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一个如今听起来有些古老的词,距离它的“全盛期”,实际也就过去了不到三年时间。 8月初,韦斯特私信Complex,称“阿迪达斯未经我同意就推出了Yeezy Day,还复刻了以前的款式和配色。”比起曾经炒到上万元、今年重磅回归的Yeezy 350 初代“Turtle Dove”配色,大家更关注韦斯特与阿迪达斯的又一场嘴仗。至于炒鞋“大业”,好像已经无人关心了。 从迈克尔·乔丹引领潮流的时代,球鞋就开始被赋予收藏品的属性。Yeezy问世后,球鞋交易平台也纷纷诞生,一时间,炒鞋成为了不少人的致富神话。在2019年前后,中国的炒鞋热也达到顶峰。 然而,最近三年间,球鞋在二手市场的价格逐渐回落,鞋贩子也少了很多。炒鞋泡沫为什么破灭了呢? 主播:刘易非 庄坤潮 时间轴: 01:56 从AJ到YEEZY,炒鞋的繁荣史 05:09 最近十年的炒鞋热潮,还有交易平台和品牌DTC的原因 07:39 鞋贩子炒鞋的流程 08:59 2019年猛龙NBA夺冠,一款鞋半月内价值大起大落 12:23 鞋贩子是怎么拿到货的 15:26 前耐克高管儿子炒鞋,其母引咎辞职 17:33 炒鞋上下游:品牌、经销商、鞋贩子、消费者,分别如何参与其中 21:07 球鞋拍卖,炒鞋的持续效应 25:00 炒鞋热不再的根本原因,不只是监管 30:09 炒鞋改变了什么? 延展资料: 炒鞋十几年,月流水150万,我却不配再热爱球鞋 376双拍出718万,我们参加了保利办的国内首场球鞋拍卖会 剧谈社|Vol. 03 球鞋编年史——从球场、到街头、到拍卖专场 「鹰眼时间」已经开设听友群,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你有没有注意到,大街上穿拖鞋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运动品牌出的、底特别厚的那种?甚至于,当拖鞋的包裹面积变大,也有人开始穿它上班。你很难界定,这种包着脚趾、脚后跟的鞋还叫不叫“拖鞋”。 如今,拖鞋正以这种不断挑战边界的方式,出现在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鞋架上。虽然做拖鞋的品牌很多,上到迪奥、LV,下到十几元的街边货,再到一些此前从未涉足鞋履的袜子品牌,但实际上,国内这一波拖鞋热潮实际是从一个此前很少被提及的品类开始的——运动拖鞋。 顾名思义,按功能来定义,运动拖鞋就是适合在运动前后穿着的拖鞋,甚至有人也会穿运动拖鞋做简单运动。但现在,它的使用场景已经超越运动本身。实际上,运动拖鞋如今大受追捧的原因在于,它是被运动科技改变的拖鞋,也是能给消费者带来“运动感”的拖鞋。 这期节目,我们来探究拖鞋热潮的秘密。 主播:刘易非 李嘉咏 时间轴: 01:55 这一波拖鞋热潮是由运动品牌带起来的 03:17 木头、塑料、海绵,拖鞋的材料变得更“运动” 06:45 拖鞋怎么能“又软又防水”? 11:02 为什么中国运动品牌在拖鞋上卷起来了 14:02 做拖鞋赚钱吗? 16:15 洞洞鞋的起起落落:Crocs、YEEZY 20:55 运动拖鞋和洞洞鞋必有一战吗?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关于一些不太被人了解,或者将来可能会被忘记的体育故事。 主播:刘易非 时间轴: 00:42 从乒乓外交到第三届全运会 04:45 洛杉矶奥运会,领奖台上的握手 06:06 1986,福建、台湾羽毛球运动员相聚香港 07:41 北京亚运,台湾歌手大规模进入大陆 10:12 高雄申办亚运失败 11:25 王立彬与台湾篮球 13:11 台湾新浪狮队征战CBA 16:12 钱薇娟与北京女篮 17:40 “海峡杯”篮球赛的冲突 19:47 《北京欢迎你》之后 21:51 大陆与台湾,两版“耐高” 23:10 莫雷事件后的蔡崇信 25:42 结语 节目中提到的部分名字: 庄则栋(乒乓球世界冠军) 蔡啸(第三届全运会台湾代表团团长) 黄于燕(第三届全运会台湾代表团副团长) 陈伟强(洛杉矶奥运会男子60公斤级举重金牌) 蔡温义(洛杉矶奥运会男子60公斤级举重铜牌) 王宇钦(香港爱国人士,筹划1986年福建、台湾羽毛球运动员交流) 郑为元(1986年时任中华台北奥委会主席) 张彩珍(1993年国家体委副主席,当时到访台湾的最高级别大陆官员) 王立彬(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后投身台湾篮球十余年) 姜丰年(新浪早期创始人之一,台湾新浪狮队老板) 钱薇娟(台湾女篮运动员,曾效力北京首钢女篮) 「鹰眼时间」已经开设听友群,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今年6月,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2021赛季纪录片《阿拉申花》上线,纪录片由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懒熊体育、铛蛙体育联合出品。 