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分享的书籍是来自于学者杨素秋的纪实文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中讲述了杨素秋作为挂职干部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工作的短暂期间,从零开始建立一座区级图书馆的经历。书中的故事介绍了从装修、消防到选书、宣传的种种图书馆建立细节。同时,更吸引人目光的部分是在作者从一个普通学者的视角所展现的种种官场生态。其中,选书是一座图书馆灵魂,也是杨素秋投入最多心思却遇到最大干扰的地方——官场小白的她首次遇到了“馆配潜规则”。虽然她受到各种压力,但仍旧坚持在有限的预算下尽量贴近用户画像选书,积极向自己各个领域的朋友寻求更加专业的意见。最终这个过程也被央视报道,杨素秋因此被称为“公共选书人”。 另外,作为世界读书日的特别活动,我们将在4月18日起发起“换书”活动,请听友群的小伙伴分享自己可以换出的书单,让有趣的书籍流通起来。有兴趣的听众可以关注“不可以逃课Booktalk"微信公众号,添加小助手微信加入听友群了解详细情况。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闲聊环节:主播们的私人书架 01:52 安妮书架: 米娅书架: 锦鲤书架: 2. 书籍介绍 14:49 3. 作者介绍 21:22 4. 这本书是不是不应该叫《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26:32 4. 看完本书主播们“种草”的书单 30:36 - 安妮:《僧侣与哲学家》 - 米娅:《诗歌手册》 - 锦鲤:《安徒生童话》叶君健译版 等童书 5. 有趣的官场见闻:43:26 片尾曲:毛不易 - 无名的人
我们终于终于要来读《百年孤独》了! 这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在看过诸多被称为“XX式百年孤独”的小说后,我们终于得以体会《百年孤独》原文的魅力。果然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经典。 很多读者可能会被书中众多的人物和不断重复的名字劝退,但实际上记不清名字也不影响阅读这本小说。马尔克斯不愧是写故事的大师。情节紧凑,魔幻与现实丝滑过渡,你甚至不会明显感知到时间的流淌。书中人物众多,每条故事支线都很精彩。节目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分享。强烈推荐所有的朋友去看原文。也欢迎看过的朋友们在评论区留下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3:20 2. 创作背景:11:52 3. 闲聊环节: - 文学作品中有哪些著名的开头?20:08 - 他们的流传度为何如此之高?23:42 4. 阅读体验分享:我们读过不少被成为XX式百年孤独的小说,读起来有什么不同?28:44 5. 片段分享:(两位家族中的掌权者) 串起整本书的灵魂人物乌尔苏拉 - 独裁者暴君也不得不听话 45:05 - 生命力极强 48:30 - 大义灭亲 50:27 可恶又可悲的费尔南达 - 为何嫁入布恩迪亚家族?55:54 - 繁文缛节与矫揉造作 59:15 - 奇怪又自洽的三角关系1:00:49 6. 这本书有主角吗?1:05:02 片尾曲:David Davidson - Speak Softly, Love (Silver Screen Classics Album Version)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小说《午夜图书馆》。在过去的人生中,你有没有一瞬间后悔过去的选择,幻想着另一种人生?《午夜图书馆》就是一本讨论关于生命、选择、遗憾等深刻人生议题的作品。主人公诺拉在经历了失业、失去爱宠、失去爱情等一系列打击后决定在午夜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并没有死去,而是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图书馆,在图书管理员艾尔姆太太的引导下,诺拉开始体验不同的平行人生...... *本期节目的闲聊环节时间较长,想直接听书籍内容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方时间轴跳转到片段分享。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1:16 2. 作者介绍 15:16 3. 闲聊环节: - 诺拉在抑郁状态中选择自杀的原因 18:39 - 作者的“治愈清单”和让我们觉得治愈的事情 21:50 - 人生中感到特别后悔的瞬间 35:22 4. 片段分享 43:25 - 本源人生中诺拉的打工人心态 43:38 - 冰川学家诺拉遇到北极熊的经历 45:11 - 摇滚明星诺拉的人生感悟 50:29 5. 体验平行宇宙中的不同人生给诺拉带来的改变 53:44 片尾曲:方大同 - 没啥好说
本期节目三位主播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伍尔夫文集·布面精装版》六册书中各自选择了《一间自己的房间》,《到灯塔去》以及《达洛卫夫人》分别阅读。试图通过作品进一步走进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精神世界。这套丛书的封面复刻了英文原版,是由弗吉尼亚的姐姐凡妮莎设计。姐妹两人的才华交相呼应。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小说主人公拉姆齐夫妇的原型就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父母。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描写了拉姆齐一家片段式的生活经历。 《达洛卫夫人》同样采用意识流手法,以一天为时间框架,通过达洛卫夫人和战争幸存者塞普蒂默斯的平行叙事,展现当时人们的精神困境。 《一间自己的房间》始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剑桥大学的演讲。后扩充为一部女性主义散文,核心论点是女性需要经济独立和隐私空间才能进行文学创作。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安妮介绍《到灯塔去》 01:22 2. 米娅介绍《达洛卫夫人》 28:16 3. 锦鲤介绍《一间自己的房间》43:22 *对弗吉尼亚·伍尔夫人生经历感兴趣的听众可以跳转上期节目收听我们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解读。 片尾曲:陈粒 - 不灭 附上实体书的照片一张~ 这个系列太美了,每一本都颜值超高!
