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差之見》第5期节目将第一次聚焦院线电影——《F1:狂飙飞车》!我们再次邀请了四刷本片的八鸽,来和红酒详细讨论,与此同时对本片无感的新元将退居吐槽役。 飞行嘉宾: 八鸽(豆瓣@и):观点与看法逐渐能量化的迷影局外人,无情的影展看片机器。 主播介绍: 红酒(豆瓣@红酒与谋杀):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新元(豆瓣@Kinyuan):酷儿与电影研究的在读博士生。 时间戳: 00:41 本期节目介绍 00:57 国产片保护月的消失 02:37 《F1》的票房逆跌 03:50 IMAX格式决定了本片的视听体验? 09:33 本片摄影与视效的关系 * 一部强调“实拍感”的电影 * 为何是超写实主义的拍法 13:13 模式化情节下的巨大能量场 16:14 本片摄影技术的革新性 * 影片的人物和故事可看作现实的种种缩影? 22:25 速度与能量:与《壮志凌云2:独行侠》一脉相承 * 技术如空气的谦逊主义姿态 24:59 对于影片陈旧文本的讨论 32:30 两种拍法:对比《F1》与《极速风流》 34:44 对科辛斯基「海陆空三部曲」可能性的展望 36:36 《F1》的冲奥前景 * 对工业摄影的深入探讨 * 技术的“在场”与技术实现的“不可见性” * 奥斯卡对于用数字虚拟技术创造“摄影感”的阶段性推崇 * 当代电影摄影的新定位:摄影思维的主导性 BGM:Lose My Mind (from F1: The Movie) & You've Been Called Back to Top Gun (from Top Gun: Maverick)
欢迎回到戛纳电影节专题的第二期!本期节目为戛纳华语篇,我们邀请到了麦浚龙的(前)粉丝八鸽加入讨论,一起畅聊入选不同单元的三部华语电影。 飞行嘉宾: 八鸽(豆瓣@и):观点与看法逐渐能量化的迷影局外人,无情的影展看片机器。 主播介绍: 红酒(豆瓣@红酒与谋杀):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新元(豆瓣@Kinyuan):酷儿与电影研究的在读博士生。 时间戳: 00:38 本期节目介绍及嘉宾介绍 01:17 《风林火山》 * 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 充分诠释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 廉价网剧质感,演员梦游走秀,全片不知所谓 * 关于版本的猜测 15:47 《狂野时代》 * 本片的触觉部分与《地球最后的夜晚》3D部分在感官体验和影像品质上的比较 * 打开电影的魔盒,毕赣迄今最有野心的作品 * 电影史的、中国史的或入梦者的 * 电影情书还是遗书?解读影片结尾 * 借元影像探讨电影的生存困境,并回归观看电影的初衷 * “触觉”的运动长镜头与《湖上艳尸》的对比 * 电影的主体性,作为一具“做梦的身体”而非“造梦的机器” * 对比《神圣车行》抵达电影本体的不同路径 46:16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 * 应抄尽抄,原创性为零 * 不见其导演的技艺和思想 * 严重低估了主流观众的理解力和观影量 * 可能是一部新AI电影 BGM:《地球最后的夜晚》OST
大家好,本期节目是戛纳电影节专题的第一期,主竞赛获奖影片回顾。戛纳专题共有三期,后两期也邀请了不同嘉宾加入讨论,敬请期待! 冷知识一则:“戛纳电影节”的法语原名Festival de Cannes里没有cinéma。 主播介绍: 红酒(豆瓣@红酒与谋杀):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新元(豆瓣@Kinyuan):酷儿与电影研究的在读博士生。 时间戳: 01:13 对今年戛纳的整体感受 03:11 短片主竞赛里被忽视的小杰作《女士们》 05:58 主竞赛质量较去年有所回升? 06:55 “正确”而无趣的颁奖 * 即使没看过影片也能如此发奖 * 戛纳电影节的艺术性正在衰落 * 朱丽叶·比诺什的政治倾向 * 对女评委场外信息的援引是否合适? 