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到处都是K:K型的复苏、K型的经济、K型的现实、K型的世界 K的上下两条腿分别是: 1). 股市↗和经济↘ 2). S&P5↗和S&P500↘ 3). 科技股↗和其他所有公司↘ 4). 社会财富金字塔1%↗和99%↘ 5). 中产白领↗和基层工作者↘ 6). 消费数据↗和就业率↘ 7). 房价↗和平均收入↘ 8). 生活必需品(包括房子)价格↗和可有可无之物价格↘ 01 这8个K 02 没有解的“K”们,是什么呢? 03 当1%的人掌握着99%的社会财富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香港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岛,曾经不止一次成为各类大鲨鱼觊觎的目标。尤其是似乎能无限膨胀但又脆弱的金融和货币体系,曾被不止一位金融大鳄盯住甚至攻击。 Eva和小跑决定聊一聊这几个月来不时被人热议的“港币美元脱钩”话题。我们讨论了“港币的钩”(联系汇率制)的小历史,这个“钩”是如何工作的?是谁在(长期)做空港币?他们做空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认为港币不会脱钩美元?以及Eva如何利用港币的“钩”赚钱的经历。 我们又唏嘘不已地聊了聊香港那几乎无解的硬伤、也是做空者的最大理论支撑之一——房价。 香港这个永远不缺少话题的地方,有荣华,有悲情,还有身份危机,和那些无法摆脱的过客心态。她那由于“无力抵抗”而产生的的巨大包容力,虽一次被一次被外力冲击,甚至抹掉记忆,却依然努力营业。Eva和小跑聊罢,几乎泪目。
01 艺术如何走向年轻人,新人类对待艺术的态度? 02 艺术与媚俗,艺术品市场化的经验与困境?曾经动过“不想再做艺术了”的念头吗? 03 商业化的艺术:艺术追求与市场规律互相矛盾吗? 04 艺术家如何看金融,对金融创新有何希望? 05 科技进步、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如何与时尚结合、与科技结合? 06 两个外地上海人如何看上海?她会变成一座创新之城吗?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防御不确定性最强大的武器:胜天半子的想象力 01 《睡魔》中的桥段。罗胖老师解读“I am hope” 02 睡魔为什么赢了呢? 03 为什么“想象力”可以当做武器? 04 大国之间的“弱鸡游戏”( Game of chicken) 05 全球负利率和MMT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最近在代币暴涨的带动下,DeFi确实非常火爆。DeFi就是“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公链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DeFi 项目已有几千个,种类上来看,包括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稳定币、借贷平台、托管平台、风投平台等几乎涵盖了传统金融的所有领域。最近一段时间比特币和黄金齐涨,各种代币和若干DeFi项目也出现了目瞪口呆的行情。
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均衡”的世界,而是“动态的不均衡”,这种自我强化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否定的“繁荣——萧条”过程。在金融市场上,这就是循环和周期,一个个泡沫积累和破裂的过程。
2020年以来,国际环境恶化,去全球化和脱钩风险让人不安。但或许,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认识“去全球化”。
交易中最难的事,不是在巨幅波动上冲浪,不是精准止盈止损,甚至不是在灾难临头时死里逃生,而是——坐着不动。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