今年的妇女节特辑我们将会连更两周,本期节目先和大家分享一部关于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传记作品,作者是林德尔·戈登。下期节目中我们会各自分享一部弗吉尼亚本人的作品。 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以意识流写作、女性主义思想和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而闻名。她的一生充满波折,长期与精神疾病斗争,家庭与婚姻对她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渗透到了她的作品之中。 本书的作者林德尔·戈登就是通过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重构出她的一生。她通过非线性的传记叙事,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和想象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这种传记方法正是伍尔夫的发明,也曾由她实践,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重视无名者的历史观。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作者介绍 02:07 2. 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简短介绍 09:28 3. 闲聊环节:如果作为女性穿越到过去或未来,我们会选择去哪里?11:37 4. 家庭和婚姻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响:21:36 - 父母 22:04 - 兄弟姐妹 39:03 - 婚姻 50:59 片尾曲:Lizzy McAlpine - To the Mountains
大家情人节快乐!!!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书也是和情人节主题相关,来自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是杜拉斯在1984年她70岁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少女时代的经历写成的自传式小说。一出版便非常畅销,火爆到书店直接限购。这本书口碑销量双丰收,不仅畅销,还还获得了法语文学界含金量很高的奖项,龚古尔文学奖。 《情人》是一本融合了意识流写作手法的小说。虽然给阅读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如果能跟随杜拉斯笔下的思绪和情绪去流动,便能体会到文字之间流淌的那种哀伤之美。《情人》中的感情线故事如果没有杜拉斯的文笔,其实是个很俗套的故事,甚至有点庸俗。但杜拉斯用自己的笔触,在年华老去的岁月,穿过层层叠叠的回忆,穿过湄公河上氤氲的水汽,给读者呈现了一段隐秘,朦胧而绝望的爱情故事。 如果明知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你,还会选择开始吗?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作者介绍 01:08 2. 书籍介绍 10:37 3. 什么是意识流小说,有什么特点,阅读体验如何?20:52 4. 少女和情人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吗?38:46 5. 片段分享 - 少女一家人的相处模式 59:24 - 自信且有个性的女人最有魅力 1:03:27 - 电影画面般的离别场景 1:07:04 片尾曲:Beyond - 情人
本期节目和大家分享的是作家、翻译家侯健的《不止魔幻:拉美文学第一课》。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拉美文学入门读物。“魔幻”一直是大众心中拉美文学的代名词,为了打破这种固有见解,侯健在这本书中全面梳理了拉美文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从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回溯拉美的 “文学爆炸”,讲解至 21 世纪最新拉美文学代表作家。不仅涵盖博尔赫斯、波拉尼奥、马尔克斯、略萨等知名作家,还解析了诸多拉美新生代作家和作品,为读者进行了简明却全面的拉美文学赏析。读了本书之后我们开始逐渐明白,魔幻现实主义的核心是现实,而“魔幻” 只是展现现实的辅助手段。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闲聊环节:侯健写作本书的初衷起源于一个B站的付费课程。你有没有其他私藏的宝藏网络资源?01:36 - 安妮:b站up主:食贫道,Ali Abdaal - 米娅:b站up主:木鱼水心;音频节目:蒋勋细说红楼梦,哈利波特真人语音朗读 - 锦鲤:播客:忽左忽右,b站up主:小Lin说 2. 书籍介绍 24:55 3. 作者介绍 30:07 4. 拉美作家分享: - 博尔赫斯:被诺贝尔奖错过的非典型拉美作家 39:34 - 马尔克斯:经典中经典 49:17 - 略萨:作者侯健的最爱作家 1:02:23 片尾曲:Maluma - Sin Contrato
本期节目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囊括世界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和“雨果奖”的科幻经典作品《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本书由丹尼尔·凯斯所著,以第一人称叙述,描述了一个名叫查理·高登的男子参与了一个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该实验已经在小白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查理通过一次手术变为天才,智商从原本的68跃升到185。在学习大量知识的同时,一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查理发现智商的提升并没有带来他所期望得到的更多的爱。因为实验的漏洞,查理又经历了逐渐失去智力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智力提升的科幻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记忆与存在的探寻。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0:56 2. 作者介绍 07:10 3. 闲聊环节:想象过自己智商超群会是什么样吗? 11:26 4. 片段分享:35:16 - 查理和艾丽丝 36:29 - 查理在面包店的故事 40:24 - 查理和阿尔吉侬 47:09 - 查理和他的父母 52:44 片尾曲:Onion - 以爱的名义
