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出国留学,尤其是读博,不少人心中的印象都是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孤苦伶仃,好不可怜。但其实,不少人在留学期间都是有家属陪伴的。除了暗自羡慕这些有家人陪伴的博士们,我们对他们选择陪读的家属更是充满好奇。在二十多岁这个通常意义上的事业上升期放下工作选择陪读,他们是如何下定决心的呢?远离了曾经的社会关系,他们是如何定义自我又是如何不断寻找自我的呢?大段的空白时间让他们更快乐了吗?被孩子与家庭占据全部,他们是委屈付出还是欣然享受呢?他们会不会悔不当初呢 ...带着许多疑问,正正采访了两位博士家属,一位是曾经经历创业起伏目前已陪读两年的富贵哥(陪读丈夫),一位是曾经的北京上班族目前正专心带娃的菲菲姐(陪读妻子)。他们坦诚的分享,让我们对感情和家庭,对自我的定位又有了新的认识。听了他们的讲述,你愿意为了家人为了自己选择一条更大胆的路吗? 📝时间线 00:01:38 陪读的初衷 00:02:32 孩子的到来 00:03:09 陪读日常 00:04:15 带孩子是0/0/7的修行 00:06:08 孩子说三门语言?乱了乱了 00:07:63 孩子开始占据生活的全部 00:08:38 妈妈是为了熬夜而熬夜 00:08:59 以前的工作和孩子不能相提并论 00:10:11 属于自己的时间 00:10:47 再就业的焦虑 00:11:54 陪读的一大原因:遇到工作瓶颈,跳出来 00:12:47 妈妈圈的温暖 00:14:36 博士妈妈怎么兼顾学业和孩子? 00:15:35 爸爸也要承担带娃责任 00:18:55 小家庭不分离 00:20:56 陪读中挫折与幸福 00:22:33 那些所谓的“放弃”和“牺牲” 00:24:36 为爱下厨 00:27:31 平淡如水就很好 00:28:39 遗憾会被冲淡 00:29:02 现在与未来 💁🏻♀️ 关于我们 我们的播客节目 Struggle with Me,关注研究生活和个人成长,致力于分享失败的经验。欢迎到小宇宙、Apple Podcast、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也欢迎加入我们的Discord社区 参与分享讨论。还可以关注我们的b站视频。 😻相关推荐 播客007|听教育学博士聊聊荷兰的教育体系 👉 关于本集 主播:正正 串台主播:和燕燕,心安 剪辑制作:正正 音乐:岁月神偷(金玟岐)
想到出国留学,尤其是读博,不少人心中的印象都是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孤苦伶仃,好不可怜。但其实,不少人在留学期间都是有家属陪伴的。除了暗自羡慕这些有家人陪伴的博士们,我们对他们选择陪读的家属更是充满好奇。在二十多岁这个通常意义上的事业上升期放下工作选择陪读,他们是如何下定决心的呢?远离了曾经的社会关系,他们是如何定义自我又是如何不断寻找自我的呢?大段的空白时间让他们更快乐了吗?被孩子与家庭占据全部,他们是委屈付出还是欣然享受呢?他们会不会悔不当初呢 ...带着许多疑问,正正采访了两位博士家属,一位是曾经经历创业起伏目前已陪读两年的富贵哥(陪读丈夫),一位是曾经的北京上班族目前正专心带娃的菲菲姐(陪读妻子)。他们坦诚的分享,让我们对感情和家庭,对自我的定位又有了新的认识。听了他们的讲述,你愿意为了家人为了自己选择一条更大胆的路吗? 📝时间线 00:04:37 陪读的初衷 00:06:16 被催生? 00:07:56 陪读日常 00:09:27 要吃好! 00:10:19 语言、交流、朋友 00:14:16 陪读也是思考自我的好时机 00:19:13 自己的事业怎么办? 00:21:11 来陪读会有放弃或牺牲的感觉吗? 00:22:42 在荷兰刻骨铭心的经历 00:23:30 夫妻相处有矛盾吗? 00:24:37 遇到过什么挫折呢? 00:24:52 经济来源与压力 00:26:13 挥之不去的焦虑感 00:30:33 理想中的自己是机器人 00:32:45 一个词描述陪读生活 00:32:58 还好在荷兰 00:37:29 一秒钟都不曾后悔 00:38:15 现在与未来 💁🏻♀️ 关于我们 我们的播客节目 Struggle with Me,关注研究生活和个人成长,致力于分享失败的经验。欢迎到小宇宙、Apple Podcast、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也欢迎加入我们的Discord社区 参与分享讨论。还可以关注我们的b站视频。 🤹🏻♀️ 关于本集 主播:正正 串台主播:和燕燕,心安 剪辑 & 制作:正正 音乐:相依为命(陈小春)
