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暑假,总会留下点什么

每到盛夏,就容易刷到与《菊次郎的夏天》有关的东西,作为一个早已经失去暑假资格的上班人,在小学生正男的故事里,很容易想起暑假的美好。 放暑假的第一天,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一天,但电影里,小学生正男,却有点忧愁。 同学们的暑假早已安排得满满当当,所有人都出去玩了,只有正男没办法出去。因为没有人带他去。从小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的他,在暑假的百无聊赖中偶然翻到了一张妈妈的照片,背后写着妈妈现在所在的地址,于是,他决定去找妈妈,和邻居混混大叔菊次郎一起上路了。 看到一句话说:“暑假的精彩,恰恰在于它的‘百无聊赖’。无论是正男和邻居大叔菊次郎的暑假旅行,还是台湾古早的青春片《蓝色大门》里的夏日心动,都是始于漫长却珍贵的无所事事。” 当七月的第一个星期到来,暑假也跟着来了,都想不起曾经的暑假具体玩了什么,做了什么,但就在无所事事中,确实有什么已经发生了。 契诃夫在《带阁楼的房子》里写:“我知道自己就要这样,无所事事地过完一整天,甚至整整一个夏天。”上班之后,再无暑假,才觉得那些暑假好长啊,可以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呀,怎么就在无所事事中过了呢?但每周盼来的周末也不过就是如此,盼来的小长假、大长假也并没有做出什么称得上把握时间的事情。 不过,总会留下点什么的,正男在暑假见到了已成新家的妈妈,遇到了互相治愈的大叔菊次郎,《八月》里张小雷留下了和昙花的合影,《蓝色大门》的主人公留下了那句:“我们留下了什么,就变成了什么样的大人。” 暑气正盛,享受盛夏吧。

23分钟
99+
1年前

当一个人告别口音羞耻

以前,我的普通话算不上好,至少在上大学之前都不太标准,常常是不分前后鼻音,普通话夹杂着方言的咬字。 毕业后去到大城市,靠着在大学里勤学苦练的普通话获得了一份与声音录制相关的工作,喝到人生中第一杯现磨咖啡时,脸上痛苦面具,嘴里淡定跟同事感叹:“我好像还是喜欢喝甜一点的。”内心的潜台词是:“不如速溶咖啡好喝。”但我没有说出口,毕竟,那时的我认为,懂得品现磨咖啡是一件洋气的事情,不能露怯,就像不能露出家乡的口音。 有人有口音羞耻,似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哪个地方政治强势,经济发达,文化有优势,哪个地方的方言就有优越感。 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看到的、听到的越来越多,内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不再热衷于让别人猜我是哪里人,也能很诚实地说:“我没怎么喝过手磨咖啡,冰美式?我也不喜欢喝苦的。”择偶的条条框框也一一被废除,因为知道标准是留给不喜欢的人的。曾经我的择偶条件里写着一条“说话口音太重的人不行”,却遇到了一个口音很重的人,后来这个人成为了我的伴侣,我问他:“你在外地了工作了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口音重而羞耻过吗?你不会想要好好学普通话吗?”他说:“没有,说话别人能听懂就行了。” 不管是普通话里的口音、方言用词,还是英语里的中式发音、Chinglish的表达方式,都在展示我们从哪里来、过去生活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没有谁就比谁就更低级一些。 与其给口音贴上标签,我们应当明白自己每一个发音特点都来自原本的语言或方言,是我们的过去和成长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3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