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3《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书是来自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奖者克劳迪娅·戈尔丁的《事业还是家庭》- 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她是该奖项的第三位女性获奖者。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克劳迪娅·戈尔丁教授,以表彰其“发现了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背后的关键因素”。她是第一个提供几个世纪以来女性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的人。她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变化背后的驱动力,并指出了性别差异持续至今的主要原因。 一个世纪前,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必须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且往往只能二者择其一;如今,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数量大幅增加,她们拥有了更多选择,更有机会同时拥有事业和家庭,但鉴于社会规范、工作性质、时间约束等,性别不平等问题尽管不如过去严峻,却依然存在。是哪些因素影响和改变了女性的选择?回看过去的经验 ,面对疫情后迎来的新挑战,事业与家庭的的平衡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 我们会在小宇宙评论区抽取一位幸运听众送出《事业还是家庭?》的纸质书一本,欢迎大家和我们互动,分享你的感受!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 01:13 2、作者介绍 03:38 3、闲聊:锦鲤的感受和建议 06:18 4、克劳迪娅·戈尔丁的获奖原因及研究方法介绍 19:35 5、影响因素 - 技术 32:19 6、影响因素 - 制度 43:10 7、影响因素 - 职场中的不平等 56:22 片尾曲:David Foster _ Loren Allred - Never Enough (Live)

79分钟
1k+
1年前

Vol.50【一周年特辑】《必须写下我们》他们写下我们,我们阅读他们

不可逃课BookTalk一周年啦!(撒花庆祝~🎉🍾)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三位主播们坐在一起回顾了过去一年制作播客的经历和收获,回复了一周年问卷里收集到的听友提问,以及分享新一年的节目规划。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互相陪伴♥ 本期分享的书籍《必须写下我们》也非常契合一周年主题,是由《收获》杂志编辑吴越写下的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作家们为什么而写作?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在成名前后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蜕变?吴越用观察者地视角记录下了他们的故事,他们也会经历内心脆弱的摇晃,经历那些褶皱,那些被打碎之后的重建——就像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一周年节目回顾 - 大家从哪一期开始收听不可逃课? 01:07 - 大家最喜欢的节目是哪一期?01:56 - 主播们印象最深的一次录制 & 最喜欢的书 02:15 - 大家期待未来听到哪些内容 05:47 - 我们的听众是什么样的人 06:48 - 大家通常在什么时候收听不可逃课 08:32 2、听友提问 09:35 - 主播们是怎么玩在一起的,趣事大公开 10:36 - 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时间,保持规律且高频的更新?15:03 - 听友困惑:努力在别人眼中是笑话的话,我们还应该坚持吗?20:08 - 做这个播客节目有没有给生活带来一些变化?23:05 - 怎么拟定自己的读书计划?28:34 - 每次都是面对面录制吗?平常剪辑音频会花多少时间呢?32:49 - 做播客的收获有哪些?34:16 - 重要提问!节目有收入了吗?36:07 - 听友困惑:怎样提升自己知识获取的能力 37:27 - 听友困惑:学习上感到困顿,感到迷茫,好奇三位学生时代的经历 40:48 - 主播们闲暇时间会做什么呢?47:54 3、新一年的节目规划 51:09 4、书籍介绍&作者介绍 1:00:43 5、吴越和倪匡先生的访谈 1:05:27 6、关于班宇和双雪涛,以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 1:11:42 片尾曲:陈奕迅 - 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98分钟
99+
1年前

