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是与【城市瞭望塔】的一期串台节目,一起聊聊丑建筑和它们背后的社会生产与审美拉锯。 过去这二十年是中国城市变化最大的时期,但除了房地产,建筑设计本身很少进入公众讨论领域,有一个例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活动,它始于2010年建筑畅言网的一个提案,起初是建筑圈内人的戏谑和自嘲,但发展至今,每一次评选都会引发社会热议。 作为曾经短暂引领风骚的专业,建筑大师们喜欢以“不说人话”的文人和艺术家为基本人设,建筑批评也基本上是小圈子的文字游戏。但“丑建筑”的议题给了大众一个简单且令人兴奋的机会参与其中,甚至可以颠覆一下某种日常高高在上的“精英话语权”…… 我们盘点了一下十年来丑建筑评选的评语:“贪大媚洋、崇权炫富、猎奇求怪、粗制滥造”这几个词有相当高的出现频率,这里暗含了一种建筑美学的价值观,也就是把这些词反过来说,就应该是一个美的建筑。 * 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放长,不局限与当代的商业建筑,事实还是如此吗? * 这些丑陋的建筑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 * 是谁在定义一个建筑是丑是美? * 我们该如何对“美”有所作为? 🎈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 本期声音 ⏳ 时间轴 PART1 丑建筑有个“奖” 01:33 "十大丑建筑评选"是个啥 07:20 你“中意”的丑房子是哪个? PART2 “大”“奇”“洋”“糙”就是丑吗? 22:34 大就是丑吗? 31:41 奇就是丑吗? 40:17 洋就是丑吗? 50:22 糙就是丑吗? PART3 建筑美丑何来评判? 58:06 夹在精英与大众间的审美观 69:13 困在自嗨与媚俗间的建筑学 🎨图像资料 十大丑陋建筑评选 重庆喜来登中心 恒大足球场(设计稿) 天子大酒店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太湖湾文化中心 南昌万达 柳京饭店 天安千树 方圆大厦 101大厦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 钢琴屋(琴瑟和鸣) 飞天之吻 河北美术学院 新长城影视基地 爱奥尼克大厦 楚瓦什国家芭蕾歌剧院 蓬皮杜艺术中心 CCTV大厦 📚 播客拓展 十大丑陋建筑评选 2020年中国十大最丑建筑出炉,谁在毁掉城市的美? 媒体评选出2021年中国十大丑陋建筑 2022年中国十大“丑陋建筑”揭晓 为什么评选“辣眼睛”丑建筑是有意义的事 再造文明认同——"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的多维价值 粗野主义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10.1黄金周过去了,有许多年青人将“逛公园”纳入旅行行程。 在城市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开始走进城市公园,将其作为生活的消遣地和度过闲暇的场所。这与我过去的观察与记忆发生了一些出入。在我过去十几年的认知里,想起城市公园,这大概不是一个可以和年青人扯得上什么关系的地方。甚至我们会将这个地方视作“老年场所”。 所以,我心生疑问,这届年青人是逐渐爱上逛公园了吗? * 2000年以前为何公园还是城市最重要的休闲娱乐之地? * 那公园是如何在十几年内“老龄化”的? * 我们的“城市公园”是从何而来? * 城市公园为何而建,又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 * 今天,年青人们为何又重新走进城市公园? * 他们想在城市公园中找到什么呢? ”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生“。——罗兰·巴特 🎈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本期节目呢是由TEZO的最新内容企划——【1㎡ 2.2H】合作播出。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逛公园体会或者度过闲暇的好方式,或者谈谈你一直想做却没有时间来做的事,我们会给评论区高赞的三位朋友送出TEZO的周边礼物! 🔊 本期声音 ⏳ 时间轴 PART1 老派场所的回潮 01:30 十一黄金周的怪数据 05:15 这届年青人爱上逛公园了? 06:52 公园过去似乎是一个“老年场所” PART2 模拟自然中逃离 09:54 我的“公园记忆”——迎泽公园 15:32 公园“老龄化”的缘由 19:08 中国的现代“城市公园”从何而来? 23:39 现代公园的源头——“城市病” PART3 数字断开的闲暇 31:52 公园——赛博城市病新解药 36:01 新药方里有什么? 