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成基金冉凌浩 × 梁狗蛋:基金经理带你看懂真实的港股市场

深度求真

AH 股同股不同价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恒生科技从低谷反弹后还能冲吗?港股里的 “老千股” 该怎么避开?本期特邀恒生科技基金经理冉凌浩与资深港股观察者两狗蛋,拆解 AH 股同股不同价根源、恒生科技从低谷复苏逻辑,揭秘港股避坑要点,解析 AI、新能源车等赛道机遇,为港股投资划重点。 本期嘉宾 * 冉凌浩:大成基金恒生科技的基金经理 * 梁狗蛋:小宇宙狗不扯淡的主理人 本期亮点 1、硬核科普 AH 折溢价:详解 AH 股同股不同价的核心原因(资本管制、利率环境差异等),破除 “溢价抹平即港股见顶” 的误区。 2、恒生科技蜕变史:复盘港交所 2017 年上市规则改革如何吸引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分析从金融地产主导到科技股占交易主力的转变,解读严监管后行业复苏逻辑。 3、港股投资避坑指南:点出 “老千股” 特征与中小市值股风险,揭秘闪电配售、做空机制等港股特有玩法,提示个人投资者应对策略。 4、科技赛道展望:探讨恒生科技在 AI 算力、自动驾驶的布局优势,对比中美科技发展差距,分析新势力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与行业格局。 5、南下资金影响深度解析:说明南下资金交易量占比升至 50% 的市场意义,预判内资与外资定价权博弈下的估值变化。 ⏱Timeline + 内容提要: 00:35|详解 AH 股同股不同价原因 04:40|复盘港交所 2017 年上市规则改革如何吸引科技 / 生物医药企业 12:34|点出 “老千股” 特征、中小市值股风险 18:34| 南下资金交易量占比升至50% 的意义 32:26|探讨恒生科技在 AI 算力、自动驾驶的布局 48:27|总结与展望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52分钟
6k+
1周前

11.十年磨一剑|基金经理分享投资科技行业心得

深度求真

在AI 驱动的科技大年中,如何理解产业趋势、把握投资机会?欢迎收听本期《深度求真》,本期播客邀请大成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经理郭玮羚,结合十年从业经验聚焦科技投资的核心议题,分享科技股投资逻辑、AI 等前沿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化与出海的关键能力,以及对港股市场、制造业反内卷等话题的看法,为投资者解析科技投资的 “变与不变”。 本期嘉宾 * 郭玮羚:大成科技创新基金经理 本期亮点 * 应用与局限: AI 工具已深度融入工作,释放研究精力至“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与深度思考。国内模型面临“数据幻觉”挑战,技术成熟度仍需提升。 * 科技与算力:当前聚焦算力链,未来关注应用爆发,需区分 “当前热点” 与 “下一代技术”。 * 出海与制造:本地化能力与自动化技术是出海关键,高壁垒制造领域更具反内卷潜力。 * 市场策略:港股具备弹性,科技股定价需兼顾财务指标与未来前景,操作上 “不追涨、不盲从”,聚焦能力圈机会。长期视角需结合技术迭代,动态评估公司与时代的适配性,避免固化认知。 * 投资是 “修心 + 学习” 的旅程:需接受 “只能抓住部分机会”的现实,聚焦能力圈内的确定性,通过深度研究抵御市场噪音。 ⏱Timeline + 内容提要: 00:23|十年科技投资历程:从互联网泡沫到 AI 时代的应用与局限 06:18|科技投资理念与研究方法:长期视角如何落地? 17:51|科技公司的“灵魂人物”评估和波动性根源 24:17|中国公司出海的全球化挑战和机遇 28:19|科技创新基金的击球区与能力圈 36:13|科技板块宏观驱动力和不同市场的观察 45:00| 如何构建投资心态与投资心得分享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49分钟
8k+
4周前

10.封关后海南变免税天堂?这波免税红利怎么看?

深度求真

酒店与免税行业虽规模不及大消费赛道,却与大众出行、消费紧密相关,且暗藏独特的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疫情后,酒店行业连锁化率提升、中高端品牌崛起,免税行业则因政策红利与消费回流呈现新变局。本期播客深入拆解两大行业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及未来机遇,为投资者揭示“小行业” 中的大逻辑。 本期嘉宾 * 「听懂涨声」主理人杨天楠 * 大成基金研究部行研老师 本期亮点 酒店行业:连锁化与中高端升级是主线,加盟模式兼具成长性与抗周期性,头部企业与区域性连锁存在投资机会。​ 免税行业:政策驱动消费回流,海南封关与国际游客入境将打开增量,中高端品类与国产精品值得关注,需警惕政策与竞争风险。 ⏱Timeline + 内容提要: 00:00开场 part1 02:52|扩张、升级和集中化:酒店行业过去20年的发展趋势 11:29|连锁酒店 VS 单体酒店:不同商业模式的护城河与机遇 22:38|酒店行业的投资价值:周期性与成长性 28:35|在酒店预订中的一些小技巧 part2 30:09|免税行业快速崛起的商业模式与政策红利 36:50|顶奢因维护品牌形象退出免税模式会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42:46|免税行业作为消费赛道的重要板块,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名词解释: RevPAR(每间可供房收入): 酒店行业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入住率 × 平均房价”,反映客房运营效率与定价能力,RevPAR 越高说明酒店盈利能力越强。 封关运作(海南): 2025 年海南全岛封关后,实行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模式,全岛视为 “关外”,进出岛商品按进出口管理,免税政策范围与便利性将大幅提升。 OTA(在线旅游平台):​ 提供酒店、机票等预订服务的在线平台(如携程、美团),通过流量分发影响酒店价格,连锁酒店因规模优势可获得更优展示位。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48分钟
9k+
2个月前

