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30】近代口述史学科研究 【00:08:03】《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口述/唐德刚 译注 【00:12:50】《顾维钧回忆录》顾维钧;《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 口述/唐德刚 【00:15:06】政协文史馆系列丛刊 【00:27:14】台湾《传记文学》杂志 【00:39:04】口述传记作品写作难点 【00:43:20】《炼狱·天堂:韩美林口述史》冯骥才 【00:48:18】《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 口述/余斌 【01:06:30】《上学记》何兆武 口述/文靖 【01:12:35】口述传记作者文风之别
本期节目话题及时间轴: 【00:01:30】近观公众号叉烧往事 【00:15:30】星二代缘何爱打官司 【00:19:00】如何对传记作品审美 【00:25:36】漫谈学术界知识转场 【00:31:30】中日美汉学研究之辩 【00:40:11】德国以教育立邦为盼 【00:45:53】欧美学术的屠龙之技 【00:55:12】开启口述史研究话题
本期节目话题及时间轴: 【00:01:20】国内外的主流车展 【00:09:08】车展观众由谁组成 【00:11:46】参展商要花哪些钱 【00:14:00】门票的分类与价位 【00:23:15】德国作为展会国家 【00:25:47】宋姐的工作是什么 【00:35:40】谁是展会西域都护 【00:40:02】伊诺的工作是什么 【00:47:18】浅析车展之于行业 【00:51:42】浅析车展之于民众 【00:54:07】汽车文化各国之别 【01:02:05】中国车企出海之辩 【01:10:05】新能源不等于电池 【01:16:55】汽车应用端新风口 【01:23:36】车展附带培养用户 【01:26:34】中德车展对比总结
陌声人,好久不见。经过一个夏天的沉淀,宋姐马耳他游记终于续上啦!(哈-哈-哈!大笑三声) 经过上期节目的铺垫,这期给大家来点儿实在的。美食与美景固然是每一趟旅行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后半程来到St.Paul's Bay学习潜水的宋姐,甚至在小岛上悟出了一些人生道理。 精彩故事,尽在本期宋姐游记——马耳他潜水:从入门到放弃。但是有言在先,剪刀手Stan说,本期录音的最后一段好像被克总吸走了,所以,到底能听见什么内容,都是缘分。 本期节目话题及时间轴: 【00:02:20】首都瓦莱塔Citywalk 【00:07:26】马耳他寻美食与餐厅 【00:24:53】大教堂与国立美术馆 【00:39:06】小渔村马尔萨什洛克 【00:52:30】潜水:从入门到放弃
Ladies and 乡亲们!年更节目“宋姐游记”又和大家见面啦!继上次的克罗地亚之旅,在Stan总的建议下(就当真的听),宋姐继续HBO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圣地巡礼之旅,来到了地中海小岛马耳他。在上半期节目中,宋姐向二位北美居民详述了以地中海为代表的欧洲风情。当然,鉴于吴哥对旅行规划的热衷,我们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沟通预定行程的过程。不过这也许会对这个夏天有出游计划的你有所裨益。 在下期节目中,宋姐将继续旅程,全网独家分享“马耳他学潜水:从入门到放弃” 本期节目话题及时间轴: 【00:04:28】马耳他地理位置答疑 【00:11:23】消费体验横向大对比 【00:18:54】宋姐推荐预定小工具 【00:23:06】小海岛吃住行大揭秘 【00:38:34】欧盟小国旅游生意经 飞机穿抵云层,与马耳他的初相遇。 google flights的票价走势和比价矩阵 马耳他的地理位置——意大利皮靴前掌的正下方 岛上的观光景点一览,从南到北分别是主岛、Comino和Gozo Booking的“体验活动”页面,在这里可以预定当地出游和各种体验 主页:heritagemalta.mt 主页:qualityassuredmalta.com
陌声人,你好!今天我们聊聊不同年代的送礼轶事。你收过什么尴尬的礼物吗?你花大价钱买的礼物,收礼人就一定会喜欢吗?到底要彼此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送出让人珍藏一生的个性礼物?以及,真的会有人花钱买铁盒来装针线吗...这些,只是听众代表小宋在录制过程中,脑子里几亿分之一的问题。 本期节目依旧是70后的行远、80后的小宋和90后的stan从中国、德国和加拿大的横向比较;加上对各自不同成长年代的纵深回顾来聊以上话题。希望你收听愉快! 当我们聊“送礼收礼”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某一次特别日子收到的惊喜;还是为爱的人准备许久的一份心意?回忆之下,并不是每件礼物都能让收礼人满意,因此礼物也多了许多除了情感之外的附加意义。谢谢你,陪我回忆旧时光。 你将听到: 【00:00:40】送礼首选烟酒糖茶 【00:06:57】吃完饼干珍藏铁盒 【00:14:30】送茶叶重在送文化 【00:29:50】大礼包人人都喜欢 【00:30:50】礼尚往来西学东渐 【00:33:41】个性礼物送书为主 【00:41:57】吃饭做客带本菜谱 【00:53:11】送礼善用职务之便 【00:59:42】挂历为代表的文具 【01:08:01】个性与流通性之辩