这部片子的简介是这样写的:“以疫情背景之下中国职业体育现状的独特视角切入,展现出了一幅最具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写实长卷画作。”和国内此前大部分职业体育相关的纪录片主要用官方口吻讲述不同,《阿拉申花》采用第三方视角,记录了申花俱乐部、上海球迷、和这座城市的部分真实写照。 某种程度上,这次尝试有些致敬亚马逊的纪录片《All or Nothing》等系列,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呈现效果与这些作品又差距,但我们相信这次尝试对中国职业体育和体育内容领域都十分有意义。 本期节目,《阿拉申花》制片人,懒熊体育副总裁张兵介绍了本次纪录片的全过程,其中有很多拍摄的幕后故事,以及关于中国足球的最新见闻思考。另外,《阿拉申花》已经上线B站、腾讯视频,欢迎大家观看。 >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张兵 时间轴: 00:48 体育纪录片已经是国外俱乐部的媒体产品 06:57 申花这次也不想拍成“宣传片” 09:23 体育纪录片不要永远落入“热血”的俗套 11:41 《阿拉申花》讲了什么 14:19 整部片子最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 18:27 申花很开放,但球员没准备好怎么呈现自己 29:01 总经理周军是否戏份过多? 33:24 潜入中国职业足球内部的一年,关于媒体、足协、小将、传承 41:59 纪录片上线的波折过程 46:15 体育是纪录片好题材,给之后的各方一些建议 延展资料: 《阿拉申花》B站播放链接 【Netflix】我心永随桑德兰 第一季 【亚马逊】孤注一掷:托特纳姆热刺 【Netflix】极速求生:Drive to survive 第一季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艺术、潮流、体育是全世界NFT涉足最多的几个领域,但在国内,关于NFT的讨论似乎一直缺少一种体育叙事。 但另一方面,体育迷们目之所及已经几乎无法摆脱加密行业的身影,只要你留心一下国际赛事的广告牌,Socios、OKX等公司已经彻底侵入体育场景。 其实,体育领域早就有了与NFT逻辑十分相似的产品——球星卡。从这个角度,体育迷们可以找到一个了解NFT和加密行业的窗口,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给国内NFT讨论增加一些新的视角。当然,本期节目涉及区块链相关技术、概念的地方可能会有错误,欢迎指正。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庄坤潮 时间轴: 01:42 挑战30秒解释NFT 03:09 球星卡怎么涨跌:稀有度、球员表现、情感 07:56 从球星卡到NFT,关键都在于“唯一性” 11:46 最成功的体育NFT产品NBA Top Shot 15:58 加密行业投资体育,搞出了粉丝代币 19:04 运动品牌的NFT尝试和争议 24:18 国内体育数字藏品,浅尝辄止 27:11 加密货币低谷期,聊聊体育NFT目前的问题 30:09 体育NFT的未来,范特西游戏和DAO? 延展资料: 中国监管政策下,体育产业发行NFT的实操法律指南(研报全文需添加文内微信) NFT潮下的球星卡公司:Topps三度上市、Alt融资超6000万美元 解密艺术品定价之谜: 从达芬奇、杜尚到NFT|剧谈社 将运动品牌卷进来的NFT时尚是未来,但谁敢说不是泡沫?| 2021年度总结 DAO开始收购俱乐部,球迷夺权的浪漫故事能走下去吗? 