43:40 公园的本体论是闲暇,是无所事事 📚 播客拓展 疲惫的年轻人,在公园草皮上偷偷“发疯” 【纪录/人文】意大利花园 【纪录/艺术】法国花园 在文学作品里,寻找中国公园的百年故事 逛公园才不是什么正经事 游憩休闲与运动:城市公园功能和发展 数字断开(Digital Detox) 《草叶集》[美] 沃尔特·惠特曼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忏悔录》[法] 让-雅克·卢梭 《闲暇》约瑟夫・皮珀 《沉思的生活》[德]韩炳哲 插播一条新品消息:新升级的鸢X也来啦~买鸢或鸢X报【在场证明】四个字暗号下单购买的都有机会获赠价值¥109 元的随身收纳包~ 商品链接戳这里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啤酒这个东西大家肯定不陌生,据说咱们神州大地一年就得造300多亿升的啤酒。什么概念呢,咱就按照普通600ml大绿棒子算,摊下来每人得喝大概40多瓶,人均酒懵子。 这么大的啤酒饮用量下当然会出现许多的细分,精酿就是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我相信往回倒10年,精酿啤酒这个东西在国内绝对还是属于小众中的小众,绝对不像现在连罗森711之类的便利店冰柜里你都能找到几款非常大众化的“精酿”产品,足以见得这个东西在十年间的发展与市场普及程度都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 虽然精酿啤酒这个概念这些年似乎在年轻人里也口口相传不再那么underground了,但我相信很多朋友即使经常喝精酿但和我差不多,长久以来光喝了,基本上完全把它当成一种消费品。 * 所以精酿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它的核心特质是什么? * 它和工业啤酒究竟有什么样的渊源与区别? * 它是在什么时代背景又如何被创造出来? * 不同的精酿分类与口味,不同国际地区的精酿饮用习惯又是什么? * 一个初尝试者该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风味? * 如何判断一款精酿的质量与新鲜度? * 什么食物搭配精酿更相得益彰? * 精酿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形或品牌支撑又是什么? 说到底,谁不想来一杯多元的去中心化酒精呢? PS:未成年人请谨慎收听。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喝酒又开车,亲人两行泪。 🎈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 本期声音 ⏳ 时间轴 PART1 话不多说,先喝 03:19 给大家介绍一下重庆精酿活化石 06:32 我们的第一杯精酿 12:26 精酿到底是个啥,和工业啤酒有啥区别? PART2 跨越千年的新生 18:22 欧洲的起源 23:50 美洲的发展 32:17 中国的萌芽 PART3 精酿指北 35:40 刚尝试精酿,怎么个喝法? 40:20 那些繁多的款式风格,到底怎么分? 48:19 精酿的品质与新鲜度怎么判断? 51:15 推荐!最爱的,尝试的,最怪的! 57:27 佐酒吃食,必不可少 PART4 可以喝的去中心化 63:40 精酿的品牌根基与文化呈现 73:50 手工酿造与工业生产的对立与合作 🎨图像资料 酒水喜爱地图 艾尔与拉格 节制运动画报 南北战争中的啤酒饮用 1933禁酒令解除 小朝的“立吞酒馆”add: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272号 小朝的“CAVER酒馆”add: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路68号 精酿推荐——打嗝海狸花生酱牛奶世涛 精酿推荐——勃艮第女公爵橡木桶 精酿推荐——老母鸡鲍鱼赛松 精酿推荐——撑花儿印度淡色艾尔 精酿推荐——耍混浑浊IPA 提及酒款——大九热带共和海盐古斯 提及酒款——STONE IPA 提及酒款——新比利时“宽胎” 提及酒款——北平机器明前龙井 提及酒款——道酿伏魔IPA 📚 播客拓展 精酿纪录片《都在酒里》 精酿文化的起源-嬉皮士运动 为什么说你一定要喝精酿啤酒 | 欧洲啤酒简述 为什么说你一定要喝精酿啤酒 | 美国发展史 为什么说你一定要喝精酿啤酒 | 中国精酿发展史 中国精酿啤酒简史 精酿的文化是“多元”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学校,在历史上,这座学校只存在了14年。所以问题来了,我们谈一个100年前坟头草都一人高的学校干嘛呢? 你是否好奇过,为何现代世界会看起来是今天这个样子? 包豪斯说到底是一座学校还是一种风格? 一个在魏玛起家的小破学校为何会全员大师阵容? 那个时代是何种样貌可以孕育这样激进的一群人? 