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3《厌女》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

我们时隔一年半再次迎来上野千鹤子的著作 --《厌女》。2023年3月初读《始于极限》时所受的的启发,我们在《厌女》这本书中得到了系统性的解读。书中引用美国学者塞吉维克的学说,深度解析了性别秩序的三要素:厌女(misogyny) ,恐同 (homophobia),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homosocial) 的含义及相互关系。通过这个理论框架,上野千鹤子分析了各种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甚至传播媒介中的厌女症。 本书标题为《厌女》,可很多有厌女症的男人其实喜欢女人。明明“厌女”,但是又“喜欢女人”,那是因为这种厌女并不可直接解读为讨厌女人,而应是女性蔑视。而厌女体现在女人身上时,则为自我厌恶。本书从“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出发,逐步分析了“无人气男的厌女症”,“儿童性侵犯者的厌女症”,“皇室的厌女症”,“春宫画的厌女症”,“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女校文化与厌女症”等。我们发现厌女症无孔不入,而女性主义者就是那些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最后问题来到,厌女症是否可以被超越?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0: 46 2. 性别秩序的三要素:厌女 ,恐同 ,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 06:03 3. 主播们自己的厌女症 13:47 4.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26:24 5. “皇室的厌女症” 39:51 6. 厌女症是否可以被超越?52:53 片尾曲:Paris Paloma - LABOUR

61分钟
3k+
5个月前

Vol.82《明亮的夜晚》因为有光,所以可能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书也是来自听友的推荐。是一本来自韩国女作家崔恩荣的小说《明亮的夜晚》。这是崔恩荣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获得过第29届大山文学奖获奖作,被韩国最大网络书店由22万读者票选为“2021年度之书”。 有人说这是一部女性版的《活着》,描写了从曾祖母,到祖母,再到妈妈和“我”这四代女性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发生的故事。 小说中,离婚后的智研离开首尔,来到曾经和祖母短暂生活过的小城熙岭,开始在天文台工作。在这里,她见到了十岁以后便再没见到过的祖母。在祖母家里,智妍看到了曾祖母的照片,听到了曾祖母,祖母还有新雨大婶的故事。在陪伴祖母追忆往事的过程中,智妍也慢慢走出了婚姻带来的伤痛,内心重拾力量。春天来的时候,她就要离开熙岭了,面对最初来到熙岭时问自己的哪个问题“会好起来吗?” 此刻,她终于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0:59 2. 作者介绍 04:22 3. 韩国文学与韩国女作家 11:24 4. 什么是“韩女”?21:18 5. 四代女性的故事及片段分享 - 曾祖母 - 为了生存而出走,一辈子都心怀愧疚25:11 - 祖母 - 被安排嫁给已婚男,而后成为单亲妈妈 33:18 - 母亲 - 固执于传统婚姻,无法停止和女儿互相伤害 40:23 - 主人公“我” – 在陪伴和具体的生活中,慢慢走出离婚的伤痛 55:59 片尾曲: Alan Silvestri - I'm Forrest... Forrest Gump 听友群:关注“不可逃课BookTalk”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听友群”即可获得入群方式。 欢迎在小红书关注我们!不可逃课BookTalk (如果有直播,会在小红书哦~~)

62分钟
3k+
6个月前

Vol.79《未经删节》文学圈打工人实录

本期我们分享的书是来自二十世纪英国杰出女编辑戴安娜·阿西尔的职场手记《未经删节》。有的朋友可能读过她的另一本回忆录《暮色将近》。与之相比,《未经删节》创作的时间更早一些,内容也则是聚焦于阿西尔的工作经历。 我们在节目中分享的主要是书中的第一部分内容。讲述了阿西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到BBC新闻部工作,随后认识了出版人安德烈•多伊奇,从而一同创立传奇的独立出版社——安德烈•多伊奇出版社的经历。她以独特的机智和罕见坦率的散文风格,讲述了她五十年漫长出版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说是文学圈的打工人实录了。 第二部分重点回忆了自己同包括奈保尔、简•里斯在内的六位作者的交往历程,详述了这些作者的经历以及性格特点,是真实有趣的名家轶事,也是对文学的宝贵贡献。这部分就留给大家自己去感受。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3:06 2. 作者介绍 04:33 3. 编辑的日常工作需要做什么?15:44 - 核心本职工作 16:35 - 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有什么不同?21:52 - 不得不做的讨厌工作 26:48 4. 不吐不快的职场遭遇 - 奇葩同事“方钉子”路易丝 39:04 - 独裁暴躁的老板安德烈 49:52 - 当独立出版社遭遇大公司病 1:00:41 片尾曲:Teleman - Lady Low

