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马晓橙 过了30之后,很多习惯都变了。我以前从来不吃陈醋,但是现在感觉这东西就是饺子的黄金搭档。以前耳机里都是德国战车,现在开车必听周华健。包括以前特别喜欢看很深沉的,那种恨不得解说能比原片还长的有深意的电影,但是现在我最爱看的除了那种简单的不用动脑的喜剧之外,就是青春爱情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看了最少十遍了,《海角七号》也得有四五遍,周末在家又复习了一遍《听说》。 我好像多少可以理解为什么好多阿姨粉喜欢看青春偶像剧了,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少男少女的爱情呢?20岁,即使做错了什么都叫出糗,30岁之后就叫犯傻了。
主播/李荟莹 当大人的好处是什么? 可以买一个麦当劳的甜筒当今日晚餐, 可以沉浸在手机小游戏里不被挨骂, 可以凌晨睡不着起床看电视, …… 当大人,可以莫名其妙做一些事,不需要理由。 在流行怀念过去的环境里,我一直都更喜欢当大人,虽然过往的时光也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但还是当大人的现在更好,就像陈绮贞的《after 17》:“自从那一天起,我自己做决定;自从那一天起,不轻易接受谁的邀请;自从那一天起,听我说的道理”,这首歌应该就是关于“长大真好”的真实写照吧。 今天,聊聊「当大人真好」的时刻。
主播/马晓橙 如果让我评选目前为止提升人类幸福感最伟大的发明,我心里的第一名一定是冰箱。想象一下在某个炎热的夏日,学校组织了一整天的户外运动会,或者公司给你安排了一场露天的快闪活动,你作为组织者需要负责与各个环节的人对接,在太阳底下站了一天,在烈日下暴晒了12个小时之后,说了一天的话,你感觉嘴巴都干得起皮了,中午忙得连饭都没吃上,把最后的一块展板拆完收好之后,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松懈下来,低血糖袭来,眼睛里的世界都开始摇晃。 这个时候你最需要的不是领导的表扬,不是一场庆功宴,而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听可乐。因为外面的高温导致它表面迅速结出一层水汽,握在手里的那份冰凉已经让你开始不自觉嘴角上扬。拉环打开的瞬间,你似乎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如果这听可乐市场价值2元,那么此刻你灌入嘴里的第一口就值1.9。 那一刻,全世界都静音了,只有嘴里的凉爽伴随着碳酸在舌尖发出的“滋啦”声,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笑。
主播/赟赟 每个人的房间,都是性格和喜好的外露。 《善意的竞争》里,女主角洁伊的房间像一个深蓝色的海底,很多人会觉得海洋让人恐惧,但洁伊和好朋友涩琪却说,那种感觉好像回到妈妈肚子,待在羊水里一样的安心。 《春光乍泄》里,何宝荣和黎耀辉住在阿根廷一间阴暗破败的旅馆,油漆脱落的床,鲜艳却潮湿的被子,还有斑驳的壁纸、带着污点的镜子,一切元素都指向衰败。 你可以从一个人的房间,窥见她的精神世界。 一间自己的房间,不仅仅是四面墙和一个屋顶,它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起点。在这里,我们可以放下所有伪装,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陈婉晴有首歌叫《立夏居》,就是写她独自待在家,度过一个微微发汗的、孤单却自在的立夏清晨。 在五月一个干燥的清晨 不见什么人 空寂的睡房 积郁十六层 似有水滴声 客厅白灯 浴室裂纹 掉落茶几上的是立夏以来第一只蚊 你好,这里是ONE,也是属于你的一个精神角落。
主播/大卫 不知道此刻收听节目的你,是刚结束加班挤进末班地铁,还是窝在沙发里数着手机电量发呆呢?上周收到ONE一个朋友的邮件,说每个周末总在追剧和补觉里匆匆流逝,周一睁眼时总像被人偷走了时间。这让我想起三年前的自己,直到某个特别的周六清晨...... 其实延长周末的秘诀,从周五下班那刻就开始了。记得把通勤路线调成观光模式吗?去年秋天我开始尝试提前两站下公交,沿着梧桐树影晃悠着回家。转角面包店飘出的焦糖香气,文具店玻璃上歪歪扭扭的儿童涂鸦,这些平日被耳机隔绝的细碎声响,忽然都变成了时光减速器。
主播/李荟莹 每年的三月都让我捉摸不透。 上个星期还阳光明媚三十二度,这个星期就电闪雷鸣下大雨,淋湿我的羽绒服,三月真是温柔和野蛮并存。 2023年三月上线「收信快乐」时,我没想到这个板块能持续到今天,毕竟两年会经历很多事情,就像之前我在节目里分享过的一段感受:“我不再听很多歌,同样的,有一天你也不会再听ONE,不再需要耳机里有声音的陪伴。有一天,你也不会再看青春小说,你甚至不会再有兴趣看书,我觉得都太正常了。我们都会长大、会变老,有些东西不会再被需要。” 所以,当「收信快乐」做到今天,依然有朋友来信,我很感恩,尤其有很久不听的老朋友来信,我更是惊喜。 欢迎给我来信。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马晓橙 之前在北京上班的时候,公司会给每个员工配一个带挂绳的工牌,本来我觉得那就是一个门禁卡而已,公司所有人应该都是一样的,结果有一次参加一个和总部其他部门的大会议,发现有一个同事的工牌挂绳logo居然是亚马逊的。我还以为这是别的公司的,后来会议结束我问老员工才知道,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高层,只不过人家之前是亚马逊的。 这个挂绳就是自己最高光的证明,你说他是不是后悔自己当年离开的选择了呢?我觉得他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挂绳下面的那张卡现在只能刷开我们公司的大门了。
