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西贡复兴 旧时旋律

lost in music

从60年代迷幻与艺术摇滚出发,经由西贡现代乐团的复刻再造,跨越欧亚中东与Neo-Psych的一次聚会。 --- 00:00 🔸01. Saigon Soul Revival – **Ai Thật Lòng Yêu Ai** > 专辑:《Mối Lương Duyên》(2024)|越南 复古越南灵魂乐代表团体,致力于重现南越战前的“黄金流行期”歌曲风貌。旨在复兴和重新诠释1975年之前南越的流行音乐(被称为“Nhạc Vàng”或西贡摇滚)。 03:44 🔸02. Saigon Soul Revival – **Đám Cưới Nhà Em** > 专辑:《Mối Lương Duyên》(2024)|越南 “你家婚礼”是另一首源自战前越南舞曲的经典,SSRevival将其处理得充满舞池感与怀旧色彩,是“西贡复兴”最具代表性的尝试之一,既是复刻,也是重构。 --- 07:40 🔸03. Sababa 5 – **A Flower Called Indica** > 专辑:《Sababa 5 meets Yurika》(2022)|以色列 × 日本 来自特拉维夫的器乐迷幻团体,与日本歌手Yurika合作的这张EP,是Neo-Psych、Funk与迷幻摇滚混血,乐队经常使用复古键盘(如风琴、电钢琴)和打击乐。 12:00 🔸04. Sababa 5 – **Tokyo Midnight** > 专辑:《Sababa 5 meets Yurika》(2022)|以色列 × 日本 东京午夜之声,昭和味旋律混合中东节奏与复古音色,构成一种“后殖民电台幻想”的听觉空间。 --- 16:25 🔸05. Angel Pavement – **Green Mello Hill** > 专辑:《Maybe Tomorrow》(录制于1969,发行于2005)|英国 York郡的艺术流行摇滚团体,虽名声不显,却是英国“软迷幻”流派的重要一员。这首作品保留了柔光吉他、合声密织与旋律甜美,是英伦式乐观的温和对照。最初1969年作为单曲 "Tell Me What I've Got To Do" 的B面发行。Angel Pavement 在活跃期间并未发行正式录音室专辑,此曲后来被收录在各种回顾性合辑或迷幻流行音乐选集中。 --- 18:56 🔸06. City – **Aus Der Ferne** > 专辑:《Der Tätowierte》(1979)|前东德 “从远方”,72年成立于东柏林的City是东德最著名和成功的摇滚乐队之一,以艺术摇滚融合德语诗意歌词闻名。本曲在结构与器乐配置上延续了Krautrock影响。 --- 24:07 🔸07. Slapp Happy – **Blue Flower** > 专辑:《Sort Of》(1972)|德国/英国 一支超现实主义艺术摇滚组合,由Dagmar Krause等人组成,与Faust等Krautrock团体有深度交集。“Blue Flower”后来也被Mazzy Star翻唱。 --- 29:28 🔸08. The Doors – **People Are Strange** > 专辑:《Strange Days》(1967)|美国 Doors的迷幻代表作之一,以不稳定节奏与反社会歌词讽刺“正常”的社会秩序。 31:40 🔸09. The Doors – **Riders On The Storm** > 专辑:《L.A. Woman》(1971) Doors后期作品,将爵士、迷幻与诗性融为一体,以其独特的氛围著称,包括真实的雨声音效、Ray Manzarek 使用 Fender Rhodes 电钢琴模仿雨滴的riff、Jim Morrison 低沉近乎耳语的演唱。歌曲营造出一种阴郁、宿命般的公路电影感。 ---

