到的其实是满满的失败所累积到了这个成功的结果。如果我去看过去这两年我是怎么成功募集到这笔基金的,其实是因为我们得到了超过五六十个 rejection (拒绝)。我们在募资的前一年是特别坎坷的,很多很多的这些潜在的投资人有无数个拒绝的理由,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Matilda 认识何瑞怡Matilda 很多年,每次约见面或者电话,她都非常精准的给出几个她有时间的时间段,时间段精准到15分钟,30 分钟,从早上 8点到晚上8点之间。最开始的几次接触,她会让人觉得非常“公务”。但是当你知道 Matilda 有一个Excel Sheet 来记录她每一天是怎么利用时间的,吃了什么,情绪怎么样,并给每一天都凭个分,她这样记录已经有7、8年了,你就完全理解了她把时间看的有多重要。 00:56:48 时间管理和情绪记录 “在生活当中,我也有一个 Google 的 Excel 来记录。这 Excel 我已经做了7、8年了,然后基本上全方位记录我的 emotional health (情绪健康)跟我的 physical health (身体健康),就是包含我每天喝多少酒,然后喝了几杯,这个是每天要记录的,然后我自己每个月是有目标的。每天的轻断食状态,我是断食 16 个小时,还是18个小时,这个我也要记录的。还有我的睡眠状态,就是我睡觉是不是有睡 7 个小时,这个是能够帮助我每天能子啊高强度会议中工作非常核心的一点,所以我也会记录我睡眠的时间,包括我的 state of mind 这个是很简单的,就是负 2 到正2 。如果我今天非常开心,那我就是2分。我今天还 OK 那可能 0 分,如果今天整个情绪的状态特别不好,可能就是负 1 负2。但是负 1 负 2 的最大的核心是我今天得了负 1 负2,我能不能做出一些行为能够帮助我明天又变成了零分或一分或两分。所以我一直都有这样子的一个日记然后去记录我每天生活习惯。“ - Matilda --------- XQ: 这个方法管理学大师Jim Collins (写过<Good to Great>这本书) 也会使用,他叫这个Excel "The Bug Book" 如果听众朋友们有需要,可以写邮件到[email protected],拿到具体资料。----------- 00:29:30 找到自己的目标(Purpose) "很多人问我说,什么叫 purpose 呢?我也想创业,但我就不知道到底要创什么业。其实我是这么来理解 purpose 的,用一个很简单的问法来问,就是 Are you feeling inspired ?Are you feeling motivated 就是你每天早上起床你要走去上班了,你的能量感怎么样?如果一到五你是一,觉得好烦,我为什么要去上班?我就会告诉她说那说不定你就真的得换工作了,你为什么要去这个我为了拿这笔钱,然后你去做一份工作,是你每天早上巴不得就是留在床上睡觉,那我自己因为自己很知道我自己要什么,我的两份工作,两个公司我都觉得,每天早上起来即使再困难的挑战,我还是觉得我是在做一份非常有使命感的事情,所以我会觉得是非常有动力的。" - Matilda 00:30 不婚不育是我的选择 “那再倒过来说,我从小就没有这个所谓的荷尔蒙,想当妈妈,我从小就跟着我爸妈说我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然后我到现在,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结婚或生小孩,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一个见仁见智,为什么要为了一张纸去跟一个人在一起,然后还有法律约束对吧?然后你看,现在全世界离婚率这么高,那到时候分家产分房产特别麻烦。然后为什么要生小孩这件事情其实我也没有办法去理解。” - Matilda 00:36:00 如何做选择以及为什么很多人给你的反馈都是噪音 “所以我觉得虽然这个主流的声音它会有很多反面的声音,那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核心关键点还是在于你怎么样去 take those feedback 就是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女孩子还是非常容易去害怕,因为就听到很多,有正面的,有负面的 feedback (反馈) 那我觉得这个也是我在过去这几年不断地去训练自己的。我叫做 emotional strength 。很多时候 don't listen to those unsolicited feedback (不要去听那些没有来由的反馈)。很多时候这些给反馈的人又不是懂你自己,那他们就站在他们自己主观的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然后去给你一些他们自己认为合适他们的建议,但是这个东西不见得可以套到你自己的身上。那以前我自己也会觉得我就得听,我们都要 lesson well 。”- Matilda 00:49:29 有关年龄焦虑以及长寿健康管理 “首先我先讲一下,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人非常很有可能活到 120 岁。所以我先讲 life span 是 120 岁。所以对我来说健康是一个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这一代的人都可以活到 120 岁。那我们是希望 90 岁的时候就开始坐轮椅?还是我们希望 90 岁我们还可以到处飞,我今天飞南非,然后我上飞机,我还可以自己有力量的把行李箱放到上面去。第二就是当你有这个 awareness 你可以活到 120 岁。那其实我今年也要满 40 了,我还有 80 年,所以我现在就是一个年轻人, 我才活了1/3。所以我就觉得哇那我还可以做的事情这么多,所以我其实是用比较正面的视角去看这件事情。第二是我自己觉得每一个十年更重要的,应该是在于你知道你自己要做什么。”- Matilda Matilda 小红书账号: 何瑞怡Matilda Matilda 会从营养学角度告诉女生怎么吃,怎么练,可以更加平衡健康。 00:53:15 如何达到平衡状态以及The Wheel of Life “我很建议大家可以上网搜有一个东西叫做 The Wheel of Life*,我们自己 wellness 它其实是有八个不同的 health 组成的,就是你有 family 的 health 你有 social 的 health 对吧,我们都有社交的属性,你有自己的 physical 的 health 我们都希望不生病。