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5 怪核:本音频为内部测试音频,请关闭程序避免▅▅;请放心点开收听=)

中元节怪谈文化大杂谈:怪核、梦核、池核、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发烧梦、后室The Backrooms、level0、肢团、派对客=)、模拟恐怖analog horror、曼德拉记录、伪人、电波系、气功...... *本音频并不为任何即时反馈的现象负责 *本音频在剪辑过程中出现小幅度的▅▅▅▅▅▅▅▅▅▅,但后来恢复正常 *本音频为真人录制 *本音频有视频版本,请前往https://space.bilibili.com/765770?spm_id_from=333.337.0.0 【嘉宾】 Boss,豆瓣小组“Weirdcore怪核地带、这里有一些独特的游戏”组长、B站“不是Boss的Boss” 鬼王橙,巴别塔词典主播 【▅▅音频制作】 Boss 【▅▅▅▅】 李秋实,▅▅▅▅▅▅从业者 【推荐阅读】 《猫派》 《旋涡》 【时间轴】 01:55 词条▅▅ 05:24 梦核、池核、▅▅核、童核...... “什么是核?” 07:00 怪核由阈限空间和超现实主义主要构成 “什么是▅▅空间?” 10:55 三四线城市的恐龙园和儿童乐园 12:50 中式池核:北方公共澡堂弃用之后的照片 15:20 《小魔女蒙娜》里的童年阴影 16:40 我最深刻的童年阴影:在▅▅家的二楼...... 23:37 当我们发烧的时候,有时会在房顶看到▅▅▅▅ “爱丽丝综合征和发烧梦” 27:51 后室The Backrooms:实体、level0、肢团、流浪者...... 33:17 中国作家创作的楼层:level@R 34:33 请愉快地加入派对吧=) 37:19 肢团:危险等级高、所处楼层较▅▅、形态呈现不同肢体和面部融合在一起的样子 “伊藤润二和沙丁鱼游戏” 39:39 中式怪核:婚礼、葬礼、除夕、▅▅...... 43:15 越形式化的越▅▅▅▅▅▅ 44:43 何为“曼德拉记录”?什么是“伪人”? “中式葬礼中的哭丧者” 46:50 模拟恐怖analog horror:“现在请出门赏月” 49:58 国产游戏的怪核和模拟恐怖:《三伏》 51:51 何为“电波系”? 54:24 何为“arg游戏”? “当游戏里的人知道自己在游戏里” 58:10 如何看到一个新兴文化中的“梗小鬼”? 01:03:23 ▅▅▅▅记忆杂谈 【提到的游戏】 《纸人》 《纸嫁衣》 《三伏》 《青蛙分数》 《佐藤理》 【提到的视频】 大祭尸https://space.bilibili.com/327506375?spm_id_from=333.337.0.0 《local58》 《The Backrooms(found footage)....》 《曼德拉记录》 《欢迎来到夜谷》 《人与电话》陈佩斯 【采样和配乐】 生命一号广告 大祭尸视频《除夕》 The Caretaker《It's just a burning mem》 TEMPOREX《Hi》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68分钟
3k+
2年前