主播/马晓橙 对于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来说,想要最快速的了解他,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看他在听什么样的歌,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听音乐这件事看上去比过去容易获得很多。但同样的,我们也正身处在信息茧房的困境下,和短视频的推荐逻辑一样,各大音乐平台都几乎只会给你推荐你之前收藏的,点赞的同一种风格的歌。 然而这个世界显然不只有适合emo的时候听的民谣,不只有适合装杯的时候听的说唱,当你热血沸腾的时候,当你想要对这个世界说不的时候,当你想要干翻这个世界的时候,你还需要一种音乐,摇滚乐。然而当你想要去了解他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类音乐的榜单基本都是老一辈的,开口魔岩三杰,闭口唐朝黑豹,他们当然很好,但很多编曲,真的没有那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了,他们愤怒的歌词内容也真的和如今年轻人面对的困扰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摇滚乐迷,我该如何让现在的年轻人爱上摇滚乐,让你们在荷尔蒙躁动的时刻找到最适合的音乐,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最后的答案是去听每一年的“迷笛音乐奖”获奖的歌,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2025的迷笛音乐奖】以及,这个奖诞生的故事。
主播/李荟莹 一代人有一代人流行的言情小说。 在现在言情小说的细分类型里,有一个标签很受欢迎——救赎。 在大多数的救赎文里,女主都刚好出现在了男主人生至暗的时刻,从此男主角的生活有了乐趣和意义,而男主会在女主“被骚扰”“被催债”“被赶出家门”等等困难模式中英雄救美,成为她唯一的依靠。 有人会自嘲:“小时候就是看这些看坏脑子的”,较真去阅读或观看这些救赎情节,会觉得人物是如此单薄,女主经受的一切挫折在等到男主救援的那一刻就完成了使命,“被男主爱”就是女主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而男主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拯救女主。 我不是在说这种救赎情节不应该出现,也不是说不能喜欢救赎设定,它当然能为我们提供了轻松愉悦的阅读、观影感受,提供美好的做梦素材。 不过,做梦归做梦,回到生活里,会发现:“生活不是言情小说,爱情里没有真正的救赎,婚姻更不是庇护所。”
主播/李荟莹 建议不自信的人“自信一点”和建议不快乐的人“快乐一点”一样,无用且残忍。 我想,很多人在刚工作的几年,都会一直处在不自信的状态里,像电影《啄木鸟和雨》里小栗旬饰演的新人导演幸一一样。幸一是一个极度缺乏自信的人,20多岁的年纪的他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他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 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自信是学不会的,它是一次又一次拿到结果累积出来的气质。 那么多人在强调一句空洞的“你要自信”,是在把不够自信描述成一种缺点,而其实“不够自信”只是一种状态,一种感受,感受无所谓好坏。 每个正常人都会有自卑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卑而自卑,自卑不应该成为一个自卑点。 所以,怎么提高自信呢?弄明白自己恐惧的是什么,然后,装作不自卑。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李荟莹,马晓橙 都说吵架是有套路的。 电影《九品芝麻官》里星爷把吵架的艺术搬到银幕上,已被熟读的网络吵架指南正等待派上用场,可是那么多吵架Tips真的指导得了不会吵架的我们吗? 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吵架是什么? “小吵怡情”让情感更浓了吗? 你的吵赢秘诀是什么? 这期节目,将送给不会吵架的我们。
主播/李荟莹 爱是什么? 爱是没人能够完全了解的东西,而父母爱情可能更难被我们了解。 “我一直觉得爸妈之间是没有爱情的。” 当好朋友跟我说出这句话时,她正在与父母做相亲上的抗争,父母劝她:“这么好的人不要错过了,爱是可以培养的”,她放话:“你们懂什么是爱”。她觉得父母之间没有爱情,也没体验过真正的爱情,所以可以在她为情所困时,轻飘飘说一句:“不行就赶紧分手!”,也可以在相亲时笃定地说:“爱是可以培养的。” 自我们出生起,我们见到的就已经是作为父母身份的他们,或许是离得太近,看待父母的感情,总有种当局者迷的感觉。 他们之间有过爱情吗?他们还爱着吗?如果不爱,是怎么一起对抗生活琐碎的?如果爱着,为什么他们彼此间又可以如此冷漠呢? 爱情不是婚姻唯一的面貌,但发现他们有爱情,或者有过爱情,我们也就找到了相聚在一起的意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