他们究竟抱持着何种信念,这些信念实现了吗? 它究竟使了何种魔法,改变世界的同时让今天的我们依旧上头? 欢迎在场本期内容,我们会回到150年前的欧洲,一起揭开今日人造世界样貌的外衣,看看一个14年的短命学校如何借物还魂成为我们的集体意识,持续改变着现代世界。 🎈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 本期声音 ⏳ 时间轴 PART1 借物还魂 01:00 是什么改变了现代世界的样子 ? 02:30 MUJI与苹果 06:49 阴魂不散,借物还魂 PART2 机器与战争 09:40 回拨历史指针 12:33 工艺美术运动 14:22 新艺术运动 18:15 德意志工艺联盟 PART3 百年一瞬 22:47 格罗皮乌斯的一瞬 26:23 魏玛包豪斯 41:00 德绍包豪斯 46:29 柏林包豪斯 49:16 开枝散叶 PART4 改变永恒 50:59 包豪斯是一种“理念” 55:04 包豪斯不是魔法,是对于改变的信念 🔑专有名词 Less is more/赫伯特·拜尔 HerbertBayer/God is in the details/卢德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工艺联盟/圣家族大教堂/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魏玛共和/德国工人党/曼哈顿计划/罗伯特·奥本海默 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法古斯工厂/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艺术/拜火教/三大构成/形式追随功能/国会纵火案/汤姆·沃尔夫 Thomas Kennerly Wolfe, Jr./马塞尔·拉尤斯·布劳耶 Marcel Lajos Breuer/玛丽安·布朗特 Marianne Brandt/非衬线字体(通用字体)/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现代世界异化 📚 播客拓展 德意志制造联盟 机器与人民——现代主义设计伦理思想溯源 100张照片,读懂包豪斯100年 【包豪斯百年】艺术是否可以被传授? 包豪斯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某种产品。 Is There Bauhaus in IKEA? 包豪斯100岁:对美好,人类始终还抱有希望 百年包豪斯 (双语首发)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设计研究】谈谈包豪斯、苹果和微信 【包豪斯的起源】-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包豪斯 1919—1933》[德]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 《运动中的视觉》[匈]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米兰,这个意大利的商业与金融之都,同时也是世界闻名的设计与时尚之都,我们愿称她为:穿皮草的女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欧洲的荒漠以及菠萝披萨。 米兰有太多头衔,但在很多人眼里仍旧面目模糊。对于旅者,她更像一个买买买的消费城市与意大利旅游的交通中转站。 为了让米兰的面目清晰起来,这次我邀请到了在米兰的电子音乐家"黄lu"与豆瓣大V"喜儿喂鸭"来做客在场证明,一起来聊聊米兰哪里好玩,怎么好玩,如何打开一个更local更迷人的米兰。 当然,我们也会讨论,在米兰这个城市定位与城市气质上与上海有些相似的地方,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如何对待他们的周遭,如何形成自己松弛的生活方式,这可能对当下的我们也有一些启发。 米兰存在着一种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动态平衡,在这里的人们在消费主义中躲避着消费的子弹。 🎈加入【在场证明有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强烈推荐喜儿老师的豆瓣!豆瓣ID:喜儿喂鸭正经地 🔊 本期声音 ⏳ 时间轴 PART1 如何形容米兰? 02:50 嘉宾介绍 05:36 海水火焰,荒漠,女人与菠萝披萨 PART2 平原之城的兴衰与腾飞 11:26 1000年前的乱战 14:10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黄金时代来临 17:12 混乱的割据与轰炸的废墟 20:25 现代米兰的面貌 26:27 米兰,意大利鄙视链的顶端? 