毕业季SP:我们推理出了一位朋友的前半生

欢迎收听偶然误差FM毕业季特别节目 在上周六,我再次和线下阅读空间星书坊的店长策划了一场读书会,这场读书会的主题是毕业季。在每年的6月开始,我们都会唤起面临人生节点时候的“选择困难”记忆,这种记忆是相似但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面貌,我们总在渴望获得一种一劳永逸的选择。这场读书会设定为一场类似推理游戏一样的故事接力:我们的一位共同好友,有一天突然消失了。 虽然ta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互相不认识,也只陪伴ta人生的一个阶段,看到了ta生活的一个侧面。我们设置了一个环节,我们做了代表一个人性格和特征的10张词汇卡片,每个人抽一张卡,用带来的书的一段话来形容这个人的这个侧面,以此来拼凑出这个人的前半生是什么样。 梦想、病症、审美观、在意的无意义的事、人际关系、不同寻常之处、大学期间参加的社团、感到纠结的事......一个人的前半生被凝练成一个个碎片,但我们再次这些碎片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平行于现在的自己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分享者与书】 李秋实 “审美观念” 04:39 《假面的告白》 “ 我感到我的内部有一种暗淡而又辉煌的东西,迅速袭上心头,转瞬之间,伴随着恍惚的酩酊迸发了。 ” 大琳 “人际关系” 07:15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 “ 他们在文学节上随处可见,喝着红酒,聊着纽约的哪家出版社在出谁的书,抱怨一些世界上最无聊的事:宣传不够多、有负面评论、谁挣得钱更多...... ” 第一位 “喜欢的文艺类型” 10:29 《夜晚的潜水艇》 “ 在暮色四合时凝望过一棵树,足够长久地凝望一棵树,知道你和它一并消亡在黑夜中,成为夜的一部分。这种体验经过多次你就会无可挽回地成为一个古怪的人,对什么都心不在焉。 ” 第二位 “病症” 14:00 《孽子》 “ 这一颗颗寂寞的发狂的心,到了午夜,如同一群冲破了牢笼的猛兽。 ” 第三位 “不同寻常之处” 15:15 《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 所有制的改变可以在旦夕间完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却不能。 ” 第四位 “人际关系” 16:55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 我们民族性的优点很多,只是不善处群。 ” 第五位 “大学期间参加的社团” 18:05 《完美的花朵》 “ 打个比方吧,当八十年代来临,她就属于已经过去的七十年代;当九十年代来临,她就属于刚刚过去的八十年代了。说得通俗点儿,就是没法完全跟上现时代的步伐,总隔着或远或近的一段距离。 ” 第六位 “将来的梦想” 21:45 《大师和玛格丽特》 “ 他拖着长音反复高声朗诵其中某些特别喜爱的佳句,并一再说他的全部生命就寓于这部小说中。 ” 第七位 “会感到纠结的事” 24:00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 登上讲台后,我提出向她告白的建议,一时间会场像开了锅:“坚决反对随波逐流!”“你这个卑鄙的家伙只是不想孤单吧!”“你连自己的未来都看不到,这是准备逃到她那里吗?”“要慎重,要先确定她的心意。” ” 第八位 “在意的无意义的事” 28:24 《诡计博物馆》 “ 交换杀人搭档是缔结而成的命运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搭档的关系远比执手一生的夫妻关系更加重要。 ” 34:42 每个人写就的那个朋友的结局 【配乐】 真島昌利,羽毛田丈史 - COLD MORNING DEW(《对不起青春》OST) 大島ミチル - 蔷薇色のキャンパスライフ 真島昌利,羽毛田丈史 - 平助のワルツ(《对不起青春》OST) 真島昌利,羽毛田丈史 - VOID(《对不起青春》OST) 【配图】 日剧《对不起青春》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39分钟
99+
3年前

vol.24 Psychopath:“魔警”与“屠夫”,聊聊作品中的精神病态

在最近看的一部电影《神探大战》中,注意到了在影片的后半段有对于Psychopath这个词的大段阐释和描绘,正义和邪恶的双方都想把这个词安插到对方身上。但我注意到这个词仍然是以英文单词的形式出现,在影片结束后地查阅资料才发现,这个词目前还没有非常专指的中文翻译。 但作为影迷的我,对所谓的“精神病患”和“冷血精神病”颇为熟悉:它被很多经典的影视文学作品演绎过,也被刻画了许多种不同的特征。这期节目也就想从这些作品以及真实案件中聊聊:什么是“魔警案”以及“屠夫案”?何为psychopath?影视作品当中具有什么刻画和性格特征?psy和人格分裂、精神分裂、反社会人格的区别是什么?营造出psychopath的后天环境具有什么特征? 【嘉宾】 王楷威,曾任《看电影 | 午夜场》编辑 【主持人】 李秋实,文化行业从业者 【推荐阅读】 《遗忘,刑警》2019 陈浩基 【时间轴】 01:26 词条解释 03:40 《神探大战》中的交棒情感:看到怪物了吗? 04:45 “香港”在电影当中更多是一种空间概念而非时间 05:33 六年前的银河映象的“贼王大战”:《树大招风》 06:20 《神探大战》的剪辑:大卫·李察森(银河的老剪辑师) 07:04 什么是“O记”? 08:05 李若彤扮演的长官的原型应该是现任特首李家超 08:41 什么是“西九龙重案组”? 09:39 “屠夫案”:40年前的冷血连环杀人港案 13:08 “魔警案”:双面魔警,正义与邪恶的两面 17:17 “魔警案”仍为疑案:影视改编中的“第四人” 19:31 扭曲价值观诞生的冷血:杠杆杠杆再杠杆 22:43 “警察”的粤语:差(chai)人 24:11 胜田清孝:日本双面消防队长杀人魔 26:31 《魔警》中的“魔警”:对正义感矫枉过正 27:47 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的区别?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区别? 29:37 吴彦祖喜欢听Joy Divison 30:41 《惊魂记》中的psychopath特征:喜爱模仿 33:23 《美国精神病人》中的psy:你听没听过美国著名连环杀手? 34:16 《心灵猎人》:在“连环杀手”还未发明的时代 36:09 “人”的躯壳化:“如果XXX打来,就说我不在这(I’m not here)” 39:15 “我们所居住的,便是如此肤浅的城市”——《遗忘,刑警》 40:10 《窥探》探讨的psy的问题:作为先天性的psychopath 42:08 Psychopath测评表 43:34 乔恩·罗森:100个人中有1个人就是psy,这个比例在企业高管中更高 45:50 节目就到此为止吧 【提到的影视】 《神探大战》2022 《神探》2007 《魔警》2014 《羔羊医生》1992 《夺命金》2011 《PTU》2003 《窥探》2021 《本能》1992 《惊魂记》1960 《维多利亚一号》2010 《美国精神病人》2000 《心灵猎人》2017 《致命ID》2003 《闪灵》1980 【采样和配乐】 《she's lost contrl》Joy Division 对于林过云案件的报道 对于徐步高案件的报道 对吴彦祖有关电影《魔警》的采访 电影《无间道》 Ted演讲《有关Psychopath的几个不同寻常的回答》https://www.ted.com/talks/jon_ronson_strange_answers_to_the_psychopath_test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47分钟
7k+
3年前

