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漫谈旅行文学:“我依然喜欢,带一本书踏上旅途”

文化1024

【本期介绍】 8月,时值暑期旅行的旺季,我们想聊一个十分应景的话题:旅行文学。 在中文语境中,旅行文学(travel literature)或旅行写作(travel writing),仍是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你可能也会问: 什么书可以算是旅行文学? 旅行文学如何随着历史演进而动态发展? 当代最值得了解的旅行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在旅行越来越快速直接的今天,旅行写作及其代表的旅行精神,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本期,我们会分享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察、了解与感受。愿你对广阔世界永远怀有好奇与渴望,祝你旅途愉快! 我们在圣彼得堡的一栋混凝土大楼入住。这座城市有着宽阔的道路、破旧的无轨电车、颜色柔和的古典建筑、态度粗鲁的售票员,散发着一种既扣人心弦又充满敌意的感觉。它既丑陋又美丽,既令人生厌又引人入胜。我打定主意,再也不会来这儿了,但我回到赫尔辛基不久就买了一些俄语教材。——埃丽卡·法特兰《中亚行纪》 我曾驾驶我的飞机从内罗毕机场起飞过一千次,但每当机轮滑过陆地进入半空,我都能感觉到飞机的不确定与兴奋,就像是开始第一次冒险旅程。——柏瑞尔·马卡姆《夜航西飞》 【本期时间线】 话题一:我们看旅行文学 04:27 我们最早接触的类旅行文学及其非虚构性 12:53 欧美旅行文学发展线索:地理大发现、壮游与旅行写作的系统化 19:51 中国旅行文学历史脉络:不鼓励流动却自发兴起的文化传统 28:00 现当代欧美及中国旅行文学:主要人物、作品和奖项 34:13 旅行文学在经历与目的地上的稀缺性 38:37 为什么最好的旅行文学,往往来自最艰难的旅程? 42:25 专业的学科训练,拓展旅行写作的纵深和对文化的追问 44:10 旅行文学判断小测试 话题二:详聊两部作品 47:26 《中亚行纪》:人类学家的问题意识与幽默的语言风格 59:27 《夜航西飞》:殖民时代非洲的女性与未经驯服的野性美 话题三:时代与旅行精神 68:52 旅行信息分发的去中心化 71:37 旅行文本的目的:服务于身体 vs 服务于心灵 73:43 捍卫旅行中的个体体验 77:31 带一本书,是与打卡式旅行的无声抗衡,也是保留对世界的好奇心 83:56 建立自己的旅行坐标与审美体系 【本期聊到的作品】 长文章 * 韩少功《谁一手制造了“文科误国”论》 * 《避雷、打卡和疗愈,如何毁掉你的旅行?》(刀锋时间) 书籍 * [美]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 [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 * 陶立夏《分开旅行》 * 郭子鹰《最好的时光在路上》《理想国度》 * 陈宇欣《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 猫力《猫力乱步》 * 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 余秋雨《文化苦旅》 * 李娟《我的阿勒泰》 * [挪威] 埃丽卡·法特兰《中亚行纪》 * [英] 柏瑞尔·马卡姆《夜航西飞》 * 蒋勋《吴哥之美》 * [匈牙利] 哲尔吉·康拉德《客居己乡》 *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 [法] 安德烈·纪德《窄门》 文献 * [清] 程庭《春帆纪程》 * [意]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 * [土库曼斯坦] 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鲁赫纳玛》(灵魂之书) 电影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 * 《走出非洲》(1985) 旅行指南品牌 * 孤独星球 * Bradt, Moon, Rough 【本期旅行文学线索备忘录】 *注:本期播客梳理旅行文学发展脉络时(18:13-33:40),提到了大量文献、作品、人物与奖项名称,本部分整理成文字清单,以供查询。 欧美历史 * 地理大发现与航海日记:[英] 詹姆斯·库克《库克船长日记》、[法] 米歇尔·德·蒙田《航海日记》(Journal de voyage) * 18-19世纪英国旅行创作繁荣:[英]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英]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英] 查尔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 中国历史 * 先秦两汉:《山海经》《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西汉]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 魏晋南北朝:谢灵运、[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东晋] 法显《佛国记》 * 唐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唐] 柳宗元《永州八记》、[宋] 陆游《入蜀记》、[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明清:[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明] 张岱《陶庵梦忆》、[清] 袁枚《随园食单》 * 近现代: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郁达夫《屐痕处处》 欧美现当代 * 简·莫里斯(Jan Morris, 1926-2020):英国历史学家、旅行作家,代表作《世界》《欧洲五十年》《的里雅斯特》等。 * 保罗·索鲁(Paul Theroux, 1941-):美国旅行作家,被誉为“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代表作《在中国大地上》《老巴塔哥尼亚快车》《火车大巴扎》《美国深南之旅》等。 *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1969-):汉名何伟,美国记者,代表作“当代中国的三部曲”《寻路中国》《江城》《奇石》等。 * 罗伯特·麦克法兰(Robert Macfarlane, 1976-):英国旅行作家,擅长自然写作,代表作《念念远山》《荒野之境》《古道》《深时之旅》等。 * 爱德华·斯坦福旅行写作奖(Edward Stanford Travel Writing Awards) 中国当代 *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编“远方译丛”系列,著有《从大都到上都》。 * 刘子超:旅行作家,代表作《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失落的卫星》《血与蜜之地》。 *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陈绮贞 - 下个星期去英国 * WILD - Summer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90分钟
17k+
2周前