数字门票、球星卡和粉丝代币:职业体育正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上期节目我们聊了飞盘的历史文化源流,以及和足球场相关的争议,得到了大家很多真诚的反馈。于是,我们准备了一期bonus节目,找来了中国最早一批飞盘玩家之一,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正在兴起的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同时,鹰眼时间也将开启一档不定期更新的子栏目,不再只是我和我的同事做输出,而是通过外部嘉宾的表达,带我们了解新的领域。 今天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期。本期的嘉宾薛志行,是即将开始的全国飞盘联赛的运营方杭州飞盘文化的创始合伙人,也是全国最大的飞盘厂商翼鲲飞盘联合创始人、亚洲大洋洲飞盘联合会秘书长。 作为赛事运营方、装备厂商、项目推广者,他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有意思的想法。飞盘比赛是怎样运营的、中国飞盘在全世界是什么水平、飞盘业内如何面对如今的“乱象”,以及这个行业该如何可持续地走下去。 >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黎双富 嘉宾:薛志行 时间轴: 04:11 火了之后争议是不可避免的,冷静看待 11:20 飞盘在中国的早期,是小圈子的乌托邦 14:48 飞盘热到顶了吗? 19:38 借助赛事化解争议、划分人群 21:11 草根赛事长期存在,商业潜力开始挖掘 26:10 飞盘的尽头是电竞? 30:52 中国飞盘竞技水平如何? 34:23 我们离飞盘职业运动员还有多远 37:43 考级、进校园,还有“观察员” 40:41 飞盘市场规模,中国的空间还很大 延展资料: Vol.25 必须谈谈飞盘和足球场了 2022世运会飞盘 德国 VS 加拿大 直播录像 飞盘的尽头是骨科?我们给你准备了预防受伤指南 懒熊体育近两年关于飞盘的内容合集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关于飞盘“抢占”足球场的讨论,竟然还在继续,而且愈演愈烈。从“和狗玩的”、“是不是真的运动”,到关于性别、社交等等议题的争论,无休无止。而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纷争,都是因为不了解。 在研究史料、也亲身参与了多次飞盘训练和比赛之后,我们似乎才能渐渐理解这两项运动的精神意义。它们其实是有些相似的运动,但代表的社会价值取向确实是不同的,理解这些,就能理解这种对立。 而对于场地的争夺,也绝不仅仅是“多建场地”这么简单,我们体育场馆的单一用途思维,恰恰是场地匮乏的原因。至于性别议题,同样是不应该回避的方面。 《进击的巨人》里韩吉说过:“有不懂的事,就主动去了解,这不就是我们调查兵团吗?”调查之后,我们发现这个事情比口水仗有意思太多了。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范明辉 时间轴: 02:51 1968年的全球社会变革,极限飞盘也是产物之一 07:15 两种反叛:草根足球“反商业”,飞盘“anti-sport” 11:23 场地紧缺,但为什么足球抢不过飞盘? 14:53 解决场地问题不靠抵制飞盘,场地赚钱了,才有更多场地 18:59 社交、拍照、穿搭......运动本该纯粹吗? 24:29 飞盘和足球:同源的“空间”运动,两种精神意义 27:09 体育运动没有高下之分,别去刻意构建“他者” 延展资料: 飞盘早期在中国流传的图像 足球场难订,真不是飞盘的错|专栏 打造爆款小众运动的“七步曲” 飞盘不只是玩具,也是门小而美的生意 Vol.15 Leggings会是下一个牛仔裤还是喇叭裤? 你根本就不了解飞盘,嬉皮士、反文化、1968、叛逆和商业源流|视频 后期制作:刘易非 发现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体育赛事媒体版权就像是“夏天,太阳底下的冰淇淋”——你买了它,可以独享,也可以收费与小伙伴一同分享,但你是否享用、和谁分享,冰淇淋都只能出现在夏天(限定时间)且暴露在太阳底下(限定地点、限定渠道)。更关键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冰淇淋的分量都一定会减少,直到最后化为乌有。 