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李荟莹 “当肉体可以被替换、记忆能够被篡改、灵魂可能诞生于代码,那究竟什么才是‘我’呢?” 这是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探讨的一个话题,这部诞生于1995年的作品,三十年后的现在再次重映,主角素子的困惑是哲学史上的经典命题——特修斯之船。一艘船一块木板腐烂了,那么这块木板就会被替换掉,如果一艘船的木板被慢慢逐一替换,它是否还是原来的船呢?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和记忆都被重塑,TA是否还是 TA自己呢? 当下的我们,是过往所有记忆的集合体,是过去所有生命的体验总和,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抹杀他的记忆,就等于抹杀他的存在。 小时候,觉得“失忆”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毕竟言情剧里常常有这样的桥段:经历车祸,主角被撞之后失忆忘情,男女主虐恋后,感情向前推进,失忆好像成了唯美爱情开花结果的催化剂。又或是那些失恋的男男女女,疗愈情伤时渴望失忆,像电影《暖暖内含光》里,男女主角走进忘情诊所消除记忆。 现实里,没有清除记忆的诊所。记忆不论好坏,不论快乐或痛苦,都组成了当下阶段完整的我们,少了任何一部分,我们都不会是现在的我们,正因为记忆存在,我们才以我们的样子存在。 对现在的你来说,你想永远记住的是什么?
主播/马晓橙 有时候我会觉得,脑子像一间太吵的屋子。 什么都还没开始做,想法已经排成了队。早上睁眼那一刻,它们就开始凑过来:今天一定要好好工作,该回复的消息,要开始写那篇说过的文章,还有看昨天没来得及看的那部电影…… 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像是拥挤的列车,从早上八点开始进站,直到深夜。 可真正被完成的呢?少得可怜。 想读的书堆在床头落灰,想做的计划贴在笔记本第一页,打开却只看了两行。连“今晚早点睡”这种最简单的愿望,也常常败给一条无聊的短视频。 没做的那些事,不是因为我们懒,而是因为我们太聪明了——我们提前预演了失败、计算了代价、想象了别人的眼光,于是止步不前。 就像一条河,还没开始流动,就已经被自己设想的石头给拦住了。
主播/李荟莹 人们常常会把人生比作旅程,我们是行走在路上的背包客,贴身背包里装的是重要的东西。背包,有时需要添置新的东西,才能继续走下去,有时又必须舍弃些东西,才能走得更轻松。 陈奕迅有首歌是《你的背包》,背包里装着过去,有些东西之所以舍不得丢,是因为它早就和时光长在了一起,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在云端》的男主瑞恩有一套自己的“背包理论”,他从不相信任何亲密关系,爱情抑或亲情,是一个独身主义者,对于背包来说,都是负担,没有任何好处。直到他爱上了一个人,他所奉行的背包理论被自己打破了,人不能没有一个背包。 没有人可以一直在云端生活,而看似是羁绊的亲密关系,最后变成了让我们撑过低谷的力量。 “人生总是孤独的时候多,有了羁绊虽然麻烦,但也消解了孤独。” 那个贴身背包里,有些什么?你最想在你的背包里放置什么东西?在一次次整理背包的过程中,弄清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东西,那些能搀扶前进的羁绊,然后继续出发。
主播/马晓橙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因为胆子小,导致自己一直不敢探索“恐怖片”这个赛道,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那些钟爱此类型的朋友是完全不会被其中的情节吓到的大神。 然而在后来和一个恐怖片爱好者朋友聊天中才发现,他们其实不都是大脑前额叶负责害怕的区域不敏感,甚至是比我在生活中还害怕那些刺激的游乐项目。他们享受的其实是一种看完之后,或者是过程中突然一个跳脸杀出现后,庆幸自己并没有身处其中的那种放松感。 为了让我能更好的理解,他给我举了一个特别接近那种感觉例子——做噩梦惊醒,当你从噩梦中醒来的第一秒一定是内心充满恐惧的,甚至有些人是哭着睁开的眼睛,但是十秒过后,当你确认刚才的那一切都是一个梦,什么都没有发生时,你其实是幸福的,是开心的,是长舒一口气的。这就是看恐怖片的快乐。 而有的时候不需要睡着,不需要看恐怖片,我们也会在“虚惊一场”之后,苦笑着说一句“吓死我了”。