05.相差18岁的我们,在“文科无用”时代复盘文科的前世今生

文化1024

【本期介绍】 本期,我们想和大家聊聊“文科”的话题。近一两年来,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社会上弥漫着对文科的普遍焦虑情绪。而且,随着AI技术发展、整体就业困难,以及我们过去深信不疑的全球化趋势发生逆转等因素,人们对文科的质疑和焦虑,也在变得愈发强烈。 作为在不同年代接受教育的文科生,我们对此现象既敏感又关注。一方面,我们好奇,如今人们对于文科的种种忧虑背后,是怎样的集体性心理在支撑;另一方面,我们也想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回应当前有关文科的种种问题,并提出我们的思考。 *说明:我们选择在7月份录制本期节目,适逢各类考试和报志愿结束,而新的学年还未开始的窗口期。我们深知,文科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宏大的话题,它囊括了历史发展、国家制度、教育问题、个体的经历与选择,等等。我们无法覆盖文科问题的所有方面,也无法帮助任何人做出“我究竟应该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的抉择。但是,希望我们作为不同人生样本的经验,可以为大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再没有比文科或者说人文社会学科在“价值”如何确立这一问题上花费如此多的精力进行探讨的知识领域了。终极理由,是因为其研究对象就是我们自身。追问自身,带有反思已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之事这一动机。对此一直坚持不懈展开思索的学问,正是人文社会学科。——吉见俊哉《“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本期时间线】 话题一:舆论中的文科焦虑 03:33 “全球文科倒闭潮”:高校大面积裁撤文科 08:12 “文科失业”:文科生找工作难与文科主导行业的衰败 13:07 “文科无用”:精英过剩与文科的自证陷阱 19:25 小结:短期内显著攀升的文科焦虑,恰恰说明文科曾经好过 话题二:什么是文科 21:31 历史上,文科怎样产生?自由七艺与文人取仕 24:46 文科代表的不同维度:知识、思维方式、文明功能 26:31 高考的应试科目 vs 大学的研究领域 31:47 狭义的人文学科 vs 广义的人文社科 34:29 作为兴趣的文科 vs 作为科学的文科 话题三:作为文科生的我们,经历了什么 40:12 1980年代:全社会都是文学青年;诗人备受追捧 45:56 1990年代:记者是理想职业;长篇小说繁荣 48:18 2000年代(及2010年代早期):新闻与纸媒的辉煌;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韩寒、郭敬明爆火的影响;因为爱文学的“人设”学了文科 57:01 2010年代:无知懵懂地依据兴趣学文科是种“特权”;“预制大学生”的焦虑 59:15 2020年代:行业式微;文科生们的迷茫与“出走”;下一代也爱文学,但深知“当作家是要饿死人的” 64:26 小结:纵有时代沉浮,文科有自己的长期主义 话题四:对文科的再次思考 66:45 吐槽:理科对文科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69:40 文科的有用,不在于完成目的,而在于创造价值 72:12 文科思维的多种优势,能够应对不确定性 74:23 作为文科生的我们,也要正视自己的价值 76:18 专业选择与就业前景强绑定,是远视还是短视? 78:22 如果我们可以重新选择,还学文科吗? 82:38 跳出文理科的二元划分 【本期参考资料】 书籍 * [日] 吉见俊哉《“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长文章 *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南风窗) * The End of the English Major, The New Yorker * 《文科缩减,全球蔓延》(新民周刊) * 《读汉语言文学到底是个什么体验?》(知乎) * 《我们为什么要读中文系?》 【本期提到的期刊与人物】 期刊 * 《收获》《人民文学》《啄木鸟》 * 《南方周末》《东方早报》 诗人与作家 * 北岛、舒婷、顾城、汪国真 * 方方、池莉、刘震云 * 莫言、苏童、陈忠实、格非、叶兆言 * 王安忆、铁凝 * 王朔、王小波 * 韩寒、郭敬明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Laufey - Beautiful Stranger * Taylor Swift - the lakes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87分钟
99+
1个月前