38分钟
2k+
3个月前

+127. 当代实验电音中的女性 pt.3 节奏/律动

lost in music

声音化作直接冲击身体的律动,同时搭建起传统根源与跨界对话的桥梁。通过重构节奏与声场,唤醒内在感知、激发身体反应,又探讨身份、历史与社会压力。 00:00 18.Lara Sarkissian - Far From The Eye, Far From The Heart (From《Remnants》, 2024) 作为旧金山厂牌/社群 Club Chai 的联合创始人,Lara Sarkissian 的创作常探索亚美尼亚文化遗产、流散身份与未来俱乐部声音的结合,用阿美尼亚传统乐器(坎楠琴Qanun、Duduk管、Daf鼓)与现代俱乐部节拍交织,感受传统仪式节奏如何在现代电子框架中被重塑。专辑 Remnants封面图片来源于历史学家 Argam Aivazian 的档案馆对 Old Jugha 十字石(khachkars)和墓地的记录。 “Khachkar艺术:亚美尼亚十字石雕刻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雕刻技巧,更是活的文化实践:包括选石、雕刻、安放、祈祷、敬祭等仪式流程。Old Jugha(老朱加)是Khachkar十字石艺术的圣殿,但已被彻底摧毁,这是21世纪最严重的文化遗产毁灭事件之一,极少被主流媒体关注。Old Jugha位于现今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区,该地曾是中世纪亚美尼亚人口集中区。1990年代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因纳卡冲突陷入长期敌对。在此地的亚美尼亚文化遗迹成为报复对象。 03:10 19. Paradox Obscur – Evo-Devo (From《SYNΘESIS》2017, Peripheral Minimal) 希腊二人组 Paradox Obscur (Toxic Razor & Kriistal Ann) 擅长实时演奏模拟合成器与鼓机。他们的作品常带有科幻色彩。专辑借用“演化发育生物学”概念,在他们标志性的Coldwave音色中注入对人机关系、技术未来的思考。 05:10 20. Doc Sleep – Palm Reader (From《Cloud Sight Fade》,2024) Doc Sleep(Melissa Maristuen)2024年3月8日通过 Dark Entries Records 发布了首张专辑《Cloud Sight Fade》,将梦幻般的氛围与柏林风格的 Techno 及西海岸 Breakbeat 相融合。 09:40 21. Eris Drew – Quivering In Time (From 《Quivering In Time》, 2021) 芝加哥跨性别DJ/制作人采用非传统节奏结构和碎拍构建出一种流动且开放的时间感,串联 40 年舞曲史强调“Motherbeat”之共融与疗愈能量,以其充满活力的 DJ set 和对舞池能量的深刻理解而受到赞誉。 15:50 22. Fatima Al Qadiri – Shanghai Freeway (From《Asiatisch》2014, Hyperdub) 科威特视觉艺术家 Fatima Al Qadiri 通过这张在 Hyperdub 发行的概念专辑《Asiatisch》,戏仿并批判了西方视角下被刻板印象化的“亚洲性”(尤其“中国风”)。留意这首曲目如何用“SinoGrime”式的冰冷音色和节奏,建构一个想象中的、异化的中国都市景观,以简约 Grime 音色模拟想象中的中国公路之旅。 18:40 23. The Chronics - S2S (Skin To Skin) (Yazzus' Corrupt Twin Remix) Yazzus的音乐常常融合了硬核、碎拍和加纳的 Highlife 音乐元素,充满能量并在舞池中展现了她对自身文化根源的探索。这是她对The Chronics - S2S做的重混音版,结合粗犷 Techno 与 Dub 片段,展现现代声音设计的多面性。 25:40 24. Nkisi - Peeling(Preview Clip) Nkisi (Melika Ngombe Kolongo)的音乐深受刚果传统节奏和精神性的影响,她将这些元素与硬核的电子音乐和锐舞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充满力量和仪式感的独特声音。这是Nkisi19年6月7日在柏林现场录制的硬核 Set,2020年10月30日由 Climate Of Fear 发行磁带版,4分30秒的预览片段呈现170+ bpm 的催眠仪式。 27:27 25. Zanias – Tryptamine Palace (From《To the Core》EP, 2018, Fleisch) 柏林厂牌 Fleisch 的联合创始人 Zanias (Alison Lewis)曾是 Linea Aspera 成员。其个人作品转向更硬朗的 Techno/EBM/工业风格,探索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身体极限。感受这首曲子中强烈节拍对身体的驱动及其标题暗示的色胺体验。 31:00 26. Bored Lord – Drunk In Dublin (From《TRANSCENDENTAL RAVE ROXXX》, 2021) 来自奥克兰的变性艺术家 Bored Lord (Daria Lourd)活跃于地下锐舞场景。她的作品常融合 Breakbeat Hardcore、Jungle 等元素。破碎节奏和粗粝采样直观展现了“后俱乐部”音乐对个人经验的呈现。 35:10 27. Lara Sarkissian – Miracle (From《Remnants》, 2024)

