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一部国产的2D电影火了,难得还是和动物有关的题材,这我们怎么能不聊一聊呢?你知道《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四小只哪一只是怪异的存在吗?作为艺术家的公鸡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能梳个大偏分?如果真的存在这四小只,哪只是最能远足的呢? 光聊电影里的动物当然不过瘾,我们还隆重邀请到了电影中最受喜爱的两位配音演员——黄鼠狼和黄狗大王的原声大咖,和我们一块聊聊浪浪山戏里戏外的八卦和秘辛。 嘉宾: 董汶亮——国家大剧院戏剧队核心演员,剧中黄鼠狼配音者 陈 喆——资深配音演员、话剧演员,剧中黄狗大王配音者 朱恺杰——《博物》杂志团队动物学达人,博物旅行资深领队
如果您是学生,此刻可能正在做卷子(而不是听播客);如果您是上班族,此刻可能正在地铁上读书(而不是听播客);如果您是全职妈妈,此刻可能正在打扫厨房(可以同时听播客)。 不管您是什么年龄、行业,您都离不开一类产品——纸。作为蔡伦的后人——蔡伦是宦官啊——作为蔡伦的同胞,我们对纸再熟悉不过。那我倒要问问您—— 纸是如何从百米大树变成薄薄一层?大树变成纸的同时如何又能变成衣服?我们常用的纸能分为哪几类?特种纸又特种在哪里呢? 在全国生态日的今天,我们还请嘉宾着重给我们聊了聊浆纸行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有些事实也和我们想象的很不一样。 好了,关于你不知道的纸,请杜老板娓娓道来。 02:50 嘉宾“自证清白” 07:30 不同应用场景里的纸 10:30 纸的需求随着生活的变化而不同 15:55 纸是如何变成纸的 26:05 纸的“副产品”还包括衣服! 30:20 中国和全球浆纸行业现状 38:35 特殊的纸真的很特殊! 48:30 从一颗树到一滴污水,都在掌控之中
潘橘子老师是一名职业的环保工作者。她从小受珍古道尔影响,立志走这条道路,她说,坏就坏在这“立志”上了。她对于生态环境的种种问题特别急公好义,成为了行业里的“急先锋”。 和如今的一些“环保斗士”不同,橘子老师的“战斗”温柔而理性,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坚韧的细致工作之上。在这条路上,喊出问题太简单,解决问题却谈何容易。 本期,跟着橘子老师上山下海,听听她三十年来的爽快和艰辛。 01:05 一切还得从一只撞楼的鸟说起 04:11 前途虽然很早就光明了,但道路咋就这么曲折 13:53 行,不要我,自己干! 21:13 国内动物园丰容的最早践行者(的助手) 31:53 不来场社会大辩论能行吗? 40:00 在太湖边蹲下会直接熏死 48:44 在公海的渔船上查没鲨鱼和蝠鲼 53:33 大象北上背后是复杂的环境问题 67:53 给保护工作者做点保护工作 76:21 对“环保”和后来人掏若干心窝子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博物》的母刊《中国国家地理》的资深编辑、“科学影像实验室”的主任高新宇老师,来为我们揭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照片是怎么通过周密计划、严谨计算和耐心等待完成的。 与往期不同,这期节目必须结合以下图片才能听得明白,也只有看到这些图片,才能明白高老师和摄影师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劲的去寻找这些瞬间和巧合。科学影像带来的震撼,连听带看才过瘾。 图一:北京西山看东山 摄影师:李睿 图二:计算原理示意图 制图:陈云 图三:从北京西山看到渤海 摄影师:荆德才 图四:航拍从北京看渤海 摄影师:白昊 图五:红外摄影下的高白猫 摄影师:高新宇 图六:五彩斑斓的沙子 摄影师:张超 图七:圆润透明的沙子 摄影师:张超 图八:有孔虫构成的沙子 摄影师:张超 图九:球粒陨石切片 摄影师:张超 图十:天桥悬日 摄影师:郑志、李睿 图十一:精准的天桥切日 摄影师:李睿
