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不是真的辞职,你为什么不拉住我?

简介: 感情中最忌讳时常提“分手”,同样,职场人最尴尬的事之一就是提出离职但最终没走。 有了嫌隙的工作,员工和老板都饱受煎熬! 员工:上一秒“这个气谁爱受谁受着,老子不干了!”,下一秒“老板我是开玩笑的”! 老板:扛过了金融危机,扛过了疫情,我却倒在了00后的职场大整顿里。 随着农历春节的结束,一年一度辞职大潮 暗流涌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辞职」。 时间轴: 00:18说出辞职但没走但人有多尴尬 01:01画饼我们是提倡的,但不要虚假宣传 04:29有些辞职是真的想辞职吗? 08:43 作为老板,员工提离职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12:00复合后的蜜月期,在职场也存在 14:58 保住面子的一次成功的离职 16:37 辞职一定要被老板批准才能走吗? 18:18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和推动社会进步 26:20 “00后整顿职场”也是社会进步驱动出来的 33:42职责划分在入职时就该明确清楚,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37:40千奇百怪的离职理由 38:58难受的只有打工人?老板其实也不好过 42:20劳动者权益被侵犯的时候,不需要与老板共情 |本期阵容 |主持:xinyi,66律师 |嘉宾:张乐律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律服务部boss,任多家公司法律顾问 |出品方:PoPoPod |制作人:@丝丝丝 |小 编:@灿烂 |实习生:梦梦,佳玲

47分钟
3k+
2年前

刑辩律师:高启强你这样当大佬是不行的

简介: 刑辩律师看《狂飙》,内心可能在狂笑。 当年收保护费的唐小龙、唐小虎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吗? 高启强团伙无恶不作,但坚决不许弟弟高启盛贩毒的原因是什么? 孟钰背着高奢包却不知道老公受贿,这说得过去吗? 如果大嫂陈书婷与高启强离婚,夫妻财产分割要怎么算? 随着开年爆剧《狂飙》的完结,剧中的遗留问题在网友的拆解下,衍生出很多戏里戏外的解读。这些解读,在刑事犯罪辩护律师眼中,离真正的法律视角还相差很远。 本期《听说了吗》邀请资深刑辩律师孙鹏远,从刑法角度聊聊他理解的《狂飙》。 我们反复申明:可以感性看剧,但要理性看人。 好人再“讨厌”,终究是好人;坏人再“可爱”,也还是坏人。 大嫂再美,也得守法。 坚决同一切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做斗争,正邪不两立,是非有分明。 时间轴: 01:50 观众认可的是演员张颂文,而不是角色高启强 07:48 当影视剧里的黑老大深情而绝后… 08:42 高启强为什么坚决不许弟弟涉毒? 15:26 “黑社会”的判定标准 19:51 电鱼也是违法行为 21:21 如果“强盛集团”高启强是女人…… 25:50 女性犯罪集团的犯罪特征 27:47 高启强与陈书婷离婚,财产会如何分割? 29:08 孟钰的爱马仕包会不会被收缴? 31:41 影视剧对青少年的引导 34:01 收集证据是人人都要学会的技能 |本期阵容: |混剪Bgm来源:@小熊餅乾屋 @司墨尧smile |出品方:PoPoPod |制作人:@丝丝丝 |小 编:@灿烂

38分钟
10k+
2年前

长大后的我,可以教育父母了吗?

简介: 这或许是一期春节家庭相处指南。 随着健康环境的变化,有人失去了挚爱亲人,有人重获新生。但有一些问题,在近期一直困扰着我们: 指出父母的错误就是“不孝”了吗? 跟着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逐渐掌握了父母没有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开始教育父母了吗? 当长大后的我们,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圈子,我们需要听太多人的话,却不一定再听进去父母的话。 有儿时打碎玩具手足无措的我们,就有长大后小心翼翼说话的父母。曾经那些批评与被批评的时刻如今也会重演,只是可能我们成了强势的一方。曾经面对柴米油盐、养家奋斗、总是像超人一样的父母,现在却怎么也追不上这变幻莫测的时代,被隔绝在我们的世界之外。 然而,我们都清楚,彼此永远是彼此的软肋。 对父母“向上管理”时,保护他们的面子,照顾他们的情绪,我们都要学会表达歉意和爱意。 本期节目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期,也是我们送给团圆年的礼物。愿人人健康,家家团圆。 嘉宾: 丝丝,播客《听说了吗》制作人 添乐,播客《瓜儿与少年》主播 时间轴: 01:40 对父母,善用”捧杀“一招! 05:11 30+了还有门禁,成年后还需报备吗? 08:43 长大后怎么和父母聊事情的是非对错 11:43 专门为老年人洗脑的保健品 15:02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父母远离智商税 17:14 父母抗拒新产品,认为是交智商税 19:14 如何给异地的父母提建议 23:11 怎么看待父母在家庭群转发”专家“消息 30:41 学习偶尔“pua”一下父母 31:43 长大了就可以教育父母吗? 32:01 法律案例:母亲要跟新男友结婚,如何保全女儿继承权? 33:05 不要说“这都是为你好”,我不听我不听 35:54 父母吵架,自己夹在中间清官也难断 39:43 干涉父母太多,也很让父母窒息 41:01 有一对比自己还会玩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43:02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方式,要允许老人试错 47:08 无良商家,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51:16 珍惜和父母的缘分,好好和父母说话 主持: 66: 家庭守护者 / 婚姻家事律师 /新手妈妈 且且: 前媒体人 / 十年民生记者 /新手妈妈 爱情/婚姻/生活漫谈/微普法的播客 联系我们: 【听友群】请加小助手微信:lvshi-66