40分钟
1k+
4个月前

+126. 当代实验电音中的女性 pt.2 科技萨满

lost in music

科技萨满是人声的炼金术士,探索人声的实验性运用。人声在此被作为音色、工具、媒介,文化和历史的载体,突破传统“歌唱”的界限。 00:00 11. Laurie Anderson – O Superman (For Massenet) (From《Big Science》1982, Warner Bros.) 行为艺术家/作曲家Laurie Anderson在1981年的这首意外热门单曲是早期运用声码器Vocoder的典范。“O Superman (For Massenet) ”受到马斯奈歌剧《西德》(Le Cid)中咏叹调《Ô Souverain, ô juge, ô père》(“哦,主宰,哦,审判者,哦,父亲”)的启发。​她将这段咏叹调的开头转化为“O Superman, O Judge, O Mom and Dad”, 作为歌曲主题之一。​ “O Superman (For Massenet) ”不仅标题致敬马斯奈,还在主题上与马斯奈形成了对话。​通过将19世纪的宗教咏叹调转化为20世纪的电子音乐作品,探讨了技术、权力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使“O Superman”成为一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实验作品。注意声码器带来的“人机”模糊感及其潜在的疏离警示意味。声码器处理了 Anderson 的声音,使其听起来机械、非人化、缺乏情感。暗示技术如何介入和改变人类的沟通方式,使得交流变得疏远间接。声音不再是个人表达,而是经过技术过滤和塑造的产物。 “Cause when love is gone, there's always justice / And when justice is gone, there's always force / And when force is gone, there's always Mom"这部分来自对道德经的理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当“道”这种最高的、自然的、无为的状态失去后,人们才开始强调“德”(内在品格和行为准则);当“德”也逐渐缺失后,人们才开始推崇“仁”(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当“仁”也变得稀薄后,人们才开始强调“义”(行为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当“义”也难以维持时,才开始依赖“礼”(外在的规范、秩序) 08:25 12. Sheila Chandra – True (Representative of her Drone work, e.g., from《ABoneCroneDrone》series, 1990s, Real World Records) 英籍印度裔歌手 Sheila Chandra 在 Peter Gabriel 的 Real World Records 厂牌下发展了其独特的“人声 持续音Drone”概念。她借鉴印度声乐技巧,以惊人的控制力将人声作为纯粹的、持续的音响材料。体会这种极简形式下蕴含的丰富泛音与听觉挑战。 17:22 13-14. Aïsha Devi – Not Defined By The Visible, 22:35 Azoth Eyes (From《Death is Home》2023) 拥有尼泊尔-西藏血统的瑞士制作人 Aïsha Devi,创办了 Danse Noire 厂牌。她的音乐融合了俱乐部节奏、先锋电子和个人化的神秘主义探索,结合高频采样与工业噪音,打破传统肉体与机械的二元划分。她对声音频率的探索以及将西藏吟唱等元素融入作品中而闻名。通过极端的人声处理和数字技术,她试图创造一种“技术萨满”般的、旨在引发意识转变的声音体验。 30:35 15. Desire Marea – Rah (From《Desire》2020, Izimakade Records/Mute) 来自南非的酷儿艺术家 Desire Marea,曾是 Gqom 二人组 FAKA 成员。其个人作品大胆融合了福音的强度、歌剧的戏剧性、实验电子以及对其祖鲁文化背景的引用。感受《Rah》中声音的原始爆发力,如同一次充满灵性张力的身体与精神的献祭。 39:28 16. 700 Bliss – Secrets Of The Sun (From《Nothing To Declare》2022, Hyperdub) 费城双人组 700 Bliss 由诗人/音乐家 Moor Mother 和制作人 DJ Haram 组成。她们在著名厂牌 Hyperdub 发行的首专,融合了噪音、嘻哈、俱乐部音乐和 Moor Mother充满力量的诗性语言。通过工业节拍和采样处理,呈现出对种族和性别不平等的直接批评。Moor Mother 以其充满力量的诗歌和对社会问题的尖锐评论而闻名。 43:50 17. Nancy Mounir – Gannentini (From《Nozhet El Nofous》2022, Simsara Records) 埃及音乐家、小提琴家 Nancy Mounir 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埃及音乐史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 20 世纪初被边缘化的女性歌手的关注。她发掘了 20 世纪初埃及歌手的录音,并为其添加了现代的器乐编排(弦乐、合成器等),在"Gannentini"中,​她与 Zaki Mourad 的录音合作。Zaki Mourad(阿拉伯语:زكي مراد,约1880年–1946年)是20世纪初埃及著名的犹太裔歌手、作曲家和宗教吟唱者(Hazzan),埃及音乐黄金时代的重要人物之一。