这是我们高考相关话题的第二期特别节目。 也许大家知道,这两年《博物》杂志有一个栏目叫《博物大学》,专门向青少年朋友们介绍博物学相关方向的一些大学、院系、专业的情况和特点。这期就由《博物大学》的编辑,也是我们杂志最资深的创刊元老,编辑部主任刘莹老师来给大家讲讲,稿里稿外的这些专业。 要是上一期听得有压力感,就来听这期放松放松,了解下那些专业具体都学什么,怎么学。 总而言之一句话,刘莹老师说——跟你想的根本不一样! 03:05 中国农业大学 植保专业 13:01 华中农业大学 水产养殖专业 23:50 吉林大学 考古专业 36:0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专业 42: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宝石专业 51:00 云南大学 天文专业 60:30 厦门大学 人类学专业
这期节目是《博物聊天中心》的第一次特别节目,主题是高考之后的报考、备学、以及大学入学之后的若干选择。 很抱歉的是,本周并没有您所期待的博物学相关知识、故事;但如果您是高考考生、考生家长、未来几年的考生家长,建议您完整收听这期节目,我们提到的内容也许会对您产生有益的影响。 鉴于此,本期不做反问式的自我提要,也不做精华切片,我们直接了当的把内容总结于此,避免需要干货的人浪费时间。 我们这期讨论了: 目前的高考制度和招考流程; 高考志愿填报的一般性建议(自然科学类) 大学生活可能有哪些坑以及主播和嘉宾的踩坑回忆 家长、家庭对于学生志愿填报能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高考暑假指南 关于高考和家庭经济 理想、专业、就业及其他 …… 本期请到了两位嘉宾: 吴宝俊老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负责招生工作多年;中科院物理所博士毕业,著名科普作家,高考问题专家。 生志昊老师,北京第44中教师,从事高考考务工作多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目前为北京中学天文教育领域带头人。 最后,也要强调一句,嘉宾观点仅供参考,高考大事须再三抉择。 祝所有考生都能如愿考取!
《博物》的播客节目,怎么能不请狐主任?这不来了嘛! 从无所不知的“博物君”,到钻山探海的“狐主任”,我们的明星同事张辰亮是如何完美转身的?一方面是叫好叫座的流量赢家,一方面是身心俱疲的沉默i人,小亮老师也是少有的聊到自己的烦恼和焦虑。 他的博闻强记、幽默高冷是天赋还是努力?有什么方法能让你也像他一样成为人形硬盘?有哪些微博不能聊,纪录片里放不下的花絮秘辛小亮老师要娓娓道来? 玩了命的听吧。
最近这不是医疗教育这个话题挺热嘛,聊这个咱有朋友啊!这位嘉宾的工作挺特殊,他专门教大夫看病。 图钉老师,曾在海外学医,曾披白袍济世,如今在某国际药企任医学部专员,专门指导、帮助医生针对罕见病进行诊疗、用药。它特殊的教育、工作背景让他对医疗教育的现状有不少话说。 嘉宾还分享了很多和罕见病有关的知识。你猜猜,世界上有多少种罕见病?哪些耳熟能详的病却是罕见病?哪些名人曾经饱受罕见病困扰?国家对于罕见病患者有哪些倾斜照顾?嘿,不听你就不知道。
计云老师是横跨多个自然领域的研究者、科普人和摄影师。在他的倡导下,一个天象观察者的庞大社群逐渐形成,十余年来,拍摄了人类有记载以来的大部分天空奇观,并将其汇聚成书。他不光拍,还爱研究,爱琢磨,正经的不正经的全琢磨。如果有什么不认识的“天象”,上网问这位“天师”,那就十拿九稳了。 计云老师拍摄的极光 航迹云上的环地平弧 被 被计云老师称为“可能是目前最牛的糙面荚状云照片”
科普作家花蚀是一位独特的环境保护工作者。他总能把自己的视角从一线工作中“抬高一寸”,去剥离和记录保护工作中的人与事,并探寻故事背后的规律和方向。曾经,他的作品《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广受欢迎,这次,他又携全新力作来到博物聊天中心,聊了不少犀利的话题……
一个研究大象的博士为什么会见不到大象?大象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超能力”?为何对着一堆便便就能知道大象种群的健康情况?亚洲象的保护又有哪些棘手的问题?《博物聊天中心》的第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博物》资深编辑何长欢博士,聊聊大象和人的故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