32:47 饮食,足球,音乐,他们让米兰既多元又模糊 PART3 米兰的打开方式 41:38 美食荒漠里的融合菜 46:37 设计周足以成为你留在米兰的理由 57:04 这里有歌剧麦加斯卡拉,也有最先锋的实验音乐 61:35 除了Duomo大教堂,这些建筑都可以看看 PART4 面对相似的生活境遇,米兰的年青人如何回应? 67:57 消费与工作的选择 74:21 从城市层面,如何理解"松弛"? 🚩 玩乐私货 📚 播客拓展 建筑地图115 | 战后的米兰 建筑地图157 | 当代米兰 经典再读155 | 维拉斯加塔:米兰建筑进化论 OMA建筑改造 | 米兰Prada基金会改造 能把视频全看完的,可以出去侃意大利大牌时尚史了 意大利制造 Made in Italy (2019) 《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city walk火了?压马路要收费了? city walk不就是遛弯压马路嘛,怎么整了个洋名儿? 不就是在城市里散步么,它凭什么火? 为何刚火了一阵儿又出现那么多反对的声音? 作为建筑师我们几位有怎样的city walk经历? 街道之于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说好的城市应该是“适宜步行”的城市? 街道生活对于个体来说意义何在? 到底该如何展开一场真实的“city walk”? 今天我邀请了[城市瞭望塔] 与 [大兔公园] 的主播大维与[城市余数] 的主播 Z 来一起,三个建筑师带队,让我们一次把“city”,“walk”与“city walk”玩儿的明明白白! 🎈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 本期声音 ⏳ 时间轴 PART1 City walk 火了? 02:27 什么是city walk? 10:04 三位建筑师都有什么 city walk 的经历? PART2 街道与城市生活 24:04 街道和城市有什么了不得的关系? 41:48 为什么说好的城市应该是一个“适宜步行”的城市? PART3 一起来“真实”的walk吧! 54:23 到这儿我们可以好好聊聊city walk为什么火了 60:02 到底为什么这么多人骂city walk呢? 75:21 base那儿不等于认识那儿!walk对个体有啥意义? 83:03 来一起真实的“walk with city”吧! 📚 播客拓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美国] 简·雅各布斯 《交往与空间》[丹麦] 扬·盖尔 《人性化的城市》 [丹麦] 扬·盖尔 《街道的美学》芦原义信 《适宜步行的城市》杰夫·斯佩克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汪民安 《how to with John Wilson》 city walk,从爆火到被群嘲——虎嗅APP 何为City Walk:被包装的精致生活或一次遐思漫步?——澎湃思想市场 🎁听友福利看这里!!! 本期节目由Tezo通勤耳机「鸢」独家赞助播出 ! “当我看到你戴「鸢」,就知道你也在听播客” 本期节目【48h内】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两位】朋友将获得【Tezo通勤耳机『鸢』】一副! 期待大家的收听和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没get不要紧! 同款通勤耳机购买链接戳👇 https://mo.m.tmall.com/page/5306442?shop_id=330445014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朋友你好,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这两年以来我慢慢发现,不论是自媒体平台还是社交软件,大型聚会还是朋友小酌,“健身是最好的医美”似乎成为越来越多人在谈论的话题。“女人蜜桃臀,男人双开门”似乎成了某种新崛起的审美标准,这背后除了追求健康和身材焦虑,似乎还有更有意思的东西在慢慢酝酿,这次我抓到《鹰眼时间》的主播特特非来一起组成一个半吊子健身组合,一起聊聊健身房。 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都没”好好“健身? 从文艺复兴到普法战争,健身房从何而来? 从YMCA到肌肉沙滩,健身房如何扎根美国? 从平权运动到流行文化,健身何以全球流行? 你的健身房为何总是跑路? 健身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社媒尚为何总有越来越固化的身材审美? 身材焦虑与大码正确,既要统一又要自由? 健康怎么就成了新的”上帝“? 欢迎收听本期,在健身房收听效果更佳。 🎈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 本期声音 🎈 友台《鹰眼时间》,欢迎大家点击收听! ⏲ 时间轴 PART1 "半吊子"健身组合 03:37 特特非一个运动主播竟然不健身? 