然后你也有这个 financial health 你肯定还是要有一定的财务的基础,否则你会恐慌。然后你也要有一份工作,你不可能就做无业游民。然后你也有一个 emotional health 你有一个 spiritual health。 你可以自己去上网做一个小小的测验,然后去看你自己现在的人生是不是一个 balance 它是一个八爪图,那你做完它你就会看到你自己。目前针对这 8 个 health 的一个状态,那你是不是不够 balance 例如说你的你的 job 这一块是不是太多了,每天要工作到晚上 9 点,可能回家宝宝都睡着了。如果希望你的轮盘家庭的比重更大,那么你就可以去调整你的时间分配。这个我自己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去帮助你了解你自己的人生。“ ----------- XQ: 请email [email protected] 来得到更多 The Wheel of Life 的信息。 The Wheel Of Life :https://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newHTE_93.htm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有雌雄同体的特性,Matilda 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位,她从不按主流价值观给自己 贴标签,也有情绪起伏,日常崩溃,但是她花了7年时间找到自己的底层价值观让她从未动摇。 01:09:30 人生愿景 ”我反而是倒过来想这件事情的。有一个影响我蛮深的,在60、70 年代,美国有一个人致力推动有机农业,他叫 Wes Jackson , 他说了一句话: “If you’re working on a problem you can solve in your own lifetime, you're not thinking big enough.”其实他是真的鼓励我们去思考一个非常大的 challenge 那我刚刚说的这个Sustainability 的问题是一个 trillion dollar problem。 它是在解决全世界人的吃饭这个问题。从农业供应链,到消费渠道,其实方方面面都需要去做非常大的改革性的变化。我很多朋友会跟我说她们会50 岁要退休,60 岁要退休。我就比较奇怪,我常会跟他们说,我希望我 70 岁还在做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我反而好像没有给自己去设一个退休的里程碑。我反而是用 impact 去衡量的。比方说我会给自己一米市级去设一个目标,就是我们影响了多少个家庭,我们做到什么样的销售我可以上市。那这个可能是我给一米市集设的一个里程碑,那如果我们有一天上市了,那么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吃到这些安全的食物,所以这个可能是我自己给的一个里程碑。对于Bits & Bites,因为它是一个VC ,所以我觉得 VC 绝对是可以做一辈子的。我反而给自己的里程碑是真的有 1000个 我们投出去非常多的好的技术,然后这些公司都变成了独角兽。那么我们也分到了很多的这些超额的利润,那这些利润我是不是就可以拿来去做非常多的慈善,去做更多的基金会。就像 Bill Gates Foundation 他们会去投在很多非洲的这些儿童,去解决他们粮食跟生病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自己希望能够做到的。有一天我有一笔钱了,那么这笔钱不是用来买房子,不是用来买车的,也不是来养小孩的,而是去做更多可以帮助更多人吃得了安全食物这样子的一个事情。“- Matilda 想要本期全部交谈文字,请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ENJOY Ladies

93分钟
1k+
3年前

EP#14 东方文化香氛品牌观夏主理人沈黎:就算做错也比停滞不前强

Lead Her Way

今天我们请来东方文化香氛品牌观夏的品牌主理人和联合创始人沈 黎来到Lead Her Way。沈黎是个重庆妹子,敢想敢做。在传统家庭长大的她,从小就是“别 人家的孩子”不用怎么学习就可以奥数第一,却在被保送重点高中后抑郁了,重新走出来后,她又叛逆的改了自己的志愿,走上了媒体人的道路。从媒体人到三次创业,沈黎一直坚持“想太多没有用,要去小规模试错,即使错了也比停滞不前强“的态度,走到今天。观夏成为国人最 耳熟能详的东方香薰品牌之一,观夏的在北京上海地标位置建立了两家线下店。沈黎说她脑子里 也经常会有两个小人,一个自信的告诉她勇敢前行,一个是那个不自信的自己告诉她危险重重,一路走来,自信的小人总是能够赢。 XQ:你好,沈黎今天特别感谢你能够来到 Lead Her Way 的播客来给大家讲一讲你自己的故事。你能不能先给我们的听众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SL: 你好, Lead Her Way 的听众众朋友们,我是沈黎,我是观夏的品牌主理人,也是一个在生活方式领域的连续创业者。我做了三个品牌。在做品牌之前,我是一个媒体人,大概在十二年前我在时尚芭莎做专题编辑,正好是中国时尚媒体鼎盛时期的一个尾部。我非常有幸地赶上了那个时代。当时我们的杂志有三个板块,有时装版块,美容版块,和专题版块,我做的就是专题版块的这部分的一个工作。我喜欢研究的选题大部分都会和生活方式相关。比如说那个时候在十几年前中国还没有人用什么香氛,还有香薰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做一些选题,把国外的一些品牌的内容通过媒体来报道给国内的读者。 可能在那个时候我就一直潜移默化的在研究这些美好的一些生活方式,包括鲜花,包括我会去探访住在北京、上海郊区的一些设计师艺术家朋友的家,看他们是如何认真的生活,认真地做好每一餐每一饭。所以说那个时候我可能就跟当时的同事关注的一些重点就不太一样了。可能这在当时给我埋下了一些很重要的种子。 这为我后面的生活方式创业做了很多很多的铺垫,慢慢我就变成了当时在时尚芭莎的生活方式达人。