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工作鞭打了几年之后,时不时会冒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养老退休”的念头,可一想到养老,又不得不想到一系列现实问题:咱们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我们该存够多少钱,才能从容迈入老年?如果不结婚的话,老了之后该怎么办? 一部分年轻人纷纷加入“互助养老”小组,为的就是老了之后能互相照应,不至于生病了还要自己叫救护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助养老,找一处合适的地方过生活看似理想,但也透露出人们对老无所依、对衰老、和未知的担忧。 每个人想要的养老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准备独自自居,好友帮忙;有人憧憬儿孙满堂,家人照料;有人打开宜居城市排行,为自己寻找养老胜地;也有人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觉得思考养老问题太遥远,未来无法预知。 我们思考养老,其实终极是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上野千鹤子在《一个人最后的旅程》说:“你的死法由你的活法决定。”她认为,孤独并不取决于你是否成家,是否有孩子,正如这本书的腰封里写的一句话:“不论结婚与否,最终大家都会是一个人。”孤独取决于你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 思考养老的终极目的,是让我们去探索真实的自己现在应该怎么活。
太奶奶曾经给我讲过很多古代鬼故事,其中有一个经常重复出现的设定——阎王叫你三更“嘎”,没人敢留你到五更。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经以为这只是封建迷信,却不曾想到这其实是成年人的日常,“黑白无常”他们会幻化成各种形态,有时候是你公司的领导,有时候是你认识的朋友,有时候是亲密无间的恋人,有时候是一辆末班车。他们不讲人情,不听你的理由,只会给你扔出一个时间节点,公司内称呼他为DDL,全称是“deadline”。生活中可以理解为他的直译“最后期限”。 今天我想和你讲点现代鬼故事:明天就是你的ddl了!
又是一年重阳。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所以对这个节日总是有着特别的情感。记得每年逢年过节,家里总是会来很多客人看望外公,一般都是家里的远方亲戚。 现在,外公外婆已经离开了好多年,那些远方亲戚再没见过,连近亲都很少再聚,没有了老人,才更明显感觉到,再好的兄弟姐妹,最后能顾的只有自己的小家庭。 可随着年龄越大,人越想要和这个世界建立某种连结,需要有亲密关系源源不断地给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脐带提供养分,需要知道这条脐带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需要知道自己来时的路。 作家李娟在《我的阿勒泰》里就提到,外婆的故乡是一处她从未去过的地方,但那个地方在外婆的讲述中反复触动她的本能和命运,她写: 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永远地留住了我。 人到中年,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是件幸福和幸运的事情,九九重阳,思念他们。
我很难在工作日的清晨元气满满地醒来,但每个周六天不亮我就可以一个鲤鱼打挺,套上几件衣服狂奔出门。是什么诱惑让我能够对抗早起的恐怖?答案是,早市。自从在母亲那里得知,距离小区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早市之后,我就一直蠢蠢欲动,直到有一次做完母亲买回来的牛肉,肉香香了自己一跟头之后,每周的早市之旅,就正式开始了。热爱逛菜市场的汪曾祺老先生这样写到:“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摘掉了互联网蒙在眼上的七彩布条,置身于平凡热辣的市井人间,才惊觉,生活的滋味竟然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存在了如此之久。 难得周末,推着车在超市闲逛,学着爸妈的样子挑挑拣拣,每种商品的合理价格了然于胸,熟悉每种食材的评价标准,四只袋子鼓鼓囊囊满载而归,手指被勒得发白。回到家后,躺在沙发上看着长长的小票,总计上的数字比预期的还低,冰箱比预期的还满,喝完手里的汽水打个饱嗝,人生的惬意,也就不过如此了。 走遍世界各地,出入金碧辉煌,三十岁功成名就,成功人士的生活范例充斥在我们手里这个小小的屏幕当中,似乎觉得如果达不到某些标准,自己就是失败的。慢慢地,奢望二字也变得羞于启齿,所有的明媚都应该属于自己,这才是合理。但我相信,当你把目光聚焦在身边这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里,你会发现地球online的另一个版本的答案。
“幼儿园一个月8000元?” “零食偷偷论克卖简直是‘新型切糕’啊” “旧家电卖不出价格,反而要倒贴钱才帮忙回收?” “婚礼一天要换六套服装?” …… 或许是太无知,或许是对一些东西的认知还停留在很多年前,总之,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常常会颠覆我们固有的认知。 在不断颠覆中,我们终于明白:这世界,发生什么都不稀奇。 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颠覆我们固有认知的事情。 关于价格:水果的价格,苹果5块钱一斤。 关于婚礼传统:租婚纱原来这么贵,好一点的大几千往上。原来服装都有好几套。原来还有晨袍这个玩意儿。原来改口费要上万,结个婚拼命压榨自己爸妈。 有的时候需要做一些颠覆认知和传统的事情。 关于创新:电影可以这样拍?歌可以这样唱?