04.余华说不值得,陀氏怕配不上?我们如何安放“苦难叙事”

文化1024

【本期介绍】 5月27日,在第二届漓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以作品《泥潭》摘得虚构奖的青年作家刘楚昕,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他谈到了自己因为癌症去世的初恋女友,并在讲述完这段经历后说: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痛苦,但是回首想来,都是传奇。”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想聊聊对苦难的理解。这是个听起来分外沉重的话题,但我们想用尽可能生动、真诚的方式,来描绘我们认知中苦难的不同面相,拆分它的意义与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你会喜欢本期节目~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它不会带来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避开。——余华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期时间线】 00:50 近况更新:录两个月播客的改变 05:22 为何要谈“苦难叙事”?从漓江文学奖得主刘楚昕的发言说起 11:31 三种不严谨的苦难分类及我们的解读 话题一:个人奋斗型苦难 15:04 苏轼与贾谊:逆境中不同心境对照组 22:28 高考启示录:结果不能美化痛苦,也不会泯灭努力 30:31 心理学上,痛苦如何变成养分? 话题二:主动受苦型苦难 33:10 “苦难教育”让人反感,还有损健康 35:46 痛苦也可能有益,但必须私人而具体 38:16 吃苦文化产生于怎样的土壤? 话题三:集体性苦难的艺术表达 45:27 俄苏文学中的苦难: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阿列克谢耶维奇 55:23 我们如此不喜欢苦难,苦难却是文学的永恒母题 61:33 想要在宏大叙事中,获得个体的力量 65:35 两个例子:《我的阿勒泰》《我仍在此》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籍 * 刘楚昕《泥潭》 * 余华《活着》 * [宋] 苏轼《东坡志林》 * [奥] 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 [加] 保罗·布卢姆《苦难的意义》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卡拉马佐夫兄弟》 * [英] 以赛亚·伯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罗斯文化》 *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 * [法] 维克多·雨果《九三年》 * [美] 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长文章 * 《小时候受过的「苦难教育」,仍在损害你的健康!》(丁香医生) * 《自我心理觉察——我不想看见自己》(知乎) 影视 * 《我的阿勒泰》(2024) * 《我仍在此》(2024)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Taylor Swift -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 于适 - 月光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75分钟
99+
2个月前