比如说买什么香氛产品,买什么家具,我们的同事会问我,所以说后来我就开始懵懵懂懂地觉得我应该去做一个自己的品牌,所以后来就慢慢摸索做了自己的鲜花品牌,后来又做了果汁品牌,到现在做了自己的东方香薰生活方式品牌。观夏是从 2018 年开始筹备的。为什么做观夏呢?因为我一直在生活方式这个领域进行自己的一些探索。 2018 年从上一个项目结束之后,就遇到了我现在的合伙人也是观夏的创始人。他刚从上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出来,然后他比较厌恶了做一个非常快速,竞争非常激烈的这样的行业。他希望慢慢地把心沉下来,找一些志同道合,能慢慢地去做一件和时间做朋友的事,一帮人去做一个这样的慢品牌。 我在媒体的时候,一直在引入国外的一些生活方式的一些内容,在 2012 , 13 年的时候,我也看到了一些趋势。这个趋势就是中国东方文化的崛起,比如说在很久以前,时尚杂志都只是报道国外的一些奢侈品品牌,或者说娱乐艺术企业家的这些报道,很少把内容重点放在东方文化上面。但是我们在 2012 年就开始去做了一些关于东方的大师文化讲盘这样的一些探讨。所以遇到了我的这个创始人之后,我们想做一些慢的事。我在媒体的积累,又指引我,去做一个中国人是不是可以做一个自己的传达东方文化的生活方式品牌,这样子观夏就应运而生了。这是我的一个简单的介绍。 XQ: 谢谢你给我们大家讲了你自己的职业历程,我刚才听见有狗狗叫的声音。是你的两个毛孩子? SL: 对,是我在媒体的时候领养了两只小狗,一只泰迪,一只比熊。 XQ: 所以你上次也有跟我讲过,你是一个特别喜欢小动物的人是吧。 SL: 我觉得小动物动生平等。因为我从小都养小猫,工作了之后就养小狗。我发现身边的人其实也有的是很开心的养,但是呢养到中途又觉得很麻烦,就把他们抛弃了。这两只都是我从别人手里他们养到半道,然后不要了送给我的。 XQ: 你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先给我们的听众朋友讲一讲你自己在求学的时候其实经历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然后在这些经历当中你也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上次咱俩聊天的时候你讲过说你自己在求学的时候真的是一帆风顺的,然后被保送到了这个非常牛的学校。但是好像在进入到了这个最好的学校之后,突然就抑郁了,然后弃里从文慢慢才走出来,能不能跟大家讲一讲你在这段经历当中,你觉得你学到了什么呢? 我在 16 岁之前是一帆风顺的,不用学习,然后也不用去上课。基本上都能考全校第一名。所以说我在初中的时候就拿了一个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等奖,被保送了我们重庆当地最好的学校叫重庆南开中学的理科试验班。 在保送进这个班之后,我的生活整个就变化了,因为所有的同学都是当地最拔尖最厉害的那些人。然后我们这个班高考的大概有 24 个人考上了清华和北大。然后他们考高考的分基本上比如说 750 的时候,我他们基本上是 730 多,740多很多很多这样的变态的同学。在这个班里学习,让我一下子整个人生观世界观就坍塌了,怎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能学习这么厉害的,然后我再也不可以不用学习就拿到第一名。然后那个时候是一个人生重建的一个阶段,那个时候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在 16 岁之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然后进了这个班之后,又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是,为什么有这么多随便学习都比我厉害的人。那个时候我觉得是一个很灰暗,但是也是一个很好的转折点。如果说我的人生一直像 16 岁之前这样子一帆风顺的话,我觉得我可能到工作到社会不会有这么好的一个心态去面对挫折。我觉得我非常感谢那段时间的一个经历,我觉得这个经历带给我什么呢?就是一个词叫抗逆力就是抵抗逆境的一种能力。 老天在很早的时候,16岁给我送给我了一个分水岭和转折点,让我意识到我自己不是无所不能,不是什么都不用付出就可以得到最好的东西,让我们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可以重新审视我自己。然后同时在这个逆境当中,你都已经被打到谷底了,所以说不可能再差了,然后慢慢慢慢积累了自己这样的一个抗逆力之后,然后就反弹起来。所以我后来从那个班,我觉得实在我的状态不是很好,我可能也不那么适合,因为我物理化学不太好,我也不那么适合继续待在理课班,我就转去了我们文科班。然后到了文科班之后,我就年级排名前十,然后又回到了 16 岁之前的那样的一个非常自信的一个状态。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时间回溯自己,我觉得是一个很宝贵的一个财富。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像我刚才说的不付出就有收获。 我再回看了我们当时的很多很多同学,他们当年都是重庆市的状元,有一些是非常高的分数,几乎是满分进的清华北大,但是有一些同学就已经消失了,就完全和同学切断了联系。后来我们辗转了解到了这些同学,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在是在上学的时候太顺利了,然后进到北大,进到清华,然后出离开学校进到社会,可能和这个社会的完完全全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点点的小瑕疵,小挫折、小失败,然后慢慢就从一股闪亮的心变得灰暗了起来。所以现在我是感谢这段经历的,让我不是这么的一帆风顺的长大。 XQ:其实你在这个高中经历之后,还有一段经历我觉得蛮叛逆的,但是我觉得这也凸显了你自己的一个性格,我觉得你特别坚定地去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你能不能跟大家讲一讲你刚刚考大学的时候怎么样违背了你妈妈的意愿,自己重新填了志愿,然后考好了之后才跟她讲的。 SL:我填志愿跟父母商量,他们建议我学财经,学金融。因为我们家都是非常传统的家庭,我父母都是公务员,我父亲是医疗系统的,我妈妈是教育系统的。