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声音注定要长进时代肌理。 当「暗示」的气声在午夜再次浮起,千禧年前的暧昧依然悬在唇齿间;「自己」的弦乐轰响时,我们仍能摸到自我觉醒的战栗。 这不是怀旧。是透过星外星发行的七张实体专辑,重返李玟用声波凿穿的时空甬道: ▸ 1996「同名专辑」:姚谦加持下的R&B破壁,苦情歌在「爱我久一点」的转音里融化成露水 ▸ 1998「Di Da Di·暗示」:雷鬼节奏裹着世纪末的躁动,「真想见到你」突然把爱还原成炽热的生理渴求 ▸ 2000「真情人」:拉丁鼓点撞见「谁的香水味」里冷冽的猜忌,情欲从未如此危险又坦诚 ▸ 2006「要定你」:据传自费制作的熟女宣言,在「第九夜」的孤独里照见都市情感的幽暗水纹 你听到的何止是音乐 是「她在睡前哭泣」中他者泪光折射的自我显影 是「好心情」用阳光语法写就的生存抵抗 是「月光爱人」在奥斯卡台阶摔碎的东方荣光 更是「85°C」里那杯恒温爱意—— 不滚烫,不冰冷,恰够暖着人世的寒。 声波疆域永不沉没。 我们一起潜入声波褶皱,打捞一个时代的热情标本。
589天后,Diva强势发声! 这不是简单的歌曲回顾,而是一次都市情感状态的声学解码: 从青涩甜美的《Cappuccino》里初尝“泡沫律动脉搏”,到《最熟悉的陌生人》刻画关系崩塌后冰冷的“连接中断归零”; 感受《爱的主打歌》毫无保留的“强势爱情宣言”,也体会《吻》所传递的、超越语言的原始“触觉能量传导”; 在《类似爱情》的暧昧低语中辨识“临界模糊地带”的焦虑,于《倒数》紧迫的节奏里学习如何在有限时空中进行“限时能量聚焦”; 从《错的人》的投入与清醒撕裂中,听出“系统误判警报”的尖锐提醒;最终,在《一个人的精彩》里,找到那至关重要的“自我循环重启”能量源... 这是一幅跨越了1999到2011整整12年的「都市情感心电图鉴」。ELVA用她多变的嗓音和敏锐的洞察,精准捕捉了现代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每一次悸动、试探、消耗、干扰、屏蔽、物化,直至感知停摆(《遗失的心跳》),以及那至关重要的自我修复与能量重建。 戴上耳机,让我们在ELVA的声波里,重新连接那些或清晰、或模糊、或已沉寂的情感信号。 她的歌,或许正是你在都市情感迷宫中,辨识自身“心电频率”、寻找稳定连接与内在能量的那盏灯。
“小甜甜”?这个与硬汉形象反差巨大的绰号,竟属于摇滚天王伍佰!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舞台上的“浪人情歌”缔造者,笔下却流淌出让莫文蔚、苏慧伦、王心凌、那英、杨乃文、万芳、刘若英… 半个华语乐坛女歌手为之倾倒的旋律! 从蒜头村糖厂子弟到台北酒吧驻唱,从被五家琴行辞退的“痴琴少年”到China Blue乐队灵魂,伍佰的成名路浸透汗水与失去亲人的痛楚。 而他的创作才华,远不止于《挪威的森林》的嘶吼。《被动》的I人暗恋心绪、《坚强的理由》的摇滚张力、《我会好好的》的温柔治愈、《突然的自我》的洒脱释怀、《不确定》的文艺迷茫… 他精准捕捉不同女歌手的特质,注入独特的“伍佰式”性张力与生命厚度。 他让玉女苏慧伦唱出《被动》的倔强,帮甜心教主王心凌演绎《我会好好的》的心碎,为酷女杨乃文定制《一个人》的孤傲,给那英《我不是天使》增添摇滚锋芒,甚至与莫文蔚在电子实验专辑《一朵金花》里肆意碰撞! 小强将带你穿梭30年时光,揭秘“小甜甜”伍佰如何用词曲征服天后,剖析那些经典金曲背后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与情感密码。
翻开90年代末至千禧年初的华语金曲榜,王菲、那英、莫文蔚、李玟、许茹芸、齐秦、张学友、辛晓琪...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反复出现同一个创作人的署名——陈晓娟。 她不是台前的明星,却是真正用作品“承包”了天后们代表作的金牌推手。 李玟的《我依然是你的情人》唱碎多少人心?王菲的《流年》如何道尽宿命感? 莫文蔚的《爱》为何成为经典?那英的《干脆》又藏着怎样的力量? 这些天后的“神曲”背后,站着同一位低调的创作才女——陈晓娟。 她拥有令人惊艳的美貌,却选择隐身幕后,用词曲才华征服乐坛。她是金曲奖史上唯一连续三年词曲双料入围的创作者,更两度摘下最佳作曲人桂冠。她与袁惟仁的情感纠葛曾是圈内“公开的秘密”,她的创作故事充满戏剧性——从综艺摔伤后的低谷,到闺蜜许茹芸“抢歌”,再到为张学友重写二十稿... 她的旋律定义了那个时代的质感。 她创下金曲奖连续三年词曲双入围的惊人纪录,并两夺最佳作曲人奖。她的创作故事充满转折:综艺意外后的沉寂、袁惟仁陪伴下的情感与创作复苏、与许茹芸的闺蜜情、为张学友“闭关”二十稿的执着...