Vol.48《围城》扶不上墙是烂泥,作茧自缚方鸿渐

重读经典《围城》,不得不再一次叹服于钱钟书先生对于人性见微知著的观察和出神入化的描写。 《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故事讲述了1930年代左右留洋的知识分子方鸿渐在学业、爱情、事业、家庭生活多方面处处碰壁的故事。仔细一想,生活已然给予了他许多机会,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却将所有的路一步步堵死,最终无法逃避地陷入巨大的挫败之中。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大段的原文分享,三位主播倾情演绎《围城》广播剧!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作者介绍 01:54 2. 初回国的方鸿渐与苏、唐、赵等人的多角恋关系 - 拜访苏文纨时初见唐晓芙 15:53 - 假”情敌“真“基友”赵新楣 19:15 - 苏、唐接连与鸿渐反目 31:56 3. 令人生气的offer - 从教授到副教授的职业道路 44:15 4. 鸡零狗碎的婚姻生活 - 和小白兔的结婚记 54:42 -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但吵架是 1:04:15 5. 虽不讨厌但全无用处的方鸿渐的一生总结 1:22:57 片头曲:Yumeji's Theme (电影《花样年华》配乐) 片尾曲:Kass' Theme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OST) 不可逃课节目马上就要一周年啦! 大家希望在节目中听到哪些更有趣的话题呢?请在“不可逃课BookTalk”公众号后台回复“一周年”,即可参加。 快速通道:不可逃课一周年 (wjx.cn) 每位参与的听众都有惊喜小礼物哦!快来告诉我们吧!

85分钟
6k+
1年前

Vol.47 假期延长计划!两本书带你云游中亚五国

结束了八天的长假,打工人又要回去上班了。 本期节目我们在两本书中云游了中亚五国,带你手动延长假期! 这两本书都是描写中亚五个斯坦国的游记。第一本是来自挪威社会学家的《中亚行纪》从一个西方女性的视角描写了在中亚五国游览的所见所闻。另一本是来自中国作家媒体人,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从一个东方男性的视角记录和讲述了在自己中亚五国遇到的那些人和故事。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作者介绍 00:43 2、中亚五国地理及历史概况介绍 07:26 3、吉尔吉斯斯坦 - 言论自由,治安与贫穷 18:52 - 想得诺奖的青年作家 22:47 - 两个非职业女骗子 27:48 - 令人发指的抢婚风俗 30:46 4、塔吉克斯坦 - 最小且最贫穷的斯坦国 39:09 - 想去中国留学的男生幸运 41:11 5、乌兹别克斯坦 - 种棉花的故事 43:57 - 困守咸海的人52:08 6、哈萨克斯坦 - 咸海边的小镇:阿拉尔 56:38 - 核试验小镇:库尔恰托夫 59:05 7、土库曼斯坦 - 土库曼斯坦为什么很神秘?1:05 - 沙漠中的喷泉与大理石之城 1:09 - 离谱的独裁统治者 1:13 片尾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不可逃课节目马上就要一周年啦! 大家希望在节目中听到哪些更有趣的话题呢?请在“不可逃课BookTalk”公众号后台回复“一周年”,即可参加。 快速通道:不可逃课一周年 (wjx.cn) 每位参与的听众都有惊喜小礼物哦!快来告诉我们吧!

84分钟
2k+
1年前

Vol.46《幻象》打破信息茧房,去触摸具体的生活

马上就是十一长假了。不知道听到这一期节目的听友们,是不是已经在去旅行的路上了呢?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呢,也会聊到和旅行有关的部分。这本书的名字是《幻象》,有人说这本书是新出的老书,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预言了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打开手机,满屏是热搜头条、爆款短视频、网红直播,但很少人在严肃地讨论真正的问题;出门旅行,跟着小红书攻略来到打卡地,却发现只是风景“诈骗”;畅销书、高票房电影、综艺、艺术展……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却越来越千篇一律,一不小心就跟不上当下最火的话题。 这些看似当代的信息焦虑,其实并不新鲜——1962年,一本名为《幻象》的书,就预言了信息爆炸带来的心灵困境。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引发热议,《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经典都受到过《幻象》的启发。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作者介绍 01:15 2、闲聊环节 - 这个十一假期,我们的出行计划 07:07 - 出去旅行,你会做计划吗?10:14 3、失落的旅行艺术:旅行的衰落,旅游团与游客 15:48 - 作者关于旅行的观点 - 安妮的分享:旅行中的“私家体验” 20:28 - 什么是伪事件?伪事件有什么特点?21:58 -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你对旅行的期待是什么?24:36 4、文学消解的形式:摘要,影视改编,造星,畅销书 - 书籍的摘要 30:08 - 短视频的时代,3分钟带你看完一部电影和一本书真的可能吗?31:27 - 电影和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5:56 5、寻求自我实现:广告、消费、品牌 - 为什么需要打造形象?40:24 - 产品同质化竞争带来了广告业的繁荣 41:21 - 比广告更可怕的是算法 42:38 - 怎么打破信息茧房?47:21 片尾曲:Saint Motel - Puzzle Pieces 下个月不可逃课节目就要一周年啦! 大家希望在节目中听到哪些更有趣的话题呢?请在“不可逃课BookTalk”公众号后台回复“一周年”,即可参加。 快速通道:不可逃课一周年 (wjx.cn) 每位参与的听众都有惊喜小礼物哦!快来告诉我们吧!