然后我的兄弟姐妹因为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整个家族大概有 150 到 200 人这个样子,一到春节可能三层楼,每层楼都坐满人,然后再聚餐再打麻将。我是非常不喜欢这种大家族这样的一种互相牵绊的。我从小就觉得我想要离开这个大家族出去看。我并不是说我们大家族的人不好,但可能我从小就是一个不那么循规蹈矩,是一个非常叛逆的人。父母说东我往西,然后在家里商量好了志愿,她们给我规划好了去读中央财经大学或者说对外经贸大学,然后最后填志愿填的是中央财经大学。我说好,我就拿着这个志愿纸,到了学校之后,我就跟老师又领了一份志愿纸,我就把这个直接改成了中国传媒大学。因为我其实从小就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心里。我说我要去做传媒行业,然后希望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价值观,通过这样的一个载体被人发现,被人知道。 上高中的时候,当时有一段小灰暗日子的时候,我就买很多很多的时尚杂志看包括什么世界时装装苑,还有那会芭莎还没创刊,主要是世界时装装苑,包括三联生活周刊。然后我就在看这些媒体报纸报刊杂志的过程当中,就慢慢潜移默化地觉得我应该是去做一个记者,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记者和编辑的一个区分和界限,我就觉得我自己要去做一个记者。所以那时候我就自己擅自把志愿改成了中国传媒大学。因为我觉得这个学校出来的不是去当播音员,去当编导或者就做记者。然后这个志愿最后出来了,我的是分还挺高的,在重庆大概是 600 分。然后我妈特别高兴,说那肯定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结果一看通知书,通知书寄到家里,发现是中国传媒大学寄来的通知书,我妈当时脸就绿了。所以我当时从小还是非常叛逆的。 XQ: 你当时传媒大学毕业了以后,我觉得其实当时也有很多很多可以选择的道路,可以去做电视电视媒体,也可以去一些广播媒体,或者其他的媒体选择。为什么当时会选择进入时尚杂志这个行业呢?当时进入时尚杂志的时候,有没有一些什么曲折或者说很顺利的就进去了呢? SL: 也是很顺利。我因为很多师兄师姐还有同学都在中央台北京台实习。我觉得做一个电视民工和女性电视民工实在是太辛苦了,经常是熬夜熬到半夜大概三四点,灰头土脸地在那个机房剪片子。然后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我就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电视台。可能因为我小的时候就一直看时尚杂志,觉得还有这样的一份职业可以与美为伍。然后可能那就是这些潜移默化的一些积累,告诉我说你要去媒体,但是不要去新闻媒体,你要去时尚媒体。 所以当时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三个时尚媒体比较出名,一个是世界时装装苑,芭莎,Vogue。 Vogue 当时是在上海,还没搬到北京来。然后芭莎时尚集团的总部是在北京。正好我毕业的那一年,时尚集团第一次开始在北大,还有人大,还有北师大,还有传媒大学这几个文科类的院校开展了管理培训生的招聘计划。因为在这之前,很多师兄师姐去时尚杂志的话,都要经历非常漫长的实习生的生涯,甚至实习三四年才能够转正。但是我正好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管理培训生计划,然后大概是从 3000 人当中选了 14 个人,经过三轮面试这样子层层递进,然后最后拿到了这个 offer 所以说我觉得还是挺顺的,没有经历什么太多的挫折,可能就是冥冥之中老天直接就指引你进入这个行业。 XQ: 所以你进了时尚杂志媒体之后,当时也给了你一块非常挑战的业务去做专题。因为一般在媒体里面,可能大家刚入职的时候都是先从跑一些比较小的这种的直接对口的行业开始做起。做专题实际上是非常挑战整个编辑和记者对于选题的掌控力的,然后是需要认识很多的人,还要确保采访能够顺利地进行。所以当时那么年轻给了你专题这个领域,你会觉得你当时的心理过程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觉得说我怎么能胜任得了这个还是你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就要去挑战一下?当时有没有遇到什么挫折? SL: 我是一个在职场上完全不会给自己设边界的这样一个人,没有什么畏惧感。所以说刚刚苏芒转到专题组的时候,他就说我知道你想做先从美容开始,因为小女孩先鼓捣那些漂亮的美妆,拍一些漂亮的大片,其实是很好的一个职业入门的一个选择。但是我觉得你是从传媒毕业的,然后你文笔还不错,我觉得你一定要去专题去做一些和人文相关的一些报道和职业。然后我刚刚开始入行的时候,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我刚刚进芭莎接到的第一个选题就是去报道上海世博会这样的一个大的专题,应该我记得没错的,还是 2009 年在 2009 年之前,就是芭莎专题组是没有建立任何和像这些博览会世博会这样的一些资源上面的联系的。然后我自己就买了一张机票飞到上海,然后找到了当时的组委会的主任叫余主任,然后于就直接找到他说明来意。 于主任非常好,当时应该是一个政府官员,他把包含上海世博会的所有的资料和他们背后所有做的一些筹备的一些内容全部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我,让时尚芭莎作为第一个媒体来进行刊载,然后刊载的大概是 36 页这样的一个重磅的报道。所以说我从接到这个任务开始,大家同时都是对我比较刮目相看的。然后我我就理所应当地觉得做专题后面的路就不过如此,也没什么难的。不过就是去找到很重要的人,拿到第一手的信息去做采访,去做报道。但是后来这个事实告诉我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因为这个杂志是月刊,它是周期往复的。比如说我接了一个栏目叫做芭莎式女人。这个栏目的一个定义是需要每个月都寻找一个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具有行业 top 属性的这样一个人,报道这样的人物定位。 其实就像是邓文迪这样的人,或者说像是Soho 中国张欣这样的人,当时我才 25 岁,我能找到这样的人的途径和资源的积累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很快我就陷入了报不出选题这样的困境。