09.港股创新药市场热潮:崛起背后的驱动与未来趋势

深度求真

2025 年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从政策扶持到全球竞争力提升,从 BD 交易热潮到 AI 制药革新,大型跨国药企频繁收购国产创新药专利,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从产业基本面改善到全球竞争力提升,港股创新药为何成为投资焦点?本期播客聚焦港股创新药的驱动因素、产业链变革及未来趋势,拆解“中国创新药出海” 背后的逻辑。 本期嘉宾 王佳悦:资深医药分析师,曾任上市公司IR,头部财经自媒体首席 阳洪宇:大成基金医药研究员,主要负责创新药部分板块、CXO 及医疗服务公司投资研究工作。 本期亮点 • CXO 与 Biotech 的共生模式:上一轮 CXO 繁荣推动中国创新药研发产业链发展,VIC 模式助力早期项目孵化 • 工程师红利与成本优势:相同研发里程碑下,中国成本仅为美国的 1/2 至 1/3,临床入组速度与 AI 制药加速研发进程。 • 创新药估值逻辑变迁:2015 年前按PE 估值,后转向管线 DCF 估值;2020 年医保谈判后,国际化出海管线潜力成估值核心 • 创新药盈利模式解析:BD 交易首付款 +里程碑付款 + 销售分成(如 10% 销售额分成),国际化管线贡献超额利润。 • AI 制药与新生态:AI 加速小分子药物研发,未来或形成 “纯研发 Biotech + 商业化药企”分工。 ⏱Timeline + 内容提要: 00:00|本轮港股创新药上涨驱动因素有哪些? 02:48|港股创新药的“低估值 + 高潜力” 的稀缺性特征 06:46 |CXO 与 Biotech 的共生模式助力了创新药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12:19|工程师红利与研发成本优势带来全球竞争力 18:25| 创新药投资的风险与挑战 25:23|跨国药企的投资逻辑:“中国研发 + 全球商业化” 模式 32:56|创新药的盈利模式解析 42:00|中国创新药有望诞生全球药王:百亿美金分子的可能性 55:34|创新药的长期投资逻辑 名词解释: • BD(Business Development):业务发展,在医药行业中指管线授权交易,即药企之间关于药品专利、研发成果等的授权合作。 • CXO:医药外包服务机构的统称,包括 CRO(合同研究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等。 • VIC 模式:VC(风险投资)+CXO+Biotech的合作模式,CXO 凭借专业眼光投资 Biotech 企业,提供研发支持并分享成果。 • 双抗(Bispecific Antibody):能同时结合两个不同抗原或抗原表位的抗体,可实现协同治疗效果。 •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体偶联药物,由抗体、 linker(连接子)和细胞毒素组成,通过抗体靶向肿瘤细胞,释放毒素杀伤肿瘤。 • PD-1/PD-L1 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 PD-1 与 PD-L1 的结合,恢复T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 • 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胰高血糖素样肽 - 1,一种肠促胰岛素激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63分钟
11k+
2个月前

08.人形机器人:热闹背后的真实进度条 —— 从春晚表演到家庭应用有多远?

深度求真

2025 年人形机器人板块成为现象级投资主题,从春晚机器人“跳舞刷屏”到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CMG 世界机器人大赛》,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的真正瓶颈在哪里?公众认知与产业现实存在哪些鸿沟?想破解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热闹表象与冰冷现实”?收听本期《深度求真》,一起解读产业本质,聚焦技术迭代节奏与供应链真实竞争力,避免陷入“仿生外形”的认知陷阱。 本期亮点 * 抹平行业认知差:热闹表象与技术现状 * 中国侧重运动控制:在步态稳定性、硬件供应链迭代上表现突出; * 美国聚焦智能内核:多模态大模型与算力储备领先,依赖中国供应链; * 机器人“一户一机器人”,从训练到应用的“万里长征” ⏱Timeline + 内容提要: 00:00|为何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年现象级投资主题? 03:58|技术深水区:从机械玩具到智能助手的五个阶段 07:34|中美角力:小脑优先vs大脑先行的路线之争 24:32|商业化迷雾:从训练场景到真实应用,机器人商业化有多远? 31:50|未来展望:如果机器人长出大脑 名词解释: * transformer 大模型:一种深度学习架构,擅长处理序列数据,广泛应用于 NLP 和机器人领域。 * 多模态模型:整合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类型数据的 AI 模型,可提升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感知能力。 * 减速机: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零部件,用于降低电机转速、提升扭矩,确保动作精准稳定。 * 原子技能:机器人通过训练掌握的单一基础能力,如抓取特定物体、行走直线。 * 特斯拉 Optimus:特斯拉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目标是实现通用任务执行,当前处于原型测试阶段。 * 飞轮效应:当机器人的泛化性和操作性通过训练提升到一定阈值后,产业将进入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 *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于 1968 年出版的经典小说,被誉为 20 世纪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一。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未来社会的大胆想象,探讨了人性、身份认同、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对后世科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40分钟
10k+
3个月前

