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一次长距离徒步都是一次浓缩的人生,那本期嘉宾——张诺娅,已经过完了她的第五次浓缩人生:从800km的科罗拉多小径,到三重冠,即4200km的太平洋山脊(PCT)、3500km的阿帕拉契亚小径(AT)、4500km的大陆分水岭(CDT),再到近期完成的1300km亚利桑那(AZT)。 这期节目,我们将以诺娅的长距离徒步经历为起点,聊一聊她在途中的见闻和收获、遇见的人和错过的人、自我的对话和他人的连接,也和诺娅聊一聊长距离徒步中,不同种族的参与度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女性在长距离徒步中的性别劣势和优势,以及高社会经济地位者“参与户外”和农村长大的孩子“经历自然”的差异。 对许多人来说,不管是以天为盖以地为舆的户外生活,还是以月为计的长距离徒步,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但这样极简、纯粹,甚至有点与世隔绝的桃源生活,已经变成了诺娅的comfortable zone。曾经她也以为“考试成绩优异,才是她被爱的理由”,曾经她也想成为“996的格子间女孩”,但在一次次与自然的对话中,她逐渐发现了最真实的自己、唤醒了自己真正的热爱。 诺娅是非常勇敢的,她的勇敢不只是敢于独自上路、敢于挑战三重冠,更是因为,她能在内卷大潮中,自我破局,去尝试和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许多人把诺娅和三毛做比较,但她觉得自己其实更像萧红,一直都在出走,一直在逃离。 如果听完本期节目,想了解更多关于长距离徒步的内容或者对诺娅本人感兴趣,可以移步诺娅的个人网站:https://www.zhangnuoya-walk.com/ 我们终于开听友群啦~~ 如果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添加野生小助手的微信: oomi-oomi 欢迎大家一起来玩儿~~ 【内容概要】 02:40 诺娅的自我介绍——什么是长距离徒步以及美国三重冠 05:48 诺娅入坑徒步的开端 13:00 诺娅的“英雄之路”理论——指环王 15:28 诺娅三重冠之旅——太平洋山脊小径(PCT) 25:34 疫情之后重启徒步生活——诺娅与步道的共生关系 31:34 那些步道上的人:科罗拉多小径上的导师——长昭 36:10 PCT上的太阳——奶爸 41:20 AT上的老顽童——纪录片导演Jester,规尺爷爷等等 47:10 诺娅是喜欢一个人的徒步还是与他人组队? 55:20 诺娅身上各种带有性别的标签,荣誉,以及称号 57:06 美国徒步的种族,性别的刻板印象 60:10 接触自然以及参与户外的差别 64:50 女性与男性在长距离徒步上的优劣及危险 72:00 一句话安利新人入坑徒步 74:00 诺娅的随性人生 【嘉宾】张诺娅——那个徒步的姑娘(https://www.zhangnuoya-walk.com) 【主持人】阿火和大米 【文稿】大米 【剪辑】阿火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小宇宙,QQ音乐平台,汽水儿,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Podcast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博@野_Yeah 公众号:野Yeah播客 诺娅的诗作 We were driving on a moonless night, with traffic on the other side. A silly crush or a deadly crash, will you stare into the light —and with what price? I steadied my hands and followed the lines, probing the void, satisfied. For it is my art, duty, life, to swallow this relentless black tide. 诺娅的美国三重冠路线及时间 诺娅的徒步掠影 [wahweap2] [sw4] 诺娅的画作若干