新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要分享的是一部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白鹿原》,也是又一部被称为“中国式百年孤独”的作品。 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以白鹿村族长白嘉轩为叙事核心,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生动展现了白鹿原上几代人的命运沉浮和社会变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落后,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小说整体的故事性和可读性非常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1:35 2. 作者介绍 20:41 3. 阅读感受分享 30:20 4. 《白鹿原》的影视改编 31:29 5. 书中的人物角色讨论 43:38 片尾曲:电视剧白鹿原片尾曲 - 韩磊
2024年的最后一期节目,我们要分享的书是来自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随笔散文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书中收录了阿特伍德创作于2004年至2021年中的一系列随笔文章,时间跨度近20年。我们阅读的是在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的中文译本。 随笔集的原版书名是《Burning Questions》,直译为“十万火急、令人忧心如焚的问题”,阿特伍德在开篇引言中解释了这个书名的由来。阿特伍德认为,我们在21世纪迄今为止面临的问题都极其紧迫,尽管每个时代都有自有其紧迫的难题,但当今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尤甚。 对此阿特伍德直白地发问:世界本身真的在熊熊燃烧吗?纵火者是否恰恰是我们?我们能扑灭这些大火吗? 顺着这个问题,阿特伍德开启了她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中引出的一系列探讨。 此外,本期节目将参与到今年播客年度书单计划当中。播客年度书单是由播客公社发起的公共计划,旨在通过播客向大众宣传当年出版的优质图书。完整的书单会在年底公布。对新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哦!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闲聊:我们的2024年终回顾和新年愿望 01:37 2. 书籍介绍 14:45 3. 作者介绍 17:19 4. 片段分享 - 文学评论 -《绿山墙的安妮》38:27 - 女性主义 - 《使女的故事》53:30 - 神奇的视角《地球人,你们好》1:03:43 片尾曲:Jessica Pratt - Life Is 除了我们今天分享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新书以外,还为大家另外再推荐两本阿特伍德的书。(也是2024年在国内新出版或再版的哦~) 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还有一本散文集《好奇的追寻》也在最近刚刚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了中文版。喜欢阿特伍德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2. 喜欢小说的朋友,除了阿特伍德比较知名的《使女的故事》《证言》,还可以去看看她早期的悬疑小说《肉体伤害》,2024年再版了哦~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作品《金阁寺》。金阁寺本是京都临济宗鹿苑寺的一部分,1950年,金阁寺因年轻僧人林养贤纵火而被烧毁,作者根据当年林养贤的一句“我嫉妒金阁的美丽”而展开创作,写出了这部作品。《金阁寺》的主人公是以林养贤为原型的年轻僧人沟口,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污浊和痛苦:先天的口吃,求而不得的爱情,复杂的家庭关系,死去的朋友,世俗的诱惑等等,而他却自小向往着金阁的美丽与崇高。他不断试图解读人生中发生的一切,却逐渐在矛盾中扭曲了自己的心态,最终一步一步走向决意毁灭的道路。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1:02 2. 作者介绍 08:48 3. 闲聊:三位主播的日本旅行推荐 25:48 4. 片段分享 - 沟口初见金阁略感失望 38:12 - 战火纷飞中金阁依然矗立 43:32 - 沟口觉得与金阁逐渐融合 46:25 片尾曲: Koyo - Kinkakuji金阁寺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社会学书籍《见树又见林》- 社会学作为生活、实践与承诺。全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如何用社会学的方式去思考这个社会运行的方式,并且在生活事务中实践。 「见树又见林」是一个关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比喻,森林是树木的集合,它们相互关联和影响着彼此,正如个人和社会之间也是一种动态的相互关系。个人存在于一个个「社会系统」中,小到家庭,大到公司或社会组织等等,社会系统有着不同的形态和大小,给个人提供不同的身份和位置。我们的社会生活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和参与其中的人之间的动态关系组成。不同系统之间差别很大,很难相互替代。 整本书的结构清晰、通俗易懂。作者运用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介绍了:社会系统是什么、社会系统怎样通过不同的因素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个体如何参与到社会系统中、探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作者对自己拥有的隐形特权的反思与剖析。 身处社会之中,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的盒子,参与比自身更大的东西,从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双重角度去思考并做出改变。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01:30 2. 作者介绍 04:34 3. 闲聊:关于社会学 06:20 4. 什么是实践社会学?13:36 5. 社会系统,最小阻力路径 15:25 5. 社会系统影响个人的因素: - 文化 21:45 - 社会结构 31:52 6. 贫穷为什么会存在?43:18 7. 个人的解决方案不能解决社会问题 50:34 8. 作者对自己拥有的隐形特权的反思与剖析54:25 片尾曲: 岸部真明 (Masaaki Kishibe) - All together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