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王景春,演员 戴莹,迷雾剧场总制片人 张荣吉,《风中的火焰》导演 大家好,我是猛哥。 我们单位做了很多警察的故事,在看这类题材影视剧的时候,我就会变得很挑剔,总感觉和我们深度采访中见过的警察不太一样,味儿不对。 最近终于出现了一部悬疑题材的剧集,我一看就觉得味儿对了!它就是爱奇艺出品的《风中的火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三十年前中国西北部的罪案故事。 主角是三个高中生,他们在废弃矿坑目睹了一场谋杀,然后卷入其中被纠缠了十年,由蒋奇明、杨采钰、黄澄澄扮演。 但最让我喜爱的是其中警察老褚这个角色,由我特别喜欢的演员王景春老师扮演,他往画面里一站,再配上旧茶缸,皮夹克和嘉陵摩托,气氛一下就对了。 当然这还是最表层的,真正让我觉得味道对的地方是对老褚这个角色的塑造,从表演到剧情,都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克制。 前几天我收到一个听友在评论区问我,为什么电视剧中的警察都是面对大案要案,而且对陈年积案痛心疾首,感觉特别假,我回复她说,现实中警察会把这种情节藏得很深,只有特定情况下才会崭露峥嵘。 《风中的火焰》里就有我描述的这种克制,老褚这个角色的沉稳展现了演员、导演、编剧的实力与格调,甚至包括美术、摄影、剪辑等等环节水平都非常高。 这是爱奇艺迷雾剧场的跨年大作,本期节目是我在《风中的火焰》首映式结束后,按住三位主创完成的录制,其中就包括老褚的扮演者王景春老师,还有迷雾剧场总制片人戴莹,一个常年生产爆款大作的人。 以及本片的导演,来自台湾的张荣吉导演,一个在热带季风气候里长大的男人,拍出了西北的干燥和寒冷。 说实话,跟他们三位每个人都值得聊很久,但这次录制很可惜,只能一起聊聊,记录一下《风中的火焰》这部作品上线前夕,三位主创的感受和心声。 一起来听节目吧!
大家好,我是猛哥。 最近我才知道,夜店也有办公室,工作时间和营业时间一样,昼伏夜出。你能猜到这间办公室在哪吗? 有个朋友告诉我就在夜店的地下室,在这坐班的可能是最嗨的一群白领,每天都在纸醉金迷的氛围里工作。 我这个朋友是一位艺术家,名叫阿感,她用非常明快的色彩去画非常可爱的人物或小动物。但是,出现在她画作中的每双眼睛,都藏着不同的图案,仔细看能发现那是另一幅面孔。 这是她的核心创作概念「双瞳」,即不存在绝对真实的世界,那只是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而已。 我对阿感的作品很好奇,于是邀请她一起录期节目。她给我分享了不少夜店的冷知识,因为她刚开始工作时,就在夜店的企划部当设计,一干就是好几年。 在她眼中的这份工作,和我们关于夜店上班的想象完全不同,用她的话说是在给人造梦。而这,恰恰与她现在对创作的理解是一致的。 这期节目我们讲讲阿感造梦的故事,以及她在夜店工作的见闻,聊聊她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有何不同。 一起来听故事吧! △ 我和阿感在录音棚的合影 时间轴: 07:36 被嫌弃的潮流艺术 14:46 画成什么样才算艺术家? 19:37 “我想和鬼聊聊天” 26:01 夜店打工人的职业素养 37:38 在杭州漂泊的本地人 45:27 “我才是阿感” 55:14 画画就像剪指甲 嘉宾: 阿感 艺术家、「感说」主播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的嘉宾是我特别喜欢的脱口秀演员黑灯,他是一位盲人。 黑灯的段子基本都在讲盲人的生活和困难,有人说他太依赖盲人的视角,他说盲人能有个视角就很难得了。 在今年大火的综艺现场,黑灯忘词了,他愣了一秒,说自己看不了提词器,全场爆笑。这段表演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生活的真相最痛也最好笑。 12岁那年,黑灯确诊了一种罕见病叫青少年黄斑变性。当时大夫说这病没法治,以后不瞎就不错了。大学毕业后,黑灯的视力骤降,噩梦成真了。 后来他四年里换过三四十份工作,因为他不甘于从事盲人就业老三样:按摩、算命、拉二胡。 他当过旅游编辑,做过小程序,干过辅警,考过心理咨询。 于是我约他讲讲自己的职业故事,在成为脱口秀演员之前,他是如何成为盲人的。 希望你听完,能获得一些面对困难的勇气,还能收获很多快乐。 本期节目里有不少关于盲人黑灯的“地狱笑话”,可能会有点冒犯,但很好笑,开玩笑之前征得了黑灯的同意,所以希望大家别生气,踏踏实实笑。 