(在本期节目上传之际,得知黄河石林越野赛噩耗。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越野跑运动的至暗时刻,因突发天气变化,有21位跑友由于失温,永远离我们而去。愿逝者安息,愿每一位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永远健康平安) 1975年,世界上的首次班夫山地电影节在加拿大的班夫国家公园举行。经过多年的发展,班夫山地电影节已经成为了“户外电影的奥斯卡”,是户外爱好者、探险家和环保者的嘉年华。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以2021年的班夫山地电影节的影片为中心,发散地聊一聊人、家、自然、户外运动的关系。 我们提及的影片: 《Charge 2》:雪地爽片 《Ten Thousand Bolts》沉迷打耳片的老顽童 《One Star Review:National Parks》:键盘侠们给国家公园的一星差评 《Running The Roof》:三位好基友在塔吉克斯坦7天跑完400km 《A legend of Tommy G.》:山地自行车神话人物 《The Ghost Above-Renan Ozturk》:寻真珠穆朗玛峰 《Slack Sister》:走钢索的人 《The Long Today》:我和70岁父亲的一次冒险 【主持人】阿火和大米 【文稿】大米 【剪辑】阿火 【片头音乐】仙境-水母乐队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小宇宙,QQ音乐平台,汽水儿,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Podcast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博@野_Yeah 公众号:野Yeah播客 【内容概要】 04:50 班夫山地电影节简介 08:02 《Charge 2》雪地疯狂 09:45 《Ten Thousand Bolts》为bolts疯狂的Toni老大爷 18:00 《One Star Review : National Parks》国家公园的一星差评集合 23:05 《Running The Roof》三个好基友7天7马穿越世界屋脊 38:27 《The Legend of Tommy G》传说中的无敌自行车骑手:汤姆G 41:30 《The Ghost Above-Renan Ozturk》珠峰寻真 52:45 《Slack Sisters》走绳姐妹花 54:45 《The Long Today》我与70岁的父亲的划船冒险之行 《Charge 2》 [2020 Banff Mountain Film Competition Finalists | Banff Centre] 《Ten Thousand Bolts》 [Ten Thousand Bolts TEASER- Banff Centre Mountain Film Festival AU 2021 - YouTube] 《One Star Review : National Parks》 [Best bad reviews of national parks now have an Instagram account] “信号太差了,咩有WIFI” [I Illustrated National Parks In America Based On Their Worst Review And I Hope They Will Make You Laugh (16 Pics) | Bored Panda] 《Running The Roof》 [Running The Roof | Official Trailer - YouTube] 《The Legend of Tommy G》 [The Legend Of Tommy G | Thomas Genon Shreds Bike Kingdom Lenzerheide - YouTube] 《The Ghost Above-Renan Ozturk》 [The Ghosts Above | Renan Ozturk | Sony Alpha Films - YouTube] 《Slack Sisters》 [Amber Program | Banff Centre] 《The Long Today》 [The Long Today - TRAILER on Vimeo]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丹丹和阿余,和我们一起乘风破浪。 风筝冲浪,简称风冲,一听名字就是一项特别侧重“风水”的现代化运动,近几年也刚被纳入奥运会项目。它兼具速度与激情,能够同时锻炼我们的上肢与核心;它兼治恐高与怕水,一不小心就会被带上天or扔下海。 夏日将近,如果你也在考虑体验新的“自虐”运动,不妨听听本期节目寻找一下灵感。 