你以为她只是 “玩票歌手”? 当 22 岁的小城姑娘带着青涩嗓音闯入乐坛, 当 “小燕子” 的角色标签与千万销量撞个满怀, 她用十年时间,把质疑唱成了蜕变的序曲。 这里有琼瑶为她量身打造的 “音乐魔法”—— 从「有一个姑娘」的童稚念唱,到「情深深雨濛濛」里白玫瑰的倔强; 有姚谦用一本涂鸦笔记本撬开的转型之门 —— 「飘」里赤脚行走废墟的独白,「天使旅行箱」中 Bossa Nova 与电子乐的碰撞; 更有她挣脱 “明星” 外壳的孤勇: 当「真心不假」的笨拙唱腔遇见「无尽的莎士比亚」的先锋摇滚, 当商业爆款与艺术探索在唱片里交锋, 她始终在和 “标签” 干架,把每一次争议都唱成破茧的裂痕。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音乐回顾, 而是一个演员如何用歌声撕开角色牢笼, 在工业包装与自我表达间踩出独立轨迹的故事。 从 1998 到 2008,从 “影视附属品” 到 “维京系文艺女声”, 她的十年,藏着一代人关于青春、转型与自我证明的集体共鸣。 我是小强,带你拆解 “小燕子” 音乐版图里的隐秘脉络 —— 听她如何用 10 张专辑,把 “被定义” 的人生,唱成了 “自定义” 的歌。 点击收听,让那些刻着时代印记的旋律,重新叩响时光的门。
当白娘子撑伞走过断桥的画面,配着「前年等一回」,当策马奔腾的画面配上豪迈的「当」! 这家只存在 15 年的唱片公司,用「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的 OST 承包了我们的童年电视 BGM,更捧出许茹芸、熊天平、动力火车等一代歌手 —— 它就是上华唱片。 1985 年,三个年轻人用「上格唱片」的名字开启传奇:高胜美靠翻唱邓丽君出道,孟庭苇因「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成「月亮公主」,齐秦在这儿发行「丝路」封神,连迪克牛仔 40 岁都靠它翻红「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但你知道吗?这家曾力压滚石的厂牌,最终在 1999 年被宝丽金收购,2001 年彻底消失在华语乐坛。 这里有许茹芸「芸式唱腔」的诞生秘闻,有熊天平「雪候鸟」背后的催泪故事,还有动力火车从 PUB 歌手到金曲组合的逆袭。我们会聊到它如何用琼瑶剧 OST 席卷市场,又为何在千禧年因转型失败陨落 —— 就像「美梦成真」唱的,它的辉煌与遗憾,都是华语乐坛黄金时代最真实的注脚。 我是小强,带你翻开这本周「音乐老相册」,听听上华唱片如何用 15 年,写下我们青春里最难忘的旋律。
当「爱的主打歌」的旋律响起,你是否会想起那个用磁带机循环播放的午后?这家只存在 7 年的唱片公司,曾捧出萧亚轩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江美琪的「想起」、侯湘婷的「秋天别来」,还有本多 ruru 的「美丽心情」—— 它就是台湾维京音乐。 1998 年,姚谦带着星探般的眼光,在选秀赛场发掘了 18 岁的江美琪、16 岁的侯湘婷,又从温哥华把萧亚轩带回华语乐坛,甚至跨洋签下在日本打拼的本多 ruru。他用「我爱王菲」为江美琪砸下 4000 万新台币,让萧亚轩出道 13 天就开万人演唱会,连侯湘婷的「秋天别来」都藏着他失恋时的眼泪。但你知道吗?这个厂牌只存活了7年,最终在 2005 年悄无声息解散,四位「维京公主」的故事也随之散落天涯。 这里有萧亚轩为赶通告注射强效药留下的腿疾,有江美琪顶着脏辫洗头到哭的新人时光,有侯湘婷因绯闻被迫转型的挣扎,还有本多 ruru 从日本选秀冠军到华语乐坛过客的唏嘘。我们会聊到姚谦如何用「蔷薇」定义萧亚轩的神秘,用「那年的情书」为维京时代画下句点,更会揭开那些藏在金曲背后的遗憾 —— 比如江美琪错失金曲奖的内幕,萧亚轩与侯湘婷的爱恨纠葛。 我是小强,带你翻开这本写满「姚谦美学」的音乐相册。当「美丽心情」的旋律再次响起,你会发现:维京音乐不是消失了,而是把最鲜活的青春,都藏进了我们反复循环的歌单里。