一起来听节目吧! △ 体验了一下黑灯的视角 时间轴: 07:33 “我从不正眼看人” 18:41 被命运“宣判”的那一天 28:43 “表演”一个不盲的人 37:24 马斯克帮我重见天日 58:06 组织病友,研发新药 71:45 成为传奇盲人骑手 83:52 好笑是第一优先级 嘉宾: 黑灯 脱口秀演员 「黑历史HEYSTORY」主播 病友公众号: 「青少年黄斑变性关爱中心」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大家好,我是猛哥。 你帮领导寄过快递吗?或者帮同事打印过文件吗?这些办公室里举手之劳的小事,在某些公司里,可能藏着牢狱之灾。 律师李不疑认识一位白领,她是公司里的普通员工,领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多的杂活。因为替老板寄了一份快递,她涉嫌经济犯罪,被关进了看守所。 在李不疑经手的案件中,职场背锅的后果里,刑拘不算最严重的,蹲几年监狱的也有,只是因为给文件盖错了章。 也有那种不用坐牢的坑,比如被公司逼着辞职,还要向公司赔偿几十万的。 打工人在职场是天然弱势的一方,很多时候没有说不的权利。 在大多数劳动纠纷中,当事人难以拒绝来自上级的不合理要求,或者干脆被蒙在鼓里,对潜在的风险一无所知。 今天是「都市律人」系列的第三期,咱们就聊聊职场人的实用避坑指南,李不疑从律师视角分享日常工作中,如何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给自己留一份“免责保险”。 这期节目,我很希望你能听到最后,万一有些不知道的坑,听完就知道了。 以及,虽然工作不可或缺,但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起来听故事吧! 时间轴: 02:56 律所敢给律师玩套路吗? 09:47 想离职,先赔公司50万! 16:18 “没有人能忍耐一个月” 22:56 职场日常背锅被刑拘 33:32 如何自证被迫离职? 40:14 老板骂人,我录音犯法吗? 47:41 工作中没有获得感怎么办? 54:46 职场里每个人都很狼狈 嘉宾: 李不疑 律师、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赵岛泥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大家好,我是猛哥。 上期节目,我和蒋述聊了聊康复街的故事,见面的地方就在那个废弃的老派出所。临走前,我陪蒋述回了趟旧办公室,看到他桌上散放着一堆古钱币,有点意外。 我问他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不收好,他反问我,哪里贵重了,不就是宋朝的钱吗? 那天蒋述告诉我,当地黑市上的古钱币是论斤卖的,还没人要。以前盗墓猖獗的时候,市场里随处可见西汉铜镜和青铜剑。 盗墓贼这种职业古老又神秘,但在蒋述的辖区太常见了。因为历代古墓太多,封土一座连着一座,村民砌猪圈都用墓砖。 当地老刑警说,八九十年代盗墓最疯狂,有位老爷子捡了一塑料袋子的口琀,就是下葬时放在死者嘴里的玉蝉。 干地下活儿损阴德,活不长,当地人都信这个理,连盗墓贼也不例外。他们对家破人亡的下场看得很开,唯独害怕一种结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蒋述就找过这样一个人,他是一户盗墓世家的二儿子,祖上在解放前就是远近闻名的大盗墓贼。 三十多年前的深夜,兄弟三人违背祖训,挖开了一座大墓,刚下墓道就发生了意外。老大在不久后死去,老二从此失踪。 二十年后,蒋述解开了老二的生死谜团,真相在他看来很邪门,那家人听说后,却很欣慰。 一起来听故事吧! 时间轴: 06:18 传奇玉佩出现在澡堂子里 10:05 舌尖上的古墓:甜的有大货 16:43 盗墓行业黑话科普 21:08 在墓道口单挑盗墓团伙 28:12 “不是真货我当场吃了它” 35:42 冥冥之中的阴阳婚介 42:17 现实版“古董局中局” 47:33 制造“国宝帮” 蒋述的故事已出版图书《身边的陌生人》,扫码就能买到: 嘉宾: 蒋述 民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大家好,我是猛哥。 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犯罪一条街?每当提起那里,老百姓就闻风丧胆,叮嘱孩子不要去附近玩。 在我们编辑部记录的故事里,就有这样一个地方,名叫康复街。这里曾是一片厂矿社区,在经济鼎盛期,围绕着矿工的生活和消费,衍生了大量的灰色产业,色情场所和毒品交易泛滥。 民警蒋述在系列故事《身边的陌生人》中,就写过很多康复街的“风云人物”,比如毒圈交际花“小辣椒”,“灾星美人”许燕,“南虫王”李卫国,似乎这条街上没有“等闲之辈”。 