主播/闯先生 在我的生活里,对于母亲的爱是习惯性缺位的,要依靠外界的刺激,才能突然想起。坐上火车远离家乡的第一天,看见自己养的小母猫艰难生崽的时候,以及突然刷到某条视频然后泪流满面。我也很想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但我和孩子的关系和上一辈完全不同,我能理解那种养育子女的辛苦,但却没办法套用回那个身为儿子的自己身上。 所以,长久以来的家庭关系,让我依然没办法张口说爱,在生活中也没办法把母亲随时随地加入进来,大概,对亲情的珍惜,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真正出现,因为亲情早已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并习以为常。 那就在自责之余,把每一个被击中的瞬间,都化为具体的行动,去形成全新的习惯吧。已经成为大人了,有资格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了,那就,去试试看吧。
主播/李荟莹 那是一段很久远的回忆。 回家路上,妈妈牵着我的手,搓了搓我的手心手背,说:“还是你的手嫩,我的手都糙得跟草纸一样了。” “因为你比我大,所以你的手比我粗。” “不是的,是因为我干活,你不干活。” 这句话过后,她开始描述自己的手曾多么细腻、白净,指头又长,指甲盖有恰好的弧度,再捏了捏我长得方形的指甲盖,说我没遗传到她的芊芊玉指,确实,她的手形好看得标准,只是纹路多了些。 后来,我读到了作家迟子建的《女人的手》,总能想起妈妈的手。 人们在手上透露了很多东西:紧张、经历和年龄......这些都是他们有意识地想在脸上隐藏的东西。 “手就是脸。手在说话,在表述,在抒发内心,身体的内在秘密都是通过手来传达。而生活,就是手的无止境的磨砺。” 现在我已经快到了当年妈妈牵着我手的年龄,我这双手游走在键盘上一字一句敲下这些话,想穿越回去和她再比比手,看看彼此纹路有什么不同。
主播/赟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假期,最大的愿望变成了睡觉。 对于新旅行的期待,往往会在想象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一天的生活之后,败下阵来。 仔细回想,睡眠不足的确伴随了我许多人生阶段。 高中时代,每天始于6点的晨跑,终于11点的晚自习,白天在课本上画出歪歪扭扭的线条,脑袋也不受控制地垂下去。在课堂上睡完了,晚上熄灯后又开始精神百倍地夜战。第二天自然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工作后更不必说,“996” 的工作模式下,很多人都在透支自己的睡眠。晚上回到家,即使身体疲惫不堪,大脑却像永不停歇的机器,不断回放着工作中的各种细节。在每一个想要好好睡觉的夜晚,我们试过褪黑素、白噪音,以及任何可能有用的安慰剂。 睡觉明明很重要,只是我们对待它太过随意,忙的时候,想玩的时候,首先牺牲的一定是睡眠时间。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 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 64% 的居民睡眠质量欠佳,平均每日睡眠时长仅 6.75 小时,大家普遍存在睡不着、睡不够、睡不深等问题。 大概只有等到健康亮红灯,丢三忘四成了常态,才会懊恼,自己怎么就连睡觉这件小事都没有做好。
主播/李荟莹 “去爱一个人,而不是等待被爱,这是从孩子变成成人的唯一方式。” 我想,主动去爱的一方是更幸福的。 前两天,刷到一个博主的视频,网友问她“当妈妈幸福吗?”她说“太幸福了”,并且分享“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人要找到比自己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你最爱自己,那么你的世界很小,如果你爱某一个事物超越了自己,世界将变得辽阔。 我以前不太理解那些热爱极限运动到可以不顾生命的人,在听过这段话后就理解了,因为他们爱那件事超过了自己,如果不去爱那件事,生命将没有继续下去的意义,就像《海上钢琴师》的1900,他无法遗弃这艘船,宁可遗弃自己的生命。 当然,所谓“大于自我”,它不必那么宏大和崇高,如果你愿意为家人牺牲自我,那你的家人就是“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很多人有了小孩之后,会有一种终于找到人生意义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大于自我的东西。 有人甘愿奉献,遵循自己的意愿,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爱自己。 去爱,是比被爱更幸福的事。