67分钟
1k+
7个月前

Vol.77《魔戒》(上)托尔金的奇幻史诗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来共读奇幻史诗《魔戒》三部曲!!想想就激动!!这部书可以说是奇幻文学的开山鼻祖。其中描绘的中土世界架构庞大精细,诸段历史嵌合流畅,每次读来都会发现新的细节,阅读的愉悦感达到顶峰。各位听众即使没有看过《魔戒》原著,应该大部分人也曾看过《指环王》或《霍比特人》系列电影。而电影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原著的真实还原。《魔戒》距首次出版已经过了70年,中文世界也有了多个译本。因为托老爷子在故事中大量使用了自创的精灵语给人物、地点命名,所以各位译者给出的名字不尽相同。本期节目中我们使用的名字均(尽量)出自于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朱学恒译本。同时因为魔戒故事的复杂,我们会分为上下两期来和大家一起共同畅游托尔金老爷子所构筑的恢弘幻想世界。 在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2:25 2. 作者介绍 07:55 - 托尔金与伊迪斯 vs 贝伦与露西恩 10:25 - T·C·B·S 12:30 - 《魔戒》创作起源与花絮 19:47 3. 小游戏:听《指环王》插曲猜电影桥段 27:20 - 第一段 31:26 - 第二段 35:12 - 第三段 37:42 4. 失落的中土历史 41:52 5. 魔戒大战的双方阵营 58:48 6. 至尊魔戒是怎么诞生的?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力量?1:03:51 7. 魔戒是如何重见天日的?1:11:16 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会更新《魔戒》(下) 哦,大家敬请关注! 背景音乐:猜歌环节中大家自行寻找答案哦 片尾曲:电影《魔戒》插曲 Howard Shore - Bag End

75分钟
3k+
8个月前

Vol.76《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表达,一种最小单位的抵抗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书是赫塔·米勒的散文集《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由后浪文学出品。赫塔·米勒出生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小镇尼特基多夫,1987年移居德国。她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这部散文集相当于是她的准自传,讲述了她在罗马尼亚小村庄长大,到后来移居德国的经历。 赫塔·米勒出生在独裁者齐奥塞斯库执政的年代,二战和独裁专制下扭曲的社会让她的生活中充满了伤痛和恐惧。支撑她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活下来的是对生的渴望和通过诗意的语言所构建的她独特的灵魂世界。她用优美的文字反抗极权,让世界对罗马尼亚社会和二战前后欧洲社会的状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为生活在罗马尼亚的说德语的少数民族裔作家,她自然地描绘她眼里的罗马尼亚人和她自己,揭露了社会的阴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审视和关注。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作者介绍 01:16 2. 书籍介绍 08:38 3. 罗马尼亚概况 17:17 二战后的罗马尼亚 19:19 4. 片段分享 - 在监控和审讯下,赫塔·米勒内心的力量 27:56 - 国王和心兽 34:03 - 被剥夺了人权的生活 37:09 - 战争和社会给赫塔全家带来的影响 39:25 - 独裁统治下残忍的暴行 43:06 - 赫塔对于语言、文字和写作的思考 48:12 片尾曲:The Police - Every Breath You Take

67分钟
2k+
8个月前

Vol.SP 《看见孩子》抓娃娃不如看见娃娃

本期是锦鲤和特邀主播叶子的特别加更节目!因为安妮和米娅都还没有育儿经验,所以这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了有点意思radio的主播叶子和锦鲤一起共读畅销育儿书籍《看见孩子》。不要以为育儿书只有“妈味”,这也可以是一本关于自我情绪疏解或者亲密关系修复之书。本书作者贝姬博士介绍了在亲密关系中的两大原则,第一是本心善良,我们必须接纳自己才有可能做出改变。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本心是坏的,我们就无法与人建立亲密感。第二个原则是真相不唯一,我们必须接纳两个看似对立的真相。我做过一些让我后悔的事情,同时我的本心是好的;我对我过去养育孩子的做法感到内疚,同时也对养育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一直在尽力而为,同时我也想做的更好。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2:12 2. 作者介绍 06:12 3. 闲聊:叶子和锦鲤的育儿目标和困境,可怕的两岁(terrible 2)和小孩子的“奇怪”行为 11:11 4. 书籍内容分享: - 育儿准则:减少羞耻感,让关系更亲密 22:04 - 育儿工具箱:允许孩子遵从内心的感受 25:58 - 育儿准则:修复永远都不晚 36:22 - 育儿工具箱:积累情感资本的工具 42:44 - 育儿准则:说真话 47:59 - 育儿准则:心理韧性大于快乐 51:58 - 育儿工具箱: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无法忍受挫折 52:50 片尾曲:回春丹 - 鲜花

63分钟
1k+
8个月前

Vol.75《十八岁出门远行》成长也许就是荒诞的

这是我们第二次在节目中分享余华老师的作品了。 去年11月的时候我们读了余华老师的中篇小说集《河边的错误》,感觉非常上头。那一期节目我们聊得非常尽兴,强烈推荐大家一定要去听我们第51期节目,讲《河边的错误》。点击这里直接跳转。(有完整版的余华老师介绍哦) 这次读的是余华的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收录了十篇非常具有余华个人风格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时期和《河边的错误》差不多。其中同名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短篇小说是余华的成名作,首次发表在1987年的《北京文学》上,后来还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最喜欢余华的哪一部作品~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1:51 2. 作者介绍 04:30 - 有文化没文化都能成为作家——余华谈小时候的阅读 05:12 - 为什么余华八十年代的短篇充满血腥暴力?09:25 3.《十八岁出门远行》 - 创作背景 15:23 - 荒谬之下想要表达什么?16:56 - “这很十八岁”的阅读体验 20:58 4. 其他片段分享 - 《鲜血梅花》26:30 -《祖先》36:49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52:19 - 余华与卡夫卡:在写作上解放了余华的《乡村医生》 57:46 - 《命中注定》1:03:45 5. 余华谈“虚伪的作品” 1:09:10 片尾曲:八仙饭店 - 单身旅记

77分钟
3k+
8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