54分钟
1k+
1年前

Vol.45《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卸下盔甲,直视内心

本期节目我们又又又来读心理健康有关的书啦! 今天介绍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是来自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师约瑟夫布尔戈根据他30多年的一个从业经验所写的。这本书的主题是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是每一个人人生体验当中,不可避免,也是一个必要的部分。 在书里面,作者分享了,人们在抵御痛苦情绪的时候常用的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他们是怎么样去运作的。通常人们会在体验到什么样的痛苦因素的时候,会把这种痛苦排除到意识之外,我们为什么会依赖他们以及认识,并且对这些心理防御机制背后的一些无意识痛苦,我们去了解他是有什么样的益处。 同时,这本书里,每个章节都配有相应的练习,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有这种类型的心理防御,以及具体该怎么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操作手册。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书籍介绍&作者介绍 00:42 2、常见的三类心理防御 - 理想化防御(爱情中和工作中) 06:36 - 思考防御(合理化和理智化) 11:23 - 羞耻防御(自恋、指责和轻蔑) 26:18 3、面对过度的心理防御,该怎么办? - 心理防御是很顽固的 38:36 - 安妮的冥想体验 39:05 - 米娅推荐用运动强制停止思考 42:25 片尾曲:瓦依那 - 好久不见 (Live) 下个月不可逃课节目就要一周年啦! 大家希望在节目中听到哪些更有趣的话题呢?请在“不可逃课BookTalk”公众号后台回复“一周年”,即可参加。 每位参与的听众都有惊喜小礼物哦!快来告诉我们吧!

48分钟
1k+
1年前

Vol.44《奥本海默传》探究"原子弹之父"的传奇一生

*温馨提醒:本期节目含有少量《奥本海默》电影内容剧透。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是关于“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最为完整的一部传记《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 这本书也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的灵感来源。诺兰说:“这里有大量的权威信息,每一块石头都被掀开了,没有一块石头没有被翻过……正是这样一座不可思议的知识宝藏,让我得以动手创作一部第一人称视角的剧本”。本书的写作时间长达25年,采访了奥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亲人和同事,参考了超5万份文献记录,它们来自国内外的档案资料和个人收藏,以及奥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甚至包括美当局在对奥本海默超过25年的监视活动中积累的数千页记录。 通过这本书,我们会更了解奥本海默的人生轨迹,是什么塑造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奥本海默究竟相信什么,信仰什么?一起探究盔甲背后奥本海默谜一般的个性。 推荐阅读由中信出版社于2023年8月出版,由汪冰博士全新译文,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方在庆全书审校的版本。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1. 书籍介绍 & 作者介绍 01:07 2. 闲聊环节:《奥本海默》观影感受 08:00 3. 配角介绍 - 无忧无虑的童年 - 奥本海默的父亲母亲,他无条件信任的弟弟 18:10 - 良师益友 - 尼尔斯·玻尔 33:29 - 重要的两位女性:琼·塔特洛克,姬蒂·奥本海默 41:55 4. 奥本海默人物形象分析 - 学霸人设&组织才能 1:14:03 - 糟糕的亲密关系 1:29:06 - 傲慢和懦弱的性格 1:37:09 背景音乐 片尾曲:Ludwig Göransson - Can You Hear The Music

118分钟
2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