当「十年」的前奏响起,当「约定」的尾音消散,你是否想过 —— 这些刻进华语乐坛 DNA 的旋律,竟出自一位习惯在深夜十二点后创作,为避打扰搬去山上居住的‘隐士’之手? 她是年近 70 仍笔耕不辍的“活化石级”音乐人陈小霞,上千首作品覆盖半个流行音乐史,却在大众视野里始终保持着神秘的侧影。27 岁才卖出第一首歌,55 岁才捧回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杯,她用大半生的蛰伏告诉世界:真正的旋律魔法,从不需要喧嚣的加冕。 你或许听过孟庭苇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王菲的「暧昧」、陈奕迅的「好久不见」,但你知道这些神曲背后,藏着一个因卡带封面爱上吉他的少女,一段摆过地摊、教过画画的窘迫时光,以及与齐秦、张国荣等巨星的忘年之交吗? 我是小强,今天我们将推开那扇藏着吉他与月光的创作之门,解码陈小霞 —— 这位用旋律书写时代情绪,却把自己藏在音符背后的“低调诗人”。她的音乐里有「最后的温柔」的隐忍,有「祝我幸福」的通透,更有「还活着」里对生命的呐喊。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从那首花 15 分钟写成的「约定」开始,听听千首金曲背后,那个怕打扰邻居、半夜骑车迷路的旋律匠人,如何用一生的温柔与倔强,谱就了我们的青春 BGM。
「华语音乐往事:当内地歌手遇见台湾唱片工业」 你可曾想过,90 年代的华语乐坛曾有这样一群内地歌手,带着北地的风与才情,跨海奔赴台湾唱片工业的浪潮?在本期播客里,我们将穿越 1993 到 2006 年的时光,打捞那些「水土不服」与「如鱼得水」交织的音乐故事。 这里有毛阿敏闯港失败的遗憾 —— 当大气知性的她撞上香港舞曲浪潮,造型酷似王菲的她却折戟沉沙;也有那英从模仿苏芮到金曲歌后的蜕变,在福茂的「玉女包装」与百代的「野性释放」间,她如何用「征服」「心酸的浪漫」书写内地歌手的突破? 你会听见黄磊的书生气与台湾校园民谣的共振,张雨生为他量身打造的「石头」里藏着怎样的文学密码?还有刘沁被埋没的创作锋芒 —— 这位被李宗盛发掘的才女,如何在滚石的工业化体系中绽放又沉寂?更有小燕子从影视到歌坛的跨界奇旅,琼瑶的「角色音乐」哲学如何成就商业奇迹? 我们会聊到魔岩唱片的理想主义碰撞 —— 李泉的《上海梦》用竖琴与梧桐勾勒的城市诗学;也会揭开 8866 唱片的「意难平」往事,辛欣的《放 120 个心》如何成为时代眼泪。当安又琪、何洁带着超女流量登陆台湾艾回,当弦子、丁当被误认「台湾歌手」,这些交织着成功与遗憾的故事,正是华语音乐版图融合的生动切片。 台湾唱片工业的编曲精密、企划巧思,与内地歌手的原生气质如何化学反应?是流水线包装的胜利,还是个性光芒的突围? 点击收听,让我们在旋律里,重访那个黄金年代的乐坛漂流记。
你是否曾在孙燕姿的歌里听见自己的影子? 那些藏在二字歌名里的情绪密码,像一串等待解码的时光钥匙 —— 从「和平」里的克制和解,到「逆光」中的破茧倔强,38 颗「二字星球」串联起她 25 年音乐生涯的明暗脉络,也悄然织就了我们的青春光谱。 在这期播客里,我们将化身「临时音乐课代表」,带你重返 13 张录音室专辑的现场。 首专「同名专辑」中,「自然」用呼吸声打破成人世界的规训,「终于」以呜咽尾音写下未说出口的心酸;二专「我要的幸福」里,「害怕」用钢琴延音模拟深夜孤独,「相信」把未来的不确定写成可填满的情绪备忘录。从「绿光」的洒脱光谱到「风衣」的记忆蒙太奇。 每首歌都藏着她独有的「留白美学」—— 用呼吸间隙、断句空白和毛边质感,为听众预留了填补故事的「心理抽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