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 女子体育的同工同酬,她们靠本事做到了|鹰眼时间

妇女节已经过去,这样的节日显然不是为了“欢乐祥和”,关于性别平等的问题,靠每年一个节日肯定远远不够。在体育世界里,“同工同酬”的呼喊声已经响了很多年,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一种情绪主导的口号。 “呼吁”和行政行为带来的同工同酬永远是脆弱的,市场行为带来的同工同酬才是坚实的。 男子体育比女子体育更好看、更有商业价值,似乎是体育界长期以来的共识。但过去这些年,确实有两个群体靠着本事提升了所在运动的商业价值,她们是美国女足和女子网球,而当女子项目也能赚到足够多钱,同酬也就实现了。事实证明,这是有可能做到的。 了解这些榜样的故事,对推动平等和进步更有意义。另外,普通人能做的,也不只多看、多关注而已。愿所有人共享体育的快乐。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 刘易非 付茸,“翻滚坚果 RollingNut”主理人,女性视角看体育 时间轴: 02:32 美国女足长达六年的同工同酬诉讼,终于结束 05:51 合同的争议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40 达成和解后,美国女足引领女足运动走向市场化 13:15 中国男女足的收入结构是怎样的,同工同酬了吗? 16:40 女子网球,唯一“实现”同工同酬的运动 20:25 WTA用市场行为让女子网球有底气同酬 24:12 普通人怎么帮女运动员同工同酬,不只是靠多关注 后期制作:刘易非 延展阅读: (通过以下文章可关注翻滚坚果) 美国女足赢了同工同酬的大官司,能给中国女足什么启示? 女足的世界早就变了,我们回答了9个你最关心的问题 七个关键词,回看这一年女性体育进步了吗 为什么一些健身男总觉得自己打得过张伟丽? 女主播成了国内赛事直播标配,但为何依然很难见到女性解说? 体育世界里的女性歧视,远比你想象的要严重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7分钟
1k+
3年前

Vol.12 “三亿人”挤在滑雪场,但它还能火多久?|冬奥特辑⑥

冬奥结束,冬残奥开幕,北方大部分室外雪场的雪季也要结束了。相信我们的听友里,也有不少人在这个冬天去滑过雪,不知道你们的体验怎么样,反正我要被挤“死”了。 这期节目(也是冬奥特辑最后一期)我们聚焦滑雪场的生意,这毫无疑问是最近两年体育产业最受关注的赛道,投资者不计其数。从新中产的标配,到大厂员工的后花园,滑雪场曾经是受众鲜明的消费地,如今终于降落到更多人身边。 然而,中国依然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初级滑雪市场,从消费者的“新”,到运营方的“新”,都能说明这个产业依然处在增长期。冬奥之后,不再拥有绝对扶持的滑雪产业,能稳健地走下去吗? >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李嘉咏 时间轴: 02:18 这个雪季,盛况空前 04:20 这几年的滑雪人口养肥了谁? 06:05 室内滑雪场、模拟机、旱雪场,各有打法 10:54 体量巨大的初级滑雪市场,“初级”在哪? 14:55 融创、万科开始输出运营管理 16:03 滑雪装备,升级与“降级” 18:20 雪场运营吐槽:黑私教和设备管理 24:50 冬奥之后,雪场还能火多久 延展资料: 万科融创输出雪场运营,投资人争相往雪圈砸钱 | 年度总结 南方雪场“淘金记” 论文推介 | 伍斌、刘津成:后冬奥时代中国滑雪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Vol.50 冰雪南下的生意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7分钟
1k+
3年前

Vol.11 扶不起的商业冰场|冬奥特辑⑤

冬奥会结束了,冬奥特辑不停更,我们会继续带来两期节目,分别讨论国内冰场和雪场的商业状况。冰雪运动的热度能持续多久,这些基础设施极其重要。 1999年,北京国贸出现了中国第一家商业冰场,并持续运营到现在。一年多以前,《人物》的一篇《冰上快乐,劳伦斯先生》也曾关注过这片冰场上的一个动人故事。但是,在这些滑手背后,大部分商业冰场其实活得并不轻松。 这是一门传统的、重运营的实体生意,即使冬奥的热度袭来,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它的问题。市场虽然一度繁荣,但行业却始终难以突破营收天花板,也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本期节目,我们关注国内商业冰场的发展和转型问题,希望能有更多运营健康的冰场,承载大家的上冰热情。 >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范明辉 时间轴: 01:20 冰场如何从野外走向商场 07:01 冰场收入:散客不可靠,还得靠培训 10:02 旺丁不旺财,难迈“三座大山” 13:35 教练正在把冰场“戏园化” 18:55 都在投资雪场,为什么很少人投冰场? 21:20 有精品咖啡,也有独立冰场 22:58 冬奥后,冰场生意还不乐观 延展资料: 商业地产里的冰场:还活着,但有点尴尬 可移动冰场,这个冷区里的“冷项目”会趁着冬奥热起来吗? | 创业熊 冰上快乐,劳伦斯先生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4分钟
1k+
3年前