03.细数女性体育作品(下):掌控自己的身体,也接纳无意义

文化1024

【本期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讨论女性运动题材作品。我们仍把“女性运动”视作一个创作命题,去看看不同时代、语境和视角下,女性运动如何被影视创作者呈现,而它们又说明了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安利《吃饭,流汗,玩耍》这本书!它从理论和理念层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本期的作品讨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上集中“第一人”讨论的发展和延续——当运动只属于男性的壁垒被打破、当运动成为女性的“日常”后,女性又是怎样运动的呢?第二部分,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国产女性体育作品上,去聊聊我们国家的女性体育是如何发展的。 *剧透预警:本期讨论的所有作品都会涉及不同程度的剧透,如果你介意,可以先去看过这些作品后,再来收听本期节目,也非常欢迎你带着自己的视角,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 我不认为每个女人都必须为了快乐而参与运动,但我们相信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妇女和女孩都有权自由地、快乐地活动自己的身体,且不受别人的抑制、评判、压迫,用任何自己想要的方式运动。我认为这是我们解放女性的关键。我们越早打破这些障碍,妇女们就越快乐、越平等——我们会等到这一天。——安娜·卡塞尔《吃饭,流汗,玩耍》 【本期时间线】 一、先来推荐一本书! 04:15《吃饭,流汗,玩耍:像女孩一样运动吧》 * 04:36 意外的童年回忆杀 * 07:02 启发之“掌控自己的身体” * 11:34 启发之“运动是自由与享受无目的的快乐” * 19:17 女性视角,是关注运动场下的女性,关注女性生命经验 二、女性体育“日常” 21:10 《百万美元宝贝》 * 22:57 在用伤害换取荣耀的拳击运动中,“保护”意味着什么? * 26:53 两个孤苦无依的人,彼此需要与被需要 * 31:12 与《百元之恋》《热辣滚烫》一起,构成残酷生活寓言三部曲 * 35:07 为什么是拳击? * 39:56 更多女性去运动,终究是好事 43:34 《性别之战》 * 44:18 像比利·简·金一样应战 * 48:31 男女运动收入仍有巨大鸿沟,虽然网球运动做得不错 * 50:18 我们为何 & 如何支持同工同酬? * 57:41 要钱,要权力,要尊重,要更多 59:05 《我,花样女王》 * 60:28 人生不如意,但要做女王 * 63:53 对女运动员形象、身材的狭隘审美 三、国产女子体育片 72:28 《体育皇后》 * 75:00 结合《运动场内外》,没想到民国体育发展得这么时髦 83:46 《女篮5号》 88:19 《夺冠》 97:28 由主旋律电影创作形式上的受限,安利一下《翻山海》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书籍 * [英] 安娜·卡塞尔《吃饭,流汗,玩耍:像女孩一样运动吧》 * 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电影 * 《希曼与希瑞:圣剑的秘密》(1985) * 《百万美元宝贝》(2004) * 《百元之恋》(2014) * 《热辣滚烫》(2024) * 《性别之战》(2017) * 《我,花样女王》(2017) * 《体育皇后》(1934) * 《霍元甲》(1982) * 《女篮5号》(1958) * 《夺冠》(2020) * 《独自·上场》(未上映李娜传记片) 戏剧 * 《翻山海》(2024)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クリープハイプ - 百八円の恋 * Cliff Richard - Devil Woman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豆瓣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106分钟
99+
2个月前