08:47 练是练了很多年的,健身痕迹也是没有的 11:47 一个健身,哪儿来的那么多形式? PART2 健身房打哪儿来? 14:29 健身房第一阶段——关于战争 20:02 健身房第二阶段——关于宗教 23:11 健身房第三阶段——关于商业 24:51 健身房第四阶段——关于流行文化 PART3 健身房与生活 29:00 健身房为何总是”在路上“? 34:56 盘盘一些健身新模式,健身镜?switch?刘耕宏? 41:40 这几个月我俩的系统性健身有没有什么新感受? PART4 除了肌肉,还有呢? 52:06 健身房的”社媒化“ 54:20 身材焦虑与大码正确,要统一也要自由? 55:20 当身材成为消费主义素材,审美成为一种暴力? 60:03 健康在现代社会如何成为了新”上帝“? 70:11 健身废柴眼里的”好健身法“ 📸 相关影像 Hasenheide Turnplatz 哈森海德公园第一个健身房 YMCA 基督教青年会 strong man 尤金桑多 加州肌肉沙滩 Muscle Beach 简方达的健身录影带 现代健身房鼻祖杰克拉莱内 📚 播客拓展 健身房瑜伽馆怎么老是跑路? 鹰眼时间 凯恩斯与跑步机: 健身房产业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爱弥儿》[法]卢梭 《格调》 [美]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 《爱欲之死》[德] 韩炳哲 《倦怠社会》[德] 韩炳哲 感谢津津乐道“声湃轩”的场地支持!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朋友们大家好!在场证明一周年啦🎈 真诚的感谢这一年来帮助与支持过在场证明的所有人,刚刚收听与一直收听在场证明的听友们,其他友台热心的主播,接受邀请来聊天的各位嘉宾,每一个真诚的留下反馈和建议的朋友与可爱的听友群的大家。 🎁一周年听友群活动! 听友群举办一周年的抽奖活动,明日20:00开奖!抽6位朋友寄出在场证明的周年礼物”在场杯垫“一套!欢迎大家参与! ✨还没有进群的朋友欢迎来玩!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一周年线下活动! 6.22(明天)在场证明在上海陆家嘴中心的下沉广场参加播客仲夏夜活动!活动时间为当日 16:00—22:00,届时我和一些在场证明的老朋友都在现场! 来到现场的朋友们可以找我对暗号“我来买高山土黑猪”即可获得“在场杯垫”一套!欢迎大家当日来找我面基!还有啤酒喝!欢迎一起在场! 🏆一周年礼物”在场杯垫“! 本期声音 时间轴 02:49 一周年了,搞期节目随便聊聊 04:55 聊几个关于在场证明的事儿! 10:51 聊点小想法,关于”教条化“ 17:58 聊点小想法,关于”世界变糟了“ 25:32 聊点小想法,关于”信念“ 34:15 世界变糟了,但赢得一定是我们! BGM NEIGHBORS COMPLAIN (ネイバーズコンプレイン) - Decision Sound Providers - Jazz At The Cove Florence + The Machine - Dog Days Are Over 播客拓展 《思考,快与慢》 [美国] 丹尼尔·卡尼曼 《走出唯一真理观》陈嘉映 翻电问答85 | 信念是必要的吗?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信念?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画室是风花雪月的地方么?不!画室是个疯子扎堆的大马戏团。这一期我们邀请了三位老朋友做客,我们四个都是在画室泡大的孩子,更别说其中两个还创业开办了一家画室。 本期我们从“轻体力劳动成为年轻人的职场新选择“开始,聊到了小时候的学画经历,画室里的荒唐故事,八股文一般的艺术高考,还有画室里那些疯疯癫癫的人。也从绘画学习对于我们的影响聊到创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生活中为何需要属于自己的创作以及未来画室是否能作为一种普遍的创作场所来走入现代生活之中。 所以朋友,搞创作吗?发疯那种,劳动那种,找到自己那种。 🎈听友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本期声音 时间轴 PART 1 去画室干点活 01:39 四位都是画室届的纯爱战神 05:19 听说最近流行干点“体力活”? 08:53 画室不就是个干体力活的地方嘛 PART 2 我们都是在画室泡大的孩子 14:58 你们都是怎么走上去画室这条路的? 28:20 画室有多疯?要多疯有多疯! 44:37 画室除了荒唐还教给了我们什么? PART 3 画室真能走进现代生活么? 57:29 都2023了为啥还在搞创作? 75:33 AI来了,你们慌么? 78:10 创作具有时代普遍性么?