嗨,陌声人,你好!疫情过后,你出境游了吗?在本期节目中,吴哥、小宋和Stan凑在一起聊了聊大家可能面临过;或将要面临的一个“文化冲击”——小费文化。欧洲和北美的小费文化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呢?小费到底该不该给?或者,到底该给多少才能不肉疼也不丢人呢?希望本期节目能解答你关于小费的一点疑惑。 本期节目话题及时间轴: 【00:01:50】小费文化之初识 【00:10:07】杂谈小费的由来 【00:19:05】中世纪遗风犹在 【00:32:15】吴哥的小费体验 【00:47:19】小费的意义何在 【01:03:40】出境游的小建议 文本编辑:7890编辑部 主笔:Stan 文本校对&排版:Song 封面设计:Stan 音频剪辑:Stan OP: <Peaches en Regalia> (Frank Zappa) ED: <I Can't Be Satisfied> (Muddy Waters)
陌声人,你好!今天我们聊聊不同年代的请客吃饭。一般来说,家宴不仅象征着两个人之间亲密的友谊;在国与国交往的尺度上,也有着非同凡响的外交意义。吃饭之后再留宿一夜的朋友,基本能当亲人处。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在外请客花钱吃喝,反倒象征着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重视。而对应每种宴请和做客场景,作为客人的一方,又要在礼物上下怎样的心思呢? 本期节目依旧是70后的行远、80后的小宋和90后的stan从中国、德国和加拿大的横向比较;加上对各自不同成长年代的纵深回顾来聊以上话题。希望你收听愉快! 当我们聊“请客送礼”时,我们内心是充满期待的喜悦?还是背负精神和钱包的双重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似乎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反倒越来越远了。想来也是伤感,也许很久很久之后,我们偶然想起某年的某一个或欢声笑语或不欢而散的夜晚,竟是你与一些人共同书写的最后回忆。谢谢你,陪我回忆旧时光。 你将听到: 【00:01:30】家宴是最高级的礼遇 【00:19:10】分年龄层看买单规矩 【00:34:28】各国小费文化面面观 【00:43:20】在西方做客的伴手礼 【00:51:08】在中国做客的伴手礼 【01:06:09】关于礼物的童年记忆 文本编辑:7890编辑部 主笔:Song 文本校对&排版:Cosmos 封面设计:宇豪 音频剪辑:Song OP&ED: <人来人往> 陈奕迅
陌声人,你好!不知不觉,春天来了,都说春天不是读书天,要么就该外出踏青,拥抱自然;要么就是被春困搅扰,昏昏欲睡。那除了读书,我们还有什么方法获取新知呢?今天,小宋和行远就围绕所谓的“大师课”,展开了新的聊天。 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上期节目着重探讨的,是疫情期间中小学和高校线上教学的种种;而本期节目则聚焦于同样是网络课程形式的、近年来突然兴起的,专注其他内容和领域的“知识付费”。我们从自己的喜好出发,激情点评各大平台名师;最后顺便对AI时代的教师职业进行了全新的规划。 当我们聊“知识付费”时,我们脑中浮现的会是一本好书?一位良师?还是受到知识的启发后的一抹灵光?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代,每个人似乎都被期待着能用最少的时间进行最大的输出,在此小宋只想提醒你,有空不妨借着科技,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来点儿输入。谢谢你,陪我回忆旧时光。 你将听到: 【00:01:20】论知识付费的财富密码 【00:12:05】网络传播造就学术明星 【00:17:40】线上影视剧线下舞台剧 【00:23:42】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播客 【00:29:50】形式、讲师与内容之辩 【00:39:36】以超星为代表的公开课 【00:50:45】以慕课为代表的公开课 【00:54:24】线上教学下的教职危机 【01:04:56】基础教育遭遇线上困境 【01:11:06】浅谈聊天机器人的应用 名词提要: 网易公开课 喜马拉雅大师课 央视百家讲坛 厚大法考刑法讲座 三联中读 老罗语录 中国大学MOOC (慕课) 超星 台大开放式课程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赵林 王德峰 秦晖 高华 Vorlesung:讲座课;大课 Seminar:研讨课;小课 Tutorium:解题、练习课 authentisch:原汁原味的