49分钟
1k+
4个月前

+125. 当代实验电音中的女性 pt.1 内景与意识空间

lost in music

Sonic Tapestry, Female Psyche: A Mix 让AI从我最近听的曲目里找点娱乐的带电的来Automix一下,结果返回这么一思路——“Sonic Tapestry, Female Psyche: A Mix 当代实验电音中的女性噪音图景”——我的AI最近应该是出去晃捡了不少策展的小册子看 我也亲自揉了揉自己的代码,启动运行过自检,AI说有那就是有,关键在于怎么构建叙事,如何展开如何呈现,而且这套叙事又能再找别的AI来拆解它的构建基底和视角(一个男性带着他的AI形成的观测视角及其对应的叙事逻辑以及展览式的聆听体验),即刻探讨一种叙事被反噬被追问元叙事的可能,左右互拆也好玩的;再放一段10分钟的实验氛围Closed Circuit,听完的都像刚从海底捞出来的一样。 那就不用关心文案里当填充物的废话,90%以上的科技宅(国产纯度99%)也不知道Buchla和模块是什么玩意。我提供语料库,你帮我构思多种叙事的可能性;我指方向,你就帮我搭建那一方面的叙事框架。叙事工具更大众化了,傻子相对又不太够用了啊啊啊,好卷啊 所以我搞出这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Mix,旨在探索当代实验电子音乐领域中,女性创作者的多元声音与视角。通过声音感受她们如何构建内在空间、回应身体经验、拓展言语边界、对话历史文化。。。 Pt.1:内景与意识空间 这一部分聚焦于声音如何被用来构建心理空间与听觉环境。留意声音的质感、层次和氛围,感受它们如何绘制出无形的意识地图。这里的空间不是建筑意义上的实体维度,而是“意识感知的错觉场”,声音首先构成的是内景,一种“我知道我在听声音”的自我体认。每位创作者像是意识工程师,以自己的声音编码去构建意识模型: Caterina Barbieri 用琶音建构时间扭曲的连续; Arushi Jain 用合成器来模拟印度古典旋律系统的“回转思维”; Suzanne Ciani 的Buchla像深海神经系统,自行运作、衰败、再生; 00:00 01. Hania Rani – Tennen (From《Esja》2019, Gondwana Records) 来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 Hania Rani 的首张个人专辑《Esja》。聆听原声钢琴的触键质感如何被细腻的电子氛围包裹、延展,营造出 Gondwana 厂牌标志性的电影感与忧郁美学。她常在现场演出中实时处理钢琴声音,探索内省诗意。 06:00 02. Hollie Kenniff – This Division (From《The Quiet Drift》2021, Western Vinyl) Hollie Kenniff 的作品常与她作为摄影师的视觉创作相呼应。这张专辑延续了 Mint Julep 的某些梦幻特质,但更侧重于个人化的、层层叠叠的氛围音景构建。 09:30 03. Kaitlyn Aurelia Smith & Suzanne Ciani – Closed Circuit (From《Sunergy》2016, RVNG Intl.) RVNG厂牌策划的跨代际合作,连接了模块合成器先驱 Suzanne Ciani (早期为 Atari、可口可乐等制作音效,后专注于新世纪/氛围音乐) 与新一代探索者 Kaitlyn Aurelia Smith。聆听 Buchla 合成器独特的、注重手势与音色的“西海岸”声音哲学,感受模拟电路的生命力。 18:18 04. Maya Shenfeld – Interstellar (From《In Free Fall》2022, Thrill Jockey) 在柏林发展的以色列艺术家 Maya Shenfeld,拥有古典吉他背景,并深受电子音乐与声音艺术影响。《In Free Fall》探索了从宏大到微观的尺度感。留意《Interstellar》中合成器音景的“空间湿度”和非线性结构,思考其如何在抽象声音中映射宏大叙事与个体感受。 22:52 05-06. Caterina Barbieri – Math Of You、28:30 Myuthafoo (From《Myuthafoo》2023 ) 作为意大利模块合成器领域的先锋,Caterina Barbieri通过精密的循环结构和音程设计,创造出由复节奏模式构成的声音绘画,融合了极简音乐、Techno 和 Drone 的特点,提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法,展现女性在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她的作品体现了对模块化合成器和重复性的运用,以及将音乐视为有机连续体的理念。专辑《Ecstatic Computation》在传奇实验厂牌 Editions Mego 发行,探索了“计算的狂喜”——即机器的精确逻辑(高速琶音序列)如何带来的时间/空间扭曲感。 35:30 07. Upsammy – Edge of Sleep (From《Zoom》2020, Dekmantel) 荷兰制作人 Upsammy (Thessa Torsing) 的作品常带有 IDM 的复杂性和碎拍元素,但灵感多源于自然、地质学。《Zoom》在知名电子厂牌 Dekmantel 发行,展现了她独特的“仿生”音色设计。感受非线性节奏和流动音色如何模拟意识边缘状态。 39:25 08-09. Arushi Jain – Play In The Void, 43:23 Infinite Delight (From《Delight》2024) 来自德里的Arushi Jain探索了西方传统音乐规则的突破与重构。她的音乐常常包含失真和采样的人声片段,将印度斯坦古典音乐的Raga体系(特定旋律模式与情绪色彩)创造性地应用于模块合成器。这张专辑《Delight》旨在将听者带入一个宁静、疗愈的“黄昏”时空。 49:35 10.Laura Cannell – The Cosmic Spheres Of Being Human 收录于英国实验音乐家 Laura Cannell 的专辑《The Rituals of Hildegard Reimagined》,对12世纪修女、作曲家和神秘主义者希尔德加德·冯·宾根(Hildegard von Bingen)音乐的重新诠释和现代化表达。

