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到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可能正在医院做术前检查,接下来我会休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完成一个小手术。 无意中选在6月7号入院还挺奇妙的,12年前的今天我紧张地上高考考场,12年后的现在我紧张地上手术台,顺利过了这一关就好像人生又毕业了一次。 你说,怎么才算是毕业呢?是拿到毕业证的那天?还是照完毕业照和同学们在校园正式告别的那天呢? 我在大学毕业时并没有真正毕业的感觉,我真正“觉得”时,是在自己毕业了十个月之后。我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工作,经济也开始独立了,我才真切觉得:“嗯,我毕业了。” 一个朋友也说,自己的毕业季好像来得晚了一年,大学四年毕业了之后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又备考了一年的研究生,考完之后,从出租屋里收拾东西出来,才觉得自己真的从这里毕业了。 其实,人生有很多毕业时刻,决定去一个新城市发展是毕业,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是毕业,挥别不适合的感情是毕业,重获一次新生是毕业…… 这个六月,或许是你最后一次从学校毕业,但绝对不是人生的最后一次毕业。 说说你的毕业时刻吧。
前几天看微博,发现了一个帖子,说是关于00后的考古疑问: 宋丹丹有什么作品吗?为什么在综艺上她的地位好像很高的样子? 那英有什么实绩吗?为什么在浪姐2的咖位最高? 我觉得徐克的电影就那么回事吧。 现在选秀是网站投票,以前选秀怎么投票啊? 还珠格格真的算是大爆剧吗?柳青最后娶了谁,有人说柳红,有人说萧剑。 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00后的实习生小朋友,欣慰的是他们还在听周杰伦,但确实很多人真的没磕过白云黑土的cp,很多人没读过金庸,很多人没听过李玖哲。 青春期的时候觉得张学友、谭咏麟太老套了,如今也听懂了伍佰。所以同样地,这些对于小朋友来说的宝藏艺人,我希望你也可以pick到。
或许是深受传统励志片的影响,二十七岁之前觉得人经历一番苦难,最后的落脚点必须要落在胜利的那个句号才算故事完结,主角怎么可能不赢呢?主角是一定会赢的,就和我的名字一样。 就像小时候以为湘北会是最厉害的球队,樱木花道也会成为最厉害的球员,尽管后来的漫画给我上了一课,“湘北并不是冠军球队”,我依然不想相信。 可生活从来不是传统励志片,生活是“哪怕你努力了,也很有可能会输”。生活是“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生活总会在打了我很多巴掌之后再给我一块糖吃,然后继续扇我巴掌,为了那口糖,扇就扇吧。 希望我永远永远永远都渴望那块糖。
近期收到听众@妈口来信: 人往往会吃着自己最看不起的亏。在学生时代,我十分抵触“没有好的学历,就没有好的工作,就没有明亮的前途”这一说法。我一直觉得学历不代表一切,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出社会后,才发现学历是个门槛,在自己没有本领的情况下,还是好好读书吧。 有些话我们曾经不屑,如今终于相信了,这中间可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不得不承认有些道理原来是真的。 但人总是这样,有些道理就算我们相信,也想去赌一把。 有哪些道理你曾经不屑,现在相信了呢?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有一种花怎么也绕不开——茉莉花,外公四盆茉莉养在自家阳台,晚风穿堂过,便让茉莉花香散发到家里的所有角落。 或许没有哪一种花,比小茉莉更加像纯真的初恋了吧,青春里的人就像那朵六月茉莉,纯白,芬芳,也是很多人忘不掉的身影。 《路边野餐》中最感人的段落,是主角陈升唱起《小茉莉》,虽然五音不全,但却是一段青春逝去的回望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用这种笨拙的方式,完成了内心深处对妻子最后的依恋、最后的告别。 “小茉莉,请不要把我忘记,太阳出来了,我会来探望你。” 有一种说法是:茉莉就是莫离,莫分离,中国人的浪漫总会体现在一个个谐音里。 六月,是分别的时节。 如果可以,想买一盆小茉莉,放在你的窗台,夏天的微风吹起时,能闻到淡淡的清香,你可以泡茶,可以放枕头下,让茉莉的花香飘进你的梦里,见到那些想念的人。
2018年你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在干什么吗?那一年的很多事情我也记不清了,但是10月27日,我记得,那一天我来到了珠峰大本营,我在写着“8844”的纪念碑旁边拍了照片,虽然我知道实际海拔只有5200米,但这已经是大部分普通人能到达的这个地球上最高的地方了。 整个在拉萨的期间也到达过5000米以上的地方,但是我一直没有明显的高反,以至于在去珠峰的时候我也并没有带任何氧气瓶,可是在下了车走到石碑的大概300米,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呼吸的吃力,双手在这300米的距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紫色。 拍完照片回头正看到日照金山,阳光像金子一样洒在珠穆朗玛峰上,当时我就想真的站在8848的顶峰的话,那我将会看到什么呢?而这种原始的冲动也许就是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去攀登雪山的原因吧。 到2022年为止,记录在案的登上过珠峰的一共有6089人,其中包括向导。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中国人有200人左右,他们具体都是谁我没有查到,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宋学华。朋友们都叫她——话梅。微博:@话______梅,视频号:给力的话梅。 她说自己有三个身份: 1. 一名青年写作者,《何以为家》作者; 2. 2019年世界自然健美比基尼冠军; 3. 珠峰成功登顶者。 光看这三个标签你就能猜到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然而真的和她聊完我才发现,对她来说,也许珠峰不算是她爬过的最高的山。