本期节目中,阿余教练将从专业角度,给我们介绍风冲的装备要求、所需天气条件、常见赛事,以及技术要求。丹丹则从一位初学者的角度,和我们分享了她为什么喜欢上这项运动,以及风冲给她的生活和身材带来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除此以外,你还能在本期节目中学习到:如何带着风筝和板,一路从悉尼把自己放飞到墨尔本;如何在专业选手面前,带着风筝空中转体360度,并摆出适合发朋友圈的pose;如何在三个月的暑假中,最快得抓到风、冲到最多的浪;如何走水路,从墨尔本搭便船,飞到塔斯马尼亚。 【嘉宾】丹丹,阿余 【主持人】阿火和大米 【文稿】大米 【剪辑】阿火 【内容概要】 02:56 丹丹和阿余教练自我介绍 04:40 什么是风筝冲浪?以及发展历史 06:30 滑翔伞和风筝冲浪的异同 09:30 丹丹为什么在那么多户外运动中选择风筝冲浪? 13:00 如何获得风筝冲浪教练证 16:30 风筝冲浪的装备需求以及玩法 21:00 墨尔本风筝冲浪的服装,风况要求。 30:00 风筝冲浪的装备租赁以及装备选择 34:40 风筝冲浪带给丹丹身体的变化 43:40 丹丹的难忘风筝冲浪经历 45:00 奇人异士:从拜伦湾,风筝冲浪3个月到墨尔本,破吉尼斯纪录 50:20 风筝冲浪已经正式进入奥运会 54:30 风筝冲浪带给丹丹和阿余的最大收获 60:00 丹丹和阿余在风筝冲浪这个运动的目标和计划 62:00 一句话如何安利新人入坑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博@野_Yeah 公众号:野Yeah播客 完成一天风冲,满足的阿余 空中旋转的阿余! 不同类型的风筝 阿余收集的各种板 起飞前掠影 准备风筝滑雪! 墨尔本海岸边的风筝 阿余指导下又一完成课程的学员 风筝冲浪EXPO 扛着风筝和板准备出发! 室内尾波冲浪 训练中的阿余
一位经过科学训练的“地球医生”如何看待民间赌石的“赤脚医生”?地球物理学家为什么还需要学习放牛和驾驶越野车的技能?为什么说指南针N年之后会变成靠北针? 《山海经》中的海枯石烂、沧海桑田背后,有着怎样的地质科学依据?日本核废料倾入海中,又会在多久后污染到大洋彼岸?人类的日常活动,给古老又年轻的地球造成了怎样的“常见病”?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维也纳大学的助理教授——张弛老师,和我们谈谈人类活动和地质变化的联系,也谈谈她个人的教育理念、户外爱好、成长故事。 作为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张弛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她是如何用科学手段,去给地球望闻问切、去追踪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地质变化、去了解地球的过去、推断人类的未来。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张弛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和特权意识,以及她是如何身体力行地,减少群众对这个学科的偏见、提高学生的平权意识、鼓舞女性学生破除陈见、保证研究遵循伦理。 作为一位户外爱好者,张弛同学和我们分享了她是如何因为户外运动和她的爱人相识,又是如何在户外运动中给她的女儿言传身教。她也与我们分享了,在户外勘探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囧事、遇到了怎样绽放光芒的搭档、又学到了什么样的fun facts。 和张老师的这期对谈,让我们对地球物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张老师的一席肺腑之言,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略显“叛逆”的选择—— “当大家都关心钱往哪里流的时候,世界上还有那么一群人,更关心水往哪里流”。 【嘉宾】地球物理学家:张弛教授 【主持人】阿火和大米 【文稿】大米 【剪辑】阿火 【内容概要】 02:20 地球物理学家-张老师的经历 03:20 张老师为什么选择地球物理这个专业?(五岁的梦想:当地球的医生) 04:50 什么是地球物理? 07:30 张老师是如何给地球诊断的? 15:00 地球物理科学可以应用于赌石吗?(大米:你怎么可以出老千!) 