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喜欢xxx,我们就可以做朋友。” 在喜欢的歌曲下面,经常可以刷到这句评论,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扩充或许是:“听xxx的人品味和我一样好,品味一致,才可以做朋友。” 口味易调和,好品味却难得,朋友也好,恋人也好,要有共同的喜好,品味一致,才能在一起玩耍,对吧? 于是,择偶需求里多了很多类似的条款:喜欢xxx的不行,不喜欢xxx的不可以。拿出一个社会新闻或热点事件,探求对方的想法,如果想法与自己相悖,那就要谨慎交往。甚至拿出一个饱受争议的明星,如果对方喜好和自己相反,那就要再次考量。 后来,看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男主女都喜欢电影、漫画、文学、艺术,连鞋子都是同款,甚至用电影票根当书签的小习惯,都一模一样。品味如此相似的两个人,最后为什么还是分手了呢? 品味不同的人,能成为亲密伙伴吗?今天来聊一聊。
看到今天的标题,一部分人可能会心一笑,一部分可能摸不着头脑,还有一部分人看着这几个字有点明白好像又不是很明白。如果你是北方人那就和我一起读出来,也就get 到本期的主题了。 如果您是南方听众,那确实需要我先给你解释一下,什么叫“五脊六兽”。 首先这个词最早是形容古代宫殿式建筑上的一种造型,房顶设计出五条脊四角各有兽头六枚,不过咱们不聊建筑学,那就要说他的第二个意思,一句北方话,早见于老舍之小说《四世同堂》。我问奶奶这个词啥意思,奶奶说意思就是“闲得”,但是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不准确,因为在实际使用中“闲得”会半固定地出现在“五脊六兽”的前面,所以它俩不应该是同一个意思。 它更像是在无事可做这种状态下的一种轻微发癫,或者即将做出一些非常人的举动的这个时间段,在你闲得五脊六兽的时候,你忍住不发癫了吗?你是如何“不做人”的呢?
每次有了烦恼,我就心中默念:“除了生病是真实的烦恼,其余烦恼都是思想带来的。” 当年看电影《诺丁山》,里面有对夫妇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思考得越多,越发觉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没人知道为什么,有些事能解决,有些事却不能。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幸运,而有些人却不那么幸福。” 这对夫妇没有孩子,因为妻子发生意外后只能在轮椅上过日子,妻子平淡地说出了这些,最后归咎于“或许是天注定的事”。 尽管很多难题是无解的,可正是因为知道了“这无从解决”的部分,才对所剩下的部分“至少还可以彼此守护”而更加珍惜。 很多烦恼看似巨大、无解,但有时转变思维,接受无法改变的部分,会发现烦恼也没那么难解。 人活着,就肯定会有烦恼,有烦恼没什么,重要的是怎么对待它。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你又在烦恼什么呢?
在生活里,当你突然走到一段上坡路的时候,你会不会时刻担心意外的发生? 遇到了一个十分投缘的朋友,你会不会又害怕深入了解后会开始下头,越是美好的事物越难长久? 这种提心吊胆的状态,在我身上经常出现,一个是被生活按头学会的,一个就是电影看多了,那些剧情里的套路,也照进了现实当中。乐极生悲,苦尽甘来,虽然普通人的剧本里没有那么多大起大落,但期望和失望的恶性循环,谁也无法逃脱。 最近我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职场生活,换了办公室,一切都顺风顺水,但当同事都下班,而我自己坐在办公桌前,总是没来由慌张。看似一片大好的前景,兴趣相投的伙伴,拉高了我的期待,我总在担心下头时刻,究竟什么时候到来? 好在,这种患得患失的老毛病终于得到了缓解,这些转变,就要从花盆里那几颗努力生长的种子说起了。
I人的标签是“宅”、社恐,而E人则代表精力充沛、社牛。 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 老闯和大卫,谁更像是E人,谁更喜欢独处呢。其实当我们把目光拉长到整个生命的维度,就会发现“独处”其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 来扎啤酒,咱们今天来聊聊这些年,我们如何面对那些搞不定的人际关系。
每到盛夏,就容易刷到与《菊次郎的夏天》有关的东西,作为一个早已经失去暑假资格的上班人,在小学生正男的故事里,很容易想起暑假的美好。 放暑假的第一天,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一天,但电影里,小学生正男,却有点忧愁。 同学们的暑假早已安排得满满当当,所有人都出去玩了,只有正男没办法出去。因为没有人带他去。从小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的他,在暑假的百无聊赖中偶然翻到了一张妈妈的照片,背后写着妈妈现在所在的地址,于是,他决定去找妈妈,和邻居混混大叔菊次郎一起上路了。 看到一句话说:“暑假的精彩,恰恰在于它的‘百无聊赖’。无论是正男和邻居大叔菊次郎的暑假旅行,还是台湾古早的青春片《蓝色大门》里的夏日心动,都是始于漫长却珍贵的无所事事。” 当七月的第一个星期到来,暑假也跟着来了,都想不起曾经的暑假具体玩了什么,做了什么,但就在无所事事中,确实有什么已经发生了。 契诃夫在《带阁楼的房子》里写:“我知道自己就要这样,无所事事地过完一整天,甚至整整一个夏天。”上班之后,再无暑假,才觉得那些暑假好长啊,可以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呀,怎么就在无所事事中过了呢?但每周盼来的周末也不过就是如此,盼来的小长假、大长假也并没有做出什么称得上把握时间的事情。 不过,总会留下点什么的,正男在暑假见到了已成新家的妈妈,遇到了互相治愈的大叔菊次郎,《八月》里张小雷留下了和昙花的合影,《蓝色大门》的主人公留下了那句:“我们留下了什么,就变成了什么样的大人。” 暑气正盛,享受盛夏吧。