然后我每次的选题会之前,我就抓耳挠腮的睡不着觉。然后一到开会的时候我就要哭,因为担心报不出选题就会被老板说。 你怎么报不出选题?你之前不是一来就做了一个 36 页的大报道,怎么现在就开始枯竭了?所以说刚入行的时候也经历了这样子一个从初生牛犊不怕虎,然后到因为资源积累的短缺的这样从高峰到谷底的这样一个过程。然后中途也有想过几次我是不是要放弃?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工作?我是不是可以申请换组去做一个轻松一点的美容编辑?但是后来我当时老板就匆忙就跟我说,他说,其实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想太多做太少。你今天在你的这个职业上面轻易因为自己不适合或者说是短暂的一些困难选择放弃。那么你换到任何其他的公司,其他的行业还是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很庆幸我在年轻的时候听进去了当时我的老板给我说的这样的话,然后我选择了坚持,我选择了打开我的世界,多去认识一些同行的朋友,或者说通过一些采访对象去了解,去认识更多的被采访的对象,积累自己的一些媒体资源,然后慢慢你在一篇一篇的选题做的过程当中,手感逐渐就回来了。 我昨天看了一个报道,一个教授说不是成功的人太少,而是放弃的人太多。我听到这句话之后,我就觉得好像当时苏芒在给我们讲的很多话,不是成功的人太少,而是放弃的人太多。我觉得昨天视频对我来说触动还挺大的。 还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感人。他说其实成功只需要两个步骤,一个步骤就是不要有边界感,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去做,然后不要觉得自己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你只要觉得自己可以,那么你就去尝试。然后第二个就是你开始尝试了,你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坚持,再坚持,那你一定就会成为最后被剩下去的那个去拥抱成功的那个人。 我觉得这点特别的对,其实还是所谓成功也好或者成长,我们不管他叫成功,因为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在成长道路上面其实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要挑战一下你自己的极限。但我觉得其实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讲,尤其是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你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你也会有很多身边的朋友。可能有一些人你觉得他就是轻轻松松的把很多事情都做成了,但是你自己可能非常努力也达不到你自己觉得很自洽的这样的一个位置。 XQ: 你觉得除了努力,除了继续坚持,有没有一些什么样子的思考模式或者思维模式能够分享给我们年轻的听众,他们刚刚从大学出来,刚开始自己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很有挑战性,在坚持不住的时候,你觉得有一些什么样子的思考模式是可以帮到他们走过这一段, 用年轻人的话讲“比较丧”的这段日子。 SL: 你是说在年轻人遇到他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XQ: 我觉得是因为你有非常好的一个 mentor 对吧。你的老板苏芒,她可能在很关键的时刻,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刻拽了你一把。但我相信她不仅仅只是说,你要坚持,她可能还会跟你分享一些你怎么去坚持,而且会给你一些机会。那可能很多年轻的听众他们没有这样子的,很幸运的可以碰到一些mentor,在他们的生命当中,在关键时刻可以提醒他们一下。那现在往回看,你觉得你那一段时间坚持继续去做,继续去不断地突破自己。除了你自己要告诉你自己说我要坚持有没有一些方法论或者说一些思考模式,年轻的听众们是可以借鉴的呢? SL: 我可能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我真的没有想太多方法论的一个事情,我可能真的就是在反复的回味。这些话说如果你在这个行业放弃,那么你换一个行业,你换一个工作可能还是一样,同样会面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那我可能又就会在脑海当中去预演。 比如说预演,我当时觉得我可能不适合做专题编辑,我重新去考一个公务员,或者说是进入到一个什么像其他同事干的这个电视台这样的一个职位,我就会预演我进到下一个行业,下一份工作当中同样会遇到的领导的苛责、行业的一个不适。然后你在预演的过程当中所有的这些困难险阻,就直接在脑海当中把我这个想放弃的想法给扼杀了,我就会从这个预演的场景当中走回来。 走回来之后,我再分析我现在遇到哪些问题,我应该怎么去重新画思维导图,去逐个击破逐个地去解决它。比如说在媒体上我做专题,我现在缺的是被采访对象。那么我应该怎么去解决我这个资源短缺的问题?那我就去多找同行问,多找同事问,我就拉着我的老板多聊我应该如何的增进自己的,改进自己的这个,改进自己的局限性,然后寻求他们的帮助。我觉得在这个坚持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很多要逐一的去解决和击破的一些问题。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很多女孩子特别是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可能有很多的闺蜜都是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大学的室友等等的有的时候当女孩子她们在人生当中或者职业职场道路当中遇到一些困难或问题的时候,她会第一个想到说我去找闺蜜去倾诉一下。 