18:30 地球的那些“常见病”: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 21:30 水污染对于地球的危害-日本核废水 24:30 地球本身的“常见病”: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火山喷发 26:04 地球的疾病,能治吗? 30:00 澳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32:30 地球物理科学与户外运动的关系 33:50 地球物理这一门科学存在的偏见以及从业人员的种族/性别不平衡 37:30 户外运动存在一定的准入门槛 42:23 张老师户外勘探的经历 44:44 科学家变身牧羊人 45:00 野外自然的经历能引起共鸣 45:55 张老师知道的fun facts:地球磁极会倒转(南极企鹅会迷路?) 57:21 现在大家都在关心钱往哪里流的时候,关心水往哪里流的人很少 58:54 从事地球物理研究之后,对于生活,信念,想法的改变 59:40 张老师与孩子一起分享,探索自然的神秘 63:00 孩子是天生的平权者 64:30 张老师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多年之后,宏大的目标:取消对女性的偏见和对专业的偏见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博@野_Yeah 公众号:野Yeah播客 张老师再野外的间歇河的河床上做测量,从而得到河床沉积物和基岩的特性 张老师与同事在野外做井下的地球物理测量以探明地下含水量 张老师与同事在实验室的“硬照” 张老师关于“地球医生”的科普演讲 与同事野外作业掠影 野外作业期间,偶遇视察工作的牦牛群 下一代地球人的正确培养方式 下一代地球人的正确培养方式
这期节目,我们将跟随勇敢又迷人的纪录片导演——Nora,一起探索北半球的冰川。 冰川是寂静的,也是嘈杂的。它在缓慢地消融、蒸发、磨蚀,也在猛烈地挤压、冲击、破碎。它封存了百千年前的气候,又带着当代的温度向前流动。在玄幻小说中,冰川中往往珍藏着可以疗伤的千年寒冰;在现实世界中,它却囚禁着大量危害人类的病毒和细菌。 冰川作为地球上颇为神秘的角色,激发了人类无限的想象力,也为探索自然和追溯过去提供了可能。它通常坐落在渺无人烟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却和人类的日常生活行为密不可分。 在本期节目中,Nora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家分享与冰川有关的快乐、刺激、惊悚、悲伤、窘迫。她背着行囊,带着镜头和无人机,走到加拿大、美国、挪威、格陵兰等地的多个冰川进行拍摄。她因冰川徒步和攀冰而快乐,但更满足于记录和传播的喜悦。冰川给她带来更多的多巴胺,也逐渐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 去年年底,中国的冰川探险家“西藏冒险王”,长眠于他最爱的冰川,但除他之外,还有许多的冰川爱好者,在坚持记录着冰川的故事、传递着环保的接力棒,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世界带来贡献。 Nora的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我们在享受户外运动带来的多巴胺的同时,能否也为保护大自然多做一些什么? 【嘉宾】纪录片导演--Nora 【文稿】大米 【剪辑】阿火 【Nora的冰川纪录片】https://youtu.be/78VR9SF2HfI 【内容概要】 03:00 纪录片导演:Nora 03:50 Nora常去的冰山以及户外爱好 05:20 Nora一见“冰川”误终身的开端 07:40 用镜头记录冰川的变化 12:35 冰川徒步以及攀冰的异同 16:20 冰川带给Nora的快乐 23:05 接触冰川之后,Nora生活的改变(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什么?) 29:50 关于冰川的冷知识 30:40 冰川里包裹的信息(尸体) 32:10 冰川是缓慢流淌的河流 35:00 冰川与黑死病 46:30 冰川上捡骨头的Nora 38:00 骨头与方便面? 41:40 冰川也有年轮?冰川能告诉我们的历史气候信息 43:40 1815年印尼火山喷发引起的无夏之年 44:03 《呐喊》与无夏之年 46:20 Nora的冰川之旅:挪威,冰岛,格陵兰 49:10 Nora被吹跑的帐篷以及睡梦中被吹走的帐篷 53:40 关于格陵兰的冷知识,特朗普想买格陵兰?? 55:30 格陵兰24/7的酒吧夜生活 59:04 Nora北半球入门级冰川推荐 那一截儿带着“黑死病”的腿骨 攀冰中的Nora 冰川徒步的Nora 冰川上的Nora 行走在冰盖上的团队 攀冰的Nora 给队友打保护的Nora 美到窒息 互动方式 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博@野_Yeah 公众号:野Yeah播客