vol.23 一番榨:在夏天我们打开饮料柜

*未成年人禁止饮酒 *本节目涉及到的所有饮料均为个人喜好 再过10天,也就是7月16号,就是2022年正式入伏了。这就意味着属于今年最热的时间段将要来临,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打开冰箱,手指略过恹恹的蔬菜和水果,拿出了一罐汽水。开罐的汽声和罐壁散发出的水汽让我得到了片刻但实在的凉爽。 这期节目非常chill,我找来豆瓣友邻甜面人,他从2020年开始就会作每年“喝饮料”的总结,按照他的话说他“是一个说要喝遍世界上所有饮料的人”。我们聊了聊喝饮料愉快和奇妙的经验,也总结了一些我们喜欢的饮品,聊聊影视书籍作品中出现的饮料。我还在节目录制前去楼下的便利店来了8款饮料,有7款我之前从未喝过,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也一个个尝试了它们的味道。希望给你带去一点清爽。 【推荐阅读】 《漫长的告别》“我倒了两杯咖啡,在他那杯里加了一点威士忌。”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如果太平洋的海水是朗姆酒就好了。” 《余生皆假期》“毕竟我不是饮料,贴着草莓味或者柠檬味的标签” 【嘉宾】 甜面人,一个立志喝遍世界上所有饮料的人 【主持人】 李秋实,文化行业从业者 【时间轴】 01:50 词条解释 02:40 最近喝到什么好喝的饮料吗? 03:55 喝第一款:百香果青椰美年达 05:12 如何给“饮料”划分? 07:35 你的“钥匙饮料”是什么? 09:35 喝第二款:绫鹰绿茶 12:47 哪些味道元素自己不喜欢? 14:37 喝第三款:屈臣氏干姜味汽水 15:47 家乡的独特喝法:加热可乐加姜片 17:20 怎么产生的“我要喝全世界所有的饮料”的想法? 20:42 喝第四款:纤茶桑叶茶 22:23 夏日饮料红黑榜 26:51 喝第五款:葡萄柚巴黎水 28:52 喝第六款:白柚青竹味百事可乐 31:35 自己调配饮料的经验:柠檬草气泡水 32:40 《乔乔的奇妙冒险》广濑康一喜欢喝果倍爽 34:18 喝第七款:秋林格瓦斯 35:15 《漫长的告别》中的咖啡兑威士忌 38:57 浅聊“精酿”Craftbeer 【采样和配乐】 《Can't Seem To Shake It》Flamingosis 雀巢冰极冰霜茶广告 《漫长的告别》OP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43分钟
1k+
3年前

vol.22 考现学:城市回来了,如何观察它此刻的“发生”

