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那代人里,有不少人会认为我们这群孩子总是喜欢自怨自艾。 焦虑症在他们看来就是闲得,拖延症他们认为就是懒,至于什么密集恐惧症和密闭恐惧症,完完全全就是因为吃得太饱了。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真的让身体从客观上产生了痛苦的,那才叫“生病”。 那么现在的我终于可以证明“强迫症”真的是一种病了,因为从周二的下午2:37到你听到节目的此刻,我的左手无名指和手掌连接的那个关节处很疼,并且稍微捋一下这个关节在手背上对应的那根筋,你能摸出一块小疙瘩。这就是强迫症引发的“病”。 事情是这样的,很多人闲着无聊的时候都会掰手指关节,发出声音之后就会莫名有点爽,而且很多人的习惯是每一个关节都要掰响。结果只有左手无名指沉默无言,其他9个兄弟都有回响。 只有10才是圆满,怎么就差你一个呢?然后我的强迫症犯了,似乎那根手指不是我的一样,拼命用力地往下一掰,“啪”,它终于响了,它也终于肿了。
随机播放时,听到了《我喜欢上你的内心活动》,大家对“莫名其妙”的歌词有不少解读。 有一条评论是: 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世界,一会儿写天气,直到我喜欢上一个人,我才明白,即使像上学路上看到一只特别可爱的狗这么小的事,我都想第一时间和他分享,所以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内心活动就是任何琐碎的事情都是想要分享的。 其实,我觉得这不太像“我喜欢上一个人的内心活动”,这明明是热恋时的内心活动。 而《太聪明》里的: 我总是忽冷又忽热,隐藏我的感受,只是怕爱你的心被你看透。 才是喜欢上一个人时充满喜悦又内耗时的心情,用现在常听到的词就是 “极限拉扯”。 所谓“极限拉扯”,就是在两人之间的互动中,双方都会有所保留,不会轻易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试探对方,在这种互相不说破的暧昧期,让人既兴奋又焦虑。 你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你有情我有意”呢?还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天在将黑未黑时最美,情在将爱未爱时最迷人。偶尔想起那相互拉扯时的暧昧期,会感叹:“真好啊,就这样暧昧着,故事先不要发生。” 但面对真正喜欢的人是不舍得一直拉扯下去的,比起来,还是坦坦荡荡的爱最好。你说呢?
考古看电影前几天翻到了《疯狂的石头》,这可是宁浩导演的首部长片,很多人也说是中国第一部进院线的黑色幽默电影。这里面的黄渤老师是真的年轻,那个缺根筋的表演状态真的是不像演的,影片一开始就是黄渤在地铁上打开一罐可乐,然后看着拉环说自己中了大奖,然后他的同伙与之一起配合妄图欺骗善良的群众钱财。 看了一眼片子的上映时间居然是2006年,大约在20年前还真的流行过一段时间酒水设奖的风潮,比如啤酒瓶盖写着中奖5毛,比如白酒外包装里放置1-10元不等的真钱,甚至后期还可能扣出来造型奇怪的打火机。 而其中中奖率最高,也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的还是要属冰红茶冰绿茶的“再来一瓶”,我就曾经见过我同学连中6瓶,而我每次打开却总是“谢谢惠顾”。
如果你认真听,可能会听到知了吱哇的声音,空调轰轰运转了一整天,头顶的风扇也没闲着,已经习惯在这样的环境音里生活了,这是盛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关于夏天的歌,让你想到某年夏天的某件事、某个场景、某种状态,我的夏天属于《夏夜晚风》,2018年的夏天,我将这首歌听了上千次,它记录了那个夏天的心境,有些纠结,有些迷糊,经历时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但又确实改变了很多,像一场忧伤又美好梦。 韩国著名作家金爱烂在《外面是夏天》里写:“琐碎而无聊的日子一天天积累下来成为四季,四季积累下来就是人生。如此平凡的事物和风景恰恰就是奇迹和事件。”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金爱烂对夏天情有独钟,从她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了,一本《外面是夏天》,一本《你的夏天还好吗?》,这些都是她的代表作品,如此钟爱夏天的她也有一首属于夏天的歌,那首歌与她的青春有关,为此她写了一篇文章《梦寐以求的瞬间就在此时,此地》收录在散文集《容易忘记的名字》。 虽然和她处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年纪,但有一些感受和经历是相通的,相信你也是,今天想要分享这篇文章。 你心中夏天的歌是哪一首呢?