但是其实有的时候闺蜜是可以给你很多情感上面的一些支持的,但是可能很难去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面,更经历丰富的这个层面上面去给到你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但是我觉得你当时不管说是你很幸运也好,但是我并不相信幸运是平白而来的,我觉得这肯定是你自己的努力工作和你很优秀,让苏芒这位老板是很赏识你,所以花了很多的心思和时间在你身上,来帮助你走出了你当时进入职场之后的第一个小低谷。 其实我挺想替年轻的这些听众们问一问你,是怎么样能够在你的身边去建立起来这样的一个支持的网络。那在这个支持的网络里面,可能有一些是朋友在情感上给你很多的支持,无论你怎样,大家都全部接受,你可能还会有一些是自己的导师,人生、职场上的,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人。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有这样子的一些方法,或者说当时你是怎么样取得了苏芒或者说导师的这样的信任能够让大家愿意非常投入的来帮你。 我觉得就像你说的一个人,在低谷当中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关系网来支撑你来陪你度过。一个就是朋友闺蜜,一个就是你的领导上司,还有一个就是你的亲人。朋友这个层面,我觉得在低谷的时候,其实可以把朋友分为 两种类别。一种类别就是陪你一起发泄情绪。比如说你说这个男的怎么这么渣,他说这个工作怎么这么无聊,然后需要有这样的一个陪你一起去抱怨的朋友。 但是你还需要有一类朋友是什么呢?这一类朋友她一定是非常理性和客观的,她不能是说还像刚才那个感性类的朋友一样,和你共同去骂人,共同去抱怨,因为这样不解决任何问题,还需要有一类朋友,她是理智的,她会帮你分析你的这个,选择比如说你的这个放弃,或者说你一直在这个低谷当中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它会非常或者说是非常毒舌的,指出你的很多很多问题,让你去解决和改变。然后我是会刻意的去听这样的一些毒舌朋友的一些建议,而不光是寻找那些抱怨的朋友一起去骂这个工作,骂这个职场骂这个老板,而是去听那些理智朋友给我分析出来的一些解决方案。 职场上 mentor 的重要性,因为我在去时尚芭莎的前, 时尚集团的 HR 问我,你最想去那本刊物 ,我说我一定要去最好的, 看他说为什么我说我进这个媒体行业,那我就要去和最优秀的人去学习,去看他怎么工作,他怎么做人,他怎么去处理他人生上面的很多很多问题。所以说我当时进时尚集团,我的目标就是直接就铆向了时尚芭莎当时的主编苏芒的。有关选Mentor 我讲不出来什么太多的东西,可能就是因为我看杂志,看到这几个主编写的一些卷首语。 然后我觉得苏芒的很多卷首语和我当时的一些心境比较稳合,我觉得她一定能够成为我人生上、事业上、工作上的一个明灯,我就直接朝她去了。所以年轻的朋友们如果说在工作当中需要些帮助的时候,我觉得可以通过一些社交媒体,或者说通过一些朋友的介绍去寻找一下你脑海当中你觉得应该向谁去学习这样的一个模板和范本。然后也可以非常敞开地去跟他讲你的一些困惑,你遇到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大部分比你年长的优秀的人都会去倾听你的一些问题,去帮你去解决。当时苏芒就是这样子,比如说当时我的选题报不出来,我的资源的短缺,她都会毫不保留地把他所学习到的,他所拥有到的都给到我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我们的女性听众,在 20 多岁的时候可能是人生比较迷茫的时候,你从大学出来了,象牙塔出来了,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是不是可以去找到你觉得比较适合你的认知,和你对于生活的理解比较一致的人。这样子的 mentor 能够在关键时刻去帮你一把,其实是一个我们所谓的带引号的捷径的,但是可能维持这样子跟 mentor 的关系,也要看你是不是真的努力再去真的想要去变好。 XQ: 在我们进入到你下一个就是连环创业的这个环节之前,其实在 20 多岁大学刚毕业之后,你还经历了一段感情上面的挫折让你我觉得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改变。这也为你之后一些在工作上面以及对自己的认知上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能不能跟大家讲一讲,你所谓的这个带引号的人生至暗时刻,你当时的男朋友对你的背叛是怎么样改变你对于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对于人生的一些看法的。 SL: 在我 27 岁的时候,谈了一场很刻骨铭心的恋爱。然后在这之前我其实是有一点恋爱脑的,就觉得恋爱至上。 XQ:我觉得大多数女孩子都是这样子的。 SL: 对,我觉得我们公司的女孩都是这样子。但是我觉得如果不是血淋淋的事实给你上很多课的话,我觉得恋爱脑永远都不会从当时的那个困境当中走出来。我就是 27 岁的时候和一个谈了大概 4 年的一个男朋友,我从巴塞尔表展回来,然后无意当中翻他的微博,发现了他已经和另外一个女孩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联系了。我当时整个人生, 整个价值观都坍塌了。因为在那之前,我是做好和他要走入婚姻的一个准备的。然后我也觉得我的未来一定是我和他的未来。 其实恋爱脑没错,但可能错的是一个女孩把恋爱放在人生当中的这个比例,一定要调试到非常非常合适的一个位置。比如说这之前我觉得我和他的恋爱,我和他的未来是我整个的人生可能高于事业,高于我自己,高于其他很多很多的东西。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叛的当时,我整个人是非常灰暗的。现在想起来我觉得就跟一个怨妇跟祥林嫂没有什么差别,每天睡不着觉,需要到闺蜜家和他手拉着手睡着,手拉着手才能睡着。因为我觉得我,闭上了眼睛之后,整个脑海当中都是自己自愿自哀,那种状态非常糟糕,我自己都不爱当时的那个自己。 这个事情我觉得我通过了大概一两个月,想通了很多事情,一个让你非常心动的人来到了你的面前,我觉得这是非常美好的东西。