经过了漫长的静默期和居家的上海北京两地,城市的主导权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手中,街道上重新站满了我们的邻居和朋友,公园重新调动起动势。但当我们再次回到街上,却有意无意中发现了城市在没人占领的时间段内,好像自己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和我们对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印象不同。 当我们抱着孩童的科学观察式的角度去观察城市当中的人和物,会发现不同的细节在展开:当我们审视城市空间中一些建筑的意义和用途,会发现有很多物体根本没有用;当我们详细记录下小区内的设施旁的人群,会发现某个时间段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聚集;当我们重新进入商场观察,会发现许多人造的假鸟在不同的区域休息..... 这一期我找来两位和我一样爱在城市中观察的朋友,来聊聊诞生于日本,最近又被一次次重提的词“考现学”:何为城市中的“考现”?“考现”的意义是什么?自己的路上观察发现了什么?自己发现的城市当中的新意思是什么?如何开展自己的第一次路上观察...... 【嘉宾】 早见hayami 产品经理,自由撰稿人,主理播客“余生皆假期”,公众号:Hayami,微博:@早见hayami 言是 摄影师,居住在上海 【主持】 李秋实,文化行业从业者 【推荐阅读】 《路上观察学入门》[日] 赤濑川原平、藤森照信、南 伸坊 合编 《共有性:行为的生产》[日] 犬吠工作室 《这也是北京城啊》[日] 春名彻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美] 威廉·H·怀特 【提到的影视】 《小型公共空间的社会生活》 《人民公园》 《池袋西口公园》 《驾驶我的车》 【时间轴】 Part1 早见hayami:城市的美学在于“发生” 02:14 词条解释 04:11 城市的变化周期(3月-6月) 07:37 我的居家窗口观察作业 09:54 解封后,大家穿得更随意了 12:25 人们在广场行走时,是靠本能在走 14:06 公园的美学在于“发生” 15:45 公园写字儿的大爷,写的是“Black Lives Matter” 17:07 我路上观察到的:准入意识变强 20:30 早见路上观察到的:城市的士绅化 23:50 早见与日本邻居的交流 25:00 何志森的上海弄堂尿壶研究 28:37 考现学:无关艺术,也无关实用 30:42 早见发现的“纯粹阶梯” 32:02 “汤马森”:无用门、纯粹阶梯、蜂蜜蛋糕...... 34:45 早见的街头入侵企划:假装我们在武康路 41:00 城市宜居指标:街头能坐的地方 44:14 如何开展第一次路上观察? 50:09 《池袋西口公园》里的考现学 Part2 言是:我去了60多家商场,拍了200多张商场里的假鸟 53:13 言是的摄影作品Plastic Wings 塑料翅膀 54:14 古希腊神话:代达罗斯与伊卡洛斯 56:30 为什么选择去商场摄影? 59:38 商场出现(人造景观)假鸟的概率是多少? 01:01:15 从“商场”回到“家的附近” 01:02:19 施工工地围墙上画的植物 01:03:50 “花开得这么好,应该是假的吧?” 01:06:10 最多的假鸟:鹦鹉、和平鸽、火烈鸟 01:09:22 人行道上的烫头大爷 【采样和配乐】 《忘却の空》SADS(日剧《池袋西口公园》片头曲) 【一席】何志森:一个月里我跟踪了108个居民,发现一个特别好玩的事,80%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尿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W411u7pD?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78597d972c4ae6fcd3248997a1685e1d 《I Know You Sleep》Bang Gang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71分钟
1k+
3年前

偶然拜访E02:在纽约和北京的两碗面

偶然拜访是偶然误差FM偶然开设的一个栏目,重提“去线下”的经验的意义,我会一时兴起前往一些实地,去拜访一些人和物,录下一些自然的流动。有什么想说的我们当面聊聊。 这里是第2期,声音同样来自纽约和北京。在北京开放堂食的第一天,我就又找上作为生活风尚编辑的东洋老师,一起前往北京小区内的一家餐厅,去拜访我很喜欢的一个餐厅的创始人。而在纽约,一个我总是听说的拉面店也被我在纽约的朋友ck光顾了,作为一个韩裔美国人David Chang开创的餐饮企业,我是和ck聊了当天的拜访才更深刻得知,这个餐饮既没有很“韩式”也没有很“美式”。 【对话者】 ck,纽约闲散人士 东洋,生活风尚编辑 范老板,日上三甘创始人 【提到的书】 《纽约餐桌》2022年 【去往的店面】 纽约Momofuku Noodle Bar福桃拉面 北京平日惊喜 【时间轴】 Part·1 纽约 New York 05:00 预约落座 07:55 服务员介绍今日Special 11:05 点餐,点了五花肉夹馍和大蒜鸡肉拉面 12:55 上菜,先上了肉夹馍 15:35 上菜,上了大蒜鸡肉拉面(吃面的声音) 17:00 \ 18:27 \ 19:58 \ 23:57 餐厅的声音,旁边坐下了一对韩国夫妇,用韩语交流着什么 Part·2 北京 Beijing 26:23 朝阳区青年汇小区内下午6点半的声音 28:54 和范老板的聊天 44:13 我在平日惊喜点了餐,等餐的声音 【本期采样和配乐】 纪录片《美食不美》第一季 《Cry》Money Mark 《This will be our year》The Zombies 《Going To The Country》Pokey Lafarge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49分钟
99+
3年前