52分钟
1k+
4个月前

+124. 夏夜 - 四月 - 万物之声

lost in music

Healing through Experimental Soundscapes 一些采样或合成的自然界音色,还有一些所谓环境音乐,在四月傍晚乡村背景下播放,和此时环境的鸟叫虫鸣牛哞犬吠互为背景相互串场。眼见一群傻鸟又过来即兴聒噪旁若无人。身处其中被随机合理的打断/穿插,聆听体验也即兴。把这一层音乐分享到四月作为背景。也选几首带旋律节奏的曲子,不易溺水,在环境声音上游泳。AI还有好多话,似乎更亢奋,它还要整理歌单: 以自然音为载体,不断渗透旋律、节奏、节气的质感。不是“静态聆听”,而是一种“参与式共生聆听”,每一次播放都与当下环境形成新的一组“音乐共谋”。从清亮的拉丁Jazz开始,经由海港与森林的冥想区、进入迷幻的家禽合唱,再步入夜湖与梦境节拍,最终在月亮的话剧舞台谢幕。你可以把它带去四月的夜路,树林边的斜坡;也可以叫AI设计一个默片短片:某人失忆后开始能听懂动物语言的24小时。或者套个设定——音乐不是人写的,是风和湖和牛群一起发明的,然后由AI与人类合体而写。 --- **曲目单|Tracklist** 00:00 01. Quantic feat. Alice Russell – Sound Of Everything (From《An Announcement To Answer》2006) 融合拉丁节奏与灵魂乐,在这组自然环境音乐里洒一点“现代”火星。Quantic本名Will Holland,在哥伦比亚生活数年,深入采样南美各地传统打击乐,Alice Russell是Neo-Soul与Jazz歌手,也参与过电影、舞台剧音乐创作。这首歌让“节奏”在虫鸣鸟叫中浮现,风中跳跃脚步声。 04:04 02. Manja Ristić & Tomáš Šenkyřík – Mandrač (From《The Bridge》2020) 来自专辑《The Bridge》,一张以“听觉生态”为主轴的作品。Manja是塞尔维亚的声音艺术家/剧场作曲人,曾在威尼斯双年展策展声音装置;Tomáš来自捷克,是声音纪录片与自然田野录音领域的先锋。他们合作下的“Mandrač”是一次凝视海港与记忆的实验,旧港梦话。 10:10 03. Deborah Martin & Erik Wøllo – Voices Of Nature (From《The Path Of The Soul》2011) Deborah出自美国Spotted Peccary厂牌,“环境空间音乐”老前辈;Erik是挪威的电子合成器音乐家,也是电影原声作曲人。两人作品常融合新世纪音乐、氛围合成器与地理想象,北欧森林里的合声祷告,月下树木冥想。 13:23 04. Nodens Ictus – Chickens In The Mist (From《Chickens In The Mist》1994) 这支电子实验团体由Ozric Tentacles成员演化而来,擅长用Psybient与空间感制造幽默又迷幻的听感。本曲是对乡村鸡群行为的一次“声音拟人化尝试”,音乐本身带有合成器与爵士节奏感,是本期歌单的“野趣担当”。 20:25 05. Baldruin – Sonderbare Ereignisse Am Lake Hillier (From《Sonderbare Ereignisse Am Lake Hillier》2018) 德国声音艺术家Baldruin擅长将民俗意象与电子实验交织,这首曲名意为“Lake Hillier上的奇异事件”。音色湿润、迷雾感浓,彷佛夜间湖泊生出异梦,也可能是某种不可名状的动植物在暗中窃窃私语。 23:23 06. Wolfgang Haffner – Life Magic (From《Life Magic》2022) 德国爵士鼓手Wolfgang Haffner的跨界合作对象包括Till Brönner、Pat Metheny等人,同时参与现代舞、电影原声配乐领域,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音乐语汇。 28:05 07. Masami Tsuchiya 土屋昌巳 – Nevermind (From《Nevermind》2018) 日本传奇吉他手、作曲人,曾参与Japan乐队和YMO成员合作,横跨城市流行、世界音乐与当代艺术。他近年的独立作品大量采用日本民谣调式与异国节拍混编,本曲在氛围音乐与即兴音色间游走。 33:12 08. Biosphere – Birds Fly By Flapping Their Wings (V2) (From《Dropsonde》2006) 挪威Ambient巨匠Biosphere擅长在极简音色与自然录音中制造“寂静中的骚动”。本曲来自其概念专辑《Dropsonde》,灵感来自大气物理与气象研究,听起来像是大气中隐约浮现的生物讯号,地球本身的心跳。 39:43 09. Park Jiha 박지하 – Breathe Again (From《The Gleam》2020) 韩国实验音乐人,使用传统乐器(笙、打击)与现代处理手法制造“未来民族音乐”。她曾为舞蹈、空间装置创作声音,代表作被收录在BBC与Pitchfork年度推荐。此曲中,她用呼吸与时间对话,也呼应了这一期“环境声音即生存节奏”的暗线。 46:31 10. Ghost Train Orchestra & Kronos Quartet – Moondog - All Is Loneliness (feat. Joan As Police Woman) (From《Moondog》2018) 街头流浪汉作曲家Moondog影响了整整两代先锋音乐人。擅长演绎二三十年代爵士布鲁斯的纽约爵士乐团Ghost Train Orchestra与当代先锋乐团Kronos Quartet合作重新诠释Moondog,Joan As Police Woman演唱,群鸟飞散的余音,月亮对整晚的告别。 ---