Vol.10 羽生结弦,如何改变了中国花滑市场|冬奥特辑④

> 本期节目录制于2月17日北京冬奥会期间,当天羽生结弦已经结束了男单比赛,但仍会参加表演滑。2022年7月19日,羽生结弦宣布退役。今后羽生将不再参加竞技赛事,而是转向表演滑,并将独自创立花滑表演品牌。 > 两届冬奥会冠军、19次打破世界记录、ISU认可的国际比赛中完成后外结环四周跳的第一人,这些都是羽生结弦难以被超越的竞技成就。然而在成绩之外,他的支持者同样遍布全球,羽生结弦给全世界花滑运动留下的推动,依然是这个项目发展的宝贵财富。以下为节目初始内容: 商业价值层面,羽生结弦的代言收入和他的影响力并不匹配;但在东亚乃至全球,对羽生结弦的追捧热潮,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粉丝经济在运动员中的一次集中体现。 在这样的狂热下,中国花滑市场也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巨大变化,甚至超过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申雪、赵宏博带来的改变。市场增长的大趋势还在继续,但细分领域有喜也有忧。羽生结弦已经不再“年轻”,他的粉丝有多少能真正转变成花滑项目的固定观众、这个行业又该如何寻找“接班人”,依然是未解决的问题。 本期节目,我们从羽生结弦入手,讨论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花滑市场的发展变化,也感谢许多花滑从业者、羽生结弦粉丝的帮助。 >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李嘉咏 时间轴: 01:40 一个非典型体育IP 03:53 为什么人人都爱羽生结弦? 06:41 “小”赞助价值,“大”粉丝经济 11:43 平昌是羽生的破圈时刻,也是中国花滑市场的拐点 15:00 花滑市场好转的其他原因 16:06 商演、冰上舞剧、培训,喜忧参半 18:01 花滑项目需要下一个icon 延展资料: 尚未终结的羽生结弦时代,如何改变了中国花滑市场? 羽生结弦:平昌冬奥票房的“救世主”,日本体育的“摇钱树”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19分钟
2k+
3年前

Vol.09 一墩难求,但体育吉祥物生意并不好做|冬奥特辑③

先做一个预测:过不了几天,大家都能买到冰墩墩的,千万不要现在买黄牛! 不到半个月,“冰墩墩自由”突然成了无数人关于冬奥的一大梦想,这个吉祥物的热度甚至不输谷爱凌。人们会问,中国已经有过盼盼、福娃晶晶两代熊猫吉祥物,凭什么只有冰墩墩这么火?我们经过梳理找到了原因。 很多人觉得,吉祥物的生产商们会靠冰墩墩大赚一笔,但其实,这对于生产商同样是不小的考验。因为体育大赛的特许商品,从来都是一门高风险的生意。过去十多年,中国厂商凭借供应链优势成为头部玩家,这个领域也经历了很多次滑铁卢。 理解了体育吉祥物的生意,也许你会更全面地看待冰墩墩。 >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曹思颀 时间轴: 02:11 冰墩墩怎么火起来的:日本记者、国外运动员、官方宣传、全民二创 05:45 为什么说“冰墩墩一定会有” 07:26 冰墩墩算是虚拟偶像吗? 10:01 体育吉祥物的商业价值 12:03 大赛吉祥物产业链,这是个高风险的生意 17:07 2021年的奥运会欧洲杯还叫“2020”,也有吉祥物的原因 19:00 北京冬奥特许商品供应体系是怎样的 22:16 冰墩墩确实有好设计 延展资料: 一墩难求,是体育吉祥物生意的一次意外 央视纪录片《吉祥物诞生记》 当世界杯IP遇上互联网制造,如何打破“吉祥物不吉祥”困局? 顶级赛事纷纷延期,那些已经做好的吉祥物怎么办? 富哥专栏:被侃爷吐槽的快船吉祥物,给CBA带来了哪些启示?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4分钟
2k+
3年前

