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有时,认真有时

散漫,不是一个褒义词。 可它常常代表着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目标、懒惰、吊儿郎当,随便一个词都是我们不会喜欢的。 我并非一个自律的人,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散漫的,想看的电影还在网盘里,要做的运动还在收藏夹里,打算做的菜还在冰箱里,要学的新技能还停留在嘴巴边,下班后的夜晚和周末一片空白,休息时间就在空白中消耗完了。 真是散漫无聊啊! 法国电影《轻松自由》里面的主人公塞巴斯蒂安是一个标准的自由散漫的人,他的心愿就是什么也不做,平和而安静过日子就够了。他的人生目标就是领低保,然后继续每天看看电影、看看书,他最喜欢的是床,因为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 我想到一位台湾作家舒国治,他的人生信条也是这样年轻时每日睡过头,而上不了班,只好四处晃荡,他说:“我几乎可以算是以赌徒的方式来搏一搏我的人生的。我赌,只下一注,我就是要这样地来过——睡。睡过头。不上不爱上的班。不赚不能或不乐意赚的钱。每天挨着混——看看可不可以勉强活得下来。” 后来,塞巴斯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床垫推销员,舒国治也已经是有名的作家。 人在每个阶段的想要的东西不一样,反反复复,散漫之后又忙碌,忙碌后又想休息,全凭当时的状态、机遇,所以没有必须,没有一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欲望和追求也会随之而变,因为每个阶段的我们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心愿,顺其自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就好。 散漫有时,认真有时。

24分钟
99+
1年前

不是所有难过都需要安慰

一个朋友说,之前她的母亲离世,接受到了很多关心,那段时间,身边的人会对她小心翼翼一点,不像之前一样喜欢跟她开玩笑了。 于是,她很容易陷入到一种悲伤的情绪里,有点不想和朋友们见面,而更愿意和陌生人聊天或者一个人,因为这种时候不会悲伤,不会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应该需要被安慰的人。 我就想到《请回答1988》里的一个片段,围棋手阿泽输了比赛,邻居叔叔阿姨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这件事,只有小伙伴一个个贴脸开大:“听说你输了呀!”本来还在责怪自己的阿泽,听到小伙伴的这番话,开始反问:“我难道就只能一直赢吗?”在小伙伴的“刻意”引导下,阿泽把自己心里的愤怒和委屈表达了出来。 你或许还听过这个故事:作家史铁生的双腿瘫痪后,家里人一直不敢在他跟前提“跑”“走”等等字,生怕刺激到他,但他的好朋友余华却非常兴奋地说:“走啊,铁生,咱们去踢球啊!” 和史铁生一样,《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也有一个不把他当病人的亲密伙伴,这个伙伴就是阿甘的妈妈,在电影里,阿甘有智力和身体的先天缺陷,而妈妈却从小就告诉他:“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话对阿甘来说不只是鼓励,而是一种心理暗示。 有的时候,同情,是一种残忍的提醒,它会时刻提醒你应该拥有悲伤的情绪。面对遭遇了不好事情的人,如果「频繁安慰」或「过度鼓励」,都会变成一种心理暗示:你是一个弱者。 没有人需要这样的同情,处在事情中心的人其实能够很好的自我安慰,能给予自己自洽的答案。 或许也是因为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在安慰人方面我总显得不那么游刃有余,只能真诚地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你。”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23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