很多朋友可能对谷村新司的名字很陌生,但如果你喜欢听港台老歌,或者说,你听过港台老歌,就一定听过他创作的旋律。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的很多经典歌曲都翻唱自日本的音乐,更有人说:“中岛美雪、玉置浩二、谷村新司,三人养活了当时大半个香港乐坛。”张学友《遥远的她》翻唱自他的《浪漫铁道》,张国荣的《共同渡过》翻唱自他的《花》,黎明的《夏日倾情》翻唱自他的《最后的我爱你》…… 其中传唱度最高的,是他的成名曲:《星》。 童年时期,在大阪出生的谷村新司常常会在闭眼时想到一幅风景:一望无际的草原,远处山峰连绵,漫天都是星星,凉风习习,草木摇曳。 朋友告诉他,他想象的那个地方可能是中国的北方,他就很想来中国看看,他将这幅画面作为灵感写下了《星》。当他带着这首歌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就有种回家的感觉:“连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也觉得很熟悉。” 从此之后,谷村新司就和中国结下了缘分,在中日友好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他和很多中国歌手都是朋友,有大约50首被填写中文词翻唱,点开他的歌单,你总能听到一首你熟悉的旋律。 在这个群星不断陨落的年代,老一辈的音乐人相继去世,那些来自上个世纪的歌声,到这个世纪,甚至下个世纪,也不会被忘记。 谷村新司,与天上的好友见面时,别忘了再共唱一曲。
通过网络技术每个人账户转走1毛钱,这件事真的曾经发生过! 窃取密码更多依赖的不是黑客技术,而是“心理学”! 成功入侵网络安全公司,就能被“招安”是真的吗? 暗网真的存在吗?那里真的那么黑暗吗? “杀猪盘”被骗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追回被骗钱款吗? 住酒店如何防止被偷拍? 如何预防针对女大学生的各种诈骗? 今天的嘉宾是我的一个朋友。他靠自学,在小学四年级时入侵了世界500强网站,因为年纪太小,并且也没有真的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就没有被追究。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沉迷于网络科技,后来大学学了计算机专业,成为了一名“红客”。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各种诈骗基本都要依托网络技术,超英的世界里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他成了一名科技反诈up主。 他接到过各种各样的受骗者的求助,他也尽可能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在合法的范围内帮助别人。希望本期节目可以让大家提高反诈意识,保持警惕,注意安全。
常常能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看到这样的假说:我们大多数人都差不多,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仿佛有一个程序员,提前设定好了一个世界程序,我们的生活就按照程序中的故事情节发展。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都是NPC? 当接受了这个假说之后,大家开始积极列举发现自己是NPC的证据:经常长时间发呆、别人触发对话时才开口、只获取经验从不升级、日子每天重复…… 《失控玩家》的主角就是游戏里的NPC,他的存在就是走来走去,活跃气氛,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被玩家欺负、杀死。直到某天,他遇上了一个戴墨镜的美女,墨镜是区分玩家和路人的标志,戴上墨镜可以看到游戏世界的各种隐形道具——正如上流阶层的人能看见底层人民永远无法了解的社会运作法则。为了配得上女孩,他抢来墨镜,本想以此实现阶级跃迁,却被动地发现了世界的真相,看到了眼镜里的世界,原来自己一直活在别人设计的游戏里。 如果把人生当成游戏,那普通人就是现实世界的NPC。 既然世界是一场游戏,那就好好玩吧,既然大家都是NPC,那就更加轻松地放肆造吧。
