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1 45岁未婚未育的生活是怎样?如果一个人决定一直独身

开放三明治

本节目由鼓励大家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三明治」出品 本期嘉宾 淑伶 恕行 本期主播 胖粒 本期三明治电台讨论的话题来自三明治写作项目短故事。我们想要谈一个和独身相关的话题,聊一聊在越来越多人选择独身的时代,面对年龄焦虑与老龄社会的到来,我们该如何寻找新的生活模式? 想要探讨这个话题的起因是,一位作者在短故事学院写下了自己45岁未婚的生活。她描述了一个自己的单身状态,在台北买了一套小房子,生活自足,偶尔有焦虑,身边人都很支持她。 阅读淑伶的作品《45岁未婚未育,我决定一直独居》 我们无从知晓是否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独身,我们想探讨的是,当今人们面对的社会系统和话语系统能否让一个人真正自由地进行独身?不论自由独身还是非自由独身,到了社会认定的“大龄”,女性面临的境况是怎样的?如何面对个人内心的焦虑,如何迎接外在环境的受限与歧视?男性独身与女性独身会面临怎样的不同的压力。 在重视家庭,以儒家伦理为本的东亚文化圈,单身的生存状态究竟会遭遇什么?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汽水儿APP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 微博:三明治 Sandwichina 豆瓣:中国三明治 ❑ 节目剪辑 剪辑:如斯、备备

75分钟
53k+
4年前

Vol.40 到底什么是性别“女”?想和你聊聊我的美国女校生活

开放三明治

本节目由鼓励大家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三明治」出品 本期嘉宾 芋头 本期主播 备备 “没想到21世纪了,竟然还有女校?” 一次社交酒会上,一位男士对芋头的大学生活感到惊讶。当代社会,绝大部分的人在性别混合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女校或男校似乎只在影视剧中出现,甚至有许多人对此产生出偏狭的刻板印象。 上个月,芋头在三明治每日书女性主题班里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美国女校就读经历。我们跟随芋头的视角走进一所美国女校,揭开传闻中的女校生活。女校里有男性存在吗?校园里有没有男厕所?女校学生的恋爱经历是怎样的?单性别环境会导致无法自然地与异性相处吗?每一个我们好奇的问题,都在指向更多关于女性和性别的命题。 芋头在每日书里提到了一位让她印象深刻的同学,大四那年,这位同学决定成为一名男性。这也让芋头开始思考,对于这位同学来说,女校的环境又带给他怎样的感受?我们应该如何定义性别,定义男女?也许解开性别和教育之间的难题,要从思考如何看待“人”开始。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 微博:三明治 Sandwichina 豆瓣:中国三明治 ❑ 节目剪辑 剪辑:备备

73分钟
3k+
4年前

Vol.36 波棱盖卡马路牙子上,矮马,卡秃噜皮了

开放三明治

本节目由鼓励大家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三明治」出品 本期主播 依蔓 本期嘉宾 郝思嘉 芳菲 “你们东北人是不是都会二人转?” “你怎么说话像小品一样?” 作为一个东北人,每次出门都会被以上两个问题问到怀疑人生,更不要提只要一开口周围人就笑得前仰后合,而让气氛达到高潮的一定是接下来的那句辩白“我说的是普通话啊!” “你瞅啥”“瞅你咋地”这种日常用语俨然让东北话自带“金链汉子”的“社会人”属性,更何况我们还有“波棱盖儿”,“马路牙子”,“犄角旮旯”这种略带土气的词语,直到去年依蔓来沈阳玩时说出了新的评价——“我觉得东北话很萌啊!” 在录东北话播客的开始,我和离开东北已久的嘉嘉为了切换到东北话频道进行了一段不成熟的预热,依蔓分享了自己大学时代对东北学长的“误会”。作为两个东北人,我和嘉嘉一开始还试图维持住东北普通话的正经形象,结果在聊的过程中放飞自我,不仅开始小品接龙,还对中学时代数学老师的符号发音进行了讨论,完全没有发现依蔓在一边已经进入“蒙圈”状态。 也是通过这期播客,东北话、普通话、北京话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清晰——至于有多清晰,那就要看主播们的东北话和普通话切换的清不清晰了。 也许,这期播客可能会少了很多内容上的思考。不过有东北话的地方,就会有热闹。生活就是要热热闹闹的过,哪管明天去何方! ❑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如何试图切换东北话语境失败 东北话自带的喜剧效果 强行科普东北话来源 数学符号的东北发音与标准发音的区别 是否学过“二人转”与短暂的小品接龙 ❑音乐 全世界都在说东北话——贾乃亮、于洋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 微博:三明治 Sandwichina 豆瓣:中国三明治

