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后感系列】-《难以启齿的爱,难以自证的心》

林子的睡睡念

老实说,真的是被《纸短情长(最美情书系列)》的标题给骗了,一本以情书为卖点的书信集,竟没几个故事称得上忠贞和浪漫。 我心目中像话的情书,至少也应该是《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中朱生豪先生的字句: “天如愿地冷了,不是吗? 我一定不笑你,因为我没有资格笑你。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上最重要的人。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一切不要惶恐,都有魔鬼做主。 我真的非常想要看看你,怎么办?你一定要非常爱你自己,不要让她消瘦,否则我不依,我相信你是个乖。” 或者是像《小王子的情书集》里安托万在各种日常絮叨后不忘附上的小甜言蜜语: “我的小妇人,我的伴侣,我的财富,我对你忠心耿耿。我要带你走遍异国他乡,一起驯服满天星辰。以便在炎热的夜晚,我们能够在露台上感到整片天空的恬淡温柔。 好好照顾自己,给我写信。” 可惜,这些在《纸短情长》里,基本都欠奉。 在我看来,抛去因为通信手段有限不得不通过书信传情的时代背景不谈,情书这种载体,大体上应该是两种内容的主场:难以启齿的爱,难以自证的心。 难以启齿的爱是因为说出来怕自己脸红,又或者口语实在凑不出像样的表达,于是只能用写的; 难以自证的心是因为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总会反反复复的去确认对方对自己的心意,同时陷入如何让对方也明白自己的心意的困局之中,这时,写下来,就成了某种白纸黑字的保证,仿佛比空口白话要可靠一些。 说到底,还是这心意太过珍重了呀。 以前,我以为在爱情刚开始萌芽的时候,情书更有发挥的空间。就像《越人歌》的故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情书,时至今日,仍很适合表白。 后来,略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小宝常说我们已经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话说得再好再漂亮也是没用的,抵不过我去加班或是应酬而把她独自留下的“优先级选择”的真实。 一开始,我百口莫辩。再后来,我无力忏悔。 知道和做到之间,愿意和可以之间,咫尺天涯。 我定可“不辜负”,却居然做不到“不缺席”…… 情书至此,便苍白了。 我亦无甚立场去鄙视《纸短情长》里的那些主人公们,毕竟他们要对抗的,远不止我这些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俗务。 以此后记,警醒自己,任何时候都要用行动来维系两个人的信任和依恋,否则“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愿望怕是会断送在自己的手里,而那,无异于无期徒刑。

8分钟
99+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