vol.21 A24:在宇宙的瞬息间创造''新''电影

A24是一家美国独立娱乐公司,同时也是一条意大利高速公路。A24成立于2012年8月20日,由丹尼尔·卡茨、大卫·芬克尔和约翰·霍奇思创立,A24这个名字是卡茨决定创立公司的时候是行驶在意大利的A24高速公路上想到的。 就在今年的上半年,一部A24的新片《瞬息全宇宙》吸引了全世界影迷的注意。就在这部电影及其预告片开头的2秒钟,一个用玩具假眼拼合而成的“A24”的字样再一次动荡了一小部分影迷的心:这是一个当代迷影文化的符号、是一种电影的代名词、是一个故事风格的象征、是一种意义不明的感觉、是一种冲动的影像生命力。 A24的电影有着哪些统一的风格特点?它带给电影行业哪些新鲜的气息?它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宇宙的?A24又在电影的多重宇宙中制造着怎样的新生作者和叙事美学? 【嘉宾】 朽瞳,BtoZmovie主理人 DeckardYang,影迷 【主持人】 李秋实,文化行业从业者 【推荐阅读】 《旋涡》2021 [日]伊藤润二 新星出版社 《迷影》2021 [法]安托万·德巴克 武汉大学出版社 【A24的部分影视】 《亢奋》 《长牙》 《黑夜造访》 《月光男孩》 《伯德小姐》 《旅行终点》 《90年代中期》 关家永&丹尼尔·施耐特 《瑞士军刀男》 《瞬息全宇宙》 罗伯特·艾格斯 《女巫》《灯塔》 萨弗迪兄弟 《好时光》《原钻》 大卫·洛维 《鬼魅浮生》《绿衣骑士》 阿里·艾斯特 《遗传厄运》《仲夏夜惊魂》 欧格斯·兰斯莫斯 《龙虾》《圣鹿之死》 【时间轴】 02:08 词条解释 03:00 《瞬息全宇宙》:普通?当代?很A24? 04:45 《瞬息全宇宙》的“贝果”和大卫·林奇的“甜甜圈” 06:44 当我们说这部电影“很A24”时,在说什么? 08:15 我印象最深的A24电影:《原钻》《皮囊之下》 08:56 “有些故事,只能某些人来讲。” 11:50 A24的电影“那种感觉”是什么? 13:05 “高概念恐怖片”是把“艺术恐怖片”这个概念重提 14:39 “A24的logo俨然成为一个变形的IP” 18:20 A24如何改造明星? 科林·法瑞尔、斯嘉丽·约翰逊、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19:00 哪些人具有A24的气质? 22:43 一部标准的恐怖片预算有多少钱? 24:24 A24是否陷入了“酷”“怪”等风格的套路里? 30:19 A24身上的“独立性” 31:37 A24,作为一个独立的发行和制作公司 34:31 什么是“迷影”(Cinephilia)? 39:00 《皮囊之下》的导演乔纳森·格雷泽在拍MV时用得电影梗 41:07 我在英国学电影时意识到的“迷影文化” 44:00 贾木许“电影是一门古老的诈骗” 47:03 A24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 播客、文创、社交媒体、电影营销...... 52:04 A24的播客:《亢奋》的女主说自己喜欢看《伦敦生活》和《少年泰坦》 53:53 面对A24时的疲倦:A24自洽了吗? 【采样和配乐】 《遗传厄运》OST 《Reborn》Colin Stetson 大卫·林奇“Keep your eye on the donut.” 电影《原钻》预告片 动画《旋涡》预告片 Blur《The universal》 A24播客节目 Divine Frequency with Hunter Schafer & Lorde 《第一头牛》OST 《A Closing》 【词条解释】 Blumhouse 布伦屋制片公司 布伦屋制片公司是一间美国制片公司,由杰森·布伦所创立。布伦屋时常制作低预算的恐怖片,较知名的如《灵动:鬼影实录》、《潜伏》、《凶兆》、《人类清除计划》、《非礼勿弑》、《分裂》和《逃出绝命镇》。2014年,布伦屋制作的《爆裂鼓手》入围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63分钟
10k+
3年前