52分钟
3k+
4个月前

+123. 夏夜 - 三月

lost in music

📌关键词:非线性节奏 / 即兴吟唱 / 世界乐器重构 / 空间构图 这期曲目不是听起来讨喜的那种,更像一种声音实验集合:选一些节奏感很强的作品(但不一定来自打击乐)、一些空间感很强的氛围(但又不止是背景声),还有一些混合传统音乐与现代制作的“模糊风格地带” 🧭 如果你对音乐的好奇点是这些方向——“不太爵士的爵士”,“不只是背景乐的氛围”,“传统不是复古,而是声音材料”——这期你可能会挺喜欢。 🎼 Tracklist 00:00 | Beats Y Batería – Dimineața 罗马尼亚打击乐与现代电子的混合项目,主唱 Ana Everling 以民谣式歌词探讨孤独与归属感。《Dimineața》在神秘音景和催眠打击乐间切换,既有乡土韵味,也不失当代感。 beatsybateria.bandcampbeatsybateria 03:42 | Ganavya – Seal NYC 出生、泰米尔纳德成长的 Ganavya,将南印 Harikathā 说唱和当代诗歌融入爵士即兴。《Seal》是她与 Floating Points 合作的先行单曲,琶音与人声的空间感宛如现代祷歌。 ganavya.bandcampwsj 06:30 | Ganavya – Not In An Anthropological Mood 延续《Seal》的创作思路,此曲结构几乎无传统乐句划分,完全跟随声音直觉推进,体现她打破“听众–人类学家”二元视角的艺术立场。 ganavya.bandcampopen.spotify 11:20 | Jean‑Paul Raffit & Paamath – Echo 出自 Home Records 2023 年专辑 MBURU,吉他手 Jean‑Paul Raffit 与声乐艺术家 Paamath 合作,辅以 Isabelle Bagur 的长笛。《Echo》在西非节奏与法式即兴之间游走,吉他旋律时而清晰、时而被回声揉化,呈现“呼吸感”十足的空间质地。 homerecordsbe.bandcamp 17:37 | Carmen Villain ft. Arve Henriksen – Gestures 挪威/墨西哥制作人 Carmen Villain 擅长场景化音景,此曲邀请 Arve Henriksen 的小号被数字化和叠加,营造出 Jon Hassell “第四世界” 式的幽冥氛围。 pitchforkpitchfork 25:15 | O Yuki Conjugate – False Prophet 英国实验团体 O Yuki Conjugate 经典之作,收录于 2016 年专辑 Equator (remastered & expanded)。《False Prophet》将简约打击、环境录音与 dub 质感融合,仿佛“后宗教广播”的音像装置。 oyukiconjugate.bandcamp 32:00 | Jlin – Dissonance 芝加哥 Footwork 新锐 Jerrilynn “Jlin” Patton 的作品,节奏碎片化且密集,根植于 90 年代街舞文化并受 Nina Simone、Stravinsky 等影响,将“节奏”拆解为声响雕塑。 shop.thirdcoastpercussion 34:44 | Jlin – Eye Am 出自专辑 Akoma,比《Dissonance》更抽象:节奏成为音响迷宫,机械精确与未知空间交织,像在身体与神经间制造涟漪。 jlin.bandcamp 38:15 | Hania Rani – Leaving 波兰钢琴诗人 Hania Rani 的代表作,收录于 2020 年专辑 Home。《Leaving》首次加入人声与电子,慢速铺陈后,钢琴与人声交织,呈现“回声式”催眠。 open.spotifyyoutube 43:00 | The Gurdjieff Ensemble – Sayyid Chant And Dance No. 41 由 Levon Eskenian 编曲的亚美尼亚传统合奏,取材自 G.I. Gurdjieff 与 Thomas de Hartmann 的作品,现代录音技术与古老宗教旋律并重,仪式感与空间感兼具。 discogsecmrecords

