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5.再谈小米(上):我们心中真正的小米

与我们这一代人走过青春的小米,已经从小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在谈及这家公司时,“雷军”“性价比”这些词汇总是伴随其中。作为一家存续超过十年的世界五百强公司,支撑他一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它的十年给行业和产业带来了什么?把冲击高端当作战略的这三年背后有哪些不足?我们想通过不同的视角,以个人的经历,对行业的思考和观察以及雷军的讲述来试图剖析这些问题。 -下期- 《在谈小米(下):财报视角下真正的小米》 - 录制嘉宾 - 零号&初号 粉丝1号:科技行业从业者 V:新生代米粉 - 时间轴 - 结缘小米 00:00 Intro 01:10 初号:小米1代的抢购之旅 04:06 零号:从Lumia到红米,拨乱反正?(笑 06:03 粉丝1号:小米周边产品用户 07:00 V:以 10 Pro开始而逐渐被MIUI吸引 小米初始 13:44 雷军的互联网基因奠定了小米 20:20 组建专业团队,关注核心需求 23:13 MIUI:关注口碑与用户共创 小米的核心竞争力 28:00 综合硬件利润率到底是什么 31:24 爆品逻辑:可以被降低的硬件边际成本 34:40 解耦:针对研发的效率提升 42:23 营销:直营电商与门店的效率优势 53:28 营销:新媒体对用户及时响应 55:08 通过数字化做到信息决策可控 56:04 小米生态链:手机的爆品商业模式复用 1:01:52 互联互通:优势为何逐渐丧失 1:04:58 产业投资:深入供应链降本增效 1:07:32 核心:隐藏在性价比背后的效率 1:08:49 V:与其讲效率,不如聊品牌 小米的高端之路 1:11:57 如何定义“高端”? 1:16:15 红米对小米的品牌稀释 1:19:22 高端就是“少出问题”甚至“不出问题” 1:23:51 雷军是小米冲高的束缚吗? 1:29:08 雷军是小米贴近用户的符号 再谈MIUI 1:35:57 MIUI还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吗? 尾声 1:42:07 希望国产厂商冲高之路越来越顺 - BGM - 《荒野大镖客》 - 延伸 - 《小米创业思考》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支持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105分钟
22k+
2年前

Vol14.对谈智能办公产品经理Chris:智能协作下的职场,思维和工具哪个更重要?

-导言- 伴随了我们三年的疫情客观上确实加速了办公这个场景的数字化,但是我们日常听到的更多是在谈工具,聊方法而常常忽略“人”作为个体的思维和价值如何被尊重和释放。于是我们邀请了好朋友 Chris,想请他和我们一起聊聊智能办公下的工具,思维和人。 -嘉宾- Chris,某出海头部品牌智能办公软件产品经理 -时间轴- 00:00 Intro 02:10 回看2017年,办公智能化的一些优劣记忆 04:28 提高效率:信息的孤岛应该被串联 09:15 Chris的公司:硬件,协作工具与办公方式的落地 13:53 智能办公硬件提供商面面观 17:35 微信为什么不适合办公? 19:29 协作工具的价值就在于打破信息孤岛 22:11 如何应对供应商/客户使用不同的协作工具? 25:59 怎么看待线上办公? 28:14 OKR在公司应该如何被执行 36:30 与其迷信OKR,不如先谈谈需求和推动的魄力 38:03 数据化与可视化:一种效率进阶 42:55 一切都在智能,作为个体的“人”在哪里? 49:05 以历史看未来:智能办公将走向何方? 54:36 在职场,正确的求助别人可以事半功倍 59:20 保持阅读和学习,以及一个良好的身体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书 - 《产品方法论》-俞军 - BGM - 最近在重新看《真探》第一季,引用了其中的两首经典 《Far From Any Road》 《The Angry River》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63分钟
1k+
2年前

Vol13. iPhone14 系列:苹果的里程碑,用户的选择题?