16:52 金棕榈奖 《普通事故》 * 过度依赖巧合驱动,单向度的剧本写作 * 关于影片结尾的处理 * 一部平庸的金棕榈or两极分化的金棕榈 * 戛纳电影节的政治性和艺术性 32:26 评审团大奖 《情感价值》 * 旧酒装旧瓶 * 确保“情感正确”的规范指南 34:44 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 《密探》 * 通俗剧版的《舍间声响》 * 并不奏效的城市气质构建 46:01 最佳女演员 《最小的女儿》 * 眼看大表姐到手的影后被截胡了 46:40 最佳编剧奖 《年轻母亲之家》 * 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的达内兄弟 47:35 评审团奖 《接近终点》 * 始于影像的第一性,历经第二性,迈向第三性 * 为何本片难以摘得金棕榈 * 具象的、写实的拍法,深邃的、抽象的主题 * 符号的、留白的,地缘政治的、抽象寓意的,最终拔向更高的层次、境界 57:09 评审团奖《望向太阳》 * 关于本片的声音设计 * 用空间述说时间 * 本片的触摸视觉和时间意识 * 新反思电影 * 全片最为惊艳的一场戏 BGM:《接近终点》片头&片尾曲
听友们五一假期快乐! 在本期导演专题节目里,我们将聚焦游离于主流电影之外的美国当代电影作者贝尼特·米勒,并围绕他的四部长片作品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回顾。 好消息!《巡游》的高清精校字幕版也在制作进行中,届时我们也会把链接同步更新到shownotes里。 飞行嘉宾: 镜(豆瓣@镜头乐园):希望永远“自己”去看电影的观众。 主播介绍: 红酒(豆瓣@红酒与谋杀):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新元(豆瓣@Kinyuan):酷儿与电影研究的在读博士生。 时间戳: 00:28 本期节目介绍及嘉宾介绍 01:24 我们是如何与米勒“相遇”的 04:33 米勒的导演履历介绍 05:40 《巡游》The Cruise * 来自叙述主体的文体风格是否谦逊 * 对本片的观感或许取决于我们对被摄主人公的态度 * 酷儿阅读本片的可能,非规范的定向/运动方式 * 身体与空间的互相形塑 * 纽约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压迫性的文化建构 * 被摄体自身的表演欲及其表演性人格 27:48 《卡波特》Capote * 从本片开始奠定米勒的影像基调 * 低调的技法,隐形的技术 * 霍夫曼贡献了捕获心灵的表演 * 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幻灭的美国 * 两种冷血:卡波特的角色研究 * 生活的时间流逝代替叙事 * 导演的一句话陈述 43:01 《点球成金》Moneyball * 一种失败者叙事 * 竞技体育的成功逻辑 * 米勒关于视觉主体的另类镜头调度 * 导演对于各部门的调和 * 导演决定了演员的上限 * 无关体育、无关励志 57:46 《狐狸猎手》Foxcatcher * 跳出预期的卡司阵容与超高水准的表演呈现 * 马克·鲁法洛的高光表演时刻 * 对于人物及三角关系的分析 * 片中的几个重场戏及其表达 * 行为动机、心理缺陷与性格真相 01:27:20 对贝尼特·米勒作者性的总结 口误:10:55处应是“直接电影”,而非“真实电影” BGM:《But Not For Me》&《The Show – You're such a loser dad Version》
欢迎来到柏林电影节特别节目的下期。本期录制时间正值奥斯卡颁奖典礼,红酒老师义愤在胸,临时决定在进入正题前插播一段对第97届奥斯卡颁奖结果的锐评。 我们在本期节目里不仅全面回顾了新艺术总监翠西·图特上任后的第一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为主),也对前艺术总监卡洛·沙特里安在任的五届柏林电影节做了一个整体回顾。 悲报:聊着聊着才发现,两位主播很少完整看完同一部主竞赛获奖影片…… 主播介绍: 红酒(豆瓣@红酒与谋杀):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新元(豆瓣@Kinyuan):酷儿与电影研究的在读博士生。 