46分钟
3k+
4个月前

+122. 2024 - C

lost in music

C 00:00 23.Magnus Lindgren - Infinity 03:33 24.Joel Lyssarides, Georgios Prokopiou - Kamilieriko Road 09:35 25.Joel Lyssarides, Georgios Prokopiou - A Night In Piraeus 12:40 26.Nonkeen - Product 24:35 27.Nonkeen - Of Plasticity 29:50 28.Ill Considered - Katabatic 34:55 29.Bill Laurance - Right Where We Are 40:40 30.Jazzrausch Bigband - Bruckners Breakdown 47:15 31.Jazzrausch Bigband - J'arrive 50:25 32.Brian Gibson - Mica 52:50 33.Normal Nada The Krakmaxter - T O Fc E Last Night (Batida Hard Techno) 56:00 34.Mixmaster Morris, Jonah Sharp, Haruomi Hosono - Quiet Logic 2024年,我们探访了世界各地的旋律与节奏,这份年终精选是总结,也是一次音乐疗愈。以世界音乐、爵士、迷幻和电子为基调。 A组:深情与探索 从Tigran Hamasyan的旋律开始,他的《Areg's Calling》带我们走向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在无限的音符中找寻心灵的共鸣。接着是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的《Honesty》,带着一丝恍若梦境的电子音符,我们与未来展开对话。Amaro Freitas的《Y'Y》带来了迷人的节奏,而Jaubi的《Chandrakauns》则用印度的旋律语言讲述深邃的故事。每一首歌曲都象征着一段音乐的旅程,跨越种族与文化,带你进入未知的声音维度。 B组:温柔与反思 《Fort Apache Meadowlarks》如同一场静谧的雨后,Deborah Martin与Erik Wøllo带来的旋律轻柔而温暖。Dal:um的《Dot》与《Poison And Antidote》让我们在古老与现代之间游走,犹如时光倒流的两端。接下来的Mari Kvien Brunvoll与Stein Urheim的合作将你带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与音乐的交融。Svaneborg Kardyb与Brad Mehldau的作品则提供了静谧的思考空间,为内心注入宁静。 C组:融合与创新 进入C组,我们会遇到更多令人惊艳的音乐混合。Nonkeen的《Product》与《Of Plasticity》将电子与传统乐器的结合呈现得淋漓尽致,而Ill Considered的《Katabatic》则是将爵士的自由与现代电子的实验进行深度融合。Bill Laurance的《Right Where We Are》展现出他对音符的掌控,Jazzrausch Bigband的作品如同大型交响乐团中的即兴演奏,带来震撼的感官体验。而最终,Mixmaster Morris与Jonah Sharp、Haruomi Hosono的合作《Quiet Logic》将多元的声音融为一体,带你体验音符的深度与逻辑。