主播/马晓橙 前几天考古喜欢的播客的往期节目,有一期聊的是主播“阿达”幻想给过去的自己写一封信,收信人分别是小学的自己,中学的自己,和大学的自己。主要内容其实就是,提示各个阶段的小达哪些事千万不要做,希望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可以不要有现在的这些遗憾。 我之前在节目里不止一次提过,我本人对于过去没什么遗憾,如果再从头活一次,我会毫不犹豫的按照现在的轨迹再来一次。不过听完那期节目我的想法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关于人生节点的选择,我确实没啥后悔的,但细究到度过的12334天的话,还是有一些小的意难平。比如,小学1年级的期末考试,数学考了98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那会是我此生唯一一次可能数学满分的机会了。再比如,大学收到的学妹的表白,当时如果不拒绝,我也不至于整个大学都单身了。 遗憾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意难平应该是谁都躲不过的吧。
主播/李荟莹 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有一段台词:“我吃着刚买来的葡萄,紫色的甜蜜融化在我的口中,我甚至可以闻到紫色的味道。我希望可以再待久一些,但是此刻钟声提醒了我时间,是'叮当咚'的钟声,而不是'叮咚'。希望你也可以在这里。” “希望你在这里”,是一个虚拟语气,说明你不在这里,而且这不如我所愿。 有时候,再美的景色要是没有那个人一起欣赏,都会觉得不过如此。就像《会呼吸的痛》里唱:“你在就好了。”这首歌里的“你”指的是妈妈,是作词人姚若龙在看了小说《东京铁塔》后写下的词。小说里,儿子抱着母亲的骨灰终于登上了东京铁塔的塔顶,便有了歌曲的第一句:“在东京铁塔,第一次眺望,看灯火模仿,坠落的星光,我终于到达,但却更悲伤。” 也有的“你”指代着曾经的恋人,刚失恋的作词人姚谦去旅行,在广场上看着姿态优雅的青年们踢球,还有些妈妈带着孩子给球场上的爸爸加油,姚谦觉得这一幕美好极了,他想着如果另一半还在身边,自己大概也能快乐,于是写下了《盼你在此》。 而Pink Floyd的歌曲《Wish You Were Here》中的“YOU”指乐队前成员西德·巴勒特,他们多希望西德没有沾染违禁药品,还能在一起做音乐。 “希望你在这里”,一句简单的话,可能包含了很多种情感,有惋惜,有想念,有想分享的喜悦,有回不到过去的遗憾。 此刻该很好,你若尚在场。听到这儿,你心里想的是谁呢?
主播/马晓橙,李荟莹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所有的节日只分为两种:放假的节和不放假的节。很多时候都已经忽略了每个节日本来的意义,比如此刻大家正在过的五一,它的全称应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6年,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美国当局迫于国际舆论和社会压力,宣布实施8小时工作制。为了纪念这次斗争,1889年7月,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的代表大会将5月1日确立为五一国际劳动节。而我们国家是在1949年12月23日,将五一国际劳动节定为值得纪念和庆祝的节日。 作为劳动人民的我们,一定有过很劳累的时刻,这种累可能是身体上的,可能是心里的,今天我们就聊聊——那些让我们觉得好累好累的时刻。
主播/马晓橙 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的月初是最让人开心的日子,因为爸妈总是在这个时候给我打生活费,1200块起码可以让我逍遥20天,最后十天虽然要靠老干妈拌面挨过去,可起码每个月我能有2/3的时间是觉得自己是富足的。后来参加工作了,有了比1200多很多倍的收入了,发工资的日子却不在让我觉得多快乐了,因为工资卡里的钱基本不会在我的账户里待上12个小时,就要迅速的流走,流到花呗,流到信用卡,流到房贷,流到车贷。 爸妈那代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一件事:不欠别人的。我身边很多人一生都在努力的一件事:最低还款。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