02.细数女性体育作品(上):她们创造事业,背负一切

文化1024

【本期介绍】 你是否意识到:“女性运动片”——这一过去很难被我们单独注意到,但现在又越来越难以忽视的作品类型,正在以密集而又千姿百态之势飞速涌现。 比如,单是在2024年,我们就看到了年初春节档贾玲导演的《热辣滚烫》,看到迪士尼以历史上首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泳者特鲁迪·埃德尔为原型拍的传记片《女人与海》(Young Woman and the Sea),也看到了话剧九人聚焦民国时期中国首支女子篮球队的作品《翻山海》…… 于是,我们决定以“女性运动”为线索,搜集了一批值得讨论的影视作品。我们好奇的是:当她们走上运动场,要克服哪些困难,面对哪些挑战,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与变革。 在本期的“上集”节目中,我们会先聊一聊各自的启蒙作品与对这些作品的整体感受——如果把“女性体育”题材定义为一种类型,它具备怎样的特点,它如何影响了我们,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又觉得它有哪些不足。同时,我们还会聚焦描绘女性开拓者和“第一人”类型的作品,去看看她们突破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 *剧透预警:本期讨论的所有作品都会涉及不同程度的剧透,如果你介意,可以先去看过这些作品后,再来收听本期节目。但如果没看过,也并不影响收听本期播客,并且我们相信,它会更有助于你对这些作品产生观看的兴趣。 生命只有一次,狂野而珍贵,你打算怎么度过?——玛丽·奥利弗《夏日》 正是因为困难,才成就伟大!——《她们自己的联盟》 【本期时间线】 一、我们的女性运动启蒙作品与整体感受 05:02 《排球女将》承载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08:58 《她本天选》《野孩子》《雪场女孩》等欧美校园青春片,打开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13:14 吐槽与倡议:糟糕译名重灾区! 二、女性开拓者与“第一人”类型作品 23:05 五部作品的编排、选择与整体印象 25:42 《她们自己的联盟》 * 28:07 一个为了挣钱而成立的联盟,不妨碍女性运动员们对棒球的纯粹热爱 * 32:26 与异性一起运动需要练习(feat. Aiting接触棒垒球的经历) * 38:31 棒球场上,黑人也在抗争 40:03 《摔跤吧!》 * 40:32 “父亲的意志”究竟意味着什么 * 49:34 联想到《国王理查德》,这不就是美国版《摔跤吧!》?! * 53:26 第一代运动女性不仅有实力,还要背负一切 56:00 《后翼弃兵》 * 57:25 当“道德上有瑕疵”的女性成为作品主人公 * 62:18 鸿茹父亲对下棋的痴迷 * 65:31 从贝丝到《棋王》,会下棋的人总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72:41 《奈德》 * 73:30 极大地缓解了年龄焦虑 * 80:02 团队协作的力量,太科学了! 81:49 《女人与海》 * 82:51 伟大的女性群像 * 87:39 女性成功路上,男性毒性之剂量大小 * 92:10 我们都会遭遇黑暗无边、看不到方向的时刻 * 96:28 女性也有生理上占优的运动领域 【本期提到的作品】 *注:由于部分作品更广为人知的译名,实际上带有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与女性失权色彩,在此我们选用了更合适的译名,并括注作品原名,以便于辨认和理解。 剧集 * 《排球女将》(1979) * 《举重妖精金福珠》(2016) * 《她们自己的联盟》(2022) * 《后翼弃兵》(2020) * 《请回答1988》(2015) 电影 * 《她本天选》(2006, She's the Man) * 《野孩子》(2008) * 《雪场女孩》(2011) * 《她们自己的联盟》(1992, A League of Their Own) * 《42号传奇》(2013) * 《摔跤吧!》(2016, Dangal) * 《国王理查德》(2021) * 《奈德》(2023) * 《女人与海》(2024, Young Woman and the Sea) 书籍 * [美] 阿曼达·蒙特尔《语言恶女:女性如何夺回语言》 * 阿城《棋王》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设计:Aiting 音乐: * 堀江美都子 - 燃えろアタック * Taylor Swift - The Man * Jade Bird - Find A Way 【重要通知】 我们的播客“文化1024”已经在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 等平台上线啦,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欢迎你在本期播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通过下方邮箱与我们联系。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做得还不错的话,也希望你能多多转发、推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节目! 你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看更多资料、持续做好内容的动力。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101分钟
99+
4个月前