-导言- 时隔一个多月之后,皮蛋漫游记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更新频率和大家见面。过去一个月,我们借着 iPhone 14 系列的首发开启了和苹果的第三次深度合作。在皮蛋的内容中,从来不直接评价产品的好坏,而是想和大家分享产品背后的思考和逻辑。恰逢新iPhone 系列热度已过,我们刚好来聊聊灵动岛,相机,模块化以及我们的思考和感受。 -视频- 《 iPhone 首发视频》 《 iPhone 深度解析视频》 《相机横评视频》 -时间轴- 00:00 Intro 00:11 零号办婚礼播客鸽了一个月(磕头 01:27 和苹果合作是有挑战的开始 02:03 零号:13PM 换成 14 Plus-回归基础体验的选择 04:13 初号:13PM 换成 14PM-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07:06 iPhone 首发视频 :一份仓促的差异化首发作业 12:10 iPhone 首发视频:厂商的里程碑不一定值得用户购买 14:19 皮蛋视频的风格:高信息密度与平铺直叙 18:17 灵动岛:无孔化思路下的一种表达方式 23:43 灵动岛:首先是苹果的团队坐下来谈谈要解决什么问题 31:16 灵动岛:暂时并非完全体 35:12 计算摄影:背后是算力和高速化 42:21 NOMO RAW :一种对原生相机劣势的补齐 51:31 卷不动手机的思路1: 眼镜 55:38 卷不动手机的思路2: 汽车 59:08 希望国产厂商越来越好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引用 - 《卷宗独家对谈灵动岛设计师》 - BGM - 《How Long Will I Love You》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61分钟
14k+
2年前

Vol12. 教育为“人”:从移动应用创新赛聊苹果与教育

-导言- 上周末我们受到苹果的邀请,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第七届移动应用创新赛。作为苹果在教育领域长期投入的一部分,移动应用创新赛从小小萌牙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组织者,推动者及参与者的踊跃热情。我们也有幸采访了包括长期推动赛事的参与者,曾经因为获奖而立志深入人工智能领域的读博士生,曾经获奖后来成为老师继续在产品思维教育发光发热的亲历者,我们请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跟我们谈谈移动应用创新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我们也请到了苹果的两位高管,来聊聊苹果为什么在教育领域长期坚持和投入的原因。 -本期嘉宾- 葛越:苹果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谢恩伟:苹果亚太地区开发者关系负责人 张克俊:浙江大学教授,移动应用创新赛推动者 吴宋若瑶:浙江大学在读博士生,2018年移动应用创新赛一等奖获得者 张乐凯:浙江工业大学老师,2016年首届移动应用创新赛特等奖获得者 -时间轴- Part1:对谈张克俊:移动应用创新赛从萌芽到茁壮 00:00 Intro 01:15 与编程及移动应用创新赛结缘 02:58 从萌芽到茁壮的移动应用创新赛 07:36 高校学生之外,更多元的参赛者 10:12 苹果在赛事中的角色 13:43 心系年轻开发者培养,出版《中小学iOS编程初探》 15:55 通过课堂,给学生传达产品思维 Part2:对谈吴宋若瑶:Mindband获奖经历与读博的选择 18:31 Mindband背后:人工智能与编曲的美妙结合 21:31 是否了解当时苹果提供的开发能力 22:51 指导老师张克俊对 Mindband 的评价 23:54 如何评价 SWIFT 语言 25:30 获奖之后:读博深入人工智能领域 27:29 设计与编程思维:产品开发的一体两面 Part3:对谈张乐凯:获奖之后,通过产品教育迎来二次“高光时刻” 28:18 首届特等奖作品 TIPIX 开发的背后 35:46 TIPIX & MAPIX: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42:08 也谈移动应用创新赛的重要性 44:04 组织成立浙江工业大学 iOS Club 50:23 教学:给学生传达产品思维 52:41 从事产品思维教育:一种教育的传承 59:02 指导作品:《Unique Hero》 与 《开物》 1:04:57 Unique Hero团队获奖感言:残障儿童也有超能力 Part4:采访苹果高管,谈苹果与教育 1:05:21 采访葛越与谢恩伟:苹果为何坚持在教育长期投入 Part5:张克俊,吴宋若瑶以及张乐凯相对皮蛋粉丝们说 1:11:46 张克俊:实现创意:足不出户就可以改变生活 1:12:06 张乐凯:四种重要能力:编程,设计,写作,阅读 1:15:23 吴宋若瑶:创意被重视和认可的时代 1:16:41 结束语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77分钟
1k+
2年前