大力Summer是一位重度攀岩爱好者,也是一位创业公司的CTO。她独自爬遍国内各大岩馆,也带领团队驰骋疆场。她是会被岩壁难哭的小女生,也是善于把想法付诸行动的女强人。她有极富感染力的笑声,也有别样的斜杆人生。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大力,和我们聊了些一本正经的问题: 为什么说攀岩磕线就像嗑瓜子? 上墙不带脑子可以减轻重量吗? 胸太大会影响攀岩的发挥吗?(此处留下羡慕的泪水) 要用怎样的姿势在岩馆里开电话会议? 单身狗和少吃饭是提高时间利用率的秘诀? 如何在众多“小三小四”当中找到“真爱”,并相濡以沫? …… 大力说她的梦想,是买一座属于自己的小岛,岛上有属于自己的悬崖峭壁,以及以自己的经历命名的各种线路。而主播们梦想是,有朝一日去“大力岛”上拍个游客照! 点击收听本期节目,开始领取登陆“大力岛”的号码牌吧~ 【本期主持】阿火&大米 【本期嘉宾】大力 【文稿】大米 【内容概要】 01:00 大力攀岩的起点 02:55 北大IT程序媛大力的背景 04:00 攀岩是“真爱”,其他爱好都是“小三小四” 05:28 选择攀岩的原因 07:10 攀岩就像“嗑瓜子” 11:10 攀岩的分类及大力的喜好 19:05 攀岩“不带脑子上墙”? 20:00 大力攀岩的频率,以及如何在墙上开会? 26:10 攀岩最好的体型,大胸会影响攀岩吗? 29:40 经常坐在岩馆里哭是怎么样的体验 31:40 攀岩攀到想和“真爱”“离婚”? 34:00 攀岩能带给你的身体与心理的收获 34:30 大力的人生梦想:买一座可以野攀的海岛! 38:40 在攀岩时摔断腿,摔到队友PTSD放弃攀岩? 47:20 大力的攀岩偶像:韩国攀岩女神金佳音 52:00 北京的岩馆以及户外岩壁推荐
年关将近,情人节在即,这期节目我们将唠一唠关于(伪)户外人的浪漫。 房车和帐篷,山野和天空,星尘和大海,这都是什么神仙场景?高山玫瑰、比翼双飞、定向爱情、背媳妇大赛,这又是什么土味活动? 欢迎大家在这期节目中领取狗粮,也提前祝大家除夕快乐!新年快乐!情人节快乐! 【本期嘉宾】阿火和大米 【剪辑】大米 【文案】大米 【内容概要】大米 阿火干嘛了?天知道他干啥了。。。。 【内容概要】 01:37 户外浪漫第一印象 05:40 阿火和大米的土味浪漫:跑出名字和数字 08:29 跳伞和潜水的浪漫旅程 11:30 黄金海岸的难忘经历 13:00 大米给阿火准备的30岁礼物Drama 25:00 新西兰“一夫一妻制”的皇家信天翁 25:50 芬兰的背媳妇儿障碍赛! 26:20 阿尔卑斯山上的高山玫瑰 27:00 寻求刺激的爱情定向越野 29:00 比翼双飞三角翼 31:20 开着飞机去兜风,天空的浪漫 33:00 徒步露营的浪漫 34:00 户外人的浪漫礼物 37:00 男生送礼物的迷惑行为 44:00 浪漫行为总结!
攀冰,是否等同于冰镇版的攀岩?攀冰,就是陡峭版的雪地徒步吗?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子弹同学,为我们解答关于攀冰的种种疑惑。 攀冰是对冰瀑的雕琢,也是对自己的磨炼;是冰镐和冰爪的舞蹈,也是信任和猜疑的游戏。当訇然作响的瀑布短暂得停止了奔腾,当如银河般的水幕暂时在崖壁凝固,你是否也愿暂时关掉电脑、放下工作,到大自然体验一番,冬日限定的快乐? 在本期干货知识和二货故事并存的分享中,子弹同学用组队经历和个人实力证明了:攀冰虽然有趣又快乐,但也挺费朋友的。 从行前准备,到路途趣事;从雪地穿衣指南,到冰壁凹造型大纲;从攀冰挥镐技巧,到踢冰落脚要点;从雪地自娱自乐经验,到雪地调酒攻略;从不差钱的民宿老板,到动手能力超强的向导;从冰天雪地坑女友,到天寒地冻忽悠朋友……还有许多的隐藏考点和笑点,请听众们在节目中自助享用~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爱好骑马的Veronica,和我们分享她圣诞假期的“野人”生活——八天七夜,骑马巡山,Drama不断。 