画室能否走入现代生活? sketchbook珍贵影像资料(bushi 💝 Sketchbook Art studio 听友有福利!!! BGM Bearson _ Lemaitre _ josh pan - It's Not This 也是福 - 光影 Loïc - Alone Again Queen _ David Bowie - Under Pressure 播客拓展 “211毕业后,我靠体力活谋生” 受够了「狗屁工作」,年轻人自愿降薪去干体力活 《论家用电器》汪民安 《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美] 马修·克劳福德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本期的在场证明来了三位朋友。三位各有来头,一位是在深圳有6栋楼的城中村地头蛇Fred,一位是我的半个同行,学城乡规划的畔老师,还有一位是粤语播客《小房间》和《大浪淘胶》的主播Trace——史上最热闹的城中村圆桌派献给大家。 从旅行的见闻到城中村的来龙去脉,再从两位广东朋友的亲身观感到各个城市的发展策略。在讨论里我们慢慢发现,城中村表面看起来无非是城市里的村落,但实际上它的出现,发展,留存和未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城市关系的互动标本。它就像一个城市现代化过程的剖切面,似城非城,似村非村正是他值得深入去思考的地方。因为这种模糊的,似是而非的,反复横跳的特性恰好就是所谓“标准现代化“的反面,天然的具备大量的不同甚至对立的视角。从这些视角当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一个城市的关切,以及它需要怎么的我们,我们需要怎样的它。 在场证明有听友群啦!!!加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 本期声音 Trace的播客:《小房间》 《大浪淘胶》 畔前的播客:《敏感无限》 * 时间轴 PART1 为啥聊聊城中村? 01:39 嘉宾来了,一次三个! 08:48 这几年以城中村背景的文艺作品 PART2 城中村的被吞与抵抗 12:14 城中村怎么被城市吞到肚子里? 18:55 城中村何以没被城市消化? 21:35 城中村与城市的斡旋 PART3 城中村的观感与故事 26:30 城中村是否“被问题化”了? 32:18 广州“市民”与深圳“村民”现身说城中村的离谱事儿 46:30 不同城市的保持人口策略,城中村是否是种更好的方式? PART4 learn from the 城中村 52:38 城中村的未来何去何从? 61:04 从城中村的视角我们能看到怎样的城市? * 相关影像 深圳南头古城祠堂 深圳南头古城街巷 “握手楼” 顺德城中村全景 广州城中村街巷 * BGM 五条人 - 楼房来四散起 路不见狗相连 iwamizu - 厭世 iwamizu - For Her 还潮 - 旧社会顶穷的人 * 播客拓展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窃听风云3》 《奇迹·笨小孩》 《cliches of urban doom and other essays》[英]Ruth Glass 《向深圳学习》[美] 马立安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唐燕、杨东、祝贺 广州“最牛”钉子户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近日,《最后的生还者》大火,这种末日废土满是废墟的题材设定火了也不是一两天了,像电影《疯狂麦克斯》,前年大火的《沙丘》,游戏《辐射》,更别提一大堆漫画都是在描绘末日废土后的世界,里面的废墟是最吸引人的炫酷元素。时尚界就更多了,啥废土风,游牧风,破破烂烂丐帮八袋长老风,甚至机能风的那些个潮牌也经常喜欢在废墟里拍他们的时尚大片。音乐圈也流行过好一阵儿废土朋克啥的。 除了古迹以外,那些城市拆迁废墟,工业遗址,甚至艺术文学作品之中的废墟也总是能唤起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与审美体验。这些残缺古旧的残垣断壁为何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又是如何唤起我们的普遍情感?为啥废墟这个一般视为贬义的词汇如此的具有魅力? 今儿我们从废墟的中西起源开始聊起,最后看看它们如何汇聚融合,将废墟变成全球化的流行语言。最后也来聊聊这种美学背后的迷思与对我们今日的关照。 废墟是残缺是浪漫的出口,它的消逝是种不较劲美学。 在场证明有听友群啦!!!加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 本期声音 * 节目图像 * 时间轴 PART1 是时候聊聊美学了 01:52 AI来了,是时候整点美学内容了 04:00 废墟在今日有多流行? PART2 西方的废墟打哪儿来? 08:46 西方的“残缺美”开始出现 13:54 最重要的废墟审美“如画” PART3 中国的废墟去哪儿了? 20:10 我们的山水画里的废墟怎么没了? 