又到了月底读信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就在提醒我:一个月过完了,你做成了什么? 这个五月发生了很多事,从大喜到大悲再到现在的平静,好像当时觉得天大的事儿,现在算来也不过经历短短半个月的起伏,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五月过得不顺的人,再到六月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了,失业的找到工作了,失恋的又遇到新的可发展对象了,生病的已经康复了,一切都是可能的。 让我们等待六月的到来,我的私人邮箱依然在等你的信件。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于喜欢的歌手,对于80后、90后来说可能都是不太一样的。包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并不追歌手,谁的歌好听就听谁的。但是我相信,所有的90后只要听歌,就一定会唱一个歌手和一个乐团的歌,歌手自然是我们的周董,而乐团便是五月天。 之前和荟莹聊天的时候就说过,我也许是个假粉,不能做到周董的每首歌都会唱,那么对于五月天,我就只能说自己是个歌迷了。但就如我刚才说的,不管你是不是死忠粉,愿不愿意承认他们唱得好听,他们的歌都成为了我们这代人青春的BGM。自然而然地,他们演唱会的票一直都像是神明,只是听说有人抢到过,可自己从来没真的买到过。 因为公司离奥体很近,周五下班之后我便来到了鸟巢外,和一大堆没有买到票的歌迷们在外面听歌。而我也因此拍了volg,并在视频里也放下豪言说“宁可不进场,也不买黄牛票”。视频下面大部分都是友好的应援,但是也有人跳出来说:这种行为完全不可能杜绝黄牛行为,真爱的话高价也会买的,我们这群所谓的斗士,无非就是自我感动罢了。 我想了一下,我们抛开揣测对方是不是黄牛,或者是他们抱着其他的心态的想法。除了我们在用自己所能想到的办法抵制黄牛之外,更多的这个行为的原动力,好像确实有“自我感动”的部分。然而,我觉得,自我感动没什么不好。
距离高考还有十天不到的时间,有一位叫做@小番茄炖西红柿的朋友在节目下方留言说:“荟莹,希望能听到一期关于高考的节目。”我想这位朋友应该是今年要参加高考吧? 我的高考已经过去了12年,不夸张地说我至今记得在2011年6月7号是什么天气,我穿了一件什么衣服,从考场出来语文老师看见我的第一句话说了什么,那天天气预报显示33度,我穿了一条牛仔超短裤加粉色短袖衬衣,语文老师见到我就问:觉得难吗?我苦着脸说:感觉作文写跑题了。高考就是这样奇妙的一天,好像在那两天,所有的感官都前所未有放大了一般,细节都记得特别清楚。 后来呢,后来的生活有因为高考而发生什么变化吗?当然有,太有了,它直接决定了我会去哪座城市,哪所大学,会遇到哪些朋友,如果不是大学里认识的一个同学在ONE的官方微博下艾特我来ONE参加面试,我也不会在这里和大家聊高考,所以,高考很重要。 但没考好就意味着往后生活的糟糕吗?当然不是,我再回想从前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同学,发现成绩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差异,大家都有自己谋生的方法,大富大贵的也有,但很少,穷一点的也有,但也少。大部分人似乎最后都回归了一个平均值,平淡地、忙碌地过着。 你还记得高考那天印象深刻的细节吗?
十四岁那年的夏天,我读到了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梦》。 原是流浪的异乡客, 直到遇见那片薄绿的田野,那泓戈壁中的清泉, 遇见你那亩小小的心田, 种着往昔、梦想,满满的快乐, 真真实实的幸福在不断滋长…… 我听到有人悄悄说: 这是你动了凡心的地方了, 这是你永远不及的梦。 三毛的书是一场故梦。而今再读故文,已不再追思想望怦然心动,正是: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三毛,她是我不愿醒来的梦,那梦里,都是青春两个字。
磕CP,是近代网络用语,但它的历史悠久,白居易写《长恨歌》就是磕唐玄宗和杨贵妃CP的典型代表。 磕CP并不全是恋爱向,只要觉得某某和某某在一块搭配,甚至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都可以通过蒙太奇式手法磕他们的CP。 通过嗑CP,人们能够满足自己内心对于某种情感的幻想,而这种幻想和愿望往往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 这期节目我们就聊聊那些你曾磕过的CP。 为什么人们会喜欢磕CP呢?不愿恋爱的年轻人真的可以通过磕cp满足爱情体验吗?
为什么我不再听五月天? 当我打下这串字时一个有关五月天的词条挂在热搜——“五月天演唱会”,今天是五月天在北京鸟巢开唱的日子,连开三天,正如他们一直以来所说的那样,五月要听五月天,但我已经不再听五月天了。 其实不光是五月天,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一个自己很喜欢的歌手或者偶像陪伴,也总有那么一首歌,会在青春失意的夜里翻来覆去听千遍,当你慢慢地长大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年少时喜欢的那个明星,你已经不再关注他了,爱过的那些歌曲可能有一天都会不再听,而你的不关注是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 我们都会长大、会变老,有些东西不会再被需要,来来往往,去去留留。 我不再听五月天,但总有人正在听五月天。 五月的末尾,如果你有任何想分享的故事、心情和困惑,可以投递信件到我的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