这一期播客是我们与「熊言熊语」的串台节目。不久前,大连理工一位研究生在网络上留下一封遗书后在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引发了不少社会反思。然而类似的悲剧还在频频发生......同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分享了自己在硕博道路上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的困难,并试图从自身经验出发,去理解和探讨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时间线 00:00:25 熊来了! 00:01:30 科研好难啊 00:07:40 脑电实验的免费洗头服务要不要尝试一下 00:11:30 留学烦恼 00:13:35 经济压力是有的 00:16:45 最难应对的还是自己 00:20:28 怎么样才算”适合做科研“? 00:29:00 上学 vs. 工作 00:40:30 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 00:48:00 入学前进行心理评测可行吗? 00:54:40 把自己当作好朋友吧 00:58:00 人生是不会没有困难的啊 00:58:30 我们可以表达、倾诉与倾听 1:03:00 还好有朋友啊 1:09:00 聊天机器人Woebot 1:12:00 建立自己的心理危机应急系统 1:16:00 稳定又流动的自我 1:19:00 正能量仓库、心理弹性和呼神护卫 1:23:30 多小的事情都值得开心和庆祝 1:25:50 多小的爱好都是爱好 1:27:35 如何帮助遇到心理困难的朋友? 1:30:00 如何应对他人的求助? 1:31:21 总结 😻 更多推荐 熊言熊语播客 熊个人主页 Woebot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 五分钟日记法 💁🏻♀️ 关于我们 我们的播客节目 Struggle with Me,关注研究生活和个人成长,致力于分享失败的经验。欢迎到小宇宙、Apple Podcast、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也欢迎加入我们的Discord社区 参与分享讨论。还可以关注我们的b站视频。 🤹🏻♀️ 关于本集 主播:正正,和燕燕,心安 串台主播:熊 剪辑 & 制作:心安,正正,熊 音乐:在雨中(尤雅、刘家昌)
这一期播客,我们终于鼓足勇气聊了聊手机上瘾这件事。尽管难以启齿,我们还是尽可能诚实地报告了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长,戒瘾方法和成效。我们承认自己离不开手机,却又时不时憎恨它总是黏着自己。手机就像是属于我们的多啦A梦口袋,只不过它并不总能帮助我们成长。有时候,它反而试图偷走我们的灵魂。到底要怎么成为手机的主人呢? 📝时间线 0:30 我们的手机使用报告 2:05 就是要用浏览器刷微博 4:30 手机上瘾跟药物上瘾并没有太多不同 6:40 手机在夺走我们的灵魂 8:00 点赞功能细思极恐 9:00 社交网络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吗? 14:00 不同的社交媒体承载了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欲 15:20 公共表达象限:我们为什么发状态? 20:00 线上聊天差了点什么? 24:50 工作时间还是会控制不住摸手机 25:40 真有空就不想刷手机了啊 27:50 还不是因为空虚寂寞 30:00 你焦虑信息焦虑吗? 34:00 我们是怎么重新成为手机的主人的? 戒瘾Tips 39:35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你跟手机是什么样的关系? 40:15 理想状态下,我们与手机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40:45 如果可以的话,你愿意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吗? 42:00 从小就拥有智能手机的话,我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42:20 除了一块电子屏,未来的我们还拥有什么可能性? 45:50 推荐阅读Digital minimalism 😻 更多推荐 Solitude Digital Minimalism DynamicLand 熊言熊语:读书|一朵后浪的深度数位大扫除 💁🏻♀️ 关于我们 我们的播客节目 Struggle with Me,关注研究生活和个人成长,致力于分享失败的经验。欢迎到 小宇宙、Apple Podcast、Pocket Casts、喜马拉雅FM 订阅收听。欢迎关注我们的b站 和微信公众号。如有兴趣加入交流群,请添加微信号wxw4110531,备注SWM。 🤹🏻♀️ 关于本集 主播:正正,和燕燕,心安 选题 & 发布:心安 剪辑 & 制作:心安,正正