当阳光很好,风吹微凉的时候,我知道秋天来了。这是我一年中最喜欢的季节,也是北京郊区最美的时候,今年因为各种原因没什么机会一个人去郊外,难得上个周末我又一次独自骑车去跑山了。骑车两年多,从来没有和别人一起骑行过。一方面是平时上班就被各种规矩管着,实在不想在骑车的时候还要遵守小组定制的骑行计划,速度不能太快或者太慢,路线不能说变就变,最重要的是,我实在不想在周末的时候还要和任何人聊天寒暄了。 工作上,作为一个“卖声”的人,我靠说话养活自己。生活里,作为一个喜欢照顾人的I人,我会在有人的场合里强迫自己和大家聊天活跃气氛。只有在骑车的时候,只有我自己骑车的时候,我可以不再说话,不再表达。这让我很幸福,但生活在现代都市,这又真的很难。
浴室像一个潮湿的剧场。 走进浴室之前,我们或许刚加了一个班,或许刚刚把孩子哄睡着,又或许刚刚经历了一次争吵,只有在洗澡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才能做回自己。轻轻唱一首歌,对着镜子演一出悲欢离合的大戏,幻想一百种残酷现实剧情,表演崩溃落泪,竟也产生了一种满足感。 周星驰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特别爱洗澡,每次都要洗上两个小时,在洗澡时找灵感才最有效。《少林足球》里那句经典台词——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就出自星爷的浴室。“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水在头上冲,灵感就会出来。” 我们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快到没有时间好好吃一顿饭,好好洗一个澡。如何延长下班后属于自己的时间?或许可以从到家先洗澡开始,洗澡划出了一条工作和生活的分界线,让我们更专注、更高效利用休闲时间。 “我们一生当中有多少时间洗澡无从计算,就像一生中吃的每一顿饭一样,平常又不平常。对这两件事一样要抱有敬意。”放一个喜欢的歌单,调试到舒适的水温,舒服地洗个澡吧。 你在洗澡时最喜欢听什么音乐?
1978年,北京,王小波给李银河写信。信里写道: 你好哇,李银河!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是在分别中完成的,你不要见怪。 比如这一段:我把信写在五线谱上。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但愿你我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转眼间四十年过去。王小波也已经去世二十一年了。在2018年的威海,李银河给王小波隔空回信。信的内容简短,情绪克制,与此同时,在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如同秋天的海。 四十年的时间,算不上沧海桑田。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半辈子的光阴。隔了这半辈子的光阴去回应这些信,更多的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了,是对自己的生命的回忆。 李银河说,如果王小波还活着,他们可以一起步入晚年。可惜已经不能。 生命何以变成了当下这个样子,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有些事情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发生了,并且永远的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在这些飘飘渺渺的光阴里,心里有想念的人,生命就不再是那么寂寞的事情。
大家好,这里是ONE,我是原君。 假期结束回到上海,我在地铁里遇见了一个拎着大包小包,抢着进车厢,却席地而坐的人。看着他充满好奇却又迷茫的眼神,我想起曾经遇见过几次相似的场景。有次,我一时圣母心泛滥,对一个刚从工地收工赶路回去的人说,旁边有空位。他却不好意思地笑笑回答我,身上脏,就坐地上吧。这句回答让我深感羞愧,因为那个“提醒”看似善意,可音落的那一刻是他直面丧失自尊心的瞬间。 有很多次我会邪恶地想起影视剧中对穷人的描写,他们懒惰,贪图小利,为了利益不惜与家人为敌,他们往往以主人公的穷亲戚身份登场,在他们的映衬下,富裕的人似乎就成为了上进、努力、勤劳、正义的代言人。而事实真就如此吗? 你也会看类似的影视剧吗?你是如何看待故事中的穷亲戚的呢?你觉得贫穷富有与正义邪恶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