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2 “人种决定论”在体育里过时了吗?

这届世界杯的“亚洲之光”格外多,当我们在讨论作为亚洲人取得的体育突破时,是否也在潜意识里认定,我们在一些项目里是先天弱势的一方呢? 但与此同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亚洲人在过去我们不擅长的体育项目取得突破。孙兴慜已经成为上赛季英超金靴、苏炳添跑到了9秒83、大谷翔平已经成为了美国职业棒球联赛的头号球星,很多项目里,我们的差距似乎缩小了,这是否又证明人种论已经过时了呢? 其实比人种差异更重要的,还有项目差异,讨论这个问题,本质上是讨论一种体育观。这期节目是一些基于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上的个人观点,欢迎给出不同意见。(周末在家手机录音,声音略闷,sorry。) 运动表现小公式: 运动表现=a·身体天赋+b·(训练水平+战术配合) 主播:刘易非 时间轴: 00:00 “亚洲之光”说法的潜意识里是认可人种差异的 02:33 不同人种有各自擅长的运动 04:10 肌纤维比例差异,决定了人体肌肉特点 07:12 影响运动能力的基因片段存在差异 08:59 身体天赋有天花板吗?苏炳添可能是个例子 12:18 身体天赋、训练、战术配合,竞技体育里哪个更重要? 14:53 不同项目占比不同,足球没那么“吃身体” 18:19 本期四个主要观点 19:40 日本队的战略可能是另一种“压着打” 相关内容: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2012年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关于不同人种肌肉密度的研究 关于ACTN3基因运动选材的可行性研究 「鹰眼时间」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与我们交流,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一起畅聊世界杯和更多体育话题。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25分钟
2k+
2年前

足球审美和英雄气概,真的男女有别吗?|坚果看台

本期是一期无提纲聊天节目,与本台过去风格有差异,祝大家听得开心。 世界杯期间,「鹰眼时间」和女性体育内容平台「翻滚坚果」联合推出播客子栏目“坚果看台”,试图从女性视角探讨世界杯和足球议题,本期节目为这个系列的第一期。 这期我们邀请了「体会一下」主播锤子、「翻转体育」主播滑轮,本以为会是一期严肃的探讨,没想到,录制过程里充满了快乐和各种莫名其妙的碰撞。我们也愈发明确了,足球审美不只有“看战术”还是“看脸”,对英雄气概的理解也不受制于时代的变化。归根结底,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认同一项运动的理由,也正是如此,足球世界格外美丽。 嘉宾: 锤子,「体会一下」主播 滑轮,「翻转体育」主播 主播: 付茸、刘易非 时间轴: 00:00-00:41 混剪 04:16 从“看脸”聊起,梅罗形象气质的变化 17:44 中文体育互联网一些稀奇古怪的古早回忆 21:20 长发短发,和球场上的“硬汉气质” 35:18 CP粉和泥塑粉,崇拜感和代入感 47:07 足球迷为什么那么计较“专业性”? 53:46 数据和互联网改变了足球审美 1:01:23 “女球迷”不只有年轻女球迷 1:07:00 足球审美不止一种 「鹰眼时间」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多多找我们交流,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77分钟
3k+
2年前

Vol.40 从德黑兰到大马士革,中东的足球迷城(feat.刘怡)

与英格兰的比赛中,伊朗队球员用拒绝唱国歌的方式,表达了对伊朗国内抗争的支持;但另一种声音显示,伊朗国内反对意见认为球员的态度不够鲜明。世界杯是一个大舞台,政治立场、民族情绪都被裹挟在内。 B组正是这样一个充满话题的小组:伊朗、美国、英格兰、威尔士,绿茵场外的表达可能更加引人关注。 《世界杯特辑》第二期,我们请来了长期驻中东记者刘怡,由伊朗队首战赛场内外的政治表达引入,讲述了在中东看球的亲身经历,以及足球在中东社会扮演的角色。11月30日,美伊之战也将打响,更多的故事,可能还会上演。 (本期部分内容音频收录存在瑕疵,在此表示歉意。) 嘉宾: 刘怡,得到App专职作者、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黎双富,懒熊体育联合创始人 主播: 刘易非 时间轴: 00:00-00:37 片头及混剪 02:38 世界杯里的海外伊朗人,不能代表伊朗国民 06:58 中东球员,夹缝中的模糊表达 11:59 伊朗球员回国后会面临压力吗? 19:34 体育在中东躲不开政治表达 23:35 在巴勒斯坦看世预赛的奇幻经历 31:24 动荡里,足球是为数不多的娱乐 41:01 没有经历工业化,中东足球难有欧洲式的产业基础 48:14 阿森纳球迷本·拉登 51:25 球星是偶像,但更多球员是普通人 59:11 美伊之战回顾及看点 相关图片: 2017年8月,大马士革一家体育用品商店门前悬挂的巴萨、皇马、拜仁队旗。 大马士革西郊一个居民安置社区里,晚间训练的少年足球队。 2017年8月31日,大马士革居民在咖啡馆收看叙利亚队对巴林队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为叙利亚队的进球鼓掌。 「鹰眼时间」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多多找我们交流,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70分钟
15k+
2年前