时间戳: Entrée 前菜: 00:31 快评第97届奥斯卡颁奖结果(主要针对男女主角奖) Plats 主菜: 09:16 对柏林电影节的总体感受,从个人体验到影节选片 * 柏林电影节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处境 * 欧洲三大体验之最 * 2020年是一个选片巅峰 * 从欧洲三大到北影节、上影节 * 2023年可否被看作卡洛任期的拐点 * 新总监翠西开创的视点单元是否鸡肋 26:35 对本届主竞赛获奖影片的评价和对颁奖结果的看法 26:45 金熊奖–《性梦爱三部曲:梦》 * 三部曲的关联和酷儿性 * 这么弱的电影性,也配叫“梦”吗 37:58 评审团大奖–《天空的另一面》 * 平庸俗套的学院派公路片 40:07 评审团奖–《音讯》 * 对比《罗马》的黑白摄影 * 超能力的奇观vs慢电影的日常 * 44:26-46:20 情节剧透 47:58 最佳导演奖–霍猛《生息之地》 * 补充2020年第70届柏林电影节霍猛对谈贾樟柯时的一段讲话 * 我们对本片的详细评价请参见上期节目 :) 50:55 最佳剧本奖–《二〇二五年的欧陆》 * 致敬《一九五一年的欧洲》 * 政治表达?技术失误! 55:45 《沉睡2》 * 致敬·安迪沃霍尔,拍摄《沉睡》者之沉睡 * 对柏林影评人周的简要介绍 59:10 最佳主角奖–萝丝·拜恩《如果有腿,我会踢你》 * 当之无愧的主角奖,本届柏林最佳表演 1:01:35 《母亲的宝贝》 * 坚实的心理结构与强大的叙事掌控力,年度级别的剧作出现了 1:04:18 最佳配角奖–安德鲁·斯科特《蓝月亮》 * 这个奖项就是柏林颁奖礼上的最大反转 1:06:52 插播:速评柏林电影节的表演奖改制 1:08:37 新生代单元获奖华语片–《植物学家》 * 摄影先行的“摄影电影”,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毕业作品? 1:12:45 本届柏林的其他电影 1:12:55 《梦想》(涉及关键剧透,含剧透预警) * 一部恶毒的电影 * 谈及米歇尔·弗兰克的前作 * 1:16:00-1:16:45 简述《母亲的宝贝》和《梦想》在剧作层面的本质区别(此处不涉及剧透) 1:17:08 《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 * 创作对你说了什么 1:19:54 《草蜢之吻》 * 这么神经的电影却贡献了让人过目不忘的一场戏 1:22:19 《夏日约会》 * 时政议题强化版侯麦 1:25:33 《河鳗》 * 美术和摄影上乘,剧情神棍 1:26:47 《黑人新闻:条款与条件》 * 以百科词条和专辑音轨来结构的论文电影 * “随心所欲”地篡改戈达尔 1:29:16 《死钻倒影》 * 虚构 / 真实?运动–影像/时间–影像?女权/非女权?以过载的影像速率冲击二元结构 * 对比《某种物质》的女权表达,当“美役”作为一种武器 * 新表现主义电影,加法视觉的极限 * 后现代的拼贴杂糅与仿讽经典谍战文本,不断刷新的观视体验以及电影本体的“现身” * 立体主义的蒙太奇实验,从声画剪辑的内部逻辑缔造视听流 Dessert 甜点: 1:40:03 第80届柏林电影节再见?!2025年会是电影大年吗?! 口误:32:26处说的是《梦》,不是《爱》 《母亲的宝贝》并非导演约翰娜·莫德的长片首作,特此更正 BGM:《Billie Toppy - live》《Fiero GT - live》
两位主播终于在柏林重逢,为大家带来柏林电影节特别节目的第一期,聚焦两部华语主竞赛作品。本期节目不会涉及剧透,没看过电影的听众可以放心收听。 主播介绍: 红酒(豆瓣@红酒与谋杀):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新元(豆瓣@Kinyuan):酷儿与电影研究的在读博士生。 时间戳: 01:08《生息之地》 * 本片相比霍猛前作《过昭关》为何全面进步 * 本片对于劳作的态度,对于技术的态度以及和《隐入尘烟》的对比 * 罕见的群戏水准,在表演调度上的飞跃 * 本片与第五代导演作品的关系以及作为3.0表意层级的民族电影 18:32《想飞的女孩》 * 本片相比文晏前作《嘉年华》为何大幅退步 * 从某个重场戏看出作者的表达降级 * 社会议题贪大求全,类型混搭不伦不类 * 详谈本片的表演问题 31:44 中国当代城市影像在国际影展和艺术院线中的缺席 BGM:《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中的插曲&《Black Tambourine》 PS:关于《生息之地》中哭丧女“变脸”的段落已经公开。