54分钟
21k+
2年前

青年养老计划:35岁前就想好退休养老了

简介: 研究表明,近九成的18-35岁年轻人认为有必要从现在起为他们的养老做好准备。 真的有人年纪轻轻就开始规划养老吗?我们发现,对待养老,当代年轻人正践行着一种“积极老去”的想法:不怕老去、乐观备老。他们不再是等“到了年纪就退休,窝在家里带孙儿、做饭”。甚至提前退休也未尝不可,不必等到五六十岁。 这些年轻人凭什么认为自己能提早步入养老?他们提前养老的资本是什么? 择一处小院、开一间书屋、同仨俩好友共度余生。他们期待在多年的奋斗后,能够过上躺平的生活。而现实是,无数年轻人在拥挤、快节奏、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摸爬滚打,拼命赚钱。理想中的养老地,更像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被寄予了太多「活着的意义」。 他们理想的,是可以摆脱世俗的侵扰,但又不脱离世俗的人情冷暖;他们期冀的,是自由与旷野,不是困于一隅的孤独;他们想要的,是延续现在的生活状态,而非割裂。 当“养老”前置到30岁甚至20岁时,年轻人大胆地规划着独属于他们的、有着鲜活生命力的养老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积极老去”的养老新思路。 本期内容,我们的嘉宾是青年设计师格仟和芮芮,这对30岁出头的小夫妻已经将养老规划提上日程。 (左)格仟:格仟空间设计总监,一位重构记忆、让生活找回温度的室内建筑设计师。 (右)芮芮:格仟设计小当家,一个不停探索世界的小朋友。 时间轴: 01:09 00后实习生的养老畅想 03:28 从看到城郊的那处房子开始,我就想好要在这里养老了 05:14 疫情三年让我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 08:08 我为什么会害怕住养老院 09:17 养老产业已经颠覆想象 10:54 当代退休老人的生活也很丰富 12:12 黄大妈脱口秀火了之后的困扰 13:16 建立老年生活体系可以从现在开始 17:12 退休但不退出工作舞台 18:45 家居空间设计带来的养老灵感 23:09 跟朋友抱团养老,靠谱吗? 27:47 养老投资也是规划的一种 28:17 养老计划要不要考虑子女? 31:12养儿防老:法律对赡养老人的规定 主持: 66: 家庭守护者 / 婚姻家事律师 /新手妈妈 且且: 前媒体人 / 十年民生记者 /新手妈妈 爱情/婚姻/生活漫谈/微普法的播客 联系我们: 【听友群】请加小助手微信:lvshi-66

34分钟
4k+
2年前

只同居不结婚,到底图啥?

简介: 同居可以,结婚不行。 电视剧《芳心荡漾》里,蓝盈莹饰演的潘晓晨一直深爱着男友,两人同居多年却迟迟不结婚。在家长的裹挟下,走进婚姻登记处的当天,他们还是选择了分手。 如果说闪婚是效忠爱情,结婚是缔约承诺,那同居便是一场权衡利弊的博弈。 而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可能是婚前试爱的成功磨合,也可能是逃避责任的得过且过、说散就散。 当处在同居关系中的情侣开始思考“我们是否该领证结婚了”时,实际上他们是在思考什么呢? 本期节目,我们的嘉宾艾明雅不久前从同居关系走入婚姻。走过结婚、离婚、同居、再婚的人生历程,在两性情感中她有一些私人且犀利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我们也会通过法律界定和真实案例,聊聊同居关系下的利与弊。 时间轴: 02:24同居违法吗? 04:10同居不结婚的两个走向 07:47婚前同居,是双方心态变化的开始 12:08和恋人一起住,是一种“价值交换” 14:25同居不受法律约束,也不受法律保护 16:50从同居走进婚姻是需要付出成本交换的人生体验 23:42结婚后还能当“lucy”小公主的女生是什么样的? 25:20独立女性就不能结婚了? 29:30警钟:两个真实案例,讲述同居不婚的法律风险 35:15长期同居比选择结婚更艰难 38:50女性成长要培养抵御风险的能力 40:28男朋友迟迟不提结婚,我该怎么办? 43:01感情走向由独立人格决定 本期嘉宾: 艾明雅:作家,自媒体人 主持: 66: 家庭守护者 / 婚姻家事律师 /新手妈妈 且且: 前媒体人 / 十年民生记者 /新手妈妈 爱情/婚姻/生活漫谈/微普法的播客 联系我们: 【听友群】请加小助手微信:lvshi-66