07.巴菲特特辑:好心态决定首富的一生

深度求真

在刚刚落幕的 2025 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94 岁的巴菲特做出了一个重磅决定:今年是巴菲特执掌公司的第60个年头,宣布将在年底卸任 CEO 一职。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全球投资界激起千层浪,标志着一个时代即将落下帷幕。想知道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是如何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吗?收听本期《深度求真》,一起深入探寻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与人生智慧,相信会让你对投资和生活都有全新的感悟。 本期亮点:  投资界「春晚」下班:2025 年巴菲特股东大会宣布将在年底卸任 CEO 一职 * 股神教你挑公司:什么样的公司无法被超越?普通投资者如何筛选好公司? * 能力圈与专注:为什么看似简单的投资框架却很难被真正执行?投资熟悉领域,避免盲目跟风。 * 时间和耐心:投资者如何在市场情绪中保持冷静?如何克服短线思维? 在本期《深度求真》中,我们邀请到了大成基金制造组研究主管陈铭以及天天基金社区的KOL郭施亮两位嘉宾,将聚焦沃伦・巴菲特这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探讨他的投资哲学、人生智慧以及对世界的深刻洞察。 ⏱Timeline + 内容提要: 01:30|股神初印象:真正的人生导师 04:50|投资界的活化石:长寿靠心态,变富靠复利! 11:15|推荐巴菲特的经典书籍 17:55|股神教你挑公司,投资者如何才能找到企业的护城河? 28:49|巴菲特的投资框架看似简单,但为什么却很难被人执行? 32:10|能力圈与专注:投资在熟悉领域,避免盲目跟风。 40:39|“天下勇士中,最为强大莫过于两个——时间和耐心”。如何看待时间和耐心在投资中的作用? 49:05|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核心:Price is what you pay,Value is what you get. 51:45|穿越牛熊的巴菲特是如何面对波动与回撤? 58:30|与优秀的人一起,做自己欣赏的事 63:12|用热爱 “玩” 出财富,尝试找到自己的金钱观! 69:19|巴菲特带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本期嘉宾推荐巴菲特书单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75分钟
9k+
3个月前

06.被贸易战搅得的七荤八素的果链,还有再赢一次的希望吗?

深度求真

想知道苹果如何在全球布局一张强大的“供应链网”?想了解中美博弈背后隐藏的经济战略和苹果的生死时速?在本期《深度求真》中,我们将为你揭秘苹果产业链的幕后故事,带你走进这个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如何“精打细算”的产业链世界。 本期亮点: * 关税博弈,背后的苹果智慧: 中美贸易战不断变化,苹果如何巧妙应对关税压力,并影响全球供应链走向? * 越南、印度与苹果的供应链拼图: 从低效劳动力到零组件供应的挑战,为什么越南和印度成了苹果供应链的新焦点? * 未来的苹果创新: AR眼镜、折叠屏手机,苹果的下一步棋是什么?这些创新如何重新塑造产业链,并带动全球科技大爆发?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大成基金的研究员廖建雄,带你一探苹果如何通过供应链战略,走向全球主宰地位。从产品制造到市场变化,从关税政策到创新前沿,我们帮你解读这个超大企业如何在风云变幻中稳操胜券。 ⏱️ Timeline + 内容提要: 01:21|关税与果链的博弈:背后的经济逻辑 03:16|苹果产品的豁免:关税政策的新动向 07:02 | 纯美国制造iPhone售价可高达2万?! 09:04|淡季与旺季的生产挑战:美国能否应对? 12:01 | 果链的四大构成:设备、零组件、组装、分销 13:25|果链的全球布局——从自有生产到全球化分散化 19:08|什么样的公司因为依赖苹果而被淘汰? 21:54|果链的投资逻辑离不开苹果的创新:从iPhone到AirPods到VisionPro 24:23 | 2018年的中美关税摩擦对这次有参考性吗? 28:22|果链供应商的分布:中国大陆到越南的转移 30:50|关于越南劳动力效率与管理 34:34|印度未来的供应链潜力 36:30|果链外流的实际情况 38:27|自带管理双刃剑的果链供应商还是好生意吗? 44:28|AI赋能带来的新增长周期 名词解释: 果链:苹果产业链(果链)指的是苹果公司及其全球供应商构成的一个庞大系统,包括原材料供应、零组件生产、组装厂和苹果本身的销售及分销等各个环节。由于苹果的全球化生产布局,果链的相关企业遍布中国大陆、台湾、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税豁免:关税豁免是指在特定情况下,部分商品或服务免于征收关税的政策。对于苹果产品来说,部分电子产品如手机和耳机在美国关税政策中被暂时豁免,这意味着它们不会按照原本设定的关税率增加额外的成本。然而,这一豁免通常是短期的,仍然面临进一步审查。 232调查:232调查是根据美国《贸易扩展法》中的第232条进行的调查,旨在评估进口商品是否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可对特定商品(如钢铁、铝等)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国内产业。 ODM(Original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指的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并生产产品的公司。苹果的主要组装厂商如富士康等就属于ODM供应商。它们不仅负责产品的生产,还承担一定的设计任务,最终交付给苹果进行品牌销售。 供应链回流:供应链回流指的是将原本转移到低成本国家的生产线重新搬回本土的现象。在美国,由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增加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开始考虑将一部分制造业务带回美国。苹果曾计划在美国设立一些自动化生产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产品创新周期:产品创新周期指的是一个产品从概念设计到研发、生产、销售再到更新迭代的整个过程。对于苹果来说,每一次iPhone的更新换代,或是新产品的推出(如AirPods、智能眼镜等),都能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业务增长,推动公司长期发展。 定制化需求:定制化需求指的是根据特定客户(如苹果)要求,供应商为其生产专门的产品或设备。苹果的供应链中,设备定制化需求使得其合作的供应商能够提供独特且高效的产品支持。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48分钟
5k+
4个月前