从2010年前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开始,头部体育赛事版权在国内频繁易主,乐视体育、PP体育、腾讯体育、新英体育......对于体育迷来说,“新赛季去哪看球”似乎永远是一个问题。 有的媒体把体育版权看作护城河,但在曾经的版权泡沫下,这个“护城河”的作用恐怕不是保护自己,而是困住自己。这个市场一度象征着巨头投身体育产业的豪气,但一切归于平静之后,谁都知道,这些版权在国内根本不值这么多钱。 体育版权,到底是门怎样的生意呢?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感谢资深媒体人余伟对本期节目内容的贡献。) 时间轴: 02:29 卖家的硬资产,买家的冰淇淋 04:37 用商业品牌来理解购买版权的媒体平台:产品、渠道、导购、供应链 13:47 新英体育,唯一靠体育版权盈利的公司 15:27 从版权视角看腾讯体育大裁员 18:28 F1在中国到底值多少钱? 21:46 体育版权岔路口 延展资料: 中国体育版权:激荡12年 去哪看F1有了眉目,中国电信瞄准3年新媒体版权 | 独家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在运动服饰的市场中,成人是更大的一块蛋糕,但竞争极为激烈,市场饱和程度高。相比之下,童装市场分散,一直被认为是蓝海的存在,尤其是运动童装品类里,始终没有巨头。最近几年,运动品牌纷纷入手,准备抢夺运动服饰里这最后的一块蛋糕。 当然,老牌玩家里,巴拉巴拉们依然有自己的家底;同时,也有一些概念新颖的垂类运动童装品牌出现。虽然体育中考、三胎政策、以及新一代家长们正在把这块蛋糕做大,但李宁、安踏等巨头想抢占优势,也不会特别容易。 最关键的是,运动童装绝不只是成人运动服的小码,站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李嘉咏 时间轴: 01:42 谁在参与运动童装之争 04:03 为什么运动童装到现在才成为话题 05:40 不只是尺码只差,更是不同的理念和需求 09:30 为什么有的童装那么贵 12:06 运动童装营销:联名、亲子 15:00 从巴拉巴拉到OUTnABOUT,细节制胜 17:11 运动童装大抢滩,为何少了户外品牌? 延展资料: 运动童装厮杀,从暗斗到明争 从轻户外切入,OUTnABOUT想做有功能有设计的“好玩”运动童装 鞋底暗战,国产运动品牌正在打响的“翻身仗” OUTnABOUT、Moody Tiger入驻,运动童装市场何时出现一方霸主? 童装生意好不好,妈妈说了算 |CBNweekly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5月24日,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宣布停止运营并退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这是三年里第三支解散的中超俱乐部。这一点也不意外,但可悲的是,在球员、中超等方面都在做出让步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人想要出资帮助这支球队。 中国的足球俱乐部,有过年投入30亿的阔气,也经历过5年80亿版权的泡沫,现在真正成为了无人抄底的劣质资产。 我们都知道,足球有其公益性,但想要活下去,只靠公益足球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没有理由让球员成为这种“公益”的牺牲品。重庆队的球员面临16个月的欠薪,现在却没人帮得了他们。 很多年前,从我们轻视商业、不尊重规则开始,中国足球俱乐部也许就注定了会有这一天。只有我们真正把俱乐部当作公司和品牌,他们才有可能活下去。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曹思颀 时间轴: 03:32 把足球俱乐部按商业组织来分析 07:07 中国足球投资人:从“市长足球”到临时合伙人 10:11 谁才是中国足球的消费者? 14:20 什么样的俱乐部才值得抄底 18:16 重庆队为什么解散了 20:13 股改,可能只是足球方面的一厢情愿 25:34 讨薪的法律困境,真不好解决 (以下高能预警!) 