但是如果说你把它放在你的人生当中太重要的位置,让你过不去的话,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所以在这两个月中间,我想通了很多,就是该重启的时候就要重启过去。无论他再好,无论他和你曾经像一个亲人那样子在你生命当中的一个存在,但是在他离开的那一刻,他就是离开了,不要眷恋过往,因为浪费的是你自己的时间。然后再一个就是刚才我说的就是恋爱脑,恋爱脑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不要把它放在你人生当中太着重的一个位置,它一定要平衡,它要和你的事业平衡,他要和你的亲人关系平衡,她和你的闺蜜关系去平衡,他可能是你人生当中的 1/4 或者1/5,你这样的话才不会被很多很多东西所击垮。 XQ: 我觉得这个对于于年轻的女孩子其实特别有用的,就是怎么样去平衡各个方面的。有的时候你真的就是把爱情,把另外一个男生放在首位的时候,其实给对方的压力也是很大的。然后你也不可能花时间在你不可能花时间在你自己的身上去不断地提高自己而且 20 多岁还很年轻,未来还有很多很多在等着你的一些精彩。我觉得如果就这样沉迷下去,然后就觉得是爱情最大,其实有点得不偿失的。 XQ: 你从这段经历走出来了之后,其实可以算是人生开挂。我为什么这么讲这个人生开挂呢?因为一会我们会聊到一个话题,就是有关于成功的定义。但是我觉得之前咱们几次聊天,你对成功的定义其实是自我的成长。所以你从在芭莎做了三年之后,你可能尝试了一些互联网的创业,在这一段经历你的成长是非常快的。因为每一段经历你都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带到下一段经历当中,让你去更上一个台阶。你能不能跟大家讲一讲怎么样从芭莎过渡去创业。而且这些创业就像你刚才在刚一开篇的时候跟大家介绍,你其实是一个对美特别有感知的人,那周围的朋友也都经常会去问你一些有关于选择一些美的这些家居产品或者说其他的一些产品的这样的意见。所以其实你的这些创业也都是跟美相关的,能不能跟大家讲一讲这几段经历,以及你在这些最重要的是你在这些经历当中你学习到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认知有了哪些提高? SL: 创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偶然。在 2012 年的时候,有两个天涯的副总裁和一个产品总监跑到时尚大厦楼下来找我,是朋友介绍的。然后他说他们想做一个时尚导购的论坛,就像那个美丽说、蘑菇街那样子。然后正好她们朋友推荐了我,说她们必须找到这样的一个在女性时尚领域上面的一个人,他们才能组建起这样一个完整的团队。后来我被这两个人的真诚所感动了。我说反正其实当时在媒体,其实也不用天天坐班,也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可以去尝试一些新的事情。那么我就说我尝试一下和这两个人,看一下到底什么是创业,什么是互联网,然后一起去做了一个叫明星衣橱的 App 然后后来大概一年之后的某一天,苏芒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听说这个 App 是我在兼职参与创立的。然后她就问了我很多关于互联网的问题,她很好奇嘛,说到底什么是创业,然后什么是社交媒体?因为在 2011 年之前,时尚圈是一个非常非常封闭的圈子,我们服务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国际的奢侈品的集团,帮他们去做创意,去做内容,做选题,要么就是去报道国内的娱乐圈,时尚圈,还有艺术家,企业家圈这样的一些内容,很少会把关注点放到互联网上。 苏芒从一个渠道当中听说这个明星衣橱是我参与创立的时候,他就很感兴趣的来找到我。因为当时美版的一个编辑出来做了一个时尚导购电商叫 Net A Porter。 然后可能那正好是一个传统媒体转型,然后互联网大潮开始侵袭全国,所以苏芒当时也想去尝试在集团内部去重新做一些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一些新的尝试。所以她问我可不可以一起去尝试做一个中国的Net A Porter。但是后来因为内部创业很多资源的一些匹配或者说是人员的一些架构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内部创业其实是很快就终止流产了。然后后来苏芒姐其实就带着我去拜访了很多很多互联网的一些 leader 包括雷军,包括周鸿祎,包括当时Elon Musk 来中国,我们都去拜访他们去探索传统时尚媒体的一个新的转型方向。然后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比如说雷军,他一定是一个赛道论,他要做一个行业,一定要选择一天花板特别高,赛道特别大的行业。比如说他做手机,中国有 13 亿人,然后多少人会买手机,那一定是一个完全 amazing 的一个领域。 但是我跟苏芒回来了之后,就想我们会的东西是关于美好、关于时尚、关于艺术,它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一个领域,只能辐射和影响到很小的一群人。然后后来可能因为意识到在内部创业可能行不通的时候,然后正好在 2013 年我又结婚了,然后我就可能就想自己静下心来去探索一下我到底适合做什么,我到底能做好什么这样一个可能性。当时先生也非常支持我,说那你自己可以从媒体出来去探索一下你到底可以开始一个什么新的事业。 然后我就因为当时生活很稳定,然后生活比较幸福,就开始研究家居生活方式,如何在家里让自己待得更舒服,待得更好。就比如说天天在家里去插花,然后每天每一周都会去花市里面去买很多很多漂亮的花,然后自己回来研究如何插花了。所以当时就觉得那如果我有这个需求,那我是不是可以把这样的一个服务配送到了更多的有这样需求人的家里。所以说当时我就从媒体离职,和当时芭莎的另外一个同事一起创立了诗集这个品牌,就是中国最早的做每周配送一束鲜花到家里,到办公室这样的一个模式。然后我们大概做了一年的时间,我在这一年的时间当中学到了很多。因为在这之前我是一个媒体人,媒体人他其实是整个产业的最后一端,别人品牌,把产品做好,把渠道铺好,然后需要以这样的一个媒体帮他产生很好的创意和内容,然后最后的创意内容呈现到像消费者的眼前。但是我在做诗集这个鲜花品牌的一个过程当中,我真真正正了解到什如何做一个品牌。 