出发之前,对一匹英俊大马一见钟情,最终却被分配到了总爱蛇皮走位的小马; 行进途中,马群中的“挑夫”在丛林里怒摔物资; 一觉醒来,整个马群21匹马不翼而飞,剩下一行人干瞪眼; 悬崖边上,马儿不小心用绳勒住了它自己命运的咽喉; 每晚扎营时,千方百计避开马粪,却难料每晚马群的响鼻震耳欲聋; 储备物资交接失败,被迫把三天的衣服穿了八天,最后浑身酸臭; 大夏天下冰雹,晚上冻到怀疑睡袋质量… 01:00 Veronica 的个人背景 02:00 八天七晚骑马巡山的计划简介 04:00 Veronica的骑马史 06:10 维多利亚州的骑马现状 09:40 为什么会喜欢骑马 11:40 骑马巡山的计划详细:装备和马匹 15:00 马背上的第三天:消失的马群 24:40 危险!! 悬崖勒马!! 25:40 骑马巡山的门槛及条件 27:00 从蛇皮走位的傻马到一见钟情的大马Clyde 30:00 受惊的驼夫马 34:00 食物和零碎装备 36:30 骑马途中的娱乐项目 38:00 巡山伙食和酒水 45:35 巡山过程中的如厕问题 49:00 行程中碰到的补给问题和睡觉问题 52:00 起码巡山的优缺点 57:25 睿智的队友 58:40 骑马巡山的收获 65:10 以后骑马的计划及目标 多日骑马巡山,需要怎样的装备、技术、野外生存能力?面对这些drama时,需要怎样的心理素质?旅行途中遇到了怎样精彩的人?为了骑马这项爱好,Veronica又曾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和牺牲? 欢迎各位听众从这期节目里寻找答案。
你是否有尝试过,在播客中玩一场真心话? 还是和诸位姐姐们,在微醺之后,玩了一场真心话。 这场真心话游戏,没有预期的没节操没下限,反倒是各个提问,都直击你的灵魂! 火: - 回顾过去的人生,如果可以改变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 认识大米初期到现在,她吸引你的特点有变化吗? 楠哥: - 在世俗定义上,你们的事业处于“女强男弱”的状态,你对此的感受如何?你怎么处理外界对你的看法? - 不考虑金钱、家人、事业等因素,你是否会考虑换个城市生活? - 你是否对自己做过的人生选择感到后悔? - 为什么选择来墨尔本? - 佩佩最吸引你的地方? 大米: - 如果只考虑自己的真实爱好,你还会学计算机吗? - 认识火从初期到现在,他吸引你的特点有变化吗? - 你对火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小轶: - 你有计划进入下一段情感或者婚姻吗? - 你一直这么成熟冷静吗,还是经历了什么让你达到了现在的状态? Sophie: - 你是否考虑过要小孩? - 人生轨迹和你比较像的朋友中,有没有让你感到羡慕的人?或者说,有没有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坚持下去? 佩佩: - 你给我们的感觉是个非常自信的女生,什么情况下会让你觉得不那么自信、不那么有安全感? - 你是否迫于家庭和父母的压力做出过一些选择? 你是否曾经面对过这些灵魂拷问?那么,你是否在这些回答中,找到你共鸣的地方?
这期节目,四个漂泊海外、处在不同感情阶段和人生阶段的女生,将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聊一聊自己对婚姻、年龄和家的看法。 佩佩、Sophie、小轶、大米,走过不同的路、看过不同的风景、经历了不同的人,我们也在奔向不同的“成功”,但在这交错的节点,我们举杯畅饮、达成了共识:婚姻没有范式、年龄不是束缚、家并非固化的概念,多样的生命始终存有无限的可能。每当你对他人的包容多了一分,对自己的接纳多了一寸,那你离自由就更进一步。
经历了长达七个月的lockdown之后,维州终于在圣诞节前解封了,想必大家都有点按耐不住,想要出门透透气了。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Link,带我们去澳洲和新西兰的大自然最深处,呼吸最新鲜的空气,欣赏最美丽的风景,体验最安全的野外生活。 Link系统地为我们介绍了徒步所需要的各种装备,也从专业角度给我们科普了许多急救知识,还推荐了纽澳地区各种等级、各种类型的徒步路线。除此之外,Link还分享了冬天徒步遇到极端天气,被困雪山,最后被救援队营救脱险的故事。 这期间,两位“严肃正经”的主播,替“不正经”的听众们,问了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从野外毒蘑菇和冰冻牛排,到便便袋和小铲子;从徒步的初衷,到对日常消费观的影响。我们的好奇和脑洞覆盖了徒步期间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Link也耐心给我们做了详细解答。 (友情提示:本期节目不宜在吃饭时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