Vol.08 中国冰球,比男足更大的“归化”豪赌|冬奥特辑②

今天上线冬奥特辑第二期,关于中国冰球“归化军团”。这批更改国籍为中国效力的球员,在很长时间都不被人了解,但事实却多达28人,远远超过其他项目。这种“新时代举国体制”孕育出了“国家俱乐部”这种看起来很奇怪的产物,归化既让中国冰球队在短时间内实力快速提升,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中国冰球在40年前曾经有过一段辉煌,随后却渐渐滑落。北京申冬奥成功给了这个行业改变的动力,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归化像是一次豪赌,希望通过成绩快速见效来推动行业发展。 我们关注这些海外“游子”披上中国队球衣的过程,也从归化入手,聊聊中国冰球行业的现状。 >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范明辉 刘易非 时间轴: 02:10 为什么要归化这么多人? 05:14 断档的中国冰球,曾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潮流 08:40 韩国、中国的归化,既为冬奥,也是国际冰联推动 10:07 中国归化的几次反复:国家俱乐部、大集训队和投资方 17:57 归化阵容里有一批高学历、高颜值球员 20:55 如何看待归化争议? 23:59 国内青少年打冰球有上升通道吗? 27:48 如何快速看懂冰球? 延展阅读: 特殊的全华班,中国冰球重启归化 冰球的火车与马:俱乐部模式和体教融合 冰球赛程表-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9分钟
4k+
3年前

Vol.07 冬奥会看什么?|冬奥特辑①

马凡舒从体育频道走到了春晚,体育也要从小众话题变成主流了——至少在接下来一个月里,因为冬奥会真的要到了。 可问题是,对冬季运动赛事了解的人实在太少。那么多人泡在雪场,但有几个人能说出3个以上滑雪运动员的名字吗?恐怕不多。 于是,《鹰眼时间》的冬奥特辑现在开启!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谷爱凌广告,冬奥会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看点、文化和商业故事。我们会根据比赛的进程,推出4-5期特别节目,首先就是这一期冬奥前瞻,你可以帮它当作开启冬奥会的音频目录。 中国队谁有夺金希望、哪些项目更好看、为什么同品类有两家品牌都是冬奥赞助商?体育比赛,聊起来才更有趣,听着节目,我们评论区见。 >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辛晓彤 时间轴: 01:33 哪些平台能看冬奥 04:07 中国队夺金点有哪些、谁会是下一个苏炳添和杨倩? 11:45 冬奥的国际明星和项目推荐 17:38 一届“省钱”的冬奥:场馆和设备 19:58 一届“体面”的冬奥:纸板床?不存在的 20:46 从伊利蒙牛的权益之争,看冬奥的赞助逻辑 25:03 科技助力冬奥,然后呢? 延展阅读: Vol.02 谷爱凌,如何成为最强“体育概念股”? 2022北京奥运村的肯德基里,会卖哪种可乐? 冬奥组委官网“官方发布”页(含赛事疫情信息更新) 《人民日报》版观赛指南 冬奥会运动员和随队官员防疫手册(第二版)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8分钟
7k+
3年前

Vol.06 中国资本的欧洲足球大撤退|鹰眼时间

中国男足不出意外地输给了日本、不出意外地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就像这个行业在过去一年经历的一样,一地鸡毛。除了叹息,没人顾得上理会。 中国足球无比冷却的一年,遥远的欧洲,中国人也在离开足球。过去十年,欧洲足坛一共拥有过超过20家中国投资方,如今几乎只剩下一半。离开的人中,有人因为出海限制不得不撤退、有人与当地球迷结下梁子,更多人曾对经营俱乐部抱过一些美好幻想,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还亏了一大笔。 中国人踢不好足球,也投资、管理不好足球吗?研究了这些案例、总结了多种模式,我们发现也不尽然。投机者和洗钱的都走了,留下的人,可能还有希望。对不知道明天在哪的中国足球来说,有人依然在看世界,就是一件好事。 对了,本期节目我们会送出一件小礼品,1月30日12点前在评论区获赞最多的听众将获得一件狼队周边。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曹思颀 刘易非 时间轴: 02:03 中国资本在欧洲足坛,潮起和潮落 05:55 投资等式:Chinese out, American in 09:30 欧洲足球俱乐部是门怎样的生意 11:21 海外资本如何改变欧洲足球 15:13 中国投资人是怎么做的 17:30 产业联动:地产、旅游、一带一路 20:46 流量模式:传媒、博彩 23:03 经纪模式:球员转会、为国养士 31:30 如何把足球俱乐部做成长线生意? 延展阅读: GQ报道 | 去西班牙买球队:两个中国解说员和他们的足球生意 苏宁退场:冠军,闪崩,超级玩家扔掉大玩具 2021体育投融资年报:国内总额破百亿,鞋服、健身和冰雪受热捧 读懂欧洲足坛革命的五个关键,一切都是钱在作怪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36分钟
2k+
3年前