23:05 我们古迹去哪儿了? PART4 现代废墟的迭代 25:59 中西废墟大融合 32:20 战争废墟的打断 37:44 跑进现代化,城市大拆迁 41:13 工业遗址的出现与改造 PART5 废墟迷因与今日关照 45:50 废墟中西之别背后的迷因 51:03 废墟对今日的启发与关照 * 播客拓展 《微见》002 珍宝海鲜舫与巴黎圣母院 《废墟的故事》 巫鸿 《皮拉内西》[英国] 苏珊娜·克拉克 《花园里的哲学》 [西] 圣地亚哥 • 贝鲁埃特 《阿波罗之杯》[日]三岛由纪夫 《北岛集》 北岛 《山寨:中国式解构》(德) 韩炳哲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伊比利亚半岛有两颗牙,上期去了葡萄牙,这次我们去到葡萄牙的伊比利亚兄弟西班牙的一座名城,巴塞罗那。 本次城邀我们邀请了“巴塞罗那”小当家浩伦以及“社会学博士”yuelu老师来一起进行一场加泰罗尼亚风味畅聊。 巴塞罗那这颗伊比利亚明珠我想大概是所有去西班牙旅行的人都不会错过的一站,因为它有太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玩意儿。球队,海滩,高迪,美食,好酒,大艺术家等等,可以说你想要的关于一个好玩儿城市的一切这儿都能给你伺候个全套。 当然除了吃喝玩乐在地生活,我们也基于加泰罗尼亚的历史文化来讨论了一下持续了300多年的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它如何发生,如何失败,如何进展,又如何亦步亦趋的塑造了加泰罗尼亚地区以及精彩的巴塞罗那人。 同时,我们也聊了聊看似“怪诞”的巴塞罗那城市规划究竟如何设计与实施,这又能给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带来怎样的启发呢? 在这里,棋盘像是衣衫,高迪如同桂冠,上演的戏剧是一幕激进独立的解构狂欢。 在场证明有听友群啦!!!加群请微信搜索「 zyh732364 」备注“在场证明”即可! * 本期声音 * 时间轴 PART1 开场 00:51 嘉宾介绍&巴塞罗那像什么? PART2 屡战屡败的巴塞罗那 06:56 古巴塞罗那 09:54 第一黄金时代——阿拉贡王国 10:55 坎坷的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 PART3 激进,狂欢,解构,独立的加泰人 14:55 政治抗争?那是我们的生活! 18:36 独立?那是我们的诉求! 20:38 加泰罗尼亚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化? PART4 在地生活与旅游推荐 31:49 巴塞的足球与青训 38:12 巴塞满汉全席,tapas,山海饭,炖杂碎,cava酒,海鲜饭 and so on 55:36 高迪套装来袭,还有一些小众玩乐地! part5 巴塞罗那规划是一种怎样的社会主义棋盘格? 80:40 这具有超前性的大棋盘儿是咋来的? 90:14 巴塞罗那的规划对我们有何启发? * 城市空间 棋盘&自由&小上海 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 圣十字圣保罗医院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SantPau 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 米拉之家Casa Milà 米罗基金会Fundació Joan Miró 加泰独立运动 浩伦推荐菜:cap i pota 浩伦推荐菜:canelones * BGM Manel - Benvolgut The Stephane Wrembel Trio - Big Brother Juan Serrano - Gorrión Idealism - Both of Us (Original Mix) C_ Tangana _ Kiko Veneno - Los Tontos * 播客拓展 巴塞罗那历史城市地图(推荐!!!) 关于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知乎) 关于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地球知识局)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英】乔治·奥威尔 《午夜巴塞罗那》伍迪·艾伦 圣家堂官网 巴特罗之家 米拉之家 米罗基金会 毕加索博物馆 圣十字圣保罗医院 弗雷德里克·马雷斯博物馆 艺术爱好者指南 之 巴塞罗那(bilibili) 巴塞罗那城市规划(bilibili) 【顶尖航拍】西班牙巴塞罗那(bilibili) 欢迎你的在场与证明 Make “we were there”into “we are here”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