那天我跟蒋述走在康复街上,他和路过的老街坊打了声招呼,很热情,很熟络。结果下一秒,他就转过头低声和我说,“猥亵罪蹲了四年,刚放出来。” 往前走了没两步,他又说了句,“9月9号街上有人被捅死了,就在你刚才下车的地方,满地血印子,刷都刷不干净。” 震惊之余,我发现蒋述变了。上次见面是四年前,当时他穿着战术背心,意气风发地给我讲怎么抓嫌疑人。而这次,他一路给我讲的都是和老街坊们的相处,以及哪家有什么困难和矛盾。 我问蒋述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他带我去了一个废弃的老派出所,1954年就设立在康复街。今年,这个老所已被裁撤,合并至别的片区。他花了9年时间升任所长,接过的却是最后一棒。 老派出所里有一块黑板,密密麻麻写着住户的脾气秉性、和对方交往的注意事项。蒋述说,这是所里延续了70年的工作传统,每一代所长都要把老街区完全摸排清楚,实时了解每一个潜在的犯罪者或前科人员。 那天,我和蒋述一起爬上老派出所的天台,俯瞰整条康复街。本期节目封面就是我当时给他拍的照片,他像是康复街的“蝙蝠侠”,俯瞰着他的“哥谭”。 见面当晚,我们正聊接下来的写作计划,手机上突然弹出了珠海驾车撞人事件的消息。看完这条新闻,我和蒋述都沉默了。 在这期节目中,蒋述聊了聊他对恶性案件的看法,希望大家能从蒋述的视角和经验中,对潜在的施害者多一些了解,尽可能地远离那些不可控的危险。 一起来听故事吧! 时间轴: 07:01 八卦镜对钟馗,街坊的斗法 13:05 恶性案件的罪犯画像 18:03 “和她谈恋爱的都没好下场” 25:57 杀人的成本只有20元 36:29 棋牌室的隐藏交易 45:25 她在葬礼上说“他强奸我50次” 50:06 康复街的“守村人” 蒋述的故事已出版图书《身边的陌生人》,扫码就能买到: 嘉宾: 蒋述 民警、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小旋风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大家好,我是猛哥。 人人都有点病,最近我的强迫症和洁癖越来越严重,于是我找精神科医生陈百忧聊了聊。 她一如既往地宽慰我:没关系,每个人都有狼狈的一面。但看我的眼神变了,像医生在看一个虚弱的病人。 其实精神病患者的人数,远远多过我们的想象。只不过大部分人藏了起来,有些因为病症无法出门,还有一些怕别人知道。 陈百忧是咱们节目的老朋友了,她讲过很多精神科房的故事,而在医生的身份之外,她也是精神病人的家属,要面对生活的困扰,心理的纠葛。 在新系列节目「寻找百忧解」中,陈百忧将继续讲述她的观察,把她在工作中积攒的经验,总结成生活的智慧,分享给正在与痛苦搏斗的我们。 今天是新系列的第一期,我们将从精神病患者当街伤人事件聊起。 实话说,录到一半我的关注点就变了。不止是疾病,我们总要和一些不如意的境遇和解、共存。 希望大家听完今天的节目,能获得一些洒脱与平和,健康地活下去,等待太阳重新升起的那一刻。 一起来听故事吧! 时间轴: 04:37 有种癖好是收集卫生纸 12:50 家有精神科医生 20:04 最后一次捡瓶子的男孩 27:30 “他们用钥匙监控我!” 43:09 面试要坦白精神病史吗? 54:37 完美女孩的另一面 63:33 双腿长满木耳的噩梦 73:02 人生一定要有意义吗? 嘉宾: 精神科医生陈百忧 天才捕手计划作者、《寻找百忧解》作者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咱们来聊聊性骚扰。 经历过的朋友都知道那有多么糟糕,更糟糕的是,没准还有人告诉你,不是多大个事儿,或者,是不是你想多了? 这就是性骚扰的信息差,对一部分人来说,这件事好像很遥远,而另一部分人,天都塌了。 其实,性骚扰离我们很近,只不过,有时候发生得很隐蔽。比如,地铁上收到Airdrop的“黄色”图片,在路上被人盯着看,熟人来打探你的性隐私,或者不怀好意地评论你的外貌。 只要你感受到不舒服,就算性骚扰,这是李不疑律师告诉我的。 李不疑是天才捕手计划的作者,她从事法律行业已经十年了。她最擅长的工作,也是她的个人爱好,就是帮身边的人解决生活中的麻烦,特别是那些在别人眼中可能不算什么大事儿的纠纷。 今天的节目是新系列「都市律人」,每期将由李不疑律师分享法律知识和办案故事,聚焦都市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的问题。比如: — 情侣分手了,狗的抚养权归谁? — 打工人如何用法律应对职场PUA? — 用别人的照片当头像算侵权吗? 收听这个系列,你将了解当下国内法律的变化,获得一些新的思路,去解决生活中的困扰。 今天是第一期,我们从李不疑接到的第一个性骚扰案聊起。