05.当消费降级遇上新浪潮,消费行业的反内卷之路还有多长?

深度求真

欢迎来到《深度求真》,这是由大成基金推出的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帮助大家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到投资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探索更好的投资与生活。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前券商可选消费行业首席江东猫草和大成基金消费研究员李燕宁,聚焦中国新消费浪潮,与大家深入探讨消费市场和大众消费心理的变化与趋势。 从白酒到潮玩,从性价比到贵价盲盒,消费热点的更替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心理与时代变迁?本期节目将探讨反内卷、消费分级、年轻人的选择焦虑,以及AI、政策、经济结构等因素如何深刻影响我们的购买行为与价值判断。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内心认同的投射。如果你关心如何消费市场的变化、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时代因素,或者想了解消费研究的方法和行业现状,欢迎收听这期节目。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前券商可选消费行业首席,公众号和播客「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李燕宁:大成基金消费研究员 Timeline Part 1:消费心理与新旧逻辑的更替 01:52 从白酒到潮玩,消费热点更替背后反映了哪些大众心理的变化? 05:37 旧消费品范式下,认真做生意的老板,几乎都上市了 08:09 新消费就像一鲸落万物生,能抓住1%特定人群的需求就能做起来 09:13 天知道我到底需要多少个拉布布?!新消费的边界在哪里? 10:05 新消费逻辑下,好东西一旦破圈,增长速度比想象中快很多 Part 2:内卷、消费降级与市场结构调整 11:24 反内卷=躺平?如何定义反内卷? 12:48 一个缩量市场更容易反内卷,很多细分行业并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 15:03 互联网融资扩张再收割的逻辑开始不奏效了,脚踏实地更能赚到钱 16:52一边追求性价比,一边买贵价盲盒:消费降级了吗? 17:28 “边角料”热卖反映消费分级:年轻人有了新玩法 19:33 供给扩大是福音也是挑战,政策如何促高频消费? Part 3:消费行业底层逻辑 25:29 2025年最可能跑出来的消费黑马是什么? 27:54 更关注这些短期之内大力出奇迹的公司在长跑过程中的持续性 29:15 对研究者来说,消费要回归常识与事实逻辑 Part 4:国际消费市场对照与价值观转变 31:41 日本的“失落30年”对中国有何启示? 34:16 对于日本的激荡30年,虽然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创痛,但总体消化得还不错 35:00 相比于日韩,中国能否走出第三种模式? 36:35 我们摸着日本过河,已经快要把它摸成鹅卵石了 39:16 奋斗前置,享乐后置:休息羞耻从何而来? 40:30 新消费的诞生:追求生活中美好而确定的东西 Part 5:零售体验、科技影响与未来投资 42:16 许昌某零售超市为何在当地受欢迎? 43:46 大家追捧的是,爱和善的品质,够买的是信任、稳定和好逛 46:40 “多快好省”是核心竞争力,也是极致内卷的缩影 50:21 消费品企业容易陷入“股东利益、员工利益、消费者利益”的不可能三角 52:37 当一个品牌有足够多的自来水,肯定是说明它的品牌力很强 54:35 AI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尚未显现,科技与消费行业的路径不同 56:14 对存钱的观念如何影响消费? 58:14 年轻人的消费意愿、储蓄意愿一定是会随着家庭负债变化而改变 59:57人们的消费心理趋势是个慢变量,一旦观念形成会很难转变 01:03:54 研究投资新消费就像风险投资? 01:04:33 中国也能有自己的主题乐园 概念解读 高频数据跟踪:通过高频指标(如周度销售额、门店客流)实时监测企业经营,辅助投资决策。专业投资者通过草根调研、专家访谈获取数据,与普通投资者形成信息差。例如,跟踪奶茶品牌单店月销、黄金品牌拓店速度等,预判业绩拐点。 长坡厚雪:巴菲特提出的投资理念,指选择商业模式可持续(长坡)、利润率丰厚(厚雪)的行业。比如,在传统行业,白酒因成瘾性、社交属性被视为“长坡厚雪”标杆。在新兴消费中,潮玩、奶茶等领域需验证需求持续性,避免“短坡薄雪”。 估值定价(PE/PEG): • PE(市盈率) :股价与每股收益比值,衡量市场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溢价。 • PEG (市盈率增长比率):PE除以盈利增长率,评估成长性估值合理性(如高增长企业容忍高PE)。 消费行业特殊性: • 稳定性溢价 :必选消费(如粮油)PE通常低于高增长赛道(如新能源)。 • 情绪扰动 :新消费估值波动大(如盲盒公司PE从100倍回落至20倍)。 社零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全社会实物商品与餐饮消费的总规模,反映内需强弱。必选消费(粮油)稳健,可选消费(黄金、潮玩)波动反映信心。 会员费模式(Costco模式): • 低毛利+会员费:商品毛利率压至12%,利润来自会员费(如Costco会员费占比净利润70%)。 • 用户黏性 :会员续费率反映模式可持续性(Costco全球续费率超90%)。 租售比:房产租金与售价的比值,衡量投资回报率。中国一线城市租售比普遍低于2%,远低于国际水平(如纽约5%)。低租售比可能导致年轻人选择租房而非买房,释放收入用于即时消费。同时削弱了房产投资吸引力,资金流向金融资产或实体消费。 现金流管理 ROI(投资回报比):投入产出比,衡量资源使用效率(如广告投放ROI=销售额增量/广告成本)。例如,电商ROI高于线下时,企业倾向缩减经销商投入。过度投入导致ROI下降时,企业转向利润留存(如停止价格战)。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66分钟
72k+
5个月前