在荷兰读书期间,我们曾无数次被各种关于荷兰教育的说法震惊:荷兰孩子的幸福指数世界第一?荷兰90%的学生都能读大学?荷兰系鞋带、通水管、骑自行车....干嘛都有学位?荷兰选专业要靠抓阄?这些都是真的吗?这期,我们与教育学博士张老师好好聊了聊荷兰的教育系统,从幼儿园一直聊到了大学。破除了一些迷思以外,我们还探讨了荷兰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相比荷兰国内教育系统的优势与问题。 📝 时间线 0:01:15 为什么全世界小盆友都三岁上幼儿园? 0:03:40 荷兰的爷爷奶奶带孩子吗? 0:05:40 荷兰人不管不顾式(unsupervised)教育 0:09:00 幼儿园入学也要先通过考核 0:11:10 专业的特殊教育很有必要 0:14:30 荷兰幼儿园教什么? 0:15:20 双语教育从娃娃抓起吗? 0:16:15 五岁的时候孩子就不再属于家长啦 0:18:10 荷兰家庭教学(Home schooling)的规定 0:19:30 如何选择小学? 0:25:30 小学上课的时间和方式都好灵活 0:27:15 小学教些什么呢? 0:32:00 道德教育是抓底线还是抓上线呢? 0:32:10 性教育课和公民课非常重要 0:35:15 普法课教自行车法规? 0:36:30 荷兰的师资力量不大行? 0:42:30 所谓快乐教育是不存在的吗? 0:45:50 荷兰的孩子真的自由快乐吗? 0:49:00 荷兰的社会还需要“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吗? 0:51:00 小学考试成绩决定了孩子长大能否读大学 0:53:00 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评定指标 0:55:10 小学分流之后的补救措施 0:58:30 荷兰的中学教育有明确的功能分化 1:01:00 大学选专业要靠抓阄啊 1:03:00 荷兰中学生有压力吗? 1:04:00 荷兰人所谓的聪明是什么? 1:06:00 荷兰的隐形教育鄙视链 1:07:00 热情自信性格也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吗? 1:09:00 上什么大学对就业影响不大 1:11:30 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1:13:30 荷兰的心理教学 1:15:00 荷兰的教育困境 1:17:30 我们能从荷兰教育学到些什么? 🙇🏻♀️ 关于我们 我们的播客节目 Struggle with Me,关注研究生活和个人成长,致力于分享失败的经验。欢迎到 小宇宙、Apple Podcast、Pocket Casts、喜马拉雅FM 订阅收听。如果想看到更多关于学习与研究方法的分享,请搜索Struggle with Me,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和b站。
这一期,我们请来了即将入职高校的文科博士平江和正在英国做博后的工科博士大白,跟我们聊了聊博士学位的意义。 00:30 读博时有退学的冲动吗? 04:10 为什么不把科研当作兴趣爱好呢? 08:48 科研工作也要做科普吗? 19:45 如何面对他人对自己研究的质疑? 29:43 工科面对的质疑 30:10 科研工作者算是知识分子吗?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吗? 38:00 读博之后转行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吗? 45:00 什么样人才适合读博呢? 47:00 家境贫寒就不适合读博吗? 52:00 自由自在地思考 参考资料 声东击西:#97 这个世界对科研人员有多难 无业游民:004. 读博士是件没脸见人的事吗? 清华博导: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 优秀博士生真诚告白:我为什么逃离科研—对程代展老师的回复
这一期,我们请来了即将入职高校的文科博士平江和正在英国读博后的工科博士大白,跟我们聊聊博士学位的意义。 04:00 读博期间的收获 05:30 科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18:00 读博期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 26:00 读博的日常 32:50 读博的初心是什么呢? 37:30 科研工作真的自由吗? 42:50 科研工作没钱怎么办呢?