29:31 圈子文化,与卑微的个体 35:15 规则的溃败 延展资料: 中超:临时合伙人正在进场 | 中国足球反脆弱 中超重庆队解散:一场足球和规则的溃败 苏宁退场:冠军,闪崩,超级玩家扔掉大玩具 《体育法》26年来首次大修,修订草案这9点改动最值得关注 上海申花2021赛季纪录片《阿拉申花》 预告片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大概一周的时间里,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汕头亚青会、男足亚洲杯都宣布延期、取消或者异地举办,体育赛事的重磅炸弹一个接一个。体育比赛对大部分人来说是生活的点缀,但对从业者来说,是工作、是心血,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期望。体育大赛如果没有了,那些投入和准备会怎么样呢? 过去的两年多,我们有了一届振奋人心的冬奥会,但光环之下,无数职业赛事、群众赛事都经常面临取消、延期,和其他重线下行业一样,体育赛事公司、运动员过去很长时间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这期单口节目,关于城市办赛的经济帐、赛事公司的生存状况、行业里的人面对的压力,以及最关键的问题:体育比赛究竟为了谁而办。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时间轴: 01:20 “超级体育周期”的幻灭 04:17 城市申办体育大赛,赔钱和赚钱 08:07 国内城市为这些大赛投入了多少 10:41 东京奥运的经济权衡 13:19 疫情下的非洲杯,盛会下的灾难 16:30 被化整为零的群众体育赛事 19:33 靠比赛奖金生活的人,还好吗? 延展资料: 杭州潮涌,体育回归进行时 成都不休闲,体育人都在996 古城西安,在建体育“新房子” 崇礼:一个因体育完成改造的城市样本 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届非洲杯?归根到底还是不够“尊重” | 非洲专栏 倒计时一个月的非洲杯,困难不止是奥密克戎 | 非洲专栏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这是一个不用再介绍的人了。一个数据:刘畊宏在5月6日的抖音粉丝数已经达到6200万,他的帐号已经是整个平台粉丝数最多的个人账号之一。放到互联网健身行业里,这个数字也几乎比Keep、超级猩猩、乐刻几个明星公司的月活用户数加起来还多。 每个平台似乎都想要造一个自己的刘畊宏,有人找来奥运冠军、有人请出健身传奇,但效果各异。刘畊宏的诞生,自有其天时地利人和。 尤其重要的是,健身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事,过去几年智能健身硬件层出不穷,但最火的产品反而是团操课。 所以,有人能复制刘畊宏吗?健身行业又真的需要更多的刘畊宏吗? 「鹰眼时间」终于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也希望大家多多与我们交流,多对节目提建议。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组织起线下运动居,一起挥汗!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主播:刘易非 李嘉咏 时间轴: 03:41 刘畊宏的直播不只是直播,是线上广场舞 07:29 流量背后,当然有MCN和抖音 12:02 线上健身迭代:硬件更新套路假,互动氛围最重要 14:39 抖音靠刘畊宏就干掉了Keep、超级猩猩、乐刻? 15:47 体育明星做健身直播靠谱吗? 18:27 刘畊宏会成为健身圈的李佳琦还是李子柒 20:40 很多人想当下个刘畊宏,但行业可能并不需要 延展资料: 36氪专访|两周狂卷5000万粉丝,刘畊宏背后的推手做了什么? 星期日接线员|24.Hz 电视健身操的流行三十年 线上健身大爆发?我们调研了16个机构及KOL后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后期制作:刘易非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 B站-@摸鱼的熊彼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