45分钟
99+
4年前

Vol.35 疫情带来的被动 Gap Year里,两位归国留学生的人生探索

开放三明治

本节目由鼓励大家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三明治」出品 本期主播 备备 本期嘉宾 Henry 车车 疫情带来的“被动Gap year”改变了许多留学生的生活,在他们原本的求学计划中划出一段空档。 本期三明治电台邀请了两位在2020年坚持向外探索的年轻人Henry和车车。Henry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学习城市研究。车车是上海的一名高三毕业生,原计划在2020年前往美国留学。Henry和车车都因为疫情有了一段漫长的“课外时间”,并在过去一年进行了自己的旅行,以这种方式重新思考学业和未来的方向。 Henry在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大学研究课题,他希望深入到上海和北京的拆迁小区,触摸细腻的街区纹理。最近,车车和小伙伴们正在为“漫游青年”制作城市漫游工具包,期待更多的年轻人通过获取工具包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城市漫游,加入到对城市的观察和记录中。 Henry 和车车在节目里分享了各自的行走见闻、途中的困难,以及长时间的旅行体验带给他们的新视角。这个过程,让曾经想象中的世界逐渐展开。 如果你在过去的一年也经历了主动或被动的Gap,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03:19 留学计划 09:50 决定旅行前,如何与父母沟通? 12:58 为了开启gap year,给父亲写一封长信 16:23 带着美国网课的旅程 19:55 旅行途中的人类学实践 35:06 山野行走与城市漫游 39:49 我们感受到的城市变迁 45:49 过去一年,与同龄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55:50 对于旅行的想象得到了印证吗? 1:02:40 未来研究和工作的新想法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 微博:三明治 Sandwichina 豆瓣:中国三明治

71分钟
1k+
4年前

Vol.34 举证高校学生作弊,我想打破“沉默的大多数”

开放三明治

本节目由鼓励大家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三明治」出品 本期主播 依蔓 肉饼 本期嘉宾 秦子 去年因为疫情,很多高校选择了线上考核方式,并利用技术手段防止作弊。但即便如此,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考试,高校中的作弊都不算是一件稀奇事,很难量化统计。 本期节目的嘉宾秦子目前在北京一所医院工作,2019年开始成为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本科生班主任。去年秋季学期,她坚持举证了自己班上一名屡次作弊的学生,并写下拿到这名学生作弊证据的经过。这件事看似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但整个过程持续几个月,期间有过数次波折,有因为证据不足无法认定作弊、有家长为学生求情否认作弊行为,耗神耗力。 尽管学生作弊的事实是确凿的,最终校方也认定学生的作弊事实,并给予他应有的处分,但秦子仍然觉得身心疲惫。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家人和同事、朋友大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举证一位作弊的学生,对秦子的职业生涯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益处,还有可能让她在领导那里落下太较真的印象。 但她仍然坚持举证。 面对这样的行为,秦子作为一名老师,为什么能够打破“沉默的大多数”,勇敢地做出反对?面对权利、金钱、关系对于正义的碾压,我们又会去怎么做呢?我们和这次作弊举报事件的当事人秦子聊了聊这些话题。我们都相信,即使运用我们的一点点力量,也要努力发出我们认为对的声音,去实践我们认为对的行动。 ❑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04:25 作弊学生的申诉材料和听证会 08:42 现今高校内的作弊情况是怎样的? 15:12 作弊学生先前学术不端,其他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应对的? 17:15 为什么秦子老师会有站出来举证的勇气? 22:32 家人对于秦子老师站出来举证抱有怎样的态度? 25:45 举证过程中咨询律师 28:29 高校作弊现象反映了什么? 32:50 学生作弊和高校教学机制的关系 36:35 作弊学生的家长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41:05 在高校教学机制里越发普遍的”考前通宵“现象 46:24 作弊现象应该被高校严肃地对待 52:11 老师和学生发现作弊行为,该如何应对?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皮艇APP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 微博:三明治 Sandwichina 豆瓣:中国三明治

57分钟
99+
4年前

Vol.32 请回答2021,和14档播客的新年对话|若有所播新春特辑

开放三明治

在2020年,播客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伴随小宇宙的出现与活跃的,是越来越多播客创作者与越来越多元化的播客内容。三明治也开设“若有所播”的专栏,开始一系列播客创作者的深度报道,并且,也开始切入中文播客内容与形式本身,推出些有趣的研究短文。 我们希望用声音为2020年的播客创作者们做一个注脚。于是,在2021年的头一个月,我们邀请了14家播客请他们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看去年春节,心态和状态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每年春节都会做的一件对你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3、分享一个2020年的瞬间,让你觉得“幸好做了这档播客”; 4、分享2021年想做的一个选题。 今年春节,很多人已经回家,很多人没有回家,独自漂泊在外过年。希望在新春之际,我们用彼此的声音给一切对播客感兴趣的人带去一些力量。 你会在节目中听到这些主播的声音: 05:16 不合时宜-孟常 in北京 08:08 不可理论-宝婷 in北京 13:07 Casticle-糊糊 in北京 19:12 UX Coffee-Riceman in硅谷 23:27 限时肤浅-Iris、别笑 in 北京 28:07 城记播客-王越洲 in上海 33:11 从球说起-阿冷来 in杭州 35:55 双重意识-兰亚青 in江西上饶;王若桐 in美国明尼苏达;鲜璐 in美国密歇根 45:23 路人抓马-川&悠悠 in上海 55:48 撕票俱乐部-唐小友、Lucia、大卫 in上海 1:05:23 艺术叨叨-兰奕 in伦敦 1:07:20 北海怪兽-花生酱 in上海 1:11:43 三明治电台-备备 in上海 1:14:48 新气集-李梓新 in上海 节目统筹:若冰 剪辑配乐:备备、Henry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音乐: Find Yourself——Steve Salazar Hideyuki hashimoto——toki Home——Sam Reynolds Salty and Sweet——John Smith 朝——いろのみ Fanny Power——Various Artists 一段漫长的闪回画面——梁晓雪 There Is a Wind——The Album Leaf 晚安,布丁——鲸鱼马戏团 《新年》——鸟声 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公众号三明治找到关于本期节目的文字版推送。