Vol.39 卡塔尔赔钱办的世界杯,谁赚了?(feat.商业就是这样)

世界杯终于要开幕了,「鹰眼时间」开始攒大局,《世界杯特辑》正式上线!从本期节目开始,我们会联动与播客、体育有关的各路朋友,从商业、人文、城市、性别等多个话题,一起进入这段特殊的世界杯时间。在体育媒体行业,我们曾经讨论过第一届电视世界杯、门户世界杯、短视频世界杯,也许关于何时是“播客元年”还没有定论,但如果国内有一天会出现“第一届播客世界杯”,希望鹰眼能带来一点积极的变化。 第一期,我们请来了「商业就是这样」的肖文杰、许冰清,一起来聊聊“世界杯经济学”。在全世界,恐怕没有哪类事件会像世界杯、奥运会一样,定期举办、周而复始,每隔几年成为世界瞩目的全球事件。其中,世界杯的“四年”意义,甚至独一无二地成为无数球迷的人生标尺。 世界杯如此重要,在一个月内左右着几十亿人的情绪,但它不只是比赛,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商业项目之一。世界杯来到卡塔尔,某种程度上就来自利益的导向。早有传言称,卡塔尔为世界杯花了2200亿美元。 很多人都知道,办大赛就是赔本赚吆喝,但怎么量化这些“吆喝”,卡塔尔也有自身发展的焦虑。这期节目,我们从商业视角进入世界杯。 PS:「鹰眼时间」于2021年11月18日上线第一期,本期几乎刚巧为周年节目。感谢大家的收听陪伴。 嘉宾:肖文杰、许冰清 主播:刘易非 后期制作:董思哲 时间轴: 00:48 最“壕”、最小的世界杯 03:26 FIFA、组委会、主办国,谁在赚世界杯的钱? 13:01 赔本办世界杯,能赚来哪些“吆喝”? 20:29 为什么世界杯比奥运会更有钱景 23:26 相聚卡塔尔,但钱摆不平一切 29:54 重注体育背后,是中东国家的发展焦虑 「鹰眼时间」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与我们交流,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一起畅聊世界杯和更多体育话题。 相关内容: 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关键词热度对比 FIFA历年财报 Andrew Zimbalist对于2022卡塔尔世界杯营收状况的推测 Andrew Zimbalist对世界杯和奥运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专著 Netflix出品的关于FIFA贿选丑闻的纪录片《FIFA Uncovered》 关于过去30年世界杯和奥运会收支结构的研究 大型体育赛事对住房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分析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35分钟
4k+
2年前

Vol.38 城市为什么需要马拉松|鹰眼时间

本期节目由「Shokz韶音」运动耳机特约播出。 临近11月,全国的马拉松比赛迎来了最后的黄金周期,但同时,已经有不少比赛宣布延期,也有的改为线上赛。人们观望着北京马拉松等赛事的举办与否,因为某种程度上,这也标志着各个地方看待大型活动的态度。 2019年,全国共举办了1828场马拉松赛事,平均每天有近5场比赛在进行,而在十几年前,马拉松还曾是人们眼中难以参与的“极限运动”。作为一项难称“好看”的体育项目,办马拉松赛,为什么却成为了城市的常规操作? 回看历史,正是马拉松赛各种有趣的变化,让它有了今天的独特地位。于表于里,城市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马拉松,希望身边的马拉松赛事,能够早日回归。 主播:刘易非 范明辉 时间轴: 00:00-00:51 混剪及口播 01:31 今年马拉松赛最后的黄金窗口期要到了 05:34 从雅典到波士顿,早期马拉松赛事的“混乱” 12:15 马拉松如何拯救纽约城区 14:33 中国最早的马拉松赛 16:26 过去十多年,为什么几乎所有城市都在办马拉松 22:14 马拉松是品效合一的广告 24:59 能否办马拉松赛,标志着一种态度 相关内容: 波士顿马拉松风云:城市马拉松的奠基和消失的冠军 城市马拉松如何拯救纽约 全球马拉松的赛事经济 《2019中国马拉松人群与消费洞察报告》 1957年,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 「鹰眼时间」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多多找我们交流,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28分钟
3k+
2年前