Vol.05 年度争议公司,鸿星尔克这一年|鹰眼时间

如果说用一家最有争议的公司来代表一个行业的2021,那么你会怎么选呢?在体育领域,我们的答案是鸿星尔克。 现在最流行的营销话术可能就是“与时代共振”,毫无疑问,鸿星尔克完全做到了。从河南暴雨后掏出5000万物资开始,这家远离舞台中央多年的公司被放到了大众的显微镜前。赞美、同情、质疑,从来没有这样密集。 无论褒贬,鸿星尔克能在今年成为焦点,即有时代的际遇,也有自身策略的优势。在国潮当道、大众情绪汹涌的背景下,鸿星尔克的变化也是行业乃至社会发展的缩影。 而回到商业本身,外有耐克、阿迪达斯,内有李宁、安踏,在头部争霸的夹缝中,鸿星尔克有一套自洽的生存逻辑。我们用鸿星尔克的争议和变化,记录体育产业的2021。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辛晓彤 时间轴: 02:32 捐款回顾:快速反应、情绪引导,当然还有争议 07:18 捐款前,真实的鸿星尔克:财务稳、声量小 09:10 鸿星尔克过去的高开低走,也是晋江系品牌的历史 13:37 鸿星尔克做“对”了什么? 16:01 争议不断,“借力打力”还是蹭热点? 17:45 国内运动品牌的格局改变了吗? 20:59 追随者、躺平、一切可控 23:10 回到舞台中央,鸿星尔克变了吗?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26分钟
1k+
3年前

Vol.04 飞盘、冲浪、滑雪…小众运动怎么变成网红的?|鹰眼时间

小众运动越来越像爆款了。从已经成为中产标配的露营、滑雪,到新兴的冲浪、攀岩、飞盘,甚至连钓鱼这两年都借助短视频成为了网红运动。 幕后推手当然有,互联网平台、高端消费品牌、娱乐节目都在想引领潮流;作为运动推广者,视觉经济、社群运营也已经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流量密码。而在此之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和中国的制造业背景,甚至也为小众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土壤。 总之,越来越多人参与小众运动,绝不只是为了“装X”而已。我们试图在这期节目里,总结小众运动破圈的原因,当然也交流参与的经历。更重要的是,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体验小众运动的经历和看法。因为,我们可能是同类人。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何丹 时间轴: 02:10 增长十倍的小众运动消费 03:34 小众心理:回归自然还是凹人设? 05:50 小众运动存在流量密码 08:15 视觉经济当道,一切为了出片 12:34 小众社群:从参与到共同理念和审美 18:20 品牌加入,提升格调 22:13 在小红书学滑雪露营、在抖音看钓鱼 25:24 娱乐综艺的好帮手:从撕名牌开始 29:39 造节:破圈的最后一步 33:11 推荐几个还没火的新运动,争做弄潮儿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36分钟
2k+
3年前

Vol.02 谷爱凌,如何成为最强“体育概念股”?|鹰眼时间

本期节目录制于2021年11月,彼时谷爱凌还从未在国内赛场亮相,却已经获得了超过20家品牌赞助,成为中国历史上商业价值最高的运动员之一。我们探讨了谷爱凌被品牌争相“抢注”的原因。以下为节目初始内容: 就像最近的元宇宙一样,在这个名词开始“泛滥”之前,各种科技公司已经先行布局,资本永远比大众更敏锐。而在谷爱凌身上,除了天才、学霸、高颜值、中美混血等标签之外,把她推向“风口”的其实还有更多原因。 商业能够造星,同样也可能带来泡沫,在偶然性永远存在的竞技场上,投资谷爱凌也很难说是稳赚不赔。不过同样重要的是,当一个人成为体育赛场的焦点、商业世界的中心、甚至夹在两个国家的情绪中间,她的处境又该如何被关注? 都说不再“唯金牌论”、要关注运动员多远发展,我们真的准备好面对新的体育明星了吗?当冬奥会的喧嚣真正到来,重听这期节目可能还会带来新的思考。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 刘易非,媒体人,微博、小红书@特特非 黎双富,懒熊体育联合创始人 时间轴: 02:32 大家都在“押注”的谷爱凌到底是谁? 07:20 还未成体育巨星,谷爱凌已经成为商业顶流 08:53 从商业决策角度分析,为什么赞助谷爱凌几乎成了必选项 12:18 主播本人被谷爱凌震惊到的瞬间 16:19 谷爱凌是体育领域的元宇宙吗? 20:18 万一谷爱凌输了呢? 21:23 夹在中美之间,不得不面对的压力 24:38 猜想:谷爱凌会是冬奥会主火炬手吗? 27:37 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体育商业明星? 后期制作:刘易非 合作:[email protected]

32分钟
20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