88分钟
99+
4年前

Vol.31 开房车,当雪鸟,去温暖的南方过冬天

开放三明治

本节目由鼓励大家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三明治」出品 本期主播 依蔓 备备 本期嘉宾 信 在电影《无依之地》里,女主角Fern开着一台由货车改造而成的房车,在美国公路上过着一种游牧的生活。在每日书里,住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信也曾写下她和先生一起开着房车,南下到佛罗里达过冬当“雪鸟”,逐温度而居的经历。 事实上信和先生已经做了四年“雪鸟”,也就是每年大概十月左右、寒冬来临之前,避开第一场雪开房车一路南下,到美国佛罗里达这样温暖的地方过冬,一直待到第二年至少三月。往年信没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的事,特别到想要记下来,因为这是每年都会重复的日常。但去年因为疫情,信和先生差一点就不能南下,最后采取了人坐飞机飞过边境、房车单独被其他司机开过边境的办法,她于是把这段“曲折”南下的经历写了下来,分成上下两篇发表在三明治上。 去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人无法出国,房车、露营成了一种大热的生活方式,甚至2020年被称为“露营元年”。如果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要生活在房车上,如果可以随时开着房车去想去的城市“露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一期三明治电台,我们邀请到信来做客,聊了聊更多关于当“雪鸟”和房车的故事。 ❑ 节目中我们聊了这些话题 04:18 如何成为“雪鸟” 06:30 冬季的房车营地 12:05 在加拿大有多少“雪鸟” 14:12 在魁北克过冬会得“铲后抑郁症”? 23:20 疫情对佛罗里达的营地有影响吗? 28:35 营地里的邻居们 49:12 我们对房车太好奇了 58:57 其实房车和冬天都没有那么浪漫 ❑ 阅读来自三明治的这些故事 《雪鸟过冬记(上):我们和房车被分别运过美加边境》 《雪鸟过冬记(下):200多只跨过了边境的“雪鸟”,下一站在哪?》 ❑ 音乐 Limbs of Faith —— Beauvois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 微博:三明治 Sandwichina 豆瓣:中国三明治 合作也可以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号三明治小讯(ID:sandwichina)

72分钟
99+
4年前

Vol.30 我和妈妈写了30天交换日记,是真心话还是大冒险?

开放三明治

本节目由鼓励大家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三明治」出品 本期主播 备备 本期嘉宾 小璐 临近中国新年,今年许多人选择“原地过年”,无法回到老家和父母团聚。除了微信、电话或视频,用文字和父母真诚交谈也许是走入彼此生活新的可能。在三明治,和父母一起用文字沟通的人并不多,这样的沟通从一开始就需要一点勇气。 录制这期三明治电台之前,我和节目嘉宾小璐交换了我们的每日书页面。2019年12月,小璐在每日书和妈妈一起完成了30天的“交换日记”,这个月,我和妈妈的文字通信正在进行中。 我和小璐有相似的生活状态,我们离家工作,和父母不在一个城市生活。我们都出生于90年代初,还从对方的页面上发现我们的妈妈也都是60年代生人。我们好奇父母年轻的爱情和工作,追问妈妈二十多年前的际遇和时代面貌,我们想去看看妈妈还是一个少女时的模样,想知道时间给她们的印记如何照进了我们的成长。对于爱情、婚姻、生育和人生选择,尽管我们和妈妈有不同的想法,还存在未能平息的争执,而在文字的交谈里,我们都很感激,同样作为女性,我们给予对方的支持和爱。 隔着网络,文字的交流依然带有温度,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不即时通讯”,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也让我们用更真诚的方式再次进入彼此的生活。 ❑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什么? * 和妈妈一起写每日书才知道的“小秘密” * 原来一起写日记,妈妈更紧张 * 和妈妈谈到“性” * 我可能对自己出生的年份一无所知 * 父母都曾是年轻人 * 结婚、生小孩和买房子是一定要做的事? * 写给对方的文字是爱的证明 * 如果再写一次每日书,还想跟妈妈说什么? ❑ 阅读来自三明治的这些故事 我该怎么开口和母亲说:“我不想生孩子” 和父亲互相写信,是我之前没尝试过的事情 ❑ 音乐 Dawn's Embrace ——Ken Verheecke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 微博:三明治 Sandwichina 豆瓣:中国三明治 合作也可以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号三明治小讯(ID:sandwichina)

70分钟
1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