04.看见AI时代下的芯机遇,与中国朝气蓬勃的一群人共享信心

深度求真

欢迎来到《深度求真》,这是由大成基金推出的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帮助大家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到投资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探索更好的投资与生活。 今天,我们将一起聊聊芯片。我们的嘉宾是大成基金电子研究员柴子钰,他不仅拥有信息工程和金融的双重背景,还带着满满的激情与朝气,为我们呈现这个行业的全景和未来。他的分享充满热情,既剖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强弱环节,也让人深刻理解为什么半导体行业的股票波动如此剧烈。柴子钰将带我们一起感受芯片行业的脉搏与未来! 🎙️ 嘉宾:大成基金研究员 柴子钰 📌 主题:半导体产业的核心逻辑:中国芯片如何突破封锁? 🎯 本期核心观点 1. 中国芯片产业链正在快速崛起,但依然在高端制造(先进制程、光刻机、材料)上存在短板。 2. 政策 + 市场 + 人才 是推动芯片行业突破的关键要素。 3. 摩尔定律趋缓?AI 时代可能加速芯片技术进步! 🎯 本期亮点 💡 第一部分:芯片产业链全景 01:26 - 芯片产业链解析:设计、制造、封测三大环节如何协同? 03:23 - 芯片制造的商业模式:代工模式 vs. IDM 模式 04:30 -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关键角色:制造芯片需要哪些核心设备? 05:56 - 进入半导体研究的路径:投资+产业的双视角解析 💡 第二部分:中国芯片产业的挑战与机会 08:00 - 中国芯片产业为何曾落后?资金、人才、技术累积的现实挑战 10:37 - 光刻机的极限工艺:德国蔡司镜片为何成为技术瓶颈? 12:36 - 工程师红利 vs. 研发核心人才:卡脖子的真正原因 14:01 - 中国芯片的强弱环节:封测 > 设计 > 制造> 设备 & 材料 17:06 - 成熟制程 vs. 先进制程:台积电 7nm、14nm、28nm 的划分标准 22:22 - 车规芯片为何难以国产化?极端环境 & 高可靠性的挑战 💡 第三部分:全球芯片格局与摩尔定律 30:33 - 如何突破技术封锁?中国芯片企业的破局之道 31:40 - 华人科学家如何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 35:07 - 摩尔定律真的终结了吗? AI 如何重新加速芯片技术进步? 38:39 - ChatGPT发布后,芯片行业如何迎来新拐点? 40:18 - AI芯片成为技术竞争核心,中国的短板与机会? 💡 第四部分:芯片战争与未来 44:37 - 卡脖子问题最严重的环节是什么?设备 vs. 材料 vs. 先进制程 49:33 - 中国芯片企业是否有能力“卡别人”? 产业合作 vs. 竞争策略 51:18 - 资本市场对芯片产业的影响:市场融资如何推动企业成长? 55:29 - 为何芯片股波动如此剧烈?投资者预期 vs. 行业成长性 57:11 - 如何研究芯片行业?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研报的进阶路径 60:11 - 未来中国芯片产业的前景预测:我们能否站在世界之巅? 📖 概念解读 🔍 芯片产业链(Semiconductor Industry Chain) • 设计(Design):利用 EDA 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进行芯片架构设计。 • 制造(Manufacturing):由代工厂生产芯片。 • 封测(Packaging& Testing):将芯片封装、测试,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 摩尔定律(Moore’s Law) • 预测 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每18-24 个月翻一倍,计算性能提升,成本降低。 • AI 时代的兴起让摩尔定律重新焕发活力。 🔍 光刻机(Photolithography) • 半导体制造中最关键的设备,用于在硅片上刻蚀电路。 • EUV 光刻机(极紫外光刻机) 由荷兰 ASML 公司垄断,是制造 7nm 及以下芯片的核心设备。 🔍 工程师红利(Engineer Dividend) • 指大量的技术人才储备对产业升级的贡献。 • 中国的挑战:高端研发人才的缺乏(从 0 到 1 的突破)。 🔍 AI 芯片(AI Chips) • GPU(图形处理器):原用于游戏,如今成为 AI 训练的核心算力支撑。 • TPU(张量处理单元):谷歌开发的 AI 计算芯片,用于深度学习计算。 • 中国的短板:核心GPU 仍依赖英伟达,美国持续对中国 AI 芯片出口实施限制。 🔍 小院高墙战略(Small Yard, High Fence) • 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政策,旨在阻止中国获得高端半导体技术。 • 2018年 开始,美国制裁中兴、华为,随后限制对华出口先进芯片和设备。 🔍 国产替代(Indigenous Innovation) • 过去依赖进口的芯片技术,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 国内多家企业正加速推进自主研发。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次播客提及的全部企业及产品仅为行业事件展示引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63分钟
4k+
5个月前