陌声人,你被ChatGPT玩儿了吗?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都好,因为这根本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在本期节目中,吴哥、宋姐和Stan就低科技、高科技;慢生活、快生活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吵架。这个话题虽然已经被社会各界反复讨论了许多遍,但令我们始料未及的是,在我们的整个聊天过程中,贯穿成主线的居然是对一个叫做“阿米什人(the Amish people)”的基督教新教团体的明贬实褒!褒贬之外,我们仨还轮流招供了自己在种种“高/低科技产品”上花过的冤枉钱:吴哥怎会怒斥几百刀购入一把小铁尺?宋姐的面膜不是真的有自己专门的冰箱吧?Stan缘何对着马桶旁的洗衣机直呼“好家伙”? 种种背后原因令人暖心,尽请在本期节目中收听。 本期节目话题及时间轴: 【00:02:20】高低科技生活之辩 【00:22:10】高科技的道德困境 【00:29:07】社会基本盘之影响 【00:51:44】吴哥花过的冤枉钱 【01:01:54】小宋低科技笨生活 【01:29:32】Stan观门诺人有感
节目概要: 陌声人,你好!三年的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貌似一切回归平静之后,小宋和行远从“线上教学”这个话题出发,以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多重视角,录制了两期对谈。在今天的上半期节目中,我们俩分别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和观察到的中德两国,在“网课”之中的异同;并短暂回忆这三年间这一看似突然兴起的热点话题。我们围绕“网课”,聊了聊教学平台、政策制定、中德文化差异以及线上考试、评教等种种,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述,能为你打开一些新视角。 当我们聊“线上教学”时,随之而来的是轻松随意;还是巨大压力?处在人生不同阶段、扮演生活不同角色的你,一定都有自己的一番体悟。貌似只有改变,才是永远不变。而我们能做的,无非是用平常心去接纳改变,让生活继续。谢谢你,陪我回忆旧时光。 PS: 随着最近民谣节目的大火,大伙儿貌似又重新爱上了这种从生活中生长出的音乐。所以,本期节目的配乐,小宋特意选取了我最喜欢的民谣艺人杨一的一首歌儿《走西口》,希望你能在繁芜的日常中,享受片刻平静。 你将听到: 【00:03:30】高校是如何选择网课软件的 【00:18:20】不同教育阶段各有教学平台 【00:27:00】德国疫情之初对网课的讨论 【00:32:45】德国高校如何应对居家限制 【00:39:55】开关视频画面体现文化差异 【00:45:19】线上考试作弊之师生阻击战 【00:52:08】会议软件为课堂带来的变化 【00:57:53】居家隔离凸显学生心理问题 【01:01:30】线上课突发状况与学生评教 名词提要: zoom meeting 腾讯会议/腾讯教室 慕课网 可汗学院 超星网 Umeet(zoom中国版) Lernraum:自习室 break rooms:分组讨论房间 Vorlesung:讲座课/大课 Seminar:研讨课/小课
陌声人,你好!近期“延迟退休年龄”的新闻报道一出,社会各界纷纷给予高度关注。本电台(丝毫享受不到此新政福利)的三位主播立刻坐不住了,关掉工作群就上线开麦。一个人的脑力毕竟有限,三个人(加上老朋友路易)在一起聊显然更乱;但七嘴八舌中,我们也就中国大陆、德国和加拿大三个不同地区的养老金体系、法定退休年龄以及职场文化等话题展开了些(貌似)意义非凡的讨论。 无论这个话题与目前的你是否相关,但俗话说的好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听听,应该也没什么坏处吧? 本期节目话题及时间轴: 【00:08:07】大家从什么时候起考虑退休的问题 【00:21:34】到点退休还是提前财务自由 【00:45:56】年轻人对推迟退休最焦虑 【00:56:38】这一代的社会差距比父辈更大了吗 【00:71:52】对经济状态的焦虑一直都存在 【00:75:04】35岁离职到65岁退休之间我们做什么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