Vol11. Tesla vs 问界,和少数派老麦换车开一周

-导言- Tesla Model Y 和 问界 M5 时两种定位和风格完全不同的车。作为一个 Tesla 新手,零号在和老麦短暂换车的一周中熟悉了单踏板模式,体验过什么叫做一切为驾驶,也吐槽了糟糕的车机和导航体验。而老麦第一次驾驶问界 M5 ,高度评价了这台“网红车”的车机和配置丰富度的同时,也对驾驶感受提出了诸多见解和不足。这期皮蛋漫游记,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新手司机从选车,用车到换车的全方位感受。 -本期嘉宾- 老麦,少数派创始人 -图文内容- 《如果你也想购买一台问界,我想和你分享这些》 -时间轴- 00:00 Intro 00:14 和少数派老麦换车开一周 01:31 老麦购车:被理想的精准定位吸引 02:41 再遇老社区的 Tesla 销冠朋友 05:55 订购 Model Y:车主要还是要自己开 09:26 纯粹为驾驶的 Tesla,需要装修的毛坯房 11:23 零号购车:M5是预算之内的充分平衡 12:46 犹豫过福特的福特电马 13:49 夸夸车机,骂骂单杯架和弹簧感 15:23 老麦聊问界:配置全面,动力够用但驾控体验不足 18:24 辅助驾驶体验糟糕,但有一个像保姆的车机 20:48 配对华为手机,没有令人惊喜的体验 22:12 零号聊 Model Y :首先是适应单踏板 23:25 一切让步驾驶体验 23:57 没有克服注视车机的不安全感 25:41 优秀的性能和一切为简化的操作 28:17 糟糕的导航体验 29:03 Tesla:第一性原理指导下的产品 32:48 新的体验抢占更年轻的用户 34:20 车的“可控” 36:46 M5 和 Model Y是竞品吗? 38:57 好的性能和驾控是为了安全 41:48 速度是一种效率 43:04 新势力的新:产品形态 44:43 新势力的新:技术侧创新和需求侧创新 46:53 AP的能力:不断进化和学习 49:25 AP的能力:超越人眼的视距 52:13 智能化与车:安全和效率 53:37 新赛道与政策红利 54:28 产品背后的格局 - BGM - 橘子海 -《夏日漱石》 Bob Dylan - 《On the Road》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58分钟
1k+
2年前

Vol10.打开苹果与游戏开发者的黑盒

-导言- 工作室成立一周年之际,我们第一次参加了由 Apple 官方组织的 《2022 China Gaming Tour》。活动中,我们与《最佳球会》《原神》《英雄联盟手游》和《黎明之海》的伙伴们交流,听他们分享作品中的诸多亮点,也同他们探讨作品的不足和改进。我们已经被疫情阻隔太久,但当提供基建的 Apple,游戏的作者与观众在暴雨季节的广州面对面围坐在一起之时,阴霾终将被一扫而空。 -现场- 2022 China Gaming Tour -时间轴- 00:00 Intro 00:16 2022 China Gaming Tour 介绍 01:31 戏剧性的一次出行 02:26 《最佳球会》:在移动端缔造体育的“真实” 07:04 提问:解说与AI能否有更多交融 09:22 《原神》:上架原声母带,是游戏也应该是艺术品 12:00 《英雄联盟手游》:青春符号的移动端再造 14:33 提问《英雄联盟手游》:大屏移动端的游戏平衡 16:24 移动游戏怎么平衡专业用户的需求 23:00 《黎明之海》:拿起手机,开启一场全球冒险 23:50 回答什么是更真实的海洋 25:17 AR与游戏是否还有更多可能性 25:51 在背后扮演基建提供者的苹果 31:06 活动组织:苹果范儿怎么被传达 35:31 iOS 8 :苹果探索游戏的关键节点 38:40 Arcade:订阅制的新征程 40:06 ARM 大一统:Mac 理应是游戏平台的一部分 43:08 老友记:窘迫的老 Mac 游戏生态 46:47 安卓与苹果:用户体验是否会有更大差距 47:56 如果平衡多种游戏交互方式 51:38 《生化危机》站台:3A的开始? 55:52 一定会有的苹果第一方工作室? 56:48 苹果对独立游戏的支持 59:03 让更多人一起牛逼才是真牛逼 1:01:01 在俄罗斯啤酒中结束 - BGM - 原神-《Dreaming Earth》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61分钟
1k+
2年前