vol.20 低需氧人才:居家之后,学会更大口地呼吸

哈咯大家好 很多日不见 近期因为我所处的地区疫情紧张,便从5月初就开始居家办公,一时间工作和的生活节奏稍乱,便蛮长时间没和大家再见面。这几天在家,视点放在了生活的200米之内,发觉生活和工作互相侵入的平衡是个需要培养的技能,每一处细节天天相见,都会无意地把握到生活的具体。居家成为了一种常态,与之伴随的,还有各种变型了的词语:非必要、稳健流、苟住、低欲望、低需氧、减欲系...... 总觉得春天不该被这么形容,感觉词语在不断构建却也难以概括我们的复杂。于是在一个常态的居家之晚,和好朋友阿花聊了聊近期的居家生活。阿花目前居住在北京的一处胡同内,院子里有每日打理的各种花草,居家之后的日常里有了更多视点向内的感受。于是我们一起聊了聊北京的季节、果蔬的种类、猫猫的习性、杂七杂八的记忆和看的书和影视,只觉得在当下的季节,还是要更多饱满的呼吸和喘息才对。 【嘉宾】 阿花,自由撰稿人,译者(《热带旅情夜》、《R先生的甜品时间》) 阿花的文字在:Downtime 【主持】 李秋实,文化行业从业者 【推荐阅读】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2012 南方日报出版社 《纽约餐桌》2022 新星出版社 《护目镜》丰田彻也 2022 漫编室|新星出版社 【时间轴】 02:06 词条解释 05:03 居家之后,要更努力保持“社会在线” 06:18 居家更自由?还是时间更少了 09:20《野莲出庄》:锻炼对菜饭的绵长爱意 11:07 “食物是一天中最确定的东西” 12:16 听众突然来电 13:37 把自己的视点抛出去 14:47 再一次意识到邻居的存在和动态 16:53 居家让生活变成了“二手” 18:20 胡同里的棋桌上:修车工、环卫工人、外卖小哥 21:36 我上周经历的一场火灾 24:42 多做一做“非必要”的小事,多喘息喘息 26:00 最近读了几篇印象深刻的特稿 27:50 2003年非典时期《南方周末》上的一篇特稿 30:35 最近在追《甄嬛传》(说起今年是何年要反应一下) 32:07 “如果现在是2019年”?还是不了吧 35:19 和猫猫学习 37:35 阿花的植物们“养来要能吃” 41:50 植物给了我们“时间感” 44:48 生活的弹性消失在...... 47:35 语言是危险的 48:36 如何检验一个菜市场是“热情的”? 49:32 番茄有多少种?哪些适合凉拌? 53:35 丰田彻也“每个季节的空气味道不同” 【采样和配乐】 林生祥《Edamame 毛豆之歌》 林生祥《对面乌》 《后宫·甄嬛传》23集 还潮《慈城公园交谊舞》 仁科《晚上好,春天小姐》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58分钟
99+
3年前

读书日SP:在书中,去理解一座山和城市的色情

欢迎收听偶然误差FM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 在上周六,我作为偶然误差FM的制作人来到星书坊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下午:这里举办了一场名叫“见面吧!想象中的偶然相遇”的读书会。而这场读书会设定在20XX年疫情结束的第一天,你也会在这场读书会上遇到你因为疫情而很久未见面的朋友。 这场活动是偶然误差FM和星书坊的合作,我们设定了到场的10位读者两两随即分组,每一组都是“偶然相遇的老朋友”,他们向对方及大家读了自己准备的一本书中的一个段落,并且问了一个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而我也将整场活动完整的录制了下来,作为一期世界读书日的特别单集以播客形式播出。 你看到这期节目的题目的这两句话,也是当时大家读到的两本书的两句话:“事实上,人类从未理解过大山”以及“电视的出现削减了电影院这种暧昧的场所,每个人坐在家里,城市的色情被排除了”。 读书成为了当下最直接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当下每个人都比较封闭且附近动荡难安的状态下,向书本再借用一点勇敢的经验和气力,从书中去了解一座大山,重新去认识一个城市。 【分享者与书】 李秋实 07:55 《宽忍的灰色黎明》 “电影院是一个不受约束的场所,这种身体的不受约束最好地定义了现代的色情。不是广告或者脱衣舞表现的那种色情,而是一种大城市式的。” 大琳 11:33 《北方有棵树》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观鸟,那样的经历在感官和内心不用层面激起地诸种回应和涟漪,犹如一个可见的分界,将我分成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 第一组的分享 读者A “当疫情把一切变得不可控。” 14:10 《寂寞的游戏》 “当扮鬼的同伴处心积虑地想找到我们,我们却在黑暗的角落里蜷缩着身体,紧绷的神经盯着向我们寻来的同伴时,我总是觉得自己深陷于一种漆黑的幸福之中。” 读者B “疫情提前把‘世界的无序’告诉了我,我理解但不接受。” 24:25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爱和母性,其实都是意识形态机制。爱,其实就是女性调动自己的能量,将丈夫的目的当做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机制。母性,是女性为了极力克制自我需求,将孩子的成长看做自己幸福的一种机制。” 第二组的分享 读者C “当向外的旅行被停止,往往要向内探索。” 30:53 《活山》 “事实上,人类从未真正理解过大山,也从未真正理解自己与山的关系。” 读者D “曾有幸在芬兰生活过一段时间,他们喜欢蒸桑拿。” 34:34 《在北欧,凛冽世界的尽头》 “在我居住的地方,每一片森林都能找到湖泊,我们在树下采完浆果再到湖里游泳,看着太阳在地平线上迟迟不肯落下。” 第三组的分享 读者E “疫情给了我不见人的借口,读书治愈了我的孤独。” 39:20 《加大拉的神迹》 “人需要信仰,无论你相信什么。” 读者F “疫情夺去了我的选择,也给了我认识自己的机会。” 41:34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当我在网上暗中观察前男友时,就像看着他的未来在我眼前展开,而我冰封在过去。但如果我活在当下,就得接受自己的未来有所缺损。” 第四组的分享 读者G “在某个节点,你会发现也许历史上最具思想的人想过这个问题。” 47:26 《浪漫主义的根源》 “把人类远远地赶入我们为他们圈定的围栏中,或者四海皆同的解决方案中,是不可能的。否则的话,他们会挺身反抗。” 读者H “最近几个月上海带给我的共情太多了,每天都很遭殃。” 51:27 《奈良美智48个女孩》 “持续旅行毕竟寂寞。” 第五组的分享 读者I “也许疫情让我们放弃追求‘新鲜’。” 55:13 《一碟腌菜》 “人类史就是腌菜史,庞大的历史事件不过是腌菜的一小碟,蘸蘸葱,拌拌酱,如此而已。” 读者J “疫情让我会做饭了。” 01:00:28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午后的阳光中牵着某人的手,鲜花绽放的花坛,周日的咖啡馆,或者是孙子孙女。爱是桩奇怪的事情,它来得出其不意。” 01:09:48 读者C将大家选读的段落中的一句话进行拼贴后的诗 【音乐】 舒曼《异国和异国的人们》 tofubeats《Futari》 tofubeats《After the Rain》 花伦乐队《竹田の子守呗》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74分钟
8k+
3年前