Vol.37 中国女篮是怎么“突然”变强的

前不久,中国女篮获得了世界杯亚军,创造了28年来国际大赛的最好成绩。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女子三大球这么强? 这是一个值得长久研究的话题,但相比于“团结、拼搏”这种简单结论,我们需要找出更多可以总结、延续的东西。至少在女篮方面,如今我们应该呈现更多。 本期节目,我们找来了参与女篮国家队篮球分析服务的旋猫团队,关于这几年中国女篮的整体情况、东京奥运之后的战术战略调整、全球女篮发展、联赛变化、人才通道等等问题,这可能近期最清楚的一次解读。 嘉宾:徐墨,篮球分析专家、旋猫团队成员 主播:刘易非 时间轴: 04:42 中国女篮等到了“黄金一代” 11:25 从东京的8强到今年的亚军,中国女篮的战略战术调整 26:58 全球女篮生态,整体落后、美国之外多国混战 28:32 全球女篮球员的收入水平如何 34:29 球场之外,“备战水平”决定了什么 46:04 女篮联赛并没有变好 57:34 这次的成功经验能复制吗? 1:00:55 校园女篮水平很高,但怎么用? 1:06:56 美国人如何发现篮球天才 1:16:55 我们还需要怎样的篮球基础建设 相关内容: Vol.69 魔球:数据如何改变职业体育|商业就是这样 No.51:点球成金|得意忘形 WNBA全联盟薪资情况 WNBA2022赛季百回合净胜分排名 NBA2021-22赛季百回合净胜分排名 NBA2022-23赛季球员工资排名 2018-19赛季穆雷州立大学全美SRS排名(莫兰特母校) 2015-16赛季路易斯安那大学全美SRS排名(本-西蒙斯母校) 2016-17赛季华盛顿大学全美SRS排名(富尔茨母校) 「鹰眼时间」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多多找我们交流,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83分钟
4k+
2年前

Vol.35 为什么身边踢球的女生变多了

今年年初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夺冠,到现在更令人开心的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能看到越来越多社会性的业余女足球队了。当更多女性开始尝试踢球,“女足”这个词的含义,也将从女足国家队覆盖到更广的范围。 在曾经上过我们节目的翻滚坚果主理人付茸的新书《女足·她世代》里,北京知名业余女足俱乐部“水军女足”的创始人王一妃,讲述了北京业余女足一步步从无到有、从零星活动到渐成规模的过程。前不久,水军女足成立满11周年,也成为了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业余女足球队之一。 过去11年、乃至20多年的时间里,让女足人口发生变化的有国家队成绩,有校园足球的发展,也有女性体育观念的变化。当然,要让所有人没有负担地参与体育,还有很多座“大山”要翻,其中传播视角是重要的一方面。那么,我们可以从这期节目开始。 嘉宾: 王一妃,水军女足创始人 付茸,翻滚坚果主理人 主播:刘易非 时间轴: 00:00 - 01:57 混剪及介绍 01:58 2000年前初的校园女足 11:13 水军女足的诞生,几乎是填补北京业余女足的空白 16:09 新手不友好的足球,怎么把新手留住? 21:40 业余女足的周期性,星火逐渐燎原 26:21 和男女足踢球有什么不同? 30:14 如今一线城市业余女足已经相当繁荣 39:49 带娃压力、亲友意见…影响踢球的事还是很多 45:01 谷爱凌能鼓舞年轻女孩参与运动吗? 52:36 为什么要做《女足·她世代》 57:30 付茸弹窗被困海口,意外采访到水庆霞 1:01:57 关于“女性体育视角”的一些探讨 《女足·她世代》内容介绍 保存图片后,微信扫描二维码购买 (对了,这本书同样有《翻转体育》主播滑轮的贡献。) 延展资料: Vol.13 女子体育的同工同酬,她们靠本事做到了 88 翻滚坚果:女性与体育没有距离|从球说起 【随机波动082】足球也是女人的 郑重文字中的女足存在 | 张斌推荐序 「鹰眼时间」已经开设听友群,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72分钟
1k+
2年前

Vol.34 时尚博主穿的球衣是真的吗?