03.美股还能投吗?基金经理眼中的全球市场投资逻辑

深度求真

欢迎来到《深度求真》,这是由大成基金推出的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帮助大家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到投资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探索更好的投资与生活。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大成基金的基金经理冉凌浩,与大家深入探讨 QD 基金、ETF 投资、美股与港股的市场逻辑。从 QD 基金如何从无人问津到成为市场热点,到美股 ETF 高溢价的投资机会,再到巴菲特为何建议家人投资标普 500,本期内容涵盖了全球资产配置的核心逻辑。 我们还聊到了美股十年长牛的本质、港股为何跌了这么久、美债投资的风险点、通胀与市场走势的关系,以及普通投资者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如果你关心如何投资美股、港股、QD 基金,或者希望优化自己的全球资产配置,欢迎收听这期节目。 本期嘉宾 * 冉凌浩:大成基金基金经理 * 杨天楠:播客「听懂涨声」主理人 Timeline 01:31-作为大成的基金经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职业生涯吗? 03:43- 欧债危机对市场的影响,美股长期趋势分析 05:35- QD 账户管理:美股、港股、换汇、股指期货等操作细节 07:08- QD 基金如何从“无人知晓”变成“显学”? 10:00- ETF 变成“meme股”?“投资者宁愿多付 5% 甚至 6% 溢价,也要买美股 ETF。” 11:37-美股涨了十年,QD 现在还有投资价值吗? 17:29-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如何助推“巨头效应”?纳指前几家巨头为何能“吃下”全球市场? 18:29- 为什么巴菲特建议家人“只投标普 500”? 22:36- 美股到底是受政策影响,还是企业盈利驱动? 23:19-普通通胀 vs. 恶性通胀,美股的表现完全不同。 25:13- 未来美股的通胀风险有多大? 27:13-特朗普承诺“促进经济增长”,但市场担忧他收紧移民政策、加征关税可能导致通胀下不来。 30:14-港股为何过去几年如此惨烈? 33:48- 现在应该如何配置美股和港股? 36:34-美债市场的风险提醒 40:12- 大部分美股暴跌都伴随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如 2008 年金融危机、2020 年疫情、2022 年通胀飙升。 42:44- 历史数据显示,美股短期内出现 10%-15% 的调整很常见,纳指调整幅度可能更大。 45:55-美债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49:37-多元资产配置成为趋势,通过投资不同市场(美股、港股、债券等)降低单一市场风险,提高整体回报。 50:27-普通投资者如何配置全球资产? 节目里提到的一些概念 * QDII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 基金是一种允许中国投资者通过国内基金公司投资境外市场的机制。由于中国的资本管制,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海外市场,但可以通过 QD 额度 购买这些基金。QD 基金的额度受限,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时可能会面临 限购问题,并且基金净值受汇率波动影响。 * ETF(Exchange-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是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通常跟踪某个指数(如 标普 500 ETF、纳斯达克 100 ETF)。ETF 既可以像股票一样交易,也能提供较低的管理费用和较高的流动性。QD ETF 主要投资于境外指数,但受限于额度管理,部分 ETF 会出现 溢价,即市场价格高于基金净值。 * ETF 溢价率:ETF 的市场价格与其实际净值(NAV)可能存在差距,当 ETF 价格高于 NAV 时,称为“溢价”;低于 NAV 时,称为“折价”。QD ETF 由于额度限制,投资者需求较高,可能出现 5%-6% 甚至更高的溢价。但长期来看,溢价通常会回归正常水平。 · 纳斯达克100指数(Nasdaq-100 Index):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中100家最大的非金融类公司组成的指数,主要反映科技股的表现。 · 标普500指数(S&P 500 Index):由标准普尔公司编制,包含美国500家大型上市公司的股票指数,被认为是衡量美国股市表现的重要指标。 · 股债性价比: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投资价值,通常通过比较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来衡量。 * “meme 股”(Meme Stocks):指由社交媒体或热点推动,而非基本面驱动的股票(如 GameStop、AMC)。本期节目提到,部分美股 ETF 也出现类似“meme 股”的特征,投资者不惜溢价买入,导致 ETF 价格脱离其净值。 * 戴维斯双杀(Davis Double Kill):指的是 盈利下滑 + 估值收缩 共同导致的股价暴跌。比如,港股在 2021 年后经历的 盈利下滑 70% + 估值大幅下降,导致恒生科技指数大跌。 · 软着陆:指的是经济增速下降,但不会出现经济衰退,即美联储或其他央行通过调控利率,使经济增长放缓但不陷入危机。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已实现软着陆,GDP 增速 2.8%、CPI2.7%-2.9%,但仍存在通胀回升的风险。 * 巴菲特的标普 500 投资理念:巴菲特曾多次表示:“如果我去世,希望家人把钱都投进标普 500。” 这是因为 标普 500 代表了美国 最优质的 500 家公司,长期年均回报 9%-10%,而且投资门槛低、管理费低,适合普通投资者 长期持有。 · 纳斯达克7姐妹: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七家科技行业领军公司,苹果 (Apple Inc., AAPL)、微软 (MicrosoftCorporation, MSFT)、谷歌母公司Alphabet (GOOGL)、亚马逊 (Amazon.com, Inc., AMZN)、Meta Platforms (META)、英伟达 (NVIDIA Corporation,NVDA)、特斯拉 (TSLA)。它们因其庞大的市值、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创新能力而被广泛关注。 * 跨境理财通:一种允许大湾区居民合法投资境外资产的机制,主要投资于 美元短债、货币基金,适合寻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本期制作 * 嘉宾:冉凌浩、杨天楠 * 主播:邓小波 * 制作: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52分钟
5k+
6个月前

02.里程碑式的DeepSeek出现,我们是不是到了重新理解中美科技投资的节点?

