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下子忙得连吃饭都没时间。 感觉一夜之间,科技圈原地满血复活、重新噪了起来。和大厂朋友聊、和创业朋友聊、和 VC 朋友聊,忽然发现大家眼睛里又有了光彩,觉得非常感慨。其实,没有人能断言这一波浪潮是不是又一次泡沫,这些热情最后会不会都被扑灭在沙滩上。但大家都憋了太久了,这种蓬勃和希望的感觉,真的已经很久没看到了。为这个热闹,开心一下:) 热闹之中,我们自己实验了越来越多的 AI 工具(包括ChatGPT),也讨论了好几次 AI 对我们的机会到底在哪里。过程中,不仅越来越显著感受到自己效率的提升、工作流的变化,更是切身感觉到——AI 来了之后,一切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不用再问,AI 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而应该问到底替代哪些、替代多少。大部分白领工作中的具体任务,会被 AI 一口一口吃掉,这时可以像工业时代的日本武士一样拒绝现实,也可以马上放下“我执”开始学习如何和 AI 高效协作。把自己当做科技的受害者,只会看到时代远去的背影——因为它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想;把自己当做时代的冒险家,却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手上已经被赋予了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武器。 下面是这周的 4 篇文章相关的讨论,两篇来自徐文浩,两篇来自我(任鑫)。信息密度有点大,建议去公众号收藏、关注、转发、边读边听我们的延展讨论:) 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NDDBCJz_CIVKUIy8onk28A 内容概览 08:43 AI 时代的知识工作者 = 工业时代的日本武士 之前所有人都觉得,人工智能会先替代体力劳动者。但万万没想到,办公室里的白领(文案、美工、码农……)比生产线上工人更早感受到了凉意。这个情况有点像工业时代的日本,其实最受冲击的不是底层民众,而是社会中上层的武士阶级。经济状况恶化和自我身份认同双重冲击下,武士们有些选择反抗和抵制,有些选择适应和转型,不同的选择造就了后续不同的人生。 21:57AI会替代程序猿的工作么?问题错误!应该问替代哪些,替代多少? 还在抽象思考“我的工作会不会被 AI 替代”的程序员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梳理一下“我每天到底在做什么”和尝试试用一下Copilot。很多我们引以为傲的“知识工作”,不过是“人肉翻译器”罢了,比如听懂业务方需求“说给”机器听,这里面没有任何 AI 不能替代的地方。而当 AI 能够以 100 倍效率承担这个翻译工作后,我们对待“重构系统”的态度、我们用来做事的组织和方法,都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41:18解绑:AI 吃掉的是任务,不是工作 ChatGPT 要求所有的知识劳动者做一次个体的数字化转型。个体需要开始解绑自己的“工作”,拆解成不同的“任务”,对应不同的“技能”,然后在不同技能上使用不同的 AI 来替换或支持,重新设计工作流,达到强化自己的效果。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必然有大量的就业岗位消失;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对用好 AI 的少数人来说,“组团队”只需要过去 10% 的资本量。 55:33提示词工程师,给AI配个产品经理? 如果你和程序员表达完需求之后,发现做出来的不是你想要的,不一定是这个程序员水平不够,也可能是你没表达清楚需求。同样,你和 ChatGPT 表达需求之后,它的回应和你期待不一致,也不一定是它的问题,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掌握和它正确沟通的方法。 全平台关注:人工智障进化论 文章:公众号、视频号 https://mp.weixin.qq.com/s/NDDBCJz_CIVKUIy8onk28A 小宇宙、喜马拉雅、抖音、B站:AI炼金术
最近我去BaixingAI的分享《后ChatGPT时代,重新设计商业》,当下的人工智能与我2015年创业时的,我在体感上有什么异同,在这次,我看到的商业冲突和机会点。还有视频版,大家感兴趣的可以一起关注下全平台的几个账号~ 内容概览 02:30 ChatGPT是啥,我的体验 10:20 2015年我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时 15:32 这一次的人工智能,我看到的两方面商业机会:用户交互与组织 27:19 与AI协作的流水线 全平台关注: 文章:公众号、视频号 https://mp.weixin.qq.com/s/26yQrlLN6A9A5T8NHl-tUw 播客、抖音、B站:AI炼金术
关于我们与「人工智障进化论」 一夜之间,感觉所有人都在玩ChatGPT、聊人工智能。大家都很嗨,觉得 ChatGPT 就是 PC 时代的 Google、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iPhone。虽然现在还一堆问题,但肉眼可见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 这种感觉很熟悉。 2015 年,我离开京东,出来创业做人工智能对话服务 Get 时,也是这么想的。2016 年,徐文浩离开拼多多,出来做人工智能平台 Bothub 时,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放弃的股票价值,够做一支不错的美元基金。但我们创业做的这两个人工智能公司,却都没做起来。 我和他是大学同学 & 室友,上海交大 2001 级计算机。毕业之后徐文浩选了搞技术,做精准广告系统、参与早期拼多多。我选了做电商和营销,创业做今夜酒店特价,卖给京东后做京东到家。不管选了哪条路、到了哪个厂,最后都同样掉到了人工智能这个大坑里。 费了很大的力气,很长的时间,搞别的产品,终于从坑里爬出来。但看到 GPT-3 和 chatGPT,居然又嗨了起来——“你玩了么?”“AGI 终于要来了么?”“有什么可以搞的?”…… 有什么可以搞的? 看起来,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搞,都可以用人工智能重做一遍。但我们俩都交过学费踩过坑了,虽然伤疤好了,但疼还没全忘。这次不会傻愣愣直接立杆大旗搞钱搞人搞事儿了。已经是老人家了,得看全面一点,想深入一点。得和更多人建立连接,多聊聊,多碰撞,多合作。 于是决定先做一件最最简单的事情。 围绕着我们感兴趣的“人工智能 x 商业”主题。先把我们看的东西、想的东西分享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更多的同路人,碰撞和尝试更多有趣的想法。或许会创造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和惊喜。 如果你感兴趣人工智能领域,感兴趣相关的社会价值和商业机会。 欢迎各平台关注:人工智障进化论 & 推荐给自己的朋友。每周和我们这两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家伙,一起看看、想想、聊聊。看看我们的“人工智障”如何一步一步进化成新文明的核心。或许,其中能找到我们扮演重要历史角色的舞台和机会。 内容概览 01:20 徐文浩和任鑫两个老同学、老室友的新话题 07:24 这一次,通用人工智能真的要来了 18:56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商业设计 46:36 Sam Altman:从失败的创业者到Open AI的创始人 01:01:35 Lensa:AI 时代的价值套利 全平台关注:人工智障进化论 文章:公众号 播客:小宇宙 / 喜马拉雅 视频:视频号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