关于分手的理由…… 在一起的原因,除了七仙女为了报恩之外,普通人都是因为相爱!但是分开的理由就五花八门了: 因为要专心学习? 因为自己配不上你? 因为我要努力打拼事业? …… 你呢,你都是以什么理由和对方说的分手,你都经历过怎样没道理的分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最近看了一个设定很妙的喜剧,是综艺《喜人奇妙夜》里的作品《八十一难》。故事背景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但很妙的是,它以沙僧作为主角。如果把西游世界比作一个职场,沙僧就和我们众多的底层小员工一样,没有师父的背景,没有孙悟空的能力,也没有猪八戒的外形,干的都是打杂的活儿,任劳任怨,最后出了事还得背锅。 沙僧也不懂,同样是一起取经的人,为什么自己没有专属音乐,甚至连个大名也没有? 看《八十一难》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小妖怪的夏天》,同样是以西游记为故事背景,主角是一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妖怪,在西游记里,他是配角中的配角,是西天取经的路上被孙悟空一棒打死连正面镜头都没有的角色,可是,任何一个配角,都有他自己的人生。 看过那么多故事,会发现,所谓主角,其实也只是另一个故事里的配角,而配角,或许也会迎来自己的主角时刻,当然,或许也不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自己平凡的生活经营下去。 在寻常的日子里,像王小波说的那样去过: 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过去谁如果去趟北京,给家里人带的特产基本都是塑封的烤鸭,或者稻香村的点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人们最爱的京城伴手礼变成了——“手串”,并且传说它们都有不同的寓意,可以给佩戴者带来姻缘或者财富。加上这些buff之后,似乎一串接近 500 元的售价也就没有那么贵了。 之前也是帮朋友代买,之后发了个朋友圈,结果一个景德镇的大学同学在下面评论说,在他们那,这种手串10块钱3串。惊讶之余,这也突然激起了我对景德镇这个地方的兴趣。 很多人都知道那里是中国的瓷器之都,甚至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那么景德镇是不是真的人人都是“做瓷人”? 瓷器和陶器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做瓷器的必须只能是家传? 考古经常说到的“碳14”检测对于瓷器是否真的靠谱? 想去景德镇旅行最不能错过的有哪些? 这些问题的答案听完本期节目你就都明白了。 嘉宾:周沛文,景德镇元青花研究会副会长
“如果你也喜欢xxx,我们就可以做朋友。” 在喜欢的歌曲下面,经常可以刷到这句评论,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扩充或许是:“听xxx的人品味和我一样好,品味一致,才可以做朋友。” 口味易调和,好品味却难得,朋友也好,恋人也好,要有共同的喜好,品味一致,才能在一起玩耍,对吧? 于是,择偶需求里多了很多类似的条款:喜欢xxx的不行,不喜欢xxx的不可以。拿出一个社会新闻或热点事件,探求对方的想法,如果想法与自己相悖,那就要谨慎交往。甚至拿出一个饱受争议的明星,如果对方喜好和自己相反,那就要再次考量。 后来,看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男主女都喜欢电影、漫画、文学、艺术,连鞋子都是同款,甚至用电影票根当书签的小习惯,都一模一样。品味如此相似的两个人,最后为什么还是分手了呢? 品味不同的人,能成为亲密伙伴吗?今天来聊一聊。
看到今天的标题,一部分人可能会心一笑,一部分可能摸不着头脑,还有一部分人看着这几个字有点明白好像又不是很明白。如果你是北方人那就和我一起读出来,也就get 到本期的主题了。 如果您是南方听众,那确实需要我先给你解释一下,什么叫“五脊六兽”。 首先这个词最早是形容古代宫殿式建筑上的一种造型,房顶设计出五条脊四角各有兽头六枚,不过咱们不聊建筑学,那就要说他的第二个意思,一句北方话,早见于老舍之小说《四世同堂》。我问奶奶这个词啥意思,奶奶说意思就是“闲得”,但是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不准确,因为在实际使用中“闲得”会半固定地出现在“五脊六兽”的前面,所以它俩不应该是同一个意思。 它更像是在无事可做这种状态下的一种轻微发癫,或者即将做出一些非常人的举动的这个时间段,在你闲得五脊六兽的时候,你忍住不发癫了吗?你是如何“不做人”的呢?
每次有了烦恼,我就心中默念:“除了生病是真实的烦恼,其余烦恼都是思想带来的。” 当年看电影《诺丁山》,里面有对夫妇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思考得越多,越发觉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没人知道为什么,有些事能解决,有些事却不能。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幸运,而有些人却不那么幸福。” 这对夫妇没有孩子,因为妻子发生意外后只能在轮椅上过日子,妻子平淡地说出了这些,最后归咎于“或许是天注定的事”。 尽管很多难题是无解的,可正是因为知道了“这无从解决”的部分,才对所剩下的部分“至少还可以彼此守护”而更加珍惜。 很多烦恼看似巨大、无解,但有时转变思维,接受无法改变的部分,会发现烦恼也没那么难解。 人活着,就肯定会有烦恼,有烦恼没什么,重要的是怎么对待它。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你又在烦恼什么呢?
在生活里,当你突然走到一段上坡路的时候,你会不会时刻担心意外的发生? 遇到了一个十分投缘的朋友,你会不会又害怕深入了解后会开始下头,越是美好的事物越难长久? 这种提心吊胆的状态,在我身上经常出现,一个是被生活按头学会的,一个就是电影看多了,那些剧情里的套路,也照进了现实当中。乐极生悲,苦尽甘来,虽然普通人的剧本里没有那么多大起大落,但期望和失望的恶性循环,谁也无法逃脱。 最近我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职场生活,换了办公室,一切都顺风顺水,但当同事都下班,而我自己坐在办公桌前,总是没来由慌张。看似一片大好的前景,兴趣相投的伙伴,拉高了我的期待,我总在担心下头时刻,究竟什么时候到来? 好在,这种患得患失的老毛病终于得到了缓解,这些转变,就要从花盆里那几颗努力生长的种子说起了。
I人的标签是“宅”、社恐,而E人则代表精力充沛、社牛。 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 老闯和大卫,谁更像是E人,谁更喜欢独处呢。其实当我们把目光拉长到整个生命的维度,就会发现“独处”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 来扎啤酒,咱们今天来聊聊这些年,我们如何面对那些搞不定的人际关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