之前做过一期关于“名字”的节目,大家纷纷留言自己名字的由来,大部分都是父母对于孩子的一种美好祝福,并且很能体现不同年代父母对孩子的期待。 爷爷奶奶那辈的名字一般是“解放”“富贵”,太爷太奶希望孩子可以过上吃饱饭的日子。爸妈那代更多的是“建国”“建军”“建业”。明显是希望孩子可以称为国家栋梁。90后的父母们文艺地开始在古籍中找典故“南乔”“徽音”“瑾瑜”。看得出长辈更希望孩子能文艺一点。 最近我03年的妹妹刚养了一只猫,我问叫什么名字,她和我说叫“米高”。我一时没有get到这是什么鬼,结果她告诉我 “米”就是“钱”的意思。“米高”的意思就是祝自己的存款越来越高。她闺蜜家猫猫甚至就叫“元子”。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人间清醒:如果无法真的助力,那就给你最直接的祝福。
夜晚是一天中最美好的部分。你已干完了白天的工作。现在你能够双腿搁平来休息了,而且要享受人生。那就是我如何看待人生的。去问问任何人,他们都会如此告诉你的。夜晚是一天中最美好的部分。 ——《长日留痕》 夏天的夜晚似乎显得没那么辛苦,若是运气好,还能赶在天黑前下班到家。 诗人顾城都在他的诗《我们只有夜晚》的开头写:“白天属于工作,我们只有夜晚,夜,又这么短。”每个人都在白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有夜晚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村上春树短篇小说 《眠》里,失眠的主妇每天夜里偷偷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吃巧克力球,喝白兰地,她只醒不睡。丈夫和孩子都没发现,夜晚成了她的小小节日,夜晚是一个平静的入口,回到绝对的自我。 等待天黑,又到天黑。 你的晚间四小时会如何安排?
回乡之后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本以为会和北京的朋友联系逐渐减少,然而恰恰相反,大家和我聊天的次数反而变多了。 我猜应该是大家彼此没有工作中的交集了,八卦吐槽就更没有压力了。 众多朋友里老刘算是比较特别的,他是之前一个合作中认识的一个中层管理,不过年纪还比我小两岁,他表示最近正在承受外部和自我内心的双重“迫害”。 一个月前公司给他的组招来了一个新同事,你说工作能力,不算差,为人处世也称得上滴水不漏,可老刘就是看他不爽,而这种无由来的“讨厌”让刘老师在每次看到他心里升起无名之火的时候,又会对自己的这种不礼貌、有偏见的想法产生自我厌恶。 用他的话来说,这种感觉就像你妈打你一样,没有道理。
以前,我的普通话算不上好,至少在上大学之前都不太标准,常常是不分前后鼻音,普通话夹杂着方言的咬字。 毕业后去到大城市,靠着在大学里勤学苦练的普通话获得了一份与声音录制相关的工作,喝到人生中第一杯现磨咖啡时,脸上痛苦面具,嘴里淡定跟同事感叹:“我好像还是喜欢喝甜一点的。”内心的潜台词是:“不如速溶咖啡好喝。”但我没有说出口,毕竟,那时的我认为,懂得品现磨咖啡是一件洋气的事情,不能露怯,就像不能露出家乡的口音。 有人有口音羞耻,似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哪个地方政治强势,经济发达,文化有优势,哪个地方的方言就有优越感。 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看到的、听到的越来越多,内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不再热衷于让别人猜我是哪里人,也能很诚实地说:“我没怎么喝过手磨咖啡,冰美式?我也不喜欢喝苦的。”择偶的条条框框也一一被废除,因为知道标准是留给不喜欢的人的。曾经我的择偶条件里写着一条“说话口音太重的人不行”,却遇到了一个口音很重的人,后来这个人成为了我的伴侣,我问他:“你在外地了工作了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口音重而羞耻过吗?你不会想要好好学普通话吗?”他说:“没有,说话别人能听懂就行了。” 不管是普通话里的口音、方言用词,还是英语里的中式发音、Chinglish的表达方式,都在展示我们从哪里来、过去生活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没有谁就比谁就更低级一些。 与其给口音贴上标签,我们应当明白自己每一个发音特点都来自原本的语言或方言,是我们的过去和成长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夏天来了,减肥的风又吹起来了,健身房又多了无数办卡的男男女女了。 十八岁之前,完全没有减肥的概念,工作之后,十个人有八个人喊着“我要减肥!” 为什么想要减肥? 喊了那么多年的“减肥”有成功过吗? 而网络流行减肥方法五花八门,16+8、液断法、空腹爬楼梯、XX明星减肥法……是否有用呢? 尽管我们已经明白了“不要身材焦虑”的道理,但依然想通过减肥变好看,再美其名曰是“为了健康”,今天我们得诚实面对自己。 我们对减肥,有话要说。
最近半个月,孩子的作业特别多,每天晚上都快马加鞭,能赶在十一点半之前做完,那都是厉害的了。要问为什么呢,快考试了呗,语数外,地理政治生物历史,七门功课的作业像七座大山,挤满了孩子课余的时间。 现在的孩子太累了。我们小时候都在干什么呢。我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作业在学校里或者放学路上,蹲在路边就和同学一起给写完了。暑假就更是期待了,两个月的假期,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漫长的季节。 如今的暑假早已没有了曾经的模样,在孩子繁重的学业下,我能给予他的,大概只有些温暖的陪伴和倾听吧。也许十年二十几年过去,长大后的儿子想起我这个父亲,也能有某个瞬间,让他记忆犹新,在他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时候,带给他一丝丝的温暖的力量。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