深度求真

欢迎来到《深度求真》,这是由大成基金推出的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帮助大家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到投资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探索更好的投资与生活。 今天我们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DeepSeek。说熟悉,是因为它是AI领域的现象级突破,说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深入地探讨它对科技股投资的深远影响。DeepSeek不仅重新定义了人工智能的成本和效率,还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在全球AI生态中的位置。 今天的对话,我们请到了杜聪和杨天楠。杜聪是大成基金的基金经理,专注科技股投资。他将从投资视角剖析DeepSeek如何影响市场。而天楠老师是咱们播客的常驻嘉宾,将和我一起提问。 希望这期节目能和你一起更深入地思考DeepSeek对未来生活与投资的影响,也欢迎你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你对这一轮AI技术创新的思考。 本期嘉宾 杜聪:大成基金基金经理 杨天楠:播客「听懂涨声」主理人 Timeline 从技术宅到老家亲戚都在用,DeepSeek或许带来了最快的一轮技术渗透 00:51春节假期到现在,大家使用DeepSeek的感受如何? 01:46从极客到丈母娘都在用DeepSeek,为什么这一轮的技术渗透速度如此快? 03:00入门AI产业链投资,需要先了解这三个核心环节 04:55都说DeepSeek的出现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儿? 09:20 DeepSeek超低的训练成本,它的成功秘密是什么? 12:30 一上来就把最好的模型开源,或许能让AI触达更多的非技术人群 16:00 作为一个投资人,会怎么运用AI技术? 技术突破带来AI投资的重估,AI热潮究竟是科技革命还是资本泡沫? 20:10算力是过去两年AI投资里最亮眼的板块,也是当下受扰动最大的板块 23:42算力部署形态上的变化,能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27:09AI都有幻觉,但不同AI的幻觉率有所不同 29:09各个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大模型,为什么却都不约而同地接入了DeepSeek? 32:20 回顾曾经的VR元宇宙,AI会演变成炒概念的泡沫吗? 35:08 任何新技术的突破,都是供给侧的革命带动需求侧的规模 展望未来,AI的场景拓展与技术深化能带来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37:06长期来看,AI+在哪些领域有比较好落地的场景? 40:21除了这些好落地的领域,还有没有什么是AI无法替代的领域? 41:27在情绪价值的提供上,AI永远比不上真人 45:17DeepSeek出现之后,我们离推理平权或许越来越近了 49:26 AI Agent的应用,会改变哪些行业? 53:24从盖特纳曲线来看,我们现在处在科技变革的哪个阶段? 54:52DeepSeek的突破,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能更快实现AGI了? 58:07 从AI基础设施来看,投资机会会在哪些环节? 62:14 DeepSeek作为一个里程碑事件,或许能激起更多资本对国内技术投资的兴趣 64:13 未来的算力应用,该关注那些趋势? 节目里提到的一些概念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是英伟达推出的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允许开发者利用GPU进行通用计算 PTX(Parallel Thread Execution):PTX 是英伟达为GPU设计的一种低级虚拟指令集,作为CUDA代码编译的中间步骤,用于描述GPU的并行计算任务 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具备人类水平的通用认知能力的AI,可自主学习、推理并解决任意领域问题 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反而导致该资源的总消耗量增加,例如,节能灯普及会导致照明总能耗不降反增,因为人们的使用更为频繁 盖特纳曲线(Gartner Hype Cycle,技术成熟度曲线):描述一项技术从诞生到成熟经历的五个阶段,分别是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幻灭低谷期、复苏期、成熟期 本期制作 嘉宾:杜聪 杨天楠 主播:邓小波 制作: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67分钟