我们终于开播客啦!第一期节目就从我们的2024观影回顾开始! 2024是电影的小小年。我们实在难以选出十佳,于是直接改选五佳,并用“五差”来填补空缺。 在这期播客里你可以听到:为《小丑2》一辩,备受争议的《孤寂午后》,新鲜出炉的《诺斯费拉图》和尚未解锁的《粗野派》,从《某种物质》拓展到极端电影/新法国极端主义,科波拉和《阿诺拉》的无情批斗会,班宁致敬戈达尔的抽象新片,再谈“老登电影”和电影经典的建构…… 主播介绍: 红酒(豆瓣@红酒与谋杀):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新元(豆瓣@Kinyuan):酷儿与电影研究的在读博士生。 时间戳: 00:00:20 主播自我介绍及播客介绍 00:02:20 本期节目内容介绍 00:03:16 年度五佳环节 00:03:33 《孤寂午后》 * 重回《亲眼目击的行动》 * 导演在宣扬斗牛运动吗 * 塞拉为何要建构客观主义的纯视听情境 00:09:23 《波尔多女囚》 * 改写《冷酷祭典》?跨阶级的女性友谊及其溃败 00:11:15 《儿子》 * 本片的剧本新在哪里,剧作难度又体现在哪儿 * 女主角科努德森的年度表演 00:17:25 《寺宇之间》 * 不炫技的叙事和风格化的视听 * 电影是兔子 00:21:13 《小丑2:双重妄想》 * 放弃幻想,回归真实;反对歌舞,直面现实 * 为菲利普斯辩护,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 结尾处经典漫画形象的新小丑上位是在传达什么信号 * 为什么这部续作在市场上全盘皆输 00:37:54 《宽恕》 * 比主竞赛电影要好看的情节剧 * 别开生面的类型反转 00:39:43 《异形:夺命舰》 * 2024年最好的工业电影 * 异形系列电影中前所未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 科幻质感胜过《沙丘2》 * 浅析影片最后十分钟的现象级名场面 00:43:29 《钟声》 * 作为对《X圣治》的提纯版再表达 * 根植于日常的暴力从何而来 * 对结尾处神秘光球的一种理解 * 对电影史和活动图像起源的指涉 00:48:31 《某种物质》 * 2024年度最佳,复合类型片的全胜 * 寓言的政治表达与商业娱乐性 * 现实逻辑与类型逻辑 00:57:15 极端电影与新法国极端主义的外延环节: * 什么是极端电影 * 新法国极端主义带来了什么新的变革,女性作者又如何脱颖而出 * 多么极端才算极端?关于极端电影的两种暴力呈现路径 * 经由虐杀片这一极端电影中最极端的形式深入伦理层面的问题 * 极端电影是否存在一套深层的类型语法 * 《某种物质》是如何延续极端电影的类型逻辑并将其翻新的 * 《阴沉》与《必要的杀戮》两部极端电影的特别推荐 01:16:01 年度“五差”环节 01:16:50 《诺斯费拉图》 * 啰啰嗦嗦只为打一个时代补丁 01:21:20 《大都会》 * 拍出一部《无极》却自诩雅克·塔蒂 01:23:55 《绿色边境》 * 剥削现实主义的伪现实主义电影 01:25:24 《Breathless》 * 对戈达尔《精疲力尽》的抽象致敬 01:30:35 《头脑特工队2》 * 一部糟糕的“大厂电影”,一部没有在创造的“消遣电影” 01:32:28 《黎明的一切》 * 对原著小说的结局进行“非性缘脑”式的改编 01:34:53 《艾米莉亚·佩雷斯》 * 典型的男性救赎情节,虚假的性别差异叙事 01:37:04 《阿诺拉》 * 捞女和富二代之间有过爱吗?童话叙事成立吗? * 女主角身体之赋权和精神之单纯的割裂 * 《魔女嘉莉》是如何颠覆童话叙事的 * 第二幕的正解是《原钻》 * 原型《橘色》为什么完胜《阿诺拉》 01:50:23 年度特别提及环节: * 新元:《狂爱》《城市,田野》《永远超级幸福》 * 红酒:《粗野派》 01:58:04 2024年整体回顾 * “老登电影”在戛纳集结 * 主竞赛导演的名气与“登气”该如何定夺 02:02:19 批判“老登电影”为了争夺定义经典的话语权 * 经典作品序列和经典化过程都是男性中心的 * 经典电影在观众的审美趣味建构(“启蒙”)中的作用 * 浅谈黛安·基顿在《教父》中的新女性角色 * “一星运动”和“标签语言”可不可行 02:18:20 女性导演要占领大众文化场域 * 再次肯定《某种物质》以及法尔雅“强类型片”的稀缺性 * 《好东西》的“非电影”争议 * 如何界定“剧本电影” 02:23:04 华语年度五佳 * 红酒:《九龙城寨之围城》《老枪》《狗阵》《好东西》《开始的枪》 * 新元:《好东西》《狗阵》《走走停停》 02:24:32 2025新片展望环节 口误:“劳拉·穆尔维”不是“穆维尔”。 BGM:Imagined Light(但狠遗憾《想象之光》将不会被提及……)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