43分钟
7k+
2年前

“死亡”治好了我对生活的所有焦虑

简介: 面对死亡的能力,是人类的本能吗?人需不需要「死亡教育」? 所有的挫折,在死亡面前,都是擦伤。 然而我们一生的成长体系里,死亡教育往往是被回避的,大多数死去的人,会被描述成“他变成了天上的一颗星星”,这已经是家庭教育中对死亡最普遍的一种解释了。 善意的谎言,似乎也化解着人们对死亡的遗憾。 本期节目,我们与《一个观众站起来》串台录制,和两位脱口秀演员一起聊聊关于死亡的种种。也从法律角度说说,每个人最终都会面对死亡,在它来临之前我们能做些什么。 时间轴: 02:44 第一次接触死亡是什么时候? 08:24家庭教育中对死亡的回避 13:47有尊严的死亡安排 20:06得知自己可能会死的时候,抑郁就被治好了 23:07互动:见证死亡,让人成长 26:38每个人都有必要立遗嘱 34:47王十七:接近死亡的感觉 42:06且且:记者生涯里面对过的死亡 45:31保持快乐是最重要的事情 49:1466律师揭秘立遗嘱环节 54:41敬畏死亡,珍惜生命 本期串台嘉宾: 哈哈曹(@长沙灭霸) 王十七(@单口喜剧王十七) 主持: 66: 家庭守护者 / 婚姻家事律师 /新手妈妈 且且: 前媒体人 / 十年民生记者 /新手妈妈 爱情/婚姻/生活漫谈/微普法的播客 联系我们: 【听友群】请加小助手微信:lvshi-66

57分钟
5k+
2年前

孩子被打!冤冤相“暴”何时了?

简介: 孩子被打了,你会打回去吗? 11月9日,“家长上门掌掴5岁幼童并推倒其家中老人”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事件起因是这位爸爸听闻儿子在幼儿园被同班同学戳破头皮,便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沟通期间突然情绪激动,一巴掌将对方幼儿打倒在地,随后与对方老人厮打起来,致老人腿部骨折。 原本孩子间的冲突,上升到了家长出手“复仇”,并出现了家长打对方孩子的“降维打击”局面,如何避免儿童冲突事件的升级成暴力事件?这件事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本期节目,刑事律师管海鑫再次做客,和且且、66一起来聊聊“孩子被欺负应如何正确应对”。 掷石者与被掷者之间那道隔阂是不能跨越的吗? 也许立场对调正义也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理性和平的方式远比暴力更有力,冷静也必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时间轴: 2:41看到负面新闻时父母往往不忍心去面对 5:14对等性在事件中的位置 7:59法律也不能完全弥补受害者 13:12这是一次习惯性伤害而不是意外事件 16:27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所应尽的职责 23:10如何通过制度规则来保护孩子 29:11中国社会所讲究的“一老一小” 30:22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是罪魁祸首 35:05孩子对所有权也有自己的认识 42:40怎样在不犯法的前提下保护孩子 46:15强硬的态度是维护权益的关键 48:41需要一定的惩罚来让施暴者明白错误 54:35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 嘉宾: 管海鑫:刑事律师 主持: 66: 家庭守护者 / 婚姻家事律师 /新手妈妈 上海市锦天城(长沙)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且且: 前媒体人 / 十年民生记者 /新手妈妈 爱情/婚姻/生活漫谈/微普法的播客 联系我们: 【听友群】请加小助手微信:lvshi-66

61分钟
2k+
2年前

重新认识老年人离婚 银发离婚潮并不只有“受够了”

简介: “退休了,孩子也成家了,我终于可以离婚了” “自驾游阿姨苏敏”在热搜上挂了几天,前夫对苏敏阿姨的态度让且且和66心头一紧,同时,也生发出了许多思考: “银发离婚潮”是什么原因? 老人离婚后再婚就有“老有所依”的保障了吗? 子女和父母间的纽带之深,但父母间的感情却常常被忽略 “人生难能老来伴”,我们可不可以停止道德审判…… 老年人离婚的话题其实并不晦涩,我们不鼓励您离婚,但我们希望您能追求任何你想追求的,无论多少岁。 时间轴: 3:09 苏敏阿姨的“觉醒” 5:13“为了孩子”成为夫妻不离婚的共识 7:06全世界都在流行的银发离婚潮 12:45被丈夫逼成精神病软禁在家中的妻子 16:16子女:可以谈恋爱但别结婚 21:25图财的人往往以结婚来要挟对方 25:15到老才发现婚姻不对劲的女人有很多 31:39子女常常忽视了老人内心的需求 35:32老年人离婚的特点 40:20丧偶后想有个伴才是更多人的心声 46:33社会的进程发展对离婚观念的影响 嘉宾: 吴成文 66同事,上海市锦天城(长沙)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律师 主持: 66: 家庭守护者 / 婚姻家事律师 /新手妈妈 上海市锦天城(长沙)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且且: 前媒体人 / 十年民生记者 /新手妈妈 爱情/婚姻/生活漫谈/微普法的播客 联系我们: 【听友群】请加小助手微信:lvshi-66

59分钟
3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