这一期,我们聊了聊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对疫情本身、疫情带来的情绪以及对自我的反思。还有信息筛选和心理健康等内容。 00:31 本期嘉宾介绍 05:25 疫情迫使我们的生活变轨和变速 10:00 毕业更难了嘛? 16:54 因回国而挣扎的情绪:你构建了几层难过? 26:45 如何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 31:22 自我崩塌了?你思考自我了吗? 38:15 你相信自由意志吗? 42:25 信息筛选:打破被过滤的泡沫 48:30 网络平台只能用来宣泄情绪? 52:20 不要停止自我教育 54:35 从灾后心理救助看心理健康 57:20 建立个人专属的心理应急机制 How emotions are made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16436/ 情绪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443490/ 自我的本质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33361/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http://www.gov.cn/yjgl/2006-02/26/content_211654.htm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 http://www.gov.cn/xinwen/2020-01/27/content_5472433.htm 卫生部发布自救互救宣传手册 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http://www.gov.cn/ztzl/yushu/content_1581558.htm 许燕:疫情防控科学化的心理疏导与干预方式至关重要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20-03/31/c_1125793269.htm 心理危机干预,也需纳入“疫情防控”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2/04/c_1125528169.htm
这一期我们聊了聊为什么要记读书笔记,以及我们的读书法。 🧭 Outline 06:28 谈读书笔记绕不开“为什么要读书” 07:30 选书也要记笔记 10:59 手写笔记的乐趣与意义 13:01 主题式阅读 15:05 用Notion管理Reading list 16:27 读书按什么顺序读? 18:23 读书最好的媒介是什么? 20:20 电子阅读的问题 23:47 跟着算法推荐读好还是不好? 24:58 阅读的环绕感 27:00 Fleeting/permanent notes与媒介的选择 32:12 如何阅读一本书? 32:57 有意识地反思 35:31 记读书笔记要不要摘抄? 38:43 读书笔记与学术笔记的不同 39:27 怎么管理读书笔记? 40:31 分类还是不分类,这是个问题 42:52 Notion如何支持我们记笔记? 44:12 手写笔记的乐趣与意义 45:58 如何处理手机上看到的碎片信息 49:28 微博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冲击 52:07 到底怎么用社交网络? 53:25 到底怎么筛选信息? 54:49 心安的Notion读书笔记系统 56:20 读书基于兴趣 🔗 Reference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16624/ How to read a book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83525/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89567/ 《一天世界》播客80:稍后随机再读 https://yitianshijie.net/80 《一天世界》播客78:买纸书的意义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4690661/
Show Notes 03:31 Slip-box简介 05:08 为什么既要写瞬时笔记(fleeting notes)又要写长久笔记(permanent notes) 07:20 开组会写handout有时候也是一种permanent note 08:00 书写就是最好的思考方式 10:45 以idea为单位写笔记 13:40 “自下而上(bottom-up)”还是“自上而下(top-down)” 14:50 从此再也不发愁research idea啦 17:50 写论文再也不用struggle啦 18:48 Slip-box具体操作指南 21:45 做笔记超链接(link)的好处 24:07 Ulysses怎么实现Slip-box 26:35 The Archive怎么实现Slip-box 28:45 关于Evernote 29:32 Markdown是什么? 31:50 不能追求完美的工具 32:27 笔记工具盘点(Mweb,Bear,Typora) 35:05 The Archive也不完美 36:30 笔记标题怎么起? 37:41 检索号(Identifier)怎么用? 45:50 标签(Tag)怎么用? 54:45 那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怎么记? 参考资料 关于Niklas Luhmann的主页:[https://niklas-luhmann-archiv.de/](https://niklas-luhmann-archiv.de/) 软件The Archive主页:[https://zettelkasten.de/](https://zettelkasten.de/) How to Take Smart Notes豆瓣页面:[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16624/](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16624/) How to Take Smart Notes作者演讲视频:[https://vimeo.com/275530205](https://vimeo.com/275530205) 对slip-box笔记系统的文字介绍网页:[https://writingcooperative.com/zettelkasten-how-one-german-scholar-was-so-freakishly-productive-997e4e0ca125](https://writingcooperative.com/zettelkasten-how-one-german-scholar-was-so-freakishly-productive-997e4e0ca125)
大家好!我们是Struggle with me! 主播是:荷兰语学得难受的正正,教不好课所以研究语法去了的和燕燕,安心看剧学英语的心安。 这期我们聊了聊「外语课堂」和「外语学习」。 1:45 要对课堂效果有正确的期待呀 6:00 你的迷茫可能是因为老师给的反馈有问题 10:33 什么样的课堂练习比较有意思? 19:30 语法重要嘛? 21:15 “语感”是什么? 22:15 怎么背单词? 24:07 怎么自学? 25:3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6:50 自学语言的软件推荐 30:45 老师其实是学生们的“脚手架”啦 32:40 “一对一”是最好的“脚手架”吗 资料: Jerome Bruner, the scaffolding of learning 轻听英语 https://langeasy.com.cn/ 多邻国 https://www.duolingo.cn/
大家好!这里是Struggle with Me的第一期播客! 主播是:刷牙困难户和燕燕,人民日报忠诚读者正正,健身两分钟也嫌多的心安。这期我们聊了聊「习惯」和「习惯打卡」。 Outline 1:40 Atomic Habit | 2 Minutes Rule 6:10 The Power of Habit | Keystone Habit 15:15 习惯的系统 21:00 刷手机停不下来怎么办 27:30 碎片时间到底有什么用 29:00 与自己独处的困境 29:30 写日记的陷阱和技巧 35:30 Habit Tracker试用报告 42:50 习惯和自我认同 45:07 新的Flag Reference Atomic Habit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55759/ 《习惯的力量》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507212/ 灯塔五年日记本 https://www.leuchtturm1917.us/some-lines-a-day-the-5-year-memory-book.html Journal it! https://journalit.app/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