做品牌其实就像开始重新构造一个明星一样,他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他应该怎么样,他有一个怎么样的说话写字的一个风格,他应该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他的新媒体的构建,它的整个产品包装的可构建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统一的行为准则,我们叫它 VI 体系,这是我在媒体完完全全没有积累的一段经历和经验。所以说我在诗集的时候就比较顺利地从媒体人转型成为了一个品牌人。然后这个诗集很快其实第一个月我们就大概做了 200 万的销售额,实际上是还比较有反馈的这样的一个事情。但是后来因为我们这群人经营,不太懂市场,所以说很快到一年多的时候,我们就发不出工资来了,整个团队就很被动。后来我就想那我还要再去学习,我还要让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 后来因为这个品牌的整个调性和形象比较好,就卖给了陆金波,他很喜欢这个品牌,他很喜欢诗集这个名字,她们就拿去做了,她和她的太太赵子琪他们一起去做了明星读诗的这个项目。然后这个当时卖出去之后,我就在想我的下一步应该干什么我懂媒体,我懂内容和创意。 我现在懂做品牌,但是如果做一个完整的品牌人,我还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做市场。因为比如说就像刚才我跟你说的,我第一个月我就做了大概 200 万。但是我这 200 万是我在媒体这么多年六七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一些明星朋友、设计师朋友这样的一个个朋友,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分享或者说发微博帮我产生的一个瞬间的人品,或者说人脉资源的一种爆发,但是无以为继。后来我就加入了当时很火的一个 detox juice,Hi Juice 当时国内最好的一个轻断食果蔬汁品牌,作为市场合伙人这样的一个身份加入。然后在这里我又大概待了两年的样子,我就在这里把我之前在媒体和诗集学的东西在这个品牌当中运用,然后同时又在这个品牌又是学到了很多作为一个市场 leader 要做的很多事情,比如说一年如何花掉 1000 万的预算去让这个品牌做到什么样的一个规模。所以说我这三段经历实际上是从媒体人到品牌人到市场的这样的一个非常顺利的一个延展。 然后到了 2018 年,我就基本上具备了一个完整的品牌人的这样一个经验和思维的。就像前面说的,我就遇到了我现在观夏的创始人,他从跨境电商公司出来,希望做一件很慢的事情。然后我也有了一身功夫和本领,想要施展和抒发。然后我又非常擅长在生活方式领域的品牌的塑造和表达。所以我们一起还有另外一个联合创始人,她是耶鲁设计系的,然后他是蔡国强在纽约的平面艺术方面的一个合伙人,我们一起就创立了观夏这个品牌。 XQ: 你觉得你这样一路走来,其实我听到你在轻描淡写一些高高低低,比如说第一次可能都会经历到发不出工资来,然后第二次又会面临一些可能自己在过去职场上面过,去自己的积累的, 这个经验上面的一些,你自己不具备的一些技能,然后要慢慢自己去学习,这个学习能力要非常的强。那经过这三次创业,到现在观夏做到这样的规模,你觉得你总结下来,在这段时间里面,你所经历的和你所学习的你自己觉得你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是在哪里呢? SL :我觉得强项可能就像你刚才说的是一是比较坚持,二是不会的就去学,就一定不给自己,没有给自己设任何的边界。因为我觉得我不会的东西太多了,我不能觉得我自己什么都会。那一旦一个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会的时候,他就什么都不会。所以说我每一段重新开始,每一段转型,都是因为我在一个领域当中遇到了瓶颈,我觉得我不够了,我就一定要去下一家公司也好,或者说自己再创一个品牌,再重新构建一个公司也好,我一定要去攻克他,不设限地去攻克他。我觉得在这个社会当中,其实大家聪明都是一样聪明,其实到最后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其实都差不多,最重要的在于就是你到底给自己留多少的可能性,可能恰巧我就是那个给自己留了很多很多可能性,然后给自己你设了很高天花板这样一个人。弱项可能也是刚才强项当中的其中的一部分,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自己变成了一个领域的小专家。比如说我们当时那批传统媒体人,我算是从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把微信公众号的整个的内容创意运营规则掌握得很好的一个人。但是也会不由自主的,有时候有小小的一些自满情绪,觉得自己就已经很好了。然后一旦遇到这种情绪的时候,就经常会自己给自己提醒。另外一个自己跟自己说你不过如此,你还要去打破。 XQ: 我觉得上次其实咱们两个人聊天,你说你从小讲到大,你脑子里面都是有两个声音一直在不停地这样的去交谈的。一个声音就是告诉你自己说你一定能行,另一个声音可能就会说是不是不行,那你其实是通过不断去做,然后慢慢了解自己的强项弱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你可能经历了大概 5 年的时间来把这个东西梳理出来。 可能很多我们的听众朋友,他是没有办法去放弃自己的一些工作,放弃自己现在的这个轨道,然后跳到一个新的轨道说我不断地去尝试,不断地去尝试去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了解自己到底是谁,了解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在哪里?所以我觉得你能不能跟大家讲一讲,说怎么样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去了解自己。怎么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于你在去在职场或者创业上去做是这个决策的时候有哪些帮助呢? SL: 我觉得我自己经常会跟自己说一句话,如果说你不去做这件事情,你根本连了解你自己的机会都没有。两个小人,一个小人觉得自己特别自信,一个小人怀疑自己到底行不

80分钟
32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