4k+
6个月前

01.从天才少年、助理教授到基金经理,才发现投资就是比别人多想一点

深度求真

欢迎来到《深度求真》,这是由大成基金推出的一档播客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帮助大家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到投资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探索更好的投资与生活。 第一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两位重量级的嘉宾,大成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柏杨和财经播客领域的知名主播杨天楠。 柏杨老师履历耀眼,中科大天才少年,香港大学曾经最年轻的助理教授,摩根士丹利曾经最年轻的策略分析师。他将带我们复盘港股从2021年三连跌到2024年复苏背后的深层逻辑,并展望2025年的机会。 港股市场波动大、结构复杂,普通投资者该如何看懂并参与,希望这期节目能和你一起去探索港股这片大拼盘背后的人性与市场真相。也欢迎你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在港股市场的投资和观察。 本期嘉宾 柏杨:大成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 杨天楠:播客「听懂涨声」主理人 Timeline 刚加入大摩就撞上金融危机,从亲历者视角复盘2008 01:17柏杨是怎么从学术赛道,转向金融机构的? 03:0808年的华尔街最喜欢两类人,一类是金融教授,另一类是火箭科学家 06:18亲历08年金融危机,有什么最直观的感受? 09:57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金融行业开始大规模裁员 11:25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经理,必须要能够跟市场的脉搏合拍 13:16宏观数据里的一个小波动,或许就是压垮个人生活的一座山 15:07“行情总是在绝望中孕育,在犹疑中成长,在坚定中徘徊,在热情中灭亡”——约翰·邓普顿 深入港股市场,看看那些一线投资者才知道的实战经验 15:22开始专注港股与亚太股市策略 16:49在A股还没有开放的时候,海外资本投资主要集中在港股 19:29回顾2014、15大牛市,是哪些力量推动起来的? 21:21快进到2020年的中概股高潮,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经验吗? 25:20港股打新对散户非常友好,这既是馅饼,也是陷阱 30:18回顾2021年的市场情绪变化,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35:10港股是境外机构投资者最多的市场,与A股的市场风格大不相同 37:11适合个人投资者的港股投资策略,有哪些? 42:07以高分红国央企为代表的股票,为什么会成为投资者的新偏好? 回到当下,如何在剧烈变动的市场中捕捉到新的投资机会? 45:55站在2025年的时间点,对港股有什么新的期待? 52:08值得关注的新行业,处在哑铃的两端 57:17 有些投资机会,只有对产业链深度理解的人,才能捕捉到 60:51 以潮玩为例,看看机构投资者是怎么做研究的 64:13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战锻炼,柏杨的投资哲学经历了哪些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43:54《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大意为,一尺长的棍棒,每日截取它的一半,永远截不完。 60:12《孙子兵法·计篇》:“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大意为,准备充分的一方,取胜概率大准备不充分的一方,更何况是一点都不准备的呢! 67:51《庄子·内篇》:“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大意为,即便庖丁解牛如此有经验,但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都会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本期制作 嘉宾:柏杨 杨天楠 主播:邓小波 制作: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次播客的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70分钟
6k+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