十年前,一位空乘在航班上被乘客袭胸,导致她患上急性应激障碍,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当年,性骚扰相关法律并不完善,经验丰富的律师们认为,双方除了和解别无他法。只有李不疑和当事人坚持再次上诉,要求法律给出公正的判决。 这十年时间里,法律对于性骚扰的判定逐步完善,在具体的法律条文中也不再强调女性,而是“他人”。 任何性别都可能实施这种行为,也都可能遭遇这种骚扰,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局外人。反对性骚扰,不是在反对某种性别,而是我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去反对侵犯性权利的行为。 希望大家听完今天的故事,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更加支持那些勇敢站出来说“不”的人。 一起来听节目吧! 时间轴: 04:35 官司赢了未必是好事 10:40 头等舱乘客袭胸怎么办 16:20 无法述说的心理伤害 22:54 性侵害案件像是罗生门 32:23 “别这么算了好不好?” 38:11 受害者没有说不的权利 43:02 别怀疑,这就是性骚扰 47:54 精神损害赔多少钱? 54:28 法律也会尊重生活常识 嘉宾: 李不疑 律师、天才捕手计划作者 赵岛泥 天才捕手计划编辑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大家好,我是猛哥。 《边水往事》火了,很多朋友看到改编自天才捕手,于是夸我写得好,给我整蒙了,这个爆款剧集,也是天才捕手版权业务最成功的项目,我可以说一点没沾手。 原著故事是由亲历者沈星星记录,由我们单位工号为1的火柴姐编辑,天才捕手计划出品的非虚构故事。 2019年改编成广播剧《边水》,今年4月出版了图书《边水往事》,8月剧集《边水往事》上线,火了。 我们这个小单位,也被更多人认识,但在我加入的时候,“边水”的故事就已经完成了记录,很多创作背景我也是唠嗑打听来的。 △《边水往事》原著故事“猴王篇”的插画 年初我在办公室看见一个不认识的人,存在感很低,走路静悄悄的,默默钻进几千本《边水往事》的图书丛里开始签名,我就知道他就是沈星星本人。 六年前,他结束了“三边坡”的生活,决定写下这段经历,在我们四合院的阳光房里,第一次和火柴姐见面,开始了记录。 从第一次回忆,到这个系列最终完结,沈星星和火柴姐完成了20万字的写作,同时插画师超人也完成了143张插画的创作。 剧集上线之后,超人看到一个熟悉的角色在剧中举起了左轮手枪,他很感慨。 因为原著没有描述枪的制式,左轮枪是超人的选择,影视也许从插画中获得了灵感? 那一刻他感觉到自己付出过情感的作品长大了,很兴奋地在微信上和我们分享。 △《边水往事》剧照和原著插画的对比 我觉得这种情感一定要记录下来,于是有了今天的节目。 我们回顾了今年夏天最热门剧集原著故事的诞生,2018年,一个刚刚结束了冒险的年轻人决定记录自己的经历,遇到了一群饥饿的创作者,他们把自己关起来,不停地问、回忆、记录。 “边水”的故事是我们单位的第一个作品,公司的生日就是它第一次推送的日期,4月26日。 到今年为止,我们已经有上百位签约作者,出版了15本书,记录了很多精彩的人生,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记录一下自己的声音。 一起听节目吧! △天才捕手第一个办公室,位于东四的一个四合院,“边水”故事诞生地。 时间轴: 05:46 原著编辑的剧集观后感 18:20 现实中的沈星星 26:34 原著最爱的角色没有名字 35:44 《边水往事》的发稿仪式 49:01 一篇推文收到13万元打赏 60:03 只属于两个人的故事 68:35 沈星星与猜叔有情谊吗? 80:19 创作者的克制和任性 87:55 “标题党” 主播: 编辑火柴 编辑小旋风 插画师超人爸爸 @猛哥天才捕手
大家好,我是猛哥。 抱歉这周晚更新了一天!这次是我自己剪辑,不是我同事,因为我业务不熟练了,所以搞到要迟到。 本期节目是我采访我很喜欢的一本书的作者和设计师,他们一起完成了一本书叫《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 今年春天的某个周一,我刚参加完一个朋友家的悲痛又盛大的葬礼,回到办公室就看见了中信寄给我的这本书。 它是一本影集,这是我的第一印象,是作者吴为用照片和文字记录的自己与外公外婆的故事。 以记录的方式,表达了告别的主题,在我正在思考如何与亲人告别的时候给我带来了很大震撼。 外公外婆去世之后,学摄影的吴为拍摄了他们所有的遗物,完成了毕业作品,此后又围绕这个作品做展览,出画册,和设计师苗倩合作出了书,再宣传书,还上了央视的综艺节目。 