vol.19 MBTI:也许不必一劳永逸地找到自己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该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从而将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付诸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编制成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迈尔斯在荣格的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主导功能和从属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功能等级等概念,并有效的为每一种类型确定了其功能等级的次序,又提出了类型的终生发展理论,形成四个维度。 注意力方向 E extrovert外倾 外向 I Introvert 内倾 内向 认知方式 S sensing 实感 N Intuition 直觉 判断方式 T Thinking 理智 F Feeling 情感 生活方式 J Judgment 判断 P Perceiving 理解 【嘉宾】 鬼王橙,巴别塔词典主播,B站up主,(曾任)《答案之书》编辑之一 【主持人】 李秋实,文化行业从业者 【时间轴】 01:57 推荐友台巴别塔词典聊“色情”的节目 02:17 名词解释 03:21 “I、E”“S、N”“T、F”“J、P”都是什么? 05:36 本期节目花费10元(它本不应该花钱) 07:25 隐藏在众多题目中的偷懒题 “你更愿意独处吗?” 10:09 创造这个测试的人是INFP 10:38 我在看MBTI的韩综时,要一直查手机 12:35 测试结果是我们自己还是高于自己? 14:42 “正向答案”:无伤大雅的诊断,明星同款的毛病 16:51 你的人格问你老朋友就好了 18:15 MBTI是新世代星座吗? 19:50 星座的先验性和MBTI的主观性 20:38 输入男姓名加女姓名,如杨过...... 21:14 水瓶与处女,星座解说的流量密码 25:02 太阳星座、月亮星座、火星、上升、北交...... 26:50 我们在说“准”时,在说什么? 31:28 Lazy attitude:你是XX型?啊那你就是XX样的吧。 32:59 《处女泉》:当信仰遭受重创之后 35:17 采样 李安“《处女泉》看了两遍,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37:28 现在一起做个测试吧 42:37 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43:21 我们需要迷信(即使我们知道是迷信) 45:16 运势才两颗星?我太兴奋了! 47:04 玩一下《答案之书》:本期节目反响会好吗? 48:26 你是流动的 【提到的影视】 《MBTI INSIDE》2021 《处女泉》1960 【声音采样】 韩国综艺2021《MBTI INSIDE》 彩铃广告!90后一代人的电视记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V411C7sT?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电影2013《打扰伯格曼》 【名词解释】 巴纳姆效应 Barnum effect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音乐】 Freak Slug\niquo《Friday》 Wabie《Hey Lover!》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51分钟
2k+
3年前