世界杯热度还没起来,但球衣穿搭开始成为话题了。TikTok和小红书上的时尚博主们,开始找出不知道哪来的足球球衣,有年轻人说这是老爹风,但更有逼格的一群人给这种风格起了个名字,叫Blokecore。 如果把这种风格翻译成公式,大概就是:球衣上衣+牛仔裤+腰带+中筒袜+复古运动鞋,一切似乎非常make sense。 但是仔细一看,这些球衣有的是十分珍稀的、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球衣,有的又似乎只有足球元素、不像任何队的球衣。所以,时尚博主们从来搞来的这么些罕见的球衣呢? 这期节目,我们从复古球衣的潮流风开始,聊聊球衣的真假。当然,世界杯快来了,这也绝对算是一期关于购买球衣的避坑指南。 主播:刘易非 嘉宾:东旭 时间轴: 02:50 Blokecore,潮流圈拆解足球文化 05:08 “四年一度球衣大赛”,参赛者也不只有运动品牌 13:27 三种所谓的“复古球衣”都是什么 14:34 小红书博主的球衣为什么看起来假? 17:33 球衣里的“泰版”渊源 19:35 实用指南:如何避免买到假球衣 23:22 中超球衣乱象:正版不卖,盗版乱出 25:43 很多人不舍得穿正版球衣踢球,怎么办? 27:20 实用指南:球衣怎么买便宜 延展资料: 西班牙球员贝莱林,行走的Blokecore 蕾哈娜身穿巴黎世家和阿迪达斯的联名球衣 2018年阿迪达斯与俄罗斯设计师Gosha的合作款 球衣百年:球迷口味和商业考量的永恒对抗 复古球衣,从修补小生意到2.5亿美元大公司 「鹰眼时间」已经开设听友群,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33分钟
4k+
2年前

Vol.33 陆冲、飞盘离成为广场舞还有多远

这个夏天最受关注的新兴运动,除了飞盘,还有陆地冲浪。三五成群是这些运动最直观的景象,而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交属性让它们在这段特殊时期突然走红。 当我们讨论社交和“真运动”时,可能经常忽略,在中国,早就存在一种由社交功能主导的街头运动项目——广场舞。 本质上,这些组织都可以被称为运动社群,在新兴运动的破圈过程中,运动社群几乎是必经之路。这些社群让新项目逐渐星火燎原,社群的形态、乃至商业模式也在慢慢发生变化。而这些运动的热度是能够长久存续,还是短暂消逝,运动社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量。 这期节目,我们通过运动社群,看这些新兴运动的过去和未来。 嘉宾: 志夫,伙伴飞盘俱乐部主理人 旗子,ONBOARD陆冲俱乐部主理人 主播:刘易非 时间轴: 02:14 陆冲:滑雪人的夏日玩具、冲浪人的内陆替代品 05:48 新兴运动的社群发展 12:10 陆冲和飞盘也有旺季、淡季 17:19 运动社群里都干什么 26:40 飞盘热度开始下来了 31:29 社群的“社”是社交的“社” 33:55 运动社群怎么赚钱的 37:02 陆冲想竞技化,比较难 42:35 当飞盘精神遇上竞技比赛,还能友好、尊重、反权威吗? 49:34 社群终究是一种文化 延展资料: spike ball 圆网球 Mölkky 木棋 Vol.25 必须谈谈飞盘和足球场了 Vol.04 飞盘、冲浪、滑雪…小众运动怎么变成网红的? Vol.26 这次不吵了,我们聊聊飞盘行业|对话全国最大飞盘厂商 「鹰眼时间」已经开设听友群,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2k+
2年前

Vol.32 实地探访村BA后,我们试图寻找中国体育的社区性

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中国没有体育文化、没有社区体育,体育已被其他娱乐所替代……但当“村BA”这个话题再次窜火,贵州一个小村庄篮球场周围人山人海的照片被四处传播,它是一个与前几年曾被媒体深入挖掘的“野球江湖”又不太一样的生态,两者或许有部分重合之处,但从更大的维度,它们是中国各地诸多民间篮球中的不同面相。 虽然这些乡村篮球赛事都已存在数年,但正是那些被认为将要替代至少是抢夺掉大部分体育这种娱乐时间的东西,例如短视频,让它们再次回到大众视野中。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中国或许早已有其自身独特的体育文化和“社区”,即便它是乡村的,即便还不成熟。 为此,我在懒熊体育的同事们近期到访包括贵州、福建在内的民间篮球现场,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想看看在经济更发达的东南沿海和相对后发的西南内陆,体育正在以一种怎样的面貌存在。 录节目的人:刘易非 赵宇 李嘉咏 时间轴: 01:48 网上看到的村BA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06:55 贵州村里的篮球赛事生态 13:30 村BA现场真有“上万人”看吗? 19:33 福建泉州,富裕地的村BA 28:11 村BA体现的是对职业体育的失望 40:10 理想的社区体育是什么? 49:59 如何理解体育的附近性 延展资料: 探访贵州台盘:谁制造了“村BA”|现场三部曲① 村BA的另一面:富裕地的篮球梦|现场三部曲② 野球江湖:你不了解的另一种中国|GQ报道 江湾和李老八,四个人的年度体育记忆|看球者说 「鹰眼时间」已经开设听友群,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郑浩榕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合作:[email protected]

57分钟
1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