而这一切好像都是她告别的一部分,在我还认为告别就是遗忘的时候,吴为把告别融入进生活。 我也很难形容这种我不了解的生死观,但我很向往她讲述这个故事的状态,也很喜欢这本书的设计,希望通过节目呈现给大家。 这就是我标题中说的秘密,得大家听节目找答案了,一起听节目吧! 时间轴: 05:45 每天都告别,会麻木吗? 11:45 设计书就是设计砖头 12:54 藏在书页里的心跳密码 19:38 用创作消解怀念 21:44 葬礼上多收集几粒“外婆” 24:42 回到充满死亡气息的房子 42:14 墓碑前的大合唱 嘉宾: 吴为,摄影师 苗倩,设计师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大家好,我是猛哥。 这个月我去了趟上海,参加了第一届「狂喜播客节」。今天的节目就来自播客节的现场录制,我觉得内容实在太好玩了,必须和你们一起分享。 那天我和杨大壹、刘飞、史炎,我们四个人在电影院的影厅里聊了一个话题,上班之后还能交到好朋友吗? 这三位就是我入行播客以后认识的朋友。在我看来,他们有两个共性,一是简历都挺厉害,二是都入职过明星企业。 刘飞曾就职于锤子科技,史炎曾就职于新东方、笑果文化,大壹的前东家是罗辑思维和看理想。 可能之前大家在一些播客节目里提到过这些经历,但这次我们故意凑到一起聊了聊这个话题,分享一些观察,有些很好笑,有些很心酸。 这次活动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环节,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收集现场观众的小纸条。大家在纸条上写下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惑,由我们随机抽取、交流。 比如: ——在公司交朋友,“偷感”很重怎么办? ——不打工之后,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如何平衡父母的期望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实说,纸条上的很多问题,我们自己也没有答案。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当下聊得开心,说得痛快。 一起来听节目吧!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多多指教》主播 刘飞 《三五环》《半拿铁》主播 史炎 《不开玩笑》《都在酒里了》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大家好,我是猛哥。 今天我要聊的职业,如果拆成两半来介绍,你们肯定不陌生,那就是殡葬用品和买手店。 至于这两个赛道怎么合并,得问问咱们的老朋友吴彤,她现在是一家殡葬买手店店主。店里的主打产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漂亮的,骨灰盒。 吴彤是「天才职业119」的节目嘉宾,当时她的身份是宠物墓碑师,专门给小动物设计纪念品。 我当时以为,宠物殡葬已经够前卫了,没想到三年后,她又脑洞大开,重新创业了。我盯着她发来的产品图,实在看不出这些五彩斑斓的瓶瓶罐罐,是用来装骨灰的。 吴彤说,看不出来就对了,现在国外流行“殡葬家居化”。我让她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她说就是墓地又贵又远,不如买个好看的盒子,在家里摆着。她还拿我举例,说我以后可以装进篮球形状的盒子里,材质选树脂的,比较耐摔。 听说吴彤转行人类殡葬,我一点也不意外。她和明朝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是“邻居”,从小在墓园里遛弯,心里有事就去找墓碑聊天。 这几年,吴彤又满世界参观殡葬展。她说,日本展商最贴心,现场邀请试躺棺材,意大利厂商脑子最活,设计的骨灰盒有摩托车头盔造型。 今天的节目里,我和吴彤聊了聊,她在世界各地的墓地之旅和殡葬见闻。关于如何“死得漂亮”,她有着自己的理解。 一起来听故事吧! 时间轴: 08:03 “亲爱的利玛窦先生” 14:50 再见,你好 19:15 社交墓园奇遇记 24:31 我不需要一块墓碑 31:44 在日本,棺材也讲究人体工学 37:02 墨西哥的露营胜地是墓地 49:18 谁看中了情侣骨灰盒? 55:17 拥抱最后的告别时刻 嘉宾: 吴彤 「再见你好事务所」品牌主理人(公众号:再见你好事务所) 主播: @猛哥天才捕手 制作人: 小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