vol.18 前任朋友:当我试图联系一位13年未聊的小学朋友

2016年春天,在TBS广播电台“RHYMESTER宇多丸的Weekend Shuffle”栏目的月度例会上,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讨论着有没有什么适合在即将到来的四月播出的特辑选题。在这个时候突然蹦出来一个创意,就是“那些渐行渐远的朋友——前任朋友”。 “话说......你们肯定都有那么一个一入学就‘第一个成为好朋友’的人吧?”可能就是因为座位离得近,所以第一个来找你搭话,然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先一起行动的那种。但是慢慢习惯了学校的生活之后,跟更投缘的朋友在一起玩的时间越来越多,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跟那个最一开始的朋友就有了距离。事后回想起来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好像刚开学的第一周,每天我都跟某某一起上下学来着’。但是即便如此,每每想起这件事,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深处都有一丝隐隐作痛的感觉......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有这种经历吧。” 《疏远》 TOMOVSKY(作词·作曲· 大木知之) 疏远...... 也不是非得跟你汇报 关系没那么坏也没那么好 半吊子的关系还在持续 不断扩大的心理的间隙 我的心情超级high 但你不一定这么想 别别扭扭客客气气纠缠不清 就这样错失了无数个时机...... 本期节目也是由新星出版社发起的“致渐行渐远的朋友”播客联动企划节目的第一期,之后将会有更多有趣的友台聊一聊前任朋友,大家敬请期待。 同时,大家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前任朋友”,会找到同名的账号,这是新星出版社永久开放给的有关你们“那些前任朋友们”的投稿通道。 【提到的书】 《致渐行渐远的朋友》2022 Part 1 当我试图联系一位13年未联系的小学同学 【嘉宾】 晚不安,影迷,较为频繁使用豆瓣的普通年轻人 【时间轴】 08:51 到目前(4月15日)为止,我要联系的那位朋友仍未回信 12:50 我妈妈告诉我的一个消息“她妈妈希望你们仍是朋友” 21:38 那一年我买了一个DV,想要和朋友们建立一些对话 24:30 关于武林外传贴吧的回忆 25:25 社交ghosting,我是那个ghosting的人 Part 2 来自友台和听众的关于“前任朋友”的分享 【时间轴】 28:00 分享歌曲 花儿乐队《静止》 巴别塔词典 “那些渐行渐远的网友” 47:08 分享歌曲 Chinese Football《飞鱼转身》 话仙桃 “曾经和我一起早起打(不怎么好吃的)饭的大学朋友” 51:02 分享歌曲 花伦乐队《造访者Q》 初学者电台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便敲开了邻居奶奶的门” 56:22 分享歌曲 张震岳《很难》 日本TBS广播电台节目After 6 Junction 的听众投稿 “黑暗骑士的崛起” 01:00:46 分享歌曲 杨乃文《未接来电》 无奇NoWonder “我想到了两位前任朋友” 01:05:19 分享歌曲 万芳《收信快乐》 西夏酒馆 “我也许在人生某个阶段会变成另一个她” 01:09:31 分享歌曲 达达乐队《Song F》 银杏树下 “隔着一层厚障壁了” 01:13:14 分享歌曲 陈小霞《查无此人》 来自本台听众的投稿 “我24岁时,终于也和10年前的她重叠”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81分钟
1k+
3年前

偶然拜访E01:在纽约车站吃生蚝,在北京胡同喝咖啡

偶然拜访是偶然误差FM偶然开设的一个栏目,重提“去线下”的经验的意义,我会一时兴起前往一些实地,去拜访一些人和物,录下一些自然的流动。有什么想说的我们当面聊聊。 这一期是正式版第1期,这里有两个声音时空的录音——一个来自纽约,一个来自北京。在疫情反复的当下,也许我们更需要去结实地触摸到真实的声音,即使可能只是一次会面,一次对话或者一次堂食。我邀请了居住在纽约的朋友ck去往一家餐厅录制了上半段来自纽约的声音,同时还和北京的朋友东洋老师一起去胡同喝一杯咖啡,展开一次聊天。 【对话者】 ck,纽约闲散人士 东洋,生活风尚编辑 小夏,Metal Hands咖啡师 【提到的书】 《纽约餐桌》2022 【去往的店面】 纽约中央车站蚝吧 北京Metal Hands铁手咖啡制造局 【时间轴】 Part·1 纽约 New York 04:28 在餐厅落座 08:27 开始点餐 13:33 等餐时候的声音 16:30 上生蚝&操作酱料的声音 20:35 服务员介绍自己的吃蚝习惯 24:22—29:48餐厅的声音 Part·2 北京 Beijing 29:49 五道营胡同下午4点的声音 34:39 客人点单的声音&咖啡师做咖啡的声音 37:33 在胡同里做咖啡和商场里做咖啡有什么不同? 38:33 一款名字叫“夜来香”的咖啡 41:50 北京的三四月份,是什么形状的? 【本期采样】 美剧《广告狂人》第一季 【出品人】李濛 【主理人】李秋实 【后期制作】李秋实 【视觉设计】冷暖儿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44分钟
1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