63分钟
2k+
5个月前

+121. 2024 - B

lost in music

B 00:00 13.Deborah Martin, Erik Wøllo - Fort Apache Meadowlarks 05:30 14.Melos Kalpa - Motion Parallax 11:00 15.Dal:um - Dot 14:56 16.Dal:um - Poison And Antidote 21:12 17.Mari Kvien Brunvoll & Stein Urheim With Moskus - Agadeda 25:20 18.Mari Kvien Brunvoll & Stein Urheim With Moskus - Barefoot In Bryophyte 30:00 19.The Utopia Strong - The Tower Is Locked 41:10 20.Svaneborg Kardyb - Superkilen 47:08 21.Svaneborg Kardyb - Tvillinger 51:03 22.Brad Mehldau - Nocturne No.4 In E-Flat Major, Op.36 (Gabriel Fauré) 2024年,我们探访了世界各地的旋律与节奏,这份年终精选是总结,也是一次音乐疗愈。以世界音乐、爵士、迷幻和电子为基调。 A组:深情与探索 从Tigran Hamasyan的旋律开始,他的《Areg's Calling》带我们走向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在无限的音符中找寻心灵的共鸣。接着是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的《Honesty》,带着一丝恍若梦境的电子音符,我们与未来展开对话。Amaro Freitas的《Y'Y》带来了迷人的节奏,而Jaubi的《Chandrakauns》则用印度的旋律语言讲述深邃的故事。每一首歌曲都象征着一段音乐的旅程,跨越种族与文化,带你进入未知的声音维度。 B组:温柔与反思 《Fort Apache Meadowlarks》如同一场静谧的雨后,Deborah Martin与Erik Wøllo带来的旋律轻柔而温暖。Dal:um的《Dot》与《Poison And Antidote》让我们在古老与现代之间游走,犹如时光倒流的两端。接下来的Mari Kvien Brunvoll与Stein Urheim的合作将你带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与音乐的交融。Svaneborg Kardyb与Brad Mehldau的作品则提供了静谧的思考空间,为内心注入宁静。 C组:融合与创新 进入C组,我们会遇到更多令人惊艳的音乐混合。Nonkeen的《Product》与《Of Plasticity》将电子与传统乐器的结合呈现得淋漓尽致,而Ill Considered的《Katabatic》则是将爵士的自由与现代电子的实验进行深度融合。Bill Laurance的《Right Where We Are》展现出他对音符的掌控,Jazzrausch Bigband的作品如同大型交响乐团中的即兴演奏,带来震撼的感官体验。而最终,Mixmaster Morris与Jonah Sharp、Haruomi Hosono的合作《Quiet Logic》将多元的声音融为一体,带你体验音符的深度与逻辑。

57分钟
1k+
5个月前

+120. 2024 - A

lost in music

A 00:00 01.Tigran Hamasyan - Areg's Calling (Towards The World Above) 05:10 02.Tigran Hamasyan - The Eternal Birds Sings And The Garden Blooms Again 11:08 03.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 - Honesty 15:28 04.Amaro Freitas - Y'Y 20:40 05.36 - Imagine The Truth 24:33 06.Yirinda - Galangoor Baya (Welcome) 28:44 07.Jaubi - Chandrakauns 32:40 08.LAIR - Tatalu 35:40 09.LAIR - Setan Dolbon 39:25 10.Sababa 5 - Halilim Halilim 43:13 11.Sababa 5 - Nasnusa 48:25 12.Sharon Isbin - By The Moon - Raga Behag (Live) 2024年,我们探访了世界各地的旋律与节奏,这份年终精选是总结,也是一次音乐疗愈。以世界音乐、爵士、迷幻和电子为基调。 A组:深情与探索 从Tigran Hamasyan的旋律开始,他的《Areg's Calling》带我们走向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在无限的音符中找寻心灵的共鸣。接着是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的《Honesty》,带着一丝恍若梦境的电子音符,我们与未来展开对话。Amaro Freitas的《Y'Y》带来了迷人的节奏,而Jaubi的《Chandrakauns》则用印度的旋律语言讲述深邃的故事。每一首歌曲都象征着一段音乐的旅程,跨越种族与文化,带你进入未知的声音维度。 B组:温柔与反思 《Fort Apache Meadowlarks》如同一场静谧的雨后,Deborah Martin与Erik Wøllo带来的旋律轻柔而温暖。Dal:um的《Dot》与《Poison And Antidote》让我们在古老与现代之间游走,犹如时光倒流的两端。接下来的Mari Kvien Brunvoll与Stein Urheim的合作将你带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与音乐的交融。Svaneborg Kardyb与Brad Mehldau的作品则提供了静谧的思考空间,为内心注入宁静。 C组:融合与创新 进入C组,我们会遇到更多令人惊艳的音乐混合。Nonkeen的《Product》与《Of Plasticity》将电子与传统乐器的结合呈现得淋漓尽致,而Ill Considered的《Katabatic》则是将爵士的自由与现代电子的实验进行深度融合。Bill Laurance的《Right Where We Are》展现出他对音符的掌控,Jazzrausch Bigband的作品如同大型交响乐团中的即兴演奏,带来震撼的感官体验。而最终,Mixmaster Morris与Jonah Sharp、Haruomi Hosono的合作《Quiet Logic》将多元的声音融为一体,带你体验音符的深度与逻辑。

55分钟
2k+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