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我们来读著名作家、历史学者吴思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本书入选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本书”。吴思提出的“潜规则”,与王学泰提出的的“游民文化”、于英时提出的“士文化”被称为“中国当代三大人文发现”。本书通过列举了历史上大大小小无数案例,在生动有趣的讲解官场故事的同时,揭示出封建社会下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的“潜规则”,并展现其运行轨迹。精辟的解释了官场和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的,又不能摆上台明说的事实规律。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 作者和书目简要介绍。 2. 通过汉代到明清各个朝代的故事,展示了皇帝、官员、百姓在这场无形的博弈中所面临的不同处境与抉择。 3. 潜规则因何会在封建社会盛行? 4. 潜规则是否有望消失?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解除历史的枷锁,看到多种多样的未来。这是一部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由来自以色列的全球瞩目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创作。 作者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演化与发展史,并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主播分别详细介绍了这四个阶段,并分享其中非常有趣的观点,感兴趣点进来听听吧~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小说描写了从汉灵帝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三国统一为止,九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三国兴亡的宏大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的历史时代,塑造了展示了众多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它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中的杰作。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由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1.作品和作者介绍。 2.主播分享分析喜欢和感兴趣的人物形象。 3.讨论本书的叙事结构:罗贯中如何完成从"合"到"分"的史诗转折? 4.讨论本书包含了哪些中国政治哲学的命题?
本期节目我们读李碧华的《霸王别姬》。李碧华的作品多书写“痴男怨女,悲欢离合”与命运的微妙关系,题材奇情怪异,风格天马行空。《霸王别姬》是李碧华的代表作,以梨园师兄弟程蝶衣和段小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纠葛为线索,讲述一段伶人往事。同名电影由陈凯歌导演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等参与出演,曾获金棕榈奖、金球奖等,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作者介绍。 2.小说《霸王别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电影和小说的观看感受。 3.书中印象深刻或者唏嘘不已的内容、情节分享。 4.如何看待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三人的情感纠葛? 5.结合小说内容介绍书中人物命运走向,书中社会变革、历史背景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6.这部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创作风格、艺术特色介绍。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侦探小说,小说讲述了发生在豪华列车“东方快车”上的一起谋杀案。一名旅客身中12刀一命呜呼,侦探参与案件调查发现案件背后的真相与多年前发生的一起绑架案相关,从而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小说无论在犯罪手法、犯罪动机以及案件立意等方面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主要探讨了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人情正义与法理争议之间的矛盾。 你将听到: 1.关于内容的介绍,关于作者、创作背景、剧情的介绍; 2.分享阅读感受,看到哪里感到巨大的震撼; 3.讨论法律与正义的矛盾,人性的矛盾,真相与情感的矛盾; 4.谈谈与其他侦探小说的对比,阿加莎其他作品或者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等。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1. 作者和作品主要内容介绍。 2.「道德治国」为何成为明朝的致命陷阱? 3. 万历皇帝为何选择“躺平”? 4. 张居正改革为何人亡政息? 5. 戚继光的军事天才为何救不了大明?
本期节目我们读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赫尔曼·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轮下》写于1902-1904年,是一部控诉德国旧的教育制度的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主人公汉斯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视为天才,考入神学院学习。受家庭和社会影响,他功名心切,拼命学习,没有空闲,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同学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功名,为学校不容;汉斯和赫尔曼成为好朋友。汉斯用功过度,身体衰弱,成绩倒退;学校把这些归罪于赫尔曼。赫尔曼被开除,汉斯倍感孤单的同时面对着学业的压力、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得了神经衰弱症,无法继续学业,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最后失足溺水而死。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作者和作品简要介绍? 2.小说中车轮的象征意义?在轮下是什么意思?“轮”如何影响主人公汉斯的命运? 3.主人公汉斯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该为他的死负责? 4.怎样算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优秀的学生,还是培养幸福的人?
本书是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小说七篇。其中的同名短篇小说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作品。它讲述了一战期间在英国为德国当间谍的主人公余准在同伴被捕、自己被追杀的情况下,为了把重要情报告知德国上司,而不惜杀死汉学家艾伯特的经过。故事的讲述又以余准被捕后狱中供词的方式展开,且以欧洲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的推迟为切入点,引人入胜。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1. 作者和作品介绍。 2. 博尔赫斯如何通过迷宫般的叙事结构展现人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3. 小说集中的中国元素对整体故事氛围和主题有何影响? 4. 博尔赫斯如何探讨时间的多维性与非线性? 5. 标题中的“分岔”象征了什么?它与人类的自由意志和命运有何关联?
本期我们聊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是讲十年浩劫也就是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故事,这一类文学作品属于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因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要是是反映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具有悲剧性色彩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对四人帮的罪行进行讨伐,对底层劳动人民在浩劫中遭受的身体与心灵上的折磨与苦难的一种讴歌和同情,是对那个苦难年代的控诉与表达。 无论如何,读这样一本书有些沉重,但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们,一方面是感到震惊且害怕,书中记载的人物故事非常沉痛,他们的遭遇非常可怜;一方面是从过去的教训中得到反思,对待历史有更深刻、丰富的认识。我们从中选取了几篇故事与大家分享。 你将听到: 1.作者和作品介绍; 2.三位主播分别转述感兴趣的故事1-2篇。
《昨日的世界》这是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的一部自传性作品,回忆了他在奥匈帝国时代的生活和对欧洲的深刻观察。书中充满作者对已逝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茨威格在书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自己从19世纪末生于维也纳,到跨越世纪之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人生历程。其中穿插许多名人轶事,以很真挚的感情和平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以及对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感受。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介绍。 2.“昨日的世界”是指什么?茨威格通过个人视角反映了怎样的欧洲时代命运变迁? 3.茨威格对于人类命运的震撼思考? 4.如何看待书中反复出现的知识分子的无力感? 5.如果我们整生活在未来的“昨日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反思现在这个时代?
本期节目主要讲《金瓶梅》后半部分的内容,随着西门庆的纵欲身亡,西门府的财务状况急转直下,西门府树倒猢狲散,李娇儿跑路,孟玉楼改嫁,潘金莲被赶出门,春梅另起炉灶,旧日的仆人和兄弟忘恩负义,拐骗钱财,落井下石,昔日繁华的西门府如今无尽凄凉,只留下无限膨胀的欲望和世情的冷暖自知。 你将听到: 1.简述西门庆家道中落、由盛转衰的表现和主要原因。 2.主要人物命运或结局点评。
《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奇幻文学巨作,讲述了孤儿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成长与冒险。书中融合了魔法、友情、勇气与对抗黑暗势力的主题,情节扣人心弦,角色鲜活生动。罗琳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魔法世界,吸引了全球无数读者。她的作品不仅适合青少年,也深受成年人喜爱,传递了关于爱、牺牲与正义的深刻思考。《哈利·波特》系列已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推荐给所有热爱奇幻与冒险故事的读者。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1. 《哈利·波特》是如何构建其独特的魔法世界的,哪些细节让读者深感沉浸? 2. 哈利·波特的人物成长轨迹是怎样的,他在魔法石事件中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 3. 书中的友谊、勇气与牺牲等主题是如何贯穿整个故事的,对你有何启示? 4. J.K.罗琳在创作《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时,受到了哪些文化或现实灵感的影响,这些影响如何在作品中体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