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很多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许巍的歌声、以及那些歌声中的岁月,的确是弥足珍贵的。其实细心的听众能够发现,在许巍的歌曲中,很多如“幻想”、“风”、“自由”、“世界”这样的词汇出现很多,这种语汇在文艺青年的心中,算得上是一种心灵归属地了,他们漫天寻觅,就像许巍的歌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这似不羁的生命轨迹中,许巍写下了许多惊叹号,他也坦诚自己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会在作品中呈现和流露自己真实的生命状态。
他的声音将撕裂你伪装下的坚强,他的声音会触痛你脆弱时的心脏,让你看到自己曾经年少张狂的摸样,还有最初的梦想。年少时,我在汪峰的音乐里嘴角上扬着看青春肆虐,享受年少张狂,摇滚之于我来说是发泄、是时尚、是颠覆、是自我;盛年时,我在汪峰的音乐里辗转反侧着潜望青春流逝,体味生活的伤痛与不安,摇滚之于我来说变得刺眼、狰狞、多变;为人妻母的此时,我在汪峰的音乐里抱紧双臂感怀青春不再,回忆年少时的无知无畏,摇滚之于我来说变得温暖、安定、真实。这是属于我的汪峰,更是属于我的岁月流年,你的汪峰此刻停留在哪里呢?
在这一年里,我会想到我们的曾经,你答应过夏天荷花开的时候要带我去的那个地方,我也会想起,你笨拙的弹吉他给我听,你会因为按错琴弦而慌忙的解释,也会想起,我偷跑出去,跟你去山顶看星星的夜晚,也会想起,你开着装有玫瑰花的花车来找我,你说我应该会喜欢,也会想起,在我家屋顶,你送我铁皮箱子和铁皮车的时,我心里满满的感动,只是后来你说,你要带你爸妈去环游欧洲,让我等你回来,只是后来你回来了,你戴上了订婚戒指,你告诉我,你跟别人订婚了。
每次背包旅行。都在心中默守着一份梦想。伴我前行。路途充满未知的感动。你能收获满满的幸福。茶馆里余音绕梁的川剧唱腔,字字珠玑;飘香的红油火锅,又麻又辣;深邃的历史伴随着一缕茶香滋润心田。时间的河流,静悄悄的汇入府南河中。闲散而舒适的生活,让习惯背包行走的我也不由得放慢脚步,驻足停留。 这里是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还有那个康庄之家的女孩子,真的嫁给了那个少年,无数的柴米油盐生儿育女怎么能让她还记得他们最初的相遇,还有那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我永远记得我的外婆晚年一直和外公吵架,以至于最后外公的葬礼她都没有去参加,究竟生活给了他们怎样的积怨,让他们忘记了曾经年轻时候相爱的,那些“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故事?
你告诉我,你不是不爱他,而对于他爱你,你从未怀疑。但你说,我们对相互的爱,都没有到足令我们丧失理智,放弃一切的程度。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都爱对方,在对对方毫不了解的情况下,即使那只是灯火朦胧酒精作用,甚至只是因为皮相,但那种爱确是真实可触碰的。然而,我们在两座城市,而且我们都过了青春年少,为爱往复的岁月。
帝都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的两幢西洋小楼大约修建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北京著名的鬼宅之一。小楼自上世纪60年代后遗弃至今,惨败破旧与帝都中各色繁华现代格格不入。而至于为何任凭这栋遗弃的小楼一直屹立在北京市中心却不拆除,却众说纭纭。据坊间相传,2001年的时候政府曾动工拆除,却不了还未开工就有三个建筑工人莫名失踪,最后不了了之,而2007年有探险者失踪在小楼中的消息,更是令人毛骨悚然…
那些人,或许是旧时默默喜欢着你的。你知道所有细枝末节的关注,你察觉所有有意为之的示好,你愿意空气是温的不太冷也不太热,你不拒绝或者有时就当不知道。或者你在等,等那个人的好积攒到你奢望的厚重,才终于温暖妥帖心意安定。一晃时间过了,问候似乎少了。一晃时间过了,你在街边看见那人在十字路口对面牵着另一个人的手等绿灯通行。然后你发现,某一段路,自此亮起红灯,再难前行。一晃时间过了,整理旧物时看见书里夹的明信片,才发现,那人,你好像再也没见过。
从短句联想到风景,其背后尚有过去的时光。我的记忆尽头那幕热砂上的海边光景,还有其他无数记忆中的风景片段,纵然不可能在那个时间点上将那些影像拍下来,但它们会在我的记忆里沉淀,渗透我的意识。当这些预先潜伏的日志邂逅新的日志时,岂不是就能再度苏醒了吗?我认为这并不限于我自身所拥有的那些日志。所谓记忆,大概就是这样的东西。
之所以说胡畔是一个独立的音乐诗人,是因为他是一个以诗人的姿态歌唱的男人,是一个典型的民谣歌手。从他的音乐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的诗歌的热爱,比如那些诗化的意象,让他在音乐创作上有了和别人不同的内涵。在他的世界里,他用诗歌般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幻想中的世界,一个只有诗歌和音乐能够带给我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胡畔把他诗意的人生,唱在风中,晕染了生活的颜色;他完全忘记了自我,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
那一刻,我猛然醒悟,我没法做得更好,这个便是我。让我再做一次,我也许还是会这样做。从前我以为爱一个人,最伟大的是等待。今天重又发现,爱的伟大,除了等待,就是接受。接受他的过去,也接受他的现状。你说:“总要了解才能够接受吧?”接受是:虽然不了解,也能够接受——接受我爱的人与我的差异。我们都要为爱情的现状负责。就跟腰围一样,无论美丑,这是我的,我负责。
“今生还能和父母见多少次面?即使父母活到100岁,你每年回家见一次,还能见多少次?”这条微博在网上广为流传,每个人都在默算自己的数字,每一个数字都触目惊心。亲情在倒计时,永别似乎近在眼前。网上有人感叹:“这些年,我所有的眼泪都流在春节结束后,父母送我上车离家的时候。”情真意切,却万般无奈。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