01.漫谈迪士尼公主:让下一代的年轻女孩,看到更多好故事

文化1024

【本期介绍】 3月21日,随着迪士尼全新真人版电影《白雪公主》的上映(和失败),官方认定的迪士尼公主中已有超过一半拥有了真人的样貌。 你是否与我们一样困惑:迪士尼干嘛一直揪着这些公主不放?这些经典作品的改编为何总是不成功?以及,我们真的还需要这些公主故事吗?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迪士尼公主”系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讨论,细数迪士尼公主的发展史,回顾我们各自成长经历中受到迪士尼公主们的影响,聊一聊我们格外喜欢的迪士尼公主故事,反思现有公主叙事的问题,并大胆展望未来: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更好的、写给年轻女孩们的故事! 【本期时间线】 一、我们看迪士尼公主 03:47 什么是“迪士尼公主”? 06:14 生于77年、95年的两位主播,分别是怎样接触到迪士尼公主的 11:24 再看迪士尼公主发展史 19:09 由真人版呼吁:别再拍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的故事了! 二、展开聊几部影片 26:39 《花木兰》:忠于自我与“木兰式”女性处境 33:20 《魔发奇缘》:传统童话框架下的好故事 36:47 《勇敢传说》:叛逆公主与一位爱着公主的母亲 三、以年轻女性为主体的故事 45:31 反思公主形象:从“公主病”说起 53:40 迪士尼框架之外,中国有着怎样的公主? 63:24 我们还需要这些故事吗? 67:51 大胆畅想:好故事还没被写出来 【本期提到的作品和资料】 迪士尼公主动画电影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 《仙履奇缘》(1950) 《睡美人》(1959) 《小美人鱼》(1989) 《美女与野兽》(1991) 《阿拉丁》(1992) 《风中奇缘》(1995) 《花木兰》(1998)⭐️ 《公主与青蛙》(2009) 《魔发奇缘》(2010)⭐️ 《勇敢传说》(2012)⭐️ 《海洋奇缘》(2016) 《寻龙传说》(2021) 迪士尼公主真人版电影 《沉睡魔咒》(2014) 《灰姑娘》(2015) 《美女与野兽》(2017) 《阿拉丁》(2019) 《花木兰》(2020) 《小美人鱼》(2023) 《白雪公主》(2025) 《海洋奇缘》(2026) 更多电影 《冰雪奇缘》(2013) 《狮子王:木法沙传奇》(2024) 《白雪公主与猎人》(2012) 《摔跤吧!爸爸》(2016) 《热辣滚烫》(2024) 《青春变形记》(2022) 《古惑仔》系列(1996起) 其他作品 《木兰辞》《女驸马》 《哈利·波特》《魔戒》《米老鼠》 《西游记》《资治通鉴》 《格林童话》 《水浒传》 参考文献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中国女性》(Des Chinoises) 丽贝卡·海因斯《公主问题:引导我们的女孩度过痴迷公主的岁月》(The Princess Problem: Guiding Our Girls Through the Princess-Obsessed Years)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文案:Aiting 音乐: Daylight - Alex-Productions Miss You - Hotham Thinking About You - LiQWYD & Waesto Mango Bay - Scandinavianz Summertime - LiQWYD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73分钟
99+
4个月前

先导:忠于好故事,忠于我们的表达

文化1024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播客“文化1024”的先导内容。 我们希望在正式节目开始之前,可以专门用这样的一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决定做这档播客,以及我们会在这档播客里分享哪些内容。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条深不见底的大河,他们的故事全部静默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之下,只在某个瞬间,不经意地暴露出些许蛛丝马迹。我愿意备壶老酒,陪大家彻夜长谈。”——鸿茹 “我相信,如果说做播客存在任何的方法论,那第一步就是真诚地分享,说自己真正想说的话,不去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不做伪装和矫饰,所以,我们首先要完成的就是一个打开自己的过程。”——Aiting 【本期时间线】 1.我们是谁? 00:50 鸿茹:从内蒙而来,爱这世间万物的文艺老青年 04:00 Aiting:以自己为坐标系的内容创作者 2.我们为什么想做播客? 08:33 Aiting:即便不安,也要进行个人表达 12:33 鸿茹:敞开心扉,分享与聆听故事 15:48 我们为什么决定一起做播客? 3.播客中会聊哪些内容? 19:38 文化事件与现象 26:13 新的或不新的作品与内容 30:18 与专业、有趣的人聊一聊 4.播客名字啥意思? 38:01 关于“1024”的三个答案 【本期提到的部分作品与人物】 电影 《泳者之心》(2024) 《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 戏剧 《翻山海》 书籍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埃丽卡·法特兰《中亚行纪》 刘子超《失落的卫星》 人物 萧红 苏青 潘张玉良 【本期创作栏】 主播:Aiting、鸿茹 剪辑:Aiting 音乐: Happy Hearts - Dirk Dehler Bright New Day - Sam Pablo 听众反馈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41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