Vol09. 从Ace Pro谈起,聊聊一加十年的变与不变

-导言- 伴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潮起潮落,我们印象中的一加也一直在变化:一个是一加7之前那个强调性价比的「极客」一加;另一个是一加7之后冲击高端的「旗舰」一加;如今,在回归oppo之后,一加变成了用更多价格段选择的「多元」一加。很多人说一加变了,变得Settle了;也有人说一加没变,死磕产品的精神一直还在。今天我们借着Ace Pro这个新品,来聊聊一加十年的变与不变。 -本期嘉宾- 乔伊,手机产品经理 -听前提醒- 乔伊同学在节目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在工作和项目中的思考,言论不代表公司和品牌。 -时间轴- 00:00 Intro 00:42 总体评价一下新品 ACE Pro 03:04 回归一加的性能定位 04:25 更大的世界,更广的用户群 04:56 工业设计:追求材质的变化 06:53 粗糙纹理的功能性 08:30 “破界”设计背后的思考 11:21 为什么用直屏 14:48 16G 运行内存的价值 20:23 为什么 256G 起售 22:22 N28 频段的价值 25:39 更领先的热设计 29:03 游戏表现背后的努力 31:56 为什么和 Unity 合作 34:42 百瓦快充的价值 40:54 怎么还有“战术”镜头 45:16 为什么是塑料中框 50:58 三段式按键不做了吗 56:03 可供挑选的资源库 57:28 充电有上限吗 59:34 成本上升:一种周期律 1:02:49 与游戏手机的差异 1:07:30 一加的变与不变 1:12:15 让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 or 让更多人喜欢你 1:16:07 产品线组合 1:19:07 怎么看影像旗舰的定位 1:21:27 怎么看“一加低人一等”的梗? 1:23:37 总结:做产品就是做取舍 1:25:07 欢迎更多行业伙伴来皮蛋漫游 - BGM - 开篇:Joe Jackson - 《Steppin' Out》 尾声:Adam Levine - 《Go Now》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88分钟
2k+
2年前

Vol08. 于聒噪中聆听需求

初号曾经对全画幅和“专业”有很深的执念,但静下来之后洞悉了影像的价值其实是记录和分享。零号曾经对Tesla也有执念,但聆听自己的需求之后认为增程才是当下适合自己的唯一解。我们也许对某些事物的认知和看法都经历过偏执到坦然的过程,但于聒噪中应当聆听需求而不是只谈技术和专业。这对厂商是一门功课,对用户也是一种考验。 - 视频内容 - 《《只是情怀的徕卡?》 - 时间轴 - 00:00 新的视频方向尝试 01:00 第一次看完徕卡视频的感受 01:43 聊徕卡,先聊徕卡相机 04:01 选择徕卡的心路历程 07:19 冥冥之中,一台适合的徕卡 09:31 姑父与摄影启蒙 12:08 旁轴的价值 15:08 全画幅的执念:尼康D750 17:51 分享的乐趣:富士XT3 19:14 一种分工:严肃与轻松 20:56 影像的价值在于记录 22:26 富士:懂用户的灵性日本品牌 29:46 技术变革期,勇士是否成恶龙? 30:56 苹果大战 Epic 34:05 守成者与大公司病 36:10 苹果的连续跳跃 38:34 佳能的壮士断腕 40:10 技术应该在需求背后 42:40 一步险棋:与小米合作的徕卡 44:35 影像有力量 47:07 手机不会革了相机的命 48:34 忒修斯之船 - BGM - 尾声:罗大佑 - 《爱的箴言》小米发布会版 - 延伸 - 《初号的影像记录》 - 视频预告 - 小米OTA几个版本之后,会做深度聊聊小米和徕卡的合作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鼓励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49分钟
99+
2年前

Vol06.产品迭代:修补与探路

互联网产品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话语权,将迭代与小步快跑紧密捆绑,可一旦跨入到硬件领域,迭代就变得缓慢而慎重。作为曾经的手机产品从业者到现在的内容创作者,我们也在通过迭代试图让产品,内容和思维刷新到更好。 - 时间轴 - 00:00 Intro 00:27 迭代已经算是上古互联网黑话了 01:04 迭代和升级是什么关系 03:07 互联网公司是先做增量 09:58 苹果:稳健的三步走规划 10:23 一加的LTPO:面对技术的迭代逻辑 18:01 ODM客户:面对竞争的迭代逻辑 21:49 比起迭代,规划和方向更重要 24:52 什么是好产品? 26:27 要有适时放手的勇气 30:01 我们面对视频内容如何迭代 31:22 选好题就是选对路 36:02 算法:阳光下只能照到一面影子 38:18 算法:是黑盒也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46:20 重轻老师原声:作为媒介的游戏与更广阔的世界 49:15 HDR内容:用更大的容器来讲述更广的故事 51:37 HDR表达:回答一片雪花如何被阳光照亮 52:58 既往的数据是客观事实,但回答自己是谁更重要 57:43 皮蛋不变的主线:聊聊产品,看看背后的逻辑 - BGM - 开篇:Sea Power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尾声:Sea Power - 《Live With Me》 - 延伸 - 声东击西192 平台:现代社会的遥远巫术 机核:探寻《极乐迪斯科》的创作源流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感谢 - 在征得机核老师们的允许下,我们在46:20引用了重轻老师的原声来帮助我们表达我们自己表达不好的部分。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60分钟
1k+
2年前

Vol05.WWDC 2022:混乱中的新篇章

与 WWDC 2021 重新思考疫情下人与人的关系相比,WWDC 2022 并没有一根清晰的脉络来牵引全篇。但这个混乱中的新开始包含了苹果更加激进的“三步走”,对智能驾驶的新憧憬,以及那句 iOS 16 那句更加尊重多元用户偏好的 Slogan :个性就是力量。 - 时间轴 - 00:00 Intro 00:34 从对 WWDC 2022 的印象聊起 01:10 总体比较满意但 M2 不达预期 02:40 是混乱,也是新的开始 04:30 服务是 WWDC 的重要组成部分 06:34 硬件是服务的载体 09:07 地图与支付,两个重要的服务场景 11:08 健身与 fitness+ 12:21 国内用户的无聊感来源于苹果的服务创新以美国市场需求为主 12:41 AOD:信息效率与个性化 15:11 表达自己本身就有价值 17:47 对用户放权 18:54 创意和实现,产品经理的一体两面 23:37 AOD本身无意义,需要厂商赋予它意义 25:06 绘影,时光与超级壁纸:一加和小米对AOD的不同解答 30:46 重要的是,AOD不牺牲续航而提升用户效率 31:37 我们为何偏爱 CarPlay 34:13 CarPlay :一张大饼背后对出行的重新思考 39:09 出行是国内厂商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41:49 生产力定义权与苹果的“诡计” 43:14 iPad OS 还不能成熟胜任工具属性 50:09 iPhone 与 iPad 以内容为核心,Mac 以文件为核心 53:27 更加开放成熟的 EDR 57:37 百亿补贴与消费观重建 - BGM - 开篇:Oliver Tree -《Out of Ordinary》 尾声:mountcharleone - 《Insanity》 - 延伸 - 少楠:如果你没有观点,你就不值得被关注 - 互动方式 -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_ 小